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我是女生生+QQ+空姐v字腿性感图片 用...

兴教!人类.近500年不识灵根怎能破西游_华鲁通天_天涯博客 华阳洞天主人的主人华鲁通天笫一次宣告462年西游之秘即将告诉天下民众.唯有西游之路才是人类永久和谐之路.别无二路可走.先把作者某情况逐....告知.望关注.本人是西游记作者华阳洞............ 今日访问:[$DayVisitCount$] 总访问量:91769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17766 (1)(1)(2)(2)(1)(1)(1)(1)(4)(4)(1)(1)(10)(1)(2)(4)(10)(3)(1)(2)(3)(3)(9)(6)(1)(5)(10)(12)(11)(24)(17)(8)(6)(23)(15)(15)(23)(59)(26)(18)(2)(2)(2)(6)(7)(11)(55)(4) 长生不老理论体系.哲哩之一如下所描.人性之探索.在于西游.皇权天命三教把有异议.下层平民划入鬼怪行列.有违人性.人类起源.猿.而人为分成三六九等.违背人类进化论.属傍门.必须打破.唯我是真.正门三十五部.属正善之门.正气不扬.怎可立国?德善不扶.亡国之本?正气是根.德善为本。失丢根本.结局.天下大乱.人类灾难生.谁能脱逃?西游真经35部.宣扬正气必定战胜邪气[胜业].引慈善之云.注大道理于法律.中华兴教之缺今复全.真经[兴教]可使苍生误途而返.人类不满之心得以引导.共同渡过人生无底之船.使全人类无知到有识.资善而自成善.人之伦理人人有识.弃恶从善.正气要上升.日月永照乾坤.根本永固.才于兴教人类。    作者再次介结.一个吃尽人间所有苦的好父亲双流儿教悔.好父亲最大优点不是报复社会.而是深思与探索人间为什么不平等?终于感悟.原来人性在后天世界受教育失误影响,深探源头原来古猿时.人类群体是友爱团结以德为仰望进化成有灵高级动物,人之初.性本善.发现经济发展人变恶是教育失误造成的.这种现象是可以改变的,作者祖孙6代已明证。参看山东鲁王府第一代鲁荒王开始.何其荒唐。到了第七代达到荒淫又残暴.令人发指地步.请查笫八代王是何等贤良.正直.从笫八代始到十三代六代王谁能找出一个恶王?兴教长生不老理论体糸首先.使一皇.朱厚偬[嘉靖]一王朱观锭[鲁王]晚年忽然醒悟.中华明鼎盛时期到耒.倭人从此不敢来犯.严分宜小肚鸡肠想借倭人弱江浙权贵.在孙大圣面前怎有不败道理.只可惜.兴教理论体糸之一西游记首先落入日本国.日本精英突然惊醒.中华竟有如此能人.从此倭不犯中华。嘉靖皇也孟然醒悟.朱观锭也醒悟.一师难求.终于通过别驾余世英而找到名扬五岭南.惠州府学教授.西游造物主.即首罪。晚年嘉靖皇恨师来晚.发奋读书.床前总有一本永乐大典.可做个小证.把明代经济推向鼎盛.可做个大证。重抄永乐大典.原本当珍藏.又是一证。托付国家最高权力代行始又是一证.天知.地知。张居正知。今西之秘如同盂兰盆址一样灭亡.作为中华权力中心.谁能跑了.不被后人吐骂?  也谈72变.猴子尾巴变不了.也不能变.任你千变万化.拯救中华.教化人类.扶持德善...扬正气不变.一个中心.至死不改.所以取经路上.任你妖魔多凶.任你山高多险.凭我们德善之心不改.我们朋友遍天下是肯定的.坚信困苦难行必有高人相助.朋友力量.在于德善得人心.正气必能战胜邪气。要反思啊?我们依靠谁?一心一意为中华.为人民任你千变.主旨不能变?你变了否?你出尔反尔否?当年朋友遍天下?今日友反目否?你虚情假意否?朋友来自真情.和谐靠众人.稳定靠自觉.你扬正气否?你的大道理众人听否?皇权天命可独断.百年转眼过.急于求成.这个急?值得思否?           《西游记》宣示的人生哲理   栏目名:文学艺术 作者:金岱 添加时间:    1.“紧箍咒”与头痛病。     我们有时候会头痛,头痛大体上有几种情况,一个是感冒发烧了头会痛,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另一种是脑子里生什么东西,就是生理上出问题了;还有一种是用脑过度,想问题想得太厉害、太专注了、太用劲了头会痛。领导人经常说为了什么什么头痛,温总理现在肯定对黑煤窑头痛,让温总理头痛的事情应该还有不少,现在贫富悬殊之类的东西他也头痛。那时候讲朱镕基对农业问题最头痛,总之什么问题难、我们要花的脑筋多头就痛了。头痛在医学上解释是一种警告,是对身体的某种警告。由此我们可以想,孙悟空有时候也头痛,他为什么头痛?他不听话。唐僧就要念动“定心真言”就是“紧箍咒”,一念“紧箍咒”孙悟空就头痛得满地打滚,不敢再调皮捣蛋了。这是什么意思呢?“紧箍咒”究竟是什么?唐僧的“定心真言”到底是什么?我们把它化为日常生活就很清楚了,那就是唐僧对悟空发出某种警告,“你不要胡来,你不要乱搞,你不要跟我调皮捣蛋,你得老老实实的跟我去西天取经”。其实我们仔细想想它就是这个意思,唐僧念动“定心真言”“紧箍咒”来警示悟空,就像我们的头痛警示我们一样,“你别再想了,你再想脑子就出问题了,就会出现失眠和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脑子不保生命就不保”。      悟空是需要唐僧念“紧箍咒”来警示他,孙悟空在《西游记》中表征着什么呢?我们从《西游记》中仔细去读就会得出一个结论,《西游记》经常讲“心猿”二字,《西游记》的标题、文章中经常出现“心猿”二字,它指的就是悟空。悟空是一个猴形,猴在我们看来是动物中最有智慧、最灵动的。如果我们仔细体察一下我们自己的内心,我们的“心猿”是什么呢?我想我们每一个人心里都非常地清楚,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里都有一个“心猿”,那就是我们的念头。我们的念头是什么样的状态?它恰恰就和猿猴一样,整天地川流不息,蹦蹦跳跳,一会东一会西,尤其我们的念头具有联想功能。我在这讲的西游,可能我现在脑子里多少万分之一秒就会想到我儿子小时候看西游,他说我就是悟空了。