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翻译列传第二十侯莫陈颖翻译

[《隋书》卷二 帝纪第二(5)]二十年春正月辛酉朔,上在仁寿宫。突厥、高丽、契丹并遣使贡方物。癸亥,以代州总管宇文弼为吴州总管。二月己巳,以上柱国崔弘度为原州总管。丁丑,无云而雷。三月辛卯,熙州人李英林反,遣行军总管张衡讨平之。夏四月壬戌,突厥犯塞,以晋王广为行军元帅,击破之。乙亥,天有声如泻水,自南而北。六月丁丑,秦王俊薨。秋八月,老人星见。九月丁未,至自仁寿宫。癸丑,吴州总管杨异卒。冬十月己未,太白昼见。乙丑,皇太子勇及诸子并废为庶人。杀柱国、太平县公史万岁。己巳,杀左卫大将军、五原郡公元F。十一月戊子,天下地震,京师大风雪。以晋王广为皇太子。十二月戊午,诏东宫官属不得称臣于皇太子。辛巳,诏曰:&佛法深妙,道教虚融,咸降大慈,济度群品,凡在含识,皆蒙覆护。所以雕铸灵相,图写真形,率土瞻仰,用申诚敬。其五岳四镇,节宣云雨,江河淮海,浸润区域,并生养万物,利益兆人,故建庙立祀,以时恭敬。敢有毁坏偷盗佛及天尊像、岳镇海渎神形者,以不道论。沙门坏佛像,道士坏天尊者,以恶逆论。  仁寿元年春正月乙酉朔,大赦,改元。以尚书右仆射杨素为尚书左仆射,纳言苏威为尚书右仆射。丁酉,徙河南王昭为晋王。突厥寇恒安,遣柱国韩洪击之,官军败绩。以晋王昭为内史令。辛丑,诏曰:&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故投主殉节,自古称难,殒身王事,礼加二等。而代俗之徒,不达大义,至于致命戎旅,不入兆域,亏孝子之意,伤人臣之心。兴言念此,每深愍叹。且入庙祭祀,并不废阙,何止坟茔,独在其外。自今已后,战亡之徒,宜入墓域。&二月乙卯朔,日有蚀之。辛巳,以上柱国独孤楷为原州总管。三月壬辰,以豫章王┪镏葑芄堋O乃脑拢凿乐荽淌匪招⒋任橹葑芄堋N逶录撼螅回誓信磐蚩诶唇怠H沙剑栌暾鹄祝蠓绨文荆司兴朴谑计健A鹿锍螅橹葑芄芩招⒋茸洹R颐彩寡彩》缢住R页螅唬&儒学之道,训教生人,识父子君臣之义,知尊卑长幼之序,升之于朝,任之以职,故能赞理时务,弘益风范。朕抚临天下,思弘德教,延集学徒,崇建庠序,开进仕之路,伫贤隽之人。而国学胄子,垂将千数,州县诸生,咸亦不少。徒有名录,空度岁时,未有德为代范,才任国用。良由设学之理,多而未精。今宜简省,明加奖励。&于是国子学唯留学生七十人,太学、四门及州县学并废。其日,颁舍利于诸州。秋七月戊戌,改国子为太学。九月癸未,以柱国杜彦为云州总管。十一月己丑,有事于南郊。壬辰,以资州刺史卫玄为遂州总管。  二年春二月辛亥,以邢州刺史侯莫陈颖为桂州总管,宗正杨文纪为荆州总管。三月己亥,幸仁寿宫。壬寅,以齐州刺史张乔为潭州总管。夏四月庚戌,岐、雍二州地震。秋七月丙戌,诏内外官各举所知。戊子,以原州总管独孤楷为益州总管。八月己巳,皇后独孤氏崩。九月丙戌,至自仁寿宫。壬辰,河南北诸州大水,遣工部尚书杨达赈恤之。乙未,上柱国、襄州总管、金水郡公周摇卒。陇西地震。冬十月壬子,曲赦益州管内。癸丑,以工部尚书杨达为纳言。闰月甲申,诏尚书左仆射杨素与诸术者刊定阴阳舛谬。己丑,诏曰:&礼之为用,时义大矣。黄琮苍璧,降天地之神,粢盛牲食,展宗庙之敬,正父子君臣之序,明婚姻丧纪之节。故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安上治人,莫善于礼。自区宇乱离,绵历年代,王道衰而变风作,微言绝而大义乖,与代推移,其弊日甚。至于四时郊祀之节文,五服麻葛之隆杀,是非异说,w驳殊途,致使圣教凋讹,轻重无准。朕祗承天命,抚临生人,当洗涤之时,属干戈之代,克定祸乱,先运武功,删正彝典,日不暇给。今四海V安,五戎勿用,理宜弘风训俗,导德齐礼,缀往圣之旧章,兴先王之茂则。尚书左仆射、越国公杨素,尚书右仆射、邳国公苏威,吏部尚书、奇章公牛弘,内史侍郎薛道衡,秘书丞许善心,内史舍人虞世基,著作郎王劭,或任居端揆,博达古今,或器推令望,学综经史,委以裁缉,实允佥议。可并修定五礼。&壬寅,葬献皇后于太陵。十二月癸巳,上柱国、益州总管蜀王秀废为庶人。交州人李佛子举兵反,遣行军总管刘方讨平之。
点击排行榜
〖〗链接地址:
《隋书》卷二 帝纪第二(5)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隋书》卷二 帝纪第二(5)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谢谢!
