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语了,滴滴一下,有人来骂,男人出轨后还能相信吗专车吗

《了不起的挑战》之小撒小岳挑战滴滴专车司机
回到主场的小岳挑战滴滴专车司机,表现略有回暖,小岳终于遇到热情的美女粉丝了,但是第三位乘客直接让小岳又回到寒冬腊月
小撒依然全程高能,小撒的今日说法的形象直接让第一位乘客以为犯事了一脸茫然,第三位东北女乘客好不给她男朋友面子
PS.用特斯拉做专车让赞助商荣威怎么办想啊
[&此帖被pan16-01-05 08:45修改&]
这些回帖亮了
真的是完爆岳云鹏。
15分钟冷场,一句话没说啊。
那德性:我唱太多了,我不想唱。
你来干嘛呢,你是给所有电视观众唱的,说好的把观众当衣食父母呢?
比智商小岳岳被乐嘉吊打,比颜值小岳岳被阮经天吊打,比口才小岳岳被撒贝宁吊打,比态度小岳岳被老白吊打。。。。比臭脸他吊打全场。
撒贝宁真心会聊天,小岳岳说好的北京主场呢?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29楼 @ 发表的:
谢谢,打过,我的专车就是经常在两方无语中度过的。
上车,介绍,开车,到站,付款,走人。
也没遇到跟我主动搭话的,上车不喜欢司机乱搭话的人多了去了,每次说京津地区出租车时候喷司机上车得得得个没完的还少么。
还有,不按撒贝宁说得就是错?什么逻辑?这种就是乘客典型闷葫芦,到你这儿就是司机如何如何了。一边颐指气使别人如何如何差,然后连最基本的就事论事都做不到。
如果只要做最基本的专车司机,上车,介绍,开车,到站,付款,走人。
那请问这节目的目的何在?
你压根连什么叫搭讪都分不清楚,就来*河蟹*,也是可以了。
“你好,我是您的专车司机岳云鹏,我们这里有水,有纸巾,有充电器,如果您需要,我还可以给您说相声(唱歌)”。这个叫搭讪吗?
引用18楼 @ 发表的:
还扯上张学友,一个说相声的和歌神有可比性吗?强行黑有意思吗?
你不说他唱的多吗?很多吗?我说个唱的多的。
艺德这两字不是说相声整天挂嘴上的,你听吐了有什么用?
问题是一共做了不到4期节目,遇到两个人让他唱五环之歌,他都摆臭脸。
没唱这个唱别的啊?
你说他更新曲库了,都出了三期了,也没见到他唱别的啊。
引用11楼 @ 发表的:
为黑而黑有意思吗?那么大后期字幕写着司机不许主动搭话,群众闷葫芦他也不能主动提茬啊。后边两个不也挺好?
大后期字幕也就是给他解除下尴尬而已。
分的清搭讪不搭讪吗?
后面让他唱是不是又拒绝了人家?是不是突然又冷了下场?
完全可以展开,逗那女的唱。或者你怎么怎么我就唱。梗不就是这么逗来逗去玩起来的么?这样的表现你就觉得挺好?
原来还真有脑残粉*河蟹*啊。难道司机和乘客之间就没有互动吗?接话的时候明明可以像小撒一样即兴发挥一下,调动起气氛,气氛热络了当然人家愿意和你继续聊下去嘛!明星真人秀观众不就是想看这个吗!对于这一点岳云鹏做的太差了,与人交流能力低下,架子大,脑子笨,他可以说我有一百种方式冷场,而你无可奈何……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我是建议虎扑出个信用制度 被灭太多的*河蟹*限有限,比如发言可以被折叠
这帖子里那几位给岳云鹏*河蟹*的表现 简直和岳云鹏在了挑里的表现一样让人看了尴尬
引用107楼 @ 发表的:
没给钱当然不是衣食父母了,我平白无故当你的衣食父,你愿意啊
粉的脑袋都有问题了
美甲68套餐没花钱?人家打你车没花钱?
就凭他那手艺美甲,值68?
衣食父母不是我喊的,是他们家整天喊嘴上的。
引用65楼 @ 发表的:
圣母啊 圣母
呵呵
人家怎么圣母了
小岳真是出息了
这些年真拿自己当个腕了
引用14楼 @ 发表的:
多看看二队演出,他已经不想总唱这个了,今年都更新曲库了。
二队演出很多吗?有张学友唱吻别多吗?
