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运动员进行十二分钟体能测试中国田径运动员员进行万米长跑比赛同样都是b快门

& 2013 - 2014 作业宝.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号-9职业足球运动员在进行12min跑体能测试时,我们可以比较出运动员的快慢,这时所采用的比较方法是: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田径运动员在进行10000米赛跑时,我们也可以比较出运动员的快慢,这时采用的比较方法是: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
解:(1)12min跑,规定了时间,即测试者所用的时间相同,要比较谁通过的路程长;
& & &&(2)10000米跑,规定了路程,即运动员所通过的路相同,要比较谁用的时间短.
& & & &故答案为: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有三种:
(1)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的快;
(2)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的快;
(3)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运动的快.  先讲几个身边同事长跑的小故事。  一个是当年《中国体育》杂志编辑卜凡舟,北大中文系毕业,不到1米70瘦小个,满脸大胡子,一副文人、艺术家气质。上世纪90年代初参加马拉松赛,没吃早饭、中途饿了,吃了俩油饼;跑着跑着、困了,找个树下迷一觉,最后在“关门”前跑过终点。听后特吃惊的是,他平时看似“与运动绝缘”。  他后来做了件”大事“——骑车游历了所有奥运会的举办国。  另一组故事发生在几天前,院里《中国篮球报》几个同事参加北京长跑节,10公里皆用时不到50分钟。40岁谭杰44分,25岁康旭46分,23岁周弘进48分……谭杰曾与我《中国体育报》同事多年,平时偶尔踢球、打篮球,近两年才跑步,曾以4小时20分跑完过马拉松。  关于于嘉(央视NBA解说)“准确的”长跑故事也来自谭杰。于嘉有一次跑5公里“迷你马拉松”,跑到4公里停下用时大约15分钟。他解说篮球谈到体能时,顺便嘲笑了下中国足球的12分钟跑。但遭到球迷“吹牛”、“非正式”的批评,他真的去练了练,并以4小时40分跑完全程马拉松。  谭杰和我说,长跑真的很容易练。当然,若换成12分钟跑3000米,一定要另当别论?  近两年,我多次不厌其烦的写中国足球“12分钟跑”和体能问题。此番又写身边同事的长跑故事,起因是又听到“12分钟跑毁了中国足球”的“奇谈怪论”。  北京国安中超主场战贵州,卡努特下半场一次险成单刀,前趟时球被孙继海截下,北京体育台嘉宾商毅立即说,“孙继海曾是12分跑困难户,现37岁还在场上驰骋,说明中国足球此前走了大弯路,如果继续体能测试,不知道还要毁掉谁?”  这已是中国足球当年在众人暴风骤雨般口诛笔伐下停掉“体测”后,第几个人、第几次炮轰“12分钟跑”了?郝海东、彭伟国……普通人稍微练练即可达到的标准,都毁了中国足球哪些大腕?原来“技不如人”,软、懒、散、松、垮、塌,竟皆因“12分钟跑”所累?那为何停掉“12分钟跑”后,中国足球更每况愈下、战绩直线滑坡?  其实,商毅很可能从反面误读了孙继海的例子。  “百度”孙继海,显示他当年体能数据是,100米跑11秒,12分钟跑3100米……3100米是可免试折返跑的标准,说明他完全有能力跑的更好?而且有故事说,继海老爹年轻时曾练过十项全能,孙继海从小即老爹一手把体能练出来的。体能一直是他的优势、而非劣势,否则他如何在对抗、体能要求最高的英超立足?已70岁的继海老爹多年来一直被大连队聘为体能教练,他认为体能国内已算很好的大连球员,仍在力量、速度、弹跳等多方面亟需提高。  孙继海本属体能好的例子?基础好、保持的好,“赛季前贵州队体测,47岁宫磊近20个来回后退出,孙继海跑了30个来回(折返跑),此前已有3名队员犯规、放弃。”所以,他37岁仍能关键时刻出现在关键位置上。  郝海东曾是青岛铁西区小学60米跑第一名,速度是他最大的优势之一。彭伟国中场技术出类拔萃,若有更好的奔跑能力,也将如虎添翼。我至今都不明白他俩为何不仅误读了自己,还成了最坚定的“练12分钟跑”反对者?商毅也如此,若当年体能练得更好些,他也会走得更远?  不久前采访过中国拳王邹市明的美国体能教练,给我的印象是,美国很多项目的体能训练正在从“超极限”回归“更合适”、“更科学”、“更细致”,而中国三大球在放弃“三从一大(缺些科学和细致)”后,显然正处于“迷茫期”和“放任自流期”,足球、篮球一提标准低到不能再低的12分钟跑、体测,就如洪水猛兽般避之不及。一次电视里看女排国手曾春蕾卧推,大约只有30公斤(一个杆两个片)。  一个普通人误读只会误导他自己,一个电视解说误读就会误导很多人,而一群前足球大腕、媒体、决策者一起误读体能、体测,会真的毁了中国的三大球。
楼主发言:15次 发图:0张
  体测这个事情本身是对的,但用12分钟跑这种一刀切标准来决定职业足球运动员是否有登场资格,是人类体育史上最官僚的决策之一。  凭什么由这样一个荒唐的所谓最低标准就决定一名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就凭你叫“中国足协官员”?不要扯什么国家体育,民族未来这种鬼都不相信的大道理!说白了,就是官本位意识在作怪,再加上吃钱的一种简单手段被取消了,心里难受罢了。
  眼泪,问你两个问题  一,如果12分钟跑的标准是2500米,会如何,球员们不会反对吗?或,没人反对吗?  二,取消了12分钟跑,足协是什么态度?高兴,还是难受(如你所说)?
  或者,假设下,12分钟跑不过2000米者(专指中国足球,国家队),各打屁股30大板,300大板,或干脆枪毙……  你会说这项决定太过残忍,还是太过弱智和幽默?幽默的不是处罚如何,而是标准太低?
  谈论这个问题,必须要搞清楚几个问题:  1、什么是职业体育,什么是竞技体育,两者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区别;  2、职业体育的体测标准和竞技体育的准入成绩是不是一码事;  3、12分钟跑是不是判断一名足球运动员具备上场资格的科学标准;  运动员,尤其是中国的运动员,除了靠运动本身,没有任何其他谋生的技能。拿足球运动员为例,他们人生唯一的希望就是进入职业俱乐部踢球,如果他们达不到俱乐部的最低标准。这个标准不管是否科学,是不是12分钟跑,但最起码是由用人单位决定的,这个决策者要为俱乐部和以及他自己负责,换句话说:靠的是“市场的手”!  虽然中国足协英明神武,精英辈出,但只要他们想用“行政的手”去压住“市场的手”时,不管其动机是否含有私利,都早已被300年的亚当斯密证明出了是一堆脑残。
  像商毅这些足球人,他们想表达的意思不是什么“体测毁了中国足球”,他们真正想说的是“以前的中国足协官员,利用一切可以吃钱黑钱的手段来伤害中国足球,其中12分钟跑是最简单最直观的手段!”
  不管中国足协/体委是有着何种伟大目的,凭什么由足协拍脑袋定个标准,就可以去砸一堆足球运动员的饭碗呢。  所以这话题继续深入下去,就没法说了,大周兄。
  就一脑残决定。还要在这说。脸皮有够厚。  
  如果中国足协非要用体测数据来决定球员的登场资格,那也只能决定一名球员是否具有代表中国国家队登场的资格,而不是决定别人是否能够踢职业比赛。  球员是否能踢上国家队,那是活得有多好的问题;而是否能踢职业比赛,那是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尼玛球员都活不下去了,还不让吐槽。。。
  我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来对比一下。98年世界杯,帕萨雷拉为了严肃队伍纪律,以头发过长为理由将雷东多排出在阿根廷国家队之外,这个决定直到现在都极具争议,多数球迷(包括我在内)认为是个脑残决定。“长头发就不能踢世界杯”这种决策是非理性的,不科学的。但是阿根廷足协再脑残也没有说过,“长头发”从今以后就不能踢职业比赛吧。  雷东多不参加阿根廷国家队又如何呢,别人照样是世界级的球星,效力的是皇马、米兰这样的豪门。  你中国足协完全可以继续请什么搞政治的,搞田径的,搞皮划艇的,搞乒乓球的,来制定各种中国国家队球员的奇葩准入标准,就看到时候凑得起11个人的首发不。但这些奇葩标准,或者说大周兄你所认为的“理性标准”,绝不能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的准入标准,否则就是商毅说:中国足协的体测毁了中国足球。
眼泪,  足协12分钟跑十恶不赦,但同时你不觉得这个标准低的有点丢人吗?  12分钟跑毁了中国足球,但废除之后应该起死回生了吧?  王俊生当初恢复12分钟跑冒了绝对大的阻力,现在没有了倒是省了事了,足协也不用挨骂了,耳根清净,  好了吗?  而且篮协今年初的体测就是与参赛资格无关,还不是骂声一片。成不动脑子的“反体测固定思维”了,不与参赛资格挂钩怎么还有人反对?莫名其妙乎?
