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论文东莞经济现状论文是举重之乡

您的当前位置:
东莞体育之乡 竞技体育创多个“全国第一”
发布日期:
浏览次数:1
信息来源:
保护视力色:
东莞被誉为“篮球之城”,图为位于寮步的“CBA第一馆”东莞篮球中心,日前已正式开馆。(记者 胡国球 摄)
  南方日报09月22日讯& 体育既是一项竞技活动,也是一项群众活动,更是一座城市的魅力体现。
  改革开放至今,东莞的体育事业长足发展,优势竞技项目屡屡夺得国内国际大奖,群众运动项目如火如荼开展,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从1984年开始,“常平农民篮球队”代表广东省夺得了首届全国农民“丰收杯”锦标赛冠军后,篮球成为东莞这座城市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特别是宏远篮球队先后代表东莞在10年内8次获得CBA总冠军。
  同时,龙舟、举重、羽毛球、游泳和象棋等运动项目,也代表着东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取得不俗的成绩。
  崭露头角
  农民篮球队
  首次捧回全国大奖
  1984年,国家体委举办全国首届农民篮球比赛,名为“丰收杯”,参赛资格设有两个条件:一是队员由农民组成,二是队伍所在镇经济需较为发达,人均年收入要在800元以上。最终,常平农民篮球队代表广东省参赛。
  当年决赛在湖北省孝感市举行,除广东外,还有河南、福建、辽宁、吉林、浙江等省代表队参加。
  何旭敏是常平农民篮球队主力队员。他回忆说,在决赛遇到了强大的河南队。一开场,常平队7比16落后。眼见不妙,常平队主教练袁金暖赶紧叫暂停,并重新布置战术。比赛非常激烈,不断有球员5次犯规被判罚离场,到最后3分钟,双方分别只剩下5名球员。最终,常平队仅以1分优势赢得比赛,捧起了奖杯。
  何旭敏说,一个镇的业余篮球队参加全国性的高水平比赛,对方不少是省、市组建的球队,还占据身高优势,谁也没有想到他们能够夺冠。赢得比赛的关键在于球队的顽强毅力以及快攻猛抢的战术。
  同时,常平镇也非常重视体育设施建设。1986年6月,该镇政府投入350万元巨资,建设一座占地面积6000㎡、建筑面积3000㎡,可容纳1800人的先进体育馆——常平体育馆。该馆除可举办篮球、排球、羽毛球及乒乓球等比赛外,还可兼作放电影和举办演唱会之用,是当时全国第一座乡镇级多功能体育馆。
  至此,常平篮球运动更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1987年再夺“丰收杯”亚军,1988年夺得广东省第一届农民运动会男子篮球赛冠军。全国冠亚军及两届省冠军使常平“篮球之乡”声名远播。
  走向世界
  东莞运动员
  屡破世界纪录
  事实上,东莞已有千年建城史,文化、体育底蕴深厚。
  其中,最先走向世界的是石龙的举重运动。被称为“举重之乡”的东莞小镇石龙仅有几万人口,却曾培养出新中国第一个破世界纪录、第一个获得奥林匹克银质勋章的陈镜开,第一个在奥运会上夺得举重金牌的曾国强,享誉世界举坛四破纪录的叶浩波、三破纪录的陈满林。
  一组数据显示,近30年来,石龙“大力士”共打破举重世界纪录19次,获世界冠军29人次,夺得亚洲冠军26人次,获全国赛冠军59人次。
  另一项运动是龙舟,曾多次威震国际赛事。自1996年开始,沙田政府力排众议,打破女子不能划龙舟的历史,举办了首届男女标准龙比赛,这在当时的东莞乃至全国,都是首例。
  沙田镇组建女子龙舟队后,几年间在国内国外参加炎黄杯世界华人华侨系列赛、广州龙舟国际龙舟标准龙邀请赛、第三届世界龙舟锦标赛等十几项大型赛事屡创佳绩,获奖无数。1997年至1999年,参加的9项国际赛事中先后获得8次冠军。
  时任沙田镇委委员、沙田女子龙舟队领队梁满棠说,1999年,沙田接受国家体育总局委派,组建女子龙舟队,代表中国参加在英国诺丁汉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龙舟锦标赛,这也是第一个代表中国参加国际龙舟赛事的女子龙舟队。
  当时,经过层层选拔,共选出了26名女子,组成首支龙舟队。这些队员大多是生过孩子的农村妇女,年龄在30至38岁之间,是支名副其实的“妈妈”龙舟队。然而,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在第一场250米的赛事上一路领先,夺得冠军。
  梁满棠说,当所有人还在惊讶之时,沙田女子龙舟队又拿下了500米、1000米的冠军,共拿下三个项目的金牌。
  运动之城
  体育之乡
  彰显东莞竞技实力
  即使如此,东莞的竞技体育并没有止步,优势竞技项目越来越多,且用更多的“全国第一”来证明不俗的实力。
  在常平篮球队夺冠之后,东莞作为一个地级市,先后成立宏远篮球俱乐部等4家民营职业篮球俱乐部,为全国仅有。其中,1993年成立的宏远篮球俱乐部是全国第一家民营篮球俱乐部,培养出易建联、杜锋、朱芳雨等著名国手,10年内8次获得CBA总冠军。
  同时,每年市镇村三级都会组织各类篮球比赛,包括市篮球联赛、CBA主场赛事、企业篮球赛、公务员篮球赛、三人篮球赛、商业联盟赛、村企业交流赛等,场次达千余场,吸引观众近百万人次。
  如今,东莞已建成“十分钟体育生活圈”,实现村村有篮球场、镇镇有篮球馆。全市拥有上万片篮球场,平均每一平方公里有4片篮球场,其中多功能体育馆57座,篮球场地的建设向工业区、厂房延伸。
  除了篮球之外,东莞羽毛球、游泳、龙舟、举重、象棋、斯诺克等运动的竞技水平,也在全国占有一席之位。在这里诞生了很多国内外知名的体育明星,比如新中国第一个破世界纪录的陈镜开、象棋大师杨官璘。还培养了被誉为“中国桌球神童”的丁俊晖。
  为此,东莞还被称为“斯诺克冠军的摇篮”,先后获得了“游泳之乡”、“龙舟之乡”、“举重之乡”、“象棋之乡”等称号,彰显东莞的体育竞技实力。(记者 吴少敏)
【】 【】 【】 【】您的当前位置:
“举重之乡”建设“电子商城”
发布日期:
浏览次数:1
信息来源:
保护视力色:
&P align=justify&  我市第一宗电子商务合同——东莞市石龙信息发展有限公司成立签字仪式于11月19日上午在石龙镇府举行。首都信息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陆首群教授和石龙镇镇长冼周恩代表公司合营双方签字,副市长周致纳代表东莞市人民政府作为见证方出席了签字仪式。&/P&
