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白尚书,出听我言阿房宫赋句式特点点

:12春《古代汉语(三)》第三次作业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12春《古代汉语(三)》第三次作业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
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
尚书固负若属耶
愿奉军以从
余固笑而不信也
下载完整版《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 古代散文阅读精粹(山水游记、赠序、集引、序跋》Word试卷
相关资源搜索
最新同类资源
| 技术支持:QQ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号高中二年级语文学生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二年级语文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高中语文试卷-试卷下载
当前位置: - -
高中二年级语文学生学业水平测试
秘密★启用前
高中二年级语文学生学业水平测试
本试卷共8页,分两部分,共21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测试证号、姓名;同时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所有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72分)
一、现代文(7小题,36分)
&(一)阅读下面的实用文,完成1~2题。(12分)
本报讯 全国首座鲁迅和许广平的塑像明天在广州图书馆广场揭幕。专程前来广州参加揭幕仪式的鲁迅和许广平的独子周海婴在记者面前连夸塑像“形神兼备”,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生活中的鲁迅。
今年是鲁迅莅穗讲学80周年,为全面展现鲁迅先生风貌,继承和弘扬鲁迅精神,广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在充分尊重鲁迅家属意愿的基础上,决定在旧塑像原址上竖立一座鲁迅与许广平塑像。
周海婴在详细了解了这尊塑像并看了小样之后,对作者、著名雕塑家唐大禧说,形神都很好地表现出来了,而且很生活化!“以往的雕塑或其他艺术形式大都是把鲁迅塑造得不近人情、没有亲切感。”周海婴说,其实生活里的鲁迅总是笑眯眯的,“那时候也没必要老是绷着脸,文章写得犀利是针对社会现实的。”
周海婴回忆起了自己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诸多细节。“我没见过父亲发脾气、骂人,他是很和蔼的。和人谈话也是循循善诱的,实在和对方沟通不了,也不吵不闹,只是不讲话了。”
唐大禧说,过去鲁迅的形象是符号,革命的符号、战斗的符号,也是当时的武器;“他们让我创作这个作品,意思是想恢复一个真实的鲁迅。不要再那样简单化、符号化了。”周海婴的文章《鲁迅是谁》给了唐大禧很大的帮助。“所以我选择了一个生活中的鲁迅。”这个鲁迅形象的来源,是许广平最喜欢的一张鲁迅照片上的形象,很轻松,很潇洒。
此次许广平第一次被塑造成塑像,而且是和鲁迅在一起的。对此唐大禧可有压力?
“许广平的形象塑造并不难。她不能说很漂亮,但有端庄的一面。”唐大禧谈自己对许广平的理解。塑像完成后,不少人反映,许广平比鲁迅更像。
这尊塑像高3.5米,连底座高5.5米,和周围的环境很协调。这尊塑像,鲁迅坐着,许广平站着,“许广平是鲁迅的学生,而且也反映了她在生活上关心鲁迅,保护鲁迅。”唐大禧说。
记者获悉,原来在广场同一地点上竖立的鲁迅塑像经翻新后将转移到广州雕塑公园安放。
&(选自日《羊城晚报》) 
1.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周海婴连连称赞鲁迅塑像“很生活化”,因为塑像还原了真实的生活中的鲁迅。
B.在旧塑像原址上竖立一座鲁迅与许广平的塑像,有利于全面地展现鲁迅的风貌。
C.受鲁迅笔锋犀利的影响,以往的雕像大都把鲁迅塑造得不近人情、没有亲切感。
D.唐大禧非常喜欢鲁迅照片上的轻松潇洒的形象,这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
E.为了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创作者有意地把雕像塑造成许广平站着,鲁迅坐着。
2.这则新闻发表前,记者拟了两个标题:“生活中鲁迅总是微笑的”、“首座‘鲁迅与许广平’塑像明天揭幕”。你认为哪个标题更好?为什么?(6分)
(二)阅读下面的论述文,完成3~4题。(12分)
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
中国具有很多国家难以相比的悠久城建史。中国城市的记忆丰富绚丽,散落在角角落落,至今还俯拾皆是,其传统营造工艺历经千年依然具有生命力,这是当前的城市化进程中最需要珍惜、挖掘和发扬的地方。这种传统延承所带来的文化独特性,才是城市最有价值之处,才构成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而在相当长时间里,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流于简单地向西方学习,很多人希望城市从外观上都向发达国家靠近。很多旧城拆迁中,地方决策层都认为“太落后了”、“太破旧了”,非拆不可。
实际上,中国有非常优秀的城市化传统。和西方不同,中国从唐朝开始就出现很多城市。由于社会具有成熟的宗族礼法格局,到明代形成了建筑无城乡差别的城市。在皖南的山区里,现在可以看到遗存下来的非常成熟、优美、先进的古代建筑。把苏州切一块放到皖南山区的农村,或是把皖南农村的一部分放大挪到苏州,几乎是一样的。
从秦汉开始,人们就用夯土技术造房子,在杭州这座南方富庶大城,至今可以看到许多“土房子”,显示出秦汉建筑脉络的延续。看起来土得掉渣的夯土技术其实是高度理性的产物。“百年的砖千年的土”,中国古代造房子,很注重稳固和长久。
