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做高考题觉得难化学我觉得CD都对呀

CD略江苏省姜堰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化学答案
CD相关试题高中化学?/view/9be0cd7c50ce.html 第七题的C为什么可以
白白小姐丶361
1、高锰酸钾可以把浓盐酸里的氯离子氧化成氯气(高锰酸钾氧化性高于氯气)(试管里有气泡)2、氯气把硫化钠的硫氧化成硫单质.(氯气的氧化性高于硫单质)(试管底部有有固体生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应该是因为气管进出管长短反了,这样的结果是由于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而被收集,没有出去与硫化钠反应置换出硫。希望对你有帮助!
为什么不可以啊,2MnO4- +16H+
+10Cl- =2Mn2+ +5Cl2 +8H2O,是Na2S溶液的话,Na2S会发生电离,产生S离子,S离子有还原性,而Cl2有氧化性,从而与Cl2反应,就可以证明了
扫描下载二维码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4098套总数:5676216套专访:3180部会员:324765位
当前位置:
& 学年河南省罗山高中高二化学暑假自主学习章节突破测试:选修4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学年河南省罗山高中高二化学暑假自主学习章节突破测试:选修4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0次
资料类型:
文档大小:483KB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河南省罗山高中学年高二下期暑假自主学习章节突破测试:选修4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解析版)
1.关于化学反应的ΔH的理解正确的是
A.ΔH>0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ΔH=ΣH(反应物)-ΣH(生成物)
C.所有化学反应的ΔH都可以通过实验测出
D.ΔH=反应中化学键形成时吸收的总能量-反应中化学键断裂时放出的总能量
试题分析:ΔH表示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之差,故ΔH=ΣH(生成物)-ΣH(反应物),故B项错误;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的ΔH都可以通过实验测出,故C项错误;ΔH还可以从剑能的角度分析:ΔH=反应中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反应中化学键形成时释放的总能量,故D项错误;当ΔH0,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项正确。
考点:焓变、反应热。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放热反应的发生无需任何条件
【解析】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但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的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A正确,B不正确。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系,CD都不正确。答案选A。
3.下列有关能量转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人类使用照明设备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燃料燃烧时只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4.现在电视上有一“自热米饭”的广告播的很火,它介绍在食用时,将一无色液体加入到一白色固体中,放上装米饭的盒子,过几分钟米饭马上就热气腾腾,就可以食用了,非常方便。请你推测其白色固体和无色液体可能是如下哪个组合
A.硝酸铵和水
B.浓硫酸和水
C.氧化钙和水
D.固体酒精和水
5.已知:H2(g)+F2(g)===2HF(g)
ΔH=-270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条件下,1 mol H2(g)与1 mol F2(g)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HF(g)的能量
B.1 mol H2(g)与1 mol F2(g)反应生成2 mol液态HF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该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可用右图来表示
试题分析: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1 mol H2(g)与1 mol F2(g)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HF(g)的能量,A正确;B、1 mol H2(g)与1 mol F2(g)反应生成2 mol气态HF放出的热量为270 kJ,则生成2 mol液态HF时放出的热量大于270 kJ,B错误;C、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逆反应是吸热反应,C错误;D、右图表示的1 mol H2(g)与1 mol F2(g)的能量总和小于2 mol HF(g)的能量,不符合,D错误。答案选A。
考点:能量的转化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要由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来决定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
C.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D.反应热可用量热计测量
【解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系,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系,因此选项C是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C。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热化学方程式中无论反应物还是生成物必须标明聚集状态
B.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不能表示分子的个数
C.反应热指的是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D.所有的化学反应
【解析】A.在热化学方程式中无论反应物还是生成物必须标明聚集状态
B.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不能表示分子的个数
C.反应热指的是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D.所有的化学反应
8.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l) ===2H2(g)+ O2(g)
ΔH1=571.6kJ·mol–1
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 H2O(g) ===CO(g)+ H2(g)
ΔH2=131.3kJ·mol–1
