走基层今天是什么日子意思

关于央视开展“走基层”活动之感想--经验交流--党建之窗--产品系列--光明乳业
您当前的位置: -
适用人群:
产品特点: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规格:
&&& 自8月下旬,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系列报道《走基层》。一大批来自基层、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好评。&蹲点&、&一线&、&民声&、&民情&、&体验&,这些&三贴近&( &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特色鲜明的关键词频繁出现在新闻媒体新开设的栏目中,让人有如沐清风之感。
&&& 做为一名普通群众,真切地感受到该栏目是真心实意的走进群众中去、走进基层,使老百姓产生共鸣。因为这些报道以融入基层群体、体验百姓生活、发掘鲜活事例的写实风格,关注报道了基层各行各业劳动者和百姓的生活、工作,通过原生态的采访,传递了最真实的民情民意,通过对一个个事例的报道,展示了基层群众朴实无华的精神,展示了基层的广袤天地,基层的蓬勃活力。
&&&& 做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要从该栏目中,深刻体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些话的含义。到基层去,是一个拉近党员与群众距离、体察民情的一种方式。不仅是新闻单位,其他机关单位、党员干部都应该这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中的每一位干部党员,也应该如此。公司干部党员应该结合单位的实际经营情况,深入到生产一线,与一线员工面对面交流工作、生活等各方面,这样才能听到真实的声音、及时发现引发各种问题矛盾的具体根源,获得各个不同层面的信息,才能真正做到眼中一面镜、心中一杆秤、胸中一盘棋,才能使企业更快、更好、更稳定的向前发展。
&&& 广大员工工作在基层,对公司弊端了解最多,对一线生产问题感受最深,什么事应当办,什么不能办,什么是当务之急,什么事应当暂缓,他们最有发言权。无论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通讯手段多么先进便利,都代替不了亲身感知和直接体验。
通讯员:冯姗姗
                                                                                                          
 版权所有: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ICP号:沪B2-
Designed By全国咨询电话:400-
发表:010-
编辑:010-
|||||||||||||||||||||||||||||||||||||||||||||||||||||||||||||||||||||||||||||||||
中国论文资源库成立于1998年春。在两位清华教授的提议和大力支持下,三名致力于学术论文研究的博士,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创建了中国论文资源库。至今15年,中国论文资源库的专职和兼职团队已达400余人。
  中国论文资源库是一个论文发表服务平台。以庞大的期刊库为依托,为用户提供论文发表期刊信息咨询服务。期刊几乎涵盖所有学术领域,包括核心、SCI、国家级、省级等各个种类。
  中国论文资源库是最受欢迎的论文发表与论文编辑服务网站。
  中国论文资源库自1998年创建以来,注册用户量已突破263万人,并帮助近400多万人次顺利发表论文。15年来,中国论文资源库始终遵循热情快捷、安全可靠的服务宗旨,深受广大网民青睐,是目前国内论文行业,规模最大、服务人员最多的正规注册网站。&
中国论文资源库微信公众平台
手机登录中国论文资源库移动网站
& 从央视“走基层”系列报道看电视新闻叙事的故事性
从央视“走基层”系列报道看电视新闻叙事的故事性
11:06:16&字体:&&&&&
