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tablish中文翻译成日语中文是?

外贸汉译英方法与实践(第二章词语翻译&作者朱香奇谢芳)
第二章 外贸汉译英词语翻译
理想的翻译单位是篇章,篇章下又依次分为段落,句子,词语。词语是汉译英的最小单位,词语翻译的优劣是衡量译文质量的基本要素。在外贸汉译英时如何选择恰当的词汇呢?
1.1结合语境理解词义,锁定专业术语或概念
所谓语境就是语言的上下文。语境在翻译活动中的作用,纽马克(New-
mark)指出:“语境在所有翻译中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其重要性大于任何法规、任何理论、任何基本词义”。翻译中理解和表达都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的。语义的确定、遣词造句、篇章结构以及语体形式均离不开语境。英语灵活多变,对上下文的依赖性比较大,鉴于外贸英语要求语言的严谨性、逻辑性、准确性等特征,汉译英时更不应该孤立地、片面地、静止地理解词义,随意拿一个词套用,而应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选择或确定。
1.1.1 理解语义,确定词汇
词汇单位在特定上下文里的确切意思,是一般最符合该上下文的那个意思。也就是说,词义的正确理解取决于对有关上下文而不是对孤立词语的理解。因此外贸汉英翻译时,在将原文语言内容转换到译文语言内容的过程中,不能停留在表面,须以正确理解原文为前提,结合语境,确定语义,做到选词准确,概念表达确切。
客商把在开发区分得的利润汇出境外时,免征所得税。
原译:Profits gained by the investors and businessmen
from the Development Zone enterprises will be exempted from tax
when remitted out of China.
译文在选词上有两处没有忠实于原文的意思,所以传达的信息也就不准确。首先译文“Profits
gained by the investors and businessmen from the Development Zone
enterprises”对应的汉语是“客商在开发区(经营企业)所得的利润”,这种曲解原义的错误信息会误导外商,其获利后免交税款,势必给中国开发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分得的利润”是指从作为股东利润中拿出的一部分按投资或经营的股份分配的红利(dividend),这种所得要比企业赢利少得多。其次,“免征所得税”译为“be
exempted from tax”意为免征税收。"tax”为抽象概念,而“所得税”是“税收”的一种,即“personal
income tax"。其三,“汇出境外时”译为“when remitted out of
China"也不妥当,给人感觉征税或免税是在汇款时进行,而原文“汇出境外时”中“时”的内涵该与英语中的"if(如果)”相对应,即“if
remitted out of China"。所以结合其语境,斟酌推敲后选定词汇。
改译:Dividends gained by the investors and
businessmen from the Development Zone enterprises will be exempted
from personal income tax if remitted out of China.
1.1.2 .考虑语用,确定搭配
词语的语用意义便是词语在实际运用时所蕴涵的意义,它与其使用的语境密切相连,并与其存在的文化息息相关。语境不同,词汇的确定意义也有差别。如“the
venture”在一般经贸合同中指“合资企业”,而具体到招投标合同中,指多个投标人为了满足招标人提出的条件暂时结成的联营体常译为“联营体牵头公司的名称”;"Turnkey
Contract”通常指“整套承包(合同)”,而在招投标文件中指的是“总包(交钥匙)工程招标文件”。从词的角度上讲,英汉两种语言有许多不同,在现代汉语中,一词表多义,一字多搭配的现象相当普遍,这给英译时词汇的恰当选择,造成一定的困难。有些词、词组看似简单译时难,象中国外销商品一些中成药和药物保健品的药用功效的术语,如止痛、止泻、止晕、止咳等的英译,不是单纯一个"kill”就能解决的,必须考虑“止”的语用,确定搭配。
理气止痛&&
alleviating /killing pain by regulating the flowing of qi
健脾止泻&& stopping
diarrhea by invigorating the spleen
化痰止咳&& reducing
sputum to relieve cough
除湿止痒&& removing
dampness to relieve itching
散寒止呕&& expelling
cold to relieve vomiting
止血&&&&&&
stopping bleeding
止晕&&&&&&
relieving dizzying
止渴&&&&&&
quenching thirst
止汗&&&&&&
suppressing sweating
1.1.3 确定语域,选词达意
语域是指有些语言种类既不同于俚语可与某集团联系起来,又不同于方言和某个地方固定相关,更不能和个人语型联系起来,而只能和使用的场合联系起来,这些语言种类就叫语域。语域常常表示同一种语言的不同的正规程度。在语言的语境中考察语言,是翻译工作者必备的素质之一。外贸翻译,如招商引资、产品说明与推介与合同等不仅涉及专门性文字,要求绝对准确,而且其文体的实用性对词汇的语域要求甚严:要用正式、庄重的书面语,词义严谨、单一的词汇,而少用生活用语或动词词组表述。如在产品说明书中,“应用”常用“application”而不用“use”,“承担”常用“assume”而不用“take”。
试看下面摘自合同法律中的句子:
例3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A contract concluded according to law shall be
legally binding on the parties concerned.
The parties shall perform the obligations
stipulated in the contract. No party may unilaterally modify or
rescind the contract. Contracts concluded legally are protected by
上例的译文除了个别语法错误外,用词的不规范现象突出。According to
law既不正式又非法律用语与“依法成立的”不对应;“应当按照约定”,结合语境,应理解为:按照所制定的合同的条款条件规定的内容、履行义务,而不是“约定”本身这个动作,行为。译文中“stipulated”修饰contract,不是法律正式用语;译文中漏译“自己的”义务,根据上下文,“自己的”应理解为:当事人双方“各自的”义务;另用“Contracts
concluded legally are protected by
law.”与“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相对应,使句子结构含糊,句意不明。
If,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contract is made and
concluded,the contract in question shall legally be binding on the
Parties thereto. The parties thereto shall,in accordance with the
terms,conditions and provisions of the contract,perform their
respective obligations. Neither party shall unilaterally modify or
rescind the contract. The contracts concluded and entered into
under the law shall be protected by the law.
