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时一下哪项或哪些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问题:  &#xe6
[单选] 关于多发性骨髓瘤,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 IgG型最多见&B . 易发生感染&C . 易发生肾功能损害&D . 血清AKP常增高&E . 血钙常增高
下列基质中,常用作阴道栓剂基质的是() 甘油明胶。
可可豆脂。
阿托品与解磷定合用可用于哪类药物的中毒治疗() 有机磷酸酯类。
巴比妥类。
栓剂的给药部位不包括() 口腔。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依据不包括() 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
血小板减少&。
APTT延长&。
骨髓巨核细胞增多并成熟障碍&。
脾不大或轻度肿大。
根据骨髓的不同来源可将骨髓移植分为() 自体骨髓移植&。
同种同基因骨髓移植&。
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
异种骨髓移植&。
以上均是。
关于多发性骨髓瘤,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支付宝红包多发性骨髓瘤需要做的化验检查
  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以骨痛和肿块、神经症状、贫血、出血和反复感染及肾脏损害等为特点。X线摄片可明确诊断。  (1)外周血检查:红细胞(RBC)及血红蛋白(Hb)降低逐渐加重;白细胞(WBC)增加,晚期分类中可出现浆细胞或骨髓瘤细胞;血小板(PLT)正常或偏低。  (2)骨髓象检查: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骨髓瘤细胞占有核细胞的10%以上有确诊价值。  (3)血沉(ESR)测定:明显增快。  (4)血浆(血清)球蛋白(G)测定:球蛋白增高,白蛋白(A)/球蛋白(G)比值倒置。  (5)免疫球蛋白(Ig)测定:骨髓瘤所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值如下:免疫球蛋白G(IgG)超过25克/升(g/L),免疫球蛋A(IgA)超过10克/升,免疫球蛋白D(IgD)超过2克/升,免疫球蛋白E(IgE)超过2克/升,免疫球蛋白M(IgM)超过10克/升。  (6)血钙(Ca)及血磷(P)测定:均增加。  (7)血尿酸测定:可增加。
多发性骨髓瘤检查项:
(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单位】个/升(个/L)【正常值】成人白细胞数为(4.0~10.0)&109/升。儿童随年龄而异,新生儿为(15.0~20.0)&109/升;6个月~2岁为(11.0~12.0)&109/升;4~14岁为8.0&109/升左右。【临床意义】(1)增多: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和白血病等。(2)减少: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病、物理及化学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进等。(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单位】个/升(个/L)【正常值】成年男性为(4.0~5.5)&1012/升,成年女性为(3.5~5.0)&1012/升,新生儿为(6.0~7.0)&1012/升,婴儿为(3.0~4.5)&1012/升,儿童为(4.0~5.3)&1012/升。【临床意义】(1)增多:分为相对增多(呕吐、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烧伤等所致),绝对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代偿性增多(缺氧等)。(2)减少:常见于缺铁性、溶血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急、慢性失血等。(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单位】克/升(g/L)【正常值】成年男性为120~160克/升,成年女性为110~150克/升,新生儿为170~200克/升,婴儿为100~140克/升,儿童为120~140克/升。【临床意义】同红细胞(RBC)(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单位】毫米/小时(mm/h)【正常值】男性为0~15毫米/小时,女性为0~20毫米/小时【临床意义】(1)增快:常见于各种炎症、结核病和风湿病活动期、组织损伤、贫血和高球蛋白血症、恶性肿瘤等。(2)减慢:常见于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肝损害、脱水及使用抗炎药物等。(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单位】个/升(个/L)【正常值】(100~300)&109/升(旧制单位:10万~30万/mm3)【临床意义】(1)增多:常见于急性感染、失血、溶血、骨折、脾切除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2)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等。(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单位】个/升(个/L)【正常值】(10~180)&109/升【临床意义】(1)增多:示骨髓增生,如白血病、溶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等。(2)减少:示造血组织功能减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临床意义】见表l一12。表1&12骨髓增生程度与有核细胞数
范围(&109/L)
均值(&109/L)
增生极度活跃
增生明显活跃
增生极度减低
