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者三四次中的如是p2p是什么意思思

“如是者再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呀!_百度作业帮
“如是者再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呀!
如此这般三四次
像这样的事发生了好几次
/好几次如是者再三。像这样的事(发生)了好几次。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2012年云南省昭通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转载]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
南无阿弥陀佛&&&&&&&&&&&&&&&&&&&&&&&&&&&&
疏【有言九品,八从莲生,以第一品云金刚台故。今参合经论,仍以九品皆属莲生。】
  佛经最困难的就是执着文字。佛经不能离开文字,也不能执着文字,离开文字,那是魔说;执着文字,会曲解经意,会错会佛的意思。所以世尊在入灭之前,教导后人「四依法」。这就是教我们,佛不在世,我们学佛依靠经典要用什么样的心态才不会错会佛意。佛教我们四依,第一句就是「依法不依人」,「法」是经典,拣别经典才是真正的归依处,我们一生修行的依靠。善导大师在《四帖疏》里也特别强调这个观点,即使是罗汉、菩萨、等觉菩萨跟我们所讲的,与佛的经义相违背,不相同的,我们都不能够遵守,都不可以听他的,一定要以经做依据。大师在这个批注里特别强调,我们要晓得依法不依人。第二,佛教给我们「依义不依语」。「义」是佛讲的意思,你要明了,佛讲的话没有关系。「语」,记录下来就是文字,就是现在称之为经典,文字不过是语言的符号而已,用符号来代表,把这个语言记录下来。所以我们要依义,语没有关系,多说几句、少说几句无所谓,只要意思对就行了,这是重要的一个标准。第三,那就更重要,这四句一句比一句要紧,「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什么样的话才叫了义?能够帮助我们这一生真正超越轮回,永断生死,成佛作祖,这个法子、这个开示就叫了义。佛所讲的一切大乘经都是以这个为目标。理没错,我们自己程度够不够?了义的经很多,我们仔细去观察一下,哪一个了义经能符合我这个了义的根性?他的经是了义,我这个根不了义,这没有用处,学他那个法门,不能了生死,也不能出三界,这对我来讲就不了义。所以在末法时期,一切经里面,真正能帮助我们在这一生了生死出三界的就是净土三经。除这个三经之外,你要想了生死出三界,不是那么简单,普通人决定做不到。除非你是天才,你是上上根,你是再来人,那没有话说,那个可以成就。中下根性人没有法子了生死,唯有念佛带业往生。所以这个经典是究竟了义、圆满的了义。为什么称它做究竟圆满?华严会上,文殊、普贤、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念佛求生净土,这是上上根人,他们也学这个法门。下下根人,恶道众生,无恶不造的,临终遇善知识,至心忏悔,十念也能往生,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所以这个法门叫究竟了义,叫圆满了义。这是我们一定要把它认识清楚的,我们要学了义经,不学不了义经。我们这一生得人身,寿命不长!不要看到几十年的光阴,一百年的光阴,一弹指就过去了。我将近七十岁了,想想十几岁的时候,就像在昨天的事情一样,你看多快!不可能再有七十年了,纵然再有七十年,也是一弹指就过去了。我们的寿命太短,光阴太宝贵,浪费在不了义经典上,那太可惜了。所以要把时间、精神集中,专修专弘,专弘就是专修,专修就是专弘,自利利他是一不是二,这就对了。所以说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最后,当然就更重要,佛教我们「依智不依识」。这是给我们很大的警惕,为什么?凡夫感情很重,往往被感情拉跑了,明明晓得这个地方是不了义的,可是你几个好朋友,他们相信,今天这个来劝你,明天那个来拉你,为了人情面子不好意思不去,那就坏了。所以佛教给我们依智不依识。「智」是理智,「识」就是感情,依感情没有不堕落的,依理智才能够超越!所以我们要以理性做主宰,不可以感情用事,那你就对了,你的路子就走正确了。这是佛涅盘之前交代我们后人四句话,叫「四依法」。这四句开示,我们真的明白了,我们确实遵守了,那就无异在佛的身旁,跟一天到晚跟在佛的旁边就没有两样!可见得释迦牟尼佛设想很周到,对于千万年后世的学生所遭遇的种种环境他都了解,他都教给我们很好的方法、很好的原则,能够在一切境缘当中不障碍我们的道行,我们都能够成就。这是很高的原则,一定要把握到,然后看许许多多枝枝节节问题,自然就明了。
  莲池大师在这里给我们写得这么多,说明这个世间境缘非常复杂,现代的环境比明朝末年有过之而无不及。守住祖师的教训,守住佛祖的原则,我们在今天这个环境依然可以突破,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疏钞》,为什么要讲《疏钞》,宗旨、目的就在此地。这一段首先提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从《观经》上来的,《观经》里面这个九品,上品他说『金刚台』,没有说莲花,上品中生以下到下下品都说莲花化生,这个人执着文字。八个是有莲花,上上品没有莲花,问题发生在这个地方。『今参合经论』,凡是祖师在这个地方所讲的论,都是讲的《往生论》。我们把三经一论合起来看,你就明了,上上品往生也有莲花,不是经上没说就没有。所以佛教给我们依义不依语,这句话就重要了。底下这段文很长,就经论合起来看,说明九品统统都是莲花化生。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钞【八从莲生者。】
  下面是解释有一些人执着在经典的文字上,看到《观经》上品上生章里面没有说莲花,从上中品到下下品都说的有莲花,于是就执着这九品里面有八品是莲花化生,上上品没有莲花。莲池大师在此地引用许多经文来证明,上品上生也是有莲花的。
