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外墙保温规范要求的要求是什么?

已解决问题
消防部门规定住宅外墙防火要求是怎样规定的?AAA等级防火是什么产品&?
提问时间: 13:19:48
浏览次数:3412
  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外墙保温材料有哪些规定   答:《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6.7.1 建筑的内、外保温系统,宜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保温材料,不宜采用B2级保温材料,严禁采用B3级保温材料;设置保温系统的基层墙体或屋面板的耐火极限应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规定。最新的关于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要求的规定是《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公通字[2009]46号。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标准规范制修订后,按发布的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br/&&br/& 第二条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宜为A级,且不应低于B2级。其中,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三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br/&&br/& (五)基层墙体内部空腔及建筑幕墙与基层墙体、窗间墙、窗槛墙及裙墙之间的空间,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确需穿过时,应采取穿管等防火保护措施。
答案创立者
以企业身份回答&
快速解决你的电商难题
店铺优化排查提升2倍流量
擅长&nbsp 店铺优化
您可能有同感的问题外墙保温防火等级要求是什么?
外墙保温防火等级要求是什么?
被浏览4881次
我来帮他解答
(一)建筑高度大于等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二)建筑高度小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或B1级。其中,当采用B1级保温材料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三)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作防护层。防护层应将保温材料完全覆盖。防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mm。
(四)采用金属、石材等非透明幕墙结构的建筑,应设置基层墙体,其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防火规范关于外墙耐火极限的有关规定;玻璃幕墙的窗间墙、窗槛墙、裙墙的耐火极限和防火构造应符合现行防火规范关于建筑幕墙的有关规定。
(五)基层墙体内部空腔及建筑幕墙与基层墙体、窗间墙、窗槛墙及裙墙之间的空间,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第六条 按本规定需要设置防火隔离带时,应沿楼板位置设置宽度不小于300mm的A级保温材料。防火隔离带与墙面应进行全面积粘贴。
第七条 建筑外墙的装饰层,除采用涂料外,应采用不燃材料。当建筑外墙采用可燃保温材料时,不宜采用着火后易脱落的瓷砖等材料。
1、高度大于等于10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高度大于等于60m小于10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3、高度大于等于24m小于6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两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4、高度小于24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其中,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三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一)外墙保温防火等级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度大于等于10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高度大于等于60m小于10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3、高度大于等于24m小于6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两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4、高度小于24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其中,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三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二)其他民用建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度大于等于5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2、高度大于等于24m小于50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或B1级。其中,当采用B1级保温材料时,每两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3、高度小于24m的建筑,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其中,当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每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
  (三)外保温系统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作防护层。防护层应将保温材料完全覆盖。首层的防护层厚度不应小于6mm,其他层不应小于3mm。