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4(g)+ H2O(g) ===CO(g)+3H2(g)
ΔH3=206.1kJ·mol–1
A.反应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反应使用催化剂,ΔH3减小
D.反应CH4(g)===C(s)+2H2(g)的ΔH=74.8 kJ·mol–1
试题分析:A、①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A错误;B、②中ΔH2===131.3 kJ·mol–1>0,反应为吸热反应,B错误;C、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焓变,C错误;D、根据盖斯定律:③-②即可得反应CH4(g)===C(s)+2H2(g)的ΔH=206.1 kJ·mol–1-131.3 kJ·mol–1=74.8 kJ·mol–1,D正确。答案选D。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的有关判断以及反应热计算等
【名师点晴】应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简单计算的关键在于设计反应过程,同时还需要注意:①参照新的热化学方程式(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结合原热化学方程式(一般2~3个)进行合理“变形”,如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乘除以某一个数,然后将它们相加、减,得到目标热化学方程式,求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ΔH与原热化学方程式之间ΔH的换算关系。②当热化学方程式乘、除以某一个数时,ΔH也应相应地乘、除以某一个数;方程式进行加减运算时,ΔH也同样要进行加减运算,且要带“+”“-”符号,即把ΔH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运算。③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书写时,ΔH的符号也随之改变,但数值不变。④在设计反应过程中,会遇到同一物质的三态(固、液、气)的相互转化,状态由固→液→气变化时,会吸热;反之会放热。答题时注意灵活应用。
9.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
C构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E1、E3表示两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B.三种化合物的稳定性顺序:B﹤A﹤C
C.整个反应的ΔH=E1-E2
D.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的焓变,但能提高产率
试题分析:A、A→B的反应为吸热反应,B→C的反应为放热反应,A错误;B、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B正确;C、整个反应中△H=(E1-E2)+(E2-E3)-E4=E1-E3-E4,C错误;D、加入催化剂,只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不改变反应热,也不会提高产率,D错误。答案选B
考点: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O2、O3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反应,且都生成Al2O3。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4Al(s)+ 3O2(g)===2Al2O3(s);△H=-Q1 kJ/mol
4Al(s)+ 2O3(g)===2Al2O3(s);△H=-Q2 kJ/mol。Q1 、Q2均大于0,且Q1 <Q2,下列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①上述两个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②4mol固态Al和3mol气态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2mol固态Al2O3所具有的能量;
③等质量的O2 、O3,O2的能量高;
④等物质的量的O2 、O3,O3的能量高;
⑤由O2生成O3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⑥由O2生成O3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解析】本题可用下图表示:
由图可看出,等质量的O2 、O3相比,O3的能量高;由O2生成O3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11.图是198K 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 + 3H2 2NH3, △H = -92kJ·mol-1
B.a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C.加入催化剂, 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改变
D.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lmol N2和3molH2 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1kJ,若通入2mol N2和6mol H2 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2kJ 则184>Q2 >2Q1
试题分析:热化学方程式书写需标明各物质状态,故A项错误;加入催化剂会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故B项错误;但加入催化剂只能降低反应活化能,并不能改变该反应的反应热,故C项错误;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 通入lmol N2和3molH2 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1kJ, 若通入2mol N2和6mol H2则相当于等效的两个lmol N2和3molH2 反应合,合并之后平衡正向移动,故Q2 >2Q1,但反应为平衡体系,故放出的热量小于184kJ,故D项正确。
考点:化学反应能量变化。
下列反应中符合图示能量变化的是
A.电解Al2O3得到Al和O2
B.Ba(OH)2·8H2O与NH4Cl反应
D.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试题分析:根据图示可知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当反应发生时会释放能量,故反应是放热反应。A.电解Al2O3得到Al和O2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与图像不吻合,错误;B.Ba(OH)2·8H2O与NH4Cl反应是吸热反应,与图像不吻合,错误;C.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与图像吻合,正确;D.灼热的炭与CO2反应产生CO,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与图像不吻合,错误。
考点:考查图像方法在反应热与物质含有的能量关系的应用的知识。
13.由金红石?TiO2?制取单质Ti涉及到的步骤为:
TiO2TiCl4Ti
已知:C?s?+O2?g?=CO2?g?
?H=?393?5kJ·mol?1
②2CO?g?+O2?g?=2CO2?g?
?H=?566kJ·mol?1
③TiO2?s?+2Cl2?g?=TiCl4?s?+O2?g?