  @大周T 10楼
21:04:36  OK
眼泪,  足协12分钟跑十恶不赦,但同时你不觉得这个标准低的有点丢人吗?  12分钟跑毁了中国足球,但废除之后应该起死回生了吧?  王俊生当初恢复12分钟跑冒了绝对大的阻力,现在没有了倒是省了事了,足协也不用挨骂了,耳根清净,  好了吗?  而且篮协今年初的体测就是与参赛资格无关,还不是骂声一片。成不动脑子的“反体测固定思维”了,不与参赛资格挂钩怎么还有人反对?莫名其妙乎?  -----------------------------  12分钟跑的标准是不是低了,这个我说了不算。篮球的情况我也不熟悉,就足球来说,现在的职业俱乐部(含国内)都有完整而系统的赛季体能训练大纲。这些训练计划是各自俱乐部根据其所在地的气候条件,球员的身体状况,赛程的具体安排以及比赛的激烈程度来度身制定并适时调整的。这是毛主席教导我们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科学的,符合辩证法的。而官僚机构的一刀切测试,不管是否决定球员的上场资格(是的话就不用再讨论了),在我看来,都是不科学的粗暴干涉俱乐部日常管理工作的行为,并完全可能因为其制定标准的不合理,造成球员不必要的体能消耗甚至受伤。  球员们说“12分钟跑毁了中国足球”,显然是个气话。我已经分析了,这并不是他们真心想说的,或者至少是话没有讲完。再说中国足球的彻底崩盘其成因是复杂的,“足协体能测试不过关就不能打比赛”这个脑残规定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因素。这是主与次,枝与蔓的关系,你把这种关系反过来推,那我又要批评你的逻辑了。
  不是说测试不好,而是说该交给市场就交给市场。如果行政过度干预,局部看可能是好事,长远看未必。  
  我的逻辑多次遭到 眼泪 的批评,能被批评从来都是件好事。  那就说两句逻辑,向 眼泪 学习。  逻辑是什么?一直有说法,说中国人逻辑不行,缺乏逻辑思维,所以导致没有产生科学。导致最终科学和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了英国和欧洲。
  12分钟跑……  当年“枪毙”的标准2900米以下,没有补测机会——2900米是所谓的“死亡线”;3100米是及格线,2900米到3100米之间的参加补测;3300米免测5*25折返。  出台这个标准当时是有原因的,当时球员体能不好,对抗差,所以足协强行推行了体侧(估计拿南朝鲜对比过);而体测的标准是参照专业时代运动员定级的标准——三级运动员12分钟跑是3200米,当初那拨球员都是专业体校出身,转为职业化前很多球员的级别都高于三级,连93年的云南七运队都有“健将”级别的足球运动员。  开始几年都有被“枪毙”的大腕,第一年的李红军、冯志刚都是当时的现役国脚——第二年李红军就通过体测了,冯志刚闹了转会以后则跟随前卫队从97年开始打甲a,体测也没什么问题了……而彭伟国的成绩后来并不差,一度有超过3200的表现。可见国家队和地方队(俱乐部的前身)当初的确有一大部分球队、球员的训练态度成问题,而且是很成问题。  当年赫赫有名的体测的两大困难户是郝海东和黄启能(黄也曾入选国家队),黄启能曾有媒体专门报导过——他的肌肉类型不适合耐力跑(12分钟跑是耐力跑),但足协卡死口子,一个也没放。  但是12分钟跑毕竟是纯粹的耐力测试,随着抢逼围的盛行甲a赛场对抗越来越激烈(这个的确是趋势,世界足坛也是这样),要知道身体对抗也是要消耗体能的,显然当时还没注意到这个问题。96年申花一个月出头打了8场比赛,亚俱杯两战天马一和(第二战下半场体能才落于下风);亚洲杯前与韩国队打了两场中韩对抗赛,虽然两战皆负,但体能也没出问题——恐怕大部分球迷都认为体能问题解决了。  96亚洲杯的溃败后足协一怒之下下令97年春训期间每队每天必须安排一万米的体能训练。就是这一年春训期间全兴队的邹侑根表示训练水平有提升、体能有进步,“支部起了很大作用”(这句是《足球》报引用的邹侑根原话)。  但97年在国内最“火”的是延边队,在已故的崔教授带领下球队强化了力量训练(资金窘迫的延边队添置不少力量器械,原来只有杠铃一副或几副),至于春训期间的万米跑老头则让球队在早操期间进行——完成质量并不好,但没挨足协的通报批评……根据《足球》报的报导,延边队的体能训练是比万米跑还累的,不是匀速跑圈,运动射门、带球过杆等9项训练连续进行,每项三分钟,在训练中注重强度,连续往复冲刺不允许停留,练27分钟休息3分钟,上午的训练课一个半钟头就练三次这个(中间只有两次各3分钟休息时间)。因为某些球员的训练态度问题,崔教授赶走了很多原来的主力,最著名的就是老头问一个球员“你家有地么?”该球员答:“有。”老头赶人:“那你回家种地去吧。”……直接结果就是延边队在那年刮起韩风。后来崔教授走人,直到延边队降级,球队的体能也没出什么问题(朝族教练有打人的传统,作用不可忽视,教授文明,其他教练就未必了)。  98年开始,体能测试就不再成为春训期间的主要话题,个别球员的肌肉问题没法子解决,困难户总是那几个,没啥新闻了。连记者都不去盯着死亡线了——大部分去3300米。同样,98年是大量外教涌入的年份,山东、四川两块本土教练四年一贯制的球队都换了外教,这些外教都认为中国足球的问题不在于体能,四川主教练米罗西则认为“不缺体能也不缺技术,缺的是战术组合”(不过我认为他还是高估了球员的技术,但98年时中国球员的技术能力没有落后得那么明显也是事实)。  而霍顿——仅仅是能把战术ABC将清楚就让国足球员佩服得五体投地、如见神明(其实就是说国内教练连战术ABC都讲不清楚),这一现象也让大家意识到中国足球不是改变一两个环节就能把水平提升一块——这个认识肯定是正确的,高层认识得晚了些咱们球迷可以认倒霉,你不会干可以,别折腾就是了,可刚刚停止折腾的王俊生却放纵了假赌黑——95年刚冒头,97年开始“冬季交易会”盛行,而足协就是给你捂着盖着睁眼瞎,结果臭名昭著的“渝沈之战”把王俊生坑回家——从此,中国足球的各种问题越爆发越猛烈,体能?体能测试?没人关注了……  现在提体能测试没用了,一个特定时期(专业化转化为伪职业化)的特定产物,解决了不少问题,现在看正面影响也是主流(个别永远是个别,没法子)。当足球界的认识水平、训练水平上升后12分钟跑测试已经没了意义(实际98年就没意义了),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很正常。  另外,早期一些外教对12分钟跑体测各有看法,不理解的居多,但也有支持的——他们认为在职业化初期做些强制措施可以理解,有利于提高精彩程度,还可以避免那些垂垂老矣的欧美球员来淘金(这个是利弊参半的)。
  足球不是跑步,用跑步成绩去定义一个球员的水平不是笑话是什么?
  我不懂足球,更不懂中国足球.  如果超过95%的职业球员,12分钟的能力可以达标.跑还是比不跑好点.   因为观众看球是要买票的,怎么样也要有点职业素养吧,技术再好,老大爷踢球,你爱看不?  但是作为倡导体能,速度什么的这个规则,在制定的时候需要灵活些,给人家一个机会.比如多几次达标测试机会,什么样的队伍可以有不达标名额,等等细致的举措. 如果大家都能够完成,你说你左脚马拉多纳,右脚贝克汉姆,跑起来如70老大爷,哪个教练能用你呢,你也好意思上场踢球啊.  但是问题是,我们中国的球员数量不多,很多教练没米下锅,不得以用些老弱病残. 更本的问题是,职业预备役球员培养的太少,加上球员竞争搞成了管理层和官僚的猫腻,而不是球队的竞争和市场的竞争. 希望中国有更多的青少年球员,在非体育类学校,也可以受到系统的专业的训练.   如果球员供应量大了,什么12分钟跑,根本不是问题.正如同现在的大学本科.
10:14:46  足球不是跑步,用跑步成绩去定义一个球员的水平不是笑话是什么?  -----------------------------  连体能都木有,还谈什么踢好球?
  在说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段子,大概是2002年的样子(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看足球了,特别是中国足球),我在家看电视, 一个频道是一场意大利的比赛, 另外一场是中超还是甲A,我说不准,就是职业联赛吧.  俺老娘在电视前面拖地板, 走过来走过去,我先看的是意甲的比赛,然后切到中国职业联赛.  老娘拖完地板后,给我说了一句:这帮人踢的没有刚才那帮人强!  我顿时震惊了! 我老娘什么体育比赛也不看,他最爱看的是电视剧和小品,是彻彻底底的外行,居然几眼就看出中国职业联赛的水平和国外的差距. 你想想这差距得有多大!  我就问老娘,你怎么感觉哪帮人踢的好呢?  我老娘说了一句:前面这帮人蹦达的比后来的这些欢实!  蹦达的欢实,意思就是跑动,跳跃的频率高,时间长.   这就是一个普通劳动人民,非球迷的,足球观!  怎么样才能蹦达的欢实?