人家一年150场演唱会,下一场说唱就唱。
演多了就不想唱了?上次也是个路人让他唱,立刻摆臭脸。
不想唱这个给人唱别的啊。也没唱啊。
引用40楼 @ 发表的:
最后一个也不是她主动搭讪。。。是那女的先问,你哪儿人,北方的南方的还是北京的啊,然后聊着聊着聊起来的。看总要看仔细啊。打专车要想聊天,总要提个话茬,咱也好聊,甭管是您这车多钱买的还是您哪人,亦或者您开车多少年了之类之类的,总要提个茬儿,司机好接着往下引。第一个那大哥是根本没茬儿,人家也没想着你是明星我就该和你搭茬。
有没有茬,你得看司机会不会领话,得看司机的态度对吧。小撒第一个乘客从讲话和行为来看都是不善言辞的人吧,不一样全程聊的欢?岳云鹏第一个乘客刚上车认出他来的时候也很热情,不说话就是从岳云鹏傲娇的那句:“在录了不起的挑战,看过没”开始,从行为语气上就有些起范,或多或少让乘客产生距离感。从做节目的角度讲,出现这种冷场难道没有岳云鹏的干系?
小撒这接话能力真是太牛了,和他聊天如沐春风。
引用60楼 @ 发表的:
为啥了不起的挑战全是打工专辑啊,买版权多亏
第一期是打工吗?还有农村那期严格也不能算。也就是说正常编排的话前三期里两期不是。然后这一个不知道那一期的又被归类为“全是”,这是强行全是啊。
引用31楼 @ 发表的:
如果只要做最基本的专车司机,上车,介绍,开车,到站,付款,走人。
那请问这节目的目的何在?
你压根连什么叫搭讪都分不清楚,就来*河蟹*,也是可以了。
“你好,我是您的专车司机岳云鹏,我们这里有水,有纸巾,有充电器,如果您需要,我还可以给您说相声(唱歌)”。这个叫搭讪吗?
不要试图和脑残粉讲道理
引用73楼 @ 发表的:
同班同学有的考上大学有的没考上,难道那些没考上的就要被骂?人间百态各有不同,为什么要用同样的条件来要求不同的人呢,何必呢
想象一名篮球运动员,以个位数的命中率和小撒合力拿下83分,狂砍10次失误,同时眼神防守各种被一步过,而且在场上永远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这样的比喻更恰当吧?学生都是为自己负责,考不上那是你自己的事情,演员和球员一样,都是拿钱娱乐观众的啊。表现跟翔一样为什么还不让观众批评呢,为什么给球员*河蟹*的时候没有人说“球场百态各有不同”呢
引用1楼 @ 发表的:
大后期字幕也就是给他解除下尴尬而已。
分的清搭讪不搭讪吗?
后面让他唱是不是又拒绝了人家?是不是突然又冷了下场?
完全可以展开,逗那女的唱。或者你怎么怎么我就唱。梗不就是这么逗来逗去玩起来的么?这样的表现你就觉得挺好?
从好的方面看,岳云鹏也逼出了后期字幕的全力水平
引用23楼 @ 发表的:
你和弹幕里那种“这个观众是找来的演员吧,央视好假”没区别,看看哪个不是观众先挑起什么话头别人才接?
“我只信我想相信的”,这才是真无敌。
少贴标签了。
你打过专车吗?
你来定义一下什么叫搭讪。
“你好,我是您的专车司机岳云鹏,我们这里有水,有纸巾,有充电器,如果您需要,我还可以给您说相声(唱歌)”。这个叫搭讪吗?
小岳真不愧流量担当啊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151楼 @ 发表的:
这个特别节目就是要乘客也得搭话啊,你说个花出来,乘客就“哦,你啊”你能接什么?别说岳云鹏综艺感没撒贝宁强,就是一样强,不许主动搭话,乘客哦啊嗯碰上俩闷葫芦你能说出什么大天来?