?H=+141kJ·mol?1
则TiO2?s?+2Cl2?g?+2C?s?=TiCl4?s?+2CO?g?的?H是
A.-80kJ·mol?1
B.-160kJ·mol?1
C.160kJ·mol?1
D.80kJ·mol?1
试题分析:+①×2―②得:△H=+141kJ·mol?1+566kJ·mol?1?393?5kJ·mol?1×2=-80kJ·mol?1,A正确。选A。
考点: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1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代表燃烧热(25℃,101 kPa)的是(
A.CH4(g)+O2(g)2H2O(l)+CO(g)
B.S(s)+O2(g)SO3(s)
C.C6H12O6(s)+6O2(g)6CO2(g)+6H2O(l)
D.2CO(g)+O2(g)2CO2(g)
试题分析:燃烧热是指1摩尔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A、应该生成二氧化碳,错误,不选A;B、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是三氧化硫,错误,不选B;C、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正确,选C;D、物质的量不是1摩尔,错误,不选D。
考点:燃烧热的定义
【名师点睛】燃烧热是指1摩尔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碳元素的稳定的氧化物为二氧化碳气体,氢元素稳定氧化物为液态的水,硫元素稳定的氧化物为二氧化硫气体。
15.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B.由C(金刚石,s)=C(石墨,s)△H=-1.90 kJ·mol-1可知稳定
【解析】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16.(8分)已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所致。下图为N2(g)和O2(g)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1)人们通常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则N≡N键的键能为
kJ·mol-1。根据上图写出N2(g)和O2(g)生成NO(g)的热化学方程式:
(2)NO(g)分解生成N2(g)和O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当有16 g O2(g)生成时,该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为:
【答案】 (1)946(2分); N2(g)+O2(g)=2NO(g) ΔH=+180 kJ·mol-1(2分)
(2)2NO(g)=N2(g)+O2(g) ΔH=-180 kJ·mol-1(2分); 90(2分)
【解析】(1)根据示意图可知,N≡N键的键能为946kJ/mol。反应热就是断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的差值,因此根据键能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热△H=946kJ/mol+498kJ/mol-2×632kJ/mol=+180kJ/mol,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N2(g)+O2(g)=2NO(g) ΔH=+180 kJ·mol-1。
(2)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逆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NO(g)分解生成N2(g)和O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O(g)=N2(g)+O2(g) ΔH=-180 kJ·mol-1。16g氧气是0.5mol,所以放出的热量是180 kJ·mol-1×0.5mol=90kJ。
17.(2分)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已知火箭发射时可用肼(N2H4)为燃料,以NO2作氧化剂,反应生成N2(g)和气态的水,据下列的2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N2(g)+2O2(g)= 2NO2(g)
△H= +67.7kJ/mol
N2H4(g)+O2(g)=N2(g)+ 2H2O(g) △H= -534kJ/mol
试写出肼(N2H4)与NO2反应生成N2(g)和气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解析】略
18.已知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回答下列问题。
(1)用含20 g NaOH的稀溶液跟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    kJ的热量。
(2)用含2 mol H2SO4的稀溶液跟足量稀NaOH反应,此反应的中和热为      。
(3)如果将(1)反应中的稀盐酸换成稀醋酸,反应放出的热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来(1)放出的热量。
【答案】(1)28.65 (2)57.3 kJ·mol-1 (3)小于
【解析】(1)=0.5 mol,所以0.5 mol NaOH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5 mol×57.3 kJ·mol-1=28.65 kJ。
(2)据中和热的定义可知,中和热与强酸、强碱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无关,中和热为57.3 kJ·mol-1。
(3)因醋酸为弱酸,用NaOH中和时,需不断地电离出H+,而电离过程要吸收热量,故反应放出的热量会减小。
19.(6分)实验室用50 mL 0.50 mol·L-1盐酸、50 mL 0.55 mol·L-1 NaOH,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的理由是_________。
(2)如用0.50 mol·L-1盐酸与NaOH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3)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盐酸 NaOH溶液
1 20.2 20.3 23.7
2 20.3 20.5 23.8
3 21.5 21.6 24.9
经数据处理,t2-t1=3.4℃。则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
ΔH =________。
【答案】Cu传热快,热量损失大
偏大 ΔH=-56.8 kJ·mol-1。
【解析】(1)因为铜是金属,是热的良导体,传热快,热量损失大 ,所以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2)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热,所以测的的中和热偏大。