中国本土的建筑传统是一个循环营造的体系,有很多奇妙的细节,为现代建筑技术所不及。如传统的地渗技术,从地表大范围地向下渗透排水,效果很好。现在很多抛弃传统技术采用西方技术的建筑方式是花了大价钱,却制造出新的问题。这么说并不是简单地提倡复古,而是想说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存在很多“闪光点”,但是目前处于不被人重视的境地。
城市的魅力,不是来自于大楼有多高,马路有多宽,而是来自于文化的独特性。竞争力就来自于创造这种有差异性的文化的能力。
在很多城市,一些街道原本拥有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各种痕迹,有其独特的城市记忆,层次分明,形成历史线索的会合。它们不应该在一次次旧城改造中被全面“覆盖”更新,尤其不能简单地用“有没有住过名人”、“有没有发生过著名事件”作拆除与否的依据。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中国建筑文明并不是个别人和历史事件构成的,普遍意义上的大众生活才构成文化的根基,很多路边的小东西都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痕迹,但人们都把它们忽略了。
中国要变成有文化魅力的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动力就包括历史文化的记忆,这是产生自主创新灵感的土壤。而城市的文化价值不是简单的“先进”、“落后”之比较,而应该是“文化之差异”,从这个角度讲,面对越来越迅猛的城市化热潮,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已经到了无论怎样说都不为过的地步了。
(选自《新华文摘》2007第15期,有删改)
3.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6分)
A.城市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及其存在价值,完全决定了传统延承带来的文化独特性。
B.现在遗存下来优美、先进的古代建筑与当时社会成熟的宗族礼法格局密切相关。
C.生活中土得掉渣的夯土技术,反映出中国古代建造房子注重稳固和长久的理念。
D.那些没有住过名人、没有发生过著名事件的建筑是旧城改造中首先拆除的对象。
E.中国要变成有文化魅力的创新型国家,就必须全面保卫有先进文化价值的城市。
                       &
4.针对文章指出的在城市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列写两点“保卫我们城市传统”的建议。(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学作品,完成5~7题。(12分)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节选)
我不能研究这个山村的历史,也不愿用想象来装饰它。它像是一个民族在世界里消亡了,随着它一起消亡的是它所孕育的传说和故事。我们没有方法去追寻它们,只有在草木之间感到一些它们的余韵。
  最可爱的是那条小溪的水源,从我们对面山的山脚下涌出的泉水;它不分昼夜地在那儿流,几棵树环绕着它,形成一个阴凉的所在。我们感谢它,若是没有它,我们就不能在这里居住,那山村也不会曾经在这里滋长。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日那村里的人们。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的风雨,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它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都会感到几分亲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我深深理解了古人一首情诗里的句子:“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其次就是鼠曲草。这种在欧洲非登上阿尔卑斯山的高处不容易采撷得到的名贵的小草。在这里每逢暮春和初秋却一年两季地开遍了山坡。我爱它那从叶子演变成的,有白色茸毛的花朵,谦虚地掺杂在乱草的中间。但是在这谦虚里没有卑躬,只有纯洁,没有矜持,只有坚强。有谁要认识这小草的意义吗?我愿意指给他看:在夕阳里一座山丘的顶上,坐着一个村女,她聚精会神地在那里缝什么,一任她的羊在远远近近的山坡上吃草,四面是山,四面是树,她从不抬起头来张望一下,陪伴着她的是一丛一丛的鼠曲从杂草中露出头来。这时我正从城里来,我看见这幅图像,觉得我随身带来的纷扰都变成深秋的黄叶,自然而然地凋落了。这使我知道,一个小生命是怎样鄙弃了一切浮夸,孑然一身担当着一个大宇宙。那消逝了的村庄必定也曾经像是这个少女,抱着自己的朴质,春秋佳日,被这些白色的小草围绕着,在山腰里一言不语地负担着一切。后来一个横来的命运使它骤然死去,不留下一些夸耀后人的事迹。
  雨季是山上最热闹的时代,天天早晨我们都醒在一片山歌里。那是些从五六里外趁早上山来采菌子的人。下了一夜的雨,第二天太阳出来一蒸发,草间的菌子,俯拾皆是:有的红如胭脂,青如青苔,褐如牛肝,白如蛋白,还有一种赭色的,放在水里立即变成靛蓝的颜色。我们望着对面的山上,人人踏着潮湿,在草丛里,树根处,低头寻找新鲜的菌子。这是一种热闹,人们在其中并不忘却自己,各人盯着各人眼前的世界。这景象,在七十年前也不会两样。这些彩菌,不知点缀过多少民族童话,它们一定也滋养过那山村里的人们的身体和儿童的幻想吧。
  这中间,高高耸立起来那植物界里最高的树木,尤加利树。有时在月夜里,月光把被微风摇摆的叶子镀成银色,我们望着它每瞬间都在生长,仿佛把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周围,甚至全山都带着生长起来。望久了,自己的灵魂有些担当不起,感到悚然,好像对着一个崇高的严峻的圣者,你若不随着他走,就得和他离开,中间不容有妥协。但是,这种树本来是异乡的,移植到这里来并不久,那个山村恐怕不会梦想到它,正如一个人不会想到他死后的坟旁要栽什么树木。
