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兴趣论文中学生体育教学中的训练兴趣及规范养成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2012年第9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体育变成他们内心的自发的需要,是搞好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因素。本文针对体育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实际,适时采取相应的手段,培养学生稳定的、自觉地体育兴趣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中国论文网 /9/view-3584700.htm  【关键词】兴趣;激发;因材施教;培养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它在人的生活和活动中有着重大的意义。它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重要推动力。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影响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经被激发,他们就会产生聚精会神的注意,愉快的情绪及坚强的意志品质,对提高活动的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最活跃的心理素质,同时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学生的体育兴趣,采取有力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兴趣。  1.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  1.1 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体育只不过跑跑跳跳,玩玩而已,没有什么可学的,认为身体锻炼和不锻炼效果差不多。有了这种想法,体育课堂上对自己就不会严格要求,难以产生浓厚的体育兴趣。  1.2 教学内容简单、陈旧,教学方法单调呆板,教师讲课质量差,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导致学生对体育索然无味,不感兴趣。  1.3 学生来源的差异性。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  1.4 各地对体育重视的程度不尽相同,学生接受的体育教育也各不相同,差异极大,尤其刚入校的新生,差异更大,其中不知蹲踞式起跑,不知“三大球”的大有人在。  1.5 有些学生体制弱,体育基础差,学习感到困难,跟不上教学计划的要求,因而,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失去信心。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便会丧失学习的兴趣。  2.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2.1 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加强教育、诱导,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教师可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教育学生真正了解体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体育的功能和目的等,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2.2 教材的选择与教学手段、教学步骤的合理运用。上体育课的学生一般都渴望学会正确的动作,因此,“学得会”是学生产生兴趣的重要诱因。如果学不会,便会丧失信心,也就无兴趣而言。因此,在教学中要选择一些趣味性、竞争性、实用性强、易学易练的动作或项目。如:在羽毛球脚步移动的教学中,应注意联系的趣味性,切不可象训练运动员那样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枯燥无味的基本功训练,而应抓住脚步移动的关键,熟练移动的方向与路线。提高移动的灵活性与速度。移动于游戏中,寓移动于趣味之中,使学生在无忧无虑中学习。为此,在进行脚步移动教学之前,可先进性移动游戏联系。例如:将学生分成两组,让每组的第一个血色很难过,每次只拿一个羽毛球,把六个球分别从球场的中心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场地四条边线的六个指定的不同位置,然后第二个学生再以最快的速度,用同样的方式把六个球收回到场地中央。依次进行,看哪一组学生完成的既快又准。这样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人人在动,练习的积极性非常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了练习的热情,同时,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为移动教学打下了基础。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比较容易,就会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就会自觉地进行练习。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就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与教学效果。  2.3 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由于学生的体育基础,素质水平,心理品质,接受能力等各不相同。为照顾学生这些个性特点和差异,培养兴趣的过程中,就要求我们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对多数学生提出学会某一动作,而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提出改进与提高动作要求;特别应该注意的是一些基础差的学生,他们由于怕自己的成绩差被别的同学看不起吗,怕被笑话,怕老师指责,所以缺乏体育兴趣。但他们同样希望与其他同学一样在体育方面有所进步,受人尊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除了对他们降低难度要求,帮助鼓励和耐心辅导之外,还要根据他们的实际,选择好突破口,满足他们的愿望和要求。例如:在我教的学生中曾有一位男生,立定跳远的成绩只有一米五左右。其他四项的达标成绩自然好不了,对体育的兴趣就不言而喻了。根据他的情况,我选择了引体向上作为他的突破口,对他进行有重点、有目标、有措施的强化练习。于是引体向上成了他经常不可缺少的锻炼内容,早上练,晚上练,课外活动练,单杠上练,篮球架上练,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出现了显著的效果。随着引体向上的次数增加,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也增加了,其他四项达标成绩也逐渐有所提高。  