上一篇:下一篇:
微信查看最新信息微信扫一扫或用微信搜索微信号:hbrc-com
安卓手机客户端更省流量手机扫描下载或者直接
相关最新文档
相关热点排行
最新信息大全
热门信息大全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豆瓣书店隋书解读/白玉林/3
开&&&&&&本:开页&&&&&&数:279页字&&&&&&数:0.0千字I&&S&&B&&N:3售&&&&&&价:16.00元
原书售价:28.00元品&&&&&&相:运&&&&&&费:北京朝阳
至挂号印刷品:100.00元上书时间:购买数量:(库存50件)
微信购买商品分类:关 键 字:详细描述:查询库存最简单的办法:把需要的书拍下来,客服会查询告诉您订单总价、运输方式及需要多少运费、能否免运等问题,不满意您直接关闭交易,保证您轻松购物!因线下同时销售,库存变动大,请您尽量在订单确认当日付款!所有图书均为正品行货全新,与您亲临地面商店选购的商品享有同样的品质保证。基本信息书名:隋书解读原价:28.00元作者:白玉林出版社:华龄出版社出版日期:ISBN:3字数:页码:279版次:1装帧:开本:16开商品标识:jd编辑推荐隋朝有几位皇帝,历时多久?隋文帝是如何整顿吏治的?隋炀帝巡游过哪些地方?隋朝的后妃之制是怎样的?萧皇后为何写《述志赋》?隋文帝为何让苏威读《宋书·谢晦传》?“二柳俱摧,孤杨独耸”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朝廷靡然,莫不畏附”杨素?越王杨侗为何希望“不生帝王尊贵之家”?为什么说王仁恭先清后贪?炀帝时“清名天下第一者”为谁?..本书以历史事实为依据,采用答问的形式,从典籍中提炼出有代表性、有价值的问题,并用原典中所载内容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回答,赋予死的冷冰冰的资料以活的热乎乎的生命。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语言上,采用明了易读的白话文,既避免了一般史书的枯燥,又无随意发挥“戏说”之嫌。真实的故事、精彩的解读将把你带进隋朝历史的悠悠长河,让你感受朝代交替的残酷无情,领略帝王将相的雄才大略,惊叹古代文化的灿烂不息,使你了解隋朝历史的大略,深刻体会读史的乐趣。内容提要《隋书解读》主要参考“二十五史”中的《隋书》。《隋书》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本书由多人共同编撰,开中国官修史书的先河,其成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历时三十五年。《隋书》的纪传开始纂修于贞观三年,完成于贞观十年,而志始修于贞观十五年,完成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魏征卒于贞观十七年,远在《隋书》成书十三年前,因此不应全书题魏征作。隋朝是一个短命的朝代,隋文帝即位九年以后才统一江南,到隋代亡国一共三十八年的历史。唐朝初年编修隋代的历史,虽然距离不远,但隋末江都之乱,文献尽毁,可供参考的材料并不多,只有王劭的《隋书》、牛弘的《朝仪记》等。《隋书》作为我国第一部官修史书,是现存最早的隋史专著,也是“二十五史”中水平较高的史籍之一,其贡献和意义是重大的。目录1.隋朝有几位皇帝,历时多久?2.隋文帝杨坚的身世如何?3.北周时杨坚为什么常“深自晦匿”?4.杨坚是如何取得帝位的?5.隋是怎样灭掉陈的?6.隋文帝废立太子是怎么一回事?7.隋文帝驾崩前后的情况怎么样?8.隋文帝对待儒学的态度如何?9.隋文帝是如何处理民族关系的?10.隋文帝是如何发展经济的?11.隋文帝是如何改革行政制度的?12.隋文帝是如何整顿吏治的?13.隋文帝的立法思想是怎样的?14.隋文帝是如何改革选举制度的?15.为什么说隋文帝是一个比较节俭的皇帝?16.如何评价隋文帝的历史功绩?17.杨广是如何弑父诛兄、夺取帝位的?18.隋炀帝是如何营建东都的?19.运河是如何逐段开通的?20.如何评价隋炀帝开凿运河一事?21.隋炀帝巡游过哪些地方?22.隋炀帝是如何穷兵黩武的?23.“三征高丽”是怎么回事?24.大业年间,起义队伍知多少?25.隋炀帝是怎样“崩于温室”的?26.史官是怎样评价隋炀帝的?27.隋恭帝是怎样的一个皇帝?28.隋朝的后妃之制是怎样的?29.为什么独孤皇后与文帝被宫中称为“二圣”?30.萧皇后为何写《述志赋》?31.周太祖为什么以铁券赐李穆“恕其十死”?32.李穆为什么在隋文帝时能贵盛无比?33.李浑为什么被宇文述等陷害而死?34.李敏是怎样被封为柱国的?35.梁睿是怎样打败王谦的?36.梁睿在隋朝时有哪些事迹?37.“刘防牵前,郑译推后”说的是什么事?38.隋文帝为什么下诏诛杀刘防?39.郑译在周、隋时做过哪些事?40.于义在周、隋时有哪些事迹?41.豆卢勋在军事上有何建树?42.梁士彦是如何坚守晋州孤城的?43.宇文忻是怎样说服周武帝攻拔晋阳的?44.平定尉迟迥之乱,宇文忻有何战绩?45.王谊在周、隋时有哪些事迹?46.元谐是怎样的一个人?47.王世积是怎样的一位将军?48.虞庆则是怎样被诛的?49.元胄是如何救了杨坚的?50.