&(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临床意义】见表1—13。表l—13骨髓增生程度的判断&& 成熟红细胞(有核细胞)& 骨髓增生程度的判断既往实际病例的分析结果日常工作中可按以下比例粗略估计常见原因增生极度活跃0.56~1.67:11:1白血病、红白血病增生明显活跃5.3~12.2:110:1白血病、增生性贫血增生活跃15.9~32.3:120:1正常骨髓或某些贫血增生减低37.4~70.4:150:1造血功能低下增生重度减低199~999:1300:1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单位】百分比(%)【正常值】原始浆细胞0~0.001(0~0.1%)(平均0.004%),幼浆细胞0~0.007(0~0.7%)(平均0.1049/5),浆细胞0~0.021(0~2.1%)(平均0.71%)。【临床意义】增多,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浆细胞白血病。(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正常值】骨髓象分析是指综合分析骨髓细胞增生程度、骨髓细胞计数、粒细胞比例等项目检查后,得出的最后的骨髓象报告及结论是一份综合性的报告。正常骨髓象报告应为骨髓增生活跃,各系统、各阶段造血细胞比例正常,无各种异常细胞和寄生虫。【临床意义】病理性骨髓象分析报告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原始细胞比例超过30%,通常被认为是急性白血病的主要诊断标准。如果这些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P0X)阳性,则考虑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包括粒细胞、单核细胞和粒一单核细胞自血病等;如果这些原始细胞过氧化物酶阴性,而糖原染色(PAS)阳性,则考虑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红白血病或巨核细胞白血病。(2)粒细胞异常增多,以成熟阶段为主者,可以嗜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AP)来区别。如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值高,考虑为感染引起的类白血病反应,不是白血病;阳性值低或为阴性,则被认为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多为增生性贫血。其中红细胞颜色变浅、体积变小的,往往提示为缺铁性贫血;体积增大、早期红细胞增多的,可考虑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大小不等而且伴有各种异常形态的,往往为溶血性贫血。(4)粒细胞、红细胞均减少,巨核细胞也减少,而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单纯某一个系统的血细胞减少,往往是单纯性单个血细胞系统的再生障碍。(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单位】毫摩/升(mmol/L)【正常值】甲基麝香草酚兰比色法:儿童2.5~3.0毫摩/升,成人2.1~2.8毫摩/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2&2.6)毫摩/升;邻甲酚酞络合剂直接比色法:2.18~2.78毫摩/升。【临床意义】(1)增高:常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髓炎、骨肿瘤、急性骨萎缩、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及维生素D摄入过量等。(2)降低:常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维生素D缺乏症、低钙饮食及吸收不良。(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单位】毫摩/升(mmol/L)【正常值】磷钼酸直接比色法:儿童1.5~2.0毫摩/升,成人0.8~1.0毫摩/升【临床意义】(1)增高:常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骨髓瘤及骨折愈合期。(2)降低: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代谢性酸中毒、佝偻病、软骨病、肾功能不全、长期腹泻、吸收不良。(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单位】克/升(g/L)【正常值】BCG法:35~55克/升【临床意义】(1)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所致血浆浓缩。(2)降低:与总蛋白同(特别是肝肾疾病更为明显)。(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单位】克/升(g/L)【正常值】计算法:20~30克/升【临床意义】(1)增高:常见于肝硬化、红斑狼疮、硬皮病、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骨髓瘤等。(2)降低:常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及生理性低球蛋白血症(婴幼儿)。(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正常值】1.5~2.5:1【临床意义】血清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小于1,见于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肾病综合征、类脂质肾病、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小于1.25,见于多发性骨髓瘤、黑热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单位】毫摩/升(mmol/L)【正常值】磷钨酸一碳酸钠法:血清(浆),男性为0.24~0.42毫摩/升,女性为0.09~0.36毫摩/升。【临床意义】(1)增高:见于肾功能衰竭、痛风、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2)降低:偶见于乳糜泻、恶性贫血复发期等。(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单位】克/升(g/L)【正常值】单相免疫扩散或免疫比浊法:脐带血7.6~17.0克/升,新生儿7.0~14.8克/升,1~6个月3.0~10.0克/升,6个月~2岁5.0~12.0克/升,6~12岁7.0~15.0克/升,12~16岁7.5~15.5克/升,成人7.6~16.6克/升。