  另外,讨论当年的12分钟跑别拿现在的观念去套。  当时的大环境正好是二代南巡后逐步放开,于是92年常委李木匠拍板,最终决定足球走职业化道路,但职业化道路怎么走没人知道——93年年初试行联赛,94年推行,这个不是一年就能学会的,各队根本不知道职业化怎么搞——很多球队拉个赞助就职业化了,球员还是合同一年一签呢——直接导致签字费激增,97年天津某球员自己拎着一箱子钱单独坐飞机还招来盘问;98年彭伟军对云南红塔的要价是年薪80万,签字费280万,训练之外的时间自己支配;俱乐部对球员的管理则是“前门后门两把锁”;95年年初辽宁队拿着黎兵的64万转会费不知道怎么花——联赛第四名,奖金太多不好,有人建议拨给体校——给青训肯定是好事,可体校和辽宁俱乐部没有隶属关系,给了钱也没有球员的支配权(理论上说人家体校毕业后愿意去哪儿就去哪儿),而自己只有一线队……可以说当时没有人明白怎么让市场来决定自己的什么定位之类,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而已。  这个历史环境下足协出台体测,给球员设置了一个门槛,想吃这碗饭,先够得着饭碗再说……
  撒嫂乃真球迷也,不知道撒哥如何?撒哥乃撒贝宁那厮的大哥?  我记错了,把3100米当成免试折返跑的标准了,而且撒嫂把过程记得也很清楚,让吾等甚是佩服。  但问题是,中国球员的自觉性显然较差,不去强调体能,就很放松。而且如果上下全放松了,就拾不起来了,从理论上放松,就一松到底了。  12分钟跑只是个体能的象征,全面的体能应该占整个训练非常大的比重,跑最容易练,你都不练,力量、速度、弹跳等就更不用说了。当年崔教授的做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没有全错,也没有过时。尽管可能有点过,他的做法应该是韩国人的普遍做法。  现在足协放弃了12分钟跑的测试,但中国球员的12分钟跑状况如何?我猜测、然后认为是每况愈下了,但到底如何呢?据说有那种机器统计数据显示中超各队的奔跑都接近1万米了?我很不相信,因为不练怎么可能就自然而然的上去了呢?统计方法上有出入?  至少国足(中超队因有外援不好比较)比日韩差距非常明显。
  纠正撒嫂一个,92年常委李木匠?  应该是李铁映,他当时主管体育,是否还担任过发改委主任?铁映最多是个“铁匠”……  有两个“木匠”,一是“立宪念(谐音,别涉及敏感词)”,一是“李睿换”……
  现在有想法的球队体能训练要求比当初的体测要高得多,  体测通不过的人,现在基本上没球踢,当年是不让踢,区别就在这
  @大周T 21楼
10:48:40  撒嫂乃真球迷也,不知道撒哥如何?撒哥乃撒贝宁那厮的大哥?  我记错了,把3100米当成免试折返跑的标准了,而且撒嫂把过程记得也很清楚,让吾等甚是佩服。  但问题是,中国球员的自觉性显然较差,不去强调体能,就很放松。而且如果上下全放松了,就拾不起来了,从理论上放松,就一松到底了。  12分钟跑只是个体能的象征,全面的体能应该占整个训练非常大的比重,跑最容易练,你都不练,力量、速度......  -----------------------------  如果认为国足跟日韩的差距还在体能上的,那就太短视了。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国足每次失利就有专家跳出来把原因归咎到体能上。什么技术、意识、战术的我就不说了。难道你们没看到,每次国足都在那里疯跑抢球,抢到球后传不到几脚球又丢了,接着又疯跑抢球,一场比赛下来,这要多强的体能才行啊?
  好贴!在一家很久没看到连回复都质量这么高的好贴了!  
  取消没错,不取消也每错。态度决定一切。  
  这是职业化的一个插曲  应该在技术好的球员中找体能好的参加比赛  不应该在体能好的人中找会踢球的
  @大周T
10:48:40  撒嫂乃真球迷也,不知道撒哥如何?撒哥乃撒贝宁那厮的大哥?  我记错了,把3100米当成免试折返跑的标准了,而且撒嫂把过程记得也很清楚,让吾等甚是佩服。  但问题是,中国球员的自觉性显然较差,不去强调体能,就很放松。而且如果上下全放松了,就拾不起来了,从理论上放松,就一松到底了。  12分钟跑只是个体能的象征,全面的体能应该占整个训练非常大的比重,跑最容易练,你都不练,力量、速度......  -----------------------------  @广东大水鱼 24楼
11:16:05  如果认为国足跟日韩的差距还在体能上的,那就太短视了。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国足每次失利就有专家跳出来把原因归咎到体能上。什么技术、意识、战术的我就不说了。难道你们没看到,每次国足都在那里疯跑抢球,抢到球后传不到几脚球又丢了,接着又疯跑抢球,一场比赛下来,这要多强的体能才行啊?  -----------------------------  我个人也觉得,合理分配体能是最关键的,我们无球无目的,被耍的跑动太多了,体能消耗的合理性太低,效率也低。
  作者:主意敲脑袋 时间: 10:40:51   在说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段子,大概是2002年的样子(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看足球了,特别是中国足球),我在家看电视, 一个频道是一场意大利的比赛, 另外一场是中超还是甲A,我说不准,就是职业联赛吧.  俺老娘在电视前面拖地板, 走过来走过去,我先看的是意甲的比赛,然后切到中国职业联赛.  老娘拖完地板后,给我说了一句:这帮人踢的没有刚才那帮人强!  我顿时震惊了! 我老娘什么体育比赛也不看,他最爱看的是电视剧和小品,是彻彻底底的外行,居然几眼就看出中国职业联赛的水平和国外的差距. 你想想这差距得有多大!  我就问老娘,你怎么感觉哪帮人踢的好呢?  我老娘说了一句:前面这帮人蹦达的比后来的这些欢实!  蹦达的欢实,意思就是跑动,跳跃的频率高,时间长.   这就是一个普通劳动人民,非球迷的,足球观!  怎么样才能蹦达的欢实?  ——————————————————————————  必须说,你老娘高,实在是高。  她老人家实际上强调的是“观赏性”,只不过用的那个时髦的词叫“蹦跶的欢实”——虽然听上去像是在说兔子。
  作者:luyuan0812 时间: 14:37:51   这是职业化的一个插曲  应该在技术好的球员中找体能好的参加比赛  不应该在体能好的人中找会踢球的  ————————————————  强烈同意,  我多次说体能,其中一点就是:比你自己的体能更好,而不只是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大部分球员的技术、意识这么多年都已定型了,差不多了,但如果没好好练过、或没保持好体能的话,体能是最可能提高的,提高幅度最大的。  这就是12分钟跑和练体能的意义。  同样,体能好的,速度特快、或弹跳特好的,以前没机会踢球,也可成为佼佼者。据说当年的快马杨玉敏就是从短跑转行的。  郝海东被挑来踢球,就是刘国江在田径运动会上发现了他(待核实)。  技术和体能都一般者,恐怕是永远也踢不出来的。
10:14:46  足球不是跑步,用跑步成绩去定义一个球员的水平不是笑话是什么?  -----------------------------  @孤风214 17楼
10:31:16  连体能都木有,还谈什么踢好球?  -----------------------------  踢不好球有球队要吗?
