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l&#ads8322中文资料;(SO&#8324...

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_百度知道
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提问者采纳
嗨, 哥们,,以倦揪≡
其他类似问题
物理性质氢氧化钠为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其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1]密度:2.130g/cm³NaOH晶体放大图片熔点:318.4℃沸点:1390℃溶解性: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易溶于水、乙醇以及甘油。(氢氧化钠具有潮解性)吸湿性:固碱吸湿性很强,露放在空气中,最后会完全溶解成溶液。[2]氢氧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化学性质碱性氢氧化钠于水中会完全解离成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所以它具有碱的通性。氢氧化钠化学分子结构式它可与任何质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NaOH + HCl = NaCl + H₂O2NaOH + H₂SO₄=Na₂SO₄+2H₂ONaOH + HNO₃=NaNO₃+H₂O同样,其溶液能够与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NaOH + NH₄Cl = NaCl +NH₃·H₂O2NaOH + CuSO₄= Cu(OH)₂↓+ Na₂SO₄2NaOH+MgCl₂= 2NaCl+Mg(OH)₂↓催化剂许多的有机反应中,氢氧化钠也扮演着催化剂的角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皂化反应:RCOOR' + NaOH = RCOONa + R'OH之所以氢氧化钠于空气中容易变质,是因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2NaOH + CO₂ = Na₂CO₃ + H₂O倘若持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则会生成碳酸氢钠,俗称为小苏打,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Na₂CO₃ + CO₂ + H₂O = 2NaHCO₃同样,氢氧化钠能够与像二氧化硫等酸性氧化物发生如下反应:2NaOH + SO₂(微量)= Na₂SO₃ + H₂ONaOH + SO₂(过量)= NaHSO₃(生成的Na₂SO₃和水与过量的SO₂反应生成了NaHSO₃)颜色反应它能与指示剂发生反应:氢氧化钠溶液通常使石蕊试液变蓝,使酚酞试液变红腐蚀性氢氧化钠对玻璃制品有轻微的腐蚀性,两者会生成硅酸钠(sodium silicate),使得玻璃仪器中的活塞黏着于仪器上。如果以玻璃容器长时间盛装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会造成玻璃容器损坏。其他反应两性金属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气,1986年,英国有一油罐车误装载重量百分率浓度为2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钠便与油罐壁上的铝产生化学变化,导致油罐因内部压力过载而永久受损,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2Al + 2NaOH + 2H₂O = 2NaAlO₂ + 3H₂↑氢氧化铝为一相当常用于除去水中杂质的胶状凝聚剂,因过渡金属的氢氧化物大都不太溶于水,故于自来水中添加明矾可促使过渡金属以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析出,再利用简单的过滤设备,即可完成自来水的初步过滤。明矾的制备也牵涉到氢氧化钠的使用:6NaOH +2KAl(SO₄)₂=2Al(OH)₃ + K₂SO₄ +3Na₂SO₄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又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是常见的、重要的碱,英文名称sodiun hydroxide(别名Caustic soda)。
化学式NaOH
式量40.01。密度2.130克/厘米3,熔点318.4℃,沸点1390℃。纯的无水氢氧化钠为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解时能放出大量的热。它的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溶液呈强碱性,具备碱的一切通性。市售烧碱有固态和液态两种:纯固体烧碱呈白色,有块装、片状、棒状、粒状,质脆;纯液体烧碱为无色透明液体。氢氧化钠还易溶于乙醇、甘油;但不溶于乙醚、丙酮、液氨。对纤维、皮肤、玻璃、陶瓷等有腐蚀作用,溶解或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热量;与无机酸发生中和反应也能产生大量热,生成相应的盐类;与金属铝和锌、非金属硼和硅等...
