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发现最早人类化石人类hav有几个基因型

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分析系谱图:Ⅰ1和Ⅰ2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1和Ⅰ2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乙病的儿子,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据此答题.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由以上分析可知,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其是乙病携带者的概率为23,若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6是乙病携带者的概率是12.(3)只要诊断Ⅰ1或Ⅰ3个体是否携带致病基因即可确定乙病的遗传方式.如果Ⅰ1或Ⅰ3个体不携带致病基因,则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4)若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5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XBY或23AaXBY;Ⅱ6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23Aa,12XBXb、12XBXB,他们所生孩子患甲病的概率为23×23×14=19,男孩患乙病的概率为12×12=14,因此它们生育了一个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19×14=136.故答案为:(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12或23(3)Ⅰ1或Ⅰ3&&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4)AAXBY或AaXBY&&&136
点评: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准确判断甲、乙两种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运用逐对分析法计算相关概率.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生物
下列关于DNA复制和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分子的复制可以从多个起点开始,提高复制效率B、两种过程都以DNA为模板,都有解旋现象C、转录是指以DNA的整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D、两过程均可在细胞核、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中发生
科目:高中生物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内“葡萄糖丙酮酸&CO2”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在活细胞中均可进行B、①②过程是合成ATP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C、②过程可产生ATP和[H],也可能不产生ATP和[H]D、②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中的碳和氧全部来自丙酮酸
科目:高中生物
如表为研究光照和赤霉素(CA)对某种植物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环境条件等同且适宜(GA缺陷型是基因突变造成不能合成GA的植株).下列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组:植株的种子
CA缺陷形植株的种子
B组:加适宜浓度的CA
C组:加等量的蒸馏水
A、光照能促进种子萌发B、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C、光照和赤霉素都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D、光照通过促进赤霉素的合成促进种子萌发
科目:高中生物
红火蚁是一种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原分布于南美洲,现已成为世界性的外来危害物种,2011年我国华南地区也陆续出现蚁情.(1)红火蚁入侵华南某地后,由于、、而迅速蔓延,短期内呈现出“J”型增长.由于地理隔离,多年后该种群与原分布地种群的会出现差异,最终可能导致生殖隔离.(2)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能引起肌细胞收缩,发挥作用后会被乙酰胆碱酯酶水解.辛硫磷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下表为实验测定的不同品级红火蚁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和辛硫磷致死剂量的平均值.请回答:
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nmol/(min?头)
辛硫磷的致死剂量(ug/mL)
7.81同一蚁巢中所有各品级的红火蚁统称为一个.喷洒辛硫磷后,红火蚁因肌肉持续收缩而死亡,推测辛硫磷可能的杀虫机理是.有同学认为,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越高的红火蚁,需要施加的辛硫磷剂量越大,据表分析这个实验结论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3)在适宜温度、湿度等信息因素作用下,蚁后和雄蚁会进行交配产卵,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4)若红火蚁种群死亡率如上图中曲线Ⅱ,出生率如曲线Ⅰ,则该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的容纳量的时间是.
科目:高中生物
三位科学家因揭示“囊泡转运”的奥秘而获201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细胞内部产生的蛋白质被包裹于膜泡形成不同囊泡(如图中的COPⅠ、COPⅡ、披网络蛋白小泡),不同囊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分工井井有条,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细胞“货物”运送到正确的“目的地”(图中A一F表示细胞结构).据图回答问题:(1)囊泡的膜与其他生物膜的成分相似,它们的基本骨架是,囊泡与结构C、D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2)囊泡是一种细胞结构,但由于其结构不固定,因而不能称之为细胞器.图示细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有(用图中字母表示);“a”表示的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与主动运输的主要区别是.(3)若定位在B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C中,则图中的囊泡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4)囊泡能特异性地识别目标膜,如运输多种水解酶和溶菌酶的囊泡能反“货物”从C转运到溶酶体D,溶酶体与细胞生命历程中的过程密切相关.(5)为了确定参与膜泡运输的sec基因的功能,科学家筛选了两种酵母突变体,这两种突变体怀野生型酵母电镜照片差异如下:酵母突变体与野生型酵母电镜照片的差异secl2基因突变体突变体细胞内内质网特别大secl7基因突变体突变体细胞内,尤其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积累大量的未融合小泡据此推测:secl2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是与的形成有关,secl7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是参与的融合.
