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考研论坛怎么选

||||||||||
您的位置:&
法学考研选择报考院校的建议
考研教育网&&
】【我要纠错】
  摘要:法学选择报考院校的建议,考研应该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不能为了好听而报考一些所谓的名牌大学(实际上很容易考),而应该报考真正的法学名牌院校,现在我国的情况是法学的就业情况依然不是很理想,所以如果想通过考研就业那必须要考取在法学界有地位的学校!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法学的名校已经远远不局限于以前的五院四系了,出现了一些新贵,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法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凭借财政优势从五院四系挖了很多大家,现在这些学校的法学教育是应当肯定的!当然在某些特殊的专业有一些院校的优势是比较明显的,大连海事大学在国际法方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国际商法方面,华南理工大学在法理学方面,四川大学在诉讼法方面都是很有势力的!所以在报考的时候应当努力向这些院校靠近!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法学考研中能称之为名校的有:社科院,北大,清华,人大,中国政法,西南政法,西北政法,华东政法,中南财经政法,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以上学校的每个法学专业都比较牛)
  在某些专业领域的名牌专业有:北京师范大学的刑法学,四川大学的诉讼法学,大连海事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国际法学,南京师范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的法理学,复旦大学的民商法学,湖南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的经济法学等。
  但是理想和现实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想进入最好的院校最好的专业,但是考试是讲势力的,我们不能过高估计自己也不能低估自己的能力!
  选择学校时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以上院校的考研难度系数我认为是这样的:
  第一梯队:北大,人大,中国政法,清华,社科院,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全国名牌高校;
  第二梯队:西南政法,中南财经政法,厦门大学,山东大学,
  第三梯队:西北政法,四川大学,湖南大学等位于西部的院校
  二,在自己选择学校时一定要针对自己的实力做好分析
  1.如果牛,法学功底特别好,非某名校不读的可以努力上第一梯队的院校,但是说实话第一梯队的院校的报考学生也应该做好落榜的心理准备。
  2.如果实力比较好,英语过了六级,记忆力好的同学可以报考西南政法(过B线),厦门大学(英语要求比较高)等,当然也有一定风险。
  3.如果志在保险一年能走,可以报考西北政法等,但是也要付出绝对的努力。
  4.如果还想再保险点就报四川大学吧!不过别报民商和诉讼。
  三,在选择学校时必须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
  (一),应当考虑自己的就业意向进行选择
  五大政法有独霸一方的趋势,比如你打算在成都重庆工作西南政法是首选,打算在西安工作西北政法是很好的选择,打算在上海工作华东政法是比较好的选择。当然这也不是确定不变的,但也应该考虑一些这些因素。
  (二),应该结合专业考虑学校
  不同院校都有自己的最好的专业,除开民商法学和国际经济法学这两个全世界都热的专业外,要结合自己的实力避开太热的专业和选择比较有势力的专业。(考|研教育网整理)
  大概介绍一下:
  1.法学二级学科包括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法制史,法理学,知识产权法,诉讼法学等
  2.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人民大学,吉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这几个学校的每个专业都排全国前十。
  3.其他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专业:四川大学的诉讼法,北京师范大学的刑法,西北政法的刑法等
  选择专业时注意:
  从就业上来看,民商法学和国际经济法学以及经济法学的就业情况比较好,
  从实用来看,刑法学和民商法学实用性最强
  如果只想混个研究生文凭就应当避开民商法学,经济法学,以及国际经济法学报考。
  有一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经济法学独立性一直受到质疑,选择经济法报考应当注意各个学校经济法学的教学制度,比如西北政法经济法是非常实用的学科,院长强力主要从事金融法,并且经济法学包括了劳保,知识产权等与民商重合的学科,华东政法的商法设在经济法下。这两个学校的经济法就比较具有实际意义,就业也很好,但有些院校把经济法完全架空,经济法完全成为一门研究一些所谓的独立性,所以需要慎重!
◇&编辑推荐
&& & &&考研网上辅导热招!