2.4 充分发挥兴趣的迁移作用。在对某一个项目具有相对稳定的兴趣之后,通常不会使兴趣很快消失,而会使兴趣改变。扩散和巩固,从而产生与高水平的认识活动相适应的兴趣。正如上述那位学生,由于引体向上产生了兴趣,经过努力,满足了暂时的需要,但他仔细一想,引体向上再好,其他四项不好,还是不能“达标”。为此又产生了新的需要,就会把目标转向其他四项上来。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这种作用,调动学生的兴趣。如在羽毛球教学中,学生对技术学习的兴趣较浓,而对素质练习不感兴趣,为此,在必要的时候可让他们进行正规比赛,当他们在球场上感到移动迟缓,挑起扣杀高度不够,力量不足,打全场比赛体力不够的时候,他们就会觉得技术虽好,素质不好也不行。于是他们就会去练跑步,练速度,练弹跳,练耐力,从而不知不觉的把兴趣转移到素质练习上来。但是,我们也应注意有些兴趣的迁移是很困难的,如喜欢打篮球的人很难把兴趣迁移到推铅球上。因此,兴趣的迁移是一个艰巨、复杂的过程,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研究。  2.5 不断丰富课的组织形式和内容。体育课的组织形式要生动活泼多样,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也要新颖多变,不能总是老一套。如准备活动每次都是慢跑和徒手操,学生就会产生抑制,提不起兴趣,效果也不会好。如果能结合课的内容,运用一些花样跑、活动性游戏以及双人体操、多人体操等练习手段,学生的情绪就会高涨,效果就大不一样。教学组织的严密紧凑,一环扣一环,使学生做完上一个练习,就盼下一个练习,如在教学中,把若干个已学过的动作编成联合动作,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采用循环练习的方法。这样,不仅加大了练习的密度,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不断丰富课的内容,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激发学习的欲望,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6 教师的身教及讲解示范。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情绪不仅受教材、教法等因素的影响,也受教师语言、行为、态度及情绪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因而教师要以自己的模范作用、表率作用和文明的教育技巧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对学生关心、爱护和体贴。此外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准确、熟练、轻松、优美的动作示范,可引起学生对动作的直接兴趣,使之产生跃跃欲试之感。如中长跑是学生不太感兴趣的项目,但如果教师能深入浅出的说明它对提高人体心肺功能的作用,能提高耐力,锻炼意志品质等,学生了解这些知识后,能提高耐力,锻炼意志品质等,学生了解这些知识之后,处于对这些结果的需要,也会积极进行练习的,所以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的培养与激发,在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2.7 适时准确的评价学生的成绩。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进步,并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哪怕是微小的进步,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特别是对待较差的学生,更应注意发展他们的可取之处,有了点滴进步,及时表扬、鼓励,让他们经常看到自己的长处,进步和成绩,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体育兴趣的培养与激发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搞好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才能使学生较好地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使其终身受益。  收稿日期: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小木虫 --- 600万学术达人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作者: 收集于网络
1.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学校体育通过十五年来的改革,已经走出了传统的教学体制,正走向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新教学体制,我们拓展了学校体育的目标,丰富了学校体育的内容,改进了学校体育的方法,为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开辟了新的天地,使我国学校体育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改革,传统的教育体制已经向开放的新体制过渡,新的过渡性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正在实施之中。然而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出现的学生爱体育但不爱上体育课的问题却依然存在。在新的课程标准中突出强调:“……要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并在其中设立了三个层次的递进目标:一是课程目标,其中第二点指出:“要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二是领域目标,其中运动参与目标的第一点指出:“要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这也就是要求学生对体育要有一定的爱好和兴趣;三是水平目标,它指出“学生要对体育与健康课表现出学习兴趣”。可见本次体育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但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还没有实际的、可供大家操作的东西。为此,如何采用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就非常值得研究了。
2.研究方法
通过阅读文献,就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的问题,获得了如下的观点:⑴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⑵在体育教学中选择与确定体育活动内容对于培养从事体育活动者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十分重要;⑶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应把课内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⑷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是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习惯的前提,是终生体育的基础;⑸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我们必须从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入手;
