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电影生产观念在多大程度上能影响大众观念,引导大众舆论

微博传播对大众舆论的影响——以“文章事件”为例
1、相关定义
1.1、舆论的概念
舆论 (public opinion)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历来都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核心板块, 但何为舆论至今尚未有精准定义。德国社会学家诺依曼指出舆论是"被认为是多数人共 有的、能够在公共场合公开表明"。⑥我国学者李良荣认为:"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 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发表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⑦刘建明提出了 舆论的狭义和广义的相对含义。狭义概念是就某一种舆论而言,即在一定社会范围内, 7 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广义概念则是, 社会总是同时存在多种舆论和意见纷争,人们往往把各种意见的总和称作舆论。① 本文将采用狭义的舆论概念,人们通过微博平台所表达出的对突发事件的态度和观 点的总和。 8
1.2、热点事件的概念界定
1、热点事件的定义 热点事件,又称为社会热点事件,或(社会)热点问题。早期的研究学者根据 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定义,认为"社会热点事件指的是一个时期内社会上众多 的人们关注和一轮的重大社会问题35"。也有学者认为,"社会热点问题 涉及 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36"、"社会热点是与城乡居民 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且因其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发展而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度的一种 社会现象37"。这些观点都认可了社会热点事件必须符合如下标准:在一定时期 内、引起公众普遍关注和广泛议论、与人们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因此,本文所讨论的(社会)热点事件,指的是我国社会中发生的、与社会生 活密切相关、且在一定时期内多个平台中立体呈现的、引起大众和媒体普遍关注与 热议的事件。社会热点事件的产生和发展无不是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 20 2、热点事件的特点 根据前文对热点事件所作的定义可以得出,热点事件具有时间性、群众性、功 利性、多平台性等特点。 (1)时间性 热点事件都是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跟网络爆红不同的是,热点事件有着明显 且相对稳定的萌芽、酝酿、激活、高潮、平息等演变周期。在这段时期内,不断有 大众参与进来,或者由起初的围观转变成持有明确观点意见。大众的意见在不同的 空间里交错汇集,在事件的酝酿和激活期逐渐形成舆论场,在高潮期对事件本身产 生可能是颠覆性的影响,又因为事件朝着大多数人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或者炒作渐 渐平息而逐渐消退。 (2)群众性 大众的注意力是热点事件形成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 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和社会相关的事件必定有着人的参与,并且正是 由于吸引到数量众多的人的参与,才能成为热点事件。 (3)功利性 这也是热点事件同时尚、爆红等"阵热"相区别的特点。热点事件一定是源于 产生纠纷、影响人生观价值观、威胁到人权或生命财产安全等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实 际作用的社会现实。正因如此,对热点事件的研究和讨论才有了严肃性,可以上升 到民生层面,并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4)多平台性 这是热点事件随着新媒体的普及进化而成的新特点。以往大众只掌握了传统媒 体这一个正式消息源,即便小道消息疯传,人们也往往更期待得到传统媒体的证 实,否则即便形成了组织松散的舆论,也很快不了了之。互联网为大众提供了发声 和即时反馈的互动平台,而近年来频频成为舆论阵地、甚至渗透影响到传统媒体舆 论导向的微博更是为追踪热点事件提供了有力的平台。在微博中,舆论场从原先看 不见摸不着或是被精英阶层过滤、导向化转变成清晰的文字或其他形式的记录。可 以说,微博时代,只在传统媒体中出现的事件算不上热点事件,只有在传统媒体和 21 新媒体的各个平台中均引起热议、不同平台中形成的舆论场相互交融的事件才能算 是热点事件。
1.3、官方媒体和网络舆论的概念界定
1.2.1 官方媒体 官方指政府方面,与民间私人相对应。除此之外,官方还可以指某个活动的主 办方或者某个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主体,比如某企业的官方网站,或某个明星的官 方网站。 至于官方媒体,主要是指政府主办或为主要投资方的报纸、广播电台或电视台 等媒体,旨在宣传下达执政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进行舆论引导和舆论宣传。包括 各类媒介形式,如《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网、《瞭望》周刊等, 这些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国家态度,因而其报道是极具权威的。 1.2.2 网络舆论 一.舆论的概念 来自中国最早的一部百科辞典《广雅》的解释:舆,多也。所以从字面意义上 来讲,舆论就是多人的意见,也就是其英文 public opinion 的直译——"公众意见"。 国内目前对 public opinion 的翻译上并不统一,从"舆论"到"公众舆论"、"公共 舆论"、"公众意见"等不一而足。其实就翻译而言,"舆论"或"公众意见"足矣, 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公众舆论"则由于"公众"和"舆"的同义而显得语义重复。由此看来,public opinion 应该与"舆论"或"公众意见"相对应。 舆论的概念众说纷纭,至今也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似乎对于舆论这个 虚无缥缈的存在,"任何想要获得一个单一的非常清晰的概念的努力最终都是徒劳" ①。关于舆论定义的主要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认为舆论是意见的总和或者集合体。《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舆论这样定 义,认为舆论是"社会中相当数量的人对于一个特定话题所表达的个人观点、态度 和信念的集合体。"②而人民大学教授陈力丹认为舆论是公众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 象、各种社会问题所表现出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③",这种总和 具备一定的趋同性,并对社会产生具有一定强度和持续时间的的影响。 另一种是认为舆论并非简单的意见总和,而是一种意见的调和。正如伊丽莎 白 波耳塞所认为的那样,舆论是群体的一种共识,但是这种共识并非完全是处于 每个个体脑海中时的原始状态,而是经过了讨论后,个体意见有所调和后的产物④。 Vincent Price 在分析公共舆论历史的时候指出公共舆论"反映的是一种抽象的公共 利益,而不是仅仅调和个人利益⑤",提出了"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伊丽莎白 诺埃 勒—诺依曼也认为舆论是"可以在公开场合发表且不会受到孤立的,对有争议问题 的意见⑥。" 