以If从句译出暗含的条件从句,使句子结构清晰;用made and
concluded同义词连用,使contract一词的解说鲜明;以in
question和thereto。对contract和parties明确限定,不会产生歧义或争端,显示出法律条款准确性与严肃性;以respective明确“各自的”义务、责任;以under
the law短语表明“按照法律”,十分明确。under与in accordance with和Pursuant
to一样在法律条款是正规用词,有“根据”、“依据”、“按照”之意。显然,改译由于在选词用语时,对语域把握很好,使用书面的正规用语,修饰、限定明确,使整段结构条理清晰,行文简洁准确,突出了法律条文的风格特点,显示了法律文件的严谨及权威性。
1.2 参阅专业词典,选择国际通用词汇
1.2.1 选择国际通用译名
在外贸翻译中涉及医药或商品名称、经济或法律概念、标示语等时,应尽量参阅国家商贸英语文献,或国家权威的报刊杂志如《中国日报》、《中国建设》、《中国翻译》等,采用外贸领域通用的译法,不能想当然自编译名,以防给读者造成误解。
例4 国际公开招标:competitive international
bidding& 不是:International open tender
避免双重征税协定:double taxation relief
treaty& 不是:Agreements of double tax prevention
外向型产业:export一oriented
manufacturing&
&&不是:external一directed
industries
外国国家司法豁免:Foreign judicial
immunity& &不是:Foreign state
judicial immunity
小商品博览会:General merchandise
show/expo& 不是:Small goods/commodities fair
非公莫人:No Admittance Except On Business
1.2.2 选择统一的译名
信息时代与高新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少新词汇和外来语,应保持这些概念或术语的统一性,不可以将同一概念或术语随意变换译名。
例5. 家庭办公族:SoHo Small Office Home office
数字化商业:digital business
网络犯罪:cyber crime
政府管理信息化:to promote IT for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办公室:State-owned Enterprises Supervisory
Panels Office或Supervisory Panels Office
1.2.3 选择约定俗成的习惯表达
作为许多出口的中国特产,基本都有了固定的英语译名。这些翻译译名已约定俗成,若译者随便“硬译”,必然物名分家。
例6. 清凉油:essential balm
&&&&而不是:cooling
oil or qin liang oil
风油精:medicated
&而不是:feng you jing
膏药:dog一skin
plaster&&&
而不是:Quack Remedies
1.3 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文化习惯与品味,
文字可接受性是评判外贸汉英译文好坏最基本的条件。语言规范、文字通顺,表达符合英语习惯,才有可读性,方可被译文读者接受。汉英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因此他们的审美逻辑不尽相同,在语言上则表现为:汉语表达过度修饰、言辞华丽、同义反复或古雅庄重、之乎者也;英语行文则讲究简洁明快、逻辑严谨、文风质朴。在用词上,汉语趋于雅,英语趋于白。对于译者而言,理解是翻译的关键,不仅要理解和掌握源语及目的语的语篇,也要了解其所涉及的文化、社会背景等。在中国对外旅游和外经贸宣传中,翻译常常忽略了目的语读者的文化习惯与品味,仅仅是“对号让座”、“亦步亦趋”或“望文生义”,套译原语内容,产生大量的不规范英语,如“科技旅游”译为technological
“开发热点地区”译为heating “加强精神文明设”译为promote
spiritual civilization,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我们的宣传效果。
我市将修建辐射性的道路,欢迎远方朋友。
原译:We will build radioactive roads in our city to
welcome friends from remote lands.
"radioactive”是指受辐射污染,"remote
lands"是指偏僻的地方、穷乡僻壤;原本要“修建辐射性的”即四通八达的道路,欢迎远方朋友。在译文中却变成了修建受辐射污染的道路,迎穷乡僻壤的朋友。在这种情况下,谁还敢来投资或旅游?
改译:We will build a system of roads radiating out in
several directions to welcome far away friends.
欢迎来到天涯海角。
原译:Welcome to The End of the World.
海南岛的“天涯海角”在不负责任的译者笔下成了The End of the
World“世界末日”或“大难临头”,谁会来旅游?
改译:Welcome to The Ends of the Earth.或Welcome to
Land's Ends.
因此,在外贸翻译尤其在外宣英译中,应充分考虑汉英文化背景,斟词酌句,使英语译文读者能够顺利地摄取我们所要宣传的内容,掌握要旨,达到我们预期的宣传效果。
2直译、意译与回译
人类思维的共同性决定了不同民族的语言之间有着一定的互译性。然而,由于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审美心理、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的不同,各种语言又呈现出互不相容的一面。这就使得某种语言中的词汇与语义在另一种语言中会出现空缺。这种语言表达方式上的个性差异往往会构成文化交流的障碍。对于一般的中文词语,翻译时一般采用直译、意译和回译。
①直译
部分汉语词语在英译时可以采用对应直译法,表达简洁明了。汉英两种语言对客观事物的表达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反映在词汇上也就有许多类似的地方。因此在外贸翻译时,有些汉语词语在英译时可以借用英语中人们熟知的单词、短语、表达方法等,使译文在内容、形式和精神等方面与原文一样,达到真实、准确地传递原文信息的目的,例如:开发公司development
company、开放式基金open—ended fund、开工典礼commencement ceremony、平稳过渡smooth
transition、强强联手win—win—cooperation、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深加工厂deep processing;further
processing、售后服务after—sale services、双刃剑double—edged sword、社会保险social
insurance/security、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
②意译
某些汉语词语译成英文时千万不可直译,一方面,汉英词语所指相同或相似,但描述事物的着眼点不同,汉语英译时要遵从译语的语言视角来表达。例如:“三角恋爱”英语为love
triangle,汉语以“恋爱”为中心词,“三角”做修饰语,着眼点在“恋爱”,而英语则以triangle为中心词,love为修饰语,着重其当前状态;“三角债”的英语为chain
debts。从汉语的角度同有一个“三角”,但英语里并不都用triangle这种形式,而是更加强调了“你欠我,我欠你”的连锁状态。而对于“手扶拖拉机”、“手杖”我们着眼于它的操作方式,二者均与手有关,而英语则着重于它的性能描述,分别译为:walking
tractor;walking stick。类似的还有:耐用消费品consumer durables、电话会议conference
telephone、死胡同blind alley、候机室departure lounge、逃税tax
evasion、轮值主席chairman on
duty等。这类词在翻译时要完全遵从译语的语言习惯及描述事物的视角,不可对应直译。否则只能是让人不知所云。
另一方面,所指相同或相似,但由于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不同,汉英民族采用了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此类汉语在英译时切不可“望文生义”,对应直译,而应“入乡随俗”。取英语的习惯来表达如:“救火”的英语习惯表达为:fire
fighting,如果按汉语的字面理解,对应直译为save fire,则会怡笑大方了、死机system
halted(不能直译为“死”了的计算机)、撞线breast the
tape(汉语强调动作,英语着重接触部位)、跳槽者job—hopper(汉语强调民以食为天,换工作是为了吃上好饭,即与动物的食槽相联,但英语里只强调从工作中“跳离”)。同样,以下的汉语词语在英语中均能找到相应的习惯表达。此类词语英译时通常不能按汉语直译过去。如“酒肉朋友”应译为fair—weather
friend、“老夫少妻式婚姻”为May to December marriage、开夜车burn the midnight
oil;work over night、烤烟型卷烟Virginian—type cigarette、来电显示电话机caner ID
telephone、市话local calls、裸机bare mobile phone、囊括complete a
sweep、碰钉子get snubbed、皮包公司bogus company、抢购panic
buying、倾销dump;dumping、拳头产品competitive products;knock out
products;blockbuster(与汉语中的拳头没有联系)、人才流失brain drain、弱肉强食法则law of the
jugle、水货smuggled goods、无人售票selfservice ticketing、下岗(工人)laid off
workers、友好城市sister cities、鱼米之乡a land of milk and