摘 要:摘 要:电视新闻特别是电视时政新闻,怎样摆脱“生硬面孔”,以一种更为亲和的形式被观众接受和喜欢?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的走基层记者蹲点日记和《新闻联播》播出的 “新春走基层”报道,给了我们答案:通过深入的调查采访,全身心投入节目创作,扑下身子深挖故事,用朴实、感性的语言文字,平实的采访视角,创作出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秀新闻节目。这就需要记者和主持人用一种更加负责任的心态来学习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关键词:关键词:讲好故事; 深入采访; 改文风; 平实视角; 避免程式化
  近年来,众省级频道纷纷上星,将步伐迈到了与央视相同的起点上。在频道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中,如何争取观众注意,如何提高收视率,这些困扰各级电视台的问题同样在央视得到关注。2011年底,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尝试播出了一系列的走基层记者蹲点日记的采访报道,深受社会认可。紧接着在2012年春节期间,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 “新春走基层”报道广受观众好评。据统计,受其影响,新闻频道春节期间相关节目收视率比2011年提升17%,比2010年提升64%。《新闻联播》收视率比2011年同期相关报道提高27%。央视负责人表示,央视将总结这次“新春走基层”的做法,把“走转改”活动作为常态化的任务,用“走转改”的做法做好日常报道和重大主题宣传、典型宣传。
  长期以来,新闻一直以来给人们的印象就是照本宣科,严肃乏味。这次的走基层系列报道之所以引人注意,正是由于其打破多年常规,将寻常百姓身边时凝练于新闻中。正如有些观众反应:央视新闻和以前不一样了,与百姓走的更近了,更有人情味了。
  新闻里,一段段真实感人的影相记录,一句句来自一线的真情话语,为我们讲述了无数打动人心的生活片段,刻画了众多具有鲜活个性的具体人物形象,使人印象深刻、思绪繁多。央视走基层记者蹲点日记节目的成功播出,给电视媒体人留下了一个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样的新闻节目?怎样才能做出优秀的新闻节目?我认为,归根结底就是要贴近民生,选好故事,讲好故事。
1 选好故事
  如何从众多新闻线索中搜寻到最触动人心的好故事,这需要记者深入细致的调查采访,精心选材,细心捕捉,全身心投入进去,离新闻事件核心近些、再近些。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播康辉说:“ 你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好的新闻采访最需要的是沉下心来、深入挖掘,挖的越深越能找到好新闻。在中央电视台“走基层”报道研讨会上,现场主持人央视“名嘴”白岩松,一上台就拿“走基层”一线记者的鞋子开起了玩笑,说“走基层”一线女记者都不会穿高跟鞋了,参加研讨会发言还穿运动鞋。还说要让台里领导给走基层的记者配上好鞋,因为穿好鞋是为了让记者多走路,多走常人不常走的路。可能所有在一线采访过的记者都能明白,白岩松说的不仅仅只是一句玩笑话,其实这句玩笑话里就蕴藏着寻找一个好故事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做一名优秀记者和主持人的基本要求,那就是“多走路”,因为这里的“多走路”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实际的路程,更为重要的是它更代表着一线记者和新闻主持人是否愿意扑下身子,把工作做到最好的一种工作态度,只有挖的越深、钻的越透、对新闻事件本身理解的越全面,最后才能采访到最好的新闻。
2 讲好故事
&& 找到一个好故事,接下来就是怎样讲故事了。说到讲故事,这是记者们的看家本领,谁都会,可关键是怎样讲好故事。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主打电视新闻杂志栏目《60分钟》连续播出40多年不倒,靠的就是以故事化的叙事方式。该栏目的著名节目主持人华莱士曾经说过:“我们节目长盛不衰的奥妙在于我们知道怎样讲述一个好的故事。”
