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0.1000mol每5mol l naohh溶液滴定相同浓度的na3po4溶液,如何求计量点的ph?

用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0.1000mol/L甲酸溶液,化学计量点的PH值是多少?应选什么指示剂?
用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0.1000mol/L甲酸溶液,化学计量点的PH值是多少?应选什么指示剂?
化学计量点的pH应该高于7,因为甲酸钠是碱性的应该用碱性的指示剂,有点忘了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用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0.1000mol/L甲酸溶液,化学计量点的PH值是多少?应选什么指示剂?》相关的作业问题
其实滴定实验中有有误差 有个半滴原则 就是和这个题目意思差不多以下就是分析由于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元强酸强碱中和,所以 所需的溶液体积比为1:1才对吧 都是100 mL也就是溶液 0.1 L 单位换算一下NaOH+HCl=NaCl+H2O答案是C滴定误差在±0.1%以内情况(1)-0.1%的时候就是 则NaOH滴加量不
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0.1mol/L盐酸,如达到滴定终点时不慎多加了一滴NaOH(一滴溶液体积约为0.05mL),继续加水至50ml,所得溶液的PH是多少?
D.酚酞(pK(HIn)=9.1)
当误差为正+0.1%时,NaOH过量=100 mL x 0.1% = 0.1 mL 摩尔量(过量OH-)=0.1 x 0.1 = 0.01 mmol [OH](过量)=0.01/200.1 = 5 x 10-5 M pOH = 4.3,pH = 9.7 同理,可算出误差为-0.1%时的pH =4.3.答案:C
2个 ,4.7和9.3
要判断一个含有弱酸或弱碱的反应有几个滴定突跃,是要根据cA*Ka>=10的-9次方来判定的.题中有盐酸和硼酸,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有一个突跃,而硼酸的浓度乘以其解离常数小于10的-9次方,所以有一个滴定突跃.换成磷酸还使用上述方法判定.其中Ca*Ka>=10的-9次方说明有一个突跃,Ca'*Ka>=10的-9次方说明有两
yong 误差公式分析化学里有啊!
理论:终点PH=70.05*10-3*0.1/50*10-3=0.0001PH=14-4=10
A 1点就是CH3COOH+CH3COONa,满足电荷守恒:[CH3COO-]+[OH-]=[Na+]+[H+]B 2点是中性,[H+]=[OH-],[CH3COO-]=[Na+]C 3点恰好反应点,[Na+]>[CH3COO-]>[OH-]>[H+]D 当加入极少量的NaOH时,就出现这种情况,正确.
A、点①反应后溶液是CH3COONa与CH3COOH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混合物,CH3COOH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故c(Na+)>c(CH3COOH),由电荷守恒可知:c(CH3COO-)+c(OH-)=c(Na+)+c(H+),所以c(CH3COO-)+c(OH-)>c(CH3COOH)+c(H+
分别计算一下当氢氧化钠加入19.98mL和20.02mL时溶液的PH.[H+]=根号下cKa=根号下0.1*1.8×10-4当滴入氢氧化钠滴定液19.98ml(化学计量点前0.1%)时,则:[H+]={(20.00-19.98)/(20.00+19.98)}*[H+]=,.化学计量点后(Vb>Va) 溶液的pH值由过量
滴定至第一化学计量点时的PH的产物 为Na2HPO4 ,其c(H+)= Ka2 * Ka3 开平方PH=(pKa2 + pKa3)/2 =9.54
突跃范围是通过化学计量点前后的0.1%计算,本题没有给出计量点,突越范围不能计算,其指示剂选用石蕊试剂
用0.10mol/LNaoH溶液滴定20ml 0.10mol/LHCL溶液,正好用去20ml的NaoH溶液.滴定误差在0.1%以内,则用去NaoH溶液为19.98ml-20.02ml之间.假设两溶液混合后体积不减少,则当用去NaoH溶液为19.98ml时,HCL过量,溶液体积为19.98+20=39.98mlH+浓度=
通过反应方程式列关系式HOOC-COOH + 2NaOH == NaOOC-COONa + 2H2O5 H2C2O4 + 2 KMnO4 + 3 H2SO4 == 10 CO2↑ + 2 MnSO4 + K2SO4 + 8 H2O 可以得到关系式2NaOH ------H2C2O4-------2/5 KMnO42 2
80%列方程组1 mol 乙二酸 M=90(HOOC-COOH)———2mol NaOH1 mol 乙酸 M=60 ————1 mol NaOHx y为摩尔数 2 x+y=0.09×0.5=0.0.25解得,M乙酸=1.8 所以,80%
