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正态曲线与横轴和纵轴间的面积总等于1。不是说图像与x轴永不相交吗?

东师教育统计与测量16春在线作业1.2
需要答案请联系&&
教育统计与测量16春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某中学经过6年的持续改进,在校生人数已由2008年的468人发展为2014年的1245人,其学生人数的平均增长率为()。
2.数据按不同标志分类,检验各分类标志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常用的方法是()。
D. 卡方 检验
3.下列选项中,属于比率变量是()。
A. 邮编130022
B. 身高1.80米
C. 成绩90分
D. 班级第9名
4.教育测量最基本、最原始的功能是()。
A. 改进教师教学
B. 教育判断
C. 促进学生学习
D. 行使教育管理
5.单因素方差分析主要适用于()。
A. 两独立样本平均数间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B. 两个小样本平均数间差异的比较
C. 两个以上独立样本平均数间差异的比较
D. 方差的齐性检验
6.编制测验时,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时间和分配比例来确定测验内容的()。
7.下列选项中,最易导致评分误差的题型是()。
8.绘制次数分布直方图时,横轴的标数是()。
C. 原始观测值
9.两个相关系数分别为0.76和-0.7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者互为相反数
B. 相关系数为0.76的相关程高于-0.76的相关程度
C. 两者相关程度相同
D. 两者相关方向相同
10.教育调查中,某种教育现象实际观测次数与理论次数差异比较小,表明()。
A. 卡方值较小
B. 卡方分布较均匀
C. 研究意义较小
D. 差异较显著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教育测量的功能主要体现为()。
A. 教育判断
B. 改进和激励教师教学
C. 促进学生学习
D. 进行教育研究
E. 行使教育管理
2.下列变量中,属于比率变量的是()。
A. 学生中考成绩
B. 标准分数
C. 讲台长度
D. 学生体重
E. 学生人数
3.编写测验试题时编制者要注意的要求是()。
A. 试题的内容范围要与测验蓝图一致
B. 所需试题数量要恰当
C. 试题的难度必须符合测验目的
D. 各个试题之间应保持互相独立
E. 试题的表述必须清楚明白
4.按照变量的测量水平将变量分为()。
A. 连续变量
B. 称名变量
C. 等级变量
D. 等距变量
E. 比率变量
5.关于教育测验与考试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 测验和考试都是教育测量中使用的量具
B. 测验的概念比考试要广泛
C. 考试包含教育测验
D. 二者可以互相等同
E. 考试目的性较强
6.编制操作题时要遵循的要求主要是()。
A. 将学习结果操作化
B. 选择合适的真实性程度
C. 指导语要简单清晰
D. 确定科学合理的计分方法
E. 计分标准是作品
7.下面关于单尾检验与双尾检验说法正确的是
A. 关注的重点不同
B. 假设形式不同
C. 同样α水平否定区域不同
D. 适用范围不同
E. 所犯的两类错误不同
8.论述题的优点主要表现为()。
A. 可以测量高层次、复杂的学习结果
B. 可以增进学生思考、应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C. 可以增进学生的写作能力
D. 试题的编制比较容易
E. 评分比较客观
9.下列变量中,属于等距变量的是()。
A. 学生中考成绩
B. 标准分数
D. 学生证号
E. 学生人数
10.编制测验时,确定测验目标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A. 分析测验者需求
B. 深入分析课程目标
C. 正确选择目标领域
D. 正确理解各类目标之间的关系
E. 正确选择情感目标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Z分布、t分布都是对称分布。
2.四分差常用来衡量算术平均数的代表性。
3.学生的情感目标可分为接受、反应、估价、组织和性格化五个层次
4.自由度的多少取决于计算统计量时实际受约束条件的多少。
5.在相同的显著性水平下,单尾检验比双尾检验拒绝原假设的机会少
6.总体中所有成员都具有相同值的量称为变量。
7.复本测验具有相同的测验目标与测验内容,题目不可以重复。
8.某两种教育现象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属于低度相关。
9.平均数假设检验的方法取决于样本容量,与总体分布形态没有关系。
10.F分布是一个小样本分布,受自由度的影响较大。
11.计数数据大都是精确数。
12.假设检验中,如果犯第一类错误的损失不大,可以适当增加显著性水平的值。
13.方差分析中,组间均方与组内均方之比不可能小于1。
14.数据可以反映客观事物的存在状态,但不是全部。
15.教师在编制测验时,不可以运用其他教师编拟的现成试题。
16.正态分布情况下,正负三个标准差之间几乎包括了全部观测值。
17.事件A和事件B是两个相互对立事件,则两个事件的概率之和为1。
18.中位数比算术平均数反应灵敏
19.假如一个样本在总体中出现的机会非常小,那么有理由认为样本与总体间存在实质性差异。
20.设计测验蓝图可以保证测验具有较高的效度。
教育统计与测量16春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事件A和事件B是两个相互独立事件,P(A)=0.25,P(B)=0.3,则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为()。
2.t分布曲线与正态分布曲线的不同之处主要是()。
A. 左右对称
B. 曲线下面积之和为1
C. 与横轴永不相交
D. 随自由度变化而变化
3.两个独立样本方差间差异的检验,宜采用()。
D. 卡方检验
4.平均数假设检验中,如果只考虑两总体平均数间是否存在差异而不关心差异方向,宜采用()。
A. 单尾检验
B. 双尾检验
C. 左尾检验
D. 右尾检验
5.某研究者要调查吉林省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抽取了部分县进行调查。这里研究的样本是()。
A. 吉林省所有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