&&&历年考研国家分数线汇总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谈
医学考研 西医综合专业课复习规划指导
考研网上辅导课程法学硕士应当选择什么职业?
按投票排序
以下答案只谈钱,略微谈谈性价比,追求律师职业理想的、学术造诣的、公平正义的,请移步其他答案。国内券商起薪12k毫无意义,真的在券商做的人,工资基本上是放着不看的。好的团队,项目奖都是200-300k这么拿的,券商一年能出半个到两个项目不等,项目奖高但成功率低些,但年收入300-500K应该是问题不大。不要整天YY什么IPO停了券商就没业务,根本不是,首先券商没业务律所也一样没业务,其次IPO停了券商还有很多事可以干。哪怕什么事都不干券商的底薪都不比律所低了。某些固收团队一年能出四五个项目,单个项目奖100k-200k稀松平常,收入秒好几个律师。是的,以上数字都是头两年的承做岗位,承揽比例更高。律师收入绝对不低,但还是远远比不上券商、买方之类的真金融民工。说律师比投行券商收入高的,要么眼睛只盯着顶级大趴,要么就是没干过律师和投行。说做成顶级大趴以后可以躺在家里数钱的,麻烦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是不是这种人。当初很多四大的人都觉得自己熬成趴了以后就牛逼大了,然而呆个两三年就一个个被坑跑了。不是谁都能熬成趴的,我说真的,你熬过就知道了。在收入和劳动强度严重不匹配的情况下,要熬成趴真的是需要真爱的。楼下那些答案说律师做成Top 20%就可以赚大钱的,我想多嘴一句,各位请自己掂掂分量能不能做到20%;换句话说,你做律师做得到20%,做投行就做不到?论下限和均值,投行远高于律师,论上限,投行也不比律师低。外所?收入看上去很高,5年就有百万级的global pay。然而天天在办公室熬着,真的是天天,周末都很难放过你,工作日10点前下班那简直谢天谢地。写的东西别人基本不当回事,为什么?写过一次你就知道了,90%的东西都是拿模板抄抄,而且这东西又不创造价值,不出问题谁都不会去看它。在中国要创造一些法律上新奇的东西比登天还难。而且百万年薪只是看上去高,其实早就被金融民工的奖金秒了。律师头上的桎梏太多,又是独立性又是专业性,导致自己不能分享资本性收入。律师又不是一个综合性的职业,财务方面无法与别的中介相提并论。当然了作为一个律师你也可以搞点合法的野路子赚钱,自己出去接点法律顾问的活啊,帮客户找并购标的啊,拉拉业务啊,卖卖飞机啊,这种人我也见过不少,但这就看你个人了。证券业里律师人微言轻,因为合同方面不出问题没人想得到他们,解决现有问题方面综合性又不如券商,往往是被投行牵着鼻子走。项目上常见的情况就是律师出来刷一下存在感,说某某问题不解决自己不签字,然后被券商的人打回去。事实上,券商每年都会招大量的法学院学生和很多前律师,论职业水平,谁比谁高还说不准呢。当然了,律师在并购方案设计等方面起的作用仍然是不可忽视的,某知名国内所操作的几个电商企业之间的合并案确实是精妙无比。至于什么高盛摩根,他们干的东西和国内法律关系不大,更相关的是经管知识,主要招募的也根本不会是国内法学院的学生。===============================引用原文================================再次,一个国信证券IBD的师姐曾表示券商比律所待遇更好并且压力更小,但师姐讲的非常模糊,且这一点无法从报告中反映。所以类似于国信证券IBD一类的券商在收入和工作压力上真的能力压「金君方海」吗?国信IBD在券商里属于非常抠门的了,连国信都压,换成什么华西广发中金中信的,更是妥妥地压。投行>资管>国企总部>券商IBD>基金>外所>金君方海>顶级咨询>券商行研>四大我觉得排序是这样的1. 投行:如果你指的是高盛摩根的话,跟法律关系不大,基本不用考虑2. 顶级咨询:如果你指的是MBB的话,跟法律关系不大,而且咨询开放式的工作思路和律师的保守根本是全然相反的,基本上也不用考虑。我很奇怪你们同学间竟然还有说顶级咨询不如金君方海中的说法,令人匪夷所思。单论钱咨询不是最多的,大概起薪20-30,5年后上百左右。但是一个是申请顶尖商学院比较容易,一个是工作比较好玩有逼格人脉也比较丰富,可以算巨大加分项。