秉锅锅155&回答:  凡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范围内的设有外保温材料的民用建筑,均应将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纳入审核和验收内容。对于《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106号)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范围以外设有外保温材料的民用建筑,全部纳入抽查范围。在新标准发布前,从严执行《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公通字[2009]46号)第二条规定,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材料。
Lin_4987&回答:1)保温材料按其燃烧性能应划
建筑保温材料据燃烧性能(不燃、难燃、可燃、易燃)分为四个等级。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1987)(2001年修订版)规定,生产的或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分为甲、乙、丙、丁、戊5类。
(GB5)(1999年修订版)中,同样以使用、生产或储存的物质的危险性进行火灾危险陛分类。根据火灾危险陛的不同,可从防火间距、建筑耐火等级、容许层数、安全疏散、消防灭火设施等方面提出防止和限制火灾爆炸的要求和措施。
2)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里,将建筑物分为4个耐火等级。对建筑物的主要构件,如承重墙、梁、 柱、楼板等的耐火性能均作出了明确规定。在建筑设计时对那些火灾危险性特别大的,使用大量可燃物质和贵重器材设备的建筑,在容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采用耐 火等级较高的建筑材料施工。在确定耐火等级时,各构件的耐火极限应全部达到要求。
木子星生&回答:外墙保温防火隔离带设置要求如下:
1)预留300??mm防火隔离带时,可用50mm宽300mm高的瑰宝酚醛保温板满抹粘结砂浆粘贴在防火隔离带处支撑其上层部分的酚醛保温板。 2)抹保温砂浆保温层施工至少分2-3遍,每遍所抹保温浆料为10-20mm,首遍施工厚度宜控制在10mm左右,注意压实,最后一遍施工厚度宜控制在10mm左右,每两遍施工间隔应在24h以上,施工温度偏低时,间隔时间可延长。 3)保温砂浆施工应自上而下。 4)最后一遍机保温砂浆保温层施工时应达到灰饼冲筋厚度,并用大杠搓平,使墙面、门窗口平整度达到要求,注意保温浆料涂抹时应压紧压实。
可爱的橙子&回答:众所周知,防火玻璃隔断具有隔热、阻缓火势蔓延、隔烟等优点,在火灾发生时能够为人员、财产、建筑物的救护创造有利条件,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备受人民的青睐,防火玻璃市场潜力巨大。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房,高精实验室,学校,党政机关核心部分。近两年,国内发生了上海静安区高层住宅、央视新址北配楼等几起重大火灾事故,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和危害。防火玻璃自然成为关注对象,国家开展了大范围的消防安全检查工作,人民的防火意识得到逐步提升。防火玻璃、防火玻璃隔断、防火墙、防火门等产品格外受重视。
北京丽思多格隔断材料行业分析师认为,防火玻璃隔断是一种新型建筑防火材料,主要用于制作防火墙、防火门、防火隔断等,欧洲将防火玻璃分为复合隔热型、单片完整型防火玻璃两种。从耐火性能等级划分,防火玻璃可分为30分钟、45分钟、60分钟和90分钟四个等级。国内防火隔断指标与国际接轨,充分体现了国人对防火安全方面重视程度愈来愈高。
复合隔热型防火玻璃是由附合无机防火胶胶层的多层玻璃原片复合而成,具有良好的耐火完整性和耐火隔热性。当发生火灾时,复合防火玻璃中间的化学物质吸收火焰的热量而发泡膨胀,在一定时间内有效阻止燃烧产生的热量及热辐射从迎火面向背火面传导,在此过程中,始终保持玻璃整体的完整性,形成一个阻隔火焰、烟雾、高温毒气等的有效屏障,为背火区域的生命财产抢救工作赢取宝贵时间。水火无情,火灾面前唯有有效设备及措施才能较少损失。在不同区域中选择放火时间不同的玻璃隔断是至关重要的。
国内应用最多的单片完整型防火玻璃是由单层玻璃构造的防火玻璃,主要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的隔断、防火分区、室外幕墙等建筑部位。单片防火玻璃经过长时间的高温离子交换化学处理过程,具有低热膨胀率的优点,在一段时间内可以保持高温下玻璃软化而不破碎,通过保持玻璃的完整性阻挡迎火面的明火、有毒有害气体等,但不能隔温绝热。同时注意单片防火玻璃厚度直接影响放火时间,防火玻璃隔断框架紧密度是防火隔断有效性关键所在。所以除了防火玻璃,还应重视玻璃框架的重要性。如果框架不防火,在发生火灾时就容易软化、变形,再好的防火玻璃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配备相应的防火框架安装配件也很重要。防火玻璃幕墙拼接用胶更是软肋,如何做到幕墙玻璃胶防火或阻燃更是当前技术瓶颈。至此我国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防火玻璃隔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防火玻璃隔断市场潜力巨大。需要攻克关键技术还需我们继续努力。
请叫我雷锋&回答:按照国标97标准:
我国现行标准将外墙保温材料分为A级(不燃)、B1级(难燃)、B2级(可燃)和B3级(易燃)4个等级。
挤塑板属于有机材料所以只有:B1级(难燃)、B2级(可燃)和B3级(易燃)三个级别!希望对你有帮助
设计本将严格保护您的隐私,请放心填写
手机设计本
随时提问题,随意赏美图
设计本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即可与本本亲密互动,还有更多美图等你来看!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C)2012 设计本-定制化装修设计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当前位置:&&&&&&
