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跟有关山地车土拨鼠信息

【求助】文科生 咨询 技术问题 关于山地车 和 大行p8_骑行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316,302贴子:
【求助】文科生 咨询 技术问题 关于山地车 和 大行p8收藏
早上骑车 碰到一个大姐
我是捷安特atx777
他是大行p8
一起骑行 保持相同速度 相同踏频 如果我俩体重相同 是不是 用的力也相同
我认为如果同一个人 骑不同大小轮圈的车
能够靠变速 达到相同速度 相同踏频 相同的力
不考虑细微摩擦阻力的话
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求高人指点
速度=踏频*【(前齿盘数/后齿盘数)*轮圈直径*圆周率】
能量守恒的话
功=力*力在作用点上的相对位移也就是说 同一个人 骑同一段距离 不同大小轮圈的可变速车
功是恒定的 只要踏频一样 那就确定力一样
踏频一样 轮圈大小不同靠齿比变化
达到相同速度
相同的力 是可以的
我不知道 我这么理解 对不对速度=踏频*【(前齿盘数 50 /后齿盘数 10)*轮圈直径 10*圆周率】大轮圈速度=踏频*【(前齿盘数 50 /后齿盘数 5)*轮圈直径 5*圆周率】小轮圈
举个例子 数值只是参考
处女星号邮轮由上海出发前往日本,畅享日本自然美景和饕餮美食
力不可能相同
不管你怎么算
P8绝对骑得比你的轻松多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关于公路车和山地车的5大误区【老文转发,鉴于最近不少人向我咨询】
老文转发,鉴于最近不少人向我咨询买山地车还是公路车这篇文章讲得还算中肯,不过可能在一些人眼里认为是在诋毁山地车,其实不是我的观点是,越野的话山地车,长途可以选择旅行车或平把公路,没啥钱随便骑骑可以选择山寨车或者2k以下的底端&山地&,喜欢竞速就公路车吧。山马党们,你们终将面临转行公路党或越野党的选择,山地车压马路是很蛋疼的,即使是硬叉光头胎&&好了以下是正文:&&关于公路车和山地车的5大误区&大家常见的误区无非这么几个:1.山地车可靠性比公路车高,比较泼辣,皮实耐用,不扎胎,公路车老扎胎。2.公路车通过性差,不能走烂路。3.公路车不安全。4. 公路车不善于爬坡,山地车爬坡更容易。公路车是跑平路的,山地车才是爬坡用的。5.公路车姿势很不舒服,不容易上手。
这五点都貌似有道理,但实际都站不住脚。我后面会一一分析。
个人认为&山地车& 和 &公路车& 这两个称谓是不大贴切的。国外很多自行车厂商的官网是不这么分类的,比如,捷安特的官网上,山地车属于 & off-road& 或者 &off-pavement &这一类,此类还包括 越野公路车和速降车。公路车,铁三车和城市车属于 &on-road & 或& on-pavement&, 也就是说,公路车本身就为用于铺设过的路面而设计的,凡是普通汽车能跑的路,就是公路车能跑的路。在Focus 的官网上,分类是: 没有路的山地路段,专业的技术路段,有铺设的城市自行车道,柏油马路,和丛林/草地路段。可见,很多大的自行车厂商在官网上都会按照不同的道路状况来进行细致分类,而绝不会简单分成公路车和山地车。这两个称谓本身就是很笼统的,不确切的。山地车在山区公路上一样笨重,一样不如公路车好使,不是吗?