而且说真的,咨询的同事是我在工作中认识的所有人群中最有趣的一群了。3. 基金:特指公募基金的前台,还包括信托资管之流,也就是偏买方的业务岗,法务。。。算了。至于私募。。。泽熙(当然现在出事了)和野鸡炒股私募和创新工场和被人一忽悠就什么项目都投的野鸡VC差别实在太大了,无法一概而论。而且这种公司招的业务人员都是出去考察项目的看机会的,更偏咨询出来的人一点,和法律人的风险思维也是相反的,你非要做风控我也不拦着你,也不算差,拿个平均绩效,但是嘛,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你懂的。4. 券商IBD(固收&IB):目前来看国内券商的前台在性价比方面是相当不错的了,只要忍得住长期出差,去一个分成比例较高的券商做固收和IB会相当舒服。工作内容基本就是照着模板写材料,跟发行人和其他中介沟通协调把项目做成,工作本身技术含量并不高,但是所有问题都要你自己来解决,又要把项目相关的人员都“管理”起来,还要应付凶残的内核和风控,其实也不算容易。新三板在我眼里不属于这类,做新三板还不如金君方海中去做一本正经的律师,当然了,我没做过新三板,你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偏见。5. 外所:和上两个收入相比不低甚至略高,但是亏在性价比6. 金君方海中汉7. 四大当然了,所谓排序也是要看情况的,比如金君方海中肯定比一些小券商好,但是又比不过TOP券商;比如你去了出事前的泽熙,那说不定比上面的第一类还要好;行业内部的标准差也是很大的,某些券商号称只有其他券商九分之一的性价比:干三份活,拿三分之一的奖金。而且上述的2-5基本在同一水平线上,看个人爱好。国企总部太模糊了,国企有中石油这样的巨无霸,也有各种坑,标准差太大,根本不能单独拿来衡量。真正的土豪国企的土豪岗位也不是一般人能进得去的。至于什么券商行研,你能自己拿他们的招人要求来看看吗?跟法律有一毛钱关系?============================题外话====================================世界上的职业分四类:越忙越有钱,越闲越有钱,越忙越没钱,越闲越没钱。后两类肯定不是一般人会去追求的工作,我们姑且不讨论,看看前两类吧。什么叫越忙越有钱?就是靠出卖劳动力来赚钱,你卖得越多,赚得越多。所谓的“服务业”就是这一类。在资本市场里大概就是审计、律师这类中介。他们完全靠项目赚钱,多一个项目就多一点钱。至于项目本身赚了多少钱,因为独立性的原因,这些中介是无法分享的。什么叫越闲越有钱?我举个例子:什么是炒股的最高境界?就是你二十年前买苹果,十年前买谷歌,三年前买特斯拉(随便举几个例子,不必较真)。从头到尾,你只需要做"买"这件事,钱就哗哗地来了,当然前期你真的是调研来的还是运气好撞到死耗子就是另一回事了。那么工作也是一样,像VCPE这种工作,你越是忙,说明你接到的项目越是差,需要反反复复地去盯,或者接更多的项目来填坑(当然很多投到好项目的VC人士也是很勤奋的);相反你如果把全部身家投到了一个类似上面提到的苹果谷歌特斯拉这样的企业,你也许这辈子都可以躺在床上数钱了。VCPE比较极端一些,像投行这种,就属于介于两者之间的,你需要干活,但是也能享受资本性收益。顶级大趴律师/审计师/咨询师也是这一类,他手里的“资产”其实就是下面拿着死工资出卖过量劳动力的初级员工的剩余价值。我说上面这段话的意思是:不要被鸡汤洗脑,以为自己现在越苦,以后就会越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有容易的舒服的路,请放心地走,不要为了“磨练”自己去挑那些不好走的路。有些工作它从性质上就是比其他工作有钱,不因为它难、也不因为它苦,不要迷信什么打好基础、循序渐进的道理,这都是煮鸡汤的编出来骗人的。职业不是玩游戏,该去舒服的地方就去,不要强行练级亏待了自己。曾经跟一个律师转券商的朋友聊天,问他去券商后不后悔,他回答,后悔,后悔没有早点去。There are two kinds of pain. The sort of pain that makes you strong... or useless pain...The sort of pain that's only suffering.