说到这个,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第一期的花絮,撒贝宁坐动车那段。他隔壁是个小姑娘,完全不认识他,不存在预设粉丝光环的问题;然后小朋友也没有在录节目我要配合的自觉,不存在台本作秀问题。实际上小姑娘完全不搭理撒贝宁,问名字,要她表演节目,逗她说话……丝毫不搭理。如果说难对付,我想这种路人算是最难对付的类型之一吧。换了岳云鹏在旁边,他肯定不会再和这孩子交流了,当然你也会觉得这无可厚非,确实没法交流。但撒贝宁全程都在坚持找突破口,自己在旁边做鬼脸换话题不亦乐乎,到到站下车都还没放弃,被冷脸以对被捂嘴也没放弃。以结果而言其实撒贝宁也是失败的,因为到最后小姑娘都没理他,但节目效果做足态度到家,没人会怪他,反而那些吃瘪的过程都成了笑点。说实话,真人秀不是这些mc的本职工作,任务失败都不要紧,但一定不能缺少主动出击和人互动交流的态度,这个都欠缺的话,真心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156楼 @ 发表的:
现在也是服,不跟着一见到岳云鹏就黑就是脑残粉*河蟹*。
平时一个个装独醒挺厉害,该稍微理智一点儿反倒不理智了。就像《论捧逗》里一样有捧有逗才成包袱,起码要做个有来有往。
特别节目是拉乘客,需要跟群众互动,群众有戏明星也有戏,那就是小撒搭小情侣还有东北那小男生这种效果。明星综艺感一般,观众很有戏或者明星综艺感很好,群众综艺感一般,那就是小撒搭第一个大哥还有岳云鹏搭第二个女粉的效果。明星综艺感一般,观众毫无梗那可不就是一路单方面等么,你说出大天来,人家一句“哦,你啊”,压根没觉得你怎么着。。。然后那不就是透着一股尴尬么,你再说什么看起来就跟耍活宝没什么差异了。
言尽于此,你们乐意黑接着黑,一群人大可吊起来岳云鹏使劲儿批判,恨不得他吃个饭看着都烦就好了。趁早给他黑出了挑,反正我也觉得他综艺感最差,黑走拉倒,省得我一个压根不老听岳云鹏相声的还得被冠个岳云鹏粉的帽子。
岳的粉丝无敌了
这对路人要求高啊,真是路人上电视跟岳沟通还得会捧哏,要不没法突出这么个货
另外,他一个胖子长得也不行,北方大老爷们一个,起个名叫小月月,听着膈应
给那些说打工在上海不公平,在北京岳云鹏不会差的。。啪啪啪打肿
引用1楼 @ 发表的:
真的是完爆岳云鹏。
15分钟冷场,一句话没说啊。
那德性:我唱太多了,我不想唱。
你来干嘛呢,你是给所有电视观众唱的,说好的把观众当衣食父母呢?
瞎说八道
明显是20分钟冷场。
引用1楼 @ 发表的:
比智商小岳岳被乐嘉吊打,比颜值小岳岳被阮经天吊打,比口才小岳岳被撒贝宁吊打,比态度小岳岳被老白吊打。。。。比臭脸他吊打全场。
比智商,小月月被乐嘉 阮经天 撒贝宁 老白吊打!!!
比口才,小月月被乐嘉 阮经天 撒贝宁 老白吊打!!!
比态度,小月月被乐嘉 阮经天 撒贝宁 老白吊打!!!
比颜值,小月月被乐嘉 阮经天 撒贝宁 老白吊打!!!
预告片吧?
专车这么明目张胆了?
引用1楼 @ 发表的:

预告片吧?
专车这么明目张胆了?
好像是元旦特别节目吧
不敢看岳云鹏的,小撒全程高能。。。。。
真的是完爆岳云鹏。
15分钟冷场,一句话没说啊。
那德性:我唱太多了,我不想唱。
你来干嘛呢,你是给所有电视观众唱的,说好的把观众当衣食父母呢?
小撒这接话能力真是太牛了,和他聊天如沐春风。
撒贝宁真心会聊天,小岳岳说好的北京主场呢?
这对比……唉,不说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回东北了,那老白还不彪了
撒贝宁才是说相声的吧
引用4楼 @ 发表的:真的是完爆岳云鹏。
15分钟冷场,一句话没说啊。
那德性:我唱太多了,我不想唱。
你来干嘛呢,你是给所有电视观众唱的,说好的把观众当衣食父母呢?
为黑而黑有意思吗?那么大后期字幕写着司机不许主动搭话,群众闷葫芦他也不能主动提茬啊。后边两个不也挺好?
引用11楼 @ 发表的:
为黑而黑有意思吗?那么大后期字幕写着司机不许主动搭话,群众闷葫芦他也不能主动提茬啊。后边两个不也挺好?