:①多加了一滴H2SO4 (设一滴为0.05mL),c(H+)=0.01mol/L*2*0.05mL/100mL=0.00001mol/L=10^-5mol/L②少加了一滴H2SO4(设一滴为0.05mL),c(OH-)=0.01mol/L*2*0.05/100=10^-5mol/Lc(H+)=10^-14/10^-5
答:已知:PKb=6.00,PKa=8.00 ;计量点时:C=0.10 mol/L【1】化学计量点是的产物是弱酸 [H+] = [KaC]^0.5 = (10^-9)^0.5【2】PH = 0.5 PKaC = 0.5x9.00 = 4.50用0.1000mol/lHCL溶液滴定0.10mol/lNa3PO4,计算滴定至第一化学计量点时的PH
用0.1000mol/lHCL溶液滴定0.10mol/lNa3PO4,计算滴定至第一化学计量点时的PH54
滴定至第一化学计量点时的PH的产物 为Na2HPO4 ,其c(H+)= Ka2 * Ka3 开平方PH=(pKa2 + pKa3)/2 =9.54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用0.1000mol/lHCL溶液滴定0.10mol/lNa3PO4,计算滴定至第一化学计量点时的PH》相关的作业问题
答:【1】 化学计量点时,滴定的体积是20.00 ml【2】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值是7.00【3】滴定的 突跃范围 PH 4.30 - 9.70【4】可以采用甲基橙、酚酞为指示剂
分析化学的解题思路:第一题,首先看到1点,确定在1点时候,溶液为缓冲溶液,那么根据定义式pka=pH+lg(c碱/c酸),题中c(CH3COO-)=2c(CH3COOH),从而得到答案,第二题,在3点时达到滴定计量点,此时计算浓度为0.1006mol/L2点什么都不是,滴定恰好完全反应时,醋酸钠是呈碱性的,所以3点才是
突跃范围是通过化学计量点前后的0.1%计算,本题没有给出计量点,突越范围不能计算,其指示剂选用石蕊试剂
草酸分部电离,0.1*ka1=5*10的-3次方>20kw,2ka2/√ka1c=1.6*10的-4次方/0.71*10的-2次方=0.0,0.1/ka1<500,所以,未加碱时,氢离子浓度=[√ka1²+4ka1﹚-ka1]/2=0.1ph=-㏒10 0.1=1加10ml碱时体积=30mol
A 1点就是CH3COOH+CH3COONa,满足电荷守恒:[CH3COO-]+[OH-]=[Na+]+[H+]B 2点是中性,[H+]=[OH-],[CH3COO-]=[Na+]C 3点恰好反应点,[Na+]>[CH3COO-]>[OH-]>[H+]D 当加入极少量的NaOH时,就出现这种情况,正确.
A、点①反应后溶液是CH3COONa与CH3COOH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混合物,CH3COOH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故c(Na+)>c(CH3COOH),由电荷守恒可知:c(CH3COO-)+c(OH-)=c(Na+)+c(H+),所以c(CH3COO-)+c(OH-)>c(CH3COOH)+c(H+
答:已知:PKb=6.00,PKa=8.00 ;计量点时:C=0.10 mol/L【1】化学计量点是的产物是弱酸 [H+] = [KaC]^0.5 = (10^-9)^0.5【2】PH = 0.5 PKaC = 0.5x9.00 = 4.50
化学计量点的pH应该高于7,因为甲酸钠是碱性的应该用碱性的指示剂,有点忘了
分别计算一下当氢氧化钠加入19.98mL和20.02mL时溶液的PH.[H+]=根号下cKa=根号下0.1*1.8×10-4当滴入氢氧化钠滴定液19.98ml(化学计量点前0.1%)时,则:[H+]={(20.00-19.98)/(20.00+19.98)}*[H+]=,.化学计量点后(Vb>Va) 溶液的pH值由过量
D.酚酞(pK(HIn)=9.1)
要判断一个含有弱酸或弱碱的反应有几个滴定突跃,是要根据cA*Ka>=10的-9次方来判定的.题中有盐酸和硼酸,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有一个突跃,而硼酸的浓度乘以其解离常数小于10的-9次方,所以有一个滴定突跃.换成磷酸还使用上述方法判定.其中Ca*Ka>=10的-9次方说明有一个突跃,Ca'*Ka>=10的-9次方说明有两
其实滴定实验中有有误差 有个半滴原则 就是和这个题目意思差不多以下就是分析由于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元强酸强碱中和,所以 所需的溶液体积比为1:1才对吧 都是100 mL也就是溶液 0.1 L 单位换算一下NaOH+HCl=NaCl+H2O答案是C滴定误差在±0.1%以内情况(1)-0.1%的时候就是 则NaOH滴加量不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所得溶液为NaCl溶液,氯化钠为强酸强碱盐,其溶液呈中性,故常温下,氯化钠溶液中c(OH-)=c(H+)=1×10-7 mol/L,故选:D.