  钞【据观经上品上生文云:自见其身,乘金刚台。独无莲华二字,故言下之八品,乃从莲生。】
  疑问就从这里来的。其实这些都是违背了佛对我们四依的教训,「四依法」里面说得很清楚,教我们依义不依语。
  钞【然经论所明,历历皆说生西方者,俱从莲生。】
  『俱』就是凡是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无论品位高下,乃至于边地往生,都是莲花化生。
  钞【大本法藏愿云。】
  这是引用《无量寿经》四十八愿。
  钞【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蝡。】
  蜎蝡是指小动物,我们讲软件的小动物、昆虫一类的。
  钞【生我剎者,皆于七宝池内,莲华中化生,言皆,则概举九品。】
  假如其中有一种不是莲花化生,就不能用『皆』,用「皆」那就是全部都包括,里面没有差别。这是从弥陀本愿里面,没有说哪一类往生的没有莲花。
  钞【又云。他方诸大菩萨,欲见阿弥陀佛者,径于彼国七宝池内,莲华化生。言大菩萨,则必非中下矣。】
  这个文可以给我们做一个旁证,『他方诸大菩萨』,经论里面习惯,如果菩萨上加一个大字,决定是地上菩萨,才称为大,这是佛门里一个惯例。我们通常称「菩萨摩诃萨」,摩诃就是大,这个地方称的大菩萨就是摩诃萨。说菩萨,则说十住、十行、十回向,这是三贤位的菩萨;往上去,初地以上我们都称为大菩萨。登地的菩萨去往生,绝对不是中辈下辈,决定是上上品往生的。所以这个文里面讲,也是在七宝池中莲花化生,可以给我们做一个旁证,上品上生也是莲花化生。
  钞【又云:其上辈者,命欲终时,佛与圣众,悉来迎致,即于七宝池内,莲华化生。言上辈,即正对上品矣,并无最上不莲之意。】
  从经文里面看,我们看不出上上品往生没有莲花,这个意思看不出来。以上所引的都是《无量寿经》,下面有三段是引用其它经典来证明。
  钞【又法华云:闻此经典,如说修行,命终即往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夫得无生忍,非上上品乎?】
  这是《法华经》上所说的,我们读经典,字字句句都要仔细去看,万万不能疏忽了,往往一字一句之差,我们就把经义误会了,铸成很大的错误。有些人看到经文上这么说,所以就是读经,《法华经》的功德很大,念《法华经》。还有一些是外国传来的,不是念全经,念经题「南无妙法莲华经」,行吗?这个地方诸位一定要知道,你看经上明明说「如说修行」,闻此经典,要不能够如说修行,不管用!即使每天认真去读诵,像古来大德有很多的人每天念一部《法华经》,《法华经》念得很熟,念得可以背诵,大概一部念下来也要三、四个小时,这个经文的分量多。要紧是修行,不照这个经典教训去修行没有用处!口善而已,这是我们必须要看清楚的。我劝大家初学要读经,要把经读熟,这是第一个阶段。因为经要是不熟,记不住,就谈不上修行,必须经典里面教训记得很熟,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遇到事、遇到人、遇到物,起心动念马上会想到佛在经上教我怎么做法。依照经典教训做为标准,把自己错误的想法、看法、说法、做法修正过来,这叫做「如说修行」。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里面讲供养,里面也说「诸供养中,法供养为最」,法供养里面总共说七条,第一条就说「如说修行供养」,可见得不能真正去做,那个没有用处。果然真的去做,拿着经典的标准修正我们思想行为,命终时候,希望到极乐世界,希望见阿弥陀佛,你这个愿一定不会落空。不但是学《法华》的,学任何经论都可以,因为一切大乘经论里面所说的都是诸佛如来的标准,所以依照大乘经论修学,就是常随佛学,就是跟佛学。我们依照《无量寿经》,或者依照净土三经、五经来修学,那就是直接跟阿弥陀佛来学习,也就是我们就是学阿弥陀佛,拿阿弥陀佛做为我们自己心行的标准。所以这是这一段里面非常重要的一句话。
  钞【又行愿品,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而曰: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
  彼佛是阿弥陀佛,众会是莲池海会,佛与菩萨都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普贤菩萨往生是在莲花当中化生的。普贤是华藏会上毘卢遮那佛的后补佛,圆教等觉菩萨,请问他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什么品位?当然上上品,那还有什么话说!这是普贤菩萨自己说出来,他生到极乐世界是莲花化生的。这就是直接证明,上上品,《观经》虽然没有说莲花化生,普贤菩萨给我们说出来,上品上生是莲花化生。
  钞【夫普贤往生,非上上品乎?】
  这是一定的道理。
  钞【又宝积明十心回向,后得莲华化生。夫十心菩萨,非上上品乎?以是参考,确有明证。】
  所以这些菩萨确实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都是上上品。
  钞【问:果尔,则上上文中,何以曰金刚台,不曰莲华。】
  果尔,果然如是。《观无量寿佛经》文,上上品为什么不说莲华,而说金刚台?这是大师假设一个问答,帮助我们断疑生信。
  钞【答:文互有无,不足泥故。】
  这两句话就是四依法里面「依义不依语」,不要执着文字,文字里面有省略,意思是圆满的,要懂这个道理。
  钞【何以知之?上品中生,亦曰乘紫金台。】
  可见得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都是莲花化生,莲花当中一定有莲台,所以乘紫金台。
  钞【又将曰七从莲生乎?况中品之下,亦但云此人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文中并无莲华二字,又将曰六从莲生乎?】
  依照文字上来说,这里头问题可多了。所以有的地方说了,有的地方省略,一定要晓得这个意思。
  钞【夫既以不莲为胜,则中下劣品,何以不莲?】
  『不莲』就是没有莲花。假如没有莲花为最胜,上上品只有金刚台没有莲花,没有莲花是最胜的,你要是这么想法,大师在此地就说,中下劣品何以不莲?