氢氧化钠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水的物理或化学特性以及相对应的文学词句_百度知道
水的物理或化学特性以及相对应的文学词句
物理水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沸点:100℃(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时,也就是101.375kPa)。凝固点:0℃三相点:0.01℃最大相对密度时的温度:3.982℃比热容:4.186kJ/(kg·℃) 0.1MPa 15℃蒸发潜热:2257.2kJ/(kg) 0.1MPa 100℃密度:水的密度在3.98℃时最大,为1×103kg/m3,水在0℃时,密度为0.9 kg/m3,冰在0℃时,密度为0. kg/m3。临界温度:374.2℃导热率:在20℃时,水的热导率为0.006 J/s·cm·K,冰的热导率为0.023 J/s·cm·K,在雪的密度为0.1×103 kg/m3时,雪的热导率为0.00029 J/s·cm·K。浮力分类:悬浮、漂浮、沉底、上浮、下沉。水密度的变化水的密度在3.982℃时最大,为1000kg/m3,温度高于3.982℃时(也可以忽略为4℃),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在0~3.984℃时,水热缩冷涨,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原因:主要由分子排列决定。也可以说由氢键导致。由于水分子有很强的极性,能通过氢键结合成缔合分子。液态水,除含有简单的水分子(H₂O)外,同时还含有缔合分子(H₂O)2和(H₂O)3等,当温度在0℃水未结冰时,大多数水分子是以(H₂O)3的缔合分子存在,当温度升高到3.98℃(101.375kPa)时水分子多以(H₂O)2缔合分子形式存在,分子占据空间相对减小,此时水的密度最大。如果温度再继续升高在3.982℃以上,一般物质热胀冷缩的规律即占主导地位了。水温降到0℃时,水结成冰,水结冰时几乎全部分子缔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巨大的缔合分子,在冰中水分子的排布是每一个氧原子有四个氢原子为近邻两个氢键这种排布导致成是种敞开结构,冰的结构中有较大的空隙,所以冰的密度反比同温度的水小。化学化学式:H₂O结构式:H—O—H(两氢氧键间夹角104.5°)。相对分子质量: 18.016[2] 化学实验:水的电解。方程式:2H₂O=通电=2H₂↑+O₂↑(分解反应)分子构成:氢原子、氧原子。CAS号: 水具有以下化学性质:1.稳定性:在2000℃以上才开始分解。水的电离:纯水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H₂O==可逆==H⁺+OH⁻ 或 H₂O+H₂O=可逆=H₃O⁺+OH⁻。注:“H₃O⁺”为水合氢离子,为了简便,常常简写成H⁺,更准确的说法为H9O4⁺,纯水中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为10⁻⁷mol/L。2.水的氧化性:水跟较活泼金属或碳反应时,表现氧化性,氢被还原成氢气。2Na+2H₂O=2NaOH+H₂↑Mg+2H₂O=Mg(OH)₂↓+H₂↑3Fe+4H₂O(水蒸气)=Fe₃O₄+4H₂(加热)C+H₂O=CO+H₂(高温)3.水的还原性:水跟氟单质反应时,表现还原性,氧被还原成氧气2F₂+2H₂O=4HF+O₂↑。4.水的电解: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工业上用此法制纯氢和纯氧 2H₂O=2H₂↑+O₂↑。5.水化反应:水可跟活泼金属的碱性氧化物、大多数酸性氧化物以及某些不饱和烃发生水化反应。Na₂O+H₂O=2NaOHCaO+H₂O=Ca(OH)₂SO₃+H₂O=H₂SO₄P₂O₅+3H₂O=2H₃PO₄CH₂=CH₂+H₂O←→C₂H₅OH6.水解反应盐的水解氮化物水解:Mg₃N₂+6H₂O(加热)=3Mg(OH)₂↓+2NH₃↑NaAlO₂+HCI+H₂O=Al(OH)₃↓+NaCI(NaCI少量)碳化钙水解: CaC₂(电石)+2H₂O(饱和氯化钠)=Ca(OH)₂+C₂H₂↑卤代烃水解: C₂H₅Br+H₂O(加热下的氢氧化钠溶液)←→C₂H₅OH+HBr醇钠水解:C₂H₅ONa+H₂O→C₂H₅OH+NaOH酯类水解:CH₃COOC₂H₅+H₂O(铜或银催化并且加热)←→CH₃COOH+C₂H₅OH多糖水解:(C₆H₁₀O₅)n+nH₂O←→nC₆H₁₂O₆丙腈水解:CH₃CH₂CN+H₂O→CH₃CH₂C(OH)NHCH₃CH₂C(OH)NH+H₂O→CH₃CH₂C(OH)₂NH₂→CH₃CH₂CONH₂+H₂O→CH₃CH₂COOH+NH₃酰胺水解:—CO—NH—+H₂O→—COOH+NH₂—6.水分子的直径数量级为10的负十次方,一般认为水的直径为2~3个此单位。水7.水的电离:纯水有极微弱的导电能力,因为水有微弱的电离,存在着水的解离平衡 。H₂O←→H⁺+OH⁻298.15K时纯水的离子积为10-14。8.水是两性物质,既有氢离子(H⁺),也有氢氧根离子(OH⁻)。但纯净蒸馏水是中性的。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氢氧化呐 请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和生活用途_百度知道