(3)反应中放出的热量是(m1+m2)×c×(t2-t1)=0.418(t2-t1)kJ,反应中生成水是0.025mol,所以中和热是△H=-0.418(t2-t1)/0.025kJ/mol=-56.8 kJ·mol-1。
Ⅰ.配制0.50 mol·L-1NaOH溶液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470 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
(2)从图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填字母):
名称 托盘天平 小烧杯 坩埚钳 玻璃棒 药匙 量筒
序号 a b c d e f
(2)取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
t2/℃ 温度差平均值
(t2-t1)/℃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30.1
2 27.0 27.4 27.2 33.3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答案】Ⅰ.(1)10.0 (2)ab、e ;
Ⅱ.(1)环形玻璃搅拌棒
(2) ①4.0②-53.5 kJ·mol-1 ③AC、D。
试题分析:Ⅰ.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0.50 mol/L的 470 mL NaOH溶液,由于容量瓶规格与该体积最接近的是500ml,所以应该选择500ml容量瓶来配制,溶液有均一性,各处的浓度相等,所以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是m(NaOH)=(0. 5L×0.50 mol/L)×40g/mol=10.0g;(2)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有用药匙取药品,由于NaOH有腐蚀性,所以在烧杯中使用托盘天平进行称量,故选项是a、b、e; Ⅱ.测定中和热:(1)实验桌上备有烧杯(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胶头滴管、量筒盐酸、NaOH溶液,尚缺少的实验玻璃用品是环形玻璃搅拌棒、温度计;(2)①在这四次实验中反应的温度变化分别是:5、6.1、3.9、4.1。可见第一次、第二次的误差太大,偏离真实值,舍去,平均温度是(3.9+4.1)÷2=4.0;②由于硫酸是二元酸,NaOH是一元碱,所以根据给定的浓度与溶液的体积可知酸过量,反应放出的热量应该按照碱来计算,所以该反应的中和热ΔH=-;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使热量散失,正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则碱的物质的量增大,反应放出的热量增大,错误;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时间过长,热量散失的多,正确;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使反应开始的温度偏高,温度差偏小,反应热偏少,正确。
考点: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酸碱中和热的测定、计算误差分析等有关知识。
21.能源短缺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因此甲醇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
(1)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2CH3OH(l)+3O2(g)
2CO2(g)+4H2O(g)
△H= -1275.6 kJ·mol—1
△H=+ 44.0 kJ.mo—1
写出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工业上用CO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图1表示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图2表示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 H2和一定量的CO后,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图。
在“图1”中,曲线
(填“a”或“b”)表示使用了催化剂。
能判断该反应在“图2”所在条件下是否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双选)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体系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v正(H2)=2v逆(CH3OH)
D.CO与H2的物质的量的比不随时间改变
计算该温度下CO(g)+2H2(g)CH3OH(g)的化学平衡常数K=
④请在“图3”中画出平衡时甲醇百分含量(纵坐标)随温度(横坐标)变化的曲线,要求画压强不同的2条曲线(在曲线上标出P1、P2,且P1 Ksp(CaSO4)时,才能形成硫酸钙的过饱和溶液,才有沉淀析出,则c最小值为1.82×10-3。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原理,涉及盖斯定律和燃烧热、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化学平衡的判断依据、化学平衡常数、判断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画出温度和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图像、稀释公式及溶度积的计算。
22.(15分)(1)A、B、C、D、E、F六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给出。
①若反应①②③均为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A、D、E都为卤素单质,化合物中的阳离了均为Na+,则A、D、E的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
(写化学式)。在一定条件下E和D以物质的量比为5:l在硫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若把B、C、F三种溶液汇集在一起得到1L混合溶液,并物质的转化关系给其中加入一定量的E,溶液中卤素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与通入E的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如下表所示(x和y均大于0)。
各离子的量与E的体积的关系
I.当通入E的体积为2.8L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填具体数据)。
III.当通入E的体积为11.2L时,该溶液中c(Na+)=____
mol·L-1(通入E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2)用H2O2可除去工业尾气中的Cl2,相关反应:
H2O2(1)+Cl2(g)2HCl(g)+O2(g)△H>0.