大后期字幕也就是给他解除下尴尬而已。
分的清搭讪不搭讪吗?
后面让他唱是不是又拒绝了人家?是不是突然又冷了下场?
完全可以展开,逗那女的唱。或者你怎么怎么我就唱。梗不就是这么逗来逗去玩起来的么?这样的表现你就觉得挺好?
岳云鹏这屌丝本性改不了,见到两位美女就不淡定了,哎 。看看小撒,聊着聊着姑娘就说了,你送我到哪里都行。
引用4楼 @ 发表的:真的是完爆岳云鹏。
15分钟冷场,一句话没说啊。
那德性:我唱太多了,我不想唱。
你来干嘛呢,你是给所有电视观众唱的,说好的把观众当衣食父母呢?
多看看二队演出,他已经不想总唱这个了,今年都更新曲库了。
引用14楼 @ 发表的:
多看看二队演出,他已经不想总唱这个了,今年都更新曲库了。
说实在的,五环之歌我都听吐了。。。
引用14楼 @ 发表的:
多看看二队演出,他已经不想总唱这个了,今年都更新曲库了。
二队演出很多吗?有张学友唱吻别多吗?
人家一年150场演唱会,下一场说唱就唱。
演多了就不想唱了?上次也是个路人让他唱,立刻摆臭脸。
不想唱这个给人唱别的啊。也没唱啊。
引用15楼 @ 发表的:
说实在的,五环之歌我都听吐了。。。
都唱了多少年了。。。真听吐了,今年演出岳云鹏已经开始唱别的歌了
引用16楼 @ 发表的:
二队演出很多吗?有张学友唱吻别多吗?
人家一年150场演唱会,下一场说唱就唱。
演多了就不想唱了?上次也是个路人让他唱,立刻摆臭脸。
不想唱这个给人唱别的啊。也没唱啊。
还扯上张学友,一个说相声的和歌神有可比性吗?强行黑有意思吗?
引用18楼 @ 发表的:
还扯上张学友,一个说相声的和歌神有可比性吗?强行黑有意思吗?
你不说他唱的多吗?很多吗?我说个唱的多的。
艺德这两字不是说相声整天挂嘴上的,你听吐了有什么用?
问题是一共做了不到4期节目,遇到两个人让他唱五环之歌,他都摆臭脸。
没唱这个唱别的啊?
你说他更新曲库了,都出了三期了,也没见到他唱别的啊。
马克加索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6893人参加团购185.00元&399.00元
1848人参加团购398.00元&1299.00元
278人参加团购239.00元&399.00元
1207人参加团购699.00元&1199.00元
754人参加团购739.00元&1399.00元
476人参加团购468.00元&1499.00元
335人参加团购628.00元&999.00元
191人参加团购368.00元&1090.00元
231人参加团购249.00元&499.00元
938人参加团购459.00元&799.00元
316人参加团购108.00元&159.00元
1360人参加团购375.00元&799.00元滴滴车主俱乐部是向谁宣战
滴滴车主俱乐部是向谁宣战
从滴滴推出专车业务以来,可能不会有人想到,滴滴这样一个专车软件能够在国内引起那么大的波动,好评声和质疑声一路伴随着滴滴走到今天。如今的滴滴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线上发展,而是通过滴滴车主俱乐部这一形式开始了线下的扩展。
所谓滴滴车主俱乐部,简单点说就是滴滴的门市部,车主可以在车主俱乐部办理所谓的专车手续——比如:车主可以在这里将自己的座驾注册为滴滴专车;如果你没有车没有关系,只要在滴滴车主俱乐部租赁一辆滴滴专车,缴纳一定押金就能进行专车服务。此外滴滴车主俱乐部还能购买保险、维修保养车辆甚至是车辆的销售,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滴滴车主俱乐部看着还是很方便的。
不过这里似乎有一个问题,滴滴作为互联网行业的一份子,为什么会将车主俱乐部开展到线下层面,而滴滴涉及到的汽车销售业务不也是和柳青说过的:“90后新生活的状态,就是谁买车谁就已经Out了。”大相径庭吗?不过话说回来,滴滴车主俱乐部在全国全面开花,无疑是滴滴大秀肌肉的好机会,但是这个肌肉秀给谁看?是向谁挑战?这值得探讨。
要说到滴滴向谁挑战,首当其冲的一定是传统出租车行业。
滴滴和传统出租车行业积怨已久,很多城市都出现过出租车行业围攻滴滴专车司机、围堵滴滴办事处的事件;甚至日前有消息称:为了一个滴滴专车,全舟山出租车罢工了,以至于舟山政府部门决定政府的公家车今晚上都出去帮忙当出租车,虽然消息真假并未确定,但是滴滴和出租车行业之间不和调节的矛盾已经是世人皆知的事情了。
