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率100位前5位

圆周率是怎么来的
圆周率是怎么来的
ME算出来的
分析法时期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摆脱求多边形周长的繁难计算,利用无穷级数或无穷连乘积来算 π 。  1593年,韦达给出  这一不寻常的公式是 π 的最早分析表达式。甚至在今天,这个公式的优美也会令我们赞叹不已。它表明仅仅借助数字2,通过一系列的加、乘、除和开平方就可算出 π 值。  接着有多种表达式出现。如沃利斯1650年给出:  1706年,梅钦建立了一个重要的公式,现以他的名字命名:  再利用分析中的级数展开,他算到小数后100位。  这样的方法远比可怜的鲁道夫用大半生时间才抠出的35位小数的方法简便得多。显然,级数方法宣告了古典方法的过时。此后,对于圆周率的计算像马拉松式竞赛,纪录一个接着一个:  1844年,达塞利用公式:  算到200位。  19世纪以后,类似的公式不断涌现, π 的位数也迅速增长。1873年,谢克斯利用梅钦的一系列方法,级数公式将 π 算到小数后707位。为了得到这项空前的纪录,他花费了二十年的时间。他死后,人们将这凝聚着他毕生心血的数值,铭刻在他的墓碑上,以颂扬他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于是在他的墓碑上留下了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π 的小数点后707位数值。这一惊人的结果成为此后74年的标准。此后半个世纪,人们对他的计算结果深信不疑,或者说即便怀疑也没有办法来检查它是否正确。以致于在1937年巴黎博览会发现馆的天井里,依然显赫地刻着他求出的 π 值。  又过了若干年,数学家弗格森对他的计算结果产生了怀疑,其疑问基于如下猜想:在 π 的数值中,尽管各数字排列没有规律可循,但是各数码出现的机会应该相同。当他对谢克斯的结果进行统计时,发现各数字出现次数过于参差不齐。于是怀疑有误。他使用了当时所能找到的最先进的计算工具,从1944年5月到1945年5月,算了整整一年。1946年,弗格森发现第528位是错的(应为4,误为5)。谢克斯的值中足足有一百多位全都报了销,这把可怜的谢克斯和他的十五年浪费了的光阴全部一笔勾销了。  对此,有人曾嘲笑他说:数学史在记录了诸如阿基米德、费马等人的著作之余,也将会挤出那么一、二行的篇幅来记述1873年前谢克斯曾把 π 计算到小数707位这件事。这样,他也许会觉得自己的生命没有虚度。如果确实是这样的话,他的目的达到了。  人们对这些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里作出不懈努力的人感到不可理解,这可能是正常的。但是,对此做出的嘲笑却是过于残忍了。人的能力是不同的,我们无法要求每个人都成为费马、高斯那样的人物。但成为不了伟大的数学家,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能为这个社会做出自己有限的贡献。人各有其长,作为一个精力充沛的计算者,谢克斯愿意献出一生的大部分时光从事这项工作而别无报酬,并最终为世上的知识宝库添了一小块砖加了一个块瓦。对此我们不应为他的不懈努力而感染并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与教育吗?   1948年1月弗格森和伦奇两人共同发表有808位正确小数的 π 。这是人工计算 π 的最高记录。  在1777年出版的《或然性算术实验》一书中,蒲丰提出了用实验方法计算 π 。这个实验方法的操作很简单:找一根粗细均匀,长度为 d 的细针,并在一张白纸上画上一组间距为 l 的平行线(方便起见,常取 l = d/2),然后一次又一次地将小针任意投掷在白纸上。这样反复地投多次,数数针与任意平行线相交的次数,于是就可以得到 π 的近似值。因为蒲丰本人证明了针与任意平行线相交的概率为 p = 2l/πd 。利用这一公式,可以用概率方法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在一次实验中,他选取 l = d/2 ,然后投针2212次,其中针与平行线相交704次,这样求得圆周率的近似值为