然后我就想到我儿子现在在干嘛,又会想到他谈恋爱没有,又会想我当年是怎么谈恋爱的。我对广州第一个最美好的印象就是流花公园,七十年代的流花公园到处碧绿的垂柳,我当时看到一个年轻的男孩子躺在椅子上,头枕在女孩子的身上,那个时候就是这个画面吸引了我,我也想浪漫一下。你们坐在下面恐怕也会想着自己的事情,这就是我们的念头。孙悟空一个筋斗就十万八千里,恰如我们的念头一样,一个筋斗就海阔天空了,时间可以上下五千年,空间可以上天入地。我可以想昨天美国发明一种卫星,一刹那什么都可以想起来。孙悟空腾云驾雾不像别人,别人腾云驾雾是老老实实地站在一片云头上,孙悟空不是,他一定是翻着筋斗云走的,筋斗云就是我们念头的象征。所谓悟空就是心猿,心猿就是念头。      念头就是我们的联想,联想与我们的心,也就是现在我们说的脑有关系。在古代说心,佛家的说法叫“识心”,道教叫“识神”。所谓“识心”在佛教中指的就是人的认识之心,就是我们的理智之心。孙悟空在《西游记》里的功能是什么?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功能就是火眼金睛、看穿妖魔,什么妖魔鬼怪他一看就明白了,不管是扮作美女还是慈祥的老妇人,他一眼就能看穿。唐僧看不穿,但是悟空能看穿,能看清楚事物背后的原因,能看到事物的本质,什么都能够看穿,这就是人的认识之心、理智之心,说白了其实就是人的理性。在明代的时候,在还没有接受西方科学理性之前,所说的理性还是比较朴素的,还是没有分化的,但是它的功能已经在《西游记》这部小说中相当充分地体现了出来,火眼金睛、辨妖识魔、开山探路无一不是靠悟空,实际上无一不是靠人类的理性才能做到这些。所以说一部《西游记》要讲的故事就是关于人“识心”的故事,也就是关于人的认识之心、理智之心和理性的故事,是我们中国人在明代十六世纪的时候所认识的理性。那个时候西方也不怎么认识理性,中国人就已经相当深刻地洞悉了人类理性的意义。人类的理性由萌发到反抗到成熟,孙悟空就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到他的反抗到成熟、结成正果成为菩萨,一部《西游记》讲的就是悟空的故事,就是“识心”的故事,就是认识之心、理智之心,也就是人类理性的故事。      2.“唐僧肉”与立地成佛。      关于唐僧有两个谜,我小时候看《西游记》就老想不通这个问题,无用的唐僧为什么要管理和领导万灵悟空呢?唐僧什么优点也没有,干嘛要领导无所不能、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呢?这好像不合理,唐僧何德何能?这就是一个大疑问,我小时候老想这个问题。第二个疑问是所有的妖魔鬼怪都要吃唐僧肉,说吃了唐僧肉可以成佛和长寿,为什么吃猪八戒的肉不能成佛和长生,咱们天天不是吃猪肉吗,其他的肉也行,为什么非得吃唐僧肉?所以我老想不通这个问题。所有的文学史和文学评论都没有解释这个问题,但是后来我想通了,想通了以后特别高兴。      百无一用是唐僧,没有火眼金睛,什么都不会干,就是念两句经,还老是做老好人,弄到悟空受委屈。我儿子小时候看电视剧的时候,一看到悟空受委屈他就哭,觉得唐僧就是一个糊涂蛋。但是我们仔细想想唐僧也有他的可爱与可敬之处,唐僧面目端庄安详,内心一定非常地清净、坦荡,这些都是他的可爱之处,这些内心的清净坦荡都会浮现在脸上来。而且他永远面带微笑,我们看到的如来佛的形象也就差不多是这样。更重要的是,虽然表面上看上去他是柔弱无功,但是他意志如钢,他向佛取经的意志百折不挠,无人可比。不管什么样的困难,不管什么的诱惑对于唐僧来说全都不在话下,就是一心取经。如来有一句话,“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唐僧就做到了这一点,他什么都没有,什么欲望都放得下,什么样的困难他都不害怕,他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西天取经,所以唐僧虽然是百无一用,但是同样具有他的可爱可敬之处。      唐僧在《西游记》里的这样一种形象——面带微笑、面目端庄安详,这样一种状态是什么?很显然这就是信仰之心,在佛教中有一个词,叫“本心”,“本心”与“识心”是相对的,是一个二元结构。唐僧就是“本心”,他就是“本心”的象征,唐僧是向佛之心、信仰之心,甚至他就是佛本身,什么是佛?我心即佛,你具有坚定不移地向佛之心你就是佛,唐僧就是佛。“本心”是佛教修行的终极目的,佛教修的就是“本心”,就是修信仰之心、向佛之心,修成佛。东方宗教没有唯一神,任何人都能成佛,这是东方宗教的特点。你只要有向佛之心你就是佛,我们在座每一位只要你们有向佛之心,你们就是佛,问题在于你的意志是否足够的坚定。在了解了这些之后,两个谜就解开了。      在人类中世纪(广义上西方有中世纪,中国也同样有),中国在现代化和启蒙之前,我们的信仰、信念是高过我们的理智、认识和理性的,我们的理智、理性永远是信仰的奴仆。当然中国的信仰比较复杂,它不仅只有佛教,我们也不一定非要把唐僧看作是佛教的信仰,可以看作是中国各种各样的信仰都可以,不一定要单一的去看这个问题。在中世纪来说,不管是西方的中世纪还是中国的中世纪,还是中国现代性发动之前的时代,信仰永远是高居于理性之上的。儒家信天,天的代理人就是天子,信天子、信皇帝就是信天,再有智慧也是天子的奴仆,所以再怎么无用的唐僧都必须是万灵悟空的领导。      所有想成佛的人都想修到“本心”,有些调皮的就想找捷径,中国一句话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这样一个方便法门。但是佛教告诉我们没有这么容易的事情,想要修到“本心”,想要真正地拥有一颗信仰之心、向佛之心乃至终至于成佛,这是一个漫长的、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的过程。《西游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经过了八十难到西天取了经往回走。