但即便如此滴滴车主俱乐部还是在出租车行业的谩骂声中站起来了,这分明就告诉出租车行业:“我不怕!”是的,滴滴的确拥有这份胆气,因为滴滴身后站着的是无数滴滴专车司机和从滴滴专车享受到物美价廉服务的用户。
滴滴和传统出租车行业最大的区别在于,用多种多样的私家车替换了统一的出租车,专车消费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喜好、需求选择自己需要的车,比如商务车,或者需要面子的时候选一辆宝马等,这是传统出租车行业没法带给用户的。其次专车的收费规则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司机不绕远路,不走弯路,这也是传统出租车行业带给消费者最大的诟病。
但是,在方便的光鲜亮丽前,滴滴专车后面隐藏这的确实不安定的因素。笔者日前前往上海宝山区的一家滴滴车主俱乐部探访了解到,在曾经是一家名爵的4S店店址上建设起来的滴滴车主俱乐部(看来名爵的生意确实不怎么样)工作人员告诉笔者,前来登记滴滴专车有两种方法——第一就是自己有车,但是车主名和驾驶员名字不一样也没有关系,只要提供保单、身份证、驾驶证和行驶证原件就能办理,而滴滴也没有相关的验证程序。也就是说滴滴并不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完全安全的乘车环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新闻爆出过专车司机对乘客实行不法行为的原因。而对于驾驶技术方面,滴滴没有办法和出租车一样进行考核,驾驶水平参差不齐的专车司机能不能带给乘客安全,这相信大家都能明白答案。
在滴滴车主俱乐部建立后,传统汽车租赁和4S店也成了滴滴的挑战对象。
前面说过,要成为滴滴司机有两个方法,自己有车是一个,另外一个就是租赁滴滴的专车。这对于传统汽车租赁来说是个不小的冲击。
传统汽车租赁公司的车源有两种,第一是司机自己带来的车,挂靠在汽车租赁公司之下,另外一种就是租赁公司自己买车,再招聘司机进行汽车租赁,而车辆的时候则必须通过汽车租赁公司统一调配。
滴滴自然不会自己买车,通过调差发现,滴滴是将一批车辆从一批车主手里租赁过来,然后再转租给专车司机,然后专车司机再通过滴滴软件接单。这样滴滴不仅省去了购买汽车、招聘司机的成本,而且在统一规划调度上也省去了大量的人工成本,这对于传统汽车租赁公司来说是不小的冲击。
最后是传统的4S店,滴滴俱乐部已经涉及到卖车,而随后的保险、维修保养等业务也逐渐和4S店业务所重叠,这里不想去过多谈论厂商在授权给4S店以后再让滴滴卖车是不是损害了4S店的利益,但是从目前的滴滴车主俱乐部的形态来看:统一的外形、统一的布局、统一的服务,这就是将与原先的4S店体系进行照搬。
那么滴滴能否威胁到4S店呢?众所周知,4S店这几年日子并不好过,人人可以黑,人人可以骂,就好像中国足球一样,4S店做什么都是错的;如果滴滴能够在服务质量、价格透明度上做的比4S店好,看来似乎真的有可能成为4S店最大的对手。
但是,作为4S店来说,相应承担着的是厂商的售后和质保环节,大家都能看到的是,一旦车辆发生问题,4S店将成为众矢之的,被围、被堵都已经成为日常,而且这还是专一品牌4S店。像滴滴这样代理多个品牌的一旦发生问题恐怕在未来的堵门大军中不仅仅是出租车行业了。
总体来说,滴滴车主俱乐部的出现对于滴滴来说是一件好事,既能展现自己的实力,同时又能通过实体的滴滴车主俱乐部抵押出更多的银行贷款用以扩充。但是对于传统行业来说是个不小的冲击,应当及时调整状态进行转型,从而面对滴滴的挑战。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多了一个选择是不错,不过一定要以安全、保障为主,不过滴滴和它的车主俱乐部的未来会怎样,可能还是需要时间给我们答案。滴滴一下,无人应答……滴滴越来越贵,打车比以前还难!原因不是司机回家过年这么简单...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作者:喵爷
来源:毒舌科技
2012年,因为帮大家解决了“打车难”问题,滴滴在一线城市火了起来,估值也一路上涨到达了现在的近 2000 亿!