高颎在平定尉迟迥之乱中有何功绩?51.高颎在平陈之战中有何建树?52.“一代名臣”高颎是如何先失宠后被杀害的?53.为什么说高颎是隋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54.隋文帝为什么说“我不得苏威,何以行其道”?55.隋文帝为何让苏威读《宋书·谢晦传》?56.文帝、炀帝是怎样评价苏威的?57.苏威的结局如何?58.苏夔在音乐方面有何成就?59.李德林年少时有何才能、事迹?60.周隋禅代之际,李德林有何作为?61.李德林是如何失宠的?62.杨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63.杨勇为何失去文帝和独孤皇后的信任?64.杨素是如何陈述“东宫事状”的?65.杨勇是怎样被废为庶人的?他的结局怎么样?66.隋文帝是怎样对待儿子杨俊的?67.文帝第四子杨秀是怎样被废为庶人的?68.文帝第五子杨谅的结局如何?69.赵嘎是怎样的一位官员?70.杨尚希因何“为朝廷所重”?71.长孙平对隋王朝有何贡献?72.韦冲在怀抚少数民族方面有何事迹?73.“二柳俱摧,孤杨独耸”是什么意思?74.柳述与杨素有何矛盾,结局如何?75.柳肃为何被隋炀帝“亲任”?76.柳謇之有什么特长与才能?77.柳昂是如何请文帝“劝学行礼”的?-78.杨素在周武帝时有何事迹?79.在平陈之役中,杨素有何建树?80.杨素是如何多次平定江南之乱的?81.杨素驭下有何特点?82.为什么“朝廷靡然,莫不畏附”杨素?83.文帝暴崩前后,杨素充当了什么角色?84.杨素是如何平定汉王杨谅之乱的?85.隋炀帝和杨素君臣关系到底如何?86.史臣是如何评说杨素的?87.隋炀帝为什么说杨约“果堪大任”?88.牛弘是怎样请求文帝“开献书之路”的?89.牛弘在“礼”、“乐”、律令方面有何建树?90.隋朝君臣是怎样评价牛弘的?91.郭荣在周、隋时有何事迹?92.“庞晃射雉”是怎么回事?93.李安兄弟“灭亲奉国”是怎么回事?94.长孙览在周、隋时有何事迹?95.长孙晟在抚平突厥族方面有何功绩?96.隋朝灭陈,韩擒虎有何功绩?97.关于韩擒虎有哪些传说?98.韩擒虎的两个弟弟在周、隋时有何事迹?99.贺若弼在北周时有何作为?100.贺若弼在隋朝灭陈时有何功绩?101.贺若弼结局如何?102.史臣是如何评价韩擒虎、贺若弼的?103.达奚长儒在军事上有何建树?104.贺娄子干在军事上有何建树?105.史万岁在北周时有何事迹?106.史万岁是如何名震突厥的?107.史万岁在平定江南和南宁夷的叛乱中有何事迹?108.史万岁为什么被冤杀?109.刘方为什么被称为“良将”?110.史臣是如何评价达奚长儒等隋之名将的?111.李彻在周、隋时有什么事迹?112.崔彭在周、隋时有什么事迹?113.杜彦是一位怎样的将军?114.高劢是一位怎样的官员?115.汆朱敞生平遭遇如何?116.为什么隋文帝说张威“惟利是视”?117.侯莫陈颖为将从政有何事迹?118.卢恺是一个什么样的官员?119.令狐熙为官有何政绩?120.薛胄为官有何政绩?121.宇文撤为官做将有何事迹?122.张衡为什么由恩宠无比而终被赐死?123.杨汪有什么才能与政绩?124.“八米卢郎”指的是谁?125.《孤鸿赋》抒发了怎样一种感情?126.“德为人表,行为士则”说的是谁?127.李孝贞为何慨叹“宦意文情,一时尽矣”?128.薛道衡有何才华和“筹略”?129.薛道衡为什么被炀帝缢杀?130.明克让有什么才能?131.魏澹所著《魏书》有何特点?132.陆爽因何被隋文帝“追怒”?133.人们为什么感伤侯白“薄命”?134.杜台卿有何事迹和著述?135.辛德源有何才能及著作?136.柳薯为什么与炀帝“恩若友朋”?137.“我平陈国,惟获此人”指的是谁?138.许善心为何不被炀帝重用?139.许善心因何遇害?140.为什么说李文博“瞽直疾恶,不知忌讳”?141.炀帝长子杨昭为人如何?142.越王杨侗为何希望“不生帝王尊贵之家”?143.齐王杨睐为人及结局如何?144.崔仲方在周、隋时有何作为?145.“明断无双有于公,不避强御有次武”说的是谁?146.于仲文是如何俘获檀让、平定河南的?147.于颛是怎样谋杀赵文表的?148.段文振在周、隋时有何事迹?149.宇文述是如何平定吴、会一带的?150.宇文述为杨广夺宗做了哪些事?151.为什么说宇文述在炀帝时“势倾朝廷”?152.在征高丽之役中宇文述有何作为?153.宇文述结局如何?154.云定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55.郭衍将兵从政有何事迹?156.为什么说郭衍“事上奸谄”?157.王韶去世,隋文帝为什么凄怆流涕?158.为什么文帝说元岩乃“宰相大器”?159.为什么说刘行本“刚烈方直”?160.梁毗为什么“置金坐侧,对之恸哭”?161.杨素贵宠专权,梁毗态度如何?162.朝廷百僚为什么“敬惮”柳或?163.柳或为什么反对以武将为刺史?164.隋文帝为什么说柳或是“国之宝也”?165.杨素为什么不满并陷害柳或?166.赵绰执法有何事迹?167.文帝、炀帝为什么都不喜欢裴肃?168.为什么说樊子盖“在军持重”、“临民明察”?169.隋炀帝为什么说史祥有“英才大略”?170.元寿为将为政有何事迹?171.杨义臣为将战绩如何?172.“公安,社稷乃安;公危,社稷亦危”说的是谁?173.