可以说每个时代每个地域舆论的研究都有其一定的重点,而且舆论涉及到很多 不同的研究领域,包括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因而不同研究学者也 会对舆论做出自己的解释,但是不论如何,几乎所有的学界或业界的舆论研究者都 同意舆论至少包括四个方面内容:首先要有一个公共的问题,其次多数个体对这个 公共问题公开发表意见,同时在这些意见应该具备某种共性,最后这种共性会直接 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或间接地对社会生活产生一定影响①。 二. 网络民间舆论 网络舆论,顾名思义,就是网络上表达的社会意见。然而网络是一个任何人都 可以发声的大平台。本文认为舆论的主体是公众,但是随着舆论研究和社会的发展, 以及中国的新闻媒体制度的具体国情,"新闻舆论"的概念也渐渐浮出水面。其实新 闻舆论说到底是一种舆论导向,大众媒体借助自身话语权优势影响受众。由于新闻 不是一个可以具备表达意见功能的主体,其背后是新闻媒介以及新闻工作人员,所 以"新闻舆论"毋宁说是"媒介舆论"。 所以,本文将网络舆论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舆论,涵盖几乎所 有人类传播形式在网络平台上所表达的观点、态度和立场,有人际传播,如 QQ 等即 时通讯工具,也有大众传播,如传统媒体设立的新闻网站,甚至传统媒体的官方微 博。而狭义的网络舆论,则是指普通网民在网络上针对某一时间公开发表的言论。 本文中采用狭义的网络舆论概念,也就是网络民间舆论。
1.4、事件的相关概念
在计算机信息学领域,事件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事件的定义有很多种形式, 一些语言学家将事件定义为谓词、事件框架、事件界的总和;WordNet 宽泛的将事件定 义为在特定地点和时间发生的事情;Pustejovsky 围绕动词和事件属性定义事件的概念; 在信息检索领域,科研人员将事件定义为细化了的用于检索的主题[27];在美国国防高级 研究计划委员会主办的话题识别与跟踪评测会议上,TDT 研究员认为事件是小于话题的 概念,多个事件构成一个话题;刘宗田等人在文献[4]中定义事件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和 环境下发生的,由若干角色参与,表现出若干动作特征的一件事情,并用六元组(也称 六要素)的形式表示,即:动作、时间、对象、断言、环境和语言表现。不同领域对事 件有不同的定义。本文提出的事件是指一个小于话题的新闻报道的集合。 事件本体是共享的、客观存在的事件类系统模型的明确的形式化规范说明,是一种 面向事件知识的表示方法,表示为 EO。事件本体的逻辑结构可定义为一个三元结构 EO : {ECS,R,Rules},它是所有事件类的集合,其中 ECS 是指事件类集合。
1.5、事件的定义
在话题检测与跟踪(Topic Detection and Tracking, TDT)中[33],给出了事件的定义: 一个事件是指发生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某件事情。 在本文的研究中,尽管事件检测的目标与话题检测与跟踪中的事件检测相似,但还 是有着显著的差别。比如,"我是歌手第十期周晓鸥逆袭夺冠"在 TDT 定义下的一个事 件,而在本文中,我们会定义一个更宽泛的事件"我是歌手"。当然,我们所定义的"我 是歌手"这个事件会随着时间而进行演化,所以事件跟踪在本文中就可以解释为回答"正 在发生什么?"这样一个问题。事实上,本文设计实现的 WeiboInfo 系统中,事件是由 用户以关键词的方式输入的,用户输入的关键词就被看成是一个事件,根据这个关键词, 我们在新浪微博平台上收集相关的微博数据,跟踪事件的发展。
1.6、事件的定义和相关研究
1.2.2.1 相关研究对事件的定义 不同的项目和研究对事件的定义如下: Whorf 在文献[12]中认为事件指正在发生的事情。 ACE 中指出事件是一个包含参与者的具体发生。是发生的事物,也经 常被描述为状态的改变[13]。 Carsim 的研究者认为"汽车是一个事件"的问题是值得讨论的,原因 在于汽车事件开始于被制作,结束于被报废。因此事件阈值的确定是模棱两 可的。实际上,在 Carsim 系统中,事件包含所有的动词、动词组合和一些 候选的名词。这些候选的名词都具有和事故相关的特征,例如"crash"。 在 TimeML 标注系统中,Sauri 等人认为事件是涵盖"发生"情况的术 语[14]。事件可以是如"到达"等短暂的,可以如"期望"等持续的,也可 以是表述"状态"等的谓词,但是不包含静态性谓词。 在 TimeML 中,事件具有相应的属性,图 1-2 表示事件的属性 attributes::=eid class tense aspect eid::=EventID EventID::=e
class::=?OCCURRENCE?|?PERCEPTION?|?REPORTING?| ?ASPECTUAL? | ?STATE? |?I-STATE? | ?I-ACTION? | ?MODAL? tense::= ?PAST? | ?PRESENT? | ?FUTURE? | ?NONE? aspect::=?PROGRESSIVE?|?PERFECTIVE??PERFECTIVE_PROGRESSIVE? | ?NONE? 图 1-2 TimeML 中定义的事件属性 1.2.2.2 本研究对事件的定义 各个研究项目对事件的定义大体相同,而且在表达事件的词性上多为动 词,名词,还有少量的形容词。结合已有概念本课题对事件的定义如下: 事件=表示事件的动词+动词的受事者 本研究将注意力放到表达事件的动词,是为了将来更好的与文景转换系 统相结合,因为各种动画脚本的驱动都是由动词构成。本研究事件定义另一 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就是动词的受事者。一个动词本身可能还有多个词义,当 事件仅仅以动词表示的时候,在理解上可能造成歧义,如一个"Open"的 动作,打开一扇门和打开一扇窗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事件,所以选择动词的受 动者作为事件的一部分,可以有效的区别不同事件,更有利于动画系统的展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 - 5 - 现。
1.7、国内对文章标记的概念界定
对文章标记的研究,国内开展得较晚,20 世纪末才开始有学者从事这个领 域的研究。我国学者何先友、莫雷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外对文章标 - 4 - 记概念的界定,在国内首先提出了文章标记的概念界定。他们认为,文章标记 是指文章中出现的词、短语、句子或特殊符号,它们在文章的不同位置出现, 本身并不能给文章带来任何内容但是能起到引起读者的注意、强调文章的结构 或具体内容的作用。依据该概念,他们将文章标记分为强调文章结构的宏观标 记(如标题、文章概要等)和强调文章具体内容的微观标记(如粗体、下划线等)。 他们并依据此概念和这一分类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国内一些学者也相继引 用了该概念和分类来展开研究。 我国学者田学红和张东也提出了对文章标记这一概念的理解,他们认为必须 从三方面来界定文章标记。首先就是文章标记的功能问题;其次是文章标记只 是突出文章内容或结构的一种形式,本身并不能增加文章所表达的信息和内 容,它是为文章内容服务的;第三,运用文章标记的目的。在此基础上,他们 认为文章标记按照功能标准可分为引起读者注意的标记、减轻读者记忆负荷的 标记和突出强调文章结构的标记三种[10]。 综观国内外对文章标记概念的界定,不难发现,虽然国内外对文章标记概念 在理解和分类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也还是存在着一致的地方。首先,从文 章标记的位置来看,文章标记并没有特定的位置,可以在文章的开头、中间和 结尾任何一个位置出现;其次,从文章标记的形式上来看,可以是物理刺激符 号,如颜色变化、粗体、黑体或斜体以及下划线等,可以是语言刺激符号,如 但是、所以等关联词等,也可以是词、短语或句子;第三,从功能上来看,文 章标记能够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导到文章中的某些重要内容上,并能使文章的结 构比较明显的呈现在读者面前。由此可见,国内外对文章标记概念最终会有一 个统一的界定。 本研究倾向于采用莫雷等人的观点,认为文章标记是指可以在文章的不同位 置出现,不给文章带来任何内容但能引起读者注意,并能强调文章的结构或具 体内容的词、短语和句子或特殊符号。同时,将文章标记分为宏观标记和微观 标记。何先友等人的研究也发现,读者利用宏观标记建构文章主题的表征,并 且以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指导文章信息的回忆;通过利用文章微观标记建构文 章具体信息的表征,指导具体信息的回忆[11]。这也成为本文实验条件设置的一 个依据。 - 5 -