  @大周T 29楼
15:02:44  作者:主意敲脑袋 时间: 10:40:51  在说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段子,大概是2002年的样子(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看足球了,特别是中国足球),我在家看电视, 一个频道是一场意大利的比赛, 另外一场是中超还是甲A,我说不准,就是职业联赛吧.  俺老娘在电视前面拖地板, 走过来走过去,我先看的是意甲的比赛,然后切到中国职业联赛.  老娘拖完地板后,给我说了一句:这帮人踢的没有刚才那帮人强!  我顿时震惊了! 我老娘......  -----------------------------  高中的时候,半夜看欧冠,把我妈吵醒了,她也会跟着看一会。国家队比赛我也看,我妈也会看一会,然后她老人家会说:这些人打球(她一直不说踢球)看起来好累,不像外国的那些轻松。
  当年我非常支持12分钟跑和25米折返跑的,没战术没技术就算了,跑都跑不过韩国,那还踢个毛线。  不过话说回来,当年我郝海东那一拨还是蛮强的,在亚洲也算准一流强队。现在的这些,不提了。。。。  
  体侧的正确与否暂不说  但上面有人说“现在的职业俱乐部(含国内)都有完整而系统的赛季体能训练大纲。这些训练计划是各自俱乐部根据其所在地的气候条件,球员的身体状况,赛程的具体安排以及比赛的激烈程度来度身制定并适时调整的。”  就这段话而言,我不认为现在国内的俱乐部体能训练有多完整或科学,中国球员除了球技、意识的差距外,体能的差距同样巨大。。。
  。  
  当年有个著名的评论是这么说的,中国足球最大的问题是会踢球的人跑不了,会跑的人不会踢球。其实关键是早期中国足球教练很多是田径专业转行过来的,再学习足球专业知识难度很大,所以只能强调体能来弥补技术方面不足。  
  所谓的12分钟跑、YOYO什么的,虽然在各个国家、各个项目都有类似的体侧项目,但基本都是补助考察体能形式的,还真没听说过拿这玩意当硬性标准,不拿证不让上岗的。  上面很多朋友都说了,擅跑不如会跑的,罗马里奥、罗纳尔迪尼奥这样的天才球员如果在当时的甲A,估计都是踢不到30岁就会被逼退役。  中国球员在场上不是体能不过关,而是技术不过关的问题在体能上反映出来了,踢过球的都清楚,踢得好的既省力又轻松,踢得差的总是跟着人家的节奏肯定很累。哈维为什么那么大岁数了,每场跑一万多,都不感觉累?就是因为他自己就是节奏的掌控者,想快就快,想慢就慢,每场长距离冲刺几乎没有,这样的散步式奔跑,当然累不着了。  每个队都有各个特点的球员,有的擅跑擅抢,有的技术出众。但你不能要求队里每个球员都是跑不死(磕了药的棒子除外),其实国内每界国家队都有几个出名的跑不死,李铁、谢峰、曹阳谁的,但镶嵌在其中,就基本看不出什么体能方面的优势了,这还是整体技术能力差造成的。
  体能技术甚至球员人数从来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教练和球员的培训体系没有正规化科学化,一味强调苦练体能来弥补技术战术不足,结果大家有目共睹,没技术光跑都跑不过人家,一群田径运动员在踢足球。  
  好帖,技术贴顶下!  
  回复第1楼(作者:@写轮眼泪泉 于
17:52)   体测这个事情本身是对的,但用12分钟跑这种一刀切标准来决定职业足球运动员是否有登场资格,是人类体…… ==========楼主傻逼不懂就别胡扯,中国的集体项目如足球之所以落后,并不是什么体能,而是体制和造假潜规则,本来国际竞技体育是国家体育人才的残酷竟争,拿金牌是通过严格竟争机制,百分百的鼎尖选手才能在国际比赛中出成绩,集体项目有一问题就是人才的选定是人定,这就给中国人提供了造假机会,如改年龄,找领导,贿赂教练,真正有本事没关系没钱的的在少年就淘汰了,根本上不了场,根本出不来,没钱没关系的孩子根本不敢练足球,我国青年队在世界杯上大放光芒,一到成年线都出不来,原来是大人打小孩,所以我国集体相目越来越差。个人相目比较简单,我苦练就可,赢就行。所以越来越好。如何是好?我认为首先改体制,足协主席要民选,四年一次和世界杯一样,其次世界杯成绩为准,成绩比上届差就下所有教练和各省足协官员  
  回复第18楼(作者:@主意敲脑袋 于
10:40)  在说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段子,大概是2002年的样子(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看足球了,特别是中国足球),……  ==========  这个深有同感,从不看球的老婆,有次也说了差不多的话,当时觉得太倒胃口,不是特别的比赛再也不看了。。。  
  回复第24楼(作者:@广东大水鱼 于
11:16)  @大周T 21楼
10:48:40  撒嫂乃真球迷也,不知道撒哥如何?撒……  ==========  这个根源太难改变,就是北上广有多少让孩子踢球的场地?没有基数,能挑出来尖子?乒乓球为啥别人玩不过你?  
  HaoTie  
  回复第20楼(作者:@撒嫂 于
10:44)  另外,讨论当年的12分钟跑别拿现在的观念去套。  当时的大环境正好是二代南巡后逐步放开,于是9……  ==========  曹了,没人觉得这个回帖很牛比么????  
  一场球赛九十分钟,你连体力都不行还踢什么?  
  好贴!大家顶起来!  
  有些技术人员有能力,但是学历不高,在企业里工资也不高。有些人学历高,但是能力不高,工资却很高。这在中国各企业里经常见到。如果12分钟跑是学历,那么结果就出来了。到底是工作能力重要,还是学历重要,一直是目前谁心里都明白的事。但更多的人说体制需要,那么学历就是最重要的。  
  回复第8楼(作者:@写轮眼泪泉 于
20:16)  如果中国足协非要用体测数据来决定球员的登场资格,那也只能决定一名球员是否具有代表中国国家队登场的……  ==========  说的挺好,但我觉得这个十二分跑足协是不是把他当“从业资格证了”  
  回复第16楼(作者:@主意敲脑袋 于
10:26)  我不懂足球,更不懂中国足球.  如果超过95%的职业球员,12分钟的能力可以达标.跑还是比不跑……  ==========  说点子上了,归根结底是观念,没八这当回事,思想还没有从专业队向职业化完全转变,缺乏竞争,就像国企一样。  
  回复第21楼(作者:@大周T 于
10:48)  撒嫂乃真球迷也,不知道撒哥如何?撒哥乃撒贝宁那厮的大哥?  我记错了,把3100米当成免试折返……  ==========  一万米还是可信的,现在中超明显节奏和对抗要比以前强了,亚冠这机场场面不比日韩差。体测在职业化初期应该搞,因为联赛水平底,球员也缺乏竞争,球员自率性差。现在不同了,外教外援水平越来越高,国内球员竞争压力也大,加上对抗刚更激烈,自己不努力很容易被淘汰,李凯就是典型反面。正面典型王永珀,原来王小胖就半场体能,你看现在杠杠的,这就是市场作用。体能差的除非你有特别的本领,要不机会越来越少,李凯基本消失,冯仁亮也少有出场了  
  @大周T 22楼
11:04:12  纠正撒嫂一个,92年常委李木匠?  应该是李铁映,他当时主管体育,是否还担任过发改委主任?铁映最多是个“铁匠”……  有两个“木匠”,一是“立宪念(谐音,别涉及敏感词)”,一是“李睿换”……  -----------------------------  天津的李木匠,当时在常委内分工意识形态(在天津时就对天津足球做出过具体指示“要一个冠军,不要两个亚军”——当时天津有两只专业队),铁映是带着高层意见出席红山口会议的。  例如08年以后中国足球引起重视,出面的最高的也就是刘委员延东,但谁都知道她带着常委级的意见。
  青岛铁西区?  
  @桥边红叶 50楼
06:48:46  回复第21楼(作者:
10:48)  撒嫂乃真球迷也,不知道撒哥如何?撒哥乃撒贝宁那厮的大哥?  我记错了,把3100米当成免试折返……  ==========  一万米还是可信的,现在中超明显节奏和对抗要比以前强了,亚冠这机场场面不比日韩差。体测在职业化初期应该搞,因为联赛水平底,球员也缺乏竞争,球员自率性差。现在不同了,外教外援水平越来越高,国内球员竞争压力也大,加上对抗刚更激烈,自己不努力很容易被淘汰,李凯就是典型反面。正面典型王永珀,原来王小胖就半场体能,你看现在杠杠的,这就是市场作用。体能差的除非你有特别的本领,要不机会越来越少,李凯基本消失,冯仁亮也少有出场了  ......  -----------------------------  认同这个看法。中国球员的体能水平提升已经很大,体能训练是早年专门的跑圈训练有氧能力,现在以力量训练和提升日常训练强度为主,重点锻炼球员的无氧能力和对抗能力(身体对抗对体能的消耗是很大的)。一般来说,无氧能力好的,有氧能力不会差;但有氧能力好的,无氧能力不一定行——脑子迷糊着在场上跑再多也没用。  现在专门的跑圈测试已经没有意义,体能方面大部分中国球员已经从态度问题(态度有问题的球员任何时候在任何国家都有)转为能力问题——以前的体能不济是训练水平低,根本跑不动;现在是无谓消耗太多,跑动虽然多了但跑到点子上的太少……
  回复第37楼,@春丽踢进世界波  所谓的12分钟跑、YOYO什么的,虽然在各个国家、各个项目都有类似的体侧项目,但基本都是补助考察体能形式的,还真没听说过拿这玩意当硬性标准,不拿证不让上岗的。   上面很多朋友都说了,擅跑不如会跑的,罗马里奥、罗纳尔迪尼奥这样的天才球员如果在当时的甲A,估计都是踢不到30岁就会被逼退役。   中国球员在场上不是体能不过关,而是技术不过关的问题在体能上反映出来了,踢过球的都清楚,踢得好的既省力又轻松,踢得差的总是跟着人家的节奏肯定很累。哈维为什么那么大岁数了,每场跑一万多,都不感觉累?就是因为他自己就是节奏的掌控者,想快就快,想慢就慢,每场长距离冲刺几乎没有,这样的散奔跑,当然累不着了。   每个队都有各个特点的球员,有的擅跑擅抢,有的技术出众。但你不能要求队里每个球员都是跑不死(磕了药的棒子除外),其实国内每界国家队都有几个出名的跑不死,李铁、谢峰、曹阳谁的,但镶嵌在其中,就...  --------------------------  我觉得你小看这些巨星的体能和力量了!小罗的体能和力量都非常好,只是到了后来差了!  