= 3.142。当实验中投的次数相当多时,就可以得到 π 的更精确的值。  1850年,一位叫沃尔夫的人在投掷5000多次后,得到 π 的近似值为3.1596。目前宣称用这种方法得到最好结果的是意大利人拉兹瑞尼。在1901年,他重复这项实验,作了3408次投针,求得 π 的近似值为3.1415929,这个结果是如此准确,以致于很多人怀疑其实验的真伪。如美国犹他州奥格登的国立韦伯大学的L·巴杰就对此提出过有力的质疑。  不过,蒲丰实验的重要性并非是为了求得比其它方法更精确的 π 值。蒲丰投针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第一个用几何形式表达概率问题的例子。计算 π 的这一方法,不但因其新颖,奇妙而让人叫绝,而且它开创了使用随机数处理确定性数学问题的先河,是用偶然性方法去解决确定性计算的前导。  在用概率方法计算 π 值中还要提到的是:R·查特在1904年发现,两个随意写出的数中,互素的概率为6/π2。1995年4月英国《自然》杂志刊登文章,介绍英国伯明翰市阿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数学系的罗伯特·马修斯,如何利用夜空中亮星的分布来计算圆周率。马修斯从100颗最亮的星星中随意选取一对又一对进行分析,计算它们位置之间的角距。他检查了100万对因子,据此求得 π 的值约为3.12772。这个值与真值相对误差不超过5%。
其他回答 (3)
圆的周长除以圆的直径!
百度答案:
圆周率是指平面上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 (ratio of the circumference of a circle to the diameter) 。用符号π表示。中国古代有圆率、圆率、周等名称。 古希腊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约公元前3世纪初)中提到圆周率是常数,中国古算书《周髀算经》( 约公元前2世纪)中有「径一而周三」的记载,也认为圆周率是常数。历史上曾采用过圆周率的多种近似值 ,早期大都是通过实验而得到的结果,如古埃及纸草书(约公元前1700)中取π=(4/3)^4≈3.1604 。第一个用科学方法寻求圆周率数值的人是阿基米得 ,他在《圆的度量》(公元前3世纪)中用圆内接和外切正多边形的周长确定圆周长的上下界,从正六边形 开始,逐次加倍计算到正96边形,得到(3+(10/71)) & π & (3+(1/7)) ,开创了圆周率计算的几何方法(亦称古典方法,或 阿基米得方法),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π值。 中国数学家刘徽在注释《九章算术》时(263年)只用圆内接正多边形就求得π的近似值,也得出精确 到两位小数的π值,他的方法被后人称为割圆术。南北朝时代的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 7位的π值(约5世纪下半叶),给出不足近似值3.1415926和过剩近似值3.1415927,还得到两个近似分数值,密率355/113和约率22/7。其中的密率在西方直到1573才由德国人奥托得到,1625年发表于荷兰工程师安托尼斯的著作中,欧洲称之为安托尼斯率。阿拉伯数学家卡西在15世纪初求得圆周率17位精确小数值,打破祖冲之保持近千年的纪录。德国数学家柯伦于1596年将π值算到20位小数值,后投入毕生精力,于1610年算到小数后35位数,该数值被用他的名字称为鲁道夫数。 1579年法国数学家韦达给出π的第一个解析表达式 此后,无穷乘积式、无穷连分数、无穷级数等各种π 值表达式纷纷出现,π值计算精度也迅速增加。1706 年英国数学家梅钦计算π值突破100位小数大关。1873 年另一位英国数学家尚可斯将π值计算到小数点后707位,可惜他的结果从528位起是错的。到1948年英国的弗 格森和美国的伦奇共同发表了π的808位小数值,成为人工计算圆周率值的最高纪录。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π值计算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49年美国马里兰州阿伯丁的军队弹道研究实验室首 次用计算机(ENIAC)计算π值,一下子就算到2037位小数,突破了千位数。1989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 究人员用克雷-2型和IBM-VF型巨型电子计算机计算出 π值小数点后4.8亿位数,后又继续算到小数点后10.1 亿位数,创下新的纪录。 除π的数值计算外,它的性质探讨也吸引了众多数学家。1761年瑞士数学家兰伯特第一个证明π是无理数 。1794年法国数学家勒让德又证明了π2也是无理数。到1882年德国数学家林德曼首次证明了π是超越数,由此否定了困惑人们两千多年的「化圆为方」尺规作图问题。