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乔治华盛顿大学研究生参加过几次大选,分别是几几年? 还有同问林登约翰逊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540180',
container: s,
size: '250,200',
display: 'inlay-fix'
热门资料排行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0美国总统选举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美国总统选举
实行,总统选举每四年举行一次。美国总统选举制度复杂,过程漫长。选举的主要程序包括预选、各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总统候选人、总统候选人竞选、全国选民投票选出总统“”、“选举人”成立投票表决正式选举总统和当选总统就职典礼等几个阶段。根据,由选举人团选举产生,并非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获得半数以上选举人票者当选总统。选民在大选日投票时,不仅要在总统候选人当中选择,而且要选出代表50个州和的538名选举人,以组成选举人团。绝大多数州和华盛顿特区均实行“胜者全得”(winner-take-all,又译作)规则,即把本州或特区的全部给予在本州或特区获得相对多数选民票的总统候选人。当选的必须宣誓在选举人团投票时把票投给在该州获胜的候选人。因此大选结果通常在大选投票日当天便可根据各州选举结果算出。根据程序,还要举行联席会议,清点选举人团投票结果,宣布获胜者,至此新总统当选程序才算全部完成。但长期以来,美国总统选举结果通常在大选投票日就已成定局,选举人团投票和国会点票只是礼仪性的程序,并无实际意义。[1]
美国有17个州开创总统大选投票规则先例,通过相关立法以在时首次实施多项投票限制。其中的11个州,包括、和等,都将要求选民在投票时必须出示带有照片的件,否则将无权参与投票。[2-3]
美国总统选举概述
预选是美国总统选举的第一阶段,通常从大选年的年初开始,到年中结束。预选有两种形式,分别是政党基层会议和直接预选。前者是指两党在各州自下而上,从选举点、县、选区到州逐级召开代表会议,最终选出代表本党在本州的选民参加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后者在形式上如同普选,一个州的两党选民同一天到投票站投票选出代表本党在本州的选民参加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这是大多数州采用的预选方式。
预选结束后,两党通常将分别在七、八月份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最终确定本党总统、副总统候选人,并讨论通过总统竞选纲领。
全国代表大会之后,总统竞选活动便正式拉开帷幕。这一过程一般要持续8至9周。在此期间,两党总统候选人将耗费巨资,穿梭于全国各地,进行广告大战、发表竞选演说、会见选民、召开记者招待会以及进行公开辩论。此外,候选人还将通过多种形式阐述对国内外事务的政策主张,以赢得选民信任,争取选票。
全国选民投票在选举年11月份的首个星期一的翌日(2008年是11月4日,2012年为11月6日),这一天被称为日。根据选举团制度,每个州的选举团成员(也称)人数与每个州的联邦议员人数相等。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也拥有3张选举人选票。全国一共有538张选举人选票,总统候选人必须赢得其中至少270张选票才能当选。除了和两个州是按普选票得票比例分配选举人票以外,所有其他州都实行赢者囊括全票,即在这个州赢得多数选民选票的候选人获得该州选举人的全部选票。在大多数州,选举人经地区和州级政党代表大会产生。得胜候选人所属政党的选举人参加该州选举团的最后投票。选举人通常于12月在本州首府聚会投票表决。选举团投票结果随后送报华盛顿,1月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进行计票。尽管国会不时会出现一些提案,要求取消选举团制度,代之以选民直接投票选举总统,但这类提案往往没有得到多少响应。[4]
另外,在总统大选日,选民还要在联邦范围内进行参议院和众议院选举。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众议员由各州按照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期满后全部改选。
这样,美国国会有100参议员(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435名众议员(任期两年,期满后全部改选),加上的3票,总统选举人票总共为538票。一位候选人赢得的选举人票超过总数的一半(270张),即当选总统。
真正的总统选举是在12月第二个星期三之后的第一个星期一举行(2008年是12月15日)。届时,各州和哥伦比亚特区被推选出的“选举人”将前往各州的首府进行投票。获270张选票以上的候选人将当选总统,并于次年1月20日宣誓就职。
就职典礼是美国总统选举的最后一道程序,只有到当选总统于次年1月20日手抚《圣经》(历史上除)宣誓就职时,美国的总统选举才告结束。
在美国政治中,副总统不担任实际工作。他的公务是担任国会参议院主席,但这主要是礼仪性的,因为他只有在参议院表决时赞成票和反对票相等情况下才投票。副总统的日常工作通常根据总统的要求而定,一般无足轻重,如代表总统参加外国领导人的葬礼活动等。
根据美国宪法,如果总统去世或失去工作能力,副总统接任总统职位。先当副总统是登上美国总统宝座的途径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有三位副总统在总统任期内接任总统职务。因罗斯福去世,因遇剌,因下台而分别继任总统。此外,有几位副总统还当过总统候选人,其中包括尼克松、、和。
美国副总统不是由美国公众直接选出的,而是由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挑选并经两党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总统候选人在选择副总统候选人时首先要考虑此人的政治资历和条件,但主要看他在党内代表哪部分势力以便取得平衡,尽可能争取最大多数选民的支持。