关于几个大家常见的误区,我想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一一分析。我骑车快一年了,公路山地都骑过,山地车只是当做上学代步用,公路车是锻炼,比赛和跑长途用。
1.&山地车可靠性比公路车高&,
这可能是大家最常见的看法了吧。我认为, 公路车可靠性未必差,扎胎几率也未必高。我觉得大家之所以有这种看法 是基于三个原因,一个是国内劣质公路车泛滥,二一个胎压不够,三一个是理所当然先入为主的主观臆想。 我先晒晒我自己的扎胎记录吧: 本人第一辆公路车是钢架,花了900块人民币,在国内跑了1500公里,后轮扎胎两次。第二辆公路车花了1100 块人民币,在国内跑了 1000 公里,从未扎胎。现在这第三辆花了 1100 美元,约合7000 人民币,在美国跑了 1400 公里,从未扎胎。现在的铁三车花了1600 美元,约合 11000 人民币,因换过码表,总里程不详,从未扎胎。自己是校自行车队的赛手,跟着校队出训练大约半年多了,只碰到过一次有队友扎胎的情况。在上周比赛中,那样的骑行强度下,队里也只出现了一个扎胎的。也就是说,我一共只扎过两次胎,全都是在一辆最破的车子上出的。有的人听说过,我的表哥贪便宜买了一辆 750 块的公路车,结果半个月内跑了400公里就扎了7次胎,外加爆了一次胎(放炮了),导致失控伤了一个人。我只跟着老家单车俱乐部的车友出行两次,遇上扎胎的除了我表哥之外全是山地车。著名的铁人三项运动员 Chris Lieto 的一辆Trek TTX六年只出现了一次扎胎的事。 反倒是看看本地的和外地的单车论坛上,车友们的出行记录里,山地车扎胎的事可是一点也不少啊。大家看出来了吧,好车是几乎没有扎胎问题的。公路车本身要求轻量化,简单化,该省的就省,所以要在同时保证可靠性,公路车对材料材质要求就必然很高,导致合格的公路车价格必然高一点。美国自行车店里的公路车一般几乎没有600美元以下的,最普遍的价格集中在 800-2000美元之间,山地车倒是最便宜 200多美元就能买到。就像我刚才提到的表哥半个月扎八次的车子一样,这种车子在美国是没人买,也没人敢卖的,出了事店主要负责的,有可能吃官司的,有质量问题店主要无条件退换的。你要是买个1000块的公路老扎胎,你换个5000块,1万块,3万块的公路车试试,看它还扎不扎?说到底,国内极低端公路车泛滥,这类车子本不该出现,1000来块钱不到2000块甚至不到1000块的公路车只能说明质量和安全性打了折扣,不是什么&性价比"和&入门级&。这种现象我觉得是&中国国情&决定的,这词虽然听着有点像敏感词们爱说的话,但是这是个店家无义务退换,出了门不负责的地方,商业信誉的缺乏 和老百姓尚不宽裕的钱包催生了这种超级精简版的劣质公路车,这种车子在美国可以算是&不合格产品&。这些东西的存在难免会影响到公路车的声誉。公路车就应该比山地车贵一截。说扎胎频率很高,那是劣质公路车的情况。公路车开口胎一般要打到110 psi,胎上写着&maximum pressure 110 psi, 实际上完全可以打到 110, 大约7个大气压吧。胎压低了自然容易扎胎。 &气打足了了容易爆胎&这一 &常识& 可能是原因吧。即使是夏天训练我们校队的车都会打到 110psi (有的胎最大气压高于 110). 比赛用的管式胎气压会更高。如果你的车胎在110 psi 爆了,那说明你的车胎属于上面的劣质货。最后一个原因,有多少人真正统计过某个时间段内某个范围内车友公路车和山地车每一千公里的扎胎次数呢?如果有,数据说话。如果没有,那么这个&公路车比山地车容易扎胎&的结论还科学吗?难道不是笼统的感性结论或者根本就是主观臆测吗?山地车的车胎更厚吗?强度更大吗?有多少人两种车都骑过并且经验多到足够做出一个有价值的感性结论呢?如果公路车很容易扎胎的话,那么环法车手该怎么比赛呢?他们可是 23天 3000多公里呀!好的公路车外胎都是覆盖着凯夫拉纤维的,这种胎是要比山地车胎贵一大截子的。公路车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是个新鲜玩意,一看到这么纤细的轮胎,有不少人会理所当然 不假思索 先入为主地得出&细轮胎不结实&的结论,不是吗?&山地车不扎胎&的想法很多时候恐怕只是个自我心理安慰吧?