以体育课为重点,从教材、组织教法、学习目标、课堂氛围等方面入手进行对照实验。(实验中每课时时间均为45分钟)
2.2.1同一教材,不同钻研深度的实验;(教师不同,时间相同:上午第三节课)
实验教材:急行跳远,5课时教学(每课时教学一个动作环节,第五课时复习四个动作环节;);
实验对象:初二两个班男生共40名,随机分成两组(每次课都按第一次课的分组进行教学);
实验组:教学中,教师以远度点评技术,逐步完成四个基本动作环节的教学;复习课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点评最差的动作环节让学生提高;
对照组:按照正常的教学顺序(助跑、起跳、腾空、落地)进行教学;
2.2.2同一教材不同组织教法的实验(教师相同,时间不同:同一日期的下午第一节课和第二节课)
实验教材:耐久跑练习(1课时);
实验对象:初一两个班女生共40名,随机分成两组;
实验组:对20名学生进行随机排序,在跑进过程中跑成一路,在800米跑进过程中进行轮流排头跑。方法:开始后,最后一名学生加速跑到排头,此时的最后一名学生开始加速到排头,如此轮流进行排头跑;(时间:下午第一节)
对照组:20名学生弧线站立起跑,自然跑完800米;(时间:下午第二节)
2.2.3多层次学习目标与单一学习目标的实验(教师相同,时间不同:同一日期的下午第一节课和第二节课)
实验教材:跨越式跳高练习,3课时(均为复习课);
实验对象:初一两个班男生共40名,随机分成两组(每次课都按第一次课的分组进行教学);
实验组:对20名学生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按能力进行分组,对不同组别采用不同的学习目标进行练习;(时间:下午第一节)
对照组:对20名学生采用单一的学习目标进行练习;(时间:下午第二节)
2.2.4不同课堂氛围的实验(教师相同,时间不同:同一日期的下午第一节课和第二节课)
实验教材:自由选择项目练习,1课时;
实验对象:初一两个班学生共80名,随机分成两组;
实验组:自由活动中,教师积极参与其中一个练习项目,与学生共同练习;
对照组:教师不参与任何活动;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讨论与分析:
兴趣,是人对外界环境一定的现象与事物在认识或实践中产生的心理倾向,它表现出具有的积极情绪,导致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养成行为习惯。兴趣离不开具体的对象。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选择与确定体育活动内容对于培养从事体育活动者的兴趣、爱好就显得十分重要。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是在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意义认识的基础上促进对此项目发生兴趣、爱好,以致形成了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成为生活节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教学在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按照新的课程标准,不断挖掘体育教学的潜能,使其获得综合效益,为学生的终生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体育教学还应同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等基本途径相互配合,在严格执行新的体育教学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共同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
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是按照课程标准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这一系列的基本组织形式就是体育课。因此我们必须从体育课入手,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体育课是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为上课标准,体育教师要选择适合的课程内容,深入研究课的类型、特点、任务、要求,改进组织教法,并采用同课外体育相配合的手段备好课、上好课,促使学生对体育有兴趣、爱好,并养成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
3.2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与分析仅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情况进行)
3.2.1同一教材,不同钻研深度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3.2.1.1实验结果:实验组练习积极,练习次数可达5~6次/课,平均成绩达到3.73米;对照组的练习比较平淡,练习次数可达3~4次/课,平均成绩达到3.46米,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每次课上练习的兴奋性较高,而且每次课都有积极的态度和较高的兴趣,对动作的掌握较快,平均成绩比对照组高0.27米。
3.2.1.2结果分析:以远度点评技术的急行跳远教学是教师深钻教材的结果。教师通过钻研,抓住了教材的娱乐性所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吸引和带动学生积极进行练习,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培养了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3.2.2同一教材不同组织教法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3.2.2.1实验结果:实验组练习兴奋性较高,能积极参加并坚持到练习结束,练习后恢复较快,平均成绩比对照组高8~20秒;对照组兴奋性不高,思想上有畏惧情绪,有中退者,练习成绩一般;
3.2.2.2结果分析:实验组根据练习项目枯燥的特点和学生不愿练习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组织教法上大做文章,给练习赋予了一定的情节或象征意义,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对此项目的爱好,因此在取得较好练习效果的同时,达到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的目的。