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0.1mol/L盐酸,如达到滴定终点时不慎多加了一滴NaOH(一滴溶液体积约为0.05mL),继续加水至50ml,所得溶液的PH是多少?
当误差为正+0.1%时,NaOH过量=100 mL x 0.1% = 0.1 mL 摩尔量(过量OH-)=0.1 x 0.1 = 0.01 mmol [OH](过量)=0.01/200.1 = 5 x 10-5 M pOH = 4.3,pH = 9.7 同理,可算出误差为-0.1%时的pH =4.3.答案:C
[Na+]=[CH3COO-]>[H+]=[OH-],25度时. 再问: 为什么了? 再答: pH=7时,[H+]=[OH-]。 再由电荷守恒[H+]+[Na+]=[CH3COO-]+[OH-]可知,[Na+]=[CH3COO-]。
你这个数据不整啊 再问: 题目就是这样的啊 再答: 那么就是[(0.16/106)/0.1]*2≈0.03ml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列滴定,能否用直接法滴定?若可,计算化学计量点的PH,并选择指示剂. (1)0.10mol/L Hcl 滴定0.10mol/L NH3溶液(Kb(NH3)=1.8*10^-5)(2)0.10mol/L Hcl 滴定0.10mol/L NaAc溶液(Ka(HAc)=1.8*10^-5)指示剂:酚酞(PKHIn=9.1)中性红(PKHIn=7.4)中基红(PKHIn=5.0)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1)见附件1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1)平均值=34.28%;中位值=34.27%;平均偏差=0.065%;相对平均偏差=0.19%;标准偏差=0.082%;平均值的标准偏差0.033%。 (2)绝对误差=-0.05%,相对误差=-0.15%。 6.解:μ=(50.18±1.15)%, μ=(50.18±1.46)%, μ=(50.18±2.29)%。 7.解:4.71舍弃,4.99保留.
3 滴定分析 4酸碱滴定法 一、填空 1、用0.2000mol/L溶液滴定0.1000mol/L酒石酸溶液时,在滴定曲线上出现____________个突跃。(酒石酸的pKa13.04,pKa24.37)
2、列出下列溶液的质子平衡方程: 浓度为cvmol/Lw(NH4)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度为c(mol/L)NH4H2P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当用强酸滴定强碱时,若酸和碱的浓度均增大10倍,则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减小_________单位,化学计量点的pH_________,化学计量点后0.1%的pH增大_______单位。 4、六亚甲基四胺的pKb=8.85,用它配制缓冲溶液的pH缓冲范围是_________,NH3的pKb=4.76,用它配制缓冲溶液的pH缓冲范围是_________。 5、溶液中离子活度与浓度的关系式是________,活度系数与溶液中各种离子的________有关,也与各种离子的________有关。 6、已知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为pH=5.3,该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应在pH________。 7、有一碱液样品,可能是NaOH、Na2CO3、NaHCO3或它们的混合物溶液,今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若以酚酞为指示剂,消耗HCl溶液的体积为V1,若取同样量的该碱液,用同一HCl标准溶液滴定,而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消耗HCl溶液体积为V2,试由下列关系判断碱液的组成: (1)当V1>V2≠0时,组成:________ (2)当V2>V1≠0时,组成:________ (3)当V1>0,V2=0时,组成:________ (4)当V1=0,V2>0时,组成:________ 8、强酸滴定弱碱的突跃范围受________和________的影响,因此一般要求碱的电离常数与浓度的乘积(cKb)应________。符合此条件,滴定才有明显的突跃范围,才有可能选择指示剂。 9、水分子之间存在着质子的传递作用,称为水的________作用,这个作用的平衡常数在25度时等于________。 10、因一个质子的得失而相互转变的一对酸碱,称为________。它的Ka与Kb的关系是________。 答案 1.1 2.[H+][HCO3-]2[H2CO3][OH-][NH3], [H+][H3PO4][OH-][NH3][HPO42-]2[PO43-] 3. 1,不变,1。 4.4.15-6.15,8.24-10.24。