  钞【又中品之上,独曰莲华台,其金刚台紫金台之类乎?其莲华之类乎?错杂不伦,进退无据。】
  说莲花,没有说台;说金刚台,没有说莲花,这都是省略之词。大师在此地教给我们『不足泥故』,「泥」就是今天讲执着文字相,不要去执着文字相,知道佛说法跟以后结集成为经本,九句里面互有省略。这一品里面这个说得详细,那个省略一点;那一品里面,那桩事情讲得详细,这个省略一点,其实都是一样的,要明了这个事实。
  钞【灼知文互缺而义必周也。】
  在文字里面有欠缺的,但是意思一定是圆满的,要懂这个道理,这也是事实的真相。
  钞【愚意各有莲华,华各有台,台各不同,而金刚为台之最胜耳。】
  莲池大师这个说法意思很圆满,我刚才讲了,不管是什么品位,统统都是莲花化生,乃至于边地都不例外。莲里面一定有台,莲花以及莲台确实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唯独这桩事情不平等。平等世界是享阿弥陀佛的福报,阿弥陀佛给我们的是平等的,但是莲跟莲台是我们自己净业变现的,这个就不一样了。我们每个人修行功夫有浅深不同,浅深怎么讲?就是清净心的纯度,断烦恼的层次,功夫深的,破几品无明,得的是理一心不乱;功夫浅的,像我们这些人将来能够往生,绝大多数烦恼没断,伏住控制住而已,这是功夫最浅的。功夫深的人,莲花就大,光色也殊胜,那个台当然就不一样;功夫差一等的,莲花就小,光色比不上功夫深的人,里面那个台当然也不如人。我们知道这个事实,你就该知道现在应该怎么办?世间法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俗话常讲: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况在现前这个世间,灾难频繁,我们冷静观察这个社会就知道了。社会现象是果,果必有因,观果就知因,观因就晓得将来的果报。现在我们明白了,一切法中最真实、最殊胜,无过于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今天争取什么?确确实实最聪明的人,一心一意取西方极乐世界,其它的都不要挂在心上,这是真正彻底觉悟的人。我们看底下的例子:
  钞【如怀玉银台初来,金台继至,可验也。】
  怀玉大师往生的故事,《净土圣贤录》里有,《往生传》里也有,这个人可以算是很有志气,一生念佛求生净土,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了,拿着莲花来接引他。他一看到这个莲花是银台,自己想想一生这样精勤努力来念佛,没有能够达到理想的品位,于是在佛面前发愤,我继续努力,希望佛能够持金台来接引我。佛非常慈悲,满他的愿,佛就走了,他又继续不断精进努力,又念了一个星期,佛又来了,看到莲花果然是金台,他就跟佛走了。这是证明,这是证据!是不是阿弥陀佛同情他,跟他换个金台?不是的,这个莲跟台是自己功夫变现出来的,这个与阿弥陀佛没有关系。你到临终的时候,经上讲的很清楚,十方世界众生发一个愿心想求生西方世界,阿弥陀佛七宝池中就长一朵莲花,莲花上还有自己的名字在,怎么会错?你念的功夫愈深,这个莲花就愈来愈大,我们在经上看到,七宝池里面莲花有一由旬的,有十由旬的、百由旬的、千由旬的,可见得大小不相同,光色也不一样。我们要想莲花很大、很殊胜,要想金台、金刚台,要真干才行!这不是阿弥陀佛送给你的,这是你自己净业自自然然变现出来的。阿弥陀佛帮助我们,我们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把这个莲花带来接引我们,莲花不是阿弥陀佛自己种的,是我们自己净业变现出来的,但是阿弥陀佛提供我们一个很好的环境,七宝莲池,八功德水,这是阿弥陀佛提供的,这个一定要知道。所以真正聪明人,真正彻底觉悟的人,应当一切放下,认真去念佛。
  经教,说老实话,不重要!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经教上。印光大师,这是我们近代最好的榜样,他老人家的道场,苏州灵岩山寺,现在我们观光旅游非常方便,学佛的同修几乎都会到灵岩山去看看。他那个念佛堂,现在还一样在念佛,每天六支香,就像普通打佛七一样。但是晚上休息,道场不讲经,也没有法会,没有佛事,专一念佛,这个很有道理。特别是在这个时代,给诸位说,这个法门最契一切众生根机。这样的道场建立,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你一句佛号念到底是决定不错。如果要想学经教,将来发愿弘法利生,也必须要把佛念好,然后再学。佛念好,自己有把握往生,我把时间用在经教上,那个自己不在乎了,这就是我宁愿牺牲自己的品位,去学做菩萨,普度众生。如果说度众生,自己将来不能往生,那就坏了,那个度众生恐怕还要造罪业。为什么说造罪业?古人讲,经典「错下一个字转语,堕五百世野狐身」,讲错一个字!你会不会把经典讲错?一定会讲错。为什么说一定会讲错?因为你烦恼没断,你心不清净,你还有是非人我,还有贪瞋痴慢,用这样的心入如来大乘,那是清凉大师讲的,「有解无行」,解就是研究经论,行就是修持,没有修持,没断烦恼,结果是「增长邪见」,你用邪知邪见去教化众生,你要不要堕三途?你要不要负责任?印光大师慈悲,不让你做错事,不让你堕落,所以他老人家干脆不讲经,也不鼓励别人讲经,只劝你念阿弥陀佛,这是决定没有过失。
  所以中国自古以来,道场里面祖师大德培养弘法人才,不是像现在开佛学院招生,而是在四众弟子当中,经过长时间仔细观察,确实有这个根性、有这个能力,选出来特别的培养他。古时候培养弘法人才叫「讲小座」,法师讲席里面讲经,你在这边听,听完之后你上台讲一遍,把法师先前讲的你重复讲一遍,能够讲到百分之七十、八十,这个人可以培养了。如果没有这个能力,就不劝你,劝你没用处!所以弘法人才很少,确实要有这个天赋,而且真正肯接受教导,这才能出得来。不接受指导,那个没法子,很容易流入狂慧,自以为是;一定要接受指导、要接受磨炼,这才能成一个大器。所以这个事情不是人人都能做的。我们自己有这个愿望,有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能力可以培养,怎么培养?断烦恼。烦恼断尽了,智慧开了,你要有这个愿望就行了。一定要断烦恼、开智慧才行,换句话说,心地清净了,清净心对外面境界是照见,六根自自然然聪明,一听、一看就开悟、就明了,那个时候发愿弘法利生就不难了。由此可知,基础的工作是断烦恼,也就是要修定,先把心定下来,因戒生定,因定开慧。所以戒是无上菩提本,戒律就是守规矩,你不守规矩,你就不会得定。念佛堂里面二六时中教你老实去念佛,这就是戒律,你要遵守,念上几年,烦恼轻了,心清净,你就得定,念佛三昧你得到了,也叫一心不乱;得一心之后,有能力、有兴趣、有志愿,可以学教弘法利生,再干这个,这个路子就对了,这个程序没错,才能成功。「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怀玉求金台,到最后果然金台现前,满愿往生,金台现前就是上品上生。