3.2.3多层次学习目标与单一学习目标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3.2.3.1实验结果:实验组学生练习动机水平较高,积极,有一定的兴趣,练习次数比预计的要多1~2次,成绩比对照组同等素质的学生高6~9厘米;对照组练习积极性不高,只能完成教师固定的练习次数,练习效果不明显;
3.2.3.2结果分析:实验组采用多层次的学习目标教学,充分发挥了目标的导向与激励作用,有利于学生满怀信心地去努力实现目标,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采用单一的学习目标教学,对较好的学生要求太低,难以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兴趣,对较差的学生又太高,容易使他们丧失练习的信心,从而失去对此项目的爱好,它只适于中等学生。
3.2.4不同课堂氛围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3.2.4.1实验结果:实验组的学生在自由选择项目的活动中,凡教师参与练习的项目,学生练习积极性较高,选择此项目的学生也多,坚持练习时间较长;对照组的学生开始练习时,对自己选择的项目有点积极性,但练习几次后,大部分学生都退出了此项目的练习,开始选择别的项目。
3.2.4.2结果分析:实验组的学生练习积极性高、兴趣大,是因为在教师的参与下提高了此项目的教学氛围,从而增强了学生对此项目的练习积极性和兴趣性。
4.结论与建议
学生对参加学校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采用综合“治理”的办法。首先应树立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要求和促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观念;其次在新的课程标准与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要大胆改革课堂教学,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采用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4.2.1教师在备课时要深钻教材,挖掘教材的娱乐性,抓住魅力做文章,用其来吸引和带动学生积极练习,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4.2.2教师要研究组织教法,根据教材特点,研究怎么教学生才爱学、乐学。
4.2.3要采用多层次学习目标教学。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适宜的学习目标。适宜的学习目标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功能,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4.2.4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吸引学生练习。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沉闷、呆板和压抑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
4.2.5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归根结蒂在于能否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情感体验。只要教师及时地加强激励性的教学评价,对他们的一点一滴的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就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
4.2.6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因此,一方面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在学生中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让学生从内心感到自己的老师值得尊敬、值得信赖、值得亲近;另一方面,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和理解学生,和学生交朋友。
4.2.7培养体育的兴趣、爱好与习惯,不仅是一般的体育教育过程,而且更要强调这是一个养成教育的过程。不仅要求在体育课中进行教育,更应课内外结合,校内校外配合,共同实现之。
本栏目更多导读:
北京学而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甲18号中鼎大厦A座1层102室 电话:010-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中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2012年第11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中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始终如一的过程。本文从体育的兴趣及特点、中学体育教育学现状及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各种因素,对如何培养和激发中学生体育兴趣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和建议。 中国论文网 /9/view-4005458.htm  【关键词】中学生 体育兴趣 激发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01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体育教学的理念也逐渐从片面的生物学评价转向完整的体育评价,由阶段性体育向终身体育转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如何使新时期体育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如何针对中学生的各种情况来培养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体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研究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   一、体育兴趣的定义、特点   1.体育兴趣的定义   体育兴趣就是人们对体育的积极认识倾向和优先从事体育学习或身体锻炼的心理意识,它是学生参加体育实践活动的动力源泉。   2.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特点   ①不同时期中学生体育兴趣不同   初中时期,初中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不断分化,男生大多喜欢活动量大的和能展现自己某方面个性的教学内容;而女生则侧重于柔韧、灵活、韵律感强的活动内容,她们对脏,累的活动不太感兴趣。   