honey等。以上汉语英译时应考虑到英语民族的文化及表达习惯。若一味地按汉语习惯生搬硬套,则会使外国人感到迷惑不解,不知其所指何物。这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与两种语言的发展历史、思维习惯有着较大关联。一般的做法是根据中文表达的意义从目标语言里找一个相近的表达。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以前认为不可“直译”的东西也有了直译的趋势了。例如汉语中的“饺子”、“包子”、“元宵”以前在英语里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时都统译作dumpling,现在“老外”们更喜欢译作jiaozi,baozi,yuanxiao,甚至象mandarin也让位于putonghua了。再比如象上面提到的“拳头产品”。在汉语思维中,以拳头作为老大,可以意译作the
most competitive products,key products, 也可遵从英语习惯相近译成competitive
products;knock—out
products;blockbuster,均与“拳头”无关,但上海交大出版社的《汉英大辞典》也列出了“fistproduct”这一用法,也是遵从这种文化交流中一种“以我为主”的硬译做法吧。好在语言以习惯为主旨,与文化紧密相连,无所谓权威正解,出现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而且可以预计,这种硬译的趋势还将不断增强。
③回译
有些中文词语本来就是从英文单词吸收过来的,也就是说,汉词是由英语概念意译而来,所以这些词在英译时更要做到“追根究源”,找出与之完全匹配的英语表达,一般不可以用近义词来替换,这叫回译,比如,“隐形眼镜”必须回译为contact
lenses,不能想当然地译成invisible lenses,“口香糖”必须回译为chewing
gum,“视频会议”必须回译为video conferencing。此外还有:摇头丸dancing
outreach、传销multilevel marketing、易拉罐pop can、硬通货hard
currency、国际大都市metropolis、市场疲软sluggish
market、克隆clone、领头羊bellwether、隐性失业recessive
unemployment等等。外贸汉译英词语回译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 本土品牌的回译
就是国内有些商品或产品已经有了对应的英文名称,而且得到国内外客商已经接受认
可,遇到此类本土品牌的英译,我们不能想当然,要采取已有的表达,比如:青岛生产的空调机和热水器品牌“澳柯玛”,对应的英文是“Acuma”。
第二,&& 专有名词的回译
中文有些专有名词有其对应的英文表达,翻译时,我们也只能采取回译的方式,不能随
便翻译,比如:北京万科有限公司其英文是“Beijing Vanke Co.Ltd”。
第三,&& 外国人名、地名、公司名称。品牌名称的回译
对于外国人名、地名、公司名称以及产品品牌名称等中文英译也只能采取回译的方式,
比如:约翰逊(Johnson),内罗毕(Nairobi),摩根史坦利公司(Morgan Stanley &
Co.Incorporated),强生(Johnson& Johnson),耐克(Nike)。
综上所述,外贸汉语词语在译成英语时应从英语的语言习惯、思维方式、文化根源、看问题的视角等出发,避免生搬硬译,按源语形式堆砌译词;同时也要避免过于繁琐累赘的一味意译,应视不同情况而采用直译、意译、回译等不同方法,力求用译语中较接近的等值表达,以便更好地进行交流。
3比类词语翻译
一般而言,在译“比”
字时,常见的译法是在比较级的形容词或副词之后使用than,其实,“比”字的译法不只有than,还可凭借下列各种方式来表达:
①当“比”字涉及以一ior结尾的词superior,inferior,senior,junior,prior,enterior,posterior与preferable,comparable,proportional,similar等形容词时,“比”字则译为to。
例1 我方产品比其他公司生产的产品质量更优。
译文:Our products are superior to others’ in quality.
例2 没有任何一匹马的速度能与他的马的速度相比。
译文:No horse has a speed comparable to that of his.
例3 产品的价格与其质量成正比。
译文:The price of a product is proportional to its quality.
②译为动词或动词词组,如prefer,surpass,excel,match,rival,draw an analogy,
compare to,bear comparison with, stand comparison with,give
precedence over,have priority over,give sb an advantage over,be
equal to,等等。
例4 他比同部门的所有员工都优秀。
译文:He excels all the other workers of his unit.
例5 上海比长沙面积大,人口多。
译文:Shanghai exceeds Changsha in size and population.
例6 这些东西比其它一切都好。
译文:Such things have precedence over all other things.
③译为介词above.before,behind,below,like,over,beyond,on等等。
例7 这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
译文:This is of importance before everything else.
例8 旧货的定价,一般总比其实价低得多。
译文:Second—hand goods are in general priced always below their
例9 这比你第一次尝试进了一大步。
译文:This is a big improvement on your first try/attempt.
④译为介词词组in contrast within comparison with,by comparison,by the
side of,without comparison,beyond compare,past compare, without
compare 等。
例10 与去年相比,他们今年销售量大幅度增加。
译文:In Contrast with/As compared with last year, they had a rapid
increase in sales.
例11 尽管他多花了一些钱,但相比之下还算便宜。
译文:It cost more money but was cheaper by comparison.
例12 他对公司的忠诚是无与伦比的。
译文:His loyalty to the company is without compare.
例13 我方产品价格在目前市场上是无法比的。
译文:The price of our product is out of/beyond/without comparison
in the current market.
例14 支出比收入多出30镑。
译文:Expenditure is 30 pounds in excess of income
⑤译为带前缀out的outdo,outlast,outsel1,outgrow,outride,outlive,outmatch,outnumber,outshine,outsmart,
outweigh动词。
例15 该公司今年生产电视机的数量是去年的10倍。
译文:The TV sets made in this company this year outnumber the ones
made last year ten to one.
例16 她为公司销货比我快。
译文:She outsells me for the company.
例17 我们厂生产的雨衣在耐力方面比其他任何厂生产的要强。
译文:Our raincoats outmatch the ones made by any other company in
endurance.
⑥译为带前缀ante一,anti一,under一,pre一等的动词。
例18 &这儿的风景比世界上其他所有地方都好。
译文:The scenery here precedes all other places in the world.
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是最复杂、最活跃的一种词类。英、汉两种语言对动词的概括意义是一样的,但动词的数量及使用频率与方式却并不一样。从总体修辞效果来看,英语呈“静态”,汉语呈“动态”,亦即英语少用(谓语)动词、或用其它手段表示动作意义;而汉语则多用动词。也就是说,英语在理论上以动词为中心,而实际上是名词、介词占优势;汉语理论上以名词为重点,而实际上是动词占有很大优势。英语的“静态”特征主要表现在句法方式和词汇方式上:前种情况如用非限定动词(Non-finite
Verb),省略动词以及将动词名词化;后种情况如用动词的同源名词、同源形容词、副词及介词等。而汉语的动词无屈折式形态变化,若要表示动作意义,只能采用动词本身,英语中使用非限定动词、名词、介词等的地方,汉语经常是直接用动词。英语每个句子中只能使用一个限定式动词(Finite
Verb),唯一例外形式是并列句动词谓语;而汉语中却存在着连动式和兼语式,及紧缩句,有的句子几乎全句都是动词。英语的限定动词只能做谓语,而汉语中的动词(包括动宾词组、主谓词组等)无处不在。总之,汉语中动词出现的频率要远远超过英语中的动词。现在就从“动态”与“静态”这一修辞差异入手来说明外贸汉译英中汉语动词(不包括判断动词和能愿动词)的翻译方法。
4.1单个动词翻译
英语倾向于用名词(词组)表达汉语用动词所表达的概念,即动作、行为、状态等,尤其在科技、法律、政治等正式文体中更是如此。这不仅使英语句子简洁紧凑,也避免了将人牵涉进来,从而使语句意义更加含蓄、间接。因此,在有些情况下,汉语动词并不是译成英语动词,而是要遵循英语的这一修辞特点,进行必要的词性转换,即动词向名词、介词等的转化。
4.1.1动词转换成名词
汉语中动词占优势,英语中名词占优势。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汉语中缺少像英语中的“一ing”词尾和抽象名词的词缀那样的抽象化手段,英语中的名词化表达方式,汉语中只能用动词来表示。将动词转化为名词是英语中极为普通和有效的构词方法,名词与动词间的相互转化正是英语的独特之处。因此在将汉语动词译成英语时,常常将其转换成名词。
例1 公司一时还不会破产。
译文:Bankruptcy was a remote threat.