  钞【且台之义二。】 台有两个意思。
  钞【一者基台之台,则台在华下,如世刻像,下作宝台,台上安华,华上安佛,是也。】
  大家看到很多佛像,无论是塑造的、彩画的,下面都有一个台,莲花在台上。
  钞【二者房台之台,则台在华内。】
  这就是莲花里面的台。我们俗话讲莲蓬,那就是莲台,它在花里面。佛坐在哪里?佛就坐在莲蓬上。
  钞【如法华玄义,以莲表十如;至如是报文云:譬如莲实围绕房台。】
  『莲实』是莲子,『房台』是莲蓬,莲子围绕莲蓬,这就是房台之台。『莲表十如』,「十如」是天台也是《法华经》的精义,精华的义理。为什么说它是精华?只用十句话,简简单单把宇宙人生真相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真不容易!所以十如是我们要牢牢记住。
  演【十如,即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
  你看看,多简单!宇宙人生真相和盘托出。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一切经,就讲这桩事情。所以经典一开头「如是我闻」,如是什么?就是这个东西。
  演【一切诸法,不离于此。】
  「一切诸法」,世出世间一切法,不但佛法,世间法都包括在其中,大,虚空世界,小,微尘、毛孔,一一法都具足这十桩事情。所以从这十桩事情观察一切法,你才看到真相。我们平常说的没有这么详细,平常一般介绍这一切法用「体相用」。平常讲体相用,体跟性包括在体里面,其它的都是在作用、在相里头。换句话说,体相用展开就是十如是,十如是归纳就是体相用;体相用是略说,十如是细说。
  演【如是者,指法之辞。谓诸法有如是之相,如是之性,乃至如是而穷尽,无非实相也。】
  什么叫「如是相」?相是现象,相是形相。形相,我们眼能看得到的,我们手可以摸得着的,它有颜色、有形状、有相状,动物、植物、矿物,它有它的形状、有它的色相。现象,有它的相,但是没有它的形体,像我们看到空中的云彩,水里面的月亮,有它的形相,没有实体,你可以看得到,你摸不到,现象。这个把一切的相包括在其中。为什么说「如是」?这里面的意思就深,相从哪来的?相是所现的,一定有个能现的;没有能现的,怎么会有一个所现的相?能现的是性、是体,性体是什么?是我们的真心,也叫做真如。真心所变现的这些相,相是不是真的?当然是真的,一真一切真!古人用个比喻来说,譬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是能现,相是所现,我们喜欢佛像,我们把这个金铸成一个佛像,像是不是金?像就是金,金就是像。开悟的人,明心见性的人,他的老师问他:性在哪里?他在外面捡一片草叶比一比,明白的人点点头,没错!无有一法不是,法法皆是!这个要很细心的去体会,没有一法不是的,叫如是。相如其性,性如其相,离了性没有相,离了相没有性,就好像金一样,离了金没有这个像,离了像也没有金,金跟像是一不是二。
  果然明了,性在哪里?山河大地无有一法不是,是自己的真如本性。你要是晓得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真性,你的心平等了,为什么?尽虚空遍法界原来就是一个自己!自己跟自己还有分别吗?自己跟自己还有打架吗?没有!这个道理很深很深,但是它确确实实是事实的真相。迷了才有分别,迷了才有执着、才有是非人我。这个事情的确非常难懂,所以经论当中往往用比喻,比喻最常用的是「梦幻泡影」。我们人都有作梦的经验,梦中有山河大地,梦中有自己也有别人,梦中有一切诸法。当我们作梦醒来的时候,冷静去想一想,梦中所有一切境界,哪一个不是自性变现的?没错!不是外头跑到我梦里的,都是自己自性变现出来的。再问一下,梦中哪一个境界不是你自己?梦中自己是自己,梦中别人还是自己!除自己之外没有别人,梦中山河大地也是自己,没有一样不是自己,全心变成梦,全梦就是心。梦是相,是自性变现出来的。问你,你的心像什么样子?作梦那个时候,梦境,就是这个样子,它变成一个相,你就很容易了解。为什么说相是虚妄的?因为相是常常在变,它不固定,所以相叫妄相。性是真的,因为性不变。譬如我们用黄金,黄金不变,造什么东西常常变,喜欢佛像,把它造一个佛像,不喜欢佛像,熔化掉再造一个其它的像,喜欢什么就可以造什么,金没有变,相时时刻刻在变。会变的,我们叫它做虚妄;不变的,叫它做真常,真妄是这么说的,相对说的。如果离开相对,真妄是一不是二,真就是妄,妄就是真。譬如佛像,像是妄的,金是真的,像就是金,金就是像,真妄不二、真妄一如,这样你才真正见到宇宙万有的真相。如是相,相如是。