但大选结果不取决于选民对副总统的选择,而是取决于总统候选人。1988年美国大选期间,许多美国人认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的竞选伙伴太年轻、不老练、不值得考虑,而认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杜卡的竞选伙伴经验丰富、深孚众望。但大选结果,布什获胜当上了总统,奎尔自然也成为副总统。
副总统候选人通常是国会议员,但参议员被挑选为副总统候选人的机会较大。原因是参议员一旦当选副总统,就担任参议院主席,这可加强总统与参议院的联系。[5]
美国总统选举预选
美国总统选举第一阶段——预选
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选举过程漫长而复杂,主要包括预选、各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总统候选人、总统候选人竞选、全国选举、选举人团投票表决和当选总统就职。
选民在投票
预选是美国总统选举的第一阶段,被视为美国大选的前奏。该阶段通常于大选年2月开始,至6月结束。党内预选绝大多数是在星期二举行。在预选阶段,美国民主、两大政党将分别在全国大多数州选出参加本党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少数不举行预选的州,则由两党的州委员会或州代表大会选拔参加本党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这些代表将在党代会上提出本党的总统候选人。因此,预选实际上是对总统候选人资格的争夺。
各州的预选制度是1902年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预选有两种形式,分别是政党基层会议(或译为“党团会议”)和直接预选。
“初选”在形式上如同普选,一个州的两党选民在同一天到投票站投票选出各自出席本党全国代表大会(提名大会)的“承诺代表”(或译为“宣誓代表”,须在即提名大会前宣誓,以地方意愿作为投票依归),并表示支持本党的某一竞选人。“初选”这种形式比较正规。美国大多数州都采用这种形式的预选。
各州总统预选将产生本州参加全国代表大会的“承诺代表”,他们以预选结果为依据,承诺支持本党的某一竞选人。两党“承诺代表”的名额和分配机制有所不同。民主党一般根据预选中各竞选人的支持率来分配代表数额。共和党在一部分州按竞选人支持率来分配代表数额,在其他州则执行“胜者全得”的规定。除“承诺代表”外,参加党代会的还包括少数“未承诺代表”(民主党称“超级代表”)。他们主要是党内知名人士,如党的全国委员会成员、参议员或州长以及党派领导人等;他们并非经由初选表决推举,可以在党代会前不承诺支持某位候选人。
衡量竞选人在预选中的表现,主要是看竞选人获得的本党“承诺代表”支持的比例,而不取决于其获得支持率的高低。两党竞选人如要确保赢得总统候选人提名,至少需要获得全国党代会半数以上代表的支持。
在民主党方面,各州都有一定的代表名额,参选者可根据在预选中的选民支持率分得相应代表数额。在个代表名额中,3253个产生于州预选,其余796个“超级代表”则由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成员、民主党参议员或州长以及党派领导人自动获得。在8月底于举行的提名大会上,获得2025名以上代表支持的竞选人将代表民主党竞选总统。
在共和党方面,有的州像民主党一样按参选者的支持率来分配代表数额,有的则是执行“胜者全得”的规定(如新泽西、纽约、弗吉尼亚等15个州)。在共和党于2008年9月初在举行的提名大会上,共有2380名代表投票选举总统候选人,其中包括1917名“承诺代表”,即在会前就表明他们支持哪位参选者的代表。还有463名“未承诺代表”,其中123人属于共和党全国委员会成员,最终获得1191名以上代表支持的参选者将获胜。
数十年来,州和州一直分别是美国大选年举行首个政党基层会议和首次初选的州。在预选阶段,一个州的面积大小和人口多寡与该州对整个选情的影响力并不成正比,而最重要的是预选日期——往往日期越早,影响越大。因此,尽管艾奥瓦和新罕布什尔是小州,但对整个预选阶段具有“风向标”和“晴雨表”的作用,受到两党竞选人和各路媒体的高度关注。
预选结束后,两党通常将分别在7、8月份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本党总统候选人。在两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哪位竞选人得到最多出席者支持,就能被推举为该党总统候选人。
美国总统选举——
根据美国宪法,美国总统选举实行选举人团制度。选举人团制度自1788年第一次实行以来,已经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与演变。
选举人团制度规定,美国总统由各州议会选出的选举人团选举产生,而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统候选人获得全国50个州和华盛顿特区总共538张选举人票的一半以上(270张以上)即可当选。
根据法律规定,全国选民投票是在选举年11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的下一天(星期二)举行。全国选民投票日也叫总统大选日。由于美国总统选举实行选举人团制度 ,因此总统大选日实际上是选举代表选民的“选举人”。
美国各个州拥有的选举人票数目同该州在国会拥有的参、众议员人数相等。根据规定,美国国会参议院由每个州选举出的2名议员组成,而众议院议员人数则根据各州人口比例来确定。因此,人口多的州产生的众议院议员人数就多,同时在总统选举时拥有的选举人票也多。如人口最多的的选举人票多达55张,而人口较少的只有3张选举人票。鉴于这种情况,在历届总统竞选中,人口众多的州都成为总统候选人争夺的重要目标。
选举人票的数量,体现州权平等原则,根据各州在国会的议员数量而定。例如,每个州都在国会有2名参议员和至少1名众议员,所以,任何州都至少有3票。但人口多的大州,除了这3票以外,众议员人数越多,选举人票数也就越多。1961年,美国宪法修正案批准华盛顿特区可以像州一样有总统选举人。这样,美国国会有100参议员、435名众议员,加上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3票,总统选举人票总共就是538票。