但2000亿的估值下,滴滴出行却从“滴滴一下,马上出发”发展到了现在的“无人应答”。在例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一、二线城市,“打车难、打车更贵”的用户吐槽,再次刷屏了我们的朋友圈:
1、打车变得更难。现在用滴滴打车时间变得很长,不用滴滴后,在马路上也很难招到出租车。
2、打车变得更贵。在动态调价后,专车、快车的价格上涨严重,且打正规出租车也要加价,不加价就基本打不到。
滴滴回应:打不到车是因为车少、订单多
但事实不仅是这样....
对于网友们的吐槽,滴滴的高级产品总监罗文昨晚8点左右回应:打不到车是因为车少、订单多....
罗文在知乎上晒出有关“滴滴在线司机数据”和“北京订单需求”的两张手绘图表。可以明显看出,今年司机回家早,运力下降超过25%,但出行订单数量却同期上涨了3成。
新政影响司机数量、司机春节早回家等理由看起来合理,但事实可能不并不是这么简单...
? 滴滴的产品设计与派单逻辑有问题
曾经的Uber中国第八位员工谈婧认为,之所以现在造成现在这种“打不到转车也打不到出租车”的根本原因是:滴滴的派单逻辑存在问题,导致其引导了司机的故意加价和接单速度慢。
谈婧解释:目前,在打出租车的时候,滴滴经常是会默认加价15元。用户也可能选择不加价或者加不同的价格,平台会告诉你加不同价格的接单可能性。打不到车,用户还可以调整加价价格。
而这一派单逻辑存在的问题就是:司机知道用户可以多次选择加价,于是司机选择第一次不接不加价的担子,他知道你叫不到车就会提高小费,就故意等着。
所以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乘客要反复加价才能打到车,花更多的时间以及更多的钱!
?为了让用户打专车,滴滴可能就不推送订单给出租车司机
一位知乎用户 Sean Ye 用亲身经历推测:
由于出租车那边,滴滴完全拿不到分成。所以,早打出租车的时候,滴滴有可能并没有给出租车司机推送。
通过出租车叫车的糟糕体验,把消费者往“滴滴快车&专车”去导流...
Sean Ye 表示,曾遇到过许多次加价都抢不到出租车,专车一喊就来的情况,但是有时候就在路边,反而能拦到出租车。
有一次,滴滴明明显示,已经优先打车,却怎么打出租都打不到。结果没想到,迎面开来了一辆空出租车!出租车司机表示:自己确实挂着滴滴,但也确实没有接到滴滴对于Sean Ye订单的推送...
Sean Ye 与出租车司机的对话
随后,不少网友表示自己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 乘客多付的加价费用被滴滴平台扣走,导致司机越来越少
出租车用滴滴可能接不到订单,专车、快车用滴滴也不好过。
在高峰期打专车、快车,经常会遇到动态调价1.5倍、2倍、2.3倍的情况。但据邦哥询问的5个快车司机表示:动态调价的那些加价费,司机基本拿不到!
知乎上梓泉的回答也是这种情况。
本来,乘客们以为多加了这么多钱,应该会有司机大哥前来接单,但万万没想到,原来司机大哥他也拿不到钱,钱都被平台赚了!
所以你知道为现在打车越来越贵了吧,滴滴也是要盈利的啊!
压榨司机、逼乘客加价
没了竞争的滴滴怎么了?
上面的那些问题,大部分网友都把他归结于滴滴在网约车市场的“垄断”,在众多的网友吐槽中,许多人都表示:
没有了Uber后,滴滴变得越发“肆无忌惮”,用户体验也变得越来越差!
在吐槽中我们感受到了人们的担忧:没有了强劲对手制约的滴滴,最后会变成什么样!?未来,打车是否将会变得更贵更难?
曾经,有人说滴滴只是一个打着共享经济旗号的出租车公司!
作为o2o时代的典型模式,滴滴最初就是想通过建立一个规模庞大的网络信息服务和交易平台,找到一个比现有的出租车行业更低的价格区间,吸引众多DS用户,从而吃掉出租车市场的巨大利润。
这个逻辑被滴滴自己放弃,如今开看起来也极为可笑!叫车难和打车贵两个痛点,滴滴曾经解决了第一个。而打车贵的问题,滴滴初期通过烧钱补贴的方式阶段性的解决了。
现在呢?两个痛点都没有解决!打车依旧艰难,钱还花的更多了!