6 5.α=γ.c,浓度,电荷。 6. 4.3~6.3。 7. (1)NaOH+ Na2CO3 (2) Na2CO3+ NaHCO3 (3)NaOH (4) NaHCO3 8.碱的浓度,碱的强度,≥10-8。 9.质子自递,10-14。 10.共轭酸碱对,KaKb= Kw。 二 单项选择题 1、用0.1mol/LHCl滴定0.1mol/LNaOH时pH突跃范围是9.7~4.3,用0.01mol/LHCl滴定0.01mol/LNaOH时pH突跃范围是( ) A、9.7~4.3 B、8.7~4.3 C、8.7~5.3 D、10.7~3.3 2、测定某混合碱时,用酚酞作指示剂时所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比继续加甲基橙作指示剂所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多,说明该混合碱的组成为( ) A、Na2CO3+NaHCO3 B、Na2CO3+ NaOH C、NaHCO3 + NaOH D、Na2CO3 3、用盐酸溶液滴定Na2CO3溶液的第一、二个化学计量点可分别用( )为指示剂。 A、甲基红和甲基橙 B、酚酞和甲基橙 C、甲基橙和酚酞 D、酚酞和甲基红 4、能直接进行滴定的酸和碱溶液是 ( ) A、0.1mol/L HF (Ka=6.8×10-4) B、0.1mol/L HCN (Ka=4.9×10-10) C、0.1mol/L NH4Cl (Kb=1.8×10-5) D、0.1mol/L NaAc (Ka=1.8×10-5)
5、欲配制pH=5.0缓冲溶液应选用的一对物质是( ) A、 HAc(Ka=1.8×10-5)~NaAc B 、HAc~NH4Ac C、NH3H2O (Kb=1.8×10-5)~NH4Cl D、KH2PO4-Na2HPO4 6、欲配制pH=10.0缓冲溶液应选用的一对物质是( )
A、HAc(Ka=1.8×10-5)~NaAc B 、HAc~NH4Ac C、NH3H2O (Kb=1.8×10-5)~NH4CI D、KH2PO4-Na2HPO4 7、双指示剂法测混合碱,加入酚酞指示剂时,消耗HCl标准滴定溶液体积为15.20mL;加入甲基橙作指示剂,继续滴定又消耗了HCl标准溶液25.72mL,那么溶液中存在( ) A、NaOH + Na2CO3 B、Na2CO3 + NaHCO3 C、NaHCO3 D、Na2CO3 8、双指示剂法测混合碱,加入酚酞指示剂时,消耗HCl标准滴定溶液体积为18.00mL;加入甲基橙作指示剂,继续滴定又消耗了HCl标准溶液14.98mL,那么溶液中存在 ( ) A、NaOH + Na2CO3 B、Na2CO3+ NaHCO3 C、NaHCO3 D、Na2CO3 9、以NaOH滴定H3PO4(ka1=7.5×10-3, ka2=6.2×10-8, ka3=5.0×10-13)至生成Na2HPO4时,溶液的pH值应当是 ( ) A、7.7 B、8.7 C、9.8 D、10.7 10、下列弱酸或弱碱(设浓度为0.1mol/L)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准确滴定的是 ( ) A、氨水(Kb=1.8×10-5) B、苯酚(Ka=1.1×10-10) C、NH4+ D、H3BO3(Ka=5.8×10-10)
7 11、用c(HCl)=0.1 mol/L HCl溶液滴定c(NH3)=0.1 mol/L氨水溶液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值为 ( ) A、等于7.0; B、小于7.0; C、等于8.0;D、大于7.0。 12、用NaOH溶液滴定下列( )多元酸时,会出现两个pH突跃。 A、H2SO3 (Ka1=1.3×10-2、Ka2=6.3×10-8) B、H2CO3 (Ka1=4.2×10-7、Ka2=5.6×10-11) C、H2SO4 (Ka1≥1、Ka2=1.2×10-2)
D、H2C2O4 (Ka1=5.9×10-2、Ka2=6.4×10-5) 13、用0.1000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H2C2O4时,有几个滴定突跃?应选用何种指示剂( )(Ka1=5.9×10-2、Ka2=6.4×10-5) A、二个突跃,甲基橙( ) B、二个突跃,甲基红( ) C、一个突跃,溴百里酚蓝( ) D、一个突跃,酚酞( ) 14、某酸碱指示剂的KHn=1.0×10-5,则从理论上推算其变色范围是 ( ) A、4-5 B、5-6 C、4-6 D、5-7
答案 1. C 2. B 3. B4. A
5. A 6. C7. B 8. A 9. C 10. A11. B12. A 13. D14. C
三判断题 1、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大多是弱酸或弱碱,所以滴加指示剂的多少及时间的早晚不会影响分析结果。 2、邻苯二甲酸氢钾不能作为标定NaOH标准滴定溶液的基准物。