氢氧化呐 请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和生活用途
氢氧化钠物理性质氢氧化钠为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其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1]密度:2.130g/cm³NaOH晶体放大图片熔点:318.4℃沸点:1390℃溶解性: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易溶于水、乙醇以及甘油。(氢氧化钠具有潮解性)吸湿性:固碱吸湿性很强,露放在空气中,最后会完全溶解成溶液。化学性质碱性氢氧化钠于水中会完全解离成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所以它具有碱的通性。氢氧化钠化学分子结构式它可与任何质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NaOH + HCl = NaCl + H₂O2NaOH + H₂SO₄=Na₂SO₄+2H₂ONaOH + HNO₃=NaNO₃+H₂O同样,其溶液能够与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NaOH + NH₄Cl = NaCl +NH₃·H₂O2NaOH + CuSO₄= Cu(OH)₂↓+ Na₂SO₄2NaOH+MgCl₂= 2NaCl+Mg(OH)₂↓催化剂许多的有机反应中,氢氧化钠也扮演着催化剂的角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皂化反应:RCOOR' + NaOH = RCOONa + R'OH之所以氢氧化钠于空气中容易变质,是因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2NaOH + CO₂ = Na₂CO₃ + H₂O倘若持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则会生成碳酸氢钠,俗称为小苏打,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Na₂CO₃ + CO₂ + H₂O = 2NaHCO₃同样,氢氧化钠能够与像二氧化硫等酸性氧化物发生如下反应:2NaOH + SO₂(微量)= Na₂SO₃ + H₂ONaOH + SO₂(过量)= NaHSO₃(生成的Na₂SO₃和水与过量的SO₂反应生成了NaHSO₃)颜色反应它能与指示剂发生反应:氢氧化钠溶液通常使石蕊试液变蓝,使酚酞试液变红腐蚀性氢氧化钠对玻璃制品有轻微的腐蚀性,两者会生成硅酸钠(sodium silicate),使得玻璃仪器中的活塞黏着于仪器上。如果以玻璃容器长时间盛装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会造成玻璃容器损坏。其他反应两性金属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气,1986年,英国有一油罐车误装载重量百分率浓度为2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钠便与油罐壁上的铝产生化学变化,导致油罐因内部压力过载而永久受损,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2Al + 2NaOH + 2H₂O = 2NaAlO₂ + 3H₂↑氢氧化铝为一相当常用于除去水中杂质的胶状凝聚剂,因过渡金属的氢氧化物大都不太溶于水,故于自来水中添加明矾可促使过渡金属以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析出,再利用简单的过滤设备,即可完成自来水的初步过滤。明矾的制备也牵涉到氢氧化钠的使用:6NaOH +2KAl(SO₄)₂=2Al(OH)₃ + K₂SO₄ +3Na₂SO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化学式Ca(OH)2,俗称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水溶液称作澄清石灰水。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与水。氢氧化钙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强碱。氢氧化钙是二元强碱,但微溶于水。氢氧化钙在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物化性质编辑[2]细腻的白色粉末,溶于酸、铵盐、甘油,微溶于水,不溶于醇,有强碱性,对皮肤、织物有腐蚀作用。