例2贵公司销售员老是说谎。
译文:Your salesman is a great liar .
例3企业集中精力赚取利润,就是通过选择优化利润来实现的。
译文:By selecting profit maximization, management focuses its
attention on profit generation.
  汉语动词“赚取”、“优化”译成英语名词“maximization”、“generation”。这里汉语中动词所表达的动作概念译成英语名词,使译文句子简洁紧凑,英语味道浓厚,符合英民族表达习惯。
4.1.2动词转换成介词
汉语介词贫乏,英语介词虽然是虚词,但却是组成英语句子和文章的重要纽带之一,在英语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英语中介词短语可以说是无穷数的,因为现成的介词和任何名词、动词、形容词组合,还可以产生形形色色的介词短语,另外还可以把动词形变,转化成介词(如concerning,regarding等)或者是分词加介词的短语(如born
of,resulting
in等)。英语介词具有丰富多彩的词汇意义,特别是可以表达汉语中常用动词来表达的概念。因此,汉译英时,动词经常也转换成介词或介词短语。
例4我们在一个部门。译文:We are in the same unit.
例5这不符合我们公司的政策。译文:This is not in accordance with our firm’s
policies.
例6总经理在用膳。译文:The general manager is at table .
4.1.3动词转换成副词
由于介词大多数都有与之同形的副词,这些副词和介词同样活跃有用,也可以表达汉语中常用动词来表达的概念,因此汉语动词也可转换成英语中与介词同形的副词。
例7我明天早上动身。译文:I am off tomorrow morning.
例8生产线在生产吗? 译文:Is the production line on?
例9我公司技术领先。译文:In terms of technology our company goes ahead.
4.1.4动词转换成形容词
汉语中的动词也可以转换成表示动作意义的形容词,这些形容词有的兼有动词词性。
例10现在商店都开业了。译文:The shops are all open now.
例11你熟悉这种晶体管放大器的性能吗?
译文:Are you fami1iar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type of
transistor amplifier?
例12他怀疑我方提供足够货物的能力。
译文:He is suspicious of our capacity of providing enough
例13他为公司的前途而担忧。译文:He is worried about the firm’s future.
4.2多动词翻译
汉语一个句子中往往会涌现大量的动词,但并不引起动词的臃肿和混乱,因为动词没有屈折的形态变化,使用时不受形态上的限制,比较方便。汉语动词可以作句子的不同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一个句子中可以连用两个或更多的动词作谓语,动词之间也不用任何关联词语,这种结构分为连动式和兼语式,统称为复杂的谓语结构。而英语每个句子中只能有一个定式动词,并列句动词谓语除外,更多的是使用名词、介词、形容词、非限定动词,这些体现英语“静态”特色的词汇方式和句法方式,避免那种形象臃肿、关系错综复杂的句中从句套从句的结构,使语言显得精练、简洁、重点突出或多样化,意义表达得更清晰、更完整。因此汉语中多动词的句子译成英语时,首先要确定一个主要动词,作为谓语动词,与主语形成SV主干,构成全句中心,其它动词有的可以省译,有的作为次要动词进行词性转换或译成非限定动词形式或译成从句,打破汉语的时间或事理顺序,运用英语所富有的各种关系词或关系手段,适当地嫁接到句子的中心主干上,形成空间立体布局,使句子语义层次分明。必要时,还可断句处理动词集结的长句。
4.2.1动词的省译
①汉语中的趋向动词存在着虚化用法,并不表示实在的趋向,这种用法的趋向动词英译时可省略。
例14别担心,我来处理用户的投诉。
译文:Don’t worry ;I’11 do with claims from our users .
例15他去公司总部干什么去了?& 译文:What did he go to the
headquarters for?
②有的动词或动词词组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只起修辞作用,译成英语时可以部分省略或全部省略,这样更符合英语的修辞习惯。
例16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译文:The mere sight of it will be enough to shock
例17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译文:Bad news travels apace.
③由于汉语动词没有屈折的形态变化,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动词或动词形式在汉语句子中无处不在,起到了很好的构句作用,但这些动词,若是在英译过程中省译的话,更符合英语的构句习惯。
例18有了电子计算机,生产率大大提高了。
译文:Electronic computers have made a tremendous rise in
productivity.
例19努力建立一个办事高效的管理体系。
译文:Effort should be made to establish a highly efficient
management system .
④有时汉语中几个动词的综合意义,可在英语中找到一个对等的动词。
例20不管怎么说,这一切可以等以后再办。译文:Anyway,this can all wait.
例21这装运错误可以避免。译文:The shipping mistake is avoidable.
⑤汉语中存在着动词重复的现象,在许多情况下,并非出自修辞需要,而是语言本身所固有的或是构句需要,其中某些动词可省译。
例22我们正是在这个基础上重新评价生产能力,评估市场销售和城市居民购买力。
译文:It is on this basis that we reexamine our productivity,sales
and purchasing power in cities.
例23责任制度,条件成熟了的就可以实行,条件不成熟的不要实行。
译文:The system of job responsibility can be adopted where the
conditions are ripe and not otherwise.
⑥汉语语句中的某些兼语式,译成英语时,第二个动词可省,转化成名词做宾补的结构。
例24她委派他作自己的助手。译文:She made him her assistant.
例25这个情况使我方觉得很尴尬。译文:This situation embarrasses us a lot.
⑦在揭示语中动词常省略不译。
例26非本单位人员不得入内。译文:Staff only.
例27禁止燃放鞭炮。译文:No firecrackers.
4.2.2词性转换
在找出中心动词作为谓语动词之后,可将其它动词作为次要动词进行词性转换,即转换成名词、介词、副词及形容词,也可能谓语动词同时进行词性转换。
①汉语中位于句首表示原因、条件等的动词短语或短句,可将其转换成名词(短语)或动名词做英译文的主语,与后边的动词形成主谓关系。
例28拍拍他的肩膀使他吓了一跳。译文:The tap on his shoulder made him start.
例29科技进步,企业与企业之间在技术装备方面的差距缩短了。
译文: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rought
enterprises closer to each other in technical equipment.
例30获悉贵公司遭受火灾,我们极为关切。
译文:We are deeply concerned at the news that your company has
been struck by a fire.
②当一个动词与其后边的动词为动宾关系时,后面的动词经常转换为名词。
例30该公司代表要求立即送货。
译文: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company demands an immediate
delivery.
例30她明确表示反对此提案。译文:She made clear her objections to the
proposa1.
③后一个动词为前一个动词的目的、结果或伴随情况,可将后面的动词转换成“for+名
词”的结构。
例31这个计划已经送到公司总部审批去了。
译文:This plan has been submitted to the headquarters for
ratification.
例32请速去公司取样品。译文:Please go to the company for samples.