还有人对π的特征及与其它数字的联系进行研究。如1929年苏联数学家格尔丰德证明了eπ 是超越数等等。 计算圆周率 古今中外,许多人致力于圆周率的研究与计算。为了计算出圆周率的越来越好的近似值,一代代的数学家为这个神秘的数贡献了无数的时间与心血。十九世纪前,圆周率的计算进展相当缓慢,十九世纪后,计算圆周率的世界纪录频频创新。整个十九世纪,可以说是圆周率的手工计算量最大的世纪。进入二十世纪,随着计算机的发明,圆周率的计算有了突飞猛进。借助于超级计算机,人们已经得到了圆周率的2061亿位精度。历史上最马拉松式的计算,其一是德国的Ludolph Van Ceulen,他几乎耗尽了一生的时间,计算到圆的内接正262边形,于1609年得到了圆周率的35位精度值,以至于圆周率在德国被称为Ludolph数;其二是英国的William Shanks,他耗费了15年的光阴,在1874年算出了圆周率的小数点后707位。可惜,后人发现,他从第528位开始就算错了。把圆周率的数值算得这么精确,实际意义并不大。现代科技领域使用的圆周率值,有十几位已经足够了。如果用Ludolph Van Ceulen算出的35位精度的圆周率值,来计算一个能把太阳系包起来的一个圆的周长,误差还不到质子直径的百万分之一。以前的人计算圆周率,是要探究圆周率是否循环小数。自从1761年Lambert证明了圆周率是无理数,1882年Lindemann证明了圆周率是超越数后,圆周率的神秘面纱就被揭开了。现在的人计算圆周率, 多数是为了验证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还有,就是为了兴趣。 圆周率的计算方法 古人计算圆周率,一般是用割圆法。即用圆的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来逼近圆的周长。Archimedes用正96边形得到圆周率小数点后3位的精度;刘徽用正3072边形得到5位精度;Ludolph Van Ceulen用正262边形得到了35位精度。这种基于几何的算法计算量大,速度慢,吃力不讨好。随着数学的发展,数学家们在进行数学研究时有意无意地发现了许多计算圆周率的公式。下面挑选一些经典的常用公式加以介绍。除了这些经典公式外,还有很多其它公式和由这些经典公式衍生出来的公式,就不一一列举了。 1、 Machin公式 这个公式由英国天文学教授John Machin于1706年发现。他利用这个公式计算到了100位的圆周率。Machin公式每计算一项可以得到1.4位的十进制精度。因为它的计算过程中被乘数和被除数都不大于长整数,所以可以很容易地在计算机上编程实现。 Machin.c 源程序 还有很多类似于Machin公式的反正切公式。在所有这些公式中,Machin公式似乎是最快的了。虽然如此,如果要计算更多的位数,比如几千万位,Machin公式就力不从心了。下面介绍的算法,在PC机上计算大约一天时间,就可以得到圆周率的过亿位的精度。这些算法用程序实现起来比较复杂。因为计算过程中涉及两个大数的乘除运算,要用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算法。FFT可以将两个大数的乘除运算时间由O(n2)缩短为O(nlog(n))。 2、 Ramanujan公式 1914年,印度数学家Srinivasa Ramanujan在他的论文里发表了一系列共14条圆周率的计算公式,这是其中之一。这个公式每计算一项可以得到8位的十进制精度。1985年Gosper用这个公式计算到了圆周率的17,500,000位。 1989年,David & Gregory Chudnovsky兄弟将Ramanujan公式改良成为: 这个公式被称为Chudnovsky公式,每计算一项可以得到15位的十进制精度。1994年Chudnovsky兄弟利用这个公式计算到了4,044,000,000位。Chudnovsky公式的另一个更方便于计算机编程的形式是: 3、AGM(Arithmetic-Geometric Mean)算法 Gauss-Legendre公式: 初值: 重复计算: 最后计算: 这个公式每迭代一次将得到双倍的十进制精度,比如要计算100万位,迭代20次就够了。1999年9月Takahashi和Kanada用这个算法计算到了圆周率的206,158,430,000位,创出新的世界纪录。 4、Borwein四次迭代式: 初值: 重复计算: 最后计算: 这个公式由Jonathan Borwein和Peter Borwein于1985年发表,它四次收敛于圆周率。 5、 Bailey-Borwein-Plouffe算法 这个公式简称BBP公式,由David Bailey, Peter Borwein和Simon Plouffe于1995年共同发表。它打破了传统的圆周率的算法,可以计算圆周率的任意第n位,而不用计算前面的n-1位。这为圆周率的分布式计算提供了可行性。1997年,Fabrice Bellard找到了一个比BBP快40%的公式: 参考资料:
中国的祖冲之发现的!!!精确从“割圆术”开始
  使用正确方法计算值的,是魏晋时期的刘徽。我国古代在圆周率的计算方面长期领先于世界水平,这应当归功于刘徽所创立的新方法——“割圆术”。
  所谓“割圆术”,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去无限逼近圆周并以此求取圆周率的方法。
  中国古代从先秦时期开始,一直是取“周三径一”的数值来进行有关计算。但用这个数值进行计算的结果,往往误差很大。正如刘徽所说,用“周三径一”计算出来的圆周长,实际上不是圆的周长而是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其数值要比实际的圆周长小得多。
  在刘徽看来,既然用“周三径一”计算出来的圆周长实际上是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与圆周长相差很多,那么可以在圆内接正六边形把圆周等分为六条弧的基础上,再继续等分,把每段弧再分割为二,做出一个圆内接正十二边形,这个正十二边形的周长不就要比正六边形的周长更接近圆周了吗?如果把圆周再继续分割,做成一个圆内接正二十四边形,那么这个正二十四边形的周长必然又比正十二边形的周长更接近圆周。这就表明,越是把圆周分割得细,误差就越少,其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就越是接近圆周。如此不断地分割下去,一直到圆周无法再分割为止,也就是到了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多的时候,它的周长就与圆周“合体”而完全一致了。
  按照这样的思路,刘徽把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一直算到了正3072边形,并由此而求得了圆周率为3.14和3.1416这两个近似数值。这个结果是当时世界上圆周率计算的最精确的数据。刘徽对自己创造的这个“割圆术”新方法非常自信,把它推广到有关圆形计算的各个方面,从而使汉代以来的数学发展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以后到了南北朝时期,祖冲之在刘徽的这一基础上继续努力,终于精确到了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祖冲之确定了圆周率的不足近似值为3.1415926,剩余近似值为3.1415927,这是世界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另外他还找到了两个分数:22/7和355/113,用分数来代替,极大地简化了计算。
  计算还在继续
  祖冲之的圆周率,保持了一千多年的世界记录。终于在1596年,由荷兰数学家卢道夫打破了。他把值推到小数点后第15位小数,最后推到第35位。为了纪念他这项成就,人们在他去世后的墓碑上刻上:3.这个数,从此也把它称为“卢道夫数”。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学习帮助领域专家
当前分类官方群专业解答学科习题,随时随地的答疑辅导圆周率有几位_百度作业帮
圆周率有几位
圆周率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有无数位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你好,欢迎来到川北在线
圆周率之歌走红网络
圆周率小数点后你能记得第几位?
时间: 13:10&&&来源:搜狐网&&&责任编辑:亚丽
川北在线核心提示:原标题:圆周率之歌:洗脑神曲!谐音来记圆周率----来源:搜狐网 今天(3月14日)是国际数学节,也是国际圆周率日(Piday)。读书时,数学课让你头疼吗?回忆一下,圆周率小数点后你能记得第几位?3.记不住的同学,听听洗脑神曲《圆周率之歌》吧?利用谐音来记
& & 原标题:圆周率之歌:洗脑神曲!谐音来记圆周率----来源:搜狐网
  今天(3月14日)是国际数学节,也是国际圆周率日(Piday)。读书时,数学课让你头疼吗?回忆一下,圆周率小数点后你能记得第几位?3.&&记不住的同学,听听洗脑神曲《圆周率之歌》吧?利用谐音来记住圆周率的小数点后100位数字.