3、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含量,已知试样消耗标准滴定溶液盐酸的体积V1>V 2,则混合碱的组成为Na2CO3 + NaOH。 4、酸碱滴定曲线是以pH值变化为特征的,滴定时酸碱的浓度愈大,滴定的突跃范围愈小。 5、缓冲溶液是由某一种弱酸或弱碱的共轭酸碱对组成的。 6、按质子理论,Na2HPO4是两性物质。 7、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与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无关。 8、 强碱滴定一元弱酸的条件是CKa≥10-8。 9、H2C2O4的两步离解常数为Ka1=5.6×10-2,Ka2=5.1×10-5,因此不能分步滴定。 10、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电荷数越高,则离子强度越大,离子活度越小。 11、在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12、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只要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就是酸,只要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就是碱。 13、在滴定分析过程中,当滴定至指示剂颜色改变时,滴定达到终点。 14、变色范围必须全部在滴定突跃范围内的酸碱指示剂才可用来指示滴定终点。 15、在酸性溶液中H+浓度就等于酸的浓度。 答案 1.(×)2.(×)3.(√)4 .(×)5.(√)6.(√)7.(×)8. (√) 9.(√)10.(√)11.(×)12.(√) 13.(√)14.(×)15.(×) 四简答题 1、什么叫质子条件?它与酸碱溶液[H+]计算公式有什么关系?写出下列物质的质子条件。 (1)HCOOH 、(2)NH3 、(3)NaAc 、(4)NH4NO3 、(5)NaH2PO4 。 2、何谓滴定突跃?它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8 3、如何选择缓冲溶液? 4、什么叫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5、满足什么条件时就能用强酸(碱)分步进行滴定? 6. 借助指示剂的变色确定终点,下列各物质能否用酸碱滴定法直接准确滴定?如果能,计-1-1算计量点时的pH值,并选择合适的指示剂。①0.10mol?LNaF,②0.10mol?LHCN,③0.10 -1mol?LCH2ClCOOH。 -17. 下列多元酸能否分步滴定?若能,有几个pH突跃,能滴至第几级?①0.10mol L草酸,-1②0.10mol LH2SO3。 答案: 1. (1)HCOOH 、(2)NH3 、(3)NaAc 、(4)NH4NO3 、(5)NaH2PO4 。 答:质子条件是指:根据酸碱反应平衡体系中质子转移的严格数量关系列出的等式。 根据质子条件可以计算酸碱溶液的[H+]。 (1) HCOOH : [H+] = [HCOO-] + [OH-] (2) NH3 : [H+] + [NH4+] = [OH-] (3) NaAc : [H+] + [HAc] = [OH-] (4) NH4NO3 : [H+] = [NH3] + [OH-] (5) NaH2PO4 : [H+] + [H3PO4]= [HPO42-] + 2[PO43-] + [OH-] 2. 答:(1)在滴定到化学计量点前后0.1% 时,滴定曲线上出现的一段垂直线称为滴定突跃。 (2)弱酸(碱)溶液浓度和它们的离解常数。 (3)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处于滴定突跃范围之内。 3.答: ① 缓冲溶液对测量过程应没有干扰; ②所需控制的pH值应在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之内。如果缓冲溶液是由弱酸及其共轭碱组成的,则所选的弱酸的pKa值应尽量与所需控制的pH值一致。 ③缓冲溶液应有足够的缓冲容量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为此,在配制缓冲溶液时,应尽量控制弱酸与共轭碱的浓度比接近于1∶1,所用缓冲溶液的总浓度尽量大一些(一般可控制在0.01-1mol/L之间)。 ④ 组成缓冲溶液的物质应廉价易得,避免污染环境。 4.答:当溶液的pH由pKHIn-1向pKHIn+1逐渐改变时,理论上人眼可以看到指示剂由酸式色逐渐过渡到碱式色。这种理论上可以看到的引起指示剂颜色变化的pH间隔,我们称之为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 5.答:① 当 ≥10-8时,这一级离解的H+可以被直接滴定;
②当相邻的两个Ka的比值,等于或大于105时,较强的那一级离解的H+先被滴定,出现第一个滴定突跃,较弱的那一级离解的H+后被滴定。但能否出现第二个滴定突跃,则取决于酸的第二级离解常数值是否满足 ≥10-8
③ 如果相邻的两个Ka的比值小于105时,滴定时两个滴定突跃将混在一起,这时只出现一个滴定突跃。 6. 答:①KHF=3.53×10
c?KF-=(1.0×10)/(0.10×3.53×10即NaF不能被强酸直接滴定 -10-10-8②KHCN=4.93×10
c?KHCN=0.10×4.93×10<10
-4-14-4) < 10-8
即HCN不能被强碱直接滴定
③KCH2ClCOOH=1.4×10-3
c?KCH2ClCOOH=0.10×1.4×10>10
可被强碱直接滴定 -3-8cOH?剂 0.110?14??5.98?10?7,pOH=6.23,
酚酞为指示?c?Kb=?321.4?107. 答:①H2C2O4
Ka1=5.90×10Ka1/Ka2<104 -2
Ka2=6.40×105
c?Ka1>109