相对密度2.24。加热至580℃脱水成氧化钙,在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而成碳酸钙,也能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2用途编辑氢氧化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用途。可以用熟石灰与沙子混合来砌砖,石灰浆粉刷墙壁;在树木上涂刷含有硫黄粉等的石灰浆,可保护树木,防止冻伤,并防止害虫生卵;配制三合土;农业上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等配制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作为农药。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可以中和酸性,改变土壤的酸碱性,易于农作物生存。制食品添加剂氢氧化钠、生产漂白粉。可用于生产碳酸钙,环氧氯丙烷、环氧丙烷,漂白粉、漂粉精、消毒剂、止酸剂、收敛剂、硬水软化剂、土壤酸性防止剂、脱毛剂、缓冲剂、中和剂、固化剂以及药物等;用在橡胶、石油化工添加剂中,如石油工业加在润滑油中,可防止结焦、油泥沉积、中和防腐。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氢氧化钠(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因另一名称caustic soda而在香港称为哥士的,常温下是一种白色晶体,具有强腐蚀性。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强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氢氧化钠是一种极常用的碱,是化学实验室的必备药品之一。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吸收水蒸气,对其必须密封保存,且要用橡胶瓶塞。它的溶液可以用作洗涤液。[1]氢氧化钙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化学式Ca(OH)2,俗称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水溶液称作澄清石灰水。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与水。氢氧化钙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强碱。氢氧化钙是二元强碱,但微溶于水。氢氧化钙在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自己去查百度。难道你没有手吗
化学性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几道化学题~~`_百度知道
几道化学题~~`
1.明矾和胆矾是同种物质吗?化学式是什么?2.如何用直接加热法得到铝,请写出方程式。3“改变物质的性质不一定要通过化学变化”请举个例子证明这句话的正确性4.铵盐与NaOH反应的方程式?碳酸钠与硫酸铝反应方程式?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方程式?
提问者采纳
1.不是明矾是絮凝剂,用来除水中的较大固体杂质的,化学式:KAl(SO4)2·12H2O这是硫酸铝钾明矾净水是过去民间经常采用的方法,它的原理是明矾在水中可以电离出两种金属离子:
KAl(SO4)2= K+ + Al3+ + 2SO4 2-
而Al3+很容易水解,生成胶状的氢氧化铝Al(OH)3:
Al3+ + 3H2O = Al(OH)3+ 3H+ (可逆)
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能力很强,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所以,明矾是一种较好的净水剂。 而胆矾是五水硫酸铜,也被称作硫酸铜晶体,俗称蓝矾、胆矾或铜矾,化学式为CuSO₄·5H₂O,为蓝色晶体。2.工业制法
铝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各种岩石或矿石里,如长石、云母、高岭石、铝土矿、明矾时,等等。有铝的氧化物与冰晶石(3NaF·AlF₃)共熔电解制得。
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反应过程
①溶解:将铝土矿溶于NaOH(aq)
Al₂O₃+ 2NaOH ==== 2NaAlO₂(偏铝酸钠)+ H₂O
②过滤:除去残渣氧化亚铁(Fe₂O₃)、硅铝酸钠等
③酸化: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₂.