——Frank Underwood==============================2月5日修改======================建议各位不要来问我:XX学校硕士毕业,CPAXX门,有XX基础,进券商,可行否?正经985/211学校的硕士以上学历,有个几门CPA,硬条件肯定达标了,问题是跟你一样的人成百上千,你不比别人突出一些,运气差了很可能就轮不到。想进就自己投,很多工作也不是像游戏里练级打怪,级别到了就能打掉。1. 有一些职位,投简历的人几百上千,看不到你也很正常,不用灰心丧气2. 有些老板,可能有些特别的需求,比如平衡部门男女比例啦,颜控啦,CPA爱好者啦,因为一些迷之标准把你刷了不一定是你这人不行,继续投别的就是了,如果资历可以,加持一些运气,总有一个能轮得到你。3. 求职这事真的看缘分的,你来问我进得去吗,我如何回答你?我说进得去,结果你去面试,老板因为你午饭吃了大蒜把你拒了,那我说得算对还是不对?
题主你真的不是来黑P大和985高校的吗?第一,如果想要去投行,本来就该选择光华国发,保研到法学院,又看着对面光华的土豪眼馋,你不是精神分裂吗?第二,外所工资一直比内所高啊,之所以唱衰外所,除了户口和职业规划,在薪酬方面,和5年前比,外所起薪基本没啥变化(还要考虑美元汇率的问题),而内所起薪基本上都翻倍了。第三,工作压力这种事情是很个人化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再累也不会觉得压力;同理,什么是一个好的职业,也是需要根据你自己的爱好兴趣和理想志向来确定的,千人千面,没有人能对法学研究生最好的职业是什么给出一个回答。最后,题主你从其他高校来到中国的top2,这里有中国最好的老师和学生,有最好的图书馆和学术环境。你有两三年的时间在这里“发现你的热爱”(如果没听说过苏力的这篇演讲,建议你到网上找来看看),这可能是你人生中最美好的两三年,至少对我和我的很多同学来说都是如此。但从你目前的态度上看,估计你会把这两三年都用在给律所券商投行做廉价劳动力的实习上了,北大对你来说,只是你开启金融民工生涯的敲门砖而已。真不知道这是你的悲哀,还是北大的悲哀。
题主师兄飘过1.你思考问题的角度有问题,我觉得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工作你比较起薪没什么意义吧。何况比起薪的话中纪委证监会估计还不如手机贴膜挣钱呢。2.你可以考虑的是要当律师?公务员?国企?金融?之类的行业选择问题吧。就我个人觉得去个中国电信总部总裁办公室和去好点的外所当个律师(这都是我身边同学)一样难,未来的发展也都不会太差,关键是要成为行业的尖子。你先想想你要干啥。3.不知道你从哪里看来的消息,感觉这个就业数据有点夸张,表述的有点误导性,可能比例没错,但是当律师的去个小所的也大有人在,去企业的,去个你没听说过的没啥前途的国企的人也不少,基层法院的法官更是比比皆是,P大就业的贫富差距相当之大。4.不知道你之前的背景如何,如果你的目标是你预想的这些高大上单位的话,还是多多努力吧。自己不行都白扯。千万别以为来了P大能怎样,现在哈佛耶鲁都到处有,P大又如何。
既然是法学院,可以考虑考虑怎么进投行,投行业务一半法律,一半会计。所以尽量考几个证,找几个实习,一切皆有可能。加油。不要理会别人指责你拜金主义,你要选择你自己的生活。北大不会管你毕业之后的死活,别人更不会管你是不是在忍饥挨饿。北大不是天堂,为钱转行没什么好悲哀的,因为别人不负责任的评论而放弃了自己的前程才是最悲哀的。