④前一个动词表示后一个动词的方式、手段、前提条件或伴随情况,常将前一个动词转换成介词(短语),做方式状语。
例33他们不顾后果,一意孤行。译文:They carried on regardless of the
consequences.
例34他拿着营销方案,绕着办公桌走来走去。
译文:He walked around the desk with the marketing program.
例35由于被保险无内在的缺陷或特性所造成的破损,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
译文:Breakage that results from inherent defect or nature of the
subject matter insured is outside the scope of coverage.
⑤兼语式里的第二个谓语动词常可转换成形容词或名词。
例36兹寄来产品样品一份以证明我方值得信赖。
译文:Now we are sending a sample to prove ourselves worthy of
confidence.
例37我们等你在合同上签字。译文:We are waiting for your signature in the
contract.
4.2.3转换为非限定动词、独立主格结构
汉语中的动词大量集结在一起,无论是由连谓词组或联合词组作谓语的单句,还是由同一个主语的几个分句组成的复句,其动词无限定形式和非限定形式之分,而英语中的动词却分为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汉译英时,首先要找出中心动词作为谓语动词,再将其它动词转换为非限定动词(包括不定式、一ing分词、一ed分词)、独立主格结构(Absolute
Construction),可表示原因、结果、方式、伴随、目的、时间顺序、描述或说明等。
例381942年公司破产,给她留下了50万的债务。
译文:The firm bankrupted in 1942,1eaving her with a debt of
500,000 yuan.
例39我们坐吉普车参观了好些企业。
译文:Traveling by jeep,we visited a number of enterprises.
例40我看到贵公司的货物在货运公司受到很的照顾。
译文:I saw your goods well taken care of in the shipping firm.
例41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扩大国际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允许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合营企业。
译文:With a view to expanding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technological exchange,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ermits
foreign companies,enterprises,other economic entities or
individuals to incorporate themselves,within the territory of the
P.R.China,into joint ventures with Chinese companies,enterprises or
other economic entities on the principle of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and subject to authorization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例42各方面考虑起来,他的方案比你的更有可行性。
译文:All things considered,his design is more feasible than
海航美兰机场宾馆是海航酒店集团下属议价三星机现场商务酒店,位于海口美兰机场西300米处,是机场附近唯一的一家集旅游、商务、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三星级宾馆。
译文:Meilan Airlines Hotel, located at 300m west to Haikou Meilan
Airport, is a only three-star hotel under Hainan Airlines Hotel
Group, merging tourism, vacation and recreation into a whole.
例44海南绿春园大酒店是按国际四星级标准修建,集客户、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一座新型商务、旅游、度假酒店。
译文:Hainan Ever Green Garden Hotel built in 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 4-star standards, is a newly built hotel for
business, tourist and vacation, merging guestrooms, food service,
vacation and recreation into a whole.
叠词(reduplicated
word)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词汇现象,使用非常普遍。汉语的名词、数词、量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以及象声词都有重叠变化,其主要的形态格式有以下十类。
对于外贸汉译英中出现的叠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①借助every、all、each等词语。
例1 我公司生产的产品样样都称心如意。 译文:All of our products are very
satisfactory.
例2 谈判时不要斤斤计较。
译文:Do not haggle over every ounce in the course of
negotiation.
例3他们营销战术是步步为营、稳坐稳打。
译文:Their marketing tactics is to go ahead steadily and entrench
themselves at every step,and then strike sure blows.
②采用同一个词用介词after,in,to,upon,with等,连and或用连字符(hyphen)连接起来使用,或者用逗号(,)隔开重叠使用的方法,它类似于汉语重叠现象。
例4 一天一天、一年一年,他们努力为公司研发新产品。
译文:Day after day and year after year,they are grinding over new
products for the company.
例5买方要么就一点也不相信我方,要么就完完全全相信。
译文:Buyers trust us not at all or all in all.
例6他读啊读,读了整整一天,终于把这合同读完了。
译文:He read and read,and finally got the contract through after a
whole day.
例7走呀走,走了很久,我们的销售员才走到目的地。
译文:Our salesmen walked on and on. It was after a long walk that
they arrived at the destination.
例8我方售后服务员仔仔细细检查了所损货物。
译文:Our after-service workers examined the damaged goods
very,very carefully.
③用复数形式翻译。
例9 一群一群的人蜂拥般走进股票证券交易所。
译文:Crowds of people swarmed into the exchange of bonds and
例10大批大批的货物被搁在港口。
译文:Thousands of goods have been held up at the seaport.
④用语义相符的英语表达方式或语法结构表达。
例11 经理听着听着不觉哈哈大笑起来。
译文:As the manager listened he burst into laughter.
例12我们的事情太多了,做都做不完。
译文:There are too many things for us to attend to.
例13他思绪滚滚,早已忘却约会一事。
译文:He had been so busy with his own emotion that he had
forgotten about the appointment.
例14我们应扎扎实实地把这个问题解决好。 译文:We must work in a down-to-earth way.
⑤采用have(or make,take,give,etc)+名词的结构。此结构中的名词大多与动作动词有词源关系。
例15 这东西需要检查检查。 译文:It's necessary to have a check-up.
例16你们俩交换交换意见。 译文:You two have an exchange of views.
例17让他试试那件产品。 译文:Let him have a try on the product.
例18请闻一闻牛奶的气味。 译文:Please take a smell at the milk.
⑥采用英语的回声词(echo-word)。
例19我们不得不零零星星的偿付。 译文:We have to pay in dribs and drabs.
例20我们要求把事情完全摆在桌面上,而不是鬼鬼祟祟。
译文:We wanted things to be completely above board and no
hanky-panky.
例21那条小径曲曲折折通向山顶。 译文:The path zigzags up the hill.
⑦采用英语头韵、押韵词。
例22 祝大家平平安安。 译文:Wish all you safe and sound
例23现在我们公司干干净净,但过去却乱七八糟。
译文:Our firm is neat and clean now,but it was topsy-turvy in the
例24 两家公司都被弄得颠颠倒倒,混乱不堪。
译文:The two companies are turned topsy-turvy。
例25我们听到雨夹雪打在冰冻的玻璃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
译文:We heard the tick-tack of sleet on frosted windowpanes。
⑧采用加强语势的办法。
例26 他们的房间暖烘烘的。 译文:Their room was good and warm。
例27 对待客户要满腔热忱,不能冷冷冰冰,漠不关心。
译文:We should be warm towards our clients,not ice cold and
indifferent。
⑨根据上下文,体味其意思,选择意义相近的词语。
例28 更换产品是万万不行的。 译文:Replacement is absolutely out of the question
例29 我万万没有想到会少装运了5吨食糖。
译文:This idea never occurred to me we had short delivered 5 tons
of sugar. 。
例30 由于管理不善,市场份额渐渐少了。
译文:Due to poor management, the share of market gradually
dwindled。
6 增加词语
外贸汉译英和英译汉一样,在翻译时,为了忠实、流畅地表达原文,在译文中有时需要一定的增词。
6.1 为了使译文语法结构更为完整而进行增词
汉语重意合,句子结构似较松散;英文重形台,句子结构严谨。在外贸汉译英的过程中,有时须恰当增补词语以保证英语语法结构的完整性。增补部分大多属于下列词类:
6.1.1 代词(或名词)
①汉语里有很多无主句,翻译时要补出主语.可采用被动式或there be
结构,也可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选择适当的代词(或名词)作主语。
例1要获得成功,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译文:To be successful one must be fully
prepared.