  先设想一个酒?在山寺狂饮,醉死山沟的情景:
  &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儿乐(26),我三壶不够吃(535897),酒杀尔(932)!杀不死(384),乐而乐(626).死了算罢了(43383),儿弃沟(279).&[前30位]
  资料图
  接着,设想&死者&的父亲得知儿&死&后的心情:
  &吾疼儿(502),白白死已够凄矣(8841971),留给山沟沟(69399).&[15位]
  再设想&死者&父亲到山沟里寻找儿子的情景:
  &山拐我腰痛(37510),我怕你冻久(58209),凄事久思思(74944).&[15位]
  然后,是父亲在山沟里把儿子找到,并把他救活,儿子迷途知返的情景:
  &吾救儿(592),山洞拐(307),不宜留(816).四邻乐(406),儿不乐(286),儿疼爸久久(20899).爸乐儿不懂(86280).&三思吧(348)!&儿悟(25).三思而依依(34211),妻等乐其久(70679).
&&&&投稿邮箱: &&详情访问川北在线主页:
>>川北推广
>>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川北在线-川北全搜索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XXX(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②本站所载之信息仅为网民提供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本站信息接受广大网民的监督、投诉、批评。
③本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创、不存储视频,所有视频均分享自其他视频分享网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
法律顾问:ITLAW-庄毅雄律师当前位置: &
73岁老人背五千位圆周率 上年纪别安于“老糊涂”
阅读提要:73岁的老人吴光仁,几年前他因脑梗一度生活不能自理,面临着转化为老年痴呆的危险,但他竟然用自己的一套记忆方法背下了圆周率的5000位数字。每年9月21日是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设立的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中国老年痴呆症的患病人数约占世界总病例的1 4,已成为世界老年痴呆症第一大国。
2月6日晚播出的《最强大脑》迎来一位73岁的老先生吴光仁,他没有天赋异禀,还在半百之年因为一次中风留下老年痴呆的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记忆力严重衰退。他执意参加比赛不是为了争夺名次,他想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更多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年人,希望他们看到希望,像自己一样不要放弃。
73岁的吴光仁老先生由女儿搀扶着走上台,脑梗病愈后,他的肢体动作并未完全恢复如常,吴光仁年轻时在中专院校海南商业学校学习会计,毕业后在海南商业局从事会计相关工作,工作学习中并未表现出过人天赋以及对数字的敏感度。
54岁那年,已经退休在家的老先生突发脑中风,嘴巴歪了,手发抖拿不稳东西,走路不平衡。发病后及时就医,嘴巴、手、腿等身体机能逐渐恢复,但记忆力衰退严重,医生告诉家人,老先生很有可能患上老年痴呆症。果如医生预测,吴光仁渐渐显现出老年痴呆症的症状,出门时要挂着住址名牌,小到喝水洒出来,大到出门记不住回家的路,甚至有一次开煤气忘记关,幸亏女儿回家及时才没出大事。从那以后,老人才意识到自己给家人带来了很大麻烦,强烈的自尊心驱使,更是怕从此忘记儿子、女儿,他开始用背诵《道德经》的方法训练记忆力。知道父亲开始背诵《道德经》,有次女儿开玩笑随意说了一个章节,没想到老人竟脱口朗朗背诵。家人震惊,时常夸奖老人,老人在家人的赞许中重获自信,为了进一步证明自己,老人陆续又背诵了一系列国学经典,如《孙子兵法》、《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大学》。
背诵完国学经典后,老人开始挑战圆周率,他运用了一种适合自己的独特的记忆方式,这时,家人发现,他的记忆力已经好到能记得小时候的村子里每家每户住的是谁叫什么名字。以此为基础,运用了老家村名,地址以及所背诵的国学经典中的人名和身边的日常设施,老人把圆周率的前5000位,4位一一对应,写了厚厚一本手稿,开始背诵。他用一个名字记四个数字,用许多人的名字,先用了他认识的村里人的名字,再用同学朋友的名字。先记住所有名字的顺序,然后用名字按顺序跟圆周率每四位数字连在一起编成故事,编故事时先把数字转成谐音。比如2026对应的是山猪,山猪是他童年一个伙伴的外号。女儿介绍说:&我父亲和山猪小时候没事就在一起溜达玩,那时候没有什么玩具,就丢石头比赛来玩。两个人溜达就是26,两个人丢石头就是20,所以想到山猪就能记住2026。&