&P align=justify&  19日宣告成立的东莞市石龙信息发展有限公司,由首都信息发展有限公司(简称“首信”)和东莞市石龙镇工业总公司合营。该公司将充分依托和使用“首信”公司的首都电子商城所提供的基础设施和协同作业的条件,在东莞建立WEB站点,在首都电子商城设立镜像服务器,并以相应带宽的通信信道相联。通过充分发挥石龙镇乃至东莞市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与“首信”公司的首都电子商城综合功能的联合优势,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商务服务。&/P&
&P align=justify&  在签字仪式上,“首信”公司总裁、国内著名电子商务技术专家、中国人民银行和北京市政府的高级信息顾问陆首群教授表示:电子商务是目前国内与国际商业差距最小的高科技产业,“首信”把已有的优势移植到电脑及其零部件生产商云集的东莞,可以为把石龙建成全国的信息化城镇(e-town)、把东莞信息化产业推向更高层次奠定基础。 &/P&
&P align=justify&  石龙镇洗周恩镇长在发言中说:信息发展有限公司的成立是石龙镇正在申请国家信息化城镇试点而进行的一套项目激发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石龙产业升级进而走向世界的一个重大举措。&/P&
&P align=justify&  为配合此次签字仪式,石龙镇政府同时召开了“电子商务在中国”报告会,介绍我国及东莞市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陆首群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Internet网络与电子商务”的演讲。&/P&
【】 【】 【】 【】东莞历史发展小作文
美丽的东莞,你经过几个世纪的洗礼,即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城市.几个世纪前,在夏朝时,东莞属南交地.春秋战国时,属百越之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并岭南,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东汉顺帝分番禺设立增城县,东莞于当时增城治下.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东莞立县,初名宝安,隶属东官郡.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更名东莞,县治置于涌(今莞城街道).东莞相传因地处广州东面(今东南面)及盛产水草(莞草)而得名.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分东莞的香山镇立香山县(今中山市).明万历元年(1573年)将东莞守御千户所、编户五十六里立新安县(今深圳市宝安区),东莞地域随之缩小.清沿明制.清朝,林则徐在东莞虎门销烟.民国期间,先后隶广东省粤海道、粤中行政区、第一行政区和第四行政区.抗日战争时期,东莞是东江纵队的抗日根据地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莞县属东江行政区管辖.1952年又属粤中行政区.1956年属惠阳专区,1958年11月,东莞县曾短期隶广州市.1959年1月,撤销惠阳专区,东莞县划归佛山专区.1963年6月,复置惠阳专区,东莞县又隶惠阳专区.1985年东莞县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1985年9月,国务院批准撤销东莞县,设立东莞市(县级),仍属惠阳地区管辖.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几个世纪后,东莞是广东省省辖市,是“广东四小虎”之一,号称“世界工厂”,是全国4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东莞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有着1700多年的郡县史,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拥有独特岭南文化.是著名的华侨之乡,素有龙舟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举重之乡、粤剧之乡等美誉.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东莞求生存,谋发展,一马当先,面向世界的外向型经济、活力四射的园区经济、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举足轻重的IT产业、如日方升的现代服务业齐头并进,蓬勃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建设的神话!东莞农业也相对发达.农民生产的农作物以蔬菜为主.东莞制造业实力雄厚,产业体系齐全,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制造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形成以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化工等八大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拥有全球500强企业45家,境外上市公司800多家,投资者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全球100强企业有1家,500强企业有4家,境外上市公司有8家.