1.8、国外对文章标记的概念界定
Meyer(1980)认为,文章标记是能够强调文章中的某些语义内容或语义内容 结构的词或者短语,但是这些词或短语并不给文章增添任何新的内容。她把文 章标记分为对内容进行总结的词或短语、突出文章关键内容的词语、要讨论的 关键信息四种和指出文章关系结构的预先呈现[5]。Loman(1983)等人认为文章 标记是文章中的一些非文章内容的词或短语,这些词或短语强调了文章的概念 性结构或文章的组织。因此,他们将文章标记分为划线标题、逻辑短语和预览 句[6]。Lorch(1993)等认为文章标记是指不用特别强调或界定而出现于文章中 的一些词、短语或句子,它们能为读者找到文章的重要内容或结构提供线索。 他们认为文章标记可以分为指出论点和文章中重要内容的词、具有逻辑联系的 短语、预览句和回忆句等[7]。Richard 和 Sullivan 在关于文章标记的观点上与 Lorch 等人的看法相同,但在文章标记的分类上他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 为文章标记有四种类型,分别是用短语指出文章中重要内容的标记、用短语预 示将要出现的信息的标记、用短语或句子回顾前面陈述过的信息的标记和指出 文章论点结构的标记[8]。Britton(1995)对文章标记的理解则与上述观点不同, 他认为文章标记是一种写作手法,它的目的在于用来表明文章中某些内容比另 一些内容更为重要或者用来提高文章中材料的凝聚力。他认为文章标记应该有 标题粗体和斜体字、数字标记、预览句和回忆句四种类型[9]。
1.9、"文人"概念与《文苑传》形成
一、"文人"概念的形成 东汉以前的史书记载中,尚无明确的"文人"概念。顾颜刚先生曾在《武士与文 士的脱化》一文中讨论了文士的来源57。该文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士是低级的贵族, 有食田与俸禄。士由原先持干戈卫国的武士分化出来,形成一部分不从事武事、而以 修养内心和获取知识能力为重的文士。这一分化从春秋战国直到西汉才完成,武士与 文士的对立即是所谓"侠"与"儒"的对峙。顾颜刚先生讨论士的分化至东汉而止, 似有语意未尽之处,这启发了我们进一步思考:东汉以前士的分化不仅体现于武士与 文士的对峙,在文士内部,也呈现出逐渐细化的倾向,纪传体史书中文人传记的变化 体现了这一过程,《史记》和《汉书》的《儒林列传》是其中最为主要的一支,其他 散见的文人传记则是《后汉书?文苑传》之滥解。沿着这一思路往下探索不难发现, 到了东汉,文士的分化仍在继续,这种分化一是与东汉时期帝王贵胄力倡文学关系甚 切,一则与文人本身呈现专门化、类别化组合有关。 与秦代不同,汉代统治者对文化学术的恢复与发展极力地提倡。就东汉而言,帝 王贵胄多提倡文学、褒奖文章著述之事,这一政治导向为文学的发展创造了极其有利 的条件,应而写作辞赋文章的文人甚众。如光武帝时,"大司马吴汉藉,光武诏诸儒 18 诔之,驾于狱中为诔,辞最高,帝美之,赐帛免刑" 58。明帝时重视经学,博贯六艺, 王充称其"好文人,并征兰台之官,文雄会聚" 59。章帝更是雅好文章,曾命班固续 写桓谭未完成的《琴道》篇,他行东巡狩至桓谭故里沛县,还特意"使使者祠谭冢, 乡里以为荣" 他还曾"博召文学之士,以毅为兰台令史,拜为郎,与班固、贾逵 共典校书"";见到崔姻"辞甚典美"的颂文,欲召胭于朝,"朝夕在傍"。灵帝亦 爱好文学,"自造《皇羲篇》五十章,因引诸生能为文赋者" 62,力倡文学创作。由 于统治者对于文章之士的兴趣和礼遇,东汉时期文人不断涌现,"能文章"逐渐超出 事功之外,成为文人知名于世的才能。刘越《文心雕龙?时序》所说的"光武中兴, 深怀图谶,颇略文华,然杜笃献谏以免刑,班彪参奏以补令,虽非旁求,亦不遐弃。 及明章叠耀,崇爱儒术,肆里璧堂,讲文虎观;孟坚S?笔于国史,贾逵给札于瑞颂, 东平擅其鶴文,沛王振其通论,帝则藩仪,辉光相照矣。自安和以下,迄至顺桓,则 有班、傅、三崔,王、马、张、蔡,嘉落鸿儒,才不时乏" 正是对这一盛况的描 述。 ■ 至于文人本身专门化、类别化组合,大致有两条轨迹。一则随着东汉经学日渐式 微,儒生与文人日趋分途,显示出不同的性情和专长,《后汉书》于《儒林传》之外 别开《文苑传》,即可见其异途。关于《儒林传》和《文苑传》的分离,多有论者言 及64,本文不赘。二则发生在点校图书与修纂史书的文士之中。东汉颇重官修史书, 然而恰是在这一时期,修史著述与崇尚辞章的风气并起,从中约略可见史官与文人逐 渐殊途的迹象。下文将循着这一个方面做出梳理。 在国家藏书之所校书与修史的人都是非常重视文章著述的文士,他们的主要任务 是典校图书和编修史书,其中不乏一些以文章闻名的人物。东汉时期,辟雍、兰台、 石室、宜明、鸿都、东观都是皇家藏书的所在,以东观的藏书为最,有"自章和已后, 图籍盛于东观""之说,学者也多在东观典校书籍和修史著述。据《隋书?经籍志》 记载:"先是明帝召固为兰台令史,与诸先辈陈宗、尹敏、孟冀等,共成《光武本纪》。 擢固为郎,典校秘书。固撰后汉事,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其后刘珍、刘毅、刘 陶、伏无忌等,相次著述东观,谓之《汉记》。" 由此可大致了解东汉时官修史书的 情况。安帝时,刘珍、马融、刘駒驗、李尤、张衡等入东观,最初的任务是校定东观 19 I 五经、诸子、传记,后来又著作东观,撰集《汉记》,续班固等未竟的前业,完成了 一部分表纪、《儒林》、《外戚》等传。刘珍、李尤卒后,马日磾、蔡皇、韩说、卢 植等相继进入东观,"并在东观,校中书五经记传,补续汉记" 67,同时又负责撰《汉 记》。后来东观成为东汉编撰王朝历史的所在,东观文士相继编纂的成果即是《东观 汉记》。 《东观汉记》的修撰从东汉明帝开始,持续到献帝,预修者甚众。关于《四库提 要》根据《后汉书》和刘知几《史通》,列出的《东观汉记》作者如下:班固、陈宗、 尹敏、孟异、刘珍、李尤、刘駒驗、伏无忌、黄景、边韶、崔宴、朱穆、曹寿、延驾、 马日磾、蔡坠、杨彪、卢植、韩说、刘洪。此后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又补充了刘 复68、贾逵、马严、杜抚、刘毅、王逸、邓嗣、张华等人。据吴树平先生所考69,其作 者前后有:明帝时的班固、陈宗、尹敏、孟异、杜抚、马严、刘复、贾逵,安帝时的 刘珍、刘駒酴、李尤、刘毅、王逸,桓帝时的崔宴、边韶、曹寿、朱穆、延驾、伏无 忌、黄景、邓嗣,灵帝、献帝时期的马日磾、蔡豊、杨彪、卢植、刘洪、张华。以上 名录尚不完备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作者中以善文章见称的不在少数。兹举数例 如下: 《后汉书》卷一四《齐武王線附子北海靖王兴传》: 初,临邑侯复好学,能文章。永平中,每有讲学事,辄令复典掌焉。 与班固、贾達共述汉史,傅毅等皆宗事之。复子狗騄及从兄平望侯毅,并 有才学。永宁中,邓太后各毅及.闕騄入东观,与谓者仆射刘珍著中兴以下 名臣列士传。.騎騄又自造赋、颂、书、论,凡四篇。" 《后汉书》卷三六《贾逵传》: 帝乃各见達,问之。对曰:"昔武王终父之业,鷺驚在歧,宣帝威怀戎 狄,神雀仍集,此胡降之徵也。"帝敕兰台给笔札,使作《神雀颂》,拜为 郎,与班固并校秘书,应对左右。72 達所著经传义诂及论难百余万言,又作诗、颂、诔、书、连珠、酒令 凡九篇,学者宗之,后世称为通儒。" 《后汉书》卷四四《胡广传》: "同上,第1235页。 73同上,第1240页。 20 初,杨雄依《虞箴》作《十二州二十五官箴》,其九箴亡阔,后涿郡崔 爛及子缓又临邑侯刘胸騐增补十六篇,广复继作四篇,文甚典美。74 《后汉书》卷六〇《蔡皇传》: (蔡gj所著诗、赋、碑、诔、铭、赞、连珠、箴、吊、论议、《独断》、 《劝学》、《释诲》、《叙乐》、《女训》、《篆势》、祝文、章表、书记,凡百四 篇,传于世。75 此外,据《隋书?