观世音掐指一算这些人少一难,不行,得让他们补上这一难。所以他们取了经回来以后,成了佛都可以腾云驾雾了,观世音却让他们从天下掉到地下来,补上这一难,这一难可不是小事情。所以《西游记》在这方面秉承佛教的原理,就是我们人毕生的修行,九九八十一难实际上指的是人的一生都有多种多样的磨难,人生经历的磨难太多了,在你闭眼之前都说不上要经历什么样的磨难。但是你内心想要立地成佛,想要走捷径,把“本心”吃下去。像我们现在的科学幻想,将来咱们不用吃饭了,把所有的能量都变成一个药丸子,生下来的第一天起就把这个吞下去,以后就不用吃饭了。所以所有的妖魔鬼怪都想把唐僧肉吃下去,他们都是天上佛的坐骑、童子和仆人,都想成佛,都想长生,所以他们就下凡想吃唐僧肉,把唐僧肉一吃,不就成佛了,修行多苦啊!去年我到敦煌,修行的人就坐在洞窟里面壁,多少年都是这样,那个地方在沙漠里水都难得,什么都没有。修行是多苦的事情,咱们好酒好菜而且还有美女,把唐僧抓来一煮,就可以长生了,多快活。所以妖魔鬼怪要吃唐僧肉就是个个都想立马成佛,因为唐僧就是“本心”,就是佛。这么一想,这个谜就解开了,从来还没有人解开过这样一个谜。实际上一部《西游记》所要讲的就是“本心”的故事,人的“本心”、信仰之心、向佛之心,如何才是正确的成佛之路的故事,这是《西游记》的第二个层面。      3.唐孙大军与五位一体      经历过文化革命或者看过文化大革命的小说和历史的都知道,那时候满地都是战斗队,最多的是“千钧棒战斗队”,因为孙悟空就是造反。毛主席语录的第一条: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所有与造反有关的人物都是那个时代的顶尖人物,《西游记》不是一个造反小说,但是把它挖出来一块,说孙悟空是造反。但我们仔细想想看,《西游记》里的这支取经大军的领袖是唐僧而不是孙悟空。孙悟空在这里起的作用非常大,寻山开路,遇水搭桥,什么都是他干,如果把唐僧取经的队伍取名为“千钧棒战斗队”不合适。按照当年“刘邓大军”称呼法,唐僧是精神领袖,孙悟空是行政长官,唐僧是信仰之心,悟空是理智之心;唐僧是终极关怀,悟空是事事关心,就是这么一个结构。过去一句话叫“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唐僧,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就是悟空了,咱们每个人是不是都应该有这两面?人之一生取胜之基本法则就是这两条,一要唐僧、二要悟空,少一个都不行。      唐孙大军中并不止这两位,还有八戒、沙僧和白马。八戒的象征意义是最容易理解的,人之一生食色二欲是最大的事情。猪八戒第一好吃,到哪里都要找吃的;第二是好色,在天上就调戏嫦娥,下凡了到高家庄就强娶民女。但是八戒也很重要,人的一生没有食色二欲是不行的,这也是人最基本的属性。猪八戒就是人之一生食色二欲的象征,广泛一点就是所有欲望的象征。      沙僧是什么呢?“你挑着担,我牵着马”,沙僧是挑担子的,他的性格最听话,叫他干嘛就干嘛,老实厚道。人之一生什么东西最听话?我们的手足最听话,叫你举手就举手,叫你抬脚就抬脚。但如果你指挥耳朵试试看,叫你的鼻子动一下动得了吗?如果叫心跳快一点或者是慢一点行吗,或者叫血液跑快一点慢一点行吗?如果肚子现在好饿让它不饿可以吗?人的植物神经是最不听话的,你越想干什么它偏不给你干。还有我们的情绪,有时候就不知不觉地哭了笑了,有时候看电视剧哭了笑了,我根本就没有指挥它这样,我们的理智根本管不着,我们能管的就是手和脚,所以沙僧就是我们人形体的象征,最好指挥,他永远挑担永远没有怨言。      还有一个人物,过去的研究从来都忽视了这个人物,那就是白马。它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白马是龙王之子,在龙宫里因为谈恋爱不顺利,老婆背叛他,一怒之下就乱来。碰见观世音把他变成唐僧的坐骑去西天取经,然而到了他的家乡海边,他还冲下龙宫跟奸夫打了一架。白马就是心猿意马中的“意马”,“意马”说白了就是情绪情感的象征。我们人的一生中情绪和情感是极难控制的,什么东西来控制我们的情感呢?在中国道家、儒家、佛教哲学中,都有一个基本思想,尤其在中国思想中有一个最基本的思想就是以“理”化“情”,用理智来控制我们的情感和情绪。白马第一要唐僧来骑,也就是信仰骑住情绪;第二,要悟空来牵,牵住这匹白马,就是理性也要管住情绪。《西游记》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比喻,悟空有个官位叫弼马温,在古代的传说中什么东西能够“避马瘟”,就是能够让马不发瘟病?就是猴子,所以猴子就是来管马的。悟空到了玉皇大帝那里,玉皇给他派了差事就是做一个管马的,他很不高兴,其实那是一个很大的官。人有三个事情,欲望要管住,情绪要管住、念头要管住,管住这三样东西人就健康了。让猴子管住马这是很大、很了不起的官,孙悟空自己还搞不清楚,还觉得官小了。白马就是我们人之一生情绪、情感的象征。      现在我们把《西游记》中的五个人物都一一揭开了他们的面纱,看清楚究竟想要说什么了。那我们就知道《西游记》这部小说不是宗教小说、神魔小说、反抗小说、游戏小说,这些都不是。以前还有人说这四个人主要是团结一心,军民团结一家人,他们说的也是对的,但不是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团结,而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五种因素的协调,和谐、团结、秩序的架构。人生终极的价值和终极目的就是要控制我们的理智,理智是没有方向的,用今天哲学的话语就是工具理性,它没有方向、没有价值。所以我们的信仰之心、价值之心、信念之心,人生的终极目的就要来领导我们的理性。我们的理性是要牵制我们的情绪、情感,同时指挥我们的欲望和我们的行为。