2015年,程维说自己不会开车,但要解决三亿人出行难题!前几天,滴滴的年会上,程维又表示滴滴未来要成为世界级科技公司。
但邦哥想说的是,请在展望美好未来的同时,也别忘了最初创办滴滴时的初心,仔细对待自己的用户。
否则,毁掉滴滴的可能就是他自己。
毒舌科技l ID:dushekeji
谈婧:滴滴一下,无人应答
来源:钛媒体
不造大家最近有没有发现滴滴打车越来越难!越来越贵了!有人说滴滴的宣传语该改改了,明明是“滴滴一下,无人应答。”
钛媒体注:谈婧,毕业于清华大学,为Uber中国第八位员工、上海铁三角之一,后任回家吃饭联合创始人、前COO。部分节选自谈婧《重新定义分享》一书,本文为作者发表于知乎的回答,钛媒体已获得作者授权发布,并略经编辑。
作为曾经的专车行业从业者,我认为造成现在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滴滴的派单逻辑存在问题,导致其引导了司机的故意加价和接单速度慢。
你也许注意到这个界面,打车的时候,界面默认在加价的选项上(而且加价还不少!),用户可以选择加不同的价格,而平台会告诉你加不同价格的接单可能性,如果加一次没被接单,可以调整加价再次叫车。
刨去平台盈利压力的因素,这样的规则制定会给平台双方带来什么激励呢?司机知道用户可以多次选择加价,于是司机选择第一次不接不加价的担子,他知道你叫不到车就会提高小费,就故意等着。于是这个规则的结果,是乘客反复加价才能叫到车,浪费了时间,还很可能付了更贵的钱。这个规则下,双方都能够玩“自作聪明的游戏”,但结果是双方都浪费了时间(这是打车系统效率最大化的最重要参数),用户花了更多的钱,给了规则制定者更多牟利的空间。
可以说,这个规则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可以被人投机取巧的,且整体效率是更低的。这不是程维的错,也不是滴滴产品经理的错,它甚至不能算是个“错”,因为数千年的人民都习惯于这样的规则——如果不让司机做选择了,司机会不高兴的,他觉得他本来可以多收26块,结果必须接受平台算出来的13块,赚少了,但他不知道,如果节省了时间、加上得到单子的概率,他会赚更多,平台整体效率也会更高——两千年来的”这一届人民“一直如此,这不是一个程维可以去改变的。所以,不要抱怨什么,我们承受的果,是我们自己种下的因。
除了以上原因以外,还有其他原因:滴滴的盈利压力导致其需要赚取更多的剪刀差价(即,向乘客多收钱、给司机补贴减少)、政府限制本地牌照的专车新政等,都是原因,在此不进一步分析。
那么,滴滴和Uber合并以后体验变差,与Uber离开中国有关吗?
我仔细观察过Uber和滴滴的产品逻辑。
Uber的产品逻辑带来的用户体验的确是更加快捷、便宜的。Uber的规则设置得非常简单,几乎没有可以留给个人操作的空间:第一,乘客叫车的动作只按一个按钮,不可以选司机,不可以自己加价;第二,司机接单只需接受被派的单子,不可以挑选单子,不知道单子的细节,第三,派单逻辑完全由系统完成,距离最近是派单的唯一标准;第四,动态加价的价格由系统计算制定,用户只能选择接受或不接受。
而滴滴以及其他国内打车APP的规则就给了用户很多操作的空间。在易到初期,乘客可以选择具体的汽车型号和司机;在滴滴,乘客可以选择加价多少,司机端采用抢单制,司机听不断播报的单子,抢自己喜欢的单子,乘客得到的车不一定是最近的。
在Uber的规则下,Uber规则的制定方——站在上帝视角的产品设计和运营人员,必须用大量的思考制定规则,增进规则的合理性。规则中有大量的参数是可以由运营人员调整的,不同的参数可以带来完全不同的派单结果和体验,每个城市的运营人员都用海量的数据分析去研究城市的特性和运营情况,并且不断地调整参数,以获取最好的用户体验和系统效率。这仿佛就是一个小型的美国社会。
在滴滴的规则下,规则设计者更加省事儿,系统承载的计算量要小得多。比如,系统不需要计算动态加价的具体价格,而只要设置相对宽泛的阈值和对应的少数几个推荐加价额,由个体自己选择加价多少,并经过多次试错找到匹配。
这样自主的选择会让个体更受益吗?不一定。
司机常会抱怨抢不到真正的好单子。从概率上说,每个单子都自己抢相比完全由系统指派,最终得到好单子的概率不一定更高,但是人们更信任在一个不一定可信的规则里自己的选择,并在自主的选择中得到乐趣。