  2.1 改文风
  对比以往央视新闻节目,“走基层”报道最明显的改变就是文风。改文风,顾名思义,就是改变使用语言文字的风格。以往央视的语言文字风格较多是上传下达式的,脱胎于政府文件报告,虽然简洁精炼,但缺少人情味,总给人以死板教条的印象。“走基层”则有了更多感性的语言文字,更多的是新闻当事人的真情流露,是一线记者的有感而发。紧接着文风的改变也带动了播音主持风格的转变,真实的生活不需要华丽的语言来修饰,朴实的文字也不在需要字正腔圆的播音腔调来美化,一线记者略带口音的平淡叙述,反而更加衬托出了故事的真实性。总而言之,就是变的更真实了,更有“情”了。其实这一点不仅仅只是体现在出镜记者和解说文稿上,更重要的是在镜头拍摄和同期声采访上。
  2.2 抓镜头
  电视新闻主要是靠镜头来说话的,因此能拍到什么样的镜头,直接决定了节目的品质。我们知道新闻镜头要突出一个“抓”字,抓重点,抓全面,抓细节。抓重点,就是要抓住关键的新闻场面和主要的新闻人物。抓全面,就是要拍摄时不要遗漏相关的镜头,避免不必要的后期补拍。对于一般媒体来说,这两点一般都不难做到。我想说的是第三点抓细节,就是抓拍反映新闻主体的表情与情感变化的细节。对于国内大多数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特别是主新闻节目来说,在这方面往往都会有所欠缺,我想这主要应
成为本站注册用户,能看到更多文章内容,老用户请登录,新用户请
主办: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期刊简介:
《中国传媒科技》(月刊)创刊于1993年,由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办。
免费电话:400-
咨询QQ:
投稿邮箱:
创作发表提交
创作发表说明
1. 如果您没有,还要评定职称,需要,请联系我们,或填写上面的表单,客服人员会及时处理;
2. 教授、博士等专业人员,专业的高品质把控;
3. 合作期刊,全国最全,与杂志社关系稳定,保证刊期。> 走基层系列报道:活水寻处是永丰
走基层系列报道:活水寻处是永丰
曾江海 龚向阳 禹启夫 刘伟平
旧时,双峰书院门口有一联:
两派交流好向此间寻活水;
&&&双峰对峙更从何处仰高山。
联中所提到的&活水&和&高山&便是指永丰境内的湄水河与双峰山。
永丰镇,双峰县城,古名定胜。据《双峰春秋》载:唐开元四年(716),建有关圣殿(原址在今工农坪),人口逐渐聚居。明万历年间更名为永丰镇。清康熙三十年(1691),湘乡至宝庆设驿站十六铺,永丰铺次第十。乾隆三年(1738),湘乡县丞驻永丰。咸丰三年(1853),成立中里团防局于永丰(设永清阁)。1951年8月,中里从湘乡析出建立双峰县,从此永丰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10月22至23日,本网走基层采访组走进了永丰镇,行走于&活水&与&高山&之间,见证和记录了这座千年古镇的最新容颜。
小小社区有大爱
走进永丰镇天青社区办公楼,首先吸引我们眼球的就是这间办事厅。和机关的办事厅一样,各种设施齐全,规章制度完善。据社区干部介绍,现在好多事情如计育、社保等项目的办理和缴费,居民都可以在社区办理,不必去相关部门了。
在永丰城区的其他社区,我们也见到了群众前来办事的忙碌场面。
留守儿童不只是农村的特有人群,城镇中也有这样的孩子。天青社区的&关爱驿站&便是为这些孩子而建的,&关爱驿站&里有电脑、体育用品,书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课外书籍。
13岁的黄建勇就是这所&关爱驿站&的爱益者。他以前是不幸的,两岁时父亲因病去逝,不足一年,母亲也撒手人寰,本由唯一的亲人叔叔抚养,但是叔叔也在今年的二月病故,他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历经周折,他来到了天青社区,碰上了&爱心妈妈&胡益芝,在这里黄建勇享受到了胡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黄建勇这个不幸中的幸运儿,在胡妈妈一家的呵护下终于有了温馨的家。