其实,中国是老年痴呆的重灾区,这个词儿,知道的人多,但真正了解的很少,甚至有的时候还成为老人之间相互调侃的玩笑话,&你呀!真是老糊涂了&。而在张新卿教授看来,这种疾病带来的躯体的痛苦或许可以忍受,但精神上的痛苦却难以消弭。
1/4老年痴呆患者在中国
2013年6月出版的《柳叶刀》杂志刊文称,2010年中国有919万人患有老年期痴呆,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569万,占全世界患者的1/4。
&门诊中来就诊的老年痴呆患者确实越来越多!&这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张新卿教授近些年来最深切的感受。从1988年成立国内第一个老年记忆障碍门诊以来,张新卿教授已经在老年痴呆的一线临床诊治工作奋战了近三十年。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性痴呆,是老年期痴呆的一种。从1906年发现至今已100多年,属于&世纪顽疾&,直到今天,最根本的病因还是不清晰,目前的所有治疗只能减轻症状或延缓病程,无法做到根治以及逆转疾病进程。
老年期痴呆包含很多种类,病因也很多,阿尔茨海默病只是最常见的一种,约占一半多,由神经退行性病变引起。此外,还有脑血管疾病、脑外伤、感染、肿瘤、中毒、营养缺乏等原因。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脑梗死、脑出血不仅会对脑血管造成损伤,还会影响认知功能,造成痴呆)加起来共占老年期痴呆的70%-80%。
闻名于世的&修女研究&
2009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瑞典国王破例走到高锟面前,授予其诺贝尔物理学奖。从2004年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病情逐渐发展,此时的高锟已到了中期痴呆的程度,大脑萎缩让这位顶尖科学家对&光纤&这个词已非常陌生,几乎难以拼凑出一句完整的句子,颁奖典礼上的致辞只能由夫人代讲。
事后接受媒体采访,高锟的夫人说,&照顾高锟压力不小,因为这个病将人改变,以前那个人已经走了,不再在这里了。&
一直以来,很多人存在误解,认为得老年痴呆的都是文化水平低的人,高学历的人不会得。但现实摆在眼前,不论是政绩显赫的美国前总统里根、铁娘子撒切尔夫人,顶尖科学家甚至医学大家,也逃不出这种疾病的魔掌,这是为什么?
&其实,相对于受教育程度、职业等因素,老龄才是老年痴呆最大的危险因素。&张新卿解释,老年痴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以2011年6月到2012年12月在上海进行的一项研究为例,研究调查了上海六个社区的1547名老人,结果发现,65岁以上老年人中,老年痴呆患病率是6%,80岁以上达到30%以上,到了90岁以上,患病率高达50%以上。
根据目前大致的统计数据,在65~85岁的老年人中,以每5年为一个年龄段,老年痴呆患病人数增加1倍。可以说,人越长寿,老年痴呆患者将越多,而如果人活得够久,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或许都将终究逃不过老年痴呆的魔掌。
除了老龄,遗传也是决定是否会患老年痴呆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家里有老人患病,子女就一定会患病。&张新卿强调,事实上,国内外研究表明,80%左右的患者都没有家族史,有家族遗传史的只是少数,有的文献报道是10%,有的调查结果稍高一些,但还没有见到超过20%的。
从人群流行病调查结果来看,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其实患老年痴呆的风险相对还是要低一些。&储备学说&可以解释这一点,即不断学习,不断接受外界新的信息,更好的大脑发育及认知功能储备可以部分补偿晚年的神经退化效应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因此,早期生活的影响、教育以及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可能对于减少晚年的痴呆症的风险具有特别的重要性。
而真正击倒总统、学者这些精英的,可能跟压力、工作节奏、睡眠等多种因素有关系,持续的高强度工作、长期压力大等都会影响脑细胞的老化。