为什么史臣说刘权“足为守节之士”?174.隋文帝为什么认为李圆通“堪当大任”?175.麦铁杖是怎样由盗贼成为将军的?176.“肉飞仙”沈光有何事迹?177.来护儿有何战绩?178.鱼俱罗是一个什么样的将军?179.陈棱是一位什么样的将军?180.周罗眠一生有何事迹与传说?181.周法尚是一位什么样的将军?182.炀帝为什么说李景“诚直天然,我之梁栋也”?·183.慕容三藏有何战绩?184.炀帝为什么说薛世雄是“好人”?185.为什么说王仁恭先清后贪?186.吐万绪是一位什么样的将领?187.董纯为将从政有何事迹?188.为什么史臣说赵才“志在强直”?189.为什么隋文帝说李谔是“体国之臣”?190.裴政在修法执法方面有何事迹?191.为什么苏威说柳庄兼习世务学业?192.源师是一位什么样的官员?193.郎茂从政有何事迹?194.为什么说张虔威为人“廉慎”?195.文帝仁寿年间,“天下第一能吏”是谁?196.炀帝时房彦谦有何事迹?197.虞世基文才政绩如何?198.为什么史臣说裴蕴“素怀奸险”?199.裴矩是如何奉诏巡抚岭南的?200.裴矩的《西域图记》是一本什么样的书?201.为什么说“关右骚然”与裴矩有关?202.宇文恺在营建方面有何事迹?203.阎毗有何技艺?204..何稠是一个什么样的官员?205.史臣为什么说王劭著书“徒烦翰墨,不足观采”?206.杨玄感是一个什么样的将领?207.李密替杨玄感出过哪些主意?效果如何?208.李密被捕后是怎么逃脱的?209.李密是怎么由翟让部下成为义军领袖的?210.翟让因何被李密斩杀?211.李密与宇文化及交战,结局怎样?212.李密是怎样投降李唐的?213.《隋书》作者为什么要给诚节之士立传?214.张须拖是一个怎样的将军?215.尧君素为什么名列《诚节传》中?216.《隋书》作者为什么要立《孝义传》?217.薛溶为什么名列《孝义传》中?218.王颁为什么名列《孝义传》中?219.《隋书》作者为什么要给循吏立传?220.梁彦光为什么被称为循吏?221.“智无穷,清乡公。上下正,樊安定”说的是谁?222.赵轨为政有何事迹?223.房恭懿为政有何事迹?224.公孙景茂为什么被称为“良牧”?225.辛公义为什么被呼为“慈母”?226.炀帝时“清名天下第一者”为谁?227.王伽是怎么让流囚“自赴宪司”的?228.魏德深为政有何事迹?229.《隋书》作者为什么要给酷吏立传?230.文帝为什么说“士文之暴,过于猛兽”?231.田式为什么名列《酷吏传》中?232.燕荣为什么名列《酷吏传》中?233.赵仲卿为何名列《酷吏传》中?234.长安人为何有“宁饮三升酢,不见崔弘度”的说法?235.王文同为何名列《酷吏传》中?236.《隋书》的作者为什么要立《儒林列传》?237.元善为什么名列《儒林列传》中?238.辛彦之有何撰著存世?239.何妥为官治学有何事迹?240.房晖远治学为官有何事迹?241.开皇初“六儒”指谁?结局如何?242.刘焯为什么名列《儒林传》中?243.对刘焯制定的《皇极历》应做何评价?244.刘炫为什么名列《儒林传》中?245.《隋书·文学传》为何而立?246.“汉圣”指的是谁?247.王颊为何名列《文学传》中?248.崔德为何名列《文学传》中?249.“冶葛”指的是谁?250.虞焯为什么名列《文学传》中?251.王胄、庾自直为什么名在《文学传》中?252.潘徽为什么名列《文学传》中?253.《隋书》为什么要设《隐逸传》?254.李士谦为什么名在《隐逸传》中?255.崔廓、崔赜父子有何事迹传世?256.徐则为什么名在《隐逸传》中?·257.张文诩为什么名在《隐逸传》中?258.《隋书》为什么要设《艺术传》?259.庾季才、庾质父子为什么名在《艺术传》中?·260.卢太翼为什么名列《艺术传》中?261.为什么说耿询“伎巧绝人”?262.为什么说韦鼎“尤善相术”?263.来和相术如何?264.为什么说萧吉“尤精阴阳算术”?265.杨伯丑为什么名列《艺术传》中?266.为什么说张胄玄“尤精术数”?267.为什么说许智藏“以医术自达”?·268.万宝常在音律方面有何特长?269.《隋书》作者为什么为外戚立传?270.隋文帝外家吕氏有何事迹?271.独孤罗一家有何事迹?272.萧岿有何事迹?273.《隋书》作者为什么要为列女立传?274.兰陵公主有何事迹?275.南阳公主有何事迹?276.谯国夫人有何事迹?277.郑善果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位女子?278.《隋书》是怎样介绍、评价宇文化及兄弟的?279.司马德戡为何被缢杀?280.《隋书》是怎样介绍评价王充的?281.段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82.高丽建国有何传说和事迹?283.高丽与隋王朝关系如何?284.百济是怎样的一个国家?285.百济与隋王朝的关系如何?286.新罗是怎样的一个国家?287.棘褐是怎样的一个民族?288.流求国指的是哪里?其风俗文化如何?289.倭国指的是哪里?其风俗文化如何?290.林邑是怎样的一个民族?291.赤土所指在哪里?其风俗文化如何?292.真腊所指在哪里?其风俗文化如何?293.婆利所指在哪里?其风俗文化如何?294.《隋书·西域传》包括哪些国家和民族?295.