选举人团制度还规定,除了和两个州是按普选票得票比例分配选举人票外,其余48个州和华盛顿特区均实行“胜者全得”制度,即把本州的选举人票全部给予在该州获得相对多数普选票的总统候选人。由于各州选举人票的数量相差较多,这样就可能出现在全国普选中累计得票多的总统候选人不能赢得总统选举的情况。美国历史上曾多次发生上述情况,一些总统候选人虽然在大选中获得的普选票少于竞争对手,但却因得到的选举人票多而当选。
美国宪法还规定,如果所有候选人都未能获得半数以上的选举人票,则由国会众议院从得票最多的前三名候选人中选出总统。1824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最后由众议院投票表决后被指定为总统的。
是美国共和制、联邦制和分权与制衡原则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多种利益间妥协与协调的结果,因此必然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与弊端。美国要求改革选举人团制度的呼声不断,但由于多种因素阻碍,改革始终无法进行。[5]
美国总统选举选举人票
美国总统由全国选民投票选举,但并非选民直选产生,而是实行选举人团制。选民投票产生的是代表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的538名选举人。总统候选人获得超过半数选举人票(至少270张)即可获胜。
美国各州拥有的选举人票数量同该州在国会参、众议员人数相等。参议院由每个州选举出的2名议员组成,而众议院议员人数则根据各州人口比例来确定。人口多的州产生的众议院议员人数就多,同时在总统选举时拥有的选举人票也多。如人口最多的加利福尼亚州的选举人票多达55张,而人口较少的阿拉斯加等州只有3张选举人票。哥伦比亚特区虽没有参、众议员,但仍拥有3张选举人票。
除和两个州按得票率分配选举人票外,其余48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均实行“胜者全得”制度,即把本州的选举人票全部给予在该州获选民票最多的总统候选人。[5]
美国总统选举投票时间
投票日是11月首个星期一的翌日(也即11月2日-11月8日之间的星期二)。由于美国横跨6个时区,且有些州跨时区,因此,各州、甚至同一州的东西部投票开始和结束时间都有所差别。
位于美国东北部的新罕布什尔州两个小镇美国东部时间00:00(北京时间13:00)开始投票。最晚投票的是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约于半天之后(北京时间次日凌晨)开始投票。
各地投票站一般开放12个小时。美东部时间18:00(北京时间次日07:00),印第安纳州大部分地区和肯塔基州东半部最早结束投票。美东部时间次日00:00时(北京时间次日13:00),阿拉斯加州最晚结束投票。
各地计票结果可在投票站关闭后开始宣布。全国性初步投票结果一般在东部时间22:00时(北京时间次日11:00)后产生。[5]
美国总统选举战场州
每次美国总统选举,“战场州”的选情都尤其令人关注。
“战场州”,也称“”,是指两党候选人支持率差距不大的州。战场州包括、、和等。相对于“战场州”,如果候选人在某州优势明显,则该州被称为“安全州”。在竞选期间,候选人通常会把重点放在“战场州”上,以尽力扩大优势。[5]
美国总统选举投票方式
据美国媒体报道,三分之二选民将手工填写纸质选票,然后由机器扫描统计,其余三分之一选民将通过机器投票。
两种投票方式各有利弊。纸质选票被认为更为可靠,但扫描器有时会出问题,导致投票进程缓慢、因涂选不当造成废票等问题。
机器投票分电子投票和触摸式屏幕投票两种。大约四分之一选民采用电子投票,由于没有书面纪录,选民无从得知他们的投票是否得到记录,、、、、、这些州采用电子投票。、等8个州采用触摸式屏幕投票。这种投票方式存有书面记录,但有时机器会出问题,导致记录出错。[5]
美国有17个州开创总统大选投票规则先例,通过相关立法以在时首次实施多项投票限制。其中的11个州,包括、和等,都将要求选民在投票时必须出示带有照片的件(带照片的证件中驾照最为常用,不会开车的人可以办理各州自行颁发的“州”替代[6]
),否则将无权参与投票。[2]
2012年据统计,全美选民中大约有2100万人没有任何由政府颁发的照片证件。这些人绝大多数属于既买不起车,也没有机会坐飞机的低收入阶层,尤其是大量社会底层的少数族裔。1993年美国选民登记法规定,政府在提供日常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必须随时对接受服务的合格选民登记造册。到了选举日,选民需要首先在选民登记表上找到自己的名字。接下来,多数州要求选民以照片证件、卡、电费账单、银行证明、社会福利支票等任意一种方式,核对姓名后投票。也有十几个州完全不要求任何身份证明,只需要选民在登记表的名字上打钩,签字确认相应的法律责任即可。[6]
美国总统选举投票率
据美国选民研究中心2日预测,美国大选投票人数有望达到1.35亿,选民投票率可能接近65%,从而达到196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04年美国选举投票人数为1.22亿,投票率为55%。[5]
美国总统选举出口民调
总统选举投票结束不久,通常就有民调机构或媒体在投票站出口对投票者进行调查,大多数民调与最终选举结果吻合。出口民调以其时效和准确度获得各大媒体青睐。
民调机构派出的访问员将出现在全美1300多个投票站前,调查取样选民将超过10万人。为避免偏见,访问员根据投票站人数多少,选择从每5个选民或每10个选民中挑选一人询问。访问员将纪录下他们的年龄、种族、性别和其他特征,以供专家分析他们的投票意向。[5]
美国总统选举美国历届总统
通过选举出来的美国历届总统名单[5]
(George Washington)
(John Adams)
(Thomas Jefferson)
(James Madison)
(James Monroe)
(John Quincy Adams)
(Andrew Jackson)
(Martin VanBuren)
(William Harrison)
同年4月病死。美国在任最短总统
(John Tyler)
(James Polk)