c?Ka2>109
---只能一步滴定到第二终点,有一个pH突跃。 ②H2SO3
Ka1=1.54×10
Ka2=1.02×10-2-7
c?Ka2<10 -9-9Ka1/Ka2>104
有二个突跃,二级电离的H+可被分步准确滴定。 五、计算题 1、计算pH=5.0时0.1mol/L的HAc溶液中Ac-的浓度。 2、计算pH=5.0时0.1mol/L的H2C2O4中C2O42-的浓度。 3、计算下列溶液的pH值: (1)0.05mol/L的NaAc 查表:Ka(HAc)= 1.8×10-5 (2)0.05mol/L的NH4Cl 查表:Kb(NH3)= 1.8×10-5 (3)0.05mol/L的H3BO3 查表:Ka(H3BO3)=5.7×10-10 (4)0.05mol/L的NaHCO3 查表:Ka1(H2CO3)=4.2×10-7;Ka2(H2CO3)=5.6×10-11 4、若配制pH=10.0的缓冲溶液1.0L,用去15mol/L的NH3水350mL,问需要NH4Cl多少克? 5、用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的甲酸溶液时,化学计量点时pH为多少?应选何种指示剂指示终点? 6、欲测化肥中氮含量,称样品1.000g,经克氏定氮法,使其中所含的氮全部转化成NH3,并吸收于50.00mL、0.5000mol/L标准HCl溶液中,过量的酸再用0.5000mol/L NaOH标准溶液返滴定,用去1.56mL,求化肥中氮的含量。 7、称取混合碱试样0.6839g,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2000mol/L的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用去HCl溶液23.10mL,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又耗去HCl溶液26.81mL,求混和碱的组成及各组分含量。 8、某混合碱试样可能含有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或两种,称取该试样0.3019g,用酚酞为指示剂,滴定用去0.1035mol/L的HCl溶液20.10mL;再加入甲基橙指示液,继续以同一HCl溶液滴定,一共用去HCl溶液47.70mL。试判断试样的组成及各组分的含量? 答案: 1.解:δAcˉ= Ka/([H+] + Ka)= 1.8 × 10-5/(10-5 + 1.8×10-5)=0.64 ∴[Ac-]=δAcˉ×CHAc = 0.64 × 0.1 = 0.064mol/LCOO-COO-1)
(2)HCOOH
(3)CH2ClCOOH
(4)NH3+CH2COOH(氨基乙酸盐) 答: 8.下列酸碱溶液浓度均为0.20 mol?L-1,能否采用等浓度的滴定剂直接准确进行滴定? (1)HF (2)KHP
(3)NH3+CH2COONa
(5)NaHCO3 (6)(CH2)6N4
(7) (CH2)6N4?HCl
(8)CH3NH2 答: 9.强碱(酸)滴定一元弱酸(碱),cspKa(Kb)≥10-8就可以直接准确滴定。如果用Kt表示滴定反应的形成常数,那么该反应的cspKt应为多少? 解:因为cspKa≥10-8,Ka=Kt?Kw, 故:cspKt≥106
(答案不正确,特此说明) 10.为什么一般都用强酸(碱)溶液作酸(碱)标准溶液?为什么酸(碱)标准溶液的浓度不宜太浓或太稀? 答: 11.下列多元酸(碱)、混合酸(碱)溶液中每种酸(碱)的分析浓度均为0.10 mol?L-1(标明的除外),能否用等浓度的滴定剂准确进行分布滴定或分别滴定?如能直接滴定(包括滴总量),根据计算的pHsp选择适宜的指示剂。 (1)H3AsO4
(2) H2C2O4 (3)0.40 mol?L-1乙二胺
(4) NaOH+(CH2)6N4 (5)邻苯二甲酸
(6) 联氨 (7)H2SO4+H3PO4
(8) 乙胺+吡啶 答: 12.HCl与HAc的混合溶液(浓度均为0.10 mol?L-1),能否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直接滴定其中的HCl?此时有多少HAc参与了反应? 解: 13.今有H2SO4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浓度均为0.050 mol?L-1,欲用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试问: (1)否准确滴定其中的H2SO4?为什么?采用什么指示剂? (2)如何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混合液中(NH4)2SO4的含量?指示剂有时什么? 解: 14.判断下列情况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用混有少量的邻苯二甲酸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 (2)用吸收了CO2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H3PO4至第一计量点;继续滴定至第二计量点时,对测定结果各如何影响? 答: 15.一试液可能是NaOH、NaHCO3、、Na2CO3或它们的固体混合物的溶液。