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一化学走进新课程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教书“匠”
当前位置:
&&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作者:其其格文章来源: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点击数:5124
以《新课程标准》为代表的教学改革是继创新教育呼声之后的一个最具体、最实际的现实性改革。新的改革要求我们以新的视角去审视数学学具的现实内涵,并以发展性的眼光全面、现实的审读它的价值取向。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为数学课程目标体系成功的设置了一个支点。它将所有数学课程目标的达成集中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之中。数学活动就是支撑数学课程目标体系的最佳支点。数学活动的进行又是学生借助学具发挥潜力,创造性展示的过程。所以,学具的多维度使用是数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学具是知识的载体,它最根本的价值目标是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数学学具就是通过&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经历数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观察,切实深刻的操作、试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体味数学,从而内化数学思维。
数学的创造性开发需要我们多维度的认识数学学具的价值取向:工具性价值取向,生活性价值取向,科学性价值取向,有效性价值取向。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数学学具的价值目标,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体系的建构。
客服电话:8
您最喜欢的资源是: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如有问题,请及时发送站内信,比如侵权问题,我会及时处理。价格问题也可以商讨。我在别处还有很多文档,特别是中小学教育资源方面,如有需要请及时发送站内信件。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2012年新课程标准考试试题
下载积分:100
内容提示:2012年新课程标准考试试题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81|
上传日期: 20:11:4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012年新课程标准考试试题
官方公共微信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摘要——“国培计划(2012)”淮北师大初中语文置换脱产研修系列(二)
发布时间:&&&&&&文章来源:临北初中&&&&&&作者:王殿雷
【浏览次数:1580】&&&&&&【字体大小:
】&&&&&&【】&&&&&&【】
日,淮北市教育局教研室特级教师、副教授张敬邻做了语文(2011版)课程标准解读。拣选几点以飨读者。
一、十年课改对课标精神的贯彻究竟做得如何呢?
客观地说,十年课改无论中学还是小学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负面的影响。
首先,在教育和教学观念上已经产生了大的突破,比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人为本、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等等,新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其次,教学方法也被广大教师所接受,比如:启发式教学、点拨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等都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过去虽然我们都曾经提过,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虽然,我们的课堂还或多或少地存在不同的问题,但是平心而论,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比十年前无论教育理念还是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程改革激活了我们的课堂教学,课程改革促使我们思考教育的根本问题,让我们在应试教育的同时抽出时间想想教育的本质问题,让我们从育人的方向出发教好书、上好课、育好人,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振兴角度从事教育工作。
当然,课程标准的实施并不那么顺利,各地各校推行课标精神也非完全一样,各人的学习、理解、领悟、运用也不在同一水平。有的学校实施起来障碍多、难度大,甚至“水过地皮湿”,上课还是老一套的也有。课改的本意让学生减轻负担,但是越减负担越重,加重负担的形式各种各样:
①有因教材的缘故,比如高中模块化教学,模块增加,教材篇数增多,书本费增多,教辅书加厚,家庭和学生自然一起增负;
②有因应试的缘故,比如小升初、初升高,前者要求就近免试入学,但是有的学校非要考试,后者升学压力大,老师就要加班加点,家长就要把学生送进各种补习班,让学生承受与其年龄不符的压力。
③有的因社会的原因,比如:课改竭力反对“竞技”式教育,可是社会几乎集体抗拒,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教育不断提前、超前,提前到小学,提前到学前班,提前到“胎教”,超前给孩子灌输知识。学生能不增负吗?而且尤其是胎儿在母体之中最需要安静的生活,但是人们却非要去打扰他们平静的生活,给他们的生活环境制造难以承受的噪音,这不是折磨他们吗?