  第二,『如是性』,「性」是讲本性,『如是体』,「体」是讲本体。如果不是在十如里面讲,体跟性有的时候可以合而为一,体就是性,性就是体,常常把体性或者性体连在一起,是一个意思。在此地分开来,当然就不是一个意思,是一个意思就不能说它做两桩事情。性是本性,性是一切万法的根源,就是真心、本性。体就变了,性变成体了,体有两种:一种是精神的本体,一种是物质的本体。我们用法相唯识来解释,大家就更容易懂得。体就是阿赖耶识里面的见分、相分,阿赖耶的见分是精神的本体,中国人讲的灵魂,我们每个人死了以后会去投胎,谁去投胎?灵魂去投胎,不是肉体去投胎,肉体是物质,那是精神的体,在佛法里面不叫灵魂,叫做神识。物质之体,现在科学家的观察可以说已经到相当的精微,是不是已经观察出来?这个话我们还不敢讲,不过我们可以说相当的接近,这是科学的能事。但是科学对于精神的体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一筹莫展,没有法子探讨,换句话说,一直到今天毫无进步可言。但是对于物质之体的探讨,这些年来确实突飞猛进,证明《金刚经》上讲的,一切色相,物质是一合相,被科学证明出来了。《金刚经》讲这个世界,世界是一合相,一就是一种物质,合是组合。我们现在科学家明了,基本的物质确实是一种,只是它排列的方程式不一样,组合的方式不一样,这样组成电子、组成原子、组成分子,由分子组成动物、植物、矿物。把它一分析,确确实实真的是一合相。科学对于《金刚经》上一合相的确是证实了。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说明物质的真相,到今天才被科学家证明,一点都不错,确实是一种东西组合的。那个「一」就是物质的体,也就是我们法相宗讲的相分。
  『如是力』,力是能力,我们今天讲的动力,或者是现在讲的运动,这个力是运动。谁在那里推动它?诸位要晓得,心是清净的,真心、本性是清净的、是寂灭的、是不动的。这个大宇宙当中,到小而微尘,微尘也是一个小世界,在高倍显微镜之下看起来,它好像当中也有一个像星球一样,旁边有电子围绕着它转,也像是一个小宇宙一样,就是大宇宙的缩小,它也在那里动,什么力量在推动?现在科学家以为是阴电、阳电在推动它。阴电、阳电从哪来的?实在讲,这个问题佛法说得透彻!佛告诉我们,「无明不觉生三细」,动从哪里来的?无明,无明是动相,明就不动了,无明才是动。无明还在三细相之先,心动了,动了就起无明,动了这才生三细。阿赖耶的三细相:无明业相、见相、境界相,见相就是见分,境界相就是相分,一动就变成阿赖耶。所以,阿赖耶是体。上面那个性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一念不觉就变成体,就变成阿赖耶。阿赖耶里面就有力量,这个力量就是无明的力量,在那里推动它。『如是作』,作是造作,这才有造作,造作就有业了。无论大小物相,一切诸法,一一法都具足这十桩事情,一条都不缺。
  『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果跟报,有的时候也把它合成一个;分成两个,果是果,报是报,我们前一生修的有善业,这一生得人身这是果,得人身这一生一切的享受那叫报。有的人得人身,这一生过得很幸福,有的人虽然得人身,这一生过得很辛苦,报不同!果同,果是都得人身,报不同。这就是唯识家所说的「引业」与「满业」,引是引导你去投胎,这是果;满业是投胎之后,你所享受的,那是报,不一样!假如我们把这个事实真相真的搞清楚、搞明白,我们自己在这个大宇宙当中,不但这一生能做主,生生世世自己可以做主宰!自己可以做主宰,那就不叫你众生,就叫你佛,叫你菩萨。《楞严》上说得很好,「若能转境,则同如来」,谁能转境?搞清楚、搞明白就会转境了。转境不难,难在认识,难在明白。认识、明白,在佛经术语叫「悟」,觉悟,难在觉悟;悟了以后,那个事情就好办,为什么?你对于因缘果报清清楚楚,什么样的因缘有什么样的果报,你能够控制因缘、掌握因缘、创造因缘,果报就如自己所愿,没有一样得不到。
  「因」,就是阿赖耶识里面含藏的种子,这是因,生生世世的累积。十法界的因,我们统统具足,我们有作佛的因,有作菩萨的因,也有堕阿鼻地狱的因,样样都有,一个也不缺。我们要享什么样的果报,关键在「缘」上。所以佛法非常重视缘。佛为什么不讲因生,要讲缘生?缘自己可以控制,因自己不能控制。因是已经有了的,没有办法,这不能改变;缘可以自己控制。譬如我们过去造作的是恶因,因已经有了,我从今之后把恶缘断掉,因没有缘不会结果,不会受报,缘把它切断!我过去生中有善因,我今天把善的缘加上去,后面果报那就是我理想的善果。经论当中常常提示我们,「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这两句话讲什么?因,如是因。西方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都是我们自己因变现的,我们有这个因,现在只要加上这个缘,我们到西方世界就作佛了。所以《弥陀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是因;我们今天一心一意依靠阿弥陀佛,信愿持名,这就是缘;因跟缘一结合,下面果报就是西方世界,就见阿弥陀佛,如是果报。假如我们把这桩事情忘掉,我们这个因很多,贪财、贪名、贪色、贪五欲六尘,我们阿赖耶识里面含藏着有三恶道的种子,地狱、饿鬼、畜生。地狱、饿鬼、畜生的缘是什么?是贪瞋痴。我们今天继续不断在搞贪瞋痴,后面果报就现前,果报是什么?三恶道。贪这个缘,饿鬼道去了;瞋恚这个缘,地狱道去了;愚痴的缘,畜生道去了。愚痴是真妄邪正、是非善恶都颠倒了,没有能力辨别。佛法在台湾好像很兴隆,佛法里有正法、有邪法,有真佛、有假佛,谁能辨别?《楞严》上说得很好,「末法时期」就是讲现在这个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你有没有能力辨别邪正?不能辨别,学佛最后果报在畜生道。善心学佛,畜生道里享福,像现在许多人养的这些宠物福报很大。我们在外国看到,那个宠物真的是那一家的主人!一家人都要伺候牠,你看牠福报多大!不是人是主人,是宠物是主人。因为宠物不伺候人的,人要好好的伺候牠,照顾牠,这叫颠倒!佛经里面讲,迷惑颠倒。在台湾,我们中国现在也逐渐流行,我看到也有养宠物的,照顾细心,无微不至,比孝顺父母还周到!这是什么?善心、愚痴的,就受这种果报。所以真妄、邪正、是非,一定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这一生当中才能超越三界,才不至于空过。所以一定要懂得控制缘,缘真的操纵在我们自己手上。远离一切恶缘,要亲近一切善缘。一切缘当中,至善圆满的是阿弥陀佛。实在讲,知道的人不多!你真正知道了,你就会死心塌地,不但世间法放下,所有一切佛法也放下了,一心一意专念阿弥陀佛,那就完全对了。
  末后一句,『如是本末究竟』,这一句是前面九句的总结,有本有末,有始有终,这才究竟。一一法都不外十如。天台大师解释《法华经》经题,因为题上有一个「华」,花就是莲花,解释这个莲花,他用十如来解释。换句话说,用「莲」做一个代表,说明十如。然后再告诉你,一切万法,法法皆具十如,没有一法例外的。