经籍志》载,班固、贾逵、刘駒驗、刘珍、李尤、王逸、边韶、延 驾、崔宴、卢植、蔡星等人皆有文集传世。可见虽然东观主要是藏书和撰史的场所, 然而东观文士除了撰史,还兼而作文,并有文名传世。 这样的情况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官擅写辞章蔚然成风,绝非偶然。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制》论及宋齐史官谓:"其有才堪撰述,学综文史,虽居他官,或兼 领著作。" 76如西晋的华桥、陈寿、陆机、束皙,东晋的王隐、虞预、干宝、孙胜, 宋代的徐爰、苏宝生,梁代的沈约、裴子野等就是如此,他们学综文史,因此既能修 撰史书又能进行文学创作,名气很大。这种史官作文的风气,早在东汉已见端悅。东 汉时,刘珍、刘毅、李尤、王逸、边韶等人都曾参预东观修史,且皆以文章尤为时人 所重。刘毅"毅少有文辩称,元初元年,上汉德论并宪论十二篇。时刘珍、邓耽、尹 究、马融共上书称其美" 77,李尤"少以文章显。和帝时,侍中贾逵荐尤有相如、杨 雄之风,召诣东观,受诏作赋,拜兰台令史" 78,边韶"以文章知名 著诗、颂、 碑、铭、书、策凡十五篇""。虽然东汉时未设立东观史官,王充《论衡》谓:"或 曰:通人之官,兰台令史,职校书定字,比夫太史太祝,职在文书,无典民之用,不 可施设" 8°,《晋书?职官志》亦载"汉东京图籍在东观。故使名儒著作东观。有其 名,尚未有官"",专掌编纂国史的著作郎一官的设置要到三国魏明帝时,但是东观 文士所担任的校书、修史的任务己与后世史官无二致。此外,有的文士仅是在东观遍 览群书或是校书,未有材料表明他们曾经参与撰史。这些文士亦是颇以文名世的,如 傅毅、黄香、高彪等。傅毅,"建初中,章帝广召文学之士,以毅为兰台令史,拜郎 中,与班固、贾逵共典校书,文雅显于朝廷" 82;黄香,章帝"诏香诣东观,读所未甞 见书" 83;高彪"除郎中,校书东观,数奏赋、颂、奇文,因事讽谏,灵帝异之。" 文 "同上,第1511页。 "同上,第2007页。 83同上,第2613页。 同上,第2649页。 21 雅之士显于朝廷,也是有目共睹的。正如《论衡?案书》所谓"广陵陈子回、颜方, 今尚书郎班固,兰台令杨终、傅毅之徒,虽无篇章,赋颂记奏,文辞斐炳" 85,这些 文士聚于东观,或典校图书,或博览群书,或修纂史书,无论所司何事,他们对文章 著述的热情使得"职在文书"、"文辞斐炳"成为他们的身份标识,他们的著述实践 也推动了文学创作的兴盛。章学诚所谓"东京以还,文胜篇富,史臣不能概见于纪传, 则汇次为文苑之篇" 86即是这一情况的真实写照。 以上大致说明了东汉东观文士中渐次分化出文苑文人的轨迹。东汉时期,由于统 治者的提倡和礼遇,文士的写作热情和意识渐识,儒学之士和东观文士的情况仅是其 中一二。除此之外,还有种种迹象体现了东汉文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 一,由于东汉时期地方讲学渐兴,地方上读书人亦相随成风,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87。 以河洛地区的夏恭及其子牙、王逸及其子延寿为例。光武时的夏恭本是经学出身,后 讲学受业,以恩信附众,"善为文,著赋、颂、诗、励学凡二十篇" 夏恭的儿子 夏牙亦少承父业,善属文,"著赋、颂、赞、诔凡四十篇" 89。安帝时的王逸,著《-楚 辞章句》行於世,其赋、诔、书、论、杂文、诗作皆佳,其子王延寿亦善赋,所做《灵 官殿赋》令蔡皇见奇而缀笔。三辅地区亦是如此,据《后汉书》载:"时三辅多士, 扶风曹众伯师亦有才学,著诔、书、论四篇。" W除了曹朔,杜笃、王隆、傅毅、苏 顺等人皆是三辅名士。第二,达官贵族的后嗣,其政治上的建树已寖微,文学上的修 为则受到关注与称赞,西汉宣帝时御史大夫杜延年的玄孙杜笃、北海敬王刘睦的儿子 刘毅、西汉酷吏张汤的第八代孙张升皆是如此。第三,东汉文人渐多的现象在东汉末 年最为明显,这与汉末文人的兴起和思潮的转换关系莫大91。《后汉书?文苑传》所 收文人,大多生活在安帝、和帝以后,侯瑾称疾不仕,’徙入山中覃思著述;赵壹恃才 倨傲,为乡党所摈,作《剌世疾邪赋》针赵当世"情伪万方,侯焰日识" 92的丑恶现 象;祢衡"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 9、作《鹤踏赋》以行一己孤傲之 怀。这些都是东汉末年文人个性彰显、付诸篇章以行己怀的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 东汉文人渐众,文章渐富,人们对文人的认识也愈发清晰、明朗。《后汉书?文苑传》 将这些人物收归合传,知东汉文人群体已引起史家的充分关注,形势发展至此而不得 不专立"文苑" 一类。 93同上,第2652页。 22 I I . 二、"文人群体"观念的形成 自汉末以降,经历了魏晋两百多年的演化,及至晋末宋初,"文人"的概念在社 会上更为明朗。如果说此前人们只聚焦于三两声名烜赫的文人,那么经历了统治者引 领文坛风气、文人群体频出的魏晋时期,刘宋时期统治者亦看重文学,文学独立于学 术之林已成共识,社会上讨论文人群体则已成风气。范畔的《后汉书》撰著于南朝宋 文帝元嘉年间,《文苑传》的形成即与此相关。以下从三个方面论之。 一是南朝宋初统治者对文学的重视,影响甚广。统治者在政治上的认可使得文学 的独立之势不可阻挡。宋文帝元嘉十五年(公元438年)设立了玄、儒、文、史四馆。 这四馆分别集徒教授,实际上肯定了四种学术并存的价值,这是促使文学发展、文人 数量激增的政治助力。关于宋文帝设馆与范畔设《文苑传》的关系,吴漪蓉《〈后汉 书?文苑列传〉研宄》一文阐述甚详,吴氏认为,宋文帝刘义隆设立四学之举对社会 上崇文之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文章进一步推论范书《文苑传》成稿时间大致在 ■ 元嘉十七年至二十二年(公元440年一445年),并指出"范晔很有可能受到文帝于 儒学馆外设立文学馆这一举措的启发,在《后汉书》中于《儒林列传》之外增设了《文 苑列传》。" 94此说盖是,今从之。 二是文学独立于学术之林,已成共识。始自东汉班固根据刘向《七略》所作的《汉 书?艺文志》辟"诗赋略" 一类,把诗赋等文学作品与六经、诸子等学术著作分幵论 述,文学即以独立之姿薪露头角。至魏晋时期四部创始,文学的分途遂确定下来。《隋 书?经籍志》序曰:"魏氏代汉,采掇遗亡,藏在秘书中外三阁。魏秘书郎郑默始制 《中经》,秘书监荀勖又因《中经》更著《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群书。一曰甲部, 纪六艺及小学等书;二曰乙部,有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三曰丙 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四曰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大凡四部合 二万九百四十五卷。" as对于四部宄竟创始于《魏中经》还是荀勖《中经新簿》,聚 讼已久9%我们无意于此辨析,而关注的是四部分类在晋宋时期的影响。四部之法令 诗赋别为丁部,文章与六艺、史传、诸子并列,此后"渐更鸡聚" 97,及至南朝宋时 形成普遍共识。据《隋志》所载,南朝宋谢灵运《四部目录》、王检《目录》和《七 志》,虽所分部类不尽相同,但都将文学独立而出,与其他部并举。可见当时人们对 文学进行专门讨论已成习常之事。在这样的情况下,范晔从东汉诸多文人里篩选出一 批擅长诗赋文翰的文人,也在情理之中。 23 第三,晋宋时杂传纷出,分门别类品评人物,盖成风气。从《隋书?经籍志》所 载的情况来看,杂传数量颇丰,其中关于文人群体的总传和以单个人物为传主的别传 屡有所见,这无疑受了当时分门别类品评人物的风气影响。钱穆先生论及魏晋南北朝 学术文化时谓《隋志》"杂传一类,尤为当时人所特感兴趣,故其撰述共有二百一十 七部,一千二百八十六卷。主要为人物传记。 凡此皆见时代人重视人物,实为此 一时代之特殊精神所在" 9%诚哉斯言。《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包罗甚广,除 了大量的郡书和家传,高士传、名士传也颇多99。据胡宝国先生的研究,《隋志》所 载高士传自晋皇甫溢的《高士传》而下,至不著撰人的《高隐传》十卷,及陈代周弘 让的《续高士传》;名士传则自《海内名士传》以下,至西晋张驾《文士传》;此外 还有章宗源补充的东晋习凿齿《逸人高士传》、东晋孙盛《逸人传》、南朝宋袁淑《真 隐传》、《高士传》、《汉末名士录》五部。