①为了提高H2O2的除氯效果,采取的措施最好的是
(只改变一种条件),其原因是:
(g)+O2(g)= H2O(1), △H2 = -285.84kJ·mol-l
Cl2(g)+ H2(g)= 2HCl(g), △H3 = -184.6kJ·mol-l
则H2O2(1)与Cl2(g)反应生成HCl(g)和O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试题分析:若反应①②③均为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A、D、E都为卤素单质,则A为Br2,D为I2,E为Cl2,三者的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I2<Br2<Cl2;在一定条件下E(Cl2)和D(I2)以物质的量比为5:l在硫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据得失电子守恒有5Cl2+I2――10Cl-+2IO3-,再据电荷守恒有5Cl2+I2――10Cl-+2IO3-+12H+,最后据原子守恒得5Cl2+I2+6H2O=10Cl-+2IO3-+12H+。
由于B为NaI、C为NaBr、F为NaCl,E为Cl2,据表中的数据说明当E(Cl2)通入2.8L→5.6L时依次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1.5-1.25-0.1=0.15mol
则x=0.15mol,y=1.4-(2-1.5)=0.9mol;
当通入E的体积为11.2L时,据电荷守恒得该溶液中c(Na+)=2+0.9=2.9mol·L-1。
根据反应原理(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右移,提高H2O2的除氯效果(减压虽能使平衡向右移动,但会导致反应速率慢,故不是最好措施);
据题意先写出反应方程式并标出各物质的状态H2O2(l)+ Cl2(g)=2HCl(g)+ O2(g),依次將三条热化学方程式编号为②③,将“×-②+③”得该反应方程式,据盖斯定律得该反应的反应热△H=(-196.46)×-(-285.84)+(-184.6)=+3.01kJ·mol-l,据此便可写出完整的热化学方程式。
考点: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化学计算、盖斯定律的应用等
A、B、C、D、E、F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短周期元素,有关位置及信息如下:A的氢化物;C单质一般保存在煤油中;F的,G单质是日常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金属,易被腐蚀。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A与B可组成质量比为7:16的三原子分子,该分子释放在空气中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有:(任写一种)。
(3)同温同压下,将a L A氢化物的气体和b L D的氢化物气体通入水中,所得溶液的pH7(填 “>"或“"或“”、“=”或“”、“=”或“<”)。
【答案】(16分)(1)(2分) 3d24s2(2分)
(2)C<O<N(2分)
(3)C+4HNO3() CO2↑+4NO2+2H2O
(5)TiO2(s) +2Cl2(g)+2C(s)=TiCl4(l)+(g)
△H=-81kJ/mol(2分)
(6)①>(2分) ②>(2分)
试题分析: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C、D位于短周期。A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为氢元素;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的电子排布为122s22p2,即为碳元素;的基态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则的电子排布为122s22p4,即为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为N元素M是新装修居室中常含有的一种有害气体,因此M是甲醛。A、B两种元素组成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 : 1的化合物N是常见的有机溶剂,则N是苯。E有“生物金属”之称,E4+和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的原子序数为22,即为钛元素
(1)A2D2分子是双氧水,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Ti的原子序数为22,其电子基态电子排布为122s22p63s23p63d24s2,电子最后填充3d电子,则外围电子排布24s2。
(2)B、C、D三种元素分别为C、N、O,同周期第一电离能自左而右具有增大趋势,所以第一电离能O>C由于氮元素原子2p能级有3个电子,处于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所以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O<N
(3)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是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的条件下浓硝酸能氧化单质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4HNO3() CO2↑+4NO2+2H2O
(4)a、甲醛是平面型结构。但由于甲醛分子中共价键的极性不能抵消,所以甲醛是极性分子,而苯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属于非极性分子,a正确;b、化合物M为甲醛,碳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为0,碳原子的σ键数为3,则碳原子采取sp2杂化CO2是直线型结构,碳原子是sp杂化,b不正确;c、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所以苯分子中含有12个σ键和1个大π键,c不正确;d、CO2形成晶体类型是分子晶体,而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所以CO2晶体的熔点、沸点都比二氧化硅晶体的低,d正确,答案选ad。
(5)根据晶胞的结构可知,晶胞中含有Ti原子的个数=1+8×=2,氧原子个数=2+4×=4,所以Q的化学式是TiO2。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即得到反应TiO2(s) +2Cl2(g)+2C(s)=TiCl4(l)+(g) ,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热△H=+140kJ/mol-221kJ/mol=-81kJ/mol。
(6)①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平衡常数减小,即K1>K2。
②当测得CA3和C2、A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和1 mol、2 mol时,它们的浓度分别是6mol/L、2mol/L、4mol/L,则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可知,此时==<0.5,所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氮气正反应速率大于氮气逆反应速率。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核外电子排布、第一电离能;分子的空间构型、化学键以及晶体的有关判断和计算;反应热的计算;平衡常数的应用和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等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并提供证据(),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 2016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二化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