  讲到「如是报」这一句,大师有个比喻,『譬如莲实围绕房台』,莲实就是莲子,莲子围绕在莲蓬里面,莲蓬就是台。莲蓬长在花里面,我们塑造佛像,不管佛是坐着或者是站着,那个脚都站在莲蓬上,坐也坐在莲蓬上,莲蓬就是房台。所以台有这两种差别。
  钞【又云:实依于台。】 『实』是莲子,莲子依于莲蓬。
  钞【实则莲子,子藏台中,则世所谓莲房是也。】
  文雅一点说『莲房』,我们俗称莲蓬,就是这个意思。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钞【又华严十地莲华文云:琉璃为茎,栴檀为台,玛瑙为须,阎浮檀金为叶。并称茎台须叶。而涅盘亦云:譬如茎叶须台,合为莲华。此所谓台,皆房台也。】
  这是大师引用《华严》跟《涅盘经》经文上来作证明,佛说莲台说得很多,诸经里面都有说。这里面说的『台』,就是我们所说的莲蓬、莲台,这个地方叫『房台』,就是这个意思。
  钞【即法华甄叔迦宝以为其台之意也。】
  这是《法华经》上,『甄叔迦宝』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红宝石。
  钞【观是,则知观经华座观中,先言作莲华想,次云释迦毗楞伽宝以为其台,则华内之台也。】
  诸经所说足以证明金刚台、紫金台都是指莲花里面的房台。『释迦毗楞伽宝』,这是宝珠的名称,也都是梵语,是「能胜」的意思,就是这个宝珠非常珍贵,非常稀有殊胜。
  钞【又云:一一金色,处处变化,或作金刚台,或作珍珠网等,则华下之台也。】
华在台上,华中也有台。
  钞【故上品中生,先言紫金台,次云足下亦有七宝莲华,则紫金台在华下明矣。】
这个说法,说的这个台是华下面的台。
  钞【华必有台,台必有华,言金刚台,不言华,与言华不言台,文前后互显耳。】
  这是我们读佛经应当要知道的,佛说法以及后人的结集,把这个记录成文字,文字里面免不了有修辞,就是中国当年翻译的时候,一部经完成之后,还要找一些大文学家来作修辞的工作,保持它意思不变,在词句上美化。我们中国人做这个工作,在我们想象当中,阿难尊者最初结集也应该有这修饰的工作。所以文字互相有显略,在这个地方说得明显,那个地方说得简单;那边说得明显,这个地方说得简单,所以要合起来看,意思才能够看完整。
  钞【但上上品一生莲中,实时华开,实时见佛,实时证道;其余则华开渐晚,见佛渐迟,证道渐远。以是分别,知上上独胜,非为无莲也。】
  这是大师为我们说明这九品胜劣的差别,九品当中只有上上品往生到那个地方就华开见佛,我们在回向偈上常念「华开见佛悟无生」,悟无生就是证道。无生法忍,果位也有浅深不同。依《仁王经》所说,七地菩萨所证的是下品无生法忍,八地是中品,九地是上品。如果我们把标准再放宽一点,圆教初住菩萨也可以说「华开见佛悟无生」。无生,用天台家六即的说法,应当是属于分证,它是部分证得,没有圆满的证得。天台家说圆教初住菩萨是分证佛。这是讲证道。我们要晓得,同样是上上品往生,里面的地位还是有不同,还是有高下之分。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细分他有四十一个阶级,这都是真正证果的。这个位次上的菩萨,即使不需要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他也有能力、也有神通到十方世界去度化众生,应以佛身而得度者,他就能现佛身而为说法,这是佛在许多大乘经里面都说过。这是法身大士,上上品往生的。如果是凡夫去往生的,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凡夫有没有上上品的分?也有。善导大师说我们遇缘不同,如果遇缘殊胜的话,确实也能够到上上品往生。即使我们往生品位没有那么高,我们的业障习气很重,这带业去往生的,生到西方世界下三品往生,到达极乐世界之后,我们的能力几乎跟上上品是相同的;就是下下品往生,到达西方世界,也能够到他方世界随类化身去普度众生。这个能力从哪来的?这种能力不是自己的,自己没见性,没有破无明,没有见法身,这个能力是阿弥陀佛加持的。诸位要记住,他方世界没有,唯独西方极乐世界有,就是极乐世界的人没有破无明、没有证得法身,也跟法身大士一样应化十方诸佛剎土,西方称为第一殊胜就在此地。
  『其余』就是上中品以下的其它品位,华开时间就比较晚。『见佛』,这个地方见佛是见报身佛;如果讲应化佛,那是天天见面的。诸位要知道,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降生在我们这个世界,曾经为众生说法四十九年,八十岁才入般涅盘的,这尊佛的像就叫应身佛,不是报身;报身佛要是来了,我们也看不见,报身佛那个佛的头大概比地球还大,你怎么能看得见?报身佛,我们看不见。西方世界华开见佛是见报身佛,我们在赞佛偈里面念的,报身佛的像很大,「白毫宛转五须弥」,古来这些祖师大德赞佛,「须弥」的意思叫妙高,我们这个地区里面最高的一座山,就是我们这个地方的须弥山。我们地球最高的山是喜马拉雅山,释迦牟尼佛正好就出生在喜马拉雅山的南面,现在的尼泊尔,是个小国。就以喜马拉雅山为一个例子,佛两个眉毛当中有两根白毫,这两根白毫盘旋起来有多大?有五座喜马拉雅山那么大,你们想想看,佛的这个头岂不是就跟地球一样大,我们怎么会看得见?看不见的。我们能见到的、能接触到的,都是应身佛、化身佛,应化佛在西方极乐世界非常多,时时刻刻、在在处处都见到,几乎佛没离开我们,一天到晚都跟佛在一起,这是应化佛。这个事实,我们明白了,实在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品位没有大关系,见报身佛早见晚见不要紧,应化佛也是真佛,不是假的,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天天见面,何况得佛本愿威神加持,智慧、神通、道力几乎跟等觉菩萨没有两样,这还不满足吗?应当死心塌地老实念佛就对了。
  『以是分别,知上上独胜,非为无莲也』,《观经》上品上生只说金刚台没有讲莲花,从这么多经文我们可以推想得到,上品上生一定也有莲花,经文当中省略而已。