其中著作时代可以确认的有魏1部,晋 10部,宋2部,梁陈2部,东魏1部?。从这一情况来看,高士传、名士传在晋宋时 期颇为兴盛,杂传中的人物多是生活于汉晋时期的名士。这些传记以志行高洁而不仕 的士人为对象,与当时按照特定类型的群体品评人物的风气也是相合的。 这种人物品评之风同样也影响到了文学批评和史传写作。例如三国魏时,曹35的 《典论?论文》首论作家,然后略及文体和文论,即是受东汉以来人物评论的影响, 反映了文学批评发初时期的特色。这种批评的特点,延及史书的修撰,即是《后汉书?文 苑传》中体现的,先交代传主创作事迹、再收录或列举其作品、并评论其文章的体例。 又如,被学界视为"第一部文士传记"的西晋张鸾的《文士传》尤为引人瞩目。《文 士传》记载了战国至汉末文人雅士的事迹,可惜此书久佚,今难见全貌。根据周勒初 先生所辑的张驾《文士传》辑本,査检其中文人,与《后汉书》传主重者有张衡、朱 穆、延驾、刘梁、赵壹、蔡邑、应勘、侯瑾、边让、祢衡等人,然《文士传》所载传 主事迹鲜见于《后汉书》,或许因其史料价值不高,"虚伪妄作,不可覆疏,如此类 者,不可胜纪"故而不为史家采用。裴松之在《三国志》注中屡屡征引《文士传》, 可见对此书极为详熟。与裴松之同时的范晔,或在考虑将东汉文人合传时曾参考此书 也未可知。《隋书?经籍志》谓杂传:"推其本源,盖史官之末事也。载笔之士,删 采其要焉" 杂传本是史书之末流,而它的兴盛又反过来对史书的写作有所助益。 24 《隋书?经籍志》杂传类后谓:"因其事类,相继而作者甚众。" 1"《后汉书?文苑 传》集诸多东汉文人于一篇,首论文人,述其事迹,次举作品,不仅是纪传体史书之 循例,盖亦与晋末宋初杂传兴盛、分门别类、群论人物的时代风气有很大的关系。 同上。 25 ‘ 1
1.10、舆论概念
古代先民对舆论含义的界定是在演变的过程中完成的,"舆"的 本意是车厢,《说文解字》:"舆,车舆也。"而在《后汉书 光武帝纪 下》记载:"舆者,车之总名也。"据此"舆"由车厢转义为驾车人, 即"舆人"。《晋书 王沉传》进一步引申"自古圣贤乐闻诽谤之言, 听舆人之论。"这里的"舆人"是社会群众的意思,舆人之论"就是 社会群众的意见、见解。我国文献记载最早使用"舆论"是三国时期, 陈寿的《三国志 魏书 王朗传》记载"惧彼舆论之未畅也,并怀伊 邑。"此处的舆论已与今日舆论无太大差别。 近现代,我国学术界对舆论的研究日益深入,出现了数十种舆论 定义,就其中影响力较大的定义列举如下: 10 第 2 章 舆论、谣谚概念界定 "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体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 的共同意见。"3 "舆论是公众对其关切的人物、事件、现象、问题和观念的信念、 态度和意见的总和,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并对有 关事态发展产生影响。"4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 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长 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城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 智和非理智的成份。"5 "舆论就是社会中特定群体对特定事件表现出来的特定意见。"6 以上的舆论定义在表述上不尽相同,但都归纳出舆论的两个特 征:表层性与群体性。结合本文重点讨论舆论的特征,采纳陈力丹教 授的定义。同时,本文所阐述的舆论主体限定为生活在古代中国的汉 民族,不包括少数民族舆论。 11 第 2 章 舆论、谣谚概念界定
1.11、舆论的定义
的《社会传播学》一书,收集了十个较有代表性的舆论定义: 1、民间意见:"所谓舆论乃为民间所持守的意见,政府感觉要仔细听从和考 虑的。" 2、公开意见:"舆论是指群众就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公开表达出来的意 见综合。" 评价意见:"舆论是这样一些意见 并且大多数带有评价性质。" 流行观点:"舆论是指特定时间内的特定人们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流行着 的观点和情绪。" 多数意见:"舆论是把少数人除外的社会多数人的意见。" 一致意见:"舆论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涉及共同利益并需要加以实际解决 的问题的一致意见。" 7、综合意见:"舆论是绝大多数人,对一个有普遍重要性的问题所表现出来 的意见综合。" 8、意见汇合:"舆论是社会上值得注意的相当数量的人,对一个特定问题表 不的个人意见、态度和信息的汇合。" 9、阶级意见:"舆论是社会生活中经济政治地位基本相近的人们或社会集团 对某一事态的大体相近的看法。" [1]张咏华:《大众传播社会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1月第一版.314-315页 [2]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11页[1]张咏华:《大众传播社会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1月第一版,317-320页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③舆论领袖的评价指导;④获得权威性。 郑旷的四阶段论:①意见酝酿;②意见表达;③获得多数;④形成舆论。 林秉贤的二阶段论:①问题的发生;②议论的引起;③意见的归纳与综合。 (二)综合以上观点,舆论的形成过程可以归纳为一下三个阶段: 1、意见的表达与问题的提出阶段。舆论的酝酿与萌生,起始于分散的个人意 见的表达与社会问题的提出。舆论体现人们对现实问题的共同评价。既要评价, 就得有一定的对象,针对一定的问题。因此,对于舆论的形成而言,首先得有人 提出问题,而且得有人就此发表个人的看法,才有可能引发更多对问题的议论。 所以,我们认为,应把社会问题的提出与个人意见的表达合在一起视为舆论形成 的第一个阶段。对于中体范围和传播范围广泛的公众舆论和阶级舆论的形成而言, 大众传播媒介是提出问题并使之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的最有效渠道。 2、社会讨论与舆论圈形成、扩大阶段。个人意见纷繁复杂、莫衷一是的局面 不会一致持续下去。纷繁复杂的个人意见在传播和交流过程中总会互相影响,渐 渐交融,导致某些意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赞同,使舆论的形成开始进入社会讨论 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开始自发地结成规模不等的群体,围绕问题交换意见、 开展讨论,从而形成一个个舆论圈。抱有相同意见的个人开始有意无意地在各种 场合交换看法,相互呼应和相互支持。同时,在这个阶段,相互对立的个人意见 在社会讨论中进行针锋相对的争辩和较量,展现出各种思想激烈斗争的场面。 舆论圈形成后,就会再社会讨论中不断扩散,产生影响,逐渐把更多意见基 本相同的人吸引到一起,从而出现更大的舆论圈。 3、"舆论"领袖的发现—舆论获得权威的阶段。社会讨论阶段,许多舆论 圈之间尚存在较明显的分歧,各社会团体和社会成员由于所处的社会层次不同, 各自的利益和思维方式不同,他们参与讨论时的意见也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大 规模的社会舆论在社会讨论阶段还没有能完全形成。社会大范围内的共同意见的 最后形成,必须借助"舆论领袖"(那些在公众中威望高、感召力强的政治领袖 和其他知名人士,以及那些虽然以往默默无闻却在社会大讨论中显示出卓越的见 [1]张咏华:《大众传播社会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1月第一版,322-323页 [2]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4月第一版 [3]韩运荣、喻国明:《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61页[1]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现实问题经过主观意识加工以后的态度和意见。