应该是比题主大一级的师兄,无邀自答。1.从给我们毕业生的数据来看,各个行业的就业比例差不多。从我个人的了解,各行业薪水情况(应该是指的起薪)实际要偏低一点,以及单是从律所来讲,内资所之间和外资所之间的差距还是挺大的,单从平均数来看问题也不一定靠谱,毕竟题主是给自己做职业规划,而不是给全部同学做行业分析。2.作为在法学院读了快6年的人,表示从没听学院官方宣传过毕业去摩根、高盛之类的,虽然最近在学院网上就有报名高盛实习的通知,但是这也都是本来就公开的信息,自己申请也能申到。法学院本来就是培养法律人才的,去投行的的确有,但绝对不会是大多数,这点题主在入学之前就应该有个判断,毕竟咱们和商学院的领域不一样,这点上没必要有心理落差。3.至于内外所的讨论,知乎上类似的已经有很多了,关注一下相关大V的以往回答就能看到。还是一点,题主不是在做行业分析,而是规划自己的职业,所以一定要个性化,应当以自己的特点为中心。例如:题主的家乡、家庭状况、未来的发展城市、户口问题、性格特点、个人喜好、外语水平、校友分布等等,还是挺复杂的。至于律所、券商之类的工作性质怎么样,还是找个实习自己去感受最靠谱,学院网上应该不少,这些单位还是挺喜欢招北大硕士来当廉价劳动力的。4.鄙视链这个事,我感觉就是被鄙视者在饭桌酒局上打嘴炮自嘲的谈资吧,毕竟你在这个鄙视链里跑到了上层,还会成为新的鄙视链的下层,很少有人往回看的。所以题主还是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就好了,按理说,题主这种外校保研党,在北大也属于被鄙视的对象,BBS上遍地都是土著非土著的讨论,不过这些跟你的发展一点关系都没有,闷头努力成为牛逼的人就好了。祝好!
谢邀。这是一个问题比答案还好的问题,说的基本都对。就算有不对的地方也不影响结论。律所是比投行辛苦还收入低,门槛还高。所以年轻律师干了几年有不少都跳了。北京因为某种原因本来就缺律师,年轻律师的流失是现在北京律协头疼两大问题之一,另外一个是税。不过这个说法主要是比起薪,而不是比发展。要是比发展没办法比,因为什么圈子都是28定律,起薪高不等于飞得高,5到8年以后,毕业生的薪水会相差很多(即使在同一个单位也会有区别),到那时候收入也成隐私了,想调查都有难度。不要太迷恋起薪,打工的跟打工的比,强吧,30k比13k强吧,但是一个三线城市的律师接到案子也能拿到100k。打工熬上几年还不一定突破这个数。同理在律所如果有创收能力,那收入分分钟钟秒掉混了好几十年的打工者也不奇怪啊。在能保证温饱的前提下,律师还是应该用年甚至十年甚至整个执业生涯来算账。何况还要加上理想。卤煮985法本,今年保研到北大法学院。近来看了学院近四年就业报告,师兄、师姐大概有如下四个去向:①内所,如君合、金杜、方达、中伦、环球、安杰、通商、达辉、金诚同达、盛唐、天元,平均起薪13K,比例为35%;②外所,如KIRKLAND & ELLIS LLP(美所)、SIMPSON THACHER(美所)、QUINN EMANUEL TRIAL LAWYERS(美所)、JONES DAY(美所)、HERBERT SMITH FREEHILLS(英所)、TRANSASIA LAWYERS(港所),平均起薪30K,比例为11%;③工商行业,如国信证券、方正证券、邮储、平安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民生银行、华为、百度、网易、新浪、碧桂园、恒大、中信地产、东航、南方电网,平均起薪12K,比例为46%;④公权力机关、NPO、NGO,平均起薪7K,比例为8%。看了这些报告,首先觉得就业并没有学院先前宣称的那么好,什么摩根士丹利、高盛、花旗、汇丰、德意志、瑞银估计都是国发、光华、汇丰的师兄、师姐的天下。其次,对内所、外所的形势也不甚理解了。这些年来舆论普遍「唱衰」外所,但为何外所的平均起薪还是高那么多?难道是所谓的「长远发展」?再次,一个国信证券IBD的师姐曾表示券商比律所待遇更好并且压力更小,但师姐讲的非常模糊,且这一点无法从报告中反映。所以类似于国信证券IBD一类的券商在收入和工作压力上真的能力压「金君方海」吗?最后,作为法学院研究生,怎样才算是一个好的职业选择呢?曾听闻投行>资管>国企总部>券商IBD>基金>外所>金君方海>顶级咨询>券商行研>四大,这个说法可靠吗?