吐谷浑是怎么样的一个民族?296.吐谷浑与隋王朝关系如何?297.党项羌是怎么样的一个民族?与隋王朝关系如何?298.高昌是怎样的一个民族?与隋王朝的关系如何?299.康国是怎样的一个民族?300.《西域传》对其他国家或少数民族做了哪些介绍?·301.《隋书》对突厥做了哪些介绍?302.《隋书》对西突厥做了哪些介绍?303.《隋书》对铁勒做了哪些介绍?304.《隋书》对契丹做了哪些介绍?305.《隋书》是怎样介绍室韦的?306.《隋书》“十志”记载了哪些朝代的典章制度?307.《隋书·礼仪志》主要记载了些什么?308.《隋书·音乐志》主要记载了些什么?309.《隋书·律历志》和《天文志》主要记载了些什么?310.《隋书·五行志》记载了些什么?311.《隋书·食货志》主要记载了些什么?312.《隋书·刑法志》主要记载了些什么?313.《隋书·百官志》主要记载了些什么?314.《隋书·地理志》主要记载了些什么?315.《隋书·经籍志》主要记载了些什么?316.何谓“开皇律”?317.何谓“大业律”?318.隋朝的均田制是怎么一回事?319.隋朝的租调制是怎样的?320.隋朝的徭役制有什么特点?321.什么叫“大索貌阅”?322.“输籍定样”是怎么回事?323.隋朝的货币制度是怎样的?324.隋朝朝廷官制结构是怎样的?325.什么叫三省六部制与寺监制?326.隋朝对地方行政机构做了怎样的改革?327.隋朝对兵制做了怎样的改革?328.赵州安济桥在建桥史上评价如何?329.隋朝为什么要建新都大兴城?330.《隋书》的撰修时间与作者是怎样的?作者介绍暂无文摘暂无媒体推荐暂无
配送说明邮资以人工客服设定为准!!请等待客服调整邮资!我们将尽力降低您的附加成本!一般快递是8—15元内!下单后系统会自动确认,此时不要付款!请务必等到客服确认修改邮费后再付款!!系统自动确认后付款的订单对违约金一律不支持!
客服已经修改确认的订单请当日付款,过期无货!可开发票,税点3%20.00元210.00元2.10元2.10元310.00元3.10元3.10元330.00元390.00元16.00元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成功加入购物车来自:恐龙书社您可以  《隋书》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本书由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三十五年。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令狐德碧岢鲂蕖⒌任宄返慕ㄒ椤4文辏瞥⒚烦急嘈蓿旯螅晕闯墒椤U旯廴辏ü629年),重修五朝史,由“总知其务”,并主编《隋书》。
  《隋书》的作者都是饱学之士,具有很高的修史水平。
  《隋书》是现存最早的隋史专著,也是《二十五史》中修史水平较高的史籍之一。
  首先,它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下令修隋史的唐太宗亲历了灭隋的战争,在执政之后,他经常谈论隋朝灭亡的教训,明确提出“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的看法。汲取历史教训,以史为鉴就成了修隋史的指导思想。其次,《隋书》弘扬秉笔直书的优良史学传统,品评人物较少阿附隐讳。主编魏征刚正不阿,他主持编写的纪传,较少曲笔,不为尊者讳。如隋文帝之“刻薄”专断,“不悦诗书”,“暗于大道”,隋炀帝矫情饰貌,杀父淫母,“锄诛骨肉,屠剿忠良”等情况,都照实写来,了无隐讳。
  再次,《隋书》保存了大量政治、经济以及科技文化资料。其中十志记载梁、陈、北齐、北周和隋五朝的典章制度,有些部分甚至追溯到汉魏。
  关于《隋书》的作者,一直搞得很乱,《旧唐书》记载“魏徽等撰”。而刘知几《史通》则说颜师古、孔颖达等和于志宁、李淳风诸人共同撰成。还有题为长孙无忌撰述的。这是因为参加《隋书》撰述的人很多,几乎集中了当时大部分有名之士;开始以魏徵为其主编,后来魏徵死了,又由续为主编,完成未完成的部分。
  现行《隋书》共八十五卷,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纪传部分,由魏徵主编,成书于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年);另一部分为史志部分,始修于贞观十五年(641年),成于显庆元年(656年),是由长孙无忌监修的。 《隋书》的修史水平是较高的。一是因为当时唐朝集中了一大批有才之士:先后参加编写的孔颖达、许敬宗、于志宁皆名列贞观时期著名的“十八学士”之列;颜师古是当时名垂一时的经史大师;负责修撰天文、律历的是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李淳风。这样,《隋书》的修撰,便得到了学术上的保证。二是因为修史当时离亡隋时间较近,有不少隋朝的史料尚可资证。如隋人王劭撰的《隋书》八十卷,便保存着许多隋王朝的诏策。此外,当时也还存有数十卷《开皇起居注》等。更重要的是,唐贞观时离隋炀帝时不过二十余年,有许多隋朝遗老仍健在于世,可以通过访查直补史事。《旧唐书?孙思》便载:“魏徵等受诏修齐、梁、陈、周、隋五代史,恐有遗漏,屡访之。”说明修《隋书》时,史官们曾访问过不少人。还有不少修史的作者本人就在隋朝生活过,有着亲身的经历,因而史实也就较为准确。三是作为主编的魏徵,历史上素称谏臣,号为“良史”,他主编修史时一般能坚持据事直书,不像后代史书的一些纪传有那么多的忌讳。