高中时期,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和理解都更加深刻,更加稳定,且具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很多学生养成了自觉锻炼的习惯,上体育课也很积极,并且能够很好的处理学习、锻炼、休息的关系。这个时期的男生更喜欢对抗激烈的竞赛性运动,但可能不如初中那么狂热,而女生则更喜欢动作优美,活动量不大的内容。   ②中学生体育兴趣具有不稳定性   求新、好奇心比较大,表现的非常明显,例如:在体育课上大部分的学生要求每节课有新的授课内容、新的活动形式,这也是体育学习兴趣转移的一个信号。随着教学环境和条件的改变,高中的学生体育兴趣会变的深刻而稳定,这种稳定则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二、当代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弊端   1.中学体育教学各个时间段的目的性不强,任务不明确   中学体育教学的目标从表面上看起来,它的价值很大,而实际上是放大了的价值观,它不但过分强调社会价值、目标,而且内涵不清,外延更加模糊,不切实际的东西太多。小学可以适应中学,中学同样可以适应小学,甚至有的中学的教学目标也试用于大学,这就导致了一刀切的教学模式。   2.授课内容滞后于体育改革步伐   现在的大部分中学体育教学的具体实践不能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仍然把体育技能传授为“三基”,作为约定俗成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缺乏创新体系,不能适应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然,有时有的学校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也在不断更新、发展,可大多是表面的、肤浅的工作,本质上基本没有变化,改革速度太慢。   三、影响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   1.中学生自身因素   在现实中一些学生体育意识淡薄,更没有自觉性,主动的参与体育训练的意识,封建社会沿袭下来的“重文轻武”的思想严重影响了现代教育思想的传播,同时应试教育也给学生因功课繁忙而无暇顾及体育找到了合适正当的理由,造成了体育锻炼时间少,体育课上不认真听、做,能躲则躲,直接造成了学生对体育兴趣的迷失,而且男女学生在运动中的心理状态也有极大的不同,在情绪受到影响后,他们的体育兴趣明显减退。   2.教师对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影响   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运用的教学手段方法,它与教师的业务能力,自身水平有密切关系,同时也是影响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关键因素,因为灵活多样的、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提高,反之,如果体育教师只注重于竞技体育的传授而忽视了趣味性体育的开发,或者在教学方法与组织上过于单一,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则会严重影响学生的体育兴趣。   四、中学生体育兴趣激发与培养的途径   为了更好的适应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和培养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1.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手段来充分满足中学生的好动心、好奇心和求知欲   中学生的年龄段决定了其好动好奇的性格,为了激发此阶段中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教师应该在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根据各方面情况安排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多组织娱乐性、游戏性较强的比赛性质的练习,让中学生在新颖,多样的体育锻炼活动中发展体育的兴趣。   2.课堂情景的设置要新颖且富有个性化   中学生体育兴趣的产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教师要在上课之前就应该利用客观的环境去衬托课前氛围,为课中良好的教学打下基础,引发其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例如:运动场地,体育器材,它是上好体育课诱发学生产生体育兴趣的关键。因为场地、器材是否安排妥当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主要环节,利用这些外部条件,并且不断创新,才能使课堂内容更加充实生动,体育教学更富有实际意义,更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3.利用生动风趣的教学语言和正确规范的示范等教学手段激发中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效果不仅能够达到良好的课堂氛围,而且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够以生动风趣的语言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产生乐于学习的兴趣。如:教师在进行铅球教学时,最后的拨指动作可以形象的称之为“鞭打”动作;练习支持跳跃时,推手要快可以比喻为“手要像碰到了烧红的钢板”。学生在动作做的比较好的时候要适时表扬,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要积极鼓励、引导,使其恢复信心,消除畏惧,这样更有利于其体育兴趣的产生。   总之,中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将直接影响到中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效果。体育教育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学习体育的兴趣也直接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中学生培养了良好的体育兴趣不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相互关心与协作,改善人际关系、塑造良好的品质与形象,同时可以促进中学生全身的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有利于骨骼的发育与成长。   参考文献:   [1] 樊临虎.体育教学论[J].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7   [2] 殷孟球.体育兴趣培养刍议[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4(5)   [3] 龚英翔.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思路[J].内江科技.2006, 2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