唐僧主要的功能就是领导悟空、领导理智,所以他要念动“紧箍咒”,一定要经常警示理智,不要太过分了,你要朝着我给你指示的方向前进,你要是瞎动脑筋就会出问题,就会起不到作用。悟空要领导白马、牵制白马,他还要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另外他还得指挥着沙僧,行为得服从理智的指挥。从人生哲理的意义来讲,这五种因素的合理架构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今天每一个人都要处理这五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哪一个关系脱离了五个因素的架构就会出问题。比如说欲望过度了,贪官出来、腐败出来。前一段时间听到一个新闻,问一个4岁的孩子长大想干什么?回答说长大要当贪官。这说明我们社会的毛病大了,个人的毛病也大了,欲望成了第一号因素,贪官前赴后继就说明我们的社会生病了。如果我们的情绪不听使唤,情绪太过分了,也很容易出问题。二次大战我们看得很清楚,国民的情绪出了问题。不是所有的德国人民都不是好人,而是他们的情绪出问题了,被引向了不正确的方向,脱离了理智的控制,也脱离了正确的方向。日本也是这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民应该都是好的,如果说整个国家人都是坏的是不对的,而是情绪出问题了。行为要是不听使唤也不行,你瞎走、瞎弄、乱来一气也不行。所以我们人之一生五种要素要合理的调配,社会的五种因素也要合理的调配,哪一种因素过度了,我们个人就会生病,社会就会生病,这就是《西游记》哲学的基本含义。      这个作品宗教的基本含义就是告诉我们,其实最困难的就是修“本心”,不要以为一蹴而就可以修到,要有坚定的信念,要用毕生的努力,乃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如果你抱着毕生修行的意识,我想你碰到任何的困难都会容易克服得多。当我碰到困难的时候,我常常对自己说这个困难是对我的磨炼,是妖魔鬼怪,我一定要打败它。不要想马上成佛,但是要有一颗向佛之心,这里的“佛”是广义的,是各种各样我们自己真正所向往的人生价值。我们基本上揭示了《西游记》这部作品中的宗教精神和人生哲理,所以《西游记》这部小说是可以从两岁看到七八十岁永远看下去,都可以看到其中的真谛。但是《西游记》绝不仅仅是这个层面,它还有更深刻的层面。      4.“齐天大圣”和人定胜天      “齐天大圣”是什么意思?我们如何去解读?每个人的经历都是小时候听父母的话、听大人的话,到了3岁、7岁、初中、高中时候就出现反抗期,7岁、8岁是反抗期。我孩子小时候对他说电插头的洞是有电的,不能把手放进去,但是你不在的时候他就把手塞进去。还有热水瓶你不要去玩,但是有一天他就抱着,一掉下来爆炸还把自己吓一跳。到了初中你让他好好学习,尤其是男孩,他理都懒得理你,你叫他在家好好做作业,他人都不知道跑哪去了,这就是反抗。人类也是这样。中世纪文艺复兴之前,人类是信天地、信鬼神,是很乖的孩子。但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我凭什么听上帝的,我自己就能思考。人类进入了现代反抗期,启蒙来了,个人的理性诞生了,“一切都要重新放到理性的天平上称一称”,理性于是开始反抗大自然、反抗一切的宗教,批判一切的宗教,批判一切的盲从。中国从1840年以后尤其是新文化运动后开始了这项工作,今天我们仍然没有完成。因为中国人的从众心理还非常地严重,我们还不明白我们每个人都是有一颗自由思想的头脑,我们今天还没有完成这个事情。      《西游记》里孙悟空自封“齐天大圣”,和毛泽东讲的“人定胜天”,远远地看上去像两面高高飘扬的旗帜,其实两者是同一面旗帜:正面写着“齐天大圣”,反面写着“人定胜天”。所以毛泽东相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其实这个是人类理性发育的一个过程。人定胜天是早期的理性,但是后来我们知道有些事情理性是办不到的,我们必须按科学的理性办事。《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可以说是到处反抗,第一,他反抗了儒家之天。儒家之天其实就是大自然,大自然有一个代理人就是天子,君权神授。信皇帝其实就是信天,皇帝要祭天,北京的天坛就是祭天的,过去我们是崇拜天的,我们这个民族崇拜老天爷。但是孙悟空不信那套,玉帝老儿算老几,还有天上的众神,像太白金星、龙王老头乃至阎罗王,孙悟空要反抗的几乎是所有的大自然,天上、地下他无一不反抗,没有他在乎的,反抗自然也包括反抗朝廷,朝廷只不过是天的代理人而已。      第二是他反抗道家之天。孙悟空调皮捣蛋不老实,玉帝拿他没辙,就找太上老君(道家的始祖),让太上老君管管他,太上老君把孙悟空放到丹炉里面一炼。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做过道家的气功,做过以后你们就知道了,丹田在脐下三寸小腹中间,你意守丹田慢慢这个地方就会发热,慢慢就会有一个气囊鼓起来,你走路都会晃晃荡荡的,这个地方就叫丹。丹田经过前后任督二脉,通过会阴到脑袋,叫做打通小周天,打通的时候舌头会发麻,这是道家的功夫,打通大周天就是身上的奇经八脉都打通。太上老君把孙悟空放在八卦炉里炼一下就是做这个功,把念头放气囊里头炼,然后一发热就成丹。过去《西游记》的解读中都没有,我练过这个功。太上老君把孙悟空放到丹炉里面让他练道家的功夫,但是孙悟空不理你这一套,他踢翻了丹炉跑了。不过在太上老君的丹炉里炼一下也不是没有好处,第一是烧红了猴子屁股,第二是烧出了火眼金睛。所以说《西游记》是一部佛教小说,表面上有一点讽刺道家,但对道家还是有一点肯定的地方的,所以它其实是儒道佛三家化而为一,不要只说它是佛教的小说,道家的也有。第三是反抗佛家之天。既然太上老君管不住孙悟空,就派如来去管,他也不把如来放在眼里,如来有错他照样指着鼻子骂,但他还是对佛教比较看重的。