两三年来,这一切,给我的生命许多滋养。但我相信它们也曾以同样的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村庄。这些风物,好像至今还在述说它的运命。在风雨如晦的时刻,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及一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
                      &
(选自粤教版《中国现代散文选读》)
5.作者抒写自己对山村历史余韵的感受时,主要举了哪几种具体的自然风物?(4分)
6.作者笔下的尤加利树主要有什么特征?请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作简要说明。(4分)
7.为什么消逝了的山村还能牵动作者的情思?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4分)
二、古诗文(8小题,36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州,纵士卒无赖。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椋芑鳎廴耸肿悖蹈桶挥郎希槐坌烊ィ磷采痹懈救恕_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
既署一月,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L者一人持马,至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今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
言未毕,再拜曰:“公幸教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命持马者去,旦日来。遂卧军中。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州由是无祸。
(节选自《段太尉逸事状》)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寓军州,纵士卒无赖    寓:驻扎
B.某为泾州,甚适,少事    适:安适
C.副元帅固负若属耶     &
D.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    设:安排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B. 无伤也,请辞于军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
不拘于时,学于余
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D. 罪且及副元帅
若属皆且为所虏        &
不出,火且尽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段太尉冒死为民除害的一组是(3分)
①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
②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
③解佩刀,选老L者一人持马,至门下。
④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
⑤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
⑥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
A.①③⑤          &
B.②③④
C.①④⑥          &
D.②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的士卒无赖,在州暴横异常,百姓的生命财产毫无保障。
B.白孝德不能容忍郭的士卒横行霸道,毅然委派段太尉去平乱。
C.段太尉坚持正义,不畏强暴,敢作敢为,一心为州百姓除害。
D.郭被段太尉晓以大义,示以利害,最终明白事理,改正错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3题。
比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节选自《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12.用“/”给文段中的划波浪线部分断句。(3分)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⑴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
⑵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二)默写与鉴赏(14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①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       &
(李商隐《锦瑟》)
②多情自古伤离别,       &
。今宵酒醒何处?       &
(柳永《雨霖铃》)
③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茕茕独立,       &
(李密《陈情表》)
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        &。如是而已。                      &
(韩愈《师说》)
15.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和“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中,“风流”所指的意思分别是什么?