12年(Zachary Taylor)1850年7月病死。13年(Millard Fillmore)14年(Franklin Pierce)15年(James Buchanan)16年(Abraham Lincoln)1865年4月遇刺身亡。17年(Andrew Johnson)18年(Ulysses Grant)19年(Rutherford Hayes)201881年(James Garfield)同年9月遇刺身亡。21年切斯特·阿瑟(Chester Arthur)22年(Grover Cleveland)23年(Benjemin Harrison)24年(Grover Cleveland)25年(William McKinley)1901年9月遇刺身亡。26年(Theodore Roosevelt)27年(William Taft)28年(Woodrow Wilson)29年沃伦·哈定(Warren Harding)1923年8月病死。30年(Calvin Coolidge)31年(Herbert Hoover)32年(Franklin Roosevelt)1945年4月病死。33年(Harry S. Truman)34年(Dwight Eisenhower)35年(John Kennedy)1963年11月遇刺身亡。36年(Lyndon Johnson)37年(Richard Nixon)1974年8月因辞职。38年(Gerald Ford)39年(Jimmy Carter)40年(Ronald Reagan)41年(George Bush)42年(Bill Clinton)43年(George Walker Bush)44年(Barack Hussein Obama)上首位总统
452017年(Donald Trump)
.新华网[引用日期]
.新浪[引用日期]
.网易[引用日期]
.网易[引用日期]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新浪[引用日期]人物简介/乔治·华盛顿
乔治·华盛顿乔治·华盛顿(GeorgeWashington)是美国首任总统(),大陆军总司令,开国元勋,为美国的缔造建立了丰功伟绩。在他主导下发布的《独立宣言》是美国立国以来最重要的文件之一,在整个人类历史中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痛斥了英国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来平等,人们有生存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力。他毕生未进大学学习,但注意自学,使自己具备了突出的才干。早年当过土地测量员。1752年,成为维农山庄园的主人。曾参加七年战争,获中校和上校衔,积累了军事指挥的经验。1758年当选为弗吉尼亚议员。翌年与富孀M.D.卡斯蒂斯结婚,获得大批奴隶和60.75平方千米土地,成为最大的种植园主。在经营农场,&手工作坊的过程中,华盛顿饱尝了英国殖民当局限制、盘剥之苦。1774年和1775年,先后作为弗吉尼亚议会的代表出席第一届、第二届大陆会议。日,华盛顿就任大陆军总司令。他把一支组织松散、训练不足、装备落后、给养匮乏,主要由地方民军组成的队伍整编和锻炼成为一支能与英军正面抗衡的正规军。通过特伦顿、普林斯顿和约克德等战役,击败英军,取得了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1783年签订,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他拒绝了一些同僚怂恿他领导军事政权的提议,于同年12月23日递交辞呈,解甲归田。在1787年他主持了制宪会议,美国宪法,并在1789年,他经过全体选举团无异议的支持而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他在两届的任期中设立了许多持续到今天的政策和传统。在两届任期结束后,他也自愿地放弃权力不再续任。之后他便再次恢复平民生活,隐退在弗农山庄园。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从华盛顿揭竿而起的那一天起,他的一生就是整个国家的缩影。华盛顿始终被学者排名为最伟大的美国总统之一。2006年,华盛顿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2位。在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华盛顿名列第27位(新版第26位),是该榜排位最靠前的美国人。
生平经历/乔治·华盛顿
早年生涯乔治·华盛顿华盛顿出生于日,在他出生时,的新年开始于3月25日(天主报喜节),也因此会有不同的生日出现。他的出生地点是威斯特摩兰县的一个大农场。华盛顿的家族名称出自距离英格兰东北不远的泰恩-威尔郡的华盛顿村(Washington)。华盛顿是他父亲第二次婚姻里最年长的孩子,他有两个较年长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劳伦斯和奥古斯汀,和其他四名较年幼的兄弟姊妹:贝蒂、萨母耳、约翰· 奥古斯汀和查理斯。华盛顿的父母是(Augustine Washington, 1693年—日)和玛丽·鲍尔·华盛顿(Mary Ball Washington, 1708年—日),都是英国后裔。华盛顿从7岁到15岁不规则地上过学,最初在本地教堂司事那里上学,后来在名叫威廉斯的老师那里上学,他的一些作业本至今仍保留着,他在实用数学,包括计量、几种测量的方法和对测量有用的三角方面十分精通。他学习几何,还学习一点。同时在那个时期,华盛顿还阅读一些英国名著。华盛顿的哥哥奥古斯汀曾担任由英国上将所指挥的步兵团的军官,参加了詹金斯的耳朵战争(War of Jenkins' Ear)。之后华盛顿父亲的去世让让家族陷入了经济困难,因此华盛顿无法像两名年长的哥哥一样前往英格兰受教育,他也只得放弃了原本由劳伦斯所安排,成为英国皇家海军见习军官的机会。于是华盛顿一生都没有前往欧洲。华盛顿接着在成为了亚历山德里亚的消防队员。在1774年,由于他和一家消防器具公司的友好关系,他自费购买了一具当时非常先进的消防器材,捐赠给市镇使用,这具器材今天仍可以在亚历山大市的博物馆看见。法印战争法国印第安人战争期间()乔治·华盛顿这场殖民地所参加的第一场战争起源于1753年,法国人开始在当时属于领土的俄亥俄谷地(Ohio Country)建立许多堡垒,这是法国人的战略之一。法国人得到当地原住民的支持,试图阻止英国人继续向西扩张他们在美州的殖民地,并阻挡殖民地内的英国军队。维吉尼亚州的总督是罗伯特·丁威迪(Robert Dinwiddie),当时担任少校的华盛顿替他向法国指挥官递交了最后通牒书,要求法国人离开。华盛顿将过程透露给当地的报纸,而他也因此成为传奇人物。但人拒绝撤离,因此在1754年,丁威迪派遣了刚升迁中校的华盛顿率领维吉尼亚第一军团,前往俄亥俄谷地攻击法国人。