我咋觉得这题目有点不对路呢?选择什么职业难道不是每个人的事情,合着你在给北大法学院的人做一个最优解?北大起点固然会高,但是到你工作就知道,起点高的人的纠结是你想去的未必能去,想你去的你又不太想去。
高晓松说了,名校生就要选择 诗和远方
最近也去各个地方玩耍了一番,说说我的看法吧。律所:一流律所门槛挺高的,感觉一开始没有实习经验的人是不要的;英语一般没个托福雅思是不要的,而且要分儿高;学习成绩感觉应该也不要太烂。所以,想进一流律所对于一般人来说,我感觉不那么容易。一方面是一流律所相比其他律所给的薪资是更高的,至少一个月给你1w吧,让你过得稍微体面点;另一方面,我感觉律所招的人并没有那么多。而一般的律所,比如锦天城、大成,感觉更容易进一些,锦天城、大成、国浩有的业务组8、9k还是有的,其他律所就不知了,八过据说3、4k的也有。对于诉讼和非讼,很多人都说非讼比诉讼好,我想说的应该是钱的事情。的确,做资本市场和公司业务这一块比较赚钱。但是,我们得明白自己能不能去做这一块;真做了能不能混成里面最优秀的那波人。如果做不到的话,我觉得成为所谓年薪百万的律师可能就是个梦。由于自己没去体验过非讼的实习,但身边实习的朋友大多说的是抄抄模板,一抄就写个80多页的法律意见书出来(也不晓得成为里面正式工作人员干的是啥工作)。后来,跟人聊天,做诉讼和非讼并非单靠你法律知识学得好就能混得好。(当然,很多行业都是酱紫的)金融机构:券商前面已经提了,就不说了。券商的投行部什么的是需要经常出差、不停加班熬夜的。不知道各位能不能受得住。钱嘛,当然比一般律所多一些。对于法律的学生,我们也是可以去做行研的。不过,要清楚行研的钱并不多,据说中金行研一年税后也才14-15w。而且蛮辛苦的,首先你得考虑清楚自己稀不稀饭写报告这件事儿,如果是种折磨,就请不要折磨自己;其次,假如最近行情不太好,股市波动比较大,你就得不停地更新你们的信息,等着半夜起来上传相关的信息、写晨会报告吧;最后,很多人说不是阔以上新财富走上人生巅峰,请问新财富上又有几个是法律出生的。现在行研比较热门的是TMT、医药和消费。在金融机构,我们也要看自己是做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二级市场招的比较偏向做行业研究(参考前述),他们说最好的是做基金经理。最近哥哥也关注了一下,靠,没有点经济、金融啥的知识,没办法做基金经理的感觉,只能做个小白默默地写报告。蓝后,大家说没关系我阔以努力,阔以拿到CPA证书走上人生巅峰,八过这个跟二级市场关系没那么大。而且,做上基金经理也没那么爽,被证监会监控着呢,不小心容易犯上关联交易、内幕交易的风险。2014年的抓鼠运动,大家阔以去看看。所以,没有金融、经济背景的童鞋还是去做一级市场比较好。做一级市场么,感觉就是去券商投行、PE、VC好,券商大家可以参考卤鸡的答案。PE、VC的话,大家也要看是什么排名的吧。(好像私募≠PE)但是查了排名前十的PE、VC公司,感觉也没那么好进,法律人在其中蛮少的。但是,法律人在一级市场混,我感觉比在二级市场好一些。上述就是我的看法,仅供参考。任何行业并非想象那么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能混得出来的,就沉下心去做吧。另外,作为女生最大的优势,不用思考买房子、买车子、养家这种事情(不得不说男生的确比女生辛苦),在喂饱自己的情况下,可以任性地想想自己想做什么。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2017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要怎么选好专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7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要怎么选好专业