更有趣的是,Uber和滴滴这两个APP的差异,以及其所代表的“硅谷派”APP与“中国派”APP的差异,仿佛就是中美两个社会的缩影。
在中国和美国过马路,有两种不一样的体验和乐趣。在美国,绿灯的时候人们可以闭着眼睛过马路,不用动脑子,但却不被允许在绿灯到来以前穿过马路;而在中国,则可以有很多方法在某种红绿灯的组合中找到过马路的节点,从而节省时间,但代价是无论红绿灯,你都得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这就是不同社会制度及契约精神下的不同个体。美国的社会规则非常完善,每个人很遵守契约精神,当所有人都按照规矩行事的时候,系统能够达到它设计的最大效率,而个体不需要自己动很多脑子,可以“笨而快乐”地活着。而中国的社会制度相对不完善,个体本能地爱钻制度漏洞,甚至绕过制度,这对互为因果的蛋与鸡互相发酵的结果,就是每个人都很聪明、爱操心也缺乏安全感,而一些制度也没必要去太仔细地考量。
一个产品,是中国产品经理做的,还是美国产品经理做的,几乎可以一眼看出。美国的产品界面都是非常简单的,而中国的产品界面都堆着很多东西,这正是因为两个社会的基因导致了不同的用户使用习惯,从而导致不同的产品逻辑。
那么,谁更优呢?数据证明,堆着很多东西的产品界面确实获得了中国客户更高的点击和转化,实现了更高的页面效率。两个制度都激发了创造力,但迸发出的创造力性质却不一样,也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而有趣的是,如果你看过凯文·凯利的《失控》,通过这本号称“互联网界《物种起源》”的著作,你会发现中国的规则和系统似乎更像凯文·凯利描述的生态。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我们常常说,国外的东西进入中国,总觉得会不接地气。“不接地气”是外国公司进入中国的头号死因。为什么全球当红炸子鸡们进了中国就打开不了局面?原因是啥?怎么才可以改变呢?事实的确如此。很多国外的产品和体系,其根植于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体系,呈现到产品上,只是一个表象。
没有哪一个产品是脱离了自己的文化的。比如下文所说的滴滴和Uber app,一个是儒家的,一个是“德先生”+“赛先生”的,所谓的“地气”,就是文化,这两个app在各自的文化里都是接地气的,差异存在于文化之前,而不是app之间。
一家国外公司本土化的过程,不是招几个中国人、“接上地气”那么简单的,就像当你看到了一棵长得不一样的大树时,若想把它改变成你习惯的样子,可不是修剪枝叶那么简单,大树的脚下,有一整套错综复杂的根系,它扎根于一片独特的水土。“修修剪剪”而不解决根本性问题,既伤筋动骨,又不切实际,其中又涉及很多人为因素,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西方文化背景的公司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各种问题。
这一点给我们的启示要远超过滴滴和UBER之间的谁对谁错。
相比高深的理论,Uber和滴滴APP的对比,还有更加轻松有趣的应用。
经常有朋友因为和男友或老公“三观不合”而神伤,“我让老公去托关系,使我们在旅游时能占到一个好一点的位置,但他非要走正常渠道,怎么劝都没有用”,“每次男朋友开车时坐副驾驶,我都要跟他吵架,我特怕麻烦,车该走什么路就怎么开,但男朋友非要找到一条捷径,在车流里面窜来窜去,这能快多少啊,还不够折腾的”……这样的抱怨比比皆是。
有什么方法能在相处之初就判断双方的“三观”合不合呢?也许你可以问问他喜欢用哪个APP,这会告诉你,他是一个遵循规则喜欢简单的人,还是一个善于在规则中找到机会的人。
同样的,问问对方相信中医还是西医,也会帮助到你获得很多关于三观的判断。
联系邮箱:
喜欢此文,欢迎转发支持哦~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人出轨后还能相信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