  C罗,科比,勒布郎詹姆斯这些人技术都不是最完美的,但却是练得最苦的。  训练时不给自己上量,正式比赛就等着对手给你上量吧!!!  任  
  12分钟跑3000多一点,这个真不算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绩,尤其对职业足球运动员来说!  
  那如果像你说,国外的老将例如吉格斯,左拉那些老将,岂不是过了三十就要退役了?!你懂踢球嘛?当初就是你们这样不懂足球的人装懂,立了那么离谱的规矩,跑不过就怎么办?就造就了腐败!  回复第17楼(作者:@孤风214 于
10:31)  @wh楼
10:14:46  足球不是跑步,用跑步……  ==========  
  @大周T 21楼
10:48:40  现在足协放弃了12分钟跑的测试,但中国球员的12分钟跑状况如何?我猜测、然后认为是每况愈下了,但到底如何呢?据说有那种机器统计数据显示中超各队的奔跑都接近1万米了?我很不相信,因为不练怎么可能就自然而然的上去了呢?统计方法上有出入?  至少国足(中超队因有外援不好比较)比日韩差距非常明显。  -----------------------------  你的想法问题很明显,你所说的体能训练就是田径训练跑圈,而现在随着战术水平上升,已经用不到了。因为足球场不需要12分钟跑的有氧能力,既然不需要,就没必要练。球场上的跑动大部分都是15米以内的冲刺甚至连续冲刺(考验的无氧能力),例如孙可场跑动上万米,但高强度(即冲刺或者身体对抗下的跑动)只有九百多米,这个靠十二分钟跑测试的匀速跑圈训练是无论如何也练不出来的——甚至可以说不是现在的田径项目能练出来的,田径训练方法的效果还不如强化力量训练。  另外,不知道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差距非常明显。我认为和日韩相比,国足唯一还没落后就是体能——但这体能的运用方面落后了不少。  韩国球员由于骨骼密实、下肢力量大(国内朝族球员也有这个特点),所以现在与更强壮的国足球员进行身体对抗时完全可以维持住均势,而日本球员对抗能力干脆就是不行,但两队尤其是日本队,他们的战术素养要高于国足一截甚至一大截,场上无谓消耗要少得多——这样显得韩国队体能比国足好,日本队体能不比国足差;场面上则是日本队能压住国足,韩国队能大致占住上风。  里皮刚来的时候就说恒大球员体能是问题——而他的前任李指导练体能可是出了名的,接着恒大特意找来李铁,于是里皮不再提体能问题,而今年恒大简直成了下半场专家——打硬仗全靠下半场了。其原因只有两个:一是体能确有提高,二是球员合理分配体能、减少消耗能力上升。从恒大战术方面的表现来看,显然后者作用更大。  另外,九十年代中期世界足坛的体能训练水平有个快速上升期,在这个期间很多球员鼻子上都带了一个辅助胶贴,流行了一阵子,随着新一代体能训练方法的稳定胶贴逐渐绝迹了……
  @gustavo_li 56楼
08:29:42  12分钟跑3000多一点,这个真不算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绩,尤其对职业足球运动员来说!  -----------------------------  我在上面说过,当时也就是专业时代三级运动员的定级标准是3200米——这个是硬指标,体测推行的时候在此级别以上的球员一抓一大把,但体测刚开始时这些人跑3100来反而哭爹叫娘,测了几年也不唧唧歪歪了。97年初抽调六名健力宝球员入国家队,结果人家没做准备就一次过关(貌似李铁还跑出个三千三百多米),真不知道那些国家队老大哥还叽歪个啥。  当年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男子: 等级 标准  项目
国际级运动健将 运动健将
少年级  800米
2'16" 2'24"   1500米
4'40" 5'00"  3000米
10'05" 10'50"   5000米
14'15" 14'40"
16'10" 17'40"   10000米
29'45" 30'50" 34'00"
37'00"   3000米障碍 8'28"80
10'10" 11'20"   马拉松
1.60米 1.50米   —————————————————————————————————————  既然说是技术贴,就认真点。把数据摆在这一目了然一下,请注意,3000米跑的少年级、也就是四级的标准都比中国足球职业运动员的及格标准快了一分钟多,5级运动员标准?丢不丢鸡?所谓3300米的“高水平”,也不过是个4级运动员的水平。我曾经发过前球员高升的数据,3648米,我知道的中国球员最好的,二级偏下?  把跳高成绩弄上来,是因为鄙人大学时曾玩过几天。  另,从文风上看,我怀疑撒嫂是女士。若是,也是女中豪杰的那种。
  什么万一?本来我是对整齐了的,怎么发上来成了如此德行?  3000米缺国际运动员健将和运动员健将,那4个数据分别是1、2、3级和少年级。  shit
  @大周T 60楼
09:04:37  既然说是技术贴,就认真点。把数据摆在这一目了然一下,请注意,3000米跑的少年级、也就是四级的标准都比中国足球职业运动员的及格标准快了一分钟多,5级运动员标准?丢不丢鸡?所谓3300米的“高水平”,也不过是个4级运动员的水平。我曾经发过前球员高升的数据,3648米,我知道的中国球员最好的,二级偏下?  把跳高成绩弄上来,是因为鄙人大学时曾玩过几天。  另,从文风上看,我怀疑撒嫂是女士。若是,也是女中豪杰的那种。  -----------------------------  这个是田径定级,足球有自己的定级测评,94年有媒体曾专门指出3级标准是3200米以讥刺球员的体能问题。至于当时那些位球员大爷的级别,93年的《足球世界》每刊都介绍一支七运代表队球队,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连云南队都有健将级的足球运动员……  中国球员最好成绩过3600米似乎还有一个矫春本。这位被判刑的大爷直到三十三、四岁体能走下坡路的时候似乎也没测过折返跑。  另,我是东北娘们。
  这贴看的我忘记时间
  其实早期看球,看到球员去昆明集训跑圈向媒体诉苦的新闻,打心里鄙视这群人,态度不正还踢个屁,另一个原因也是那会上学中,觉得3km跑12分钟应该不难!