用20.00mL0.1000 mol?L-1HCl标准溶液,以酚酞为指示剂可滴定至终点。问在下列情况下,继以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至终点,还需加入多少毫升HCl溶液?第三种情况试液的组成如何? (1)试液中所含NaOH与Na2CO3、物质的量比为3:1; (2)原固体试样中所含NaHCO3和NaOH的物质量比为2:1; (3)加入甲基橙后滴半滴HCl溶液,试液即呈终点颜色。 答: 16.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下述物质的含量,当它们均按指定的方程式进行反应时,被测物质与H+的物质的量之比各是多少? (1)Na2CO3,Al2(CO3)3,CaCO3(CO32-+2H+=CO2+H2O)。 (2)Na2B4O7?10H2O,B2O3,NaBO2?4H2O,B(B4O72-+2H++5H2O=4H3BO3)。 答: 17.酸碱滴定法选择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 A.滴定突跃的范围;
B.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C.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D.指示剂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E.滴定方向 答: 18.计算下列各溶液的pH: (2.0×10-7 mol?L-1HCl (0.020 mol?L-1 12H2SO4 ) ) (0.10 mol?L-1NH4Cl (0.025 34mol?L-1HCOOH ) ) (1.0×10-4 mol?L-1(1.0×10-4 5 HCN 6mol?L-1NaCN ) ) (0.10 mol?L-1(CH2)6N4 (0.10 78mol?L-1NH4CN ) ) (0.010 mol?L-1KHP (0.10 mol?L-1Na2S 91) 0) (0.10 mol?L-1NH3+CH2COOH(氨基乙酸盐) 11) 解: 19.计算0.010 mol?L-1H3PO4溶液中(1)HPO42-,(2)PO43-的浓度 解: 20.(1)250mgNa2C2O4溶解并稀释至500 mL,计算pH=4.00时该溶液中各种型体的浓度。 (2)计算pH=1.00时,0.10 mol?L-1H2S溶液中各型体的浓度。 解: 21.20.0g六亚甲基四胺加12 mol?L-1HCl溶液4.0 mL,最后配制成100 mL溶液,其pH为多少? 解: 22.若配制pH=10.00,cNH3+cNH4+=1.0 mol?L-1的NH3- NH4Cl缓冲溶液1.0L,问需要15 mol?L-1的氨水多少毫升?需要NH4Cl多少克? 解: 23.欲配制100 mL氨基乙酸缓冲溶液,其总浓度c=0.10 mol?L-1,pH=2.00,需氨基乙酸多少克?还需加多少毫升1.0 mol?L-1酸或碱?已知氨基乙酸的摩尔质量M=75.07g?mol-1。 解: 24.(1)在100 mL由1.0mol?L-1HAc和1.0mol?L-1NaAc组成的缓冲溶液中,加入1.0mL6.0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后,溶液的pH有何变化? (2)若在100mLpH=5.0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加入1.0mL6.0mol?L-1NaOH后,溶液的pH增大0.10单位。问此缓冲溶液中HAc、NaAc的分析浓度各为多少? 解: 25.计算下列标准缓冲溶液的pH(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 (1)0.034 mol?L-1饱和酒石酸氢钾溶液;(2)0.010 mol?L-1硼砂溶液。 解: 26.某一弱酸HA试样1.250 g用水溶液稀释至50.00 mL,可用41.20 mL 0.09000mol?L-1NaOH滴定至计量点。当加入8.24 mLNaOH时溶液的pH=4.30。 求该弱酸的摩尔质量;(2)计算弱酸的解离常数Ka和计量点的pH;选择何种指示剂? 解: 27.取25.00 mL苯甲酸溶液,用20.70 mL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至计量点。 (1)计算苯甲酸溶液的浓度;(2)求计量点的pH;(3)应选择那种指示剂。 解: 28.计算用0.1000 mol?L-1HCl溶液滴定20.00 mL0.10 mol?L-1NH3溶液时.(1)计量2)计量点前后±0.1%相对误差时溶液的pH;(3)选择那种指示剂? 解: 29.计算用0.1000 mol?L-1HCl溶液滴定0.050 mol?L-1Na2B4O7溶液至计量点时的pH(B4O72-+2H++5H2O=4H3BO3)。选用何种指示剂? 解: 30.二元酸H2B在pH=1.05时,δH2B=δHB-;pH=6.50时,δHB-=δB2-。 (1) 求H2B的Ka1和Ka2; (2) 能否以0.1000mol?L-1NaOH分步滴定0.10mol?L-1的H2B; (3) 计算计量点时溶液的pH; (4) 选择适宜的指示剂。 解: 31.