像天青社区这样的关爱驿站永丰镇共建立了64家,每个驿站设施配备齐全,设有专门的心理倾诉室,爱心志愿者和爱心妈妈们会在这里为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们提供心理辅导,与孩子们交心谈心。
今年该镇还向社会发出倡议,30余家非公企业纷纷响应,慷慨解馕,筹集到关工基金150余万元,以 &关爱驿站&为平台,使300余名贫困学生得到了直接资助。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下,这一个个小小&驿站&充满了正能量,不断积聚,不断发酵,让全镇的贫困学子们享受着它带来的种种益处。
新农村建设显巨变
正值秋高气爽,我们来到了红荷村,入村就被眼前一派新农村气象所吸引,宽阔的水泥马路直通每家每户,庭前院后的果树上硕果累累,一栋栋小洋楼错落有致的点缀在青山绿水间,各个山头的油茶林里正洋溢着村民们丰收的笑脸,话语间浸透着丰收的喜悦&&
永丰镇红荷村是一个辖10个村民小组,有238户、986个村民的农业村,拥有耕地880亩,林地2000多亩,由于地理优势欠缺,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该村曾经一度被县委政府列为&县级扶贫村&。
&穷则思变,变则通&,县政协委员、红荷村支部书记李次美对我们说。李书记带领村支两委一班人,跑项目、拉资金、找关系、调矛盾,村级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支两委充分利用林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油茶林产业项目。
如今该村已将900亩荒山林有效流转起来,动员每家每户种植油茶林,油茶林亩数已达到了720余亩,其中400亩已经产生经济收益,每亩增收1500元,全村经济直接增收60余万元;村民自筹资金136万元,对外争取资金84万元,将10公里的通户公路全部修建到位,主马路两旁均安装了路灯;投资80万元将全村800米的河道和6处水毁工程全部改造到位。
看到满山的油茶林,李书记不禁规划起了红荷村的五年蓝图:&我们将继续发展油茶林产业,将油茶林面积扩大至1000亩,同时在村级中心地带建成一个休闲娱乐广场,逐步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全村绿化设施投入,巩固好&一整三创&建设成果,让红荷真正变成一个生态型的新农村&&&。
工业园区擎支柱
东华工业园区地处永丰镇西郊。320国道、娄衡公路在此交汇,交通十分便利,2006年,县人大代表、村支书谢福新和村支两委一班人引导村民更新观念,将闲置的荒山、荒地集中起来,用村集体土地入股的方式创办了工业区,现已成功引进了华中纸面石膏板材、远美鞋业、金达机械、九峰电机、家福机械等10余家规模企业,成为全镇支柱产业。
我们首先来到了远美鞋业厂区,映入眼帘的是花木成簇、盆栽翠绿的园林景象。这家原以手工定做为主的夫妻店始于印塘湄水老街,于2003年8月落户东华工业园,是集研发、贸易、成品加工及物流配送为一体的全省优秀制鞋企业之一,同时也是娄邵地区率先引进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的制鞋厂家。在以本市为中心的周边县市设有近百个品牌专卖店和专柜,在国内各大城市建立了强大的实体营销网络,同时着手电商建设并取得可喜的网络营销效果。
今年远美鞋业改组为公司模式,远美团队在董事长阳永耀的带领下进行了颠覆式的改革并取得良好的效应,在邵东举行的湖南首届鞋业新品发布会上远美鞋业以优秀的表现一度成为鞋业界的焦点,被公认为湖南最具潜力的鞋企,并被湖南华高鞋技和温州健成顾问公司看中后作为湖南标杆性鞋企来合作建设。
家福机械有限公司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有工程技术人员28人,员工300多人,年产值达2亿元,创利税1400多万元,是全国小农机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主要产品有组合碾米机、粉粹机、打谷机、小吊机、饲料加工机组、玉米脱粒机等。产品销售面向全国,并远销东南亚,特别是组合碾米机出口数量已占据湖南出口80%的市场份额,并已纳入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多个省级支持推广目录和国家支持推广目录。