如来把孙悟空放在手掌心里,孙悟空在如来的手掌心里翻筋斗,他以为已经跑了出去,但是还是在如来的手掌心里。      这样一说我们就看明白了这部小说,实际上在中国文化的历史中阐述了人的理性与信仰之心发生了某种吊诡现象。如果它是纯粹的宗小说的话,那么唐僧一定是至高无上的,孙悟空一定是俯首帖耳、唯命是从的,但是这部小说孙悟空和唐僧的地位发生了吊诡的现象,发生了某种逆转。这说明了在当时中国的思想史上已经发生了某种现代性的萌发,就是理智之心与信仰之心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      5.天地立心      《西游记》成书是在十六世纪七十年代,正是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在西方现代性发生的同时,出现了《西游记》这样的小说,这就是一种反抗,就是人的理智之心开始萌发。在西方文艺复兴的同时,我们中国现代性的萌发虽然没有西方的坚船利炮,但《西游记》就是明证,已经使理智之心和信仰之心发生了吊诡式的逆转。恩格斯说但丁是西方最后一位伟大的诗人,新世纪最早的一位伟大诗人,我觉得对但丁的评价可以完全用在吴承恩这里。同时他也是莎士比亚,莎士比亚也是现代性发生时期伟大的文学家,在他那里人成为了大写的人,在《西游记》这里,孙悟空作为有理智的人成为了大写的。我还要比喻的是笛卡尔,在西方他是理性主义的鼻祖。可以说在十六世纪的中国,《西游记》就已经暗示了中国思想史上理性开始对信仰持怀疑态度的历程,所以《西游记》是一部伟大的启蒙小说,而且它是在第二次的“西化”——现代性还没有来到中国之前,中国就已经诞生了现代意识的根基。但悲哀的是为什么中国没有发生自己的现代性,而非要等到西方的坚船利炮来打开我们的大门呢?我们的解释是明朝因为腐败而灭亡了,然后由一个文化上低势的民族来统领中国,在这里我并不是要歧视满族,清朝几百年来滞后了中国现代性的发生,我们今天也不能因腐败再滞后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复兴,这一点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觉得《西游记》以及中国历史向我们深刻地昭示了这一点。      《西游记》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第一次“西化”——印度佛教进来我们怎么化印度的佛教为中国的佛教;第二个层次,我们的第二次“西化”也就是现代化,暗示了中国自身现代性的意识根基已经萌发;第三个层次,它还有后现代的意义。在《西游记》中信仰之心与理智之心虽然发生了吊诡的现象,出现了逆转,但并没有彻底地否弃信仰之心,这个可能是个问题。在当时封建专制还那么严重的情况下,人类的现代理性还不能充分地发达,知识界和思想界已经有了这种思想的萌发但还不清晰,可以说在那个时代信仰之心和理智之心的冲突还没有像西方发生得这么彻底。经过了长时间西方理性主义的发达之后,后现代主义的西方已经发现了单纯的理性至上也是有问题的。我在一个文章中提出这样一个观念,“轻本而不失本,重用而不妄用”,我们今天人类就有点妄用,理性虽然重要,但如果我们随便地妄用,如果我们胡乱的使用核武器,胡乱的使用克隆人,我们人类就会完蛋,我们今天的环境已经非常地危险。所以我们人类不仅需要理智之心,同时还需要信仰之心,它们之间的二元结构我们不能够小视,这是《西游记》的后现代意义。所以我说《西游记》有三个意义,一个是它对印度佛教第一次“西化”如何去化,还有一个是后现代的意义,要处理好“识心”、“本心”二元结构的关系。      6.正果和奇果      《西游记》里所有的人物都成了菩萨,最差的也成了罗汉,都修成了正果。而《西游记》这部小说也成为一颗奇果,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成就。我刚才说过,印度佛教从魏晋南北朝进入中国一千年有三大成就:宗教上的禅宗、哲学上的心学和文学上的《西游记》,表面上看它们都是来自印度,我们看到了中国的第一次“西化”,但三大成就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成就,都不姓印。没有人会说禅宗是印度的,佛教的根在印度,长在中国,开花结果全在中国。禅宗就是中国的,佛教在印度基本没有地位。《西游记》表面上也是印度佛教故事,但谁说它是印度的文学,没有,都说它是中国文呢?谢谢! 最佳答案 《西游记》的哲学---转贴在《西游记》成书的时代(十六世纪前后),东西方在思想文化方面都有人集大成的现象,只不过欧洲集大成者是哲学家,而古代中国缺乏逻辑思维的传统,所以只能由小说家通过小说来完成。因此人们在《西游记》中看到儒家、道教、佛教的思想和作者对三者统一的表达,更深入地看还可以发现全书主题是赞扬人对世界的改造,并围绕着“我是谁”、“开端与终结”、“统一与区别”这三大哲学问题展开的。 根据记载,《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出生于一个祖辈先为官后从商的家庭,他自小就聪明过人有博览群书,这些条件促使他成为文化的集大成者。 一 但凡说到中国哲学,人们大都喜欢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开始,因为这个神话奠定了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核心。《西游记》一开始也就写到这个神话,之后孙悟空由仙石孕育见风出世的情况也近似开天辟地,暗喻人与宇宙的近似,人是小宇宙。作者还把世界划分为四个大洲,这种划分方法与今天我们将世界划分为七大洲何其相似。 人类需要小部分思想家站在去代替整个人类思考,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还认为这些思想家应该成统治者——哲学王。吴承恩通过石猴成为众猴之王的故事表达了类似观点。