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质量是否一定? 也就是说质子的质量人会不会有网瘾因为是在不同的物质中而它的质量发生变化?

不同的元素中单个的质子质量是否相同.拿铁元素中的单个质子与铜元素中的单个质子比,它们的质量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那个大,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未来大空嬶
质子,中子,电子是基本粒子,它们的性质和质量是相等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应该是相同的。
基本相同,因为没有绝对一样的东西就是同一元素的不同质子都不一样.大致差不多,所以认为是一样的
扫描下载二维码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构成物质D.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坑娘娘0272
i、分子n质量比构成上n原子n质量大,而不同种分子和原子无法比较大小,故i错误;七、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n最小粒子,故七正确;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也能构成物质,故C错误;D、氢原子中不含有中子,故D错误.故选:七.
为您推荐:
根据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进行解答.
本题考点: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考点点评:
注意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其基本性质是相同的,不同种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
扫描下载二维码核反应中质子中子质量的变化在核反应中质子中子质量为什么会变 质子的质量为什么在组成不同原子时质量会变
幽灵柒音T0015
即使封闭到理想状态,没有质子和中子的流失.但是有巨大的能量输出,根据E=mc2这个公式,我们知道在能量和质量方面有转化.巨大的能量可以变成微弱的质量,反之,质量的微亏损,可以放出巨大的能量.质子中子数当然没有改变,核反应只会减轻物体的总质量,不会使物质消失.在核反应中,质子和中子的数量没变,但发生了重组,实验证明质子和中子组合后的总质量并不等于它们单独存在时的质量和,而一旦重组将改变原子核的总质量,根据E=mc^2,将会放出巨大的能量.质子与中子质量不同,有些质子与中子相互转化.即质子+电子=中子.其实你可以看一下衰变方程.你会发现质能方程的箭头左边的上下数字和右边的没有改变,也就是说,核反应是,一个原子A反应了,变成了B和C,然后A的质子数和电子分给了B和C,然后有中子数的减少.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生成的两个原子都是对外不显电性的!所以说损失的是中子,不是电子.核反应当中,说是质量损失,其实是质量(也就是能量)以某种方式释放出去了,比如释放出高能的伽马光子,因为这些光子有能量,所以这些光子也是有质量的,因为光子的静止质量等于零,根据能量动量关系,光子的质量等于能量除以光速的平方,而光子的能量是光子的频率跟普朗克常数的乘积.释放出其他静止质量不为零的粒子,比如电子,质量没有损失,而是释放出去了,就更容易理解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因为有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C.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A、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故A错;B、在硝酸铵中铵根中的氮元素显-3价,硝酸根中的氮元素显+5价,所以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故B正确;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在一块属于混合物,故C错;D、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可能是中子,故D错.故选B.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在..”主要考查你对&&原子结构,原子的定义&&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原子结构原子的定义
原子的构成:原子核的构成:原子核相对原子来说,体积很小,但质量却很大,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约为质子质量的。质子的质量为:1.6726×10-27kg 中子的质量为:1.6749×10-27kg 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对原子构成的正确理解: (1)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绝大多数由质子和中构成 (有一种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只含有1个质子,无中子),体积极小,密度极大,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核外电子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2)每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多少,决定了原了的种类。 (3)在原子中:核电荷数二质子数二核外电子数。 (4)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干中子数,如钠原子中,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 (5)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有中子,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就没有中子。 (6)在原子中,由于质子(原子核)与电子所带电荷数相等,且电性相反,因而原子中虽然存在带电的粒子,但原子在整体上不显电性。核外电子的排布:①电子层核外电子运动有自己的特点,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有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有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科学家形象地将这些区域称为电子层。 ②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通常用电子层来形象地表示运动着的电子离核远近的不同:离核越近,电子能量越低;离核越远,电子能量越高。电子层数、离核远近、能量高低的关系如下所示:电子层数 1 2 3 4 5 6 7 离核远近 近→&&&&&&& 远能量高低 低→&&&&&&& 高 ③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了解一些核外电子排布的简单规律对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情况有很重要的作川,核外电子排布的简单规律主要有: a.每层上的电子数最多不超过2n2(n为电子层数),如第一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可能为1,也可能为2,但最多为2。 b.核外电子排布时先排第一层,排满第一层后,再排第二层,依次类推。 c.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不超过8;当只有一个电子层时,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不超过2。原子的不可再分与原子的结构:化学变化中原子不会由一种原子变成另外一种原子,即化学变化中原了的种类不变,其原因是化学变化中原子核没有发生变化。如硫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硫和氧气中分别含有硫原子和氧原子,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硫中仍然含硫原子和氧原子。原子不是最小粒子,只是在化学变化的范围内为“最小粒子”,它还可再分,如原子弹爆炸时的核裂变,就是原子发生了变化。原子尽管很小,但具有一定的构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绝大多数的单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如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均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碳、硫、磷等大多数的非金属单质也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例如,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未发生变化。对原子的概念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①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 ②原了也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如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就由原子保持。 ③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脱离化学变化这一条件,原子仍可再分。 原子的性质: ①原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 ②原子在不停地运动; ③原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④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如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稀有气体、铁、汞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⑤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 原子的表示方法—元素符号:原子可用元索符号表示:如O既可表示氧元素,也可表示1个氧原子。分子和原子的联系与区别:
道尔顿的原子模型: 英国自然科学家约翰·道尔顿将古希腊思辨的原子论改造成定量的化学理论,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的理论模型。他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四点: ①所有物质都是由非常微小的、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即原子组成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主要表现为质量的不同 ③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④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单位,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仅仅是重新排列,而不会被创造或者消失。 虽然,经过后人证实,这是一个失败的理论模型,但道尔顿第一次将原子从哲学带入化学研究中,明确了今后化学家们努力的方向,化学真正从古老的炼金术中摆脱出来,道尔顿也因此被后人誉为“近代化学之父”。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在..”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3074412408512913915171226963226307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核是由质子与中子组成,而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可以说质量数近似等原子质量吗?
因为电子的质量相对于原子和种子来说太小,只有他们的1/1836,所以在计算时,不考虑电子质量,而质量数与相对原子质量差不多,而质子相对质量和中子相对质量都为1,所以质量数等于他们两个的和.
可以说质量数近似等于原子实际质量吗?因为“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核是由质子与中子组成,而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从这样解释来看好像是可以的?
不能,因为质量数没有单位,是由原子本身质量比C-12的实际质量的1/12得来的,没有单位,而实际质量是有单位的,例如H-1原子的质量数就是1,而他的实际质量为1.674x10^27千克。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会不会有网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