②英语里凡说到人的某一部分,或归他所有的或与之有关的事物时,常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汉译英需补出。
例2她害羞地用手蒙住脸。译文:In shyness,she covered her face with her
③在汉语中,如果不影响上下文意思,作宾语的代词常可省略,英语则不然,凡是及物动词都要有宾语.因此汉译英时.常要增补宾语的代词。
例3对不起.打扰一下。译文:Excuse me for interrupting you.
④汉语中的天气、时间、距离之类在英语中可用非人称代词it指代,汉译英时常需增补it。
例4天气冷,快要下雪了。译文:It is cold and it will be snowing.
例5离这儿最近的邮局有两里远。译文:It’s two miles to the nearest post office from
⑤英语中it还可用于强调句;还可用作形式主语,引出句子,这些在汉译英时也可增补出来。
例6我第一次遇见她在上海。译文:It was in shanghai that l first met her.
例7在中国无证经营是违法的。译文:It’s illegal to run a shop in China without a
6.1.2 连词
汉语中的词、词组、句子之间的关系往往通过上下文及语序来表明,较少使用连词;英语中常通过连词来表明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固此汉译英时经常需要增补连
词,有时是并列连词,有时是表示时间、原因、条件的从属连词。
例8“……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96条)
译文:If the other party disagrees therewith,the party in question
may request the people’s court or an arbitration institution to
confirm resciss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tract.Where the
laws or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specify that the rescission of a
contract shall go through the formalities of approval and
registration,the provisions thereof shall be complied with.
6.1.3 介词
英语句子中介词的使用非常活跃,汉语中不需用介词的地方,译成英语却常需增补介词。
例9下午三点我方将准时发货。
译文:We will delivery the goods on time at three o’clock in the
afternoon.
6.1.4 冠词
英语中表示特指或独一无二的事物时,都要用定冠词,表示泛指某一类人或事物时使用不定冠词,而汉语中无此种用法。所以汉译英时常需增补必要的冠词。
例10我们对问题要作全面的分析,才能妥当解决。
译文:We must mak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a problem before it
can be properly solved.
6.1.5表时态的词
英语相对于中文来说时态形式多样复杂,在外贸汉译英过程中有时需要补充表时态的相关词语。
例11请尽快确认装运安排。
译文:It would be very appreciated if you could confirm the
shipping arrangement as soon as possible.
6.2 为了使译文意思更加明确而进行增词
翻译过程必然涉及语境的变化,原文的某些意思,对处于特定语境中的原文读者来说,非常明显,但在译为英语后,随着读者及其相伴语境的变化,这些意思可能变得模糊,须在译文中增补词语彰显原意。为此目的而增补的词语大致为以下三类:
6.2.1 原文中暗含而无明言的词语
汉语和英语习惯用法不同,如果翻译时逐字生搬硬套.则很可能辞不达意,引起误解。为避免这种错误,必须在译文中增补适当的词,把原文暗含意思明示。
例12谁都知道商海是艰苦的。
译文:Everyone knows that Life in the business is rather hard.
原文“艰苦”显然指商海的生活.而不是商海本身,所以译文中补充了life一词,不致使英语读者引起误解。
6.2.2 概括性词语
汉语里有时不用表明事物范畴的概括性词语,译成英语时却往往需要增补进去,不然译文含义就不清楚。
例13我们有两种办法:扩大生产和实行节约。
译文:We have two ways to do this:through increasing production and
through practicing economy.
6.2.3 注释性词语
汉语中的典故、谚语和某些特定的名词,对汉语读者来说很熟悉,但对于外国读者,看了会觉得莫名其妙,这时就要增补注释性的词语。
例14天涯海角,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名胜古迹。
译文:Tian Ya Hai Jiao, a spot in Hainan province, China, is a
historical place of interest, full of great legends.
天涯海角对于外国人来说也许不一定知道,因而在翻译时增补注释性a spot in Hainan province,
China,就很清楚了。
词的省略也是外贸汉译英时常见的现象。原文中有些词语从译文的角度来看显然多余,可或必须删去。另外,翻译和写作一样,应该力求简洁明快,以简练的英文表达原文的丰富思想。词的省略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
7.1 省略可能影响修辞效果的词语
在汉译英时,汉语中某些词语,包括形容词、代词、名词、动词、副词和连词,省去不译,反而更接近原文意思,更能体现原文修辞效果。
例1这就彻底打破了他不合实际的幻想。译文:This shattered his illusion.
原文“彻底”和“不合实际”没有译出,因为译文已清楚表明了原文意思。
例2我们工厂生产的产品有八十种花样
原译:our factory are now producing more than 80 kinds of designs
of products.
汉语中有些词语,在译为英文时显得多余,本例译文中的kinds of designs of即是此种情况,应删去。
例3我们应该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有机结合.
译文:We should integrate the production, processing and market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把中文句子中的“推动”“有机”等词语省掉。
7.2 省去原文中重复出现或同义的词语
为了追求行文的气势或者音韵效果,汉语写作常常采用重复修辞手法。对单位信息音量极大的汉语而言,重复手法的频频使用并不会影响文字的简洁,但在译为单位信息音量相对较低的英文来说,可能造成行文滞重,因此,在汉译英时有时须省去中文重复出现或同义的词语。
例3我公司在国内设立35个代理商,国外4个代理商。
译文:Our company has 35 agencies at home and 4 abroad.
在较小的公司里,这项工作在缴费基础上委托给货运代理办理。他们具有专业知识,能迅速、有效、诚实地办理货运,呈交单据和提供信息。
译文:In the smaller firms, this task is usually delegated, on a
fee basis, to a freight forwarder, who can handle merchandise,
documents and information knowledgeably, efficiently, expeditiously
and honourably.
汉语“办理 … 呈交 … 提供 … ”三个不同的基本同义的动词译成英语就由一个“handle”就解决了,何其简洁。
7.3 把句子简化
有时可以用一个不定式短语、或一个形容词、或一个分词等来代替一个从句或句子的一部分。
例5 问题是如何组织这个工作
原译:The question is how we shall organize the work.
改译:The question is how to organize the work.
例6经理坐到椅子上,一言不发。
原译:The manager sat in the seat and said no words.
改译:The manager sat in the seat without any word.
例7他穷得一点东西也没有了。
原译:He is so poor that he has
nothing.&& 改译:He is very poor
例8与上述情况相反,有时市场环境允许利用一些买主愿意出高价购买某种产品的心态。
译文:In contract to the above situation, there are marketing
circumstances where it is possible to take advantage of some
buyers’readiness to buy certain products..
原文“愿意出高价购买某种产品的心态”根据上下文减词译成“readiness”非常简洁明了。
7.4用同位语
汉语句子中,对前面的主语或宾语的说明部分可以省掉动词译成与前一个主语或宾语的同位语。
这是刘先生,是我的助手,负责宣传工作。
原译:This is Mr. Liu, who serves as my assistant,and who handles
matters of publicity.
改译:This is Mr. Liu,my assistant,who handles matters of
publicity.