2. &公路车通过性差。&
公路车通过性确实差,但是问题是你要跑什么路。公路车在烂路上通过性肯定差呀,但它根本不是为到那种地方跑而设计的。就好比马虽然跑得快,通过性好,但是你要拿马来拉重物,耕地,那就别怪马不行了,马就不是干这个的,牛才是。山东的路可以算是车手的天堂啊,在美国都没见过哪个地方的公路比山东要好。美国的路是只给汽车修的,因为美国人真正开始重视自行车也不过是最近十几年二十来年的事情,最初是根本不考虑自行车的问题的。而中国的路肯定要自一开始就要给自行车和电动车考虑到。所以美国城市里的路说实在的,要多难走有多难走,30& 的上下坡,砖铺的,石板铺的,鹅卵石铺的路面,全是坑和缝的路面,让树根给顶扭了的,打过补丁的,30&的下坡+连续急转,长了苔藓的路面,很多地方还没有自行车道,不来到这里没法想象有多难走。山东要山有山,要平路有平路,不像西雅图,找不到2公里以上的平路。总之,我觉得山东车手实在是很幸福,生为山东人我觉得为这一点很自豪。所以我要说,选什么车看你的目的是什么,是主要跑柏油马路,还是主要是想去野外或山上跑越野路段。你总要做个选择的,你不可能用一辆车子两者兼顾的,要想兼顾就必然牺牲某一方面的性能。再说了,你想要找山地车跑的越野路段,恐怕你在东营这地方还不好找吧,全是平路,全是柏油马路,东营的路算好的了。你就是真想越野,也找不着能让你越野的路,大多数时候你还是在公路上跑吧。那些偶尔有些颠簸的路段,比如村里的,有些坑的,等等,说实话,公路车都完全能胜任,想想环法的鹅卵石路段吧,他们是怎么跑的?有人骑山地车吗?。&美国人也骑山地车,山地车就是美国人发明的,但是美国人骑山车无非四类用处:短途通勤,特技,越野,参加山地赛,没有人把骑山地车轧柏油路作为运动的,除了几个腰腿不好的老头老太太。凡是周末出来在路上骑自行车并把它作为运动的都是骑公路车的。美国人一提到&自行车赛&是默认为公路赛的,山地赛会特别说明这是山地赛。大家整天听说&环法自行车赛&,什么时候听说&环法公路赛"了?你有听说过有环法赛,环意赛,环西赛,环加赛,环中国,环加拿大,环加利福尼亚,环澳大利亚,环瑞士,环湖赛,环岛赛,等等等,听说过有和这些齐名的山地车赛吗?美国的自行车店里几乎都是公路车为主,展台最前面和橱窗里的的几乎都是公路车,这才是主打,山地车都放在后面的角落里。有的自行车店甚至只经营公路车和计时赛车。甚至有很多自行车厂商都是不做山地车的,比如 Cervelo,Pinarello,Quintana Roo,Ceepo, Argon 18,Bianchi,De Rosa,还有Kestrel,或者只做很有限的山地车的,比如 Colnago。即使是Trek 这种做山地车比较多的美国品牌,其最高水准和最大投入也不是在山地车上,而是在公路车上,著名的Madone 6.9。即使是最初发明山地车的Gary Fisher 这种老牌,大牌山地车厂家,也不敢完全放弃公路车。&
3.&公路车不安全。&
这个不能简单地说&不安全&。到底公路车和山地车在同样条件下的事故几率哪个大,山地车运动和公路自行车运动的事故几率哪个大,(注意是山地车运动 和公路自行车运动)有人统计过吗?还是老问题,没有科学分析和数据的支持。的确,公路车的很多部件的结构强度都不及山地车,但是公路车本来不该去承受那么大的力的,它本来不该去跑那个遍地碎石的山路或者那个全是坑的土路的。和山地车相比,公路车最大的缺点在于外胎抓地力小,制动效果差,易打滑,但是这些性能相对于柏油公路这个良好的路况来说已经足够了。车闸,车胎本身质量不过关的问题造成的安全隐患是一部分,路况,天气和车手本身原因又是一部分。最后别忘了,影响安全的最大因素是人,而不是车。人不知车,不出事才怪呢。
4.&公路车不善爬坡。&
这个很令人无语。可能是因为公路车的2*10 变速的原因吧。但是问题是标准的公路车都是这样的。那些3*9 的27 速公路车都是初级的车子。公路车是为公路设计的,凡是普通汽车走的路都是他能走的,所以本身的速比没有问题,问题在于要么你体力太差,要么你不会摇车。不管是多么陡的山路,只有路面平整,公路车爬坡都会比山地车高效得多。我骑了这么久的公路,还没碰到过我上不去的坡。说&山地车是爬坡的,公路车是跑平路的&,此言差矣,公路车是爬坡的,计时赛车才是跑平路的。&
5.&公路车姿势很不舒服,上手慢。&