||暂无简介
凯程教育成立于2005年4月,是我国最早从事高...|
总评分0.0|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咨询时间:9:00-21:00
400-050-3680
您当前的位置: >
人大法学考研应用法学的七选五科目如何进行选择?
答:首先排除国际法的选择。国际法包括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私法三个科目,复习中也需要认真阅读3本教材,复习的内容太过,分值却只有30分。如果选择国际法学,复习中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果断放弃选择,这是没有犹豫的。即使国际法学基础很好,也特别喜欢国际法学,我们都不建议选择。
其次,民法学、刑法学、知识产权法学三个科目必选。从考试的角度来讲,这三个科目重点明确。从学习的角度来讲,这三个法学科目与生活贴近,特别是民法学和刑法学更是法学核心课程中的核心。通常来讲,大家也比较熟悉,基础不错。无论是从对法学的学习还是从考试的角度来讲,这三个科目都应该选择。
最后,还剩下诉讼法、经济法和环境与资料保护法学三个科目,再从三个科目中排除一科即可。三个科目各有特点,具体排除哪科需要大家结合各个科目的特征,根据个人具体情况作出具体选择。各个科目的优劣对比详见下表:
法学考研选凯程,凯程2014年考取人大法学院8人,再创新高,其中1人是跨专业,凯程有全面的法学集训营保录班,对学生进行高三式全封闭全日制培训,加上凯程对法学考研成功三级法的运用,创造了法学考研必然成功的路径。在14押题中,凯程人大法学押题直接命中40%考点,其他考点间接全部命中。
优势:重点明确,考点清晰,易于理解,大家也比较熟悉,且利于日后的继续深造
劣势:包括民诉和刑诉两个科目,内容庞杂,复习的量比较大
优势:只是一个法学科目,复习任务有限,且实用性强
劣势:部分内容比较难理解,体系庞杂,每年或有一道名词解释从史济春版《经济法》教材中命制,或是来路不明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优势:内容简单,易于理解,体系简洁且考点明确
劣势:普遍陌生,没有认真系统学习,而对其学习并系统掌握也需要个或长或短的过程
从考试的角度来讲,选择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和诉讼法学保守且保险。因为应用法学7选5科目中的诉讼法、经济法和环境法本身就各有优劣,本身就没有一个最好的选择结果。因此,大家确定好应用法学的7选5科目后切忌患得患失,中途更换。一旦确定好科目后把选定的科目下大力气往死里复习即可
备注:环境法学好理解,好复习,重点明确,容易拿分!甚至直接背诵我们的辅导讲义足以。仅仅从考试的角度来讲,结合我们对考试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在各个科目全面而深入的比较的基础上,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还是科学和合理的!因此,在此强烈推荐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建议环境法必选!
欢迎同学们关注凯程微信公众号,每天都为您提供最新的考研信息和考研干货,不用您查找,凯程都为您提供了!
法学考研动态
法学考研经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学考研论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