例10浙江通用阀门有限公司作为阀门行业的龙头企业,率先在业内实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更新产品,走向世界。
原译:Zhejiang General Valves Co.Ltd is a leading enterprise in the
industry,is the first to take series of mearures to upgrade
products and go to the world.
改译:Zhejiang General Valves Co.Ltd,a leading enterprise in the
industry,is the first to take series of mearures to upgrade
products and export them to foreign countries.
7.5去掉那些不必要的表示范畴的词
汉语里有一些名词,如“任务”、“工作”、“情况、状态、制度”等等,当用来表示范畴时,失去了具体含义,一般可以省略不译。
例11刘先生刚来不久,对公司情况不了解。
译文:Being here for short, Mr. Liu has known little about the
例13我们应该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有机结合.
译文:We should integrate the production, processing and market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汉英句中主要成分的语序是基本相同的(当然也有例外),如主语在谓语之前,宾语在谓语动词之后等。然而,汉英句中的修饰成分,如各种定语的位置和各种状语的次序,则有同有异,变化极多。所以,外贸汉译英词序调整主要是定语和状语词序的调整。
8.1定语调整
⑴汉语的定语,无论是单用或是几个连用,通常都放在所修饰的名词即中心词的前面。英语则不同,单词做定语一般放在中心词之前(有少数例外,如:someone
reliable 可靠的人;the guest
present到场的来宾),词组、短语和从句做定语时,一般放在中心词之后。汉语的定语译成英语时,有的要用单词,有的要用短语,有的要用从句。这就要依照英语的习惯调整语序。
例1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我们必须努力完成的任务。
译文:Th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of our country is a task that we
must do our utmost to fulfill.
例2这恐怕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译文:That will be the only thing to do now.
例3这些是我们面对的主要问题。 译文:Those are the chief problems facing us.
⑵在汉语中,几个定语连用时,习惯上把最能表明物质本质的放在最前面,
离中心词较远;而英语往往与此相反,越是能表明事物基本性质的定语越要靠近中心词。因此,英译时要依照下述英语的习惯顺序作适当调整。
例4氢是一种能自燃的轻气体。译文:Hydrogen is a light and spontaneously
combustible gas.
例5这是特级的有图案的国产毛毯。
译文:This is a homemade, superfine, patterned woolen blanket.
例6这位矍铄的,白发苍苍的老人是公司原总经理。
译文:The old,hale and white-haired man is formerly the general
manager of the company.
例7这几篇专为大学生写的、最新实用的翻译讲稿,在理论指导和技巧指导上有许多特点。译文:These up-to-date
practical lectures on translation specially written for college
students have many features in theoretical principles and technical
direction.
例8差不多同时开放的几千朵美丽的红玫瑰,使这座公园在春季吸引了许多游人。
译文:Thousands of red, beautiful roses that blossom almost at the
same time make the park the great resort of people in spring.
8.2 状语调整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状语位置有相同之处,但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在进行外贸汉译英时,时首先要熟悉两种语言状语位置的异同,然后按英语的习惯处理状语语序。
⑴汉语状语通常放在主语之后,谓语之前,英语状语的位置则十分灵活,汉译英时须依照英语语法和惯用法调整语序。
例9他昨天走的。(前置) 译文:He left here yesterday. (后置)
例10他愿为你做一切他能做的事。(前置) 译文:He will do all he can for you. (后置)
⑵汉语句子里如有多种状语,英译时要按照英语状语的排列习惯加以调整。
例11我是去年在北京遇见他的. 译文:I met him in Beijing last year.
汉语句子中同时有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时,地点状语往往放在后面,而英语语序与汉语语序相反,时间状语在后。
例12我去年在北京愉快地见到了他。 译文:I met him with pleasure in Beijing last
汉语句中有两个以上的地点状语时,表示范围大的地点状语在前,代表范围小的在后,英语语序与此相反。
例13从杭州坐旅游车向西南走大约三小时左右,可以到达一个叫瑶林的旅游胜地。
译文:There is a tourist attraction called Yao Lin which you can
reach in about three hours by going southwest by tourist bus from
汉语中同时有地点状语、时间状语和方式状语时,其顺序通常是时间、地点、方式,英语语序与此相反。
汉语成语的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比一般词语有着更强的表现力、历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一种精练的语言材料,在外贸领域成语也是随处可见。对于成语的英译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汉语中有不少成语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进行翻译。直译是指不引起联想误会,在保持原文信息的前提下,力求使译文与原文在选词用字、句法结构、形象比喻及风格特征等方面尽可能趋于一致,译文和原文常用相同的表达形式来体现同样的内容,并且产生同样的效果。直译如果译得得体,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民族色彩和语言风格,使目标语读者充分理解其中的意义。
很多汉语成语的字面意义也就是它们的实际意义,非常容易理解,这些成语可以按字面直译。
例1产品包装牢不可破,能够经得起粗野搬运。
译文:Products are so strongly packed as to be indestructible that
can be roughly delivered.
例2价格之高史无前例
译文:The price is too high without precedent in history.
例3谈判会上大家七嘴八舌,很难达成一致。
译文:With seven mouths and eight tongues in negotiation,it’s very
hard to reach an agreement.
  9.2借用法
有些汉语成语其形式和意义与对应的英语基本一致,其比喻形象和意义都大体相同。对于这类成语的翻译,可以借用译如语中对应的成语,做到从内容到形式的传递。
  (1)汉语成语和目标语有相同的涵义和文化信息。
许多汉语和英文成语具有相同的形象及表现形式。比如汉语成语“浑水摸鱼”是指在浑浊的水中摸鱼,比喻趁混乱的时机捞取不正当的利益,也作“混水摸鱼”。英语中fish
in troubled water指的是take advantage of troubled or uncertain
condition for personal profit,这两个成语的表现形式和内在含义是相同的。
例4对于外国客户的投诉千万别充耳不闻
译文:Never turn a deaf ear to the claim from foreign clients.
  (2)汉语成语和目标语有类似的意义,但有不同的形象和文化信息。
  比如汉语成语“胸有成竹”,如果直接根据字面意思译成have a bamboo in one’s
stomach的话,势必会使目标语读者不知所云。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就要用目标语读者熟悉的形象和信息进行翻译,译作have a card
in one’s sleeve。又如“噤若寒蝉”译作as mute as a fish,而不译作as mute as a winter
“瓮中之鳖”译作like a rat in a hole,而不译作the turtle in the jar。
例5公司总裁的儿子挥金如土,几年下来家产所剩无几。
译文:The son of the general director, spending money like
water,has exhausted his family in a few
  (3)汉语成语与目标语有相似的形象,但文化信息和内涵不同。
  由于文化习俗的差异,翻译时译者要注意成语中的动物词汇,其意义是不同的。例如,在中国,人们往往认为狗是令人厌恶的,因此,大多数与狗有关的成语包含贬义。但在西方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的好朋友,因此一些相关的成语也就带有褒义。翻译这类成语时译者就要充分考虑文化的差异。
例6金融危机期间,贵公司送来大量订单,真是雪中送炭。
译文:In the financial crisis, you sent us large orders .It’s
really like helping a lame dog over a stile.