  《隋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全书贯串了以史为鉴的思想。主编魏徵在给唐太宗上书时曾经说过,“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臣愿当今之动静。以隋为鉴,则存亡治乱可得而知。”惟其想到以史为鉴,所以对隋是如何灭亡的,对隋君臣上下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可谓有淋漓尽致的描写和入木三分的揭露。比如对隋炀帝大兴土木、荒淫无耻、三游江都,都有翔实的叙写。又因为魏徵等编书者有意写出人民对隋王朝的反抗情绪,因此在《隋书》中也较多地叙述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史实,这在《炀帝纪》两卷中记载最为具体。据统计,在纪传部分的五十五卷中有二十多卷,以及在《食货志》、《五行志》里,记载了有关农民起义的情况。
  《隋书》还有个优点,就是比起其它同类史书来,它较少隐讳。比如,尽管虞世南在唐朝已成为唐太宗十分信任的大臣,但纪传中写到他哥哥虞世基的罪恶时,丝毫不加掩饰,再如,尽管裴矩、何稠等人已为唐臣,但对他们在隋朝的作为,也不加任何掩饰。至如隋炀帝杀害其父隋文帝,以及和文帝宠姬宣华夫人的那些肮脏事实,《隋书》也是毫不留情,秉直书写。这些方面都是《隋书》胜于其它史书的地方。当然,《隋书》的作者也不免历史的局限,因为碍于情面或政治上某些因素,在写到某些人物时也有回护或偏爱的地方。如卷六十六中的《房彦谦传》便是一例,房彦谦官微职卑,位不过州司马、县令,一生又无重大事迹可记,只因为他是唐太宗时的宰相房玄龄的父亲,使破格收入列传。这在封建社会的史书里,也算是难以避免的吧。
  《隋书》另一个可取的地方,是保存了南北朝以来大量的典章制度,为后人研究隋代以及前几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保留了丰富的资料。南北朝时期,留下来的典章制度方面的史料极少,而《隋书》的史志部分,多达三十卷,包括礼仪、音乐、律历、天文、五行、食货、刑法、百官、地理、经籍十志。这十志不仅叙述了隋朝的典章制度,而且概括了梁、陈、北齐、北周的政治、经济情况,有的甚至追溯到汉魏。例如《食货志》记载了自东晋以来的等级制度和货币制度;《地理志》记载了南北朝以来的建置沿革;《律历志》和《天文志》总结了南北朝以后一百多年来天文学方面的成就;关于祖冲之的圆周率的详细记录,也保存在《隋书》中。《隋书》的《经籍志》是继《汉书?艺文志》后的一部十分重要的目录书,叙述了自汉至隋凡六百年我国书籍之存亡、学术之演变,是对我国古代书籍和学术史的第二次总结,也是对我国学术文化史的一大贡献。《隋书?经籍志》还有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为我国以后的四部图书分类奠定了基础。《汉书?艺文志》曾把天下图书分编为六大类,到东晋李充造《四部书目》,始分书籍为四部。《隋书?经籍志》吸取其长,正式将各类书籍标出经、史、子、集四大类,其下再分四十小类。这种图书分类法,为后世遵用达一千余年。
  《隋书》也有不克服的缺点。例如它过分强调“天道”和“帝王之道”,这当然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此外,由于隋末丧乱,图书散佚严重,因此在撰写时,也常常有史料不足的缺陷。有些传只能注明“图籍在记,多从散逸,不能详备”,造成某些传记空洞无物。这当然是不能苛求于古人的。
  《隋书》最早刻于北宋天圣二年(1024),已失传。另有南宋嘉定间刻本残卷六十五卷及南宋另一刻本残存五卷传世。元朝大德年间饶州路刻本是比较好的版本,涵芬楼百衲本《隋书》即据此影印。清乾隆年间武英殿刊本是较为流行的版本。1973年中华书局影印的校点本即依据以上数种版本校勘整理而成,是目前最好的通行本。
  关于《隋书》的表志有:万斯同:《隋诸王世表》。
  万斯同:《隋将相大臣年表》。
  黄大华:《隋唐之际月表》。自大业七年(611)至贞观二年(628),按月表列起兵者兴亡。
  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附补遗》。《地理志》以隋代统一的疆域为纲,梁陈齐周时的沿革列于注中,时有疏漏错误,为杨氏考证重点所在。张鹏一:《隋书经籍志补》。主要为志中失收的北魏北齐北周人著作。
  章宗源(?―1800):《隋书经诺志考证》。只有史部。一说此书本名《史籍考》,后人误改。注意辑录佚文,而于书之原委、撰人始末多未详考。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推寻志中所收书籍之本末源流,补直考订志所遗漏,远较章书为详备。
  补:其他考订著作一览
  隋书考证 清?傅云龙校