科目:高中生物
如图表示膝跳反射时,神经支配同侧下肢屈肌和伸肌之间的协调作用.请回答:(1)完成该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由个神经元构成,效应器为.(2)图中传入神经是(A、B、C),当受到刺激时,该神经纤维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的原因是.若B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则神经元D上(有、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3)膝跳反射中枢位于,该中枢的活动可受到的意识支配.
科目:高中生物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G蛋白偶联受体调控着细胞对激素、神经递质的大部分应答.下图甲表示胰岛细胞膜内侧的G蛋白与神经递质受体结合,形成G蛋白偶联受体后被活化,进而引起细胞内一系列代谢变化.图乙为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机理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甲中神经递质是由细胞分泌的,图中“功能蛋白A”的生物效应是促进的合成和分泌.参与上述运输和分泌过程的细胞器有、.过程①需要细胞质为其提供作为原料,参与②过程的RNA有.(2)图乙示过程反映胰岛素降血糖的生物效应主要表现为.下丘脑对胰岛细胞分泌(填相应的激素名称)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调节过程中下丘脑释放的信号分子是.(3)Ⅰ型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为探究桑叶提取液对患有糖尿病的大鼠降低血糖的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现请你把实验报告补充完整.①材料与药剂: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20只、桑叶提取液、蒸馏水,血糖测定仪,链脲佐菌素溶液(可破坏胰岛B细胞,诱发糖尿病).②实验步骤:ⅰ.取20只健康大鼠,注射,制备成实验性患有糖尿病的大鼠,并随机均分成甲组和乙组;ⅱ.;ⅲ.给甲组每只大鼠灌喂桑叶提取液2mL/d,给乙组每只大鼠,连续灌喂4周.期间各组大鼠均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ⅳ.4周后,用血糖测定仪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进行对比分析.③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开始时(mmol/L)
给药4周后(mmol/L)
18.62±3.08
10.12±2.65
19.46±3.98
19.00±2.70④实验结论:.
科目:高中生物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的二糖都是葡萄糖组成的B、线粒体中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只能得到6种产物C、把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其吸水能力先升高后降低D、在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可推断叶绿素a含量最多流行病学参考资料(下 )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流行病学参考资料(下 )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8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30.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中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0-4.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_百度作业帮
30.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中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0-4.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
30.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中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0-4.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若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④如果Ⅱ-5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______. (Ⅱ-5的基因型为1/3HH或2/3Hh(只涉及甲病),与之婚配的是携带者,基因型为Hh接下来怎么做?)答案3/5
30.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中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0-4.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若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④如果Ⅱ-5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______. (Ⅱ-5的基因型为1/3HH或2/3Hh(只涉及甲病),与之婚配的是携带者,基因型为Hh接下来怎么做?)答案3/5
( 出现携带者Hh的概率还是为1/3×1/2+2/3×【2/3】=11/18?)为什么是3/5?(二代五为HH1/3
其儿子可能为
1/2二代五为Hh2/3
其儿子可能为
hh 1/4∴其儿子为HH1/3×1/2+2/3×1/4=2/6
Hh 1/3×1/2+2/3×1/2=3/6
2/3×1/4=1/6表现型正常只可能为HH或Hh则HH:Hh=2:3故Hh为3/5)为什么要这么算?为什么不能像第一个括号一样算?什么情况下用上面的什么时候用下面的?
两者的后代中表现型正常的概率为1-2/3×1/4=5/6.而出现携带者Hh的概率为1/3×1/2+2/3×1/2=1/2.这样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1/2)/(5/6)=3/5.因为正常的儿子有HH和Hh两种,题中问携带h的概率,如果你那样算只是算出后代Hh出现的概率.但是已经知道儿子是正常,就该算出Hh儿子在正常中的比例.
有点懂了(1/2)/(5/6)=3/5是啥?1/2是指h的基因频率,5/6是指总的基因频率么?