【临床意义】(1)增高:常见于免疫球蛋白G型多发性骨髓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黑热病、慢性肝炎活动期及某些感染性疾病。(2)降低:常见于肾病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继发性免疫缺陷及某些肿瘤等。(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单位】毫克/升(mg/L)【正常值】单相免疫扩散法或免疫比浊法:新生儿0~120毫克/升,1~6个月30~820毫克/升,6个月~2岁140~1080毫克/升,2~6岁230~1900毫克/升,6~12岁290~2700毫克/升,12~16岁500~3000毫克/升,成人710~3350毫克/升。【临床意义】(1)增高:常见于免疫球蛋白A(IgA)型多发性骨髓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硬化、湿疹、血小板减少及某些感染性疾病。(2)降低: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输血反应、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继发性免疫缺陷及吸收不良综合征。(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单位】毫克/升(mg/L)【正常值】单相免疫扩散法或免疫比浊法:新生儿50~200毫克/升,1~6个月150~700毫克/升,6个月~2岁250~1300毫克/升,2~6岁350~1500毫克/升,6~12岁400~1800毫克/升,12~16岁500~1800毫克/升,成人700~2000毫克/升。【临床意义】(1)增高:常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巨球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黑热病、肝病及某些感染性疾病。(2)降低:常见于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继发性免疫缺陷等。(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单位】毫克/升(mg/L)【正常值】单相免疫扩散法:成人血清免疫球蛋白D(IgD)为0~80毫克/升。【临床意义】(1)增高:见于免疫球蛋白D型骨髓瘤、慢性感染、结缔组织病、某些肝病和少数葡萄球菌感染者。(2)降低:见于各种遗传性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单位】毫克/升(mg/L)【正常值】EIA法:成人为0.1~0.9毫克/升【临床意义】(1)增高:见于免疫球蛋白E(IgE)骨髓瘤、湿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药物及食物过敏等。(2)降低:某些进行性新生物、运动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及某些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关于多发性骨髓瘤,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IgG型最多见
B.易发生感染
C.易发生肾功能损害
D.血清碱性磷酸酶常明显增高
E.血钙常增高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A.异常免疫球蛋白增多
B.尿本-周蛋白阳性
C.病理性骨折
D.肾功能障碍
E.骨髓发现大量骨髓瘤细胞
A.化学治疗
C.皮质激素
D.放射治疗
E.支持治疗
A.&2微球蛋白,IL-6
B.清蛋白,IL-6
C.&2微球蛋白,清蛋白
D.&2微球蛋白,血沉
E.清蛋白,血沉
A.间变型大细胞淋巴瘤
B.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C.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D.外周T细胞型淋巴瘤
E.肠病相关型淋巴瘤
A.慢性、进行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D.体征减轻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有关多发性骨髓瘤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多数患者尿中Bence-Jones蛋白阳性B.肿瘤性浆细胞有一定的异型性C.患者血液中M成分增高D.浆细胞的多克隆增生E.多发性溶骨性破坏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A.淋巴细胞削减型B.混合细胞型C.结节硬化型D.淋巴细胞为主型E.结节型淋巴细胞为主型2A.粒细胞性白血病肝脏浸润以肝小叶内肝血窦为主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以浸润脾白髓为主,进而浸润红髓C.脾肿大以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为著,并常伴有脾梗死D.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肝脏浸润以汇管区为主,肝窦浸润不明显E.粒细胞性白血病以浸润脾红髓为主,脾小体萎缩3A.单核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D.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E.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4A.结节型淋巴细胞为主型B.混合细胞型C.结节硬化型D.淋巴细胞削减型E.淋巴细胞为主型5A.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B.结外NK/T细胞淋巴瘤C.MALTD.Burkitt淋巴瘤E.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
热门相关试卷
最新相关试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发性骨髓瘤生存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