⑵这两首词都是怀古之作,请指出它们在表达思想情感方面的异同。
第二部分 表达与交流(共78分)
三、表达与运用(5小题,18分)
1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悭吝qiān   联袂jué    亵渎dú    相形见绌chuò
B.杯杓zhuó   鬼蜮yù    蹙眉cù    暴殄天物zhĕn
C.皈依uī   
亘古èn  &
夙愿sù    相濡以沫rú
D.悚然shù   兑付 duì  &
模拟yǐ  &
千沟万壑hè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如今烧龙窑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但是这古老的建筑却保留下来,向人们叙述着当年独一无二的“活艺术”。
  B.美国加州发生的森林大火愈烧愈烈,受到火灾威胁的人们趋之若鹜,不得不迅速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栖身。
  C.《等待戈多》的作者贝克特于1969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使他在文学上的荣誉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D.《游褒禅山记》是一篇特别的游记,名为记游,实则借题发挥,借记游之酒杯达到浇作者心中块垒的目的。
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大量研究数据表明,戒烟不失为有效的一种降低肺癌发生率的途径,它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
  B.“搜房家居网”本着让广大购房者省时、省力、省钱为原则,组织了一场大型团购住房的活动。
  C.青山逶迤,绿带萦绕,令人心旷神怡,百里茶区生机勃勃,清香四溢,仿佛一片“茶的绿洲”。
  D.中国手机正成为全球手机厂商的必争之地,各种品牌的宣传广告铺天盖地,让人们眼花缭乱。
19.学校要开展“走进自然”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符合标语的语体特征。(5分)
   宣传标语:                 
            &
20.下面的手机短信缺少了关键信息,请你在适当的地方补上,使之表达准确清晰。(4分)
为庆祝天海路18号首层营业分店日上午9时正式开业,凡当月亲临本店的顾客,均可获得精美礼品一份,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答:在“       &
”之后补上“        &
____________”。
四、写作(1小题,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60分)
据媒体报道,由于一些借阅者没有按时归还图书,致使某省图书馆数千册图书滞留在外,影响了馆藏图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给其他读者借阅带来了不便。为了收回这些逾期未还的图书,该省图书馆在当地媒体上发布公告,开通“免责还书绿色通道”:如果读者在一周内归还图书,无论超期多久,都不需要提供任何解释,不需要缴纳任何罚款。这一举措推出后,短短7天的时间,就有980名读者还回了1521册图书。许多流失在外的珍贵图书又重新回到了图书馆,1993年借出的英文孤本书也在14年后得以归还。一些老读者在归还数年之前借出的图书时,还表示了真诚的歉意。对这种开通“免责还书绿色通道”的尝试,各界观点不一。
请你就以上材料,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发表你的见解,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72分)
一、现代文(7题,36分)
(一)实用文(12分)
1.(6分。每项3分。)
D E (D项 原文是说“最喜欢的鲁迅一张照片上的形象”的是许广平,而不是“唐大禧”,也没有说“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E项“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不是设计雕像的目的,而是雕像安放后的效果。)
2.(6分)
  &⑴“生活中鲁迅总是微笑的”更好。因为这个标题新颖(醒目),与新闻主体内容吻合(突出新闻主体内容)。
(明确表态1分,“新颖”或“醒目”3分,“与新闻主体内容吻合”2分。)
⑵“首座‘鲁迅与许广平’塑像明天揭幕”更好。因为这个标题明确(清晰),完整概括了新闻的内容。
(明确表态1分,“明确”或“清晰”3分,“完整概括了新闻内容”2分。)
(二)论述文(12分)
3.(6分。每项3分。)
B C (A项原文说构成“城市最有价值之处”和“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的是“传统延承带来的文化独特性”,而不是“价值决定文化独特性”。 D项原文是说“不能简单地用‘有没有住过名人’、‘有没有发生过著名事件’作拆除与否的依据”,而不是作为“旧城改造中首先拆除的对象”。 E项原文是说“中国要变成有文化魅力的创新型国家”就要“保卫我们城市的传统”,而不是“全面保卫有先进文化价值的城市”,且“城市的文化价值不是简单的‘先进’、‘落后’之比较”。)
4.(6分)