计算下述情况时的终点误差: (1) 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0.10 mol?L-1HCl溶液,以甲基红(pHep=5.5)为指示剂; (2) 分别以酚酞(pHep=8.5)、甲基橙(pHep=4.0)作指示剂,用0.1000 mol?L-1HCl溶液滴定0.10 mol?L-1NH3溶液。 解: 32.在一定量甘露醇存在下,以0.02000 mol?L-1NaOH滴定0.020 mol?L-1H3BO3(c此时Ka=4.0×10-6)至pHep=9.00, (1) 计算计量点时的pH (2) 终点误差 解: 33.标定某NaOH溶液得其浓度为0.1026 mol?L-1,后因为暴露于空气中吸收了CO2。取该碱液25.00 mL,用0.1143 mol?L-1HCl溶液滴定至酚酞终点,用去HCl溶液22.31mL。计算: (1) 每升碱液吸收了多少克CO2? (2) 用该碱液滴定某一弱酸,若浓度仍以0.1026 mol?L-1计算,会影起多大的误差?: 解: 34.用0.1000 mol?L-1HCl溶液滴定20.00 mL0.10 mol?L-1NaOH。若NaOH溶液中同时含有0.20 mol?L-1NaAC,(1)求计量点时的pH;(2)若滴定到pH=7.00结束,有多少NaAc参加了反应? 解: 35.称取含硼酸及硼砂的试样0.6010g,用0.1000mol?L-1HCl标准溶液滴定,以甲基红为指示剂,消耗HCl20.00 mL;再加甘露醇强化后,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2000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消耗30.00 mL。计算试样中硼砂和硼酸的质量分数。 解: 36.含有酸不容物的混合碱试样1.100 g,水溶解后用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终点时用去HCl溶液(THCl/CaO=0.01400g?ml-1)31.40 ml;同样质量的试样该用酚酞做指示剂,用上述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用去13.30 ml。计算试样中不与酸反应的杂质的质量分数。 解: 37.某试样中仅含NaOH和Na2CO3。称取0.3720 g试样用水溶解后,以酚酞为指示剂,消耗0.1500mol?L-1HCl溶液40.00 ml,问还需多少毫升HCl溶液达到甲基橙的变色点? 解: 38.干燥的纯NaOH和NaHCO3按2:1的质量比混合后溶于水,并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使用酚酞指示剂时用去盐酸的体积为V1,继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有用去盐酸的体积为V2。求V1/V2(3位有效数字)。 解: 39.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3PO4或NaH2PO4或Na2HPO4,或是它们不同比例的混合溶液。以酚酞为指示剂,用48.36 mL1.000 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接着加入甲基橙,再用33.72 mL1.000 mol?L-1 HCl溶液回滴至甲基橙终点(橙色),问混合后该溶液组成如何?并求出各组分的物质的量(mmol)。 解: 40.称取3.000g磷酸盐试样溶解后,用甲基红作指示剂,以14.10 mL0.5000 mol?L-1HCl溶液滴定至终点;同样质量的试样,以酚酞作指示剂,需5.00 mL0.6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 (1)试样的组成如何? (2)计算试样中P2O5的质量分数。 解: 41.粗氨盐1.000g,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逸出的氨吸收于56.00 mL0.2500 mol?L-1H2SO4中,过量的酸用0.5000 mol?L-1NaOH回滴,用去碱1.56 mL。计算试样中NH3的质量分数。 解: 42.食肉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是将按下法测得N的质量分数乘以因数6.25即得结果。称2.000 g干肉片试样用浓硫酸(汞为催化剂)煮解,直至存在的氮完全转化为硫酸氢氨。再用过量的NaOH处理,放出NH3的吸收于50.00 mL H2SO4(1.00 mL相当于0.01860gNa2O)中,过量的酸需要28.80mLNaOH(1.00 mL相当于0.1266g邻苯二甲酸氢钾)反滴定。计算肉片中蛋白质的质量分数。 解: 43.称取不纯的未知的一元弱酸HA(摩尔质量为82.00g?mol-1)试样1.600 g,溶解后稀释至60.00 mL,以0.2500mol?L-1NaOH进行电位滴定。已知HA 被中和一半时溶液的pH=5.00,而中和至计量点时溶液的pH=9.00。计算试样中HA的质量分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0.1mol l naoh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