网络舆论则是网络公众通过因特 网所表现出来的言论和观点。 2、历史性。舆论总是受社会经济制度的制约,是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出于 不同社会和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思想和观念,有着不同的政治倾向。 网络舆论同样不可能是超时代超社会的,它也具有社会历史性。 3、评价性。舆论的评价性也就是舆论的方向性或倾向性。它是舆论的一个基 本的重要属性。舆论是对于有争议的问题而表达的看法。网络舆论则是网民通过 因特网的形式表达对某一客观事实和社会现象的各种意见和观点。 4、公开性和传播性。舆论作为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评价和判断,必须是以 公开的方式表达出来,以吸引和影响广大公众。网络舆论是网民在网络中发表意 见和观点、实现舆论公开并进行传播的。 5、自发性。舆论是在公众中自发产生的,是经济社会意识所不具有的。任何 "有意制造"的舆论其实也是对舆论自发特征的利用。网络舆论其自发特征更为 突出,网民利用网络媒介主动和自发的发表评论,更为显现出舆论的自发性特征。 (二)网络舆论的特征 一切舆论的形成都要经历个人意见、社会讨论、舆论领袖评价指导、获得权 威性等无数力量互通互导、犬牙相制的过程。网络舆论也不例外。在个人意见和 社会讨论这两个舆论形成的初期过程中,都要求有充分的言论自由和意见交锋, 网络传播的自由性、交互性和开放性恰恰最大程度地满足了这种要求。由于传统 "把关人"角色功能的擅变,使得网络舆论成为与传统大众媒介舆论有较大差别 的舆论形态,具有与广播、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舆论不同的特征: l、内容丰富、观念多元。网络可谓是一个"信息的海洋",只有你想不到的, 没有从网上找不到的,网络舆论也是如此。在数不清的论坛、博客、播客中,网 民们可以尽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话题和言论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天涯社区被誉为全球最大的华人网上社区,每天围绕各种议题、各色事件的热烈 讨论更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以日天涯社区首页上的"热点推荐" 为例,钱;窥网络舆论的丰富性。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日天涯社区"热点推荐"选摘: 五月,与圣火相约天涯海角洛衫矶:华人示威支持奥运 张菌靠"血汗工厂"敛财?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大的爱国 美国华人CNN门前和平示威网上看河南:洛阳牡丹醉游人 我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西藏藏族村落家家户户插五星红旗 4月13日墨尔本反藏独游行法国驻华大使称要向金晶致歉 国旗第四波:紧急空运曼谷!四大天王,谁家太太最漂亮? 美女和那些野兽们的亲密照片松山:那颗沉重耀眼的五角星 一名女摊贩为什么要咬城管?中国第一冠:相亲的路,走累了 小到明星隐私、个人情感,大到支持奥运、反对分裂,在一个网站一天的网 络舆论中均已涵盖,更何况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网络舆论呢? 同时,由于网络的庞大和内容的丰富,网络舆论体的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也就 成为必然趋势了。各种文化类型、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准则、道德信仰都 可以在网上找到立足之地。互联网上有句名言:"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 狗。"这句话反映出网络的一个特点,即网民的信息是隐性的(如果你不想让自己 暴露的话)。在网络上,网民可以匿名发言,没有人可以轻易知道你是谁,你完全 不必俱怕类似现实生活中的"群体压力",自由地发表言论。无论你说什么,怎么 说(只要你不违法,不触及太过敏感的话题),基本上不会对你的现实生活产生任 何影响。于是,网民可以在网上无所顾忌地"表达自我",有时为了引起他人的注 意,甚至故意出口"另类狂言",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这无疑激发了广大 网民"言平时不敢言",打破的传统的"舆论一律",使网络舆论所表达的价值观 念呈现多元化态势。加之我们今天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时代前沿与全球经济一体化 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异域文化与不同的价值观念也无可 避免地相互交融彼此渗透,这必然会带来新的迷茫,也会导致价值观念的多元化, 而网络的出现,恰好给新时代的人们一个多元化价值观念表达的平台。 2、开放透明、形式多样 网民在网上发表的意见和观点不仅完全公开、直观、透明地呈现出来,}雨且 其强度和范围还是可量化的。传统的社会舆论大多表现为"媒体舆论",因为它只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能依附于媒介,才是现实可感的,才具有传播力度。然而,碍于报纸、杂志版面 的限制和电子媒体时段的有限,真正广泛的社会舆论是不可能在大众媒介上得到 展示的。人们只能隐隐约约感觉到某种舆论的存在,但不可能全面地观察得到, 更不能将其量化。然而,网络空间的出现,使舆论的形态与特性都发生了改变。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匿名性,网络用户在网上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是完全透明的, 网民说了什么可以直接呈现出来,即便是仅占少数人群的意见群体,其意见、观 点、意见也能够完整、直观地发映在网上。 另外,就网络舆论存在的形式来讲,网络舆论的强度和范围是透明的、可量 化的。譬如,单位时间内或某一时间段内产生的评论数量是可以量化的,网民在 哪一段时间内发贴量最多是可以统计的,而网民所属的地区范围也可以通过其IP 地址查询得到。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某一时间段内网民就某一问题所作出的评论 数量(新闻跟贴量和论坛发贴量),来测算出该舆论的强度;通过查询IP地址, 可以弄清楚是来自哪个地区的人所作的评论,全国的哪个地区的网民对该事件的 反应比较强烈等等。 传统意义上,舆论的形成是不能量化的,因为舆论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 是没有也不可能有记录的。传统意义上我们习惯于将舆论理解为"公众对于特定 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这里没有谈到有多少人在人 群中表达才能算"公开表达",人群中有多少人同意才能算"基本一致"这样两个 量化问题,事实上,对于存在的舆论,孤立的受众只能依个人感觉来判断,他们 缺少可以量化的标准、相关的方法,更缺少数据证明舆论的强度、舆论的范围。 因此,传统意义上,舆论存在,并且被我们感知,但我们无法对其进行测量。但 在网络中,网络舆论是可以用数据表示的、可以用相关统计工具测量的舆论形态。 可见,在网络舆论流变过程中,新闻论坛的言论是以急速聚集的方式快速流变, 而反映在网页上的IP地址则表明全国各地的网民都参加了这次大讨论。可见,网 络舆论的透明性,十分利于舆论宣传机构了解网络民情民意,把握舆论的走向。 网络舆论的传播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人们的观点和言论可以通过文字、图 片、漫画、flash、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直观可感,易于传播,产生 更大的舆论效应。 3、盲从冲动、缺乏理性 [1]赵瑞华:《网络舆论的特征及功能研究》,日[1]Werner J.Severn James W.Tankard.Jr.