华盛顿率领军队伏击了一队由法裔加拿大人组成的侦查队,在短暂的战斗后,华盛顿的印地安人盟友Tanacharison族人杀害了法国指挥官Ensign Jumonville,接着华盛顿在那里建立了一座名为Fort Necessity的堡垒,但在数量更多的法军和其他印地安人部队进攻下,这座堡垒很快便被攻陷,他也被迫投降。投降时华盛顿签下一份承认他“刺杀”了法军指挥官Jumonville的文书(因为这份文书用法文写成,华盛顿根本看不懂),而这份文书导致了国际间的事变,成为法国印地安人战争的起因之一。这场战争也是七年战争的一部分。华盛顿稍后被法国人,在同意一年之内不返回俄亥俄谷地后被释放。华盛顿一直渴望加入军队,当时殖民地的居民都对此不感兴趣。他在1755年终于等到机会,当时英军发动远征,试着重新夺回俄亥俄谷地。远征行动在战役(Battle of the Monongahela)中遭受灾难性结果。相当不可思议的,华盛顿的外衣被四发子弹击穿,但他仍毫发无伤,同时他冷静的在炮火中组织军队撤退。在维吉尼亚州,华盛顿成了英雄人物,虽然战争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别处,他继续领导了维吉尼亚第一军团好几年。在1758年,他随着John Forbes将军展开另一次远征,成功的将法军驱离了Duquesne堡垒。华盛顿最初军事生涯的目标是希望成为正规的英军军官—而不仅是殖民地民兵的军官。但他一直未获升迁,因此他在1759年辞去了军职,并与马莎·丹德里奇·卡斯蒂斯结婚,她是一名已经育有两个小孩的富有寡妇。华盛顿和她一起扶养这两个小孩:约翰·帕克·卡斯蒂斯和马莎·帕克·卡斯蒂斯,稍后他还扶养了她的两名孙子女,但华盛顿从没有自己血亲的小孩。新婚后他们搬到弗农山居住,过着绅士阶级农夫和蓄奴主的生活,他并当选了维吉尼亚当地的下议院议员。美国独立战争美国革命期间()大陆会议在1774年华盛顿被选为维吉尼亚州的代表前往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由于,英国政府关闭了波士顿港,而且废除了麻萨诸塞州的立法和司法权利。殖民地在1775年4月于列克星顿和康科特与英军开战后,华盛顿穿着军服出席第二届大陆会议——他是唯一一个这么做的代表,表示了他希望带领维吉尼亚民兵参战的意愿。华盛顿在日经由大会选举无异议支持成为了总指挥官,虽然很舍不得离开心爱的维吉尼亚家园,华盛顿接受了指挥官职位,并宣称"我不认为我能胜任这个指挥官的光荣职位,但我会以最大的诚意接受职位"。华盛顿并宣称除了必要的开支外,不须付给他任何额外报酬。就这样,华盛顿于7月3日在麻萨诸塞州的剑桥担任了全殖民地军队的总指挥官。 华盛顿在1776年进攻波士顿,利用稍早在提康德罗加堡垒所夺取的火炮阵地,得以俯瞰整个波士顿港,最后将英军逐出了波士顿。英军指挥官(William Howe)下令英军撤回加拿大的。华盛顿接着率领军队前往纽约市,预期英军将发动攻势。拥有压倒性军力的英军于8月展开了攻势,而华盛顿所率领的撤退行动却相当笨拙,几乎全军复没。他也在8月22日输掉了(Battle of Long Island),不过得以撤退大多数的军队回到大陆。在接下来又输掉了几次战役,使得军队仓卒混乱的撤离了新泽西州,此时美国革命的未来岌岌可危。在日的晚上,华盛顿杰出的指挥重整旗鼓。在这场(Battle of Trenton)中,他领导美军跨越特拉华河,突袭(Hessian)的兵营。并接着在日的晚上向查理斯·康沃利斯(Charles Cornwallis)率领的英军发动突袭,这次奇袭振奋了支持独立的殖民地阵营出租车气。在1777年夏天,英军发动了三路并进的攻势,一路由(John Burgoyne)率领从加拿大向南进攻,一路由威廉·何奥率领攻击当时殖民地的首都费城。而华盛顿撤往南方,却在9月11日的(Battle of Brandywine)中遭受惨败。为了击退英军而发动的日耳曼敦战役(Battle of Germantown)则因为浓雾和军队的混乱而告失败。华盛顿和他的军队只得撤回环境恶劣的佛吉谷(Valley Forge)艰难的渡过冬天。美国独立战争地图&在1777年至1778年的冬天,华盛顿依然坚定着指挥军队,并持续向后方的殖民地大会要求更多补给,使大陆军能克服寒冷的冬天,逐渐恢复士气。2月时一名曾服役于普鲁士军参谋部的军官弗里德里希·冯·施托伊本(Friedrich von Steuben)前来佛吉谷,自愿帮忙训练华盛顿军队,在佛吉谷的训练告一段落时,华盛顿的军队已经焕然一新了。 华盛顿接着率领军于日的(Battle of Monmouth)中攻击从前往纽约的英军,与英军打成平手,但英军分裂殖民地政府的企图于是失败了。由于这场战役的胜利,加上一年前于萨拉托加战役(Battle of Saratoga)中击败了伯戈因率领的入侵英军,情势逐渐好转,英军显然无法攻克整个新国家,因此法国决定正式与美国结盟。在1778年后英军最后一次的试着分离殖民地,这次英军集中于南方地区。华盛顿的军队并没有直接攻击他们,而是前往驻紮位于纽约的西点(West Point)军事基地。在1779年华盛顿命令5分之1的大陆军展开(Sullivan Expedition),对那些与英军结了盟且常攻击美军前线堡垒的易洛魁联盟的6个部落的其中4个发动攻势。并没有战斗发生,不过至少摧毁了40个易洛魁村庄,使这些印地安人被迫永远离开美国,迁徙至加拿大。在1781年美军以及法国陆军和海军一同包围了康沃利斯在约克敦的军队,华盛顿迅速前往南方,于10月17日接掌指挥美军和法军,继续围城战斗直到10月17日康沃利斯投降,10月19日,他接过了康沃利斯的投降宝剑。尽管英军仍在纽约市和其他地点活动直到1783年,这场战役成了独立战争最后一场主要的战斗。接着在1783年,随着巴黎条约(1783年)的签署,英国承认了美国的独立。华盛顿解散了他的军队,并在新泽西州的洛基山(Rocky Hill)向追随了他多年出租车兵们发表了精采的告别演说。几天后,英国人从纽约市撤退,华盛顿和殖民地政府重回城市,他于12月4日在纽约市发表了正式的告别演说。交出军权维吉尼亚家园期间()日,华盛顿向邦联议会(Congress of the Confederation)辞去了他在军队里总司令的职务,邦联议会稍后并在马里兰州安那波利斯的议院召开了会议。这对于新生国家而言是相当重要的过程,建立了由平民选出的官员—而不是由军人来组织政府的先例,避免了政权的出现。华盛顿坚信唯有人民拥有对国家的主权,没有人可以在美国借着军事力量、或只因为他出生贵族而夺取政权。华盛顿接着返回弗农山的庄园,就在1783年圣诞节前夕那天的傍晚抵达家门。自从1775年因战争离开心爱的家园后,他都没有机会返家过。在门口欢迎他的是他之前曾向其许诺过会在8年内返家的妻子,以及4个已经能够走路的孙子女,全都在他离家的这段时间出生。战争也带走了他所扶养的继子约翰的性命,于1781年在约克镇的一次行军里发烧过世。当华盛顿离开军队时,他在大陆军团里的最终头衔是"将军和总司令"。在1787年华盛顿主持了在举行的制宪会议。他并没有参与讨论,但他的威望维持了会议的领导能力,并让代表团能专注于讨论上。在会议后他的威望使得包括维吉尼亚州议会在内的许多人相信这个会议的成果,而支持了美国宪法。华盛顿的庄园广达8000英亩(32平方公里),如同当时其他许多农场主一样,尽管拥有大量土地,华盛顿手上的现金都不多,常常四处借贷。在后来他成为总统时,他甚至得借款$600元以搬家到纽约以接掌政务。