解析|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就“建筑保温和外墙装饰”修订内容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由公安部主编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自日起实施。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05年版)相比: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主要有以下变化:一、合并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住宅建筑的高、多层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二、增加了灭火救援设施和木结构建筑两章,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的要求,系统规定了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要求;三、补充了建筑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四、将消防设施的设置独立成章并完善了有关内容,取消了消防给水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和防烟排烟系统设计的要求,这些系统的设计要求分别由相应的国家标准作出规定;五、适当提高了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要求;六、补充了有顶商业步行街两侧的建筑利用该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的防火要求,调整、补充了建材、家具、灯饰商店营业厅和展览厅的设计疏散人员密度;七、补充了地下仓库、物流建筑、大型可燃气体储罐(区)、液氨储罐、液化天然气储罐的防火要求,调整了液氧储罐等的防火间距;八、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水平蔓延的相关要求。以下内容为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补充修订的内容。【6.7建筑保温和外墙装饰】6.7.1建筑的内、外保温系统,宜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保温材料,不宜采用B2级保温材料,严禁采用B3级保温材料;设置保温系统的基层墙体或屋面板的耐火极限应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规定。6.7.2建筑外墙采用内保温系统时,保温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用火、燃油、燃气等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场所以及各类建筑内的疏散楼梯间、避难走道、避难间、避难层等场所或部位,应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保温材料;②对于其他场所,应采用低烟、低毒且燃烧性能不低于B1级的保温材料;③保温系统应采用不燃材料做防护层。采用燃烧性能为B1级的保温材料时,防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10mm。6.7.3建筑外墙采用保温材料与两侧墙体构成无空腔复合保温结构体时,该结构体的耐火极限应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规定;当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为B1、B2级时,保温材料两侧的墙体应采用不燃材料且厚度均不应小于50mm。6.7.4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其外墙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6.7.5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其保温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①住宅建筑:1)建筑高度大于10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2)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10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3)建筑高度不大于27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②除住宅建筑和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外,其他建筑:1)建筑高度大于5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2)建筑高度大于24m,但不大于5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3)建筑高度不大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级。6.7.6除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外,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有空腔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其保温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建筑高度大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②建筑高度不大于24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6.7.7除本规范第6.7.3条规定的情况外,当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按本规范第6.7节规定采用燃烧性能为B1、B2级的保温材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除采用B1级保温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公共建筑或采用B1级保温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外,建筑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0.50h;②应在保温系统中每层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防火隔离带应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材料,防火隔离带的高度不应小于300mm。