今年6月,全球顶尖的阿尔茨海默病专家大卫&斯诺登的著作《优雅地老去》在中国上市。作为美国肯塔基大学医学中心的流行病学和神经学教授,斯诺登花了二十多年时间完成了一项举世瞩目的研究,即&修女研究&,以678位74岁-106岁修女为研究对象,通过严格检测和访谈,并研究修女死后捐出的大脑,来破解阿尔茨海默病之谜。斯诺登调查发现,活到85岁以上的修女中,会有55%的人不会得阿尔茨海默病。在96岁至100岁的死亡大脑,有40%的脑部几乎无损伤。而在研究中也发现,即使在大脑损伤严重的修女中,有1/3生前都没发病。
&修女研究提醒,基因决定了发病的风险,但生活的细节决定了我们是否发病。&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主席王鲁宁如此评价。规律的运动、乐观的心态、接受高等教育、从事脑力劳动、防止中风及头部受伤等都可能对预防阿尔茨海默病有帮助。
&老年痴呆的影响因素很多,年龄、遗传这些无法改变,但我们能改变的有很多,譬如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地中海饮食结构有利于预防阿尔茨海默病;适当的运动对认知功能的改善有利;此外,要注意压力、工作节奏、睡眠问题等。&张新卿强调,除了这些,一旦老年人出现糊涂、记不住事儿,尽早去正规医院咨询专业医生,因为有些可治性疾病也会表现为痴呆。
对老年痴呆的惧怕远超过癌症
癌症、老年痴呆,你更惧怕哪个?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的一项英国最新调查给出了答案:50岁以上英国人中有2/3害怕自己会得老年痴呆症,而担心自己患癌的只占1/10。为什么对老年痴呆的担忧远远超过了癌症?原因就在于,老年痴呆不但让患者忍受病痛,还会一点点消磨掉人的记忆,剥夺一个人在生命晚期的生存尊严。因此,在美国前总统里根患病的十年里,为了&捍卫&丈夫的尊严,妻子南希甚至谢绝他们最亲密朋友的探访。
张新卿解释,老年痴呆最大的破坏力就是对一个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尤其是记忆力。最开始可能是&近事遗忘&,刚做过的事儿,刚说过的话,一会儿就忘了。随着病程进展,远期的事儿也会遗忘,到最后出门找不着家,不认识自己的亲人。此外,语言能力、逻辑推理、判断和思维能力等认知功能等会进行性下降,逐渐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正如一位患者家属所说的,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看着最亲密的人在眼前一点一点地&消失&,自己却无能为力。
从最初渐渐失去生活和工作能力,到不懂得躲避危险,需要家人24小时贴身照顾,痴呆患者会给家人带来沉重负担。有的患者还会出现精神及行为异常,比如固执、骂人、打人,没有正常的情感反应。这种疾病不光影响患者本人的生活质量,对整个家庭影响巨大。
谈起之前的一个患者,张新卿至今仍然非常心痛。老人当时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在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屋里居然找不到厕所,出门找不到家。为了更好的照顾老人,子女们轮流排班照看。但有一次,因孩子有紧急的事情临时外出,怕老人自己出门走失,孩子特地把家里的门锁好了。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老人竟然把窗户当成了门,打开后从三楼&走&了出去。&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患者已经没能力区分门和窗的差别,最终酿成了悲剧。&
阿尔茨海默病虽不能治愈,但尽早治疗、正确服药,能减轻症状、延缓病程。而血管性痴呆可防可治,它主要是由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病导致。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时治疗脑血管病,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症状会稳定甚至好转及恢复。如果家属将认知功能减退当做老年人衰老的&正常现象&不及早就诊,认知障碍不仅不会慢慢恢复,还会逐渐恶化,最终导致痴呆。此外,有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痴呆等可通过药物治疗好转。因此,对于老年痴呆一定要重视,及时就诊,积极防治。
(责任编辑:王月明)
随时关注健康时报
随时与健康时报互动交流
加入手机报
第一时间获知健康新动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圆周率前20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