这个我不知从何而来,不知道是谁试骑了一下公路车就得出的结论。我是公路和山地都骑的,也骑计时赛车。所以我觉得横向比较,我在这个问题上比较有发言权。要我说,我是直接上手公路的,我用了三周就完全习惯了,过了这三周,公路车就是很舒服的了。这和锁鞋一样,都必须要经过一个阶段而已。这三周时间也许比山地车要长,但是和咱们好几年的骑车生涯相比,这个算得了神马?我从公路车换到铁三车还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姿势呢。再说了,咱们是出来运动的,图个健康和开心的,不是出来图舒服的。 和普通单速代步车相比,山地车跑平路明显更舒服,制动性能也更好,因此操纵更直接,更简洁,顾虑和注意要少得多。但是公路车就不一样了,骑公路车对车手的骑行技术要求更高,需要适应和学习的东西也更多,于是很多人就犹豫了。这就像,你学完高中数学,如果再去学大学数学,可能会感觉很难,但是你再去学初中数学,肯定容易得多,这上手多快呀。一个道理,大家几乎都是由普通单速代步车换成的山地车,这个姿势转换是很轻松的,是不需要什么适应的,但是要由单速代步车换到公路车呢?就不那么轻松了吧,于是望而却步,从此不再尝试公路车。人总是懒惰的,总是对于新东西,和自己不熟悉的东西有种先天抵触的。再说几点,别忘了,公路车出现将近 100年了,而山地车不过只有30的历史。欧美人最早发展起来的是公路自行车运动,山地车和小轮车都是最近 30来年的事,公路越野赛还不到20年的历史。对于欧美人来说,山地车是个比较新的玩意,公路车才是王道,也因为他们道路一直很发达,所以公路车几乎约等于自行车了。在美国英语中&赛车&指的就是&公路赛车&。山地车最初是由 加州几个愣头青在1980 年前后发明的,最初设计目的是特技+越野,后来才是主要是越野,所以山地车多多少少有些&愣头青&色彩。&赛车&这个玩意最早出现在中国并兴起是在90年代,时兴山地车,当时的道路状况还远没有现在这么好,大家清一色的是喜欢山地车,相反,公路车反而出现很晚,只是近几年才在民间兴起,所以在现在中国人的思维定势里面,大家先入为主地认为运动自行车就是山地车,山地车才是王道,公路车则是个新鲜事物,有些&异类&,和欧美正相反。除了经济原因和路况原因之外,还有自行车行业和自行车运动发展不成熟和人们跟风随大流的问题。很多人一股脑地买山地车只是在跟风随大流而已,随着一开始的山地车潮就跟着买了山地车(大家想象,你买车时的建议最多的来自哪里?是不是别人,车友,朋友?)而并不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什么更高效。你随便找个单车俱乐部看看里面公路车的比例就基本上能确定这个俱乐部的水平和成熟程度了。我感到很诧异,一大堆身体健壮的大老爷们骑着山地车在编队跑柏油马路,仔细一看甚至年轻人也在里面,感觉很古怪,很别扭。甚至有山地车跑柏油路的这种比赛,恐怕也是中国人的独创吧。 美国人不是每个骑车的人都骑公路,但是在柏油马路上跑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是骑公路。美国人骑山地车作为运动的人不少,但是他们会去山地赛段,去荒山越野,去竞技场玩特技,是绝对不会拿来压柏油马路的。美国自行车行业发展得很成熟。可供选择的自行车种类很多。除了公路和山地之外,很大地一部分是 休闲车,通勤车,城市车,平把公路,越野公路车(也叫全地形公路),古典车,旅行车等等介于山地和公路之间的这些中间车型。公路 和 山地只占据了多如牛毛的自行车分类中的很小的一部分。目前国内的自行车种类选择尚很有限,除了山地就是公路或旅行车,很少有多少中间车型的选择。有些人,比如中老年人,不需要速度,也不需要比赛,更需要舒适和方便轻巧,于是这些中间车型就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再过几年这些车型在国内会多起来的,因为有需求在那里放着。
我的最终结论是:如果你主要就是想去越野,登山,或者速降,或者跑山地比赛,或者玩特技,或者负重很多东西去几千公里外旅行,那就建议骑山地。除此之外建议一律骑公路。我指的是合格的公路,别买那些梁变,钢架的,或者十三四公斤的,不到2000 来块钱的车子,没有意义。如果公路车不习惯或者不需要速度,或者身体条件不允许,或者主要是上班上学用,而且又中间车型可选择,那么选择中间车型。即使是爬坡,只要是柏油路面路面还算平整,公路车也比山地车高效很多。我这么说不是因为&公路车是王道&,而是因为在柏油路上,山地车的效率实在太低,太浪费。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又是一个上课的仙女
新人求关注
今夜阳光灿烂
下午好今天是仙仙的小花?
你的眼睛里不止有血丝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常去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地车什么牌子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