幼儿时期本应是以游戏为乐,在游戏中增长知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而如今人们却发疯似地反其道而行之,使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中学化。
④有的因老师原因,比如:对课标的理解有偏差,割裂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将二者对立起来,强调“人文性”就不敢提“工具性”,于是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上成环保课,缺少了“语文味”,自己对课标理解有偏却把责任推到课改上。问题可能还更多,我们就不一一罗列了。
这些,在课改进行到十周年之际,有必要进行认真地总结反思。首先课程标准做了认真的修订,2011年版的课标,相比实验稿更完善,更科学,更可行。
二、语文课程性质的确定
《2011版语文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说得更加明确,直接给语文课程下定义了——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把几千年来多少人都没有讲清楚的问题,用一句话就讲清楚了。但是否是最终的定义,也还需要时日来检验。)
语文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先问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课。新课标认为,开设这门课程,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本国的语言文字。
&&&&叶老关于语文是什么,曾作过解释:即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又说:“语文”包括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文化。“语文”是“语言文字”也好,是“语言文学”也好,是“语言文章”也罢,是语言文化也罢,其核心内容都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实用性的运用和艺术化的运用——为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事务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与他人交流沟通(应用文体),为了表达对人、事、物、景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运用语言文字,通过形象抒发自己的情怀(文学文体)。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个定义表达了两层意思:第一,说明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应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第二,这门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
要注意,在字面上出现的是“语言”和“文字”,实际上课程内容涉及的是语言文字的“作品”——说话和文章,也少不了口头和书面的文学,内中也隐含着文化的信息。
应用性的文体有自己的特点,一般不用或少用文学的手法。比如,2012年中考的综合类题目——写一张借条,很多考生不会写或写得不规范,明明是借条,非要写成申请书;明明是实用文体,非要加上文学类的手法加以渲染。或响应学校号召,或美化环境,或热爱劳动,或绿化祖国……
学生要学的不仅是“语言”和“文字”,而且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当然需要掌握一定量的字和词,包括它们的音、形、义、结构、用法。还要进而掌握一定量的由字词构成的言语运用范例,通过它们熟悉语言文字及其“作品”的构成方式,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从而学会根据表达目的、对象和语境的特点获取信息和表达交流的技巧。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语文的学习和教学须在“语言文字运用”上多下功夫,包括实用的语文运用和审美的语文运用。
三、2011版课标的调整与充实
(一)调整与完善
据说新修订的课标与实验稿相比,光是文字修改就有200多处。这说明从2007年以来经过由下而上的讨论,经过反复的推敲琢磨,对实验稿的内容和相关的表述做了必要的增删调整,充实完善。
比如,对课程性质,“实验稿”有多处文字都作了说明。除了“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也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建议”部分还提出“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要求,但这些表述显然还不够集中、鲜明,在教学实践领域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2011版课标”对课程性质做了集中的阐述,并以下定义的形式作了说明。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们对语文的理解,几千年来一直都没多大进展,虽然人们都有过不同的思考。这也告诉我们,对一件事物的理解总是有过程的,而且课程改革促进了人们对语文课程内涵的深入探讨,使其一步步地廓清内涵,一步步地彰显本质,人们的探讨也会一步步接近真理。相信,“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会引起语文教学界极大的注意,也会给今后的语文教学带来巨大的变化。
还有一些变动值得注意:有的部分原先设计的目标难度过高,这次适当降低了(降低难度);有的力求使各学段的梯度和层次及有关表述更加清晰(表述清晰);有的补充相应的措施和说明(补充说明),例如强调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的关键作用,要求高度重视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对于推荐阅读书目和诵读篇目也作了一定的调整和补充。
实验稿“基本理念”第四条第一段的结尾“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修改为“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建设的成果落到学生身上,应当体现出综合的效益,因此这里换用了当前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语文素养”与“养成”,修改后,突出了当前语文课程实施的基本模式——“素养—养成”。
本次修订课标的过程中,在特定年级发现了一些类似不该难为孩子的学习内容,譬如,我们到底应该把写作放在那一个年级开始?有老师建议要把习作的起始年级下放,认为越早开始习作,越有利于语言的发展。其实,这样的建议,早在2500年前就被孔子及其门徒们否定了,《礼记·学记》就指出:“禁于未发之谓豫,可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顺,相观而善之谓摩。”豫时顺摩(四兴),“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又言“学不躐等也”。
第四学段“口语交际”目标“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之类,明显要求过高,本次修订,改为“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这些修订,都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条目合并——
“2011版”与实验稿相比,“学段目标与内容”的数量发生了一些变化,从130条变成了113条,认真阅读之后就会发现,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在修订时为了表述的更清楚,将一些相关的目标和内容进行了合并重组。