担任总统/乔治·华盛顿
第一任华盛顿拒绝第三届任期时的情景华盛顿在1789年经过选举团投票无异议的(获得了全部的选举人票)当选总统,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无异议投票当选的总统(并在1792年再次达成)。第二名获得了34票的则当选副总统。第一届美国代表会议(First United States Congress)投票将付给华盛顿$25,000的年薪——这在1789年是个很大的数目。华盛顿在当时大概是全美国最富有的人了,他在西部的土地有非常大的潜在价值—不过在那时都是空地一片。他婉拒了他的总统薪水,这也是他被视为公民英雄(Cincinnatus)的形象的一部分—将承担政务看作公民义务的市民。在总统就任的仪式中,华盛顿非常谨慎的确保仪式场面的规模和装饰俭朴的符合共和国的标准,而不会超过当时欧洲各国的王室。华盛顿的妻子玛莎对他当选了总统相当失望,她只希望和华盛顿在弗农山维持平静的生活。不过她还是承担起了第一夫人的职责,开放客厅并负责安排每周和达官显贵的晚宴,使晚宴能搭配的上总统的身分。在华盛顿担任总统的初期,他只个别的与他的顾问会面,而到了1791年,则开始定期的和全体内阁与会。每当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主张应该建立全国性的信用机构并构成金融力量强大的国家时,托马斯·杰斐逊和詹姆士·麦迪逊总是反对他,而华盛顿必须时常调解两方的意见。最后往往是汉密尔顿在争论中获胜,而且华盛顿指责当时由杰斐逊和麦迪逊所支持的名为民主—共和主义社会(Democratic-Republican societies)的团体的危险性时,汉密尔顿则被拥立为(Federalist Party)的领导人。1791年,当国会通过增加蒸馏酒的货物税率时,引发了许多抗议行动。到了1794年,在华盛顿指示抗议者应该前往地方法院后,抗议活动却激化为大规模的暴动。于是在8月7日华盛顿向宾夕法尼亚州、维吉尼亚州和其他州请求颁布民兵法以征召民兵。在征召民兵后,他便直接带头前往暴动地区,使得他成为唯一一个亲自率领军队的美国总统。平乱中并没有战斗发生,但华盛顿坚强的表现直接展现了新政府的力量。这也是联邦宪法颁布以来,联邦政府首次动用军队以维持地方的秩序。华盛顿就任美国总统在美国自从革命战争以来通常称为西北地界(Northwest Territory)的地区,原本住在那里的印地安人仍常与白人爆发冲突,在西北印地安人战争(Northwest Indian War)中,印地安人战胜了白人,直到1794年的鹿寨战役(Battle of Fallen Timbers)中被白人击败为止。1793年,革命后的法国新政府派遣外交官埃德蒙·吉尼特(Edmond Genêt)至美国,吉尼特试着唆使美国舆论同情法国,以合力对抗大英帝国,法国政府更授权他向美国船只颁布捕押特许证(letters of marque and reprisal),允许船只捕押与法国为敌的他国船只。吉尼特的作为迫使华盛顿要求法国政府把他撤回。日,在美国派出首席法官约翰·杰伊前往伦敦谈判后,美英两国签定了以他为名的杰伊条约,条约里试图划清自从革命战争到美国独立以来两国间一直拖延的问题,好增进两国间的关系。主张亲法国派的杰斐逊等人极力批评条约,但华盛顿和汉密尔顿则表示支持,之后国会也通过了条约的签定。条约规定英国必须撤离他们在五大湖的堡垒,这也对后来的1812年战争产生了影响。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利用他在联邦政府内的任命权,任命许多他的好友担任政府职位,因此由他领导的联邦党羽翼渐丰,稍后在1796年由联邦党推举的约翰·亚当斯也当选了总统。华盛顿自身相当反对这种党派政治,因此从不表态支持任何政党。尽管华盛顿较偏向支持汉密尔顿而不是杰斐逊派的政策,但他从没有这样公开表态过。因此可以说华盛顿在当时是没有党派立场的。第二任尽管华盛顿相当不情愿,他还是被推选为第二任总统。不过华盛顿坚持拒绝了担任第三任总统,因此写下美国总统决不超过两届任期的不成文惯例。这个惯例一直到1940年才被罗斯福所打破,但在罗斯福死后这个惯例正式的被写进宪法第22号修正案里面。华盛顿在他的离职演说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富影响力的政治演说之一。在演说中他阐述了过份的党派偏见可能对国家造成的不良影响,他呼吁人们抛弃党派之争,团结起来为增进公众利益而努力。他并主张美国应该避免受到他国的干涉,因为美国应该只专注于美国人的利益。他建议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保持友谊和贸易关系,并应该避免牵扯进欧洲的战争。他认为应该避免与某国家保持长期的同盟关系,并指出应该注意当时美法间的结盟。华盛顿的离职演说成为美国人对政治的准则,尤其对于之后的世代而言,每当发生关于美国的外交政策应该维持中立与否的争论时,华盛顿的演说便成为主张维持中立者最有力的引言,一直到1949年美国开始与其他国家结盟为止。在约翰·亚当斯的就职典礼上,据说华盛顿还和亚当斯耳语道:“现在我离职了,换你做总统了。让我们等着瞧谁比较喜欢这工作吧!”。华盛顿并拒绝离开总统办公室,直到副总统——也到达,树立了只有正副总统都到齐时才能让出总统职位的惯例。接着,华盛顿步出办公室,回复平民身分。
退休生活/乔治·华盛顿
华盛顿的维农山庄园自从1797年3月退休后,华盛顿带着轻松的心情回到弗农山。他在那里建立了蒸馏室,并成为了或许是当时最大的威士忌蒸馏酒制造业者,到了1798年便生产了11,000加仑的威士忌,获得$7,500元的利润。在那一年里,由于战争逼近,为了警告法国,华盛顿被新总统约翰·亚当斯任命为美国陆军的中将(在当时这是军中最高的阶级了)。这只是象征性的任命,华盛顿并没有真的服役。接下来一年里,华盛顿染上了感冒,引起严重的发烧和喉咙痛,并恶化为和,并在日去世。遗体埋在于弗农山当地。
人物轶事/乔治·华盛顿