公司在巩固完善传统产品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特别是最新开发的专利产品&玉米脱粒碾米粉碎组合机&,刚一上市就赢得了广大新老客户和用户的青睐,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直保持着领先的地位。
重点项目强经济
今年以来,永丰镇为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集中精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该镇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全镇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第一引擎,为保证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主抓项目建设环境,突出解决征地、拆迁、腾地工作的困难和问题,上半年共征地420亩,拆迁房屋56户,同时,及时妥善处理项目建设中的矛盾纠纷及阻工事件,维护了施工环境,确保了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
永丰镇在重点项目建设上强调紧扣项目,服务领先,聚焦问题,解决领先。每个项目的领导及成员&零折扣&执行政策,&零距离&跟踪服务,&零干扰&优化施工环境,着力化解项目建设中的矛盾纠纷,全力帮助项目协调关系、处理相关手续。
针对调研和督查中掌握的项目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党委、政府定期召开调度会和书记、镇长现场办公会及时进行解决,为项目建设营造优良的政策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公开公平公正的信用环境和规范有效的法制环境。确保了辖区内体育中心、国藩广场、娄衡高速公路及其连接线建设、棚户区改造、城西廉租房、绍塘安置区、井湾安置基地等一批省、市、县重点项目的用地需要和顺利推进,有力的推动了永丰经济稳步快速发展。
目前,各个重点项目建设正在火热进行中。
永丰记忆今犹在
据老辈人回忆,一直到上世纪解放后的五十年代,永丰还是一座拥有多座古塔,十九座庙宇、殿堂,天地人和四总的古镇。
那时的永丰,交通以水路为主,远航的商船在此启航或归来,各码头泊满了木船。湄水河畔,天青总(今天青街)、地灵总(今文星街一部分)、人寿总(今人寿路)及和风总(今和塘街)里的客栈和各式商铺迎送着南来北往的过客,临河的吊脚楼上,常有年轻的媳妇或闺女含情目送男人或情哥启航或归来。
湄水河畔的惜字塔(水彩写生画 李再喜作于1959年)
元霄观花灯,端午划龙舟,还有隔三差五的赶集,小镇吸引着四里八乡的男女老少;一到夏天,杨泗庙(今双峰宾馆前坪)前的河滩上,便有不少人家到这里晒辣酱,对岸和风总街尾,则有几家船厂,出厂的新船便也会侧卧于河边的大石头上曝晒、上桐油。这时的湄水两岸,一边是一钵钵的晒得黝红黝红的辣酱,一边是一条条刷得油亮油亮的木船,一到傍晚,不时有收酱的妇女和油船的工匠之间的阵阵山歌传来,弥漫于小镇上空。
永丰赛龙舟&(2014年端午节)
还有端午节的赛龙舟,中秋夜的赏月、烧宝塔,九九重阳的登文塔&&
一幅多美的古镇风情画啊!
古镇最具风情的还要数文塔和关圣殿,其中的文塔,系乡人为振兴邑内文风,于同冶二年集资修建,与双峰书院遥相呼应。文塔建成当年,荷塘二十四都就出了八个秀才,后来,又出举人、进士多人。
关圣殿则是古镇的又一骄傲,是一座颇具规模、典型传统风格的殿堂,是永丰众多殿堂、庙宇的代表作。永丰民间有传说,当年吴三桂带兵打仗经过永丰时,已成败局,晚上,宿在殿内的吴三桂做了一个梦,梦中关公教给他一套战术,第二天,吴三桂运用关公赐给的战术,挽回定局,打了个大胜仗。为了报恩,吴三桂到镇上一家铜匠铺打了一对铜仙鹤,献给关圣殿,供奉在关帝塑像两旁。现在,这对铜仙鹤收藏在省博物馆。
令人痛惜的是,这两座极具文物价值的古建筑都毁于那个&史无前例&的年代。这让很多永丰人,特别是文化人痛心疾首!家曾住人寿路新码头,在永丰土生土长的著名画家黄定初和原籍邵阳,在永丰生活了40余年的著名作家朱剑宇都曾这样说:
&永丰如果不毁了文塔、关圣殿、双峰书院,不改造几条老街,保留吊脚楼,绝对不会比凤凰差。&
那时的永丰,还是湘西南通往五岳之一南岳衡山的必经之路,每年的农历七至九月,宝庆、祁阳、城步、绥宁、安化等地去南岳晋香的香客,从驿道入境,在五里牌分路,由便道进入永丰,沿天青、地灵、人寿三总而下,经定胜桥(今老桥)进入和风总,再经颜家巷、扶稼堂(今三中)、过路塘、沙田、石桥上、娘娘殿、沙子塘翻越黄巢山,再经井字、攸永、石地方往衡山。
据说永丰最初开埠,除了是水路运输的最后一站,需形成一个商贸集散地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永丰也是各路香客由官道进入便道的第一站,经过长途跋涉的香客亟需歇息休整、烧香拜佛,于是客栈、庙宇、香铺应运而生。至建国初期,整个永丰镇虽然只有2000余人,400多户人家,但各种商铺就达200多家,其中客栈、香铺各有10多家,庙宇、殿堂达近20座。
每年的七八九三个月,各路香客接踵而至涌入永丰,客栈、香铺生意兴隆,庙宇、殿堂香火不断,香客们诵唱的《拜香歌》,飘溢于三街四总、庙宇殿堂的上空。
永丰古井(资料图片)
永丰自古有两大名吃,一是辣酱,二是豆腐。辣酱当年被曾国藩带进宫中进贡给西太后品尝过,豆腐则受到过微服巡访江南时到此的乾隆皇帝的称赞。听祖辈讲,这两样东西之所以出名,都是因为水好,这水便是取自河中的这口古井。
跳石,是中国桥梁的雏形,据说《中国桥梁史》的封面图片就是这口老井。可惜的是,古井的跳石早在几年前被当地居民用预制板盖了,这里只好用这张我10年前拍的照片。
月龙桥,座落在永丰镇月龙村境内。从月龙经小水、集福、桃林至石牛,历来是邵东以及本县花门、钟岭、深扶、锁石、石竹、吴湾等地人们去南岳进香的必经要道,也是桥亭、树山、石牛人出入山里山外的主要道路。为了方便行人过往,明代崇祯年间人们修起了全木结构的喜必桥,喜必庙成了过桥香客必拜的地方。
月龙桥原名喜必桥,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古桥简朴,倚双峰山麓而接南岳一脉,扼衡湘要塞道达四海。商贾行人,络绎不绝。
民国年酉岁,邑人王道四依梦龙之托,为首捐资新修桥亭,增其景观,名曰月龙桥。桥亭雕梁画栋,檐牙高啄,富丽宏伟。桥上清风徐来沁人心脾,两岸蛙鼓阵阵稻菽飘香,自为人们休憩之所。因年深月久,旧时风貌多有损伤。
80后好媳妇瘦弱肩膀有担当
不到1米6的身高,不足百斤的体重,却用她娇小的身躯,善良的心灵,坚强的意志,支撑起一个羸弱的家庭,四年时间照顾病瘫在床的奶奶、婆婆无怨无悔。她用自己的真情和行动诠释孝道,用瘦弱的肩膀担当起家庭的重担。她就是永丰镇磨石村人人称赞的&80后&好媳妇胡晓亚。
一次偶然的机会,胡晓亚认识了开货车的磨石村青年周林,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周林家中有年老的奶奶、多病的父母,一家人全靠他跑运输赚钱养家糊口,属典型的经济薄弱家庭。因为对周林的爱,胡晓亚不顾父母的反对,坚持自己的选择,她相信自己勤劳的双手一定能改变贫穷的命运。
婚后,胡晓亚生育了一女一儿。因丈夫要跑长途运输,孝敬公婆、抚育儿女、操持家务、锄禾种菜等,全落在胡晓亚一人的肩上。别看她娇小柔弱,家里、田里、土里的活,每一样都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家虽清贫但温馨和睦。
岂料天有不测风云,2010年,婆婆不幸脑溢血中风,半身不遂,从此瘫痪在床。婆婆的两个女儿都在外地工作,无法帮忙照顾。唯一的儿子、也是晓亚的丈夫要跑运输。为此,晓亚默默地承担起照顾婆婆的责任。
每天为婆婆端屎端尿,擦洗身子,为她洗衣做饭,打针熬药。寒来暑往,为老人置办衣物,不让老人冻着;为老人纳凉,不让老人热着。老人大小便失禁常会弄脏衣被,胡晓亚都会及时换洗,4年的时间,因为清洗及时,老人的房间里没有一丝难闻的气味。
屋漏偏遭连夜雨。2011年,90岁高龄的奶奶又意外摔倒致瘫。一个家庭两个病瘫老人,这对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胡晓亚默默地挑起生活的重担,她安慰丈夫说:&我能顶住。人老了,谁没有个三病两痛的,我们也有老的一天,咱要用行动在孩子们面前树立孝老的榜样&。