故事是这样的,有猴子提议谁能探索到瀑布的源头回来并不伤身体者可以为王,自然,石猴站出来并成为王。作者是借探索瀑布比喻思考宇宙及人类种种问题,这需要勇气和智慧。 石猴当上王之后没有被享乐所迷惑,还没有停止思考,就像古罗马的哲学家皇帝奥古斯都。“死亡”是哲学的最重要问题之一,石猴也被这个问题所困惑,于是毅然他离开王位去寻找能帮他解决问题的智者(神仙)。 “正名”在儒家哲学中很重要,神仙知道石猴没有名字就立刻帮他起了个“孙悟空”,这是个集合佛、道两家精髓的名字。如神仙所说,“孙”这姓“正合婴儿之本论”,《道德经》有关于人复归“婴儿”的论述。佛家求领悟“空”,道求领悟“无”,两家相通,所以“悟空”。 道家认为万物不离五行又可以互相转化,这是“七十二变”的理论基础。神仙为孙悟空区别了“爬云”与真正的腾云驾雾的区别,这又与航天的第几宇宙速度的区分。看到孙悟空用毛变出自己的分身的描写,“克隆”是一下子就能想到的科技。 一个势力强大了必然会和其它势力发生冲突,善于思考的猴王想到了这点,他甚至还更进一步想到会引起战争。吴承恩通过孙悟空的想法表达了《孙子兵法》中“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的思想。 孙悟空作为一个“天才”,他的武器(做事方式)当然很特别。他在龙王里得到的“定海神针”是大禹治水时测量江河深浅的一个定子,寓意人对大自然的改造,孙悟空用它作为武器合乎全书对人的能动性的赞扬。之后又发生了孙悟空涂改生死薄的事情,这连同蟠桃、仙丹一样反映了人类自古以来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和尝试。 在天上养了一个多月马回来后,孙悟空发现地上已经过了十多年,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已经注意到时间的相对性。 大闹天宫中出现的各中法术宝,留给人们很多想象,这里不多说。值得注意的是如来跟孙悟空的打赌。作者通过猴子怎样也飞不出佛祖掌心的故事明显是表达《道德经》里“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科学家大概也会把这个故事用于说明微观世界混沌无序、宏观世界和谐有序的现象。 悟空、八戒、悟净、龙马,这四个观音为唐僧选的徒弟都是犯法之人,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佛道两家又都相信人性本善,于是给与四人“劳动改造”的机会。取西经的五人团队,现在已经有许多职场版本。这五人还是五中人类性格的典型,吴承恩在现代大概可以去研究心理学。他对人性入木三分的批判体现在观音院那章,道貌岸然的观音院院长为一件袈裟竟然做出杀人放火的恶行。 唐僧在历史上是个智勇双全的人物,但吴承恩为了突出孙悟空而把他刻画成一个胆小多疑的人,还好他有坚强的信念和善心。至于吃唐僧肉能长生不老的说法,很另人怀疑是佛祖叫手下散播给众妖魔鬼怪知道,好等唐僧集够“八十一难”。唐僧为孙悟空改的名字“行者”还是十分妙的,有“行者无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意,更呼应全书“人类实践”的主题。孙悟空向唐僧说自己的本事“大之则量于宇宙,小之则摄于毫毛;变化无端,隐显莫测”,这是中国哲学中智者所具备的条件。 喜爱自由的悟空同死板的唐僧产生矛盾,观音于是给唐僧“紧箍儿”,这件古人对遥距通讯的幻想的法宝很容易另人想到手机甚至蓝牙,更另人惊讶的是吴承恩告诫我们手机打多了会引起头痛! 二取经路上的故事占《西游记》全书的大部分篇幅,作者的思想在那里更全面地表达出来。悟空在路上遇到困难就去找各路神仙帮忙,寓意人在追求智慧、自我的道路上遇到困难需要“信仰”的帮助。不过“信仰”也会伪装成诱惑考验人们,观音等四圣就化身成四母女去考验唐僧。针对妖怪的特点,悟空请相应的神仙,所谓“一物治一物”,这体现了“五行相生相克”和作者实事求是的思想。大闹天宫悟空也遇到某些妖怪也要请求他人帮忙,这主要是因为妖怪有神先的“法宝”,这些法宝可以分为攻击与收服两类。最另悟空头痛的还是后一类法宝,以笑口佛的“后天袋”和太上老君的“金刚琢”为代表。后天袋把几十个天神装进去,幸好悟空反应快才走掉,如同从黑洞逃脱的粒子。金刚琢把连金刚棒在内的众多神仙的兵器、罗汉的金砂都套去,真有点“止戈”的意味,如同道家的“太极拳”。太上老君正是老子的神化!妖怪多数以道士的形象出现,但这绝对不是吴承恩对道家有偏见,而是借此来批判腐朽的统治阶级、墨守成规的封建卫道士和黑暗的社会现实。“佛经”象征一种革新的力量。明朝政府却反其道而行闭关锁国,不知到欧洲的发展并被超过。直到清末,中国人才有想到“取经”,实在讽刺!妖怪大多数由动物变化而成,唐僧问悟空怎解。悟空说“大抵世间之物,凡有九窍者,皆可修行成仙”,悟空的话带有“万物有灵”的思想。“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作者又继续以观音之口更进一步说明万物相异只是物质演化才区别开来,本源却是同一的。这两句话所表达的思想可以在《庄子》中找到。万物同异的思想贯穿全书,最明显的就是取经路上遇到的许多妖怪本来是天上的动物、仙童甚至星宿。“在天为仙,下界为妖”,作者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了良好的社会或良好的生存环境(天上)使人踏上正途,败坏的社会或恶劣的生存环境(地上)使人走上歪路。妖怪捉唐僧也不全是要吃他的肉,女妖怪大多是想要和他成亲。原来妖怪也像人,男的多重权力,女的多重爱情。唐僧面对的考验有时候也来自人,如女儿国的国王就是很大的考验。有人会问为什么唐僧不叫悟空背自己飞去西天,节省许多时间和工夫。作者又借极具哲学智慧的悟空之口说“凡夫难脱红尘”,寓意人只有超脱红尘俗务才能达到“飞天”的高度。悟空又说“师父要亲历异邦、、、所以寸步难行、、、不得这些苦恼,也取不得经来”,其实是问读者不“一步一脚印“怎能取得“真经”?