外墙外保温防火设计规范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解析一、解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于实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对外保温材料燃烧性能和适用高度分级建筑类型建筑高度H(m)保温材料最低燃烧性能等级防护层厚度(mm)防火隔离带宽度(mm)外饰面层材料的最低燃烧性能等级住宅建筑H>100A——A100≥H>27B1首层15其他层5每层300窗耐火0.5hH>50,AH≤50,B1H≤27B2公共建筑人员密集场所任何高度A——H>50,AH≤50,B1其他建筑H>50A——A50≥H>24B1首层15其他层5每层300窗耐火0.5hB1H≤24B2该规范采用了部分构造防火措施,在保温材料的燃烧等级上做了非常严格的限制,以确保系统的防火安全性。二、按照燃烧性能要求,外墙保温材料分为三种类型1、无机类保温材料包括:岩棉、发泡水泥、膨胀玻化微珠保温浆料、泡沫玻璃、发泡陶瓷、玻璃棉、矿渣棉、真空绝热板、无机纤维喷涂等属不燃性材料,自身不存在防火安全问题。2、有机类保温材料:以聚苯乙烯饱沫塑料和聚氨醋硬泡为主,包括:EPS、XPS、PU、PF、木纤维、秸秆等属可燃材料,具有引发火灾的危险性。3、无机复合有机保温材料:胶粉聚苯颗粒复合有机保温板三、防火设计规范及相关标准的应用和防火构造1、现行标准(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2)《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GB/T ),(3)《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JG 158—2013),(4)《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5)《岩棉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B11/T 2、防火构造(1)无机保温材料构造做法:法规中明确规定超过24m的建筑严禁使用有机可燃保温材料,因此B2级保温材料只能用于低于24m的建筑中,高于100m的住宅建筑,高于50m的公共建筑必须使用A级外保温系统。而由岩棉等A级材料组成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则可广泛应用在各种类型的建筑中,现已成为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的外墙外保温做法之一。但是以粘为主的普通岩棉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着诸多隐患。原因分析如下:以粘为主的岩棉外保温系统只能计算粘结力,不计算锚固力北京市地标《岩棉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B11/T 中3.0.6条规定:岩棉带外保温系统与基层墙体采用粘锚结合、以粘为主的联结方式。岩棉板自身的强度(KN/㎡)7.5101580100每1㎡岩棉板上粘接剂抗风压承受力(KN/㎡)3463240单位面积岩棉板抗风压承载力F离地面高度(m)2050100每1㎡岩棉抗风压承载力最低值2.223.003.81墙角处外保温系统单位面积岩棉抗风压承载力最低值F(KN)离地面高度(m)2050100每1㎡岩棉抗风压承载力最低值3.094.175.31通过上述结果,墙角处外保温系统单位面积岩棉抗风压承载力最低值为5.31KN/㎡,,当岩棉自身强度不低于15KN/㎡时,每平米岩棉板上的粘结力可达到6KN,单位面积岩棉带的粘结力大于单位面积岩棉带抗风压承载力F,也就是说,单从抗风荷载方面考虑,要平衡负风压力,拉拔强度高于15KPa的岩棉可以粘结施工达到风压设计要求。按照JGJ144标准要求系统粘结强度不小于0.1MPa,那么粘结面积50%达不到国家标准的要求。所以必须是满粘法。贴竖丝岩棉条时必须满粘,不能用点框粘做法,靠粘结力粘结岩棉时只能粘贴竖丝岩棉,横丝岩棉不可能达到0.1MPa的粘结强度。因此,以粘结为主的施工方式必须对岩棉本身进行深加工,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是一种岩棉的深加工产品,其将100kg/m?的岩棉切割成岩棉带(条)作为保温芯材,板体沿长度方向的四个表面涂覆无机保温浆料复合耐碱玻纤网形成防护层。使用无机保温浆料复合耐碱网格布包覆后,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形成一个整体的受力单元,垂直于板面的抗拉强度最低0.10MPa,中心部位的抗拉强度甚至高达0.2MPa,是普通岩棉板抗拉强度的10倍以上。以粘为主固定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在北京地区100m高度风荷载情况下,完全能够满足板材粘结强度的要求,既能够实现满粘也能实现点框粘的施工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岩棉高层应用过程中以粘为主的施工方式,确保岩棉在墙体上稳定,才能保证系统安全性。(2)B1级、B2级保温材料加防火隔离带的构造做法,按照JGJ 144、JG149标准执行防火隔离带材料采用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代替岩棉裸板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改变了岩棉纤维的方向,并在板材的四个面增加了保护层,使整个板材的性能得到提高,其抗拉强度高,整体性好,施工方便无污染,与基层墙体可牢固粘贴,使岩棉裸板存在的遇水沉降、分层滑坠、抗拉强度低等问题得到了解决,并解决了岩棉纤维伤害皮肤等问题,起到了良好的劳动保护作用。(3)复合A级保温材料构造做法胶粉聚苯颗粒贴砌EPS、XPS等有机保温板无空腔复合体系构造是胶粉聚苯颗粒复合保温技术中的核心材料,与外保温材料比较,该材料的粘结力大幅度提高,燃烧性能达到A2级,提高了保温板薄抹灰系统的耐候性和抗风压性,发生火灾时可有效阻止火焰蔓延,施工适应性好,可以满足节能75%标准及更高节能标准要求,可以满足高层建筑的防火要求。胶粉聚苯颗粒复合保温技术形成了行业标准《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JG158—2013),为模塑聚苯板、挤塑聚苯板、聚氨酯保温板、酚醛泡沫板和岩棉板等保温材料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方案。四、小 结综上所述,预防外墙外保温火灾的有效方案总结如下:1)提高保温材料的特性。2)加强保温材料市场的管理,保证保温材料的性能确实达到产品标准要求;3)重视保温材料的构造防火,针对不同的保温材料进行适用的构造措施,确保保温材料在系统完成后防火构造措施落实到位;4)加强施工现场监管,总体协调施工进度和施工工序,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以及保证施工工序合理,保证外保温系统施工不被其他工种施工破坏或干扰。
CopyRight (C)
四川西南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支持:&&地址:成都市天府大道北段866号&&电话:02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外墙保温防火等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