砍樱桃树华盛顿童年最有名的故事,非砍倒樱桃树莫属。那句“父亲,我不能说谎”也为许多人所耳熟能详。但这个由帕尔森·威姆斯讲述的故事完全是虚构的。真实情况是,我们对华盛顿与其父奥古斯丁·华盛顿的关系一无所知,只知道在他11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经营农庄华盛顿的庄园广达8000英亩(32平方公里),如同当时其他许多农场主一样,尽管拥有大量土地,华盛顿手上的现金却不多,常常四处借贷。在后来他成为总统时,他甚至得借款$600元以搬家到纽约以接掌政务。退休后,他在维农山庄建立了蒸馏室,并成为了或许是当时最大的威士忌蒸馏酒制造业者,到了1798年便生产了11,000加仑的威士忌,获得$7,500元的利润。军衔的变动尽管华盛顿去世时获得了当时最高的军衔—三星的陆军中将(Lieutenant&General),随着时光流逝,越来越多将军(从格兰特开始)获得了和他一样以及更高(四星以及五星)的军衔,这看起来就像华盛顿功绩不如他们一般。直到1976年国会通过法案,追封华盛顿为六星上将(General&of&the&Armies&of&the&United&States,相当于苏联等国的大元帅军衔),并正式宣布此为是美国最高军衔,超过以往和未来的所有元帅(五星上将)和将军。借书未还华盛顿在日,向当时“曼哈顿”唯一的一座图书馆借了一本“国家法”,这本书是有关国际关系的论文集,另外,还有一本是英国下议院的辩论纪录。华盛顿本人并没有在借阅栏签名,而是由他的助理信手在借书人栏表上写下“总统”。依照规定,这两本书应在一个月后归还,但是两本书至今迟迟不见踪影,不知去向,而这件事在220年后被纽约一名图书管理员发现。
如果列入通货膨胀计算,经过220年,这两本书的罚金已经增加到3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80多万元。不过,纽约图书馆表示,他们不会追缴这笔罚金,只是希望这两本书能够归还。
人物影响/乔治·华盛顿
硬币上的华盛顿华盛顿为未来的美国树立了许多的先例,他选择和平的让出总统职位给约翰·亚当斯,这个总统不超过2任的先例被看作是华盛顿对美国最重要的影响。他也被许多人称为美国的国父,并被视为美国的创立者中最重要的一位,他也在全世界成为一个典型的仁慈建国者的形象。美国人谈到他时总是称他为美国的国父。他也在麦克·H·哈特(Michael H. Hart)所着的影响世界历史100位名人中排名26名,并被多数学者们视为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位总统。尽管华盛顿去世时获得了当时最高的军阶—三星的陆军中将(Lieutenant General),随着时光流逝,越来越多将军(从格兰特开始)获得了和他一样以及更高(四星以及五星)的位阶,潘兴甚至获得了六星的特级上将军衔(虽然他实际上从没佩带超过五星),这看起来就像华盛绩不如他们一般。直到1976年国会通过法案,追封华盛顿为(General&of&the&Armies&of&the&United&States,相当于苏联等国的大元帅军衔),并正式宣布此为是美国最高军衔,超过以往和未来的所有元帅()和将军。
婚姻生活/乔治·华盛顿
日,26岁的华盛顿与27岁的寡妇玛莎·丹德里奇在女方的家中——位于威廉斯堡西北部的帕门基河上的怀特庄园——结婚。当时的玛莎已有两个孩子。日,玛莎生于弗吉尼亚州的新肯特县,是种植园主约翰·丹德里奇和弗朗西丝·琼斯·丹德里奇的女儿。玛莎是一个身材矮小、面容可人的女性,虽然称不上具有聪慧的头脑,但是务实、脚踏实地。18岁的时候,她与丹尼尔·帕克·卡斯蒂斯——一位拥有17000英亩土地的知名种植园主——结婚,生育了四个子女,两个夭折。1757年,她的丈夫去世时没有留下遗嘱,因此,玛莎成为弗吉尼亚州最为富有的理想的结婚对象。华盛顿与玛莎和她的丈夫以前可能相识。1758年3月,他两次造访了怀特庄园。当他第二次离开的时候,可能已经与玛莎订婚,至少她已经答应考虑他的求婚。他们的婚礼极为隆重,新郎身穿缀有红色镶边和金质带扣的蓝、银双色礼服。牧师彼得·莫索姆宣布两人结为夫妇,二人在怀特庄园度过了几周的蜜月时间之后,在华盛顿的弗农山庄开始生活。他们的婚姻比较稳定,没有受到不忠或者双方个性不合的困扰。美国独立革命期间,玛莎到丈夫的战地指挥部看望丈夫,吃了不少的苦头。作为第一夫人,玛莎在纽约和费城(1800年约翰·亚当斯执政时,首都迁往华盛顿)主持了许多国家事务的社交活动。1783年,独立战争结束,华盛顿夫妇回到了弗农山庄。1789年4月,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赶赴当时的临时首都纽约。玛莎也不得不再次别离家乡。生性纯朴的玛莎不喜欢都市的新生活,然而,她也无可奈何地梳起了复杂的发式,更换新款的服装,宴请宾客。玛莎无法回避社交活动,但她从不参政,她依然生活简朴、举止含蓄,保持一个受人爱戴的“国母”形象。日华盛顿去世后,玛莎心情抑郁,于日去世。
后世纪念/乔治·华盛顿
1、华盛顿的脸庞和肖像通常被作为美国的国际象征标志之一,并也成为了旗帜和国玺的图像。或许最普遍的就是1美元的钞票和25美分硬币上他的肖像了,在1美元钞票上所用的华盛顿肖像是由吉伯特·斯图尔特(Gilbert Stuart)所画的,这幅肖像同时也是早期美国艺术的重要作品。2、华盛顿和、、亚伯拉罕·林肯等四位总统一起被卡尔文·柯立芝所选上,他们的脸庞被刻在的巨大石壁上,成为美国最知名的雕像群之一。3、美国的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则以华盛顿为名。华盛顿对于联邦政府哥伦比亚特区的建立有极大关联,也是他挑选了白宫的位置。因此后来建立了华盛顿纪念碑以纪念他,纪念碑也成了华盛顿特区最着名而显目的地标之一。华盛顿也在遗嘱中捐赠了一部分资金,以在当地建立一所大学,而这所大学后来便命名为乔治华盛顿大学也纪念他。4、紧邻太平洋的华盛顿州也成为美国唯一一个以总统为名的州。5、美国海军历年来的军舰也有三艘陆续以华盛顿为名。目前仍在服役的是一艘—。6、连接新泽西州和纽约市的桥樑也被命名为乔治华盛顿桥。7、一种棕榈科属的树木学名也被取名为(Washingtonia)。
死因争议/乔治·华盛顿
日,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9.12.14)在临终前最后一篇日记上写道:晨起降雪,厚3英寸,东北风,气温华氏30度。上午10时雪止。下午4时天睛。夜间气温华氏28度。
12月12日上午,华盛顿骑马巡视庄园,偶染微恙,两天后便因咽痛、声嘶、呼吸困难在极度痛苦中溘然逝世,年仅67岁。对此,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病在短短两天之内就夺去了华盛顿的生命呢?