例如,“教学目标与内容”之第四学段的“阅读”部分前三条就合并成2条;其第九、第十条合并为第八条(这一条里还增加了“新闻和说明性文章”以及“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
当然,也对一些重要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和完善。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识字与写字”部分的变化。
其它地方也有调整和完善的部分,就不一一说明,我们可以细细地比对,体悟修订者求实的态度和用心。
(二)充实与加强
增加的内容主要有二点。
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作用。
如“基本理念”第二条中加写了“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这里强调了语文课程必须注重体现的思想感情倾向和价值取向,同时提示要把这些要求跟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结合起来。这样既重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学科中的贯串要求,也注意了不脱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个体情感体验活动,体现了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
二是更好地体现促进学生养成全面的语文素养的策略,突出培养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目标。
如“基本理念”第一条,大体概括了“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包括&“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积累”“语感”“思维能力”,以及“适应实际需要的……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一次修订补充了“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素养应该包含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方法和习惯。
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叶圣陶所说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境界。一个学生如果有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且能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1版中,“习惯”一词出现的频率很高,有22次之多,比实验稿多了8次。如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等,由此可以看出语文学习“习惯”养成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既是促进语文学习的重要因素,又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基本内容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比如,如果养成了爱读课外书的习惯,就可以获得比别人多得多的知识;如果养成读书时“眼到、手到、心到”的习惯,就不仅能摘记下许多宝贵的资料,而且可以提高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如果读课文养成了多问的习惯,久而久之,就会提高审题、立意、选材、布局、写作技巧、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能力。
在“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一句中,补充: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一语,意在表达:语文教育加强育人作用,须立足于通过渗透的不是采用与语言文字教育平行外加的方式。
以下“基本理念”的第三条的第一段有所补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具体表现在“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
第二段(2011版)在文段中有所增加,做出阐释(作对比阅读):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实验稿)
“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2011版)
“基本理念”的第四条第一段也有增加,做出补充提示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实验稿)
“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2011版)
此次课标修订中,适当增加了儒家以外的作品,初中部分增加了《庄子一则》(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亦若是则已)、《礼记一则》(虽有嘉肴—教学相长)、《列子一则》(伯牙善古琴……吾于何逃声哉)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在儒家作品中增加了《孟子三则》(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也是一个很好的调整与加强,因为真正的民本思想,“仁政”治国,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实是孟子的贡献,始终盯着孔子一个人的作品做文章,着实有着很大的风险。希望在语文教材的编写上,在日常语文教学的实施中,能够有更大的突破,更好的创新。
关于“写作教学建议”最后一节,“善于运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改为“积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与网络优势”。一方面鼓励教师和学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积极使用新的媒体、新的手段,丰富表达形式,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合理使用。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何在课程标准的字里行间,体现这一原则,渗透这一精神,却任重道远,或者说,我们可能还没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不过也有不少人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比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利用多媒体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等。短信、网络、微博已经成为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不是站在高处与他们对话,我们就必然失去引导者的地位。
长期以来,在语文课堂上,我们甚至一直在回避现实,包括规定不允许网络语言进入学生作文等等。其实,有些网络语言真的很有魅力、甚至极有表现力,进不进文章完全可以随作者的便;我们是不是能够读懂,是不是认可,又是我们读者的权利。如果我们遇到那些令人拍案的文字,何必还要再去斟酌甚至打探一下是否是网络语言?只要我们吃到的是新鲜而美味的鸡蛋,又何必管是什么鸡下的呢?