  钞【若以无莲为胜,有莲为劣,是薄莲也,何取于莲邦。】
  假如说没有莲花是最殊胜,有莲花反而差一等,『是薄莲也』,我们对莲花就看轻了。
  钞【而华座观,明佛坐莲华,则佛亦劣矣,理云何通?】
  十六观里面,第七观是『华座观』,观佛的花座,观莲花。佛是住在莲花里面,上品上生没有莲花,只坐金刚台没有莲花,没有莲花为殊胜,那佛也比不上他,哪有这个道理?理上讲不通的。这些话无非都是破除我们的疑惑,说明九品都有莲花,九品都有房台,都有台。
  演【但上上品下。】 就是指前面这段文。
  演【是明上品殊胜之义。】 『明』是说明,说明上品上生无比的殊胜。
  演【华开渐晚二句。】 这就是指下面的。我们继续看底下:
  演【上品中生,经宿花开,即得见佛。】
  上品上生到那边花就开。上品中生的,经宿花开,隔一夜花就开,花开就见佛。这个一夜,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夜,西方世界没有日夜,没有年月日时,换句话说,比上品上生晚十二个小时而已。
  演【上品下生,经一日一夜,莲华乃开。】
  上品下生,才二十四个小时,花开了。花开了还没见到佛,什么时候见佛?
  演【七日之中,乃得见佛。】
一天一夜花开,花开七天见佛,见到佛的报身。
  演【乃至下品上生,经七七日,花开见佛。】
  下品上生是造作恶业的众生,不过恶造得不太重。经七七四十九天,花开见佛。
  演【下品中生,经于六劫,花开见佛。】
这个时间是真长。
  演【下品下生,经十二大劫,花开见佛。】
这是华开渐晚。
  演【证道渐远者,上中,经一小劫。】
  这个地方讲的证道就是得无生法忍。「华开见佛悟无生」是三个阶段,不是一次的,一次完成的只有上品上生。花开见佛是同时的,证果就不同时,时间有差别,上品中生经一小劫。
  演【上下,经三小劫,得无生忍,住欢喜地。乃至下上,经十小劫,得入初地。】
  得无生忍,住欢喜地,这就说明无生忍的标准是圆教初地菩萨,这个地位确实是很高,证无生忍。
  演【下中,经于六劫,发无上道心。】
他六劫花开见佛,发无上道心。
  演【下下,十二大劫,发菩提之心。】
  无上道心跟菩提心是一个意思,都是指圆教初住的地位,别教是初地。也就是说,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是这个地位。这个地位在别教来说,已经修满一个阿僧祇劫,到第二个阿僧祇劫才证得这个果位。在西方世界下下品往生的人,他只要十二大劫,在他方世界要修一个阿僧祇劫,这不能比。这也就是说明,为什么一切诸佛菩萨劝我们求生净土,道理在此地。
  可是诸位如果细细读这个经文,会有一个疑问,下品上生的,怎么七七四十九天就花开见佛,他的成就超过中辈往生?此地中辈,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没说。但是我们很清楚,中辈往生,前面两种是持戒的小乘人,回小向大求生净土的;中品下生的是世间的善人,下品上生是作恶之人,为什么他往生这个时间还短,成就还快速?这个地方一定要晓得,作恶是一桩事情,根性又是一桩事情。造恶的人他胸襟很开阔,很讲义气,愿意帮助人,在这一方面来说,小乘人不如他,小乘人保护自己。江湖豪杰能舍己为人,见人家有危难,他肯拔刀相助,他有这一分豪迈之气,所以他一回头生净土往往成就比别人快速,是这么一个道理。下品中生,那就不行,下品中生,经上讲得很清楚,多半都是出家不守戒律之人。这也是宿世的善根,他还能念佛,修积功德而得往生的。下品下生,那是造五逆十恶,可以说是罪大恶极之人,也是借着过去生中的善根,这样往生的。由此可知,九品不是佛菩萨建立的,完全是我们自己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修行功夫浅深所感,显现出来的这个果位。前面曾经报告,我们看这个果位很清楚,西方世界的人对这些事情从来没有起心动念过。事实的真相我们一定要明了。因为在西方极乐世界所见到的那个相状完全是平等,在这个地方我们才了解,「华开见佛悟无生」是自己的性德流露了。没有见佛、没有悟无生,他那个受用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给你的。因此,你在表面上看不出高下,完全平等。所以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这个平等世界也叫我们怀疑,也叫我们难以理解,众生造的业力不平等,修行功夫不平等,为什么一切神通、道力、受用都平等?你不平等的那一部分,阿弥陀佛帮助你、加给你,所以你统统都平等了,是这么个意思。西方世界是真平等。
  下面莲池大师又假设一个问答,真的唯恐你有疑惑,疑能障道,疑惑要是不除,纵然念佛往生,也生到疑城边地。这是大师是真实的慈悲,帮我们断疑生信。
  钞【问:极乐九品,八从莲生,四明何为有是言乎。】
  四明尊者注《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观无量寿佛经疏》是智者大师作的,《钞》是四明尊者作的。四明尊者在《钞》里面讲,『极乐九品,八从莲生』,这句话是他说的。他是天台宗一代祖师,难道还有错误吗?所以我们现在选择《观无量寿佛经》的批注,我们选善导的,没有选天台的。你仔细去观察,善导所解的比天台的《妙宗钞》解得圆满,解得好。天台,实在讲他还是离不开他的学说主张,要用佛法说,他的成见,他的执着,那就是三止三观;十六观法,他解释的是用天台一心三观,用这个方法来修观。《观无量寿佛经》确实没有这个意思,硬是把天台那一套方法加到这个地方来用,这样一来就更加困难,不如善导大师讲的这个简单明了。我们看莲池大师的说法:
  钞【答:四明只说八从莲生,未说不莲为是何品。以中下品亦无莲华故,若果上上不莲,当必有说,而乃徒开其端,不竟其说者,何也。】
  『八从莲生』,到底是哪一品没有莲花,没有说明白。这九品里面,有的说到莲台,有的说到莲花,有的莲台跟莲花一起说,没有说莲花的,也并不是只有上上品一种,到底说的是哪一种,四明『徒开其端,不竟其说』,没讲清楚。
  钞【或此八字传写之误,安知不是极乐九品,必从莲生,俟高明更辨之。】
  莲池大师这个话说得很圆满,也许是后人抄写抄错,『八』可能是个『必』,也说不定!