据史料记载,日凌晨2-3点钟,华盛顿从睡梦中醒来,自觉呼吸困难和吞咽疼痛。黎明时分,华盛顿让夫人Martha唤来了他的老友兼秘书Tobias&Lear,请Lear为他放血约250毫升(放血是当时治疗各种疾病的常用方法)。上午10时,James&Craik医师(70岁)和Gustavus&Brown医师(52岁)相继赶来,检查完病人之后,初步诊断为扁桃体周围脓肿。经第二次放血,病情毫无改善。两位医师遂邀请Elisha&Cullen&Dick医师(32岁)前来会诊。在等候期间,这两位医师没有贸然采取切开引流的方法,而是第三次为华盛顿放血。下午3时,Dick医师赶到。会诊时Dick曾大胆提出为华盛顿施行气管造口术,但是未能形成决议。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三位医师决定第四次为病人放血。在短短的21小时内,华盛顿共放血四次,总血达2000毫升之多。放血之后,华盛顿的身体已极为衰弱,尽管如此,病人仍执意采取坐位,而不愿意静静地躺在床上。晚8时,华盛顿已不能服药,每次吞咽均几乎窒息。晚10时左右,病情似有缓解,10点29分,乔治·华盛顿停止了呼吸,三位医师站在床旁束手无策。
关于华盛顿的死因曾有过种种推测,如白喉、膜性格鲁布、急性喉炎、扁桃体周围脓肿、路德维希氏咽峡炎、急性会厌炎等。格鲁布常见于儿童,通常无吞咽困难,而且在华盛顿的整个病程中,从未提到有犬吠样咳嗽,因此这一疾病的可能性不大。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华盛顿亦不可能死于扁挑体周围脓肿,理由如下:
(1)在21小时内,扁桃体周围脓肿不至于形成全完性呼吸道阻塞;
(2)三位医师曾相继检查病人,均未证实咽部有局限性脓肿。回顾华盛顿的病情,明显具有以下特点:发病急骤、吞咽困难、咽痛、发音含混不清、呼吸道阻塞、烦躁、死前短暂症状缓解,这些症状和体征符合一种耳鼻喉科急症--急性会厌炎。
华盛顿死于1799年,当时喉镜尚未问世,如果应用间接喉镜检查,也许可以做出正确诊断,但是,间接喉镜检查对急性会厌炎有一定的危险性,也许在操作过程中就可以置病人于死地。如果当时采纳Dick医师的意见,及时施行气管造口术,也许可以挽救华盛顿的生命,但是,如果这位伟人在手术过程中死亡,那么后人又将如何评论这一举动呢?
人物评价&/乔治·华盛顿
作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奠基人,华盛顿的名字家喻户晓,他的声望主要来自3方面的工作:
第一,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军事领袖。
应该指出的是,华盛顿的战术并无特殊之处,既无开创性、也对军事历史毫无影响,而且他在许多次战役中都犯下大错。但他仍被捧为战争英雄,这引发了一些争议。
支持他的人们认为,由于他所主张的革命概念,美军也在战争中存活并持续战斗,使得美国得以维持独立持续至今。华盛顿一直躲开与英军直接的冲突,避免了美军决定性的战败或投降。他相当了解美军的弱点并且也限制了他们进行过于冒险的行动,并利用他勇敢的人格激励军队,使他们能撑过漫长而艰难的战争。同时,他不止拥有勇敢这一种美德。在整个战争期间,他忠诚效劳,分文不取,廉洁奉公,堪称楷模。
在必要的时候,华盛顿会采取强力措施以维系军队,例如1781年新泽西的一支部队哗变后,他出动六百人的部队将其包围,并处死了两位兵变首领,;但在其他的时候,他则靠着战斗的的胜利来振奋军心、民心,例如他所指挥的特伦敦-普林斯顿联合战役。这次战役对北美广大的人民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影响——原本似乎是一项失败的事业,现在却绝处逢生。
华盛顿在战争中选择了正确的战略,如同古罗马将军(Fabius&Maximus)在的战略(),持续的拖延敌人将能使英国人如同当年的汉尼拔一样,"攻到了门外"但却"不得其门而入"。很快英国人将会了解到继续作战只是浪费资源,他们只能追击美军进行混战,却无法彻底捕捉到美军的主力,反而在萨拉托加等地的战斗中被美军击败。除了正确地采取了费边战略外,华盛顿还正确地了解到这场战争将会经由外交途径取得胜利,而不是靠着士兵们。&
诚然,他决非是一位军事天才,当然也决不能与亚历山大和凯撒一类的将军相提并论。他的成功看似是由于同他对垒的英军将领的出人意料的无能,另一半才是由于他自己的才能。尽管如此,人们也许记得,当美军将领遭遇惨败时,华盛顿虽然也小有失利,但他坚持作战,终于赢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尽管有争议,但华盛顿无愧于的军衔和军事家的称号。
第二,立宪会议主席。
虽然他的思想对于美国宪法本身影响不大,但是他的支持者和他的名望对各州批准这部宪法却起了重大的作用。当时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反对新宪法,如果没有华盛顿的支持,新宪法就不可能被采纳。
第三,美国第一任总统。
美国有一位华盛顿这样德才兼备的人作为第一任总统是幸运的。翻开南美和各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一个以民主宪法为伊始的新国家,堕落成为军事专制国家也是易如反掌。华盛顿是一位坚定的领袖,他保持了国家的统一,但是却无永远把持政权的野心,既不想做国王,又不想当独裁者。他开创了主动让权的先例──一个至今美国仍然奉行的先例。
与当时的其他美国领袖如、、等相比,乔治·华盛顿缺乏创新的精神和深刻的思想。但是他比所有这些雄才大略的人物都重要得多,无论在战争还是和平期间,他在行政领导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他任何政治运动都不会达到目的。对美国的形成,麦迪逊的贡献是重大的,而华盛顿的贡献几乎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
乔治·华盛顿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怎样认识他给美国所带来的历史意义。要求一个当今的美国人对那种历史意义做出不偏不倚的评价自然是困难的。虽然美国在20世纪中叶具有甚至比鼎盛时期的罗马帝国还要大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影响,但是其政权也许不会象罗马帝国那样行之久远。另一方面,美国所取得的技术成就有几项将来也会被其他民族视为有重大意义的,这一点看来是有目共睹的。例如飞机的发明和人类在月球上的登陆就代表了过去世世代代人们梦寐以求的成果;很难想象核武器的发明将来会被看成是无足轻重的成就。
既然乔治·华盛顿大体上可以和罗马的奥古斯都·凯撒相媲美。如果说把排得略低了一点儿,那主要是因为他比奥古斯都领导的时间要短得多,还有许多其他人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杰弗逊和詹姆斯·麦迪逊对美国的形成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华盛顿比亚历山大大帝和拿破仑这样的人物排得高些,因为他的功劳比起他们的来说是更加不可磨灭的。
徐继畲所著的《瀛环志略》中有云:“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美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由于他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华盛顿通常被称为国父。学者们则将他和亚伯拉罕·林肯并列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在美国在线于2005年举办的票选活动《最伟大的美国人》中,华盛顿被选为美国最伟大的人物第四位。
显示方式: |
美国分类树
共有78个词条
历史分类树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上传TA的照片,让词条焕然一新
编辑次数:105次
参与编辑人数:43位
最近更新时间: 21:34:45
贡献光荣榜
乔治·华盛顿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乔治华盛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