四、课标的新亮点
(一)更加重视写字与书法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人们的书写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汉字书写水平降低的情况比较普遍。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物化成果,也是民族心理积淀的成果。提高学生的基本文字修养,重视识字与写字教学已经刻不容缓——招聘教师时许多人不敢写粉笔字,公开课上不敢板书……
书法,是民族的瑰宝,就像筷子和毛笔一样,是民族的象征,然而如今都弃之不用,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各个学段都明确提出了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识、写汉字的兴趣。加强写字教学的分量,从一年级到九年级都有相关的规定,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教学建议”的“具体建议”要求;“&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二)降低初学汉字阶段的识字量和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写字量。
实验稿规定: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第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第四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这次修订之后,第一学段规定“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第二学段规定“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不变,“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第四学段也不变,规定“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
降低了初学汉字阶段(一到四年级)的识字量,整体调整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写字量要求,提倡“多认少写”,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识字和写字教学的质量。
为帮助教材编写和教师开展写字教学,“2011版课标”附件中增加了两个字表,即《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该表是识字、写字教学的基本字表。共有300字。这些字构形简单,重现率高,其中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先学这些字,有利于大号识字、写字的基础,有利于发展识字、写字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这是第一学段教科书中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内容。该表以帮助大家在“多认少写”的原则下,掌握哪些字应该“先认先写”,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内,最终应该掌握哪些汉字。
《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共收常用汉字3500个,根据它们在当代各类汉语阅读材料中的出现频率和汉字教学的需要,又分成两个字表。提供这样的字表,便于在教材编写中安排汉字教学的设计,也便于开展对汉字教学的评估。字表一2500字,可作为第二、第三学段识字写字教学评价的依据。字表二1000字,多数用于第四学段教学及其评价。
(三)阅读教学新理念
分为:①重视读书,②规定阅读量,③确定背诵的篇目和数量。
1、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老师应加强阅读指导,但不应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
课标特别提出学习语文必须注重读书,注重积累和语感培养,注重品味、感受和体验,注重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
“教学建议”之“关于阅读教学”:“&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1、“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有悖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记》言:“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如果“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就是剥夺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阅读实践。
2、“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是有害的。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应该是个性化的,不可能千篇一律,也不可能模式化,如果硬要代替它,一来不可能是学生的体验,二来只能僵化学生的思维,因而是有害的。
3、合作学习(集体讨论)与自主学习(个人阅读)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充分发挥个人的阅读潜能,在钻研文本的过程中体现阅读的个性化。合作学习则如燧石相击而绽放出思想的火花,你用自己的思想撞击别人的思想,又用别人的思想引爆自己的思想。这二种学习方式不可互相取代。
又说“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400万字。
如何处理名著导读?
一是读整本的书;
二是养成读书的习惯(素养);
三是扩大阅读量是学好语文的必经之路;
四是“读好书”,提高读书品味,“取法乎上”,培养审美趣味儿,提高审美能力。
“2011版课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格外关注。九年要求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包括古代和现代的中外作品。课标推出“优秀诗文背诵篇目”,从小学到初中共136篇(段),比实验稿多出16篇(段),其中1-6年级75篇,7-9年级61篇。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个量大了一些,专家认为,九年背诵这些还是适量的,绝大多数学生可以完成。
要学好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课标所要求和建议的阅读教学,包括课外阅读,重在养成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然而应试教育是扼杀阅读兴趣的,是反对广泛和大量地阅读的。
(四)关于写作教学
1、关于“写作”的目标。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强调“对写话有兴趣”;第二学段开始“习作”,这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小学二年级就布置写作文是不合适的。小学一二年级定位于“写话”,三四年级才开始“习作”,初中才是“写作”“作文”。
2、对实施写作教学提出的具体建议
第一,准确把握阶段目标,根据学段的特点组织教学。就“观察”而言,要求第一学段“留心周围事物”;第二学段“观察周围事物”;第三学段“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第四学段“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此,“教学建议”突出了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这四种写作能力,所以写作能力不仅仅是表达能力。&观察、思考是表达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不能只靠语言文字的训练。