东莞市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岭南古邑,名胜古迹甚多,东莞博物馆珍藏有村头遗址等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出土文物.有中外闻名的林则徐销烟池、沙角炮台、威远炮台等抗英古战场遗址,有鸦片战争博物馆、海战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东江人民的根据地,大岭山抗日史实陈列馆和榴花抗日纪念亭.人文景观有著名古刹观音寺、金鳌洲塔和榴花塔、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袁崇焕故居、黄旗古庙等.自然风景有仙鹅湖、石排燕岭、东莞植物园、清溪山水天地以及珠江口滨海秀色、稻海蕉林,荔红荷香,旗峰胜迹等.我们深深的相信,东莞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举重之乡石龙.doc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举重之乡石龙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举重之乡――石龙
在石龙,你问起许多人:石龙的标志是什么?很多人肯定会说是“举重之乡”塑像。这座塑像就座落在石龙中山公园西南方,是“举重之乡”石龙最重要的象征。
日,石龙运动员陈镜开,在上海举行的中苏举重赛上,以133公斤的成绩,打破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这是中国打破世界纪录的第一人。接着,陈镜开连续九破世界纪录。石龙籍的运动员叶浩波、陈满林又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石龙运动员曾国强,为中国夺得第一面奥运举重金牌。,省人民政府授予石龙镇“举重之乡”称号。 镇委、镇政府把建设“举重之乡”塑像这一任务交给由石龙公安分局副局长赖素忠、民警黎陈青、黄道初等8人组成的中山公园改建领导小组。并且,抽调了两名自学成才的业余美术雕塑爱好者参加,他们是石龙造纸厂的赖树高、饮食商店的姚志强。 “举重之乡”塑像的作品构思,是按某一位破世界纪录者为原型,还是集举重群英为一身。经过认真的讨论,既然是称之为“举重之乡”,反映的是石龙人民的精神,应集群英之特点,塑造一个完美的创作的艺术构思确定之后拿出一个让石龙人民满意的塑像因此,专程往广州寻求支持。林彬、凌镇威两位专家十分热心,作具体指导,并多次,经深入了解拟定雕塑像艺术创作方案。 这样,确定了“举重之乡”塑像的创作要求,一是要体现石龙举重运动员的英雄气质;二是要身材高大,肌肉凸显,让人过目难忘;三是手举鲜花,胸挂金牌,张臂欢呼;四是脚下放着一副硕大的钢铃,显示石龙运动员由林彬、凌镇威作指导,姚志强用石膏做成40厘米高的模型。经过的反复讨论研究修改,“举重之乡”的模型终于创造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全国首个举重博物馆在举重之乡东莞石龙镇开馆
 来源: 语言转换:
  中新社东莞六月六日电(记者 李映民)纪念陈镜开打破世界纪录五十周年大型系列活动六日起在广东东莞市石龙镇举行,纪念活动为期两天。国际举联、亚洲举联、国家体育总局的官员,以及陈镜开等石龙籍世界冠军、全国冠军一百多人云集石龙,共同出席纪念活动和全国首个“举重博物馆”开馆仪式。
  石龙,是著名的“举重之乡”,一个仅几万人口的小镇,创造出在世界举坛上令人瞩目的辉煌。几十年来,举重人才层出不穷,如新中国第一个破世界纪录、第一个获得奥林匹克银质勋章的陈镜开;第一个为中国在奥运会上夺得奥运举重金牌的曾国强;享誉世界举坛四破纪录的叶浩波;三破纪录的陈满林。
  据博物馆的负责人介绍,到目前为止,石龙籍举重运动员先后共有十九人次打破世界纪录,夺得世界赛金牌二十二枚,获世界冠军二十九人次,破亚洲举重纪录十八人次,夺亚洲冠军二十六人次,获全国赛冠军五十九人次。
   记者看到,该博物馆共分为“亲切关怀 巨大荣耀”、“人杰地灵 名将辈出”、 “举重之乡 无限生机”、“举重群英谱”、“珍贵实物展品”五个部分。当中有周恩来总理接见陈镜开、萨马兰奇与陈镜开合照、在举坛上冲击世界纪录等历史定格和许多石龙运动员破纪录、夺金牌的精彩瞬间,还有陈镜开打破世界纪录时所用的比赛服、皮带等物品。
记者:佚名 【】【】【】【】【】
上一条新闻: 下一条新闻:
相关新闻&&&&&&&&&&&&
热点图片新闻
热点论坛图片
延边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延边新闻网讯”或“延边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延边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延边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延边新闻网讯[延边晨报]”或“延边新闻网-延边晨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延边晨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延边新闻网?延边晨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延边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延边新闻网新闻中心 电话:
[]502[]311[]219[]150[]144[]117
本站内所有内容并不反映任何“延边新闻网”之意见及观点。 -
Copyright & 2005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线电话:86- 外联:QQ:663914 E-mail:主管:中共延边州委宣传部 主办:延边晨报社 承办:延边好运传媒有限公司延边好运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莞产业转型升级论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