  9.3意译
  有些成语的比喻形象是目标语读者所不能接受的,如果把“无孔不入”译成get into every
hole,势必会使译文读者不知所云。像这种如果直译不能达意的成语,而英语中又没有现成的同义语可以借用,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意译的方法,绕开其文化背景,译出其真正的内涵意义,避免死译、硬译。
  因此,意译需要保持含义点和目标语言的文化内涵一致,尽管它可能无法显示原文的风格但却是传达汉语成语的内涵的一个好办法。比如:
扬眉吐气——feel proud and elated(死译:raise the eyebrows and let out a
breath),开门见山——come straight to the point(死译:open the door and see
the mountain) ,大张旗鼓——a large and spectacular scale(死译:make a great
array of flags and drums) ,事与愿违——all your swans are geese。
例7听说产品被全部退回,公司上下不知所措
译文:Upon hearing that all products have been returned ,all staff
are all at sea.
例8他开车的时候心不在焉,几乎闯祸。
译文:His absence of mind during the driving nearly caused an
  9.4直译加注释
有些汉语成语带有一定的中国文化背景,有些含有中国古代人名、地名,对这部分成语,如果字面翻译,外国读者一定不会接受,为了使译语读者能够获得与本族读者一样的效果,我们可以加上些解释性的文字。比如:
八仙过海——the eight fairies crossed the sea(the eight fairies are
characters in the Chinese myth story)。
例9你这是班门弄斧。
译文:You are showing off your proficiency with an axe before Luban
the master carpenter.
  9.5省略法
  汉语成语有些是对偶词组,前后两对含义相同,修辞上优美匀称,尤其是在四字结构的成语中,多呈现“同义反复”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崇尚简洁的英语中是最忌讳的。为了避免“同义反复”,翻译这类成语时,译者准确地译出其形象的含义就可以了。比如:“无影无踪”中“无影”译作without
an image,“无踪”译作without a trace,两者的意思是完全一样的,因此,用without a
trace就足以表达这个成语的含义了。类似的成语还有:
例9柜台上的珠宝五光十色,让人心动不已。
译文:Multicolored jewels on the counter are very attractive.
10中国特色词语翻译
中国是东方文明大国, 具有五千年的历史, 拥有广博深厚的语言与文化积淀。 新中国成立以来, 先后出现了诸如: 人民公社(the
People’s Commune) 、 文化大革命( Cultural Revolution ) 、 赤脚医生( bare foot
doctor) 和铁饭碗(iron rice bowl ) 等许多带有中国特色的新词语。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词语不断地涌现, 涉及到经济、 政治、 文化和教育等各个领域。 从改革开放(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 、 家庭联产承包制 the household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 、 一国两制(one country , two systems ) 、 下岗工人(
laid off workers) 到农民工(farmer worker)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s ) 等词语, 无不带有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
在外贸汉译英过程中,我们难免不遇到这些中国特色词语的翻译,对于这些特殊词语的翻译,必须遵循信息等量性和信息传递性标准。前者就是在进行词语翻译时,要进行多层次的意义转换,全面的信息传递,追求信息的等量。后者指的是除了目的语的词义和原语的词义所含的信息量相等外,还要求这种等量信息能等量地顺利传递给目的语读者。比如,把“三角债”翻译成triangledebts,单从信息量上看是等值的,但在原语词义中并不局限于三家企业这一信息却不能很好地传递给英语读者。所以,应该译为chaindebts或debtchains。再如,“国家二级企业”,有人想当然地硬译成the
state second grade
enterprise.这样译是不可取的,因为原文中的“二级”在汉语里含有“数一数二的”的含义,而英语中的secondclass或secondgrade却表示“二流的”或“次等的”,两者无法作简单的互译,故应先考虑语言的文化功能可能带来的差异,可以把“国家二级企业”译作the
state second best enterprise。对于中国特色词语的翻译,我们一般采用以下几种翻译方法。
⑴增/删减词义
词义的正确选择首先是对原文词义的确切理解,而这又来自对原文上下文的推敲。许多人在翻译中出错就是因为对汉语原意没有真正掌握,凭想当然或是“对号入座”进行翻译。例如,看到“投资热点”a
region attractive to investors便不假思索地译作investment hot
spot甚至investment heat spot。须知hot spot指的是“(可能)发生动乱的地方”,heat
spot则是医学上的“热觉点”。
对于某些中国特色词语的英译,我们要做适当的词义增补或删减,增译就是将原文中的“隐含成分”表达出来,使译文达意清楚,文理通顺,译文读者能准确地了解原文的本意。减译是指在不损原意的前提下,省译或不译原文中重复或叠用的部分,目的在于使译文更加通顺流畅。
出口转内销 domestic sales of commodities orginally produced for
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 clearly established ownership, well defined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separation of enterprise from
administration,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⑵音译
国内土生土长的词语在英语中无法找到近似的固定说法,首先考虑的方法就是音译。如果汉语词语是单纯词,一般采用基于读音的直译,如气功Qigong,功夫Kongfu,太极拳Taijiquan,馒头Mantow等,这种完全音译而不加任何解释的翻译一般仅限于一些已经被收入英语辞典的汉语拼音词汇。
对于某些中国特色词语说,可采用“音译+注释”的方法。
例1但是,现在大部分中国人把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的交往视为双赢。
译文:But for now,most Chinese see the deal as a shuangying,or
win—win for both Beijing and Washington.
例2这笔业务主要是靠鲍尔和李总的关系。
译文:That business was aided immensely by Paul and Manager Li’s
guanxi,or connections.
上述(1)(2)例保留了“双赢”和“关系”的汉语拼音,其后的解释性翻译简明清晰,既准确传达了汉语中的意思,又在语音上或在形象上尽可能地保留了其中国文化色彩。
⑶直译
直译就是按照中文的词语意义直接一一对应译成英文。
例如:人大代表 the people’s deputies
春运(passenger) transport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保健食品 health-care food
菜篮子工程 shopping basket program
直译法的最大优点是信息等量性强,能较好地将词语的多层涵义:概念意义和形式意义都包含在目的语中,缺点是信息传递性较差,可能会损失词语的文化意义。例如,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译成the
soul engineer of
humankind,强调了原词概念意义和形式意义的转换,却忽略了文化意义。因为汉语是赞美教师职业的崇高,指代教师,而英语的the
engineer指的是牧师clergyman。读者对传递信息的理解接受比较容易,但理解的信息不能与原词等量,而文化意义的损失往往只能通过上下文语境来弥补。所以,在翻译时对于这些词语的翻译往往采取“直译+注释”的办法。
草根工业 grass root industry (refers to village and township
enterprises which take root among farmers and grow like wild
白色农业 white agriculture (also called "white engineering
agriculture"; It refers to microbi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biological cell agriculture.)
⑷意译
由于中国与英美国家的文化不同, 在将中国特色词语译成英文时, 我们无法找出与其形式相对应的英语表达词语,
音译、直译都不能准确传递原语的文化内涵。 这时, 我们可以采取意译法。 通过分析和推敲原文字里行间的内涵, 找出原语中的真正含义,
使用与原语内容相似而形式不同的词语来翻译, 使译文内容准确与真实。
例如: 一条龙服务 a coordinated service/one-stop service/packaged
半拉子工程 an unfinished project
三讲 Three Stresses: stress study, political awareness and
创业园 high-tec pioneer park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文翻译成日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