五庄观拜的是“天地”,使唐僧感到奇怪。从《易经》开始,中国哲学就以“天地”(乾坤)为万物本源,五庄观主是“地仙”之祖,当然不拜神仙拜天地了。推倒“人参果”树,悟空问观音要医树的方法,观音说他的露水可以医。悟空还要问“经验过么”,这表现悟空的谨慎,又表达了作者对实践的重视。观音说和太上老君打赌经验过后,悟空才放心。唐僧的取经路上遇到不少昏庸的国王,甚至连朝政也被妖怪把持,直到悟空为消灭妖怪并点醒他们。作者以此来表达对明朝政府政治腐败、奸党当道的不满,有人象悟空一样出来扫除奸党的愿望。 “因果”是佛家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西游记》中有关“因果”的故事许多,如唐僧因为前生不听如来说经才要今生取经、乌鸡国国王因为另文殊在水三日而在井底三年、朱紫国国王因为做太子时分别射伤射杀两只神圣的孔雀二被罚与王后分开。佛家认为“因果”循环,所以要求唐僧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抛开迷信成分,“循环论”是东方哲学的重要观点。三“阴阳辩证法”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有“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不测谓之神”的说法,在中国中“辨阴阳、分真假”是最高智慧。悟空的“火眼金精”、如来的“法眼”就是这最高智慧的形象化比喻。长短、高低、难易、成败、得失等等,从日常用词中就可中国的深厚辩证法传统,作者特意在真假猴王一章通过佛祖之口来表达这种传统:“不有中有,不无中无。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为有,非无为无。非色为色,非空为空。空即是空,色即是色。色无定色,色即是空。空无定空,空即是色。知空不空,知色不色。”这段话其实是出自道家经典,作者用佛祖之口说出是“佛道一家”之意。悟空和八戒时常争斗,悟空对八戒说的哲理却比对谁说的都多。有次悟空对八戒说“温柔天下去得,刚强寸不难移”。见八戒不怎么明白,悟空又说“杨木性格甚软,巧匠取来,或雕圣象,或刻如来,装金立粉,嵌玉装花,万人烧香礼拜,受了多少无量之福。那檀木性格刚硬,油房里取了去,做柞撒,使铁箍箍了头,又使铁锤往下打,只因刚强,所以受此苦楚”。八戒花名“呆子”,悟空不愧为伟大的哲学家,他讲的哲理简单形象而深刻,连“呆子”都能理解。作者无疑是用“呆子”的名字来衬托悟空。再过一条水流急速的河就到目的地了,可是只有一条细滑的独木桥连接对岸,试问除了极少数像悟空那样的天才外又有谁能通过唯一的桥到达彼岸呢?正在为难间,有佛撑无底船来接唐僧渡河。乘无底船,唐僧自然掉到河里,佛拉起的已经是脱胎换骨的唐僧了,大家为此拍手欢呼。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不同宗教都共同的神秘主义——“向死而生”!如印度有“凤凰涅磐”的神话,《圣经》中有“失去生命的人必将找到它”的说法。那撑船的佛说“无底船儿难渡海,今来去往渡众生”,仿佛在说“无”是生命永恒的归宿舍和再生的篮!唐僧没给拿经的二位尊者礼物所以得到“无字真经”,为什么在佛祖门下也会这样呢?大概是因为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使他明白到只有先解决温饱问题才能建设社会的上层建筑。唐僧后来给二尊者的正是代表温饱的化缘用的紫金盂。 取经之后说到一切佛、神仙等“各归方位”,这是作者对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谐社会理想的另一种表达。更是为了说明,无论何中宗教都必须融合于“儒家正统”之中。最后说说“取经”的意义,按《西游记》的说法是“普渡众生”,换句话说“取经”是为人类谋幸福。在这个意义来说,“取经”是超越时代和国界的,“取经人”是全人类的先驱和英雄。[推荐]西游记与官场哲学[img]/userpicture/04_07/0133437.gif[/img]从《西游记》看干部成长的道路 醉看《西游》之一:从《西游记》看干部成长的道路 从小学三年级第一次开始看《西游》,今天再拿起《西游记》,已不知道是第几次阅读,但这次突然感觉《西游记》原来是一本实实在在的《干部读本》,读通《西游》,便通官场三昧。 孙大圣,从体制外的精英到被统战 孙悟空,显然是一个民间精英成长的典型版本。他或许有皇族血液,但更多是“金风玉露一夜逢”,不知玉露何时撒向民间,于是假托石头中崩出一只猴子。就象蒋经国对孝严、孝慈兄弟一样,只能暗中相助,不可白日相认,悟空便吃了很多亏,只能从民间一点点混上去。 美猴王以胆量赢得众猴的尊重,当了CEO,但天生禀赋的猴王,不满足于此,漂洋过海去南儋部州留学,学了七十二变,一个筋斗十万物千里的种种本事,混了个“海龟”的身份,回到东土,整合了牛魔王、鹏魔王等诸路古惑仔,混成城市里的老大,自以为该在江湖上扬名立万了。 要想招安,首先造反,猴王心里很明白。于是广收保护费,最后收到海洋联合公司的老总东海龙王敖广和地下干部调配局局长阎王爷的头上,这下就开始影响到玉皇大帝的威望,猴王大名也终于上达天听。 对于小小的毛猴,让至高无上的玉皇大帝大动干戈,显然是丢面子的事情。于是统战部长太白金星下来招安,给了一个“弼马温”的官职,生长于民间的精英孙悟空自以为得到重用,这其实只是个中央事务管理局车马处处长的小官。 如果他深愔官场尤其是中央的游戏规则,应该满足这个职位,再牛B民间精英,到了中央算个啥,给你一个管车马的职位就不错了。但悟空犯了所有民间精英和“海龟派”容易犯的错误,于是回到根据地,再扯上造反大旗,自封为“齐天大圣”,又搞得社会上乌烟瘴气。对于闹情绪的悟空,中央再次实行统战,太白金星再次把他招安到天庭,许他“大圣”的称号。 “齐天大圣”虽然只是巡视员之类的虚职,但也可以开府建牙,有专车豪宅。但混的时间一长,悟空觉得不能签单,不能任命干部,尤其在蟠桃大会这样的一年一度的新春国宴上,他没有参加的资格。