第三、注重学生自主写作与自由表达。写作是创造性活动,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和自由表达创设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强调作文教学一定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解放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放开手脚,表达真情实感。不要一味的命题作文,要改进命题方式,贴近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自主拟题,给其自主选题的机会。
第四,重视写作的过程与实践。重视写作过程的指导,引导学生在写作实践过程中学会写作。在写作实践过程中,学会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修改,这些环节都是写好每篇作文不可缺少的。学生的写作能力只能在写作实践中得到提高。现在作文教学那种完全面向考试,只教套题作文,宿构作文,馅饼作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容易助长假大空的文风,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有很强的负面作用。所以课标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学生要写&“放胆文”,“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反对“以考代练”、不考试不写作文、很少批甚至不批作文,这些都是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写不好作文的。“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作练字的过程。”
五、几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关于语法修辞知识
关于语法修辞知识,即所谓“基础知识”问题,在课标实验稿“基本理念”里,有这样一句“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在“2011版课标”中则删去了。
本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涉及到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文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指导与点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而不在于对知识系统的记忆。因此,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
本标准通过所附的“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对相关内容略加展开,大致规定教学中点拨的范围和难度;这一部分提到有关的名称,则便于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语言现象和问题时称说。关于语言结构和运用的规律,须让学生在具有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语感的基础上,在实际运用中逐步体味把握。
这里特别强调: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
在“教学建议”里说,“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
(二)关于“训练”问题
“训练”是咱们老师比较关注的。在实验稿里,它是只字不提。当年我们都感到十分茫然不解,学语文怎能不训练呢?圣人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怎能光学就不习不练呢?钱梦龙过去的“三为主”,就提倡“训练为主线”。课标制订者解释说,为了对付题海战术,所以闭口不提“训练”二字,那叫“矫枉过正”,意思不过正不能矫枉。
现在新课标里依然不提“训练”,课标制订的权威、北大教授温儒敏解释说,新课标倡导的是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所以不再把“训练”作为唯一的教学方式,也不再作为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但这不等于排斥训练,语文学习肯定还是要有必要的训练的。在课标的表述中,“训练”往往被包含在新的“语文素养—养成”的课程模式中,这个词没有频繁出现。
不过“训练”依然是个值得讨究的问题。语文课程的“有学无习”和“有课无程”,在所有中小学课程中也属独一无二。“无程”源于不知道该教什么和训练什么,因此没有一个适合的程序。华东师大王荣生教授的课题“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就主要是讨论教什么的问题,但是“练什么”依然十分模糊,人们至今心里没数。既然从课程标准到众多教材,都搞不清什么是语文课程的知识体系,什么是语文课程的科学系列,还有什么效益与效率可言呢?
在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系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主旨,就是他说的“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一是内容方面固然不容忽视,而方法方面尤其应当注重;二是语文“它比文学宽广得多”,“教学国文并不等于教学文学”。(《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过去我们看到,“内容”方面总是被教得很多很多,而“方法”方面则很少重视,即使注意到了,教师也多半不知道该教什么和怎么教。这既是历史现象,更是严重的现实状况。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但教什么是否应该有所侧重?该侧重什么?叶圣陶先生明确主张:“应该侧重形式的讨究。透过语言形式理解语言内容,凭借理解语言内容更进而品味语言形式,学习运用语言形式的规律、技巧,也包括语言本身,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现实目的。将语言形式教学作为主体和主线,正是语文区别于穿过语言直达内容的其它课程的根本标志。然而实际教学则几乎相反,不少教师只是浅表地掠过语言形式而直奔思想内容,并习惯性地加以阐说和发挥,不受言语形式制约的人文说教,致使教学内容泡沫化和空心化,早已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陈日亮《语文之何以为教》见《语文教学通讯》20126A扉页)
(三)针对课改实验出现的相关问题
“教学建议”中提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在“阅读教学建议”中还提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如果在语文课程实践中,能够遵循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这些原则开展积极的实践,语文课程实施的质量会进一步提高。
(三)一些关键词和新提法
语文新课标中,一些关键词和新提法,里面包含新的教育理念,应该作为学习和掌握的要点。比如:一是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三是注重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注重积累、感悟、实践和综合性学习,注重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四是遵循语文教育规律,体现学科目标和内容的循序渐进;五是合理地设计课程目标和内容,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
这里重点讲述的是“2011版语文课标”的变化之处,还有大量没有变化的这里少讲或没讲到,少讲或没讲的并不是说就不重要了,而是诸位对它比较熟悉的缘故。
其它如“三个维度”在一堂课里不必平均用力,平分秋色;关于“学段目标与内容”中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与综合性学习的评价问题等方面。课标中更加细致具体,便于操作,这里也不过多介绍。
张老师的讲座非常精彩,解读全面有深度,条分缕析有新意。特别是针对《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的一些内容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如写作的起始学段问题,如训练的问题,以及现实中一些教师对课标的误读,都有纠偏的作用。推荐个大家,希望有所裨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课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