(USA):Communication Theories:Origins,Methods and Uses in the Mass Media 郭镇之等译 华夏出版社 2004年1月版 298页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客观准确,量刑及适用缓刑符合法律规定,维持原判,并上报中纪委。 当然,随着我国政府新闻制度的不断完善,这种传统媒体沉默的情况逐渐好 转,信息越来越透明,我国传统媒体对非典这样的突发事件、灾难性事件的报道 也越来越及时、迅速、公开。但是传统媒体仍然无法与网络的传播力相比拟,一 些重大事件、热点事件,网络总是能够第一个发出声音,以压倒之势掀起一个又 一个舆论浪潮。 2、网络舆论的全球性、跨区域的特性为它的壮大发生影响创造了条件。由于 网络媒体是全球性的、跨区域性的,这也导致了网络舆论的全球性和跨区域性。在 中国,这一点给网络舆论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纵观诸多网络舆论事件,网络舆论能 扩散并壮大的区域并不是事件发生的区域,因为在事件发生外的区域里,对于该 事件,那些网络里的把关人多持观望态度或者是"视而不见"。这种区域的差异 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舆论的壮大和作用。这样的事例很多,"孙志刚事件" 在网络上闹得最"悄然无声"的就是广州,反而在其它地方的论坛和新闻网站上 闹的沸沸扬扬;"妞妞事件"深圳的网络上舆论并不大;"宝马撞人案"是在东 北外的论坛里最为关注的。 3、从舆论学理论来看,传统舆论传播存在意见等级,通常意见会以"小瀑布" 的形式从高级即精英、政府和传媒自上而下地流向意见领袖和大众,而从下往上的 反馈只能是"水蒸气"。网络和社会的进步导致了这个模式具有一个修正的补充, 即"蒸腾模式":作为媒体的网络能够以很廉价的方式被民众使用,而网络媒介的 特性导致民众敢于和易于在网络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其它大众传媒也越来越意 识到普通民众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懂得倾听;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得一大批知识人并 没有成为精英,而是以"知识群众"的方式融入到大众之中,他们具有独立的价值 判断并且敢于和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上述两个重要原因的影响下,来自最低层 级即大众的意见越来越多,作用力越来越大,就像一锅烧得滚开的沸水一样,因此 意见很容易而且源源不断地卞动向上传播。 4、从传播的关系上看,一般的媒体如能实现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含义的相似 性,就已算不错了,而舆论传媒的交流已远远超越了这个水平,达到了共振共牛的 程度。传播的媒介即时性和个性化特点,增大了公共事件对受众冲击的力度。传 播的模式传统上是单向的直线式的,网上传媒是交又须根式的。这种方式把受众 [1]蒋乐进:《论网络舆论形成与作用》,《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8卷第4期,2006年8月,12页[1]林楚方、赵凌:《网络舆论的光荣与梦想》,《南方周末》日第8版 [2]展江:《社会转型.公共领域.舆论监督》,中国新闻研究中心,日[1]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53页。 [2]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第3页。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万甘 滚e0o 灯7 10 600!〕 4争5豹 礴O雌O 怪O侈O 2今,夸了4,7 荤心冷卜。。入 扮右乙拐 吟们巴必洲 价守仍必扮 冷阵巴凸即 特例O必树 冲10必卜 冲O巴O卜 扮小小竺 价哪李,一 玲象全 图2:年中国大陆上网计算机数 万,人
愕心奔卜奋口内 琦吕巴曰 冷g巴扫 珍寸O己卜 扮价00卜 特扮O口郎 扮1口己刊 价。O目 价小小小一 玲爹巴 待卜办李l 图3:年,},国大陆网民数量变化 对于每一种新的发明创造,都有其发展规律。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当普及率 超过10%,就会迎来一个快速增长期。中国的网民普及率在2007年中达到12.3%, 已进入快速跑道。而中国网民每年20%一300k的增长率,己经将美国不足100th的年增 长率甩在了后面。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可以说是世界上同等GDP国家中最快的。 另一方面,中国巨大的发展空间也吸引着世界资本的目光,而且吸力正在增大。 当前世界互联网最发达国家的冰岛网民普及率已经达到86%,按此比例,美国还有 10)L个百分点的增长余地,而中国还有70余个百分点的巨大增长空间。处于一个 新的加速点,背靠1/5的世界人口,中国互联网一定会跑的更快、更远。 [1]《10年报告:见证中国信息社会的崛起》 http://tech.sina.com.cn/i//.shtml,日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斌心特巴心骨闪 玛喻0会入 ‘衡叭0尝自 铃叶中奋内 吟俄套会叫 琦闪O尝纠 珍一牵尝叫 铸璐套带祝 珍窃小小一 图5:年中国大陆网民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的数量 3、网络的特性和功能有利于舆论的形成和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尤其是非公经济增长迅速。与之相伴随的是我 国民间力量的增长,并表现出一定的与国家相区别和互动的倾向,这种民间力量 的增长必然要求立基于自身的权利表达。但在现实层面,人们的权利表达并没有 宪政平台和司法制度的有力支持,传统媒体除了大多带给人们一些经过过滤的信 息外,也并没有提供一个具有交互特征的言论空间。网络的出现,给民众提供了 表达言论的最后一道话语空间。人们像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一样,将自己在前两个 空间无法实现的夙愿在这里酣畅淋漓的表达出来。 互联网有很大的优势,其独特的交流性、沟通性、交互性、及时性更有助于 读者和网民的表达,能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真实有效的反映出公众对事件的看法及 意见,这是传统的电视、报纸、广播等传播媒介所无法比拟的。在体现民意并形 成舆论的角度看,网络媒体将观点得以提升并过渡于公众舆论,容易引发强势舆 论出现。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网络舆论的社会效应分析 第一节社会效应及网络舆论的社会效应的概念阐释
1.12、舆论的概念