B. 教师的工资水平
C. 吉林省部分县农村教师工资
D. 吉林省教师工资的平均水平
6.教育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是指测验的()。
7.作文测验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作文题目类型
B. 评分者因素
C. 评分标准
D. 被试者因素
8.总体非正态分布、大样本时,总体平均数显著性检验采用的方法是()。
D. 卡方检验
9.一份测量学生的职业兴趣的自陈量表分别在3月末和4月末施测了两次。编制者想分析经过四周左右的时间,学生的职业兴趣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信度是()。
A. 复本信度
B. 同质性信度
C. 重测信度
D. 分半信度
10.某班成绩服从正态分布,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学生成绩,及格等级的Z分数取值的区间为()。
B. -0.6到0.6
D. 0.6到1.8
E. -到0.6--1.8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论述题的优点主要表现为()。
A. 可以测量高层次、复杂的学习结果
B. 可以增进学生思考、应用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C. 可以增进学生的写作能力
D. 试题的编制比较容易
E. 评分比较客观
2.客观性测验的优势主要表现为()。
A. 适合展开大规模测验
B. 题量大,信息范围广
C. 试题分布均匀
D. 阅卷容易
E. 评分结果客观、公正
3.编制简答题时要遵循的要求主要是()。
A. 问题叙述要明确
B. 每道题都涉及到重要内容
C. 试题答案要唯一
D. 避免提供作答线索
E. 答案是数据的需要指出所要求的单位和精确程度
4.编制选择题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A. 题干意义完整
B. 干扰项应具有似真性
C. 避免某种暗示
D. 正确答案的位置应随机排列
E. 选项文字表述力求简短
5.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
A. 建立假设
B. 选择和计算相关统计量
C. 确定显著性水平和临界值
D. 统计决断
E. 列出方差分析总表
6.下列选项中,表现学生情感目标中性格化层次的是()。
7.编写测验试题时编制者要注意的要求是()。
A. 试题的内容范围要与测验蓝图一致
B. 所需试题数量要恰当
C. 试题的难度必须符合测验目的
D. 各个试题之间应保持互相独立
E. 试题的表述必须清楚明白
8.关于总体与样本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 样本隶属于总体取
B. 一个总体可以组成多个样本
C. 样本对总体要有代表性
D. 样本要从总体中随机抽取
E. 样本容量越大越好
9.Z检验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是()。
A. 平均数显著性检验
B. 方差显著性检验
C. 等级相关系数检验
D. 实际观测次数分布情况检验
E. 比率假设检验
10.关于集中量数与差异量数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集中量数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B. 差异量数描述一组数据的离散情况
C. 差异量数可以衡量集中量数的代表性
D. 差异量数与集中量数的适用范围是一样的
E. 集中量数比差异量数反应灵敏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测量知识目标的试题很难测量学生的能力水平。
2.教育测验的目的不同,编制教育测验的取材范围也不同。
3.正态分布是一种最常见、用处最广的离散型变量的概率分布。
4.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识记知识所用时间是正相关。
5.编制是非题时应避免使用否定句式,尤其是双重否定。
6.多个独立样本方差差异的显著性检验主要采用Z检验。
7.教学目标是设定教育测量目标的基础。
8.教育测验中,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要有机结合。
9.点二列相关系数可以用来衡量评价者的信度。
10.方差分析中,组间均方与组内均方之比不可能小于1。
11.假设检验中的原假设与备择假设是两个对立的假设。
12.从两个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两组观测值,它们的次数分布的形状是相同的。
13.事件A和事件B是两个相互对立事件,则两个事件的概率之和为1。
14.学生的准考证号属于称名变量。
15.试卷既要体现公平性原则,也要考虑材料性质。
16.标准分数是一个常用的相对地位量数。
17.教育测量有改进和激励教师教学的功能
18.教师的自编测验与教材内容联系紧密,针对性比较强。
19.统计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永远不可能避免。
20.点二列相关可用来评价测验中选择题得分与测验总成绩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图文】统计学6两种常用的概率分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统计学6两种常用的概率分布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333.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正态曲线横轴区间面积正态曲线下,横轴区间(μ-2.58σ,μ+2.58σ)内的面积为99.00%.,为什么不是(μ-2.33σ,μ+2.33σ)内的面积为99.00%
算出来就是这样啊,你自己写出高斯曲线的算式,自己算算不就知道了?实际上高斯曲线是平尾曲线,2.58和2.33的差别应该不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在统计学中横轴上,标准正态曲线下从0到1.96的面积为?
0.475 就是0.95的一半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横轴和纵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