  @anhaopan 63楼
09:54:28  这贴看的我忘记时间  其实早期看球,看到球员去昆明集训跑圈向媒体诉苦的新闻,打心里鄙视这群人,态度不正还踢个屁,另一个原因也是那会上学中,觉得3km跑12分钟应该不难!  -----------------------------  97年春训,足协强制推行万米跑,各队后勤给球员熬王八汤补身体,好像大多用电炉子,结果用电量太大搞得海埂基地保险丝接二连三爆断。延边队的主教练崔教授一开始嫌冷,老头让俱乐部给他买个电暖片再裹个毛毯凑合,可保险丝一断老头就没辙了,冷,没电还无法看书。媒体报导时说崔教授最后“栽在了小小的王八上”……
  说一点,有人说球员有无参赛资格要由市场决定即俱乐部用人单位决定,但却没理清足协和俱乐部的利益目的。俱乐部只需要用能跑2000米的和对手俱乐部也同样只能跑2000米的比赛,赢了就好。而足协还要兼顾国家队的比赛,2000如何与对方00的比?了OK  
  对球员体能我一直挺感兴趣,但了解很少,从前翻过一篇体能训练的短文:  哥本哈根大学教授邦斯博曾是丹麦国脚,在意甲豪门尤文图斯担任过助理教练,之后多年从事科研,撰写多篇文章。他对足球训练理论颇有贡献,其主要观点是用高强度间歇式无氧训练(如冲刺)取代低强度长时间有氧训练(如跑圈)。  过去十年,邦思博仍在研究如何让间歇训练发挥出最佳效果,他设计的训练方案帮助选手将5000米成绩平均提高了将近1分钟。  这是一个30分钟的高强度训练,每周三次,持续七周。邦思博说,秘诀就是强度比正常状态高,并且高出许多,接近你的最大耗氧量。通过这种方式,迫使身体激活那场正常状态下不使用的肌肉纤维,让肌肉更加强健,还能更好地从疲劳中恢复。  邦思博说:“间歇跑已经用了很多年,但速度通常低于最大耗氧量下。这个训练强度非常高,我们相信它会带来重大进步。”  下面就是这个30分钟训练的内容,针对四种运动项目,有四个版本,不妨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身体状况尝试下。  中距离跑  1 一英里的热身  2 10秒的高强度奔跑(最大值的90-95%),20秒的中等强度奔(最大值的50-60%),30秒的低强度奔跑(最大值的25-30%),期间休息2分钟  3 在30分钟内重复5次  4 每周增加1-3次重复次数
  马拉松及更长距离   1 一英里的热身  2 30秒的高强度奔跑(最大值的90-95%),然后是3分钟的恢复  3 重复6次  自行车  1 10-15分钟的热身  2 10秒的高强度奔跑(最大值的90-95%),20秒的中等强度奔(最大值的50-60%),30秒的低强度奔跑(最大值的25-30%),期间休息2分钟  3 重复5次  力量项目  1 10-15分钟的热身  2 25-30秒的高强度(最大值的90%)奔跑、游泳、划船或其他运动  3 休息2分钟  4 重复6-10次,你的强度可以会逐渐降低,尽可能接近最大值就是了
  手机打字射特。继续。踢过足球的都知道,当自己方进攻时多希望队友多几个跑位的,都几个接应点,自己无论出球还是接球下一步选择都容易些,  
  我不懂足球,但根据国际足联的相关统计,目前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全场的累计跑动距离平均为10000米,最差的在6000米左右,而好的高达12000米,可不可以测一下10000米运动量(至于质量要专家定)后运动员的身体指数?个人赶脚,没有体能,再好的技术也发挥不出来。
  作者:迪生 时间: 10:03:51   ——————————————————  迪生乃国际足球高手  我QQ   你用QQ的话,可加上我
  防守时更是,当对方带球扑来时面对他的防守球员多希望有队友在后面死死缠着他,对方做动作会受到很大抑制,旁边的队友积极回防,多掐断对方的接应线路,防守队员就好做多了。顶楼主说的3000米标准太低,真正毁足球的大环境,那种懒散、不职业不敬业的大环境,足协做3000米的规则,更多是督促球员重视体能,有了体能中国足球不会更好?在技术水平高超不了太多的情况下,体能佳者占优。君不见国际足球尤其是尽几年技术佳但没防守的球星被打冷宫。  
  我记得当年董方卓在曼联被弃用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因为懒,看来中国球员懒真的是一个普遍现象。  
  专注看球踢球二十年的球迷来说几句。。。。  好球员三要素:身体,精神,技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身体(体能,速度,强壮,灵活等)跟不上,场上意志会被消磨,技术动作也会变形。精神(意志,职业,战术素养等)不济,训练出工不出力,体能与技术得不到保障。技术不到位,那跟一群打篮球或练长跑的没什么区别。同理亦可反推。我也认同体能是根本,但精神和技术也要同步。  
  当年有个巴西教练说 罗马里奥来中国没法踢球,因为他不能通过体能测试,不知道肥罗能不能通过啊。
  回复第70楼,@英年不再早肥  防守时更是,当对方带球扑来时面对他的防守球员多希望有队友在后面死死缠着他,对方做动作会受到很大抑制,旁边的队友积极回防,多掐断对方的接应线路,防守队员就好做多了。顶楼主说的3000米标准太低,真正毁足球的大环境,那种懒散、不职业不敬业的大环境,足协做3000米的规则,更多是督促球员重视体能,有了体能中国足球不会更好?在技术水平高超不了太多的情况下,体能佳者占优。君不见国际足球尤其是尽几年技术佳但没防守的球星被打冷宫。   --------------------------  早肥兄所言极是  
  @大周T 22楼
11:04:12  纠正撒嫂一个,92年常委李木匠?  应该是李铁映,他当时主管体育,是否还担任过发改委主任?铁映最多是个“铁匠”……  有两个“木匠”,一是“立宪念(谐音,别涉及敏感词)”,一是“李睿换”……  -----------------------------  必须是后者,前者被主席评价为“将军不下马”,是军中有名的神枪手。
  这个楼主本末倒置。  起先那位眼泪兄阐述的已经够清楚了,可是这个楼主还要假装没看懂,故意纠缠,维护自己一开始颠倒的观点。  搞笑。  能不能通过12分跑测试,对于职业球员来讲,根本是一个不需要存在的话题。  再者,什么叫职业联赛?  再再者,我的俱乐部给我付工资,雇佣我为其工作,我的工作资格是俱乐部给予的。  因此决定球员有没有参加比赛的能力(比如技术指标、体能指标、健康指标等),在于整个职业比赛市场,在于用工方。如果一名职业球员他连完成比赛任务所需要的基础体能都不具备,那么他必定被市场所淘汰。因此决定球员是否具备比赛能力,考察权和决定劝在用人单位,非比赛组织者。  不过我们要体谅国情嘛。  足协领导,花了钱买来功名不弄些明堂把钱搞回来岂不亏大了。  再说他妈的的各种破逼玩意,足球协会,什么几吧玩意,居然是公务员正处级。  红十字协会,全世界唯一正式公务员编制的民间组织,还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拒绝加入国际红十字协会的会员单位。真他妈一非主流。  不好意思,又愤青了。如有冒犯,还请楼主海涵。
  大家要搞清楚这里的讨论主题究竟是体测还是体能  这是两个不同概念的问题,搞混了,说再多都没用
  我这样看的,如果足协将体测作为职业足球的“上岗证”的话,那么就等同于将某特定项目的数据作为踢球的必要条件  但大家都知道,足球是一项多重综合因素的运动,有技术、意识、体能等组成,大家可以把球员的能力想象成一个多边形(就像实况里的球员数据一样)。球员的各项能力值有长有短,汇总起来就是各球员的综合评分能力,那么按此推定,体能虽然是足球能力中的一个因素,但如果某球员的体能较差,但是此人的其他能力(比如技术、短途爆发力等)强大到可以弥补体能的缺陷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认为此球员是好球员。  打个比喻,就像你高考时数学差了,可以通过语文、英语、物理来弥补,只要总分过关就OK。  但是这里说的某项目允许较差,并不代表球员就可以丢掉体能之类项目,还是要有个底线,但这个底线如何就见仁见智了。如果你每次都可以从中圈直接射门得分,那你上场后直接在场上睡觉都可以。  因此,综上所述,足协将体测作为足球的从业资格证或上岗证来看待,是错误的。但是在中国球员普遍其他能力不强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得多练体能,因为这毕竟是足球领域中比较容易出效果的项目。
  @菜头和菜包 78楼
11:26:15  我这样看的,如果足协将体测作为职业足球的“上岗证”的话,那么就等同于将某特定项目的数据作为踢球的必要条件  但大家都知道,足球是一项多重综合因素的运动,有技术、意识、体能等组成,大家可以把球员的能力想象成一个多边形(就像实况里的球员数据一样)。球员的各项能力值有长有短,汇总起来就是各球员的综合评分能力,那么按此推定,体能虽然是足球能力中的一个因素,但如果某球员的体能较差,但是此人的其他能力......  -----------------------------  比较客观!  国内球员职业素养偏低,加强一下体能和力量的训练是必要的  国家队对阵欧美球队,光看跑动的步态,就感觉差很多。看电视画面非常明显!  欧美的职业球员跑动脚步蹬地很有力度,容易发力,但是我们国家队的球员则明显脚步轻,照理说轻那肯定速度快灵活性好变向敏捷,实际上国家队的球员在速度和灵活性方面也没有任何优势。
  @大周T   孙继海当然不是被12分钟跑耽误的,他本来就是属于身体素质很好的哪个类型。真正被耽误的是郝海东和彭伟国。楼主说如果他们有很好的体能,成就会更高,这个是没错。但很多时候体能跟其他素质一样不是说想练就有的,有些人天生就是体能差一点(彭伟国),或者是速度强而耐力差(像郝海东)。别说中国了,在世界足坛上也不乏体能一般的巨星。特别是那些技术好的组织型中场球星,他们的特点和优势自然不在体能这块,你也不可能要求他们像内德维德一样满场飞,前后两个禁区都见人。  或许彭伟国是可以加强一点体能训练来通过这个测试,只不过要付出什么代价》首先是集训期的很长一段时间用来练跑步,时间就荒废了,不但自己没法通过有球训练尽快召回感觉,也不能跟队友很好地磨合整体技战术。这会给中国足球带来什么恶果?  不要因为90年代中期国家队成绩相对好,现在成绩更差,就说那个时候的政策就全是好的
  @sdfwd2009 68楼
10:17:49  我不懂足球,但根据国际足联的相关统计,目前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全场的累计跑动距离平均为10000米,最差的在6000米左右,而好的高达12000米,可不可以测一下10000米运动量(至于质量要专家定)后运动员的身体指数?个人赶脚,没有体能,再好的技术也发挥不出来。  -----------------------------  中国跟日本比,差距不在体能吧?在亚洲落后,主要也不是因为体能差吧?