(一)舆论的历史 在中国,舆论有着悠久的历史。无论是《周公?考工记?舆人》中的"舆人为车", 还是《国语?晋语三》中的"惠公入,而背外内之赂,舆人诵之。"我们都可以得知, 早在我国战国时期,"舆人"就已经作为一个职业出现了,从管理车辆开始,到有言 论的权利,舆人的含义不断地在变化。生活在战国中后期的思想家庄周最早创造了"民 意" 一词,标志着尊重全体人民的意见在当时受到诸侯、士大夫阶层的重视,引起了 他们的思考。①庄子提出,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 乡②。到了魏晋时期,由于清议的盛起,文人墨客经常喜欢在一些固定的场所畅谈国 5 第一章舆论与道德 事,正是在这个时代,舆论的概念正式出现了。三国时期魏国大臣王朗曾在奏折中提 到,设其傲狠,殊无入志,惧彼舆论之未畅也,并怀伊邑。曾参的"道得众,则得国", 庄子对赵文王所阐述的"诸侯之剑",毛泽东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都体现 出从古至今执政者对舆论作用的重视。? 在西方舆论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opinio,第一次提出意见的是克赛诺芬尼。 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对舆论做出了自己的阐述,然而他认为舆论是乌合之众的产 物,是与真理相违背的。之后,早期宪政民主理论的代表者洛克在他的《政府论》中 提出舆论法则并不是"不可靠的判断",而是一种合理的标准。卢梭继承和发展了洛 克的舆论思想,突出了舆论法则对社会的作用。到了 19世纪,舆论学在功利主义伦 理学家中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边泌与密尔两位英国功利主义的集大成者,都在著作或 文章中将舆论作用一种强大的力量,强调了大多数人的意见的重要性。其中密尔的《论 自由》一书更是誉为传播学的奠基之作。马克思虽然一方面指出近代舆论被某些资本 主义倡导者所利用,但是另一方面他也非常重要舆论的作用和意义。马克思主义历来 都辩证地看待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的的关系,对两个问题都从不同的角度做出了深刻 的论述。② (二)舆论的定义 那么,舆论究竟是什么,它又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呢?要理解舆论的定 义,我们必须首先对传播学中的另一个概念,也就是"拟态环境"进行分析。李普曼 在《公众舆论》第一章的"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景象"中提出了这个概念,他认 为,现代社会的大众传播越来越发达,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所面对的"现实"实 际上分为三类:一是实际存在着的普遍必然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过程中经过媒 介加工和选择后呈现的"象征性现实",也就是拟态环境,三是人们意识中存在的"关 于外部世界的景象"。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是没有办法亲临现场了解第一手的真 实可靠的信息的,所以只能通过媒介传播来获得知识,也就是说,人们所认识到的环 境,只是一种拟态,而不是真实的客观世界。直接面对的现实环境实在是太庞大、太 复杂、太短暂了,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去应付如此奥妙、如此多样、有如此频繁变化 6 第一章舆论与道德 与组合的环境。? 虽然在进行信息探索活动的时候,由于"拟态环境"的存在,过程是极其晦湿而 又曲折的。但是具有理性实践能力的人类又不得不去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于是在认 识和了解的过程中,我们必然会形成关于世界的自己的图景。他人脑海上的图像一关 于自身、关于别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②所 以,由于"拟态环境"是媒介选择与加工的信息世界,舆论不总是有意义或者正确的, 甚至还会造成偏见与瑶言。这也是很多新闻传播研究者或社会学家对轻视舆论甚至认 为舆论仅仅具有消极作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偏见存在于认识主体自身对于外部 环境的主观臆断,瑶言存在于主体接受的信息偏颇不全而造成错误的舆论导向。 其次,很多人在对舆论下定义的时候,会与宣传相混靖。艾伦?梦露在《舆论与 公共政策》一书中,针对目前在北美社会中一种很流行的观点做出了阐述,也就是道 德的定义和标准是由社会中占有言论权的大多数人所决定的。她认为,假如深入的分 析一下这个大多数人的共识道德理念,就会感觉到很多消极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 首先,绝大多数人是从哪里得到他们的意见或者观点的,也就是说他们的那些意见背 后有没有一个"塑造者"使他们提出了近似的观点。然后,为什么那个"塑造者"的 意见可以主宰这些大多数人的思维,换句话说,怎么能够保证最大多数人的道德意见 是正确的或是有益的。所以,她提出基于这一点,如果我们同意由民意,或者说舆论 来决定规范,那么便会造成绝大多数人的暴政,很多实际上与道德相违背的规范会强 制人们去遵从。 其实这是源于大多数人将舆论与宣传的概念相混淆。舆论是一种社会浮动意识形 态,它虽然不属于沉淀的社会意识形态,也并不一定具有科学性,但是却对各种意识 形态的形成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舆论的产生在于社会人员的密度,环境的开放程度 与植染物象,所以舆论不是唯一的,垄断的,而应该是开放的,多样化的。宣传,则 是一种具有偏向性的信息传播,如果没有某种形式的审查制度,这个世界就不可能存 在严格意义上的宣传。为了进行某种宣传,就必须在公众与事件之间设置某些屏障, 在一个人创造出他认为明智而可取的虚拟环境之前,必须限制他接近真实环境。③ 所以,宣传与舆论的具体区分还是要回到刚才所提及的"拟态环境",当"拟态 环境"与客观环境相一致的时候,公众得到的信息是真实可靠的,当"拟态环境"与 7 第一章舆论与道德 客观环境相违背或者只反映了一部分的客观环境之时,公众得到的信息是片面的。很 多人在进行舆论学研究的过程中经常将宣传与舆论的意义混淆起来,甚至还将两者合 为一体,称为舆论宣传。宣传是个人或少数人向公众推销意见,绝不是广大群体的公 议行为,因为不具有舆论的公众性,舆论与宣传无论如何也不能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 概念。① (三)舆论的三种重要性质 从与宣传的区分中我们可以看出,舆论的第一个特性就是公众性,舆论总是公众 的舆论,只有是在公众中形成的广泛的普遍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其反映的是大众的 意志而不是个人意志。其次,舆论也不是公众意见的简单的积累或者集合,具有集合 性。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可能有着近似的意见,但一般不太可能形成完全相同的意见, 当无数的个人意见进入传播过程中,不同的意见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最终才能形成 大多数人的一致意见。所以,舆论是修正的整合的公众意见,它代表了公众意见,却 不是无数个独立意识的机械的叠加。 最后,舆论是公众意见的整合,但是它并不属于社会意识,而位于社会意识的表 层,具有表层性。舆论是一种表层意识,处于社会意识活动的表面部位,随时被人们 感受到他它的存在,而哲学、政治、法律、艺术这些深层意识居于社会意识活动的底 部,是固定化的思想成果,人们只有系统地了解一系列原理或形象,才能感受到它们 的存在。②也就是,舆论并不是理论化的知识或原理,它不过是认识主体对客观世界 或"拟态环境"的一种直观的、短暂的观念或看法,既不是科学,也不是真理。它广 泛的存在于每一个社会个体心中,并不需要系统的学会和领悟。当然缺乏学习的人的 意见或观点出现错误的几率会更,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舆论的表层性而割裂了舆论与 深层意识形态的联系。舆论,虽然是零星的、分散的一些意见或见解,然而缺乏了这 些片段性的、不成形的见解,逻辑的系统的深层意识形态也难以形成。由于舆论构成 了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最新动向和线索,激发各类思想家、理论家、政治活动家依据这 些表层意识对深层意识进一步探索,不断把深层意识推向前进。③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舆论这种表层意识不但刺激了各种深层意识的进步,同时,假如没有社会表层意识的 8 第一章舆论与道德 积累,社会深层意识也很难沉淀,换言之,深层意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各种表层 意识的不断修正,不断整合。
鄂ICP备号-1 PaperY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引导健康观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