经常医院药店两头跑,每天都是两个罐子轮流熬药,要给2个老人家轮番喂饭。为了帮助老人康复,晓亚买来了轮椅,陪着两老到室外透气、放松,给她们捶背敲腿,逗老人开心;为了给老人加强营养,胡晓亚喂养了几十只黑母鸡,为她们补身子&&奶奶于去年安详离去,她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咱家找了个好孙媳妇&。
对于胡晓亚的辛劳和付出,婆婆噙泪心疼地说:&晓亚是个百里挑一的好媳妇,这是我们家前世修来的福分。&
常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而晓亚用她的坚韧与顽强编织出了一个&久病床前有孝媳&的动人故事。晓亚的勤劳、善良的品质潜移默化到了女儿的身上。每天看到妈妈忙个不停,有做不完的事,懂事的女儿也过来帮忙,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妈妈照顾奶奶,让这个家其乐融融,温馨不断。
胡晓亚,一个&80后&的小女子,她用爱诠释了中华儿女勤劳、善良、贤惠的优良美德,用孝心感动着家人,也感动着街坊四邻。&我所做的都只是人之常情,孝敬老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胡晓亚笑着说。
来源:双峰网(责任编辑:龚向阳)
浏览统计:
下一篇:没有了| | | | | |
干部走基层莫沦为“走秀” 长期以来,领导干部“走基层”被称
21:58:21 来源:豫青网
干部走基层莫沦为&走秀& 长期以来,领导干部&走基层&被称为&形象工程&,原因在于领导干部走基层所接触到的群众多为村干部提前安排好的,经过&严格把关&、&层层筛选&,听到的只能是赞扬,缺少批评;看到的只能是表面,缺少实质。使得座谈会、走访活动成为&走秀&,走基层活动成为一次&旅游&。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群工作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是要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需、务实解决群众的困难,是为了帮扶群众排解民怨。为了避免领导干部们走基层成为一种&走秀&,很重要一点是要有制度的保障,要严格追究责任,坚决杜绝形式主义的&走读干部&;同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因此笔者有两点建议:
  一是干部走基层要力保&身入、心入&。走基层调研不是走过场,不能人在基层心却留在城里;其次是干部走基层要明确身份职责,帮忙不添乱。干部的根本职责就是发挥自身的政策、技能、信息、协调能力等优势,帮助困难群众寻找致富路径,拓展发展渠道,提供致富信息。讲该讲的话,做该做的事,做决定做承诺前要三思,不能信口开河草率决定,以免日后给村里面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最后是干部下乡要科学结对,形成合力。干部各有特长,村庄各有所需。干部走基层要增强针对性,科学地设定帮扶对象,让干部特长有用武之地,让干部特长满足群众所需,而不能走形式,摆样子,胡乱结对,一轰而上,虎头蛇尾,劳民伤财,有形式无效果。
  二是干部走基层贵在&实&。领导干部们要下得去,留得住,蹲得下,做得好。不给基层添麻烦,不给群众增负担,办好最棘手、最紧迫、最紧要、最基础的事情。要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一个一个梳理,一条一条研究,一件一件落实,共同谋划农村经济发展的大事,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同时,基层干部和群众要相信、尊重和理解下乡干部,只有两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合力,干部走基层才能够为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主办:共青团河南省委 主管:河南青少年新媒体传播中心 版权所有: 豫ICP备号-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学性质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