  作为楼主,一个挑起话题者,稍微总结下,也算是责任。  一,我和眼泪就此话题争论过几次,也算对此有贡献者。重要的不是谁坚持对错,而是讨论本身,最后让更多的人选择立场,看的更清楚。讨论还需继续,结论在过程中。  二、我说12分钟跑只是体能的代表,体能除了奔跑,还包括力量、弹跳和协调性,奔跑也分速度和耐力。  而且体能和技术有时交叉在一起。  鄙下没有只强调12分钟跑。  三、体能是所有项目的基础,因此也没有单独的足球体能,或篮球、排球、拳击……体能。最多有一点项目的特点,任何足球特殊论都是借口。  四、当今中国足球体能中存在的问题,只比过去更严重,而非已再不是问题。恒大亚冠被伊蒂哈德淘汰,冯潇霆活生生被对方1米80前锋跳过顶入,国青、国少、女足皆最后30分钟被逆转。  五、诸项训练中,最需要补的是力量。因为跑、跳等方面有时“顺便”就练到了,但力量一定要专门练,而且大部分人缺练,不会练,容易受伤。所以现在要么不练,要么轻轻点水。但没有最大力量的刺激,不会有质变。  六、前中国举重队主教练杨汉雄曾提出,力量是运动之父,说明力量单独可以和其它体能相提并论。  七、强烈怀疑撒嫂不只是记忆力好,女中真球迷,是否与足球有关的专业人士?  暂此,强烈欢迎补充
  @大周T
15:02:44  作者:主意敲脑袋 时间: 10:40:51  在说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段子,大概是2002年的样子(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看足球了,特别是中国足球),我在家看电视, 一个频道是一场意大利的比赛, 另外一场是中超还是甲A,我说不准,就是职业联赛吧.  俺老娘在电视前面拖地板, 走过来走过去,我先看的是意甲的比赛,然后切到中国职业联赛.  老娘拖完地板后,给我说了一句:这帮人踢的没有刚才那帮人强!  我顿时震惊了! 我老娘......  -----------------------------  @毛栗山上 32楼
16:47:07  高中的时候,半夜看欧冠,把我妈吵醒了,她也会跟着看一会。国家队比赛我也看,我妈也会看一会,然后她老人家会说:这些人打球(她一直不说踢球)看起来好累,不像外国的那些轻松。  -----------------------------  看来你老娘也是很有眼光的啊!
  我自己就是长跑困难户,但是90分钟比赛下来,8000米没有问题.
  体测的科学性与中国足球是否需练体能是两码事。。
  今天凌晨欧冠半决赛巴萨拜仁,拜仁人均跑动距离11.2公里,小猪最多12点多公里……卖糕的
  官僚就不提了,一刀切害死人,无论其结果或者出发点,总体来说都是不可取的。不提也罢。  就事论事,我们就单说足球本身。  体育就是体育,不是为了锻炼而是为了比赛。 任何体育竞技,体能和力量是最基本的要素,缺一不可。尤其是职业比赛。对抗的基础就是力量和体能,先天人种的条件和后天素质的培养需要同时进行。  亚洲竞技体育相对落后的原因就在于先天条件不足,需要付出更多后天的努力以弥补差距。无论所谓的技术或者技战术有多么的先进或者超前,执行者身体素质的不到位将始终是一块短板而影响整体发挥。  一个不恰当的比方,以格斗技击为例。无论技巧如何炫目,缺乏足够的力量去实现其最大杀伤力,结果只能沦为花拳绣腿。并非是要造就一批力量狂人,而是为实现两条腿走路避免出现长短腿。  竞技体育的残酷更多时候是体现在最无聊的基础训练上,壮其体魄同时坚韧其意志,而运动员的职业操守及道德更容易由此凸显。因为体能不足,而无法完成一场完整比赛的球员或运动员(非年龄或伤病原因),实在愧对“职业球员”的称号;其职业操守更值得个人怀疑。内德维德和贝克汉姆此类“长跑健将”就不提了,齐达内还天天跑圈呢。更多具体的对比就免,免得粉丝拍砖  技术和体力不是跷跷板,而是两条腿的关系。哪条短了都影响发挥,更不别提断了一条。日韩在足球上的进步不仅仅在于选择了发展技术足球的道路,他们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及培养更是下了大功夫(说起这个话题,我国人民真是一把辛酸泪。天天这么五毒俱全的过日子,不就是咱眼光长远嘛?我相信,最终胜利是属于中国人民的!!!我们虽然错过了创造地球的机会《顺便吐槽一下棒子》,但是我们还有毒霸地球的机会!!)  说的够多了,球员们不容易,球迷也不容易。说来说去都是为了中国足球好。制度的问题是一方面,人本身也是一方面。舍本逐末的事情做不得,更不能因为好事变坏事就认定不能再做好事。该改动的地方就要改,但改到最后还是要回到事情本身。世间道理万变不离其本质,而其本质就是人。人都没了,还谈什么制度。把人练好了,那就是好制度。
  商毅是个奇葩不假,但12分钟跑的确不是足球应有的内容,或者说12分钟跑这种东西根本就是和足球运动背道而驰的。  足球需要有很强的体力不假,但强行要求所有球员都要有很强的体力就属于很2B的行为。  足球是个分工明确的集体项目,各个位置上最需要的,守门员主要是反应能力,后卫是力量、速度以及意志力;中场球员是体能,技术和意识;前锋则不一而论,当然最好是全能点像C罗一样,或是除头球外其他专精的梅西一样;其次一招鲜吃遍天也可以,维耶里靠着强壮的身体,比尔霍夫靠着头球,九爷靠意识,都能打出一片天来。这其中,肯定不乏意识强速度快但体能不行的球员。  肌肉组成上,速度快的球员大多为白肌,细长型,适合爆发,这对于足球运动中的门将和前锋尤为重要,而白肌多的球员从肌肉类型的根本上就缺乏耐久力,你让卡尼吉亚和马特乌斯跑5公里,卡尼吉亚肯定不是对手,就是这个道理。而体力好的球员则红肌大量存在,粗短型,对于耐久特别重要,中后场球员包括清道夫、后腰、边后卫这些位置,其体能一定要好,不然跟不上整场比赛。这些都是足球这项运动天生注定的东西,不是某些领导说变就能变的。  那为什么有的球队体能特别好?比如韩国队,其实我们认识上就存在误区,韩国队里体能状况肯定也分三六九等,最好的肯定在中场,而韩国队的防守意识比较强,前锋也注意回防,看起来从前场到后场都在拼抢,这是其中之一;另一个就是训练状态和比赛状态其实有区别,意志力强的球队球员俗称大心脏球员,到了场上肾上腺素增多,看起来状态比平时还要强,而意志力弱的球队球员则会怯场,上场后腿软心虚,发挥连平时训练的3成都没有,这里面的翘楚就是中国男足,所以看起来体能就更差。其实商毅也不用说12分钟跑,他本人就是上场后心虚腿软的典型,前锋球员更需要大心脏,就得有一种这场比赛我主宰的使命感才行,一个职业生涯就进4球的笑话天天评球,也真亏的脸皮有够厚。  又有人说为什么中国队取消12分钟跑后成绩更差。试问这是12分钟跑的问题吗?这是大环境的问题,之前那批球星都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虽说计划经济有万般不是,但训练的球员终归自律性强,要说改革能改成真正的职业球员那也是好事,偏偏中国足球挂了个四不像的足协,上梁不正下梁歪,上面贪腐成性下面的球员自然嗑药赌球,这能踢得好才真的有鬼,这就是表面上看起来取消12分钟跑前后中国足球成绩差异的根本原因。
  我觉得在纠结12分钟跑的人都没有去跑过或者平时很少锻炼的人。  我大学时选秀的足球课,当时的考试项目之一就是12分钟跑。  当时我是系队后腰,本身体能需要,所以每天早晨都会起来跑个3000米这样。  后来在考试前两个月,我就针对性提高了下自己在操场跑圈的速度。  考试时我跑了三千米,刚好满分。而队里那些体能相对较差,平时只是踢球不晨跑的人也都基本跑个2500左右。  所以一个稍微有点运动天赋并且喜欢足球运动的人,只要相对的保持跑步训练后,12分钟跑根本就不是什么事情。  再说下去年,俺是快30的人了,平时运动不多,也就是周末去踢场球的这种。为了减肥,开始晚上去跑步。这时的我比当年大学时肥了将近30斤。在跑了两个月后按照我在跑步机上的跑步测试,12分钟跑也能跑进2800这样。  如果再坚持锻炼两个月的话,相信跑进2900的所谓“死亡线”不在话下。  所以从运动员的角度来说,所谓12分钟跑真的只是个伪命题。那些2900都跑不进的人,我真的不知道他们平时在场上要怎么踢。
  @大周T
15:02:44  作者:主意敲脑袋 时间: 10:40:51  在说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段子,大概是2002年的样子(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看足球了,特别是中国足球),我在家看电视, 一个频道是一场意大利的比赛, 另外一场是中超还是甲A,我说不准,就是职业联赛吧.  俺老娘在电视前面拖地板, 走过来走过去,我先看的是意甲的比赛,然后切到中国职业联赛.  老娘拖完地板后,给我说了一句:这帮人踢的没有刚才那帮人强!  我顿时震惊了! 我老娘......  -----------------------------  @毛栗山上