表现型正常的概率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由遗传系谱图可知,Ⅰ-1与Ⅰ-2不患甲病,生有一患甲病的女儿Ⅱ-6,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1与Ⅰ-2不患乙病,生有一患乙病的儿子Ⅱ-5,说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且Ⅰ-1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说明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
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病是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致病.(2)Ⅱ-5患乙病为XbY,则表现正常的Ⅰ-2的基因型是XBXb,而Ⅰ-1的基因型是XBY,则只患甲病Ⅱ-6的基因型可能是12aaXBXb或12aaXBXB.Ⅱ-6患甲病为aa,则Ⅰ-1与Ⅰ-2均为Aa,Ⅱ-8的基因型是13AAXBY、23AaXBY;Ⅱ-11患两病基因型是aaXbY,则Ⅰ-3的基因型是AaXBY,Ⅰ-4的基因型是AaXBXb,故Ⅱ-9的基因型是13AA、23Aa,12XBXb、12XBXB.若Ⅱ-8与Ⅱ-9结婚,生患甲病孩子aa的概率是14×23×23=19,生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12×12×12=18,生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9+18-19×18=29.故答案为(1)常&&&& 隐性(2)aaXBXb或者aaXBXB&&&&&&&&29
点评: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人类遗传病及伴性遗传,要求考生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特点,能利用口诀,根据系谱图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进而判断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同时能利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生物
用基因型为AAdd和aaDD的亲本进行杂交,并对其子一代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该植物的基因型和染色体倍数分别是(  )
A、AAaaDDDD,四倍体B、AAaaDDdd,四倍体C、AaDd,二倍体D、Aadd,二倍体
科目:高中生物
如图1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定的胚芽鞘的弯曲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2是生长素浓度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只用图1实验即可证明生长素有促进生长的作用B、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不同,但可能形成相同的αC、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b时,α最小D、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d时,胚芽鞘向左侧弯曲
科目:高中生物
美国纽约大学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从苦瓜中提取到一种生物活性物质P,通过细胞培养实验证明:该活性物质能促进外周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葡萄糖;研究人员利用该活性物质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天然降血糖药物X.已知药物使用的途径常用的有静脉注射和口服两种形式,为了进一步探究药物X的正确给药途径,研究人员设计了以下实验:材料用具:实验小鼠200只,生理盐水,适宜浓度活性物质X溶液,注射器,血糖测定仪.(说明:①实验小鼠的各项生理指标相同且符合实验要求;②将小鼠处理成高血糖小鼠和血糖测定的具体方法不要求)(1)实验目的:.(2)实验思路:①将实验小鼠均分为四组,编为A、B、C、D,其中将B、C、D处理成高血糖小鼠,用血糖测定仪分别测量各组小鼠空腹血糖浓度,统计处理并记录.②.③在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后,再次用血糖测定仪分别测量各组小鼠空腹血糖浓度,统计处理并记录.分析比较各组小鼠前后血糖浓度变化.(3)结果与结论:研究人员在实验过程中用表格和直方图形式分别记录了实验结果,直方图如图.根据图表分析,该实验的结论是.
科目:高中生物
甲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乙图表示一个长期有效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碳进人生物群落依赖于.图中①②④过程与③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是.(2)图甲中分解者通过(生理过程)将碳放回大气中.(3)乙图食物网中的肉食动物是,通常数量较少,从能量角度分析,其原因是.若人们想通过此生态系统更多地得到种群X,理论上你认为达到目的最有效手段是.(4)若一个农田生态系统,若干年后该弃耕农田中长出小灌木丛,以至演替出森林.植被优势种群的演替,从根本上体现了植被对的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科目:高中生物
下列关于兴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B、在突触间的传导是单向的C、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是电信号D、在突触间传导的是电信号
科目:高中生物
有一对夫妇,女方色觉正常,男方为色盲.婚后所生的男孩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但色觉正常.下列关于导致此男孩性染色体异常的原因可能来自于哪一方以及发生时期的推测错误的是(  )
A、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B、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C、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D、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
科目:高中生物
如图1为四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回答:(1)图1中A→D的育种方式为杂交育种,该育种方式的基本原理是.(2)若亲本的基因型有如图2四种类型:①两亲本相互杂交,后代表现型为3:1的杂交组合是.②选乙、丁为亲本,经A→B→C途径可培育出种纯合植物.该育种方法突出的优点是.(3)E方法最不易获得所需品种的原因是.(4)F方法常用的试剂是,该试剂作用的时间为有丝分裂的期.
科目:高中生物
生物膜系统在细菌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极为重要,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组成上包括(  )
A、细胞膜&&& 染色体&&&&& 核膜B、细胞膜&& 核糖体&&& 核膜C、细胞膜&& 细胞器膜&&& 核膜D、细胞膜& 中心体& 核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世纪人类发现了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