NaAlO₂+ CO₂+ 2H₂O ==== Al(OH)₃↓+ NaHCO₃
④过滤、灼烧 Al(OH)₃
2Al(OH)₃==高温== Al₂O₃+ 3H₂O
注:电解时为使氧化铝熔融温度降低,在Al₂O₃ 中添加冰晶石(3NaF·AlF₃)
⑤电解:2Al₂O₃(l)==通电== 4Al + 3O₂↑
注:不电解熔融AlCl₃炼Al 原因:AlCl₃是共价化合物,其熔融态不导电。3.决定化学性质的是什么呢?改变那个就得了,还有冰变成水啊4.①生成一水合氨+钠盐(如果加热就是氨气+水+钠盐)
②3Na2CO3+Al2(SO4)3=Al2(CO3)3+3Na2SO4
③3NO2+H2O=2HNO3+NO
提问者评价
参考资料:
可以看百度百科(第一题)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道化学的相关知识
其他4条回答
1.明矾 KALSO4 12H2O
胆矾 CuSO4 5H2O不好意思,下标打不出...2.铝一般通过电解得到3.冰变水4.生成一水合氨及钠盐碳酸根和铝离子双水解:CO3 2-
+H2O=Al(OH)3 + CO2生成一氧化氮和硝酸
1 不是,明矾是KAl(SO4)2.10H2O
胆矾是CuSO4.5H2O2 这题我感觉有点问题。铝在加热的条件下,会与氧气结合生成Al2O3。一般都是用Al和其他氧化物进行铝热反应还原其他氧化物。一般铝都通过点解氧化铝来制的 2Al2O3(熔融)=点解=4Al+3O23 物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改变物理性质不一定要用化学变化。比如说将铁皮磨成粉末状。它的颜色就由银白色变为了黑色。这也算是物理性质发生了改变,但它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还有更简单的,冰融化成水。4 NH4NO3+NaOH=加热=NaNO3+NH3+H2O 碳酸根和铝离子双水解:CO3 2-
+H2O=Al(OH)3 + CO2写成化学方程式为: 3Na2CO3+Al2(SO4)3+3H2O=3Na2SO4+2Al(OH)3+3CO23NO2+H2O=2HNO3+NO
1.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十二水合硫酸铝钾(SO4)2·12H2O
明矾、白矾、钾矾、钾铝矾、钾明矾
2.冶炼铝可以用热还原法,但是成本太高。
工业上冶炼铝应用电解法,主要原理是霍尔-埃鲁铝电解法:以纯净的氧化铝为原料采用电解制铝 ,因纯净的氧化铝熔点高(约2045℃),很难熔化,所以工业上都用熔化的冰晶石(Na3AlF6)作熔剂,使氧化铝在1000℃左右溶解在液态的冰晶石中,成为冰晶石和氧化铝的熔融体,然后在电解槽中,用碳块作阴阳两极,进行电解。
3. “改变物质的性质不一定要通过化学变化” 例如碘加热变成碘蒸汽,物理性质发生变化,物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改变物理性质不一定要用化学变化。比如说将纯铁磨成粉末状。它的颜色就由银白色变为了黑色。这也算是物理性质...
1,明矾是十二水硫酸铝钾,胆矾是五水硫酸铜。2.电解氧化铝吧3,不一定4,生成氨气,水和钠盐,不清楚,3NO2+H2O=2HNO3+NO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在Al₂(SO₄)₃、K₂SO₄和明矾的混合溶液中_百度知道
在Al₂(SO₄)₃、K₂SO₄和明矾的混合溶液中
在Al₂(SO₄)₃、K₂SO₄和明矾的混合溶液中,如果c(SO₄²-)等于0.2mol/L,当加入等体积的0.2mol/L的KOH溶液时,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则原混合物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2mol/LB、0.25mol/LC、0.45mol/LD、0.225mol/L【***要过程哦!!!!@】
提问者采纳
设溶液有1L,则硫酸根有0.2mol一个硫酸根有两个负电荷,所以0.2mol硫酸根有0.4mol负电荷根据电荷平衡,正电荷也应该有0.4mol一个钾离子有一个正电荷,一个铝离子有3个正电荷,设1L溶液钾离子有x mol,铝离子有y mol则有x+3y=0.4mol加入等体积的KOH,就是加入1L,加入了0.2mol的KOH因为沉淀恰好溶解,即如下的反应完全了,Al3+
4OH- = AlO2 -
2H2O因此铝离子有y=0.2/4=0.05得到x=0.25,因为是1L溶液,则原混合物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5mol/L选B
提问者评价
谢谢@!!!!!!!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l2 so4 3水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