16:47:07  高中的时候,半夜看欧冠,把我妈吵醒了,她也会跟着看一会。国家队比赛我也看,我妈也会看一会,然后她老人家会说:这些人打球(她一直不说踢球)看起来好累,不像外国的那些轻松。  -----------------------------  @主意敲脑袋 83楼
17:30:16  看来你老娘也是很有眼光的啊!  -----------------------------  我会说她偶尔还跟我一起看NBA么,然后CBA是不看的,然后去年奥运会,我爸爸看中国队比赛,我妈鄙视之:这看起来好累,半天搞不进一个球。
  @大周T
15:02:44  作者:主意敲脑袋 时间: 10:40:51  在说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段子,大概是2002年的样子(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看足球了,特别是中国足球),我在家看电视, 一个频道是一场意大利的比赛, 另外一场是中超还是甲A,我说不准,就是职业联赛吧.  俺老娘在电视前面拖地板, 走过来走过去,我先看的是意甲的比赛,然后切到中国职业联赛.  老娘拖完地板后,给我说了一句:这帮人踢的没有刚才那帮人强!  我顿时震惊了! 我老娘......  -----------------------------  @毛栗山上
16:47:07  高中的时候,半夜看欧冠,把我妈吵醒了,她也会跟着看一会。国家队比赛我也看,我妈也会看一会,然后她老人家会说:这些人打球(她一直不说踢球)看起来好累,不像外国的那些轻松。  -----------------------------  @主意敲脑袋
17:30:16  看来你老娘也是很有眼光的啊!  -----------------------------  @毛栗山上 90楼
11:47:47  我会说她偶尔还跟我一起看NBA么,然后CBA是不看的,然后去年奥运会,我爸爸看中国队比赛,我妈鄙视之:这看起来好累,半天搞不进一个球。  -----------------------------  对你老娘,俺只有顶礼膜拜之
  首先说一个关于中国足球的故事,摘自苏永舜的自传《球场不平》。附带说一下,作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亚洲足球发达国家,当时多位中国足球教练去一些足球落后国家包括日本传经布道,他们中有大连的戚务生,上海的王后军和徐根宝,北京的魏克兴,广州的赵达裕。  1979年,主教练苏永舜带领广东足球队应邀参加菲律宾第二届“马科斯夫人杯”足球赛,决赛在中国的广东足球队和西班牙的马德里足球队之间进行。注释:书中没有具体说是皇马还是马竞,请知道的球友补充。但我查了那几年的西甲冠军,77年是马竞,78和79年都是皇马,所以当时的马德里队算是代表了西班牙的最高足球水平。  广东队的首发阵容是:杨福生、关致锐、吴志英、谢志光、杜庆恩、蔡锦标、陈熙荣、何佳、容志行、古广明、欧伟庭。马德里队首发阵容不详。  比赛开始后,马德里队在前几分钟发起猛攻,对广东队进行超越半场的紧逼人盯人防守。在全场满座观众的大声喝彩中,广东队稳住了阵脚,随即展开与马德里队的激烈对攻。第34分钟,何佳在中场断球,传给陈熙荣,陈传给边路的古广明,古仔面对快速回防的马德里后卫扣球,传给从左路跑过来接应的容志行,容传给陈熙荣,然后回到左路,陈在罚球点前向左横带,这时何佳和欧伟庭同时前插吸引马德里队后卫,陈把球传给已经插入禁区的容志行,容志行在禁区左角接球后大力射门得分,广东队一比零领先!之后,马德里队利用一个前场任意球将比分扳平。  下半场,双方没有进球。在第85分钟,何佳突破造成对方犯规获得点球,但是容志行没有按照苏永舜的场外指令去主罚点球,结果由何佳主罚,被对方守门员扑出。就这样,代表当时中国球队最高水准的广东足球队失去了战胜欧洲顶级球队的机会!接下来的点球大战中,事先没有进行点球训练的广东队以二比四败北,马德里队获得冠军。  能够在90分钟里与欧洲一流职业球队打成平手,这一结果极大地鼓舞了苏永舜!苏永舜是1982年世界杯预选赛中国国家队的主教练。  通过这个故事,我想告诉大家,特别是80后的球友,中国足球有自己的传统和文化!中国人早在40年前的1970年代就知道怎样踢出高水平的足球。不要因为现在中国足球处于低谷而妄自菲薄,进而否定一切和盲目地崇洋媚外!  作为一个从1982年世界杯预选赛开始观看足球比赛和有着30年业余足球运动经验的球迷和爱好者,我也谈一下对“12分钟跑”和体测的看法。  1,12分钟跑作为一项身体素质测试方法,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普遍和科学的。碰巧,前几天一位在美国居家生活的球友在谈到跑步时(本人喜欢晨跑),说起美国高中足球的选拔标准之一是12分钟跑3200米。  2,足球本身就是一门跑步的艺术。不会跑,跑不快,不能跑,不可能踢好足球,更不用说职业足球。看英超赛场,哪一个场上队员不是健步如飞,从第一分钟到第九十分钟。即便像马拉多纳和梅西这样的矮墩墩身材,跑起来一样风驰电掣!更不用说C罗了!  3,当然,12分钟跑成绩差并不代表不能打满90分钟比赛,毕竟,连续奔跑和高密度短距离往返变速跑是不同的。没有正规比赛中打满90分钟经验的人,不了解其中的差异。但是,普遍意义上,12分钟跑成绩反映了球员的身体素质和耐力水平。上面那一个广东足球队战平马德里队的故事背景是,当时中国球队普遍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所以广东球员才具有与欧洲一流职业选手对抗的体能。  4,至于12分钟跑或其他体测项目是否可以作为球员获得上岗资格的考核标准,我举个足球以外的例子来说明观点。企业里招聘工程师,一般要求本科或至少大专学历。多年以前我曾经工作过的一个企业甚至要求具备重点一本以上的本科学历才可以应聘工程师,当然那家企业的工程师待遇很好。但是也有很多例外,我现在的一个工程师级同事只有中专学历,但并不妨碍他在几个企业获得珠三角中等偏上月薪的工程师职位。关键是看你有没有相应的专业经历技能和能否胜任相应的岗位并且有人愿意付高薪给你。  最后,假设标哥拿着大把欧元现钞去欧洲各国举办12分钟跑比赛,只允许职业或半职业足球运动员参加,大家认为欧洲球员可以跑多少米呢?合格率会是多少呢?或者,去日本和韩国做同样的事,结果会是怎样呢?  假设以上12分钟跑比赛得到落实,假设欧洲球员的12分钟跑平均成绩是100分,我认为,日韩会是80分,我们中国球员60分都危险!
  日前专门打电话给孙继海求证了下,他高原12分钟跑最好3200米,他速度比较好,但没有11秒整那么快。  15岁时,落选健力宝去巴西那会,他老爸给他练了几个月体能,他记得他手里拿着秒表,100米跑提高了1秒多。杠铃90度角半蹲200公斤左右……  但孙继海说他也反对12分钟跑,因为体能有太多方面,就像一个学生学习成绩不只是英语一样,他反对把综合体能简单化为12分钟跑。  这种争论很有益,但不管孙继海自己如何具体认识体能——他是反对还是提倡12分钟跑,他如何整体看待体能,他都是体能优异者的代表,而不是相反。
  @大周T 93楼
16:07:55  日前专门打电话给孙继海求证了下,他高原12分钟跑最好3200米,他速度比较好,但没有11秒整那么快。  15岁时,落选健力宝去巴西那会,他老爸给他练了几个月体能,他记得他手里拿着秒表,100米跑提高了1秒多。杠铃90度角半蹲200公斤左右……  但孙继海说他也反对12分钟跑,因为体能有太多方面,就像一个学生学习成绩不只是英语一样,他反对把综合体能简单化为12分钟跑。  这种争论很有益,但不管孙继......  -----------------------------  我理解孙继海反对12分钟跑的原义是:12分钟跑不应当做参加职业联赛的准入标准。这就像企业招聘员工,只要这个人能够为企业带来效益,他是小学文凭或者大学文凭有什么关系呢?  而作为衡量一个足球运动员的职业水准,从挑选队员的角度,12分钟跑是一个科学的测试方法和标准,全世界都在用,这和中国足协拿12分钟跑作为是否能够参加甲A联赛(职业联赛)标准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40多年前,中国的足球人都知道大运动量训练是提高水平和比赛成绩的重要方法!而如今,中国的球迷还在争论体能重要还是技术重要还是战术重要这样的低级水平问题,只能说中国足球的水平整体退步了,落后了,国家队水平跌落到二流甚至三流也就不奇怪了!
  体能练不练觉得不是个问题,直接上场打啊。我上高中在师大踢球的时候,体能也没练,照样上去防守,要知道防守的强度也不低啊,2分钟至少一次进攻,防守不是站在那里,堵在那里就完事,是一直围追堵截抢,能想到的方法能用到的都用上,虽然和前锋没的比,最起码也没踢3个小时的足球没趴下。就这样一周2次,踢了几个月,就发现体能好了点。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田径运动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