  演【问极乐九品下,是释明妙宗钞或有差误。】
  所以才叫后人生起这么多疑惑。
  疏【问:下品之外,复有胎生,为实有否。】
  这是《无量寿经》所说的。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下下品往生之外的,是不是像经上讲的真的有胎生?
  疏【答:表信力不坚故,实无胎生。】
  莲池大师这句话非常的肯定,西方极乐世界确确实实没有胎生。边地是有,也是莲花化生,不过他是五百年不见佛、不闻法,苦就苦在这个地方。不见佛、不闻法,当然是应化身佛,不是报身佛。应化身佛,五百年不能见,这个五百年也是我们人间的时间单位来计算。
  钞【非胎生者,大本云:佛告弥勒,若有众生,修诸功德,愿生彼剎,不了佛智,志意犹豫,临命终时,方悔己过,以是生彼,纔入边地,见七宝城,即便止住,于莲华生,亦有自然快乐,如忉利天,惟于城中经五百岁,不得见佛,不闻经法,以此为苦,故名胎生。非实胎育如人间也。】
  为什么会堕在边地疑城?《无量寿经》上讲得很明白。总而言之,归纳它的因素是两个:一个对于佛的究竟圆满智慧怀疑,一个对于自己的善根起怀疑。但是他还是信愿持名,他要没有信愿持名,根本就不能生;有信愿持名,心里有这个疑惑,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能入品,堕在边地是这么一个意思。边地,诸位要晓得,并不是真的离中心区远远的那个地区,不是的,都是比喻。边地是什么?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在莲花里见不到佛、听不到法,这就叫边地。可是在里面快乐就像忉利天一样、像夜摩天一样,那里头确实自在快乐。不见佛、不闻法,以此为苦,叫做边地。也许你这个莲花就在阿弥陀佛旁边,并不很远。但是你有疑惑,你就不能感应佛的应化身,可见得佛对一切众生是公平的,是没有界限的,是因为你自己有障碍。大经上讲,「疑为菩萨最大的障难」,有这种疑惑,使自己见不了佛、闻不了法。注子里面都出自《无量寿经》。
  钞【又云:如剎帝利,其子犯法,幽之内宫。】
  『幽』就是拘禁的意思,犯法了,坐监、坐牢。
  钞【处以华观。】
  『华观』就是华丽的宫殿。幽禁在这个地方,不准自由出入。
  钞【层楼绮殿,好饰奇珍,宝帐金床,服御所资,悉皆丰备。】
  这是说里面生活非常豪华,一切物质享受都不缺乏,样样具足。他是王子,王子犯法坐监牢跟一般人不一样,幽禁在深宫里面。
  钞【而以阎浮金锁系其两足,不得自在,即胎生喻也。】
  这是比喻『胎生』的意思,他不能自在,不能见佛,不能闻法。即使下下品往生的人他得自在,每天他可以到十方世界去供养诸佛,听佛说法;有时候遇到有缘的众生,他顺便也会以种种身去度化众生,他得自由自在。生在边地疑城,五百年他没有这个自在,这个比喻作胎生,胎就是不自在的意思。
  钞【又云:若识其本罪,深自悔责,求离本处,即得往诣无量寿佛所。】
  换句话说,凡是这一类往生的人,五百岁是他的极限,也就是说,顶多五百岁,他就会后悔、就会忏悔,就能把这个疑惑断除。当然还有很快的,有到那个地方一岁、两岁他就忏悔,一忏悔就离开了,佛就现前,就能见佛闻法。这也说明堕在边地时间不是很长,最长不过是五百年而已,以我们这个世间算法。
  钞【又菩萨处胎经云:西方去此阎浮提十二亿那由他,有懈慢界,国土七宝,其乐无比,发意欲生弥陀佛国,而染着于此,不能前进,亦疑城边地类也。如是皆繇信不切故。】
  这是世尊在《菩萨处胎经》里面有这一段话。这一段话里面所说的,念佛人有堕懈慢国的,懈是懈怠,慢是我慢,念佛人这些毛病习气没有改掉,将来求生净土找错了地方,把懈慢国当作极乐世界,那就错了。懈慢国距离娑婆世界比较近,是在娑婆与极乐世界的当中,还没到西方极乐世界,看到这个地方,这不错,大概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了,他就住在那里不走了,那就错了。真正念佛人,说实在话不太容易到这个地方,为什么?阿弥陀佛来接引你,紧跟着阿弥陀佛,哪里还会有错?跟阿弥陀佛跟一半不跟他了,那可能就跑到这里来了,那个麻烦就大了。所以紧跟着阿弥陀佛。何况真正往生,从我们这里到达西方极乐世界时间非常短,弹指之顷就到了,哪里会堕落到这个地方,这不可能的。这个我们大可以放心,但是知道有这么一个处所。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lus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