  隋书札记 清?李慈铭著
  隋书乙 清?罗振玉著
  隋书目录
  卷一帝纪第一
  高祖杨坚上
  开皇年前
  开皇元年
  开皇二年
  开皇三年
  开皇四年
  开皇五年
  开皇六年
  开皇七年
  卷二帝纪第二
  高祖下
  开皇八年
  开皇九年
  开皇十年
  开皇十一年
  开皇十二年
  开皇十三年
  开皇十四年
  开皇十五年
  开皇十六年
  开皇十七年
  开皇十八年
  开皇十九年
  开皇二十年
  仁寿元年
  仁寿二年
  仁寿三年
  仁寿四年
  卷三帝纪第三
  炀帝杨广上
  大业年前
  大业元年
  大业二年
  大业三年
  大业四年
  大业五年
  大业六年
  大业七年
  卷四帝纪第四
  炀帝下
  大业八年
  大业九年
  大业十年
  大业十一年
  大业十二年
  大业十三年
  卷五帝纪第五
  恭帝杨侑
  义宁年前
  义宁元年
  义宁二年
  卷六志第一
  礼仪一
  卷七志第二
  礼仪二
  卷八志第三
  礼仪三
  卷九志第四
  礼仪四
  卷十志第五
  礼仪五
  卷十一志第六
  礼仪六
  卷十二志第七
  礼仪七
  卷十三志第八
  音乐上
  卷十四志第九
  音乐中
  卷十五志第十
  音乐下
  卷十六志第十一
  律历上
  卷十七志第十二
  律历中
  卷十八志第十三
  律历下
  卷十九志第十四
  天文上
  浑天仪
  浑天象
  经星中宫
  卷二十志第十五
  天文中
  二十八舍
  星官在二十八宿之外者
  星杂变
  卷二十一志第十六
  天文下
  五代灾变应
  卷二十二志第十七
  五行上
  木不曲直
  金不从革
  火失其性
  水不润下
  稼穑不成
  貌不恭
  言不从
  毛虫之孽
  白眚白祥
  卷二十三志第十八
  五行下
  视不明
  听不聪
  思心不容
  皇不极
  卷二十四志第十九
  卷二十五志第二十
  卷二十六志第二十一
  百官上
  南朝梁官制
  南朝陈官制
  卷二十七志第二十二
  百官中
  北齐官制
  北周官制
  卷二十八志第二十三
  百官下
  隋高祖时官制
  隋炀帝官制
  卷二十九志第二十四
  地理上
  京兆郡
  冯翊郡
  扶风郡
  安定郡
  北地郡
  雕阴郡
  延安部
  弘化郡
  平凉郡
  朔方郡
  盐川郡
  灵武郡
  榆林郡
  五原郡
  天水郡
  陇西郡
  金城郡
  浇河郡
  西平郡
  武威郡
  张掖部
  敦煌郡
  鄯善郡
  且末郡
  西海郡
  河源郡
  汉川郡
  西城郡
  房陵郡
  清化郡
  通川郡
  宕渠郡
  汉阳郡
  临洮郡
  宕昌郡
  武都郡
  同昌郡
  河池郡
  顺政郡
  义城郡
  平武郡
  汶山郡
  普安郡
  金山郡
  新城郡
  巴西郡
  遂宁郡
  涪陵郡
  巴东郡
  临邛郡
  眉山郡
  隆山郡
  资阳郡
  泸川郡
  犍为郡
  柯郡
  黔安郡
  卷三十志第二十五
  地理中
  河南郡
  荥阳郡
  济阴郡
  襄城郡
  颍川郡
  汝南郡
  淮阳郡
  汝阴郡
  上洛郡
  弘农郡
  淅阳郡
  南阳郡
  淮安郡
  东平郡
  济北郡
  武阳郡
  渤海郡
  平原郡
  信都郡
  清河郡
  河内郡
  长平郡
  上党郡
  河东邵
  文城郡
  临汾郡
  龙泉郡
  西河郡
  离石郡
  雁门郡
  马邑郡
  定襄郡
  楼烦郡
  太原郡
  襄国郡
  武安郡
  恒山郡
  博陵郡
  河间郡
  上谷郡
  渔阳郡
  北平郡
  安乐郡
  辽西郡
  北海郡
  东莱郡
  高密郡
  卷三十一志第二十六
  地理下
  彭城郡
  琅邪郡
  东海郡
  下邳郡
  江都郡
  锺离郡
  淮南郡
  弋阳郡
  蕲春郡
  庐江郡
  同安郡
  历阳郡
  丹阳郡
  宣城郡
  毗陵郡
  会稽郡
  馀杭郡
  新安郡
  东阳郡
  永嘉郡
  建安郡
  遂安郡
  鄱阳郡
  临川郡
  庐陵郡
  南康郡
  宜春郡
  豫章郡
  南海郡
  龙川郡
  义安郡
  高凉郡
  信安郡
  永熙郡
  苍梧郡
  始安郡
  永平郡
  郁林郡
  合浦郡
  珠崖郡
  宁越郡
  交趾郡
  九真郡
  日南郡
  比景郡
  海阴郡
  林邑郡
  夷陵郡
  竟陵郡
  沔阳郡
  沅陵郡
  武陵郡
  清江郡
  襄阳郡
  舂陵郡
  汉东郡
  安陆郡
  永安郡
  义阳郡
  九江郡
  江夏郡
  澧阳郡
  巴陵郡
  长沙郡
  衡山郡
  桂阳郡
  零陵郡
  熙平郡
  卷三十二志第二十七
  经籍一经
  论语孔丛、家语、尔雅等
  谶纬之书
  卷三十三志第二十八
  经籍二史
  起居注
  簿录篇
  卷三十四志第二十九
  经籍三子
  卷三十五志第三十
  经籍四集 道经 佛经
  卷三十六列传第一
  文献独孤皇后
  宣华夫人陈氏
  容华夫人蔡氏
  炀帝萧皇后
  卷三十七列传第二
  李穆子 怡 雅 恒
  穆兄子询
  询弟崇
  崇子敏
  卷三十八列传第三
  皇甫绩韦○
  卷三十九列传第四
  于义子宣道 宣敏