① 重视挖掘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闪光点。(见第5段)
② 充分利用仍然具有生命力的传统营造工艺。(见第1段)
③ 重视保护城市中存在于大众生活的历史文化遗迹。(见第7段)
④ 不要简单地模仿、搬用西方技术的建筑方式。(见第2、5段)
(每点3分,答出其中两点得满分。)
(三)文学作品(12分)
5.小溪、鼠曲草、彩菌、尤加利树。
(4分。每个1分。)
6.生命力旺盛。“它每瞬间都在生长”(或“仿佛把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周围,甚至全山都带着生长起来”、“这种树本来是异乡的,移植到这里来并不久”)这表现出尤加利树旺盛的生命力。
(4分。“生命力旺盛”2分,找出相关语句1分,说明1分。)
 7.因为山野仍以光色传递着生命的信息,体现了生生不息的特征,让作者感受到生命性格的意义。
(4分。扣住“生生不息”意思作答,言之成理3分,语句通顺1分。)
二、古诗文(8题,36分)
(一)文言文(22分)
8.C(3分。“对不起”。)
9.D(3分。副词,“将要”。后一句出自《游褒禅山记》。 A介词,“把”/介词,“凭借”,出自《项脊轩志》。B介词,“到”/介词,“被”,出自《师说》。C介词,“替”/介词,“被”,出自《鸿门宴》。)
10.B(3分。①段太尉向白孝德请命。⑤段太尉劝喻郭。⑥郭对部下下命令。)
11.B(3分。白孝德对郭士卒的所为不敢过问,经段太尉请命后,才依照段太尉的请求来做。)
12.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3分。错1处扣1分,错2处扣2分,错3处以上不得分。)
13.(7分)
⑴夜色中登上华子冈,见辋水泛起涟漪,水月相映,月光随波荡漾。
  (4分。原文三个分句,每个分句大意1分;语言通畅1分。)
⑵村子里晚上捣谷的声音,又与稀疏的钟声相互交错。
   (3分。原文两个分句,每个分句大意1分;语言通畅1分。)
(二)默写与鉴赏(14分)
14.①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②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杨柳岸晓风残月
③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
④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6分。按小题计算,答对一空得1分,错、漏、多字该空不得分。多选只按前3题给分。)
15.⑴两个“风流”中,前者指有功绩又有文采的(人),后者指英雄的流风余韵。
(2分。每个1分。)
⑵同:都表达了壮志未酬、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
异:苏词侧重抒发个人的惆怅和忧闷的情感;辛词侧重抒发对国事的忧虑和悲愤的情感。
(6分。相同点2分,不同点各2分。)
第二部分 表达与交流(共78分)
三、表达与运用(5题,18分)
16. C(3分。A项“袂”应读为mèi;“绌”应读为chù。B项“杓”应读为sháo;“殄”应读为tiǎn 。D项“悚”应读为sǒn;“拟”应读成nǐ。)
17.B(3分。“趋之若鹜”指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多有贬义,句子讲人们撤离火灾现场,不符合语境。A项“独一无二”指只此一个,别无其他。C项“登峰造极”指到达山峰绝顶,比喻造诣精绝,也泛指达到极点。D项“借题发挥”指借某事为题而发表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真正的意见,或指以借做某事为理由而做别的事情。)
18.C(3分。A项语序不当,“有效的”不能修饰“一种”,应放在“降低”或“途径”
之前。B项结构混乱,“本着省时、省力、省钱的原则”与“以省时、省力、省钱为
原则”句式杂糅,只能取其中一种句式。D项搭配不当,“手机”与“必争之地”不
能搭配,应在“手机”后加上“市场”。)
19.示例:
拥抱自然,牵手自然,在自然中领悟人生! 
探索自然奥秘,拥抱绿色人生!
保卫市肺白云山,共享绿色美家园!
亲近海洋,体悟生命!
(5分。有与“自然”相关的主题词2分,简洁2分,号召力1分。)
20. 在“天海二路18号首层”之后补上“国丽电器”(或“天然SPA美容”、“顶呱呱
饰品”、“徐记老爷鸡”……)。
(4分。找准位置2分,补充内容合理2分。)
四、写作(1题,60分)
21.作文(60分)
内容 30 分
一等(30―25)
二等(24―19)
三等(18―13)
四等(12―0)
切合题意 观点突出 材料充实
符合题意 观点明确 材料较充实
基本符合题意 观点基本明确 材料单薄
偏离题意 论点不明或立意不当 材料散乱
一等(30―25)
二等(24―19)
三等(18―13)
四等(12―0)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书写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书写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书写潦草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烛之武退秦师句式特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