——显然不是主流官员,于是又闹开了。 猴王真的不懂,自己来历不明,也许是“龙种”,但没有皇史箴的玉契,怎能和哪吒和二郎神相比?前者是南方军区司令员的大公子,后者是天庭的万岁陛下外甥,虽然是御妹思凡,和姓杨的汉子媾和而生,但最后玉皇总是相认了,再说非婚子女享受已婚子女同样的权利,也是法有明文的。 不思量力的猴子再次大闹天宫,这厮这次祸惹得太大了,虽然偷吃的桃和丹没多少钱,还不如“天上人间”一夜的卡拉OK,但他偷吃的是第一夫人——王母娘娘的桃和太师兼顾问委员会主任的太阳老君的丹,这是赤裸裸向中央权威挑战。 雷霆震怒,结果可想而知。南方军区司令员李天王元帅带领大公子哪吒,再加上天庭境警备司令员、玉皇外甥二郎神,最后把外国势力都搬出来了,如来佛出手。也许有不敢认儿子的某位高干暗中活动,没有判死刑,从轻发落判他终身监禁,发放五指山监狱服刑。 F4取经团组合的合理性 在监狱里服刑的孙悟空终于认罪服法,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因为不懂官场游戏规则,以为有一身本事就能包打天下。把“水帘洞”和“大圣府”当成了了大邱庄,里面只知道有孙大圣,不知道有玉皇大帝,深陷囫囵是迟早的事情。 但猴子毕竟是某位高层人士的私生子,朝廷里有人活动。于是玉皇许诺,500年后可以保外就医。 500年后,唐僧出生了。这是真正根红苗正的子弟。他是状元陈光蕊的儿子,而且陈光蕊为大唐王朝牺牲了。这位高干兼烈士的后代,选为去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是自然的事情,何况他和大唐皇帝李世民还结拜兄弟。 大家都知道,这位御弟兼烈士子弟的陈公子,没多少本事,除了有一身好皮囊,要是独自西行,恐怕出不了玉门关就成了妖怪的腹中物了,但他有最大的优势:政治过硬,对皇帝百分之百忠心——这比什么都重要。要知道出国学习政审是最重要的。取经团的团长肯定是陈公子无疑。 但总得有人保护他,给他桃行李,给他沿路掏支票,给他当翻译呀。于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便进入干部考察组的视野。 悟空没说的,能降魔除妖,上天下地。尤其通过监狱里的改造,已经发誓重新做人了。而且唐僧拿着他曾经犯罪的黑档案,他想不干,黑档案一披露他就完了。唐僧有了这个紧箍咒,不怕业务能力比自己强得多的猴子。 八戒和沙僧也是腐化堕落、受过纪律处分的高级干部。身为天河海军司令员的八戒酒后调戏民女——也许强奸也难说,最后私了只说调戏而已,发配到农场劳改;身为皇帝的副部级生活秘书兼保镖的沙僧毁坏公物——也许还有贪污行为,也被遣送到流沙河边服刑。 这三个犯罪分子,和上面的高层人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着“治病救人”、“给出路”的原则,让他们保护陈公子去西方列国游学,是再合适不过的事情了。 西天取经的F4就这样组成了。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在官场沉浮几百年的民间精英——孙悟空终于大彻大悟,明白有本事,还得有好的出身,辅佐御弟唐三藏并不委屈。成熟的猴子这时懂事多了,贪吃好色的八戒每每想回高老庄时,他总是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每当他碰见想害唐三藏的妖怪时,总得打听这妖是不是天庭哪家官员的仆人、亲戚?如果是的话,就卖官员一个面子,让他领回去,如果妖怪上面没人说情,对不起,“神猴奋起千钧棒”,死了死了的。 就这样,皆大欢喜,四人都成正果。
>其他回答 共3条 天上的世界与我们人间都差不多,只是改了个称呼,把皇帝改成玉帝等。用天来讽刺社会、朝政,那是再好不过了,你只要再结合一下吴承恩写西游记时的心情和那时的环境、朝廷就可以领悟了! 回答者: daibangzhe123 | 二级 | 不用把每一个西游记中的人物都一一精确定位,只要明白玉帝如来代表的是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就是了,我说几点对西游记的浅谈:西游记能成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有其道理,他的纯文学性,里面有博大的诗词炼字,作者对佛道儒方面的广博知识,人物性格的鲜明表达,奇异陆离的神话世界无一不让人神往;孙悟空作为一个不受三界管制的的“妖”,是不被当时的社会所容的,孙悟空为了自己的自由,天界为了自己的权利,双方的冲突在所难免,想当初做为一个在山野中的猴王,不受三界管辖,生活逍遥自在,多好的生活,最后还是敌不过最高统治者,遗憾的是孙悟空最终也难逃统治者的安排,做了一个规规矩矩的“佛”,多大的悲哀!还有一个鲜明形象就是猪八戒,刻画十分成功,他又苯又懒,好色,还好耍小聪明,但是在唐僧面前他又是最受欢迎的一个徒弟,因为他善于迎合领导,能讨好唐僧,但是在是非面前又是绝对分明的。众所周知,古时候女人是十分没有地位的,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都是随夫姓,可就在这样一个社会,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却塑造了一个女儿国,在这里,女人拥有其他地方男人的一切权利,自由,她们自己也组成了一个完美的国度,这很符合现在我们说的男女平等,作者当时就有这样的一个观念在当时很难得的。其实好多东西自己看了才真正知道,建议你把西游记看几遍,一定也有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回答者: swhacker | 二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是女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