  子宣道
  子宣敏
  阴寿子世师 骨仪
  子世师
  窦荣定
  元景山
  豆卢绩子毓 绩兄通
  豆卢绩
  绩兄通
  贺若谊
  卷四十列传第五
  梁士彦子刚 梁默
  宇文忻
  王世积
  虞庆则
  卷四十一列传第六
  苏威子夔
  卷四十二列传第七
  李德林子百药
  卷四十三列传第八
  河间王弘子庆
  河间王弘
  杨处纲
  杨子崇
  观德王雄弟达
  观德王雄
  卷四十四列传第九
  滕穆王瓒嗣王纶
  嗣王纶
  道悼王静
  卫昭王爽嗣王集
  卫昭王爽
  嗣王集
  蔡王智积
  卷四十五列传第十
  文四子
  高祖五男
  房陵王勇子俨
  秦孝王俊子浩
  庶人秀
  庶人谅
  卷四十六列传第十一
  杨尚希
  长孙平
  杨
  苏孝慈兄子沙罗
  苏孝慈
  兄子沙罗
  张刘仁恩 郭均 冯世基 厍狄
  卷四十七列传第十二
  韦世康弟 艺 冲 从父弟寿
  韦世康
  从父弟寿
  柳机子述等
  机弟旦
  机弟肃
  从弟雄亮
  从子謇之
  族兄昂
  昂子调
  卷四十八列传第十三
  杨素弟约 从父文思 文纪
  从父文思
  从父文纪
  卷四十九列传第十四
  卷五十列传第十五
  宇文庆
  李礼成
  元孝矩弟褒
  元孝矩
  卷五十一列传第十六
  长孙览从子炽 晟
  长孙览
  从子炽
  炽弟晟
  卷五十二列传第十七
  韩擒虎弟僧寿 洪
  韩擒虎
  弟僧寿
  贺若弼
  卷五十三列传第十八
  达奚长儒
  贺娄子干
  史万岁
  刘方冯昱 王 李充 杨武通 陈永贵 房兆
  卷五十四列传第十九
  王长述
  伊娄谦
  田仁恭
  卷五十五列传第二十
  独孤揩
  乞伏慧
  侯莫陈颖
  卷五十六列传第二十一
  令狐熙
  宇文
  卷五十七列传第二十二
  卢思道从父兄昌衡
  卢思道
  从父兄昌衡
  李孝贞
  薛道衡从弟孺
  薛道衡
  从弟孺
  卷五十八列传第二十三
  明克让
  陆爽侯白
  杜台卿
  辛德源
  柳
  许善心
  李文博
  卷五十九列传第二十四
  炀帝三男
  元德太子昭
  赵王杲
  卷六十列传第二十五
  崔仲方
  于仲文兄 从父弟玺
  于仲文
  从父弟玺
  段文振
  卷六十一列传第二十六
  宇文述云定兴
  宇文述
  云定兴
  卷六十二列传第二十七
  刘行本
  卷六十三列传第二十八
  樊子盖
  杨义臣
  卷六十四列传第二十九
  李圆通
  陈茂子政
  张定和
  麦铁杖子孟才
  来护儿
  鱼俱罗
  王辩斛斯万善
  斛斯万善
  卷六十五列传第三十
  周罗
  周法尚
  慕容三藏
  薛世雄
  王仁恭
  吐万绪
  卷六十六列传第三十一
  张虔威
  荣毗兄建绪
  兄建绪
  陆知命
  房彦谦
  卷六十七列传第三十二
  虞世基
  卷六十八列传第三十三
  宇文恺
  黄弟衮
  卷六十九列传第三十四
  卷七十列传第三十五
  杨玄感
  李子雄
  赵元淑
  斛斯政
  刘元进
  裴仁基
  卷七十一列传第三十六
  皇甫诞子无逸
  冯慈明
  杨善会
  独孤盛
  元文都
  刘子翊
  尧君素
  陈孝意
  卷七十二列传第三十七
  陆彦师
  田德懋
  郭
  刘士
  郎方贵
  翟普林
  李德饶
  徐孝肃
  卷七十三列传第三十八
  梁彦光
  樊叔略
  房恭懿
  公孙景茂
  辛公义
  魏德深
  卷七十四列传第三十九
  厍狄士文
  赵仲卿
  崔弘度弟弘升
  元弘嗣
  王文同
  卷七十五列传第四十
  辛彦之
  房晖远
  鲁世达
  王孝籍
  卷七十六列传第四十一
  诸葛颍
  孙万寿
  虞绰辛大德
  庾自直
  杜正玄弟正藏
  常得志
  刘善经
  祖君彦
  孔德绍
  卷七十七列传第四十二
  李士谦
  崔廓子赜
  张文诩
  卷七十八列传第四十三
  庾季才子质
  卢太翼
  杨伯丑
  临孝恭
  张胄玄
  许智藏
  万宝常王令言
  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四
  高祖外家吕氏
  独孤罗弟
  萧岿子琮
  卷八十列传第四十五
  兰陵公主
  南阳公主
  襄城王恪妃
  华阳王楷妃
  谯国夫人
  郑善果母
  孝女王舜
  韩觊妻
  陆让母
  刘昶女
  锺士雄母
  孝妇覃氏
  元务光母
  裴伦妻
  赵元楷妻
  卷八十一列传第四十六
  流求国
  卷八十二列传第四十七
  卷八十三列传第四十八
  吐谷浑
  吐火罗
  乌那曷
  卷八十四列传第四十九
  西突厥
  契丹室韦
  卷八十五列传第五十
  宇文化及弟智及
  宇文化及
  弟智及
  司马德戡
  裴虔通
  宋天圣二年隋书刊本原跋
  宋天圣二年隋书刊本原跋
  宋天圣二年隋书刊本原跋
                         
资料出处:
-- 合作媒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隋书列传第41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