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分级与教学基本要求是什么意思呀

大学英语分级计时阅读(3级)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大学英语分级计时阅读(3级)本词条缺少概述,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页&&&&数363ISBN6
内容取材广泛,难易适度;
语言现象由简到繁,词汇范围由窄到宽;
课文难度步步增高,深度广度渐次加大。
“大学英语分级计时阅读”丛书分为六册,是一套为大学本科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读者编写的辅助教材,可供教师在课堂上与精读课教材同步使用,也可供大学生在课后自己计时阅读。正如你在使用本套书的过程中所能看到的:其内容取材广泛、难易适度,按照大学本科生1-6级一级级之间客观存在的英语水平和综合知识的差异,使课文内容阶梯上升。语言现象由简到繁,词汇范围由窄到宽,课文难度步步增高,深度广度渐次加大。文字力求规范、情趣多样、知识性强,从哲理上对读者有所启迪。
一、本丛书的编写结构。
本丛书共分六册,与大学本科的英语教学一到六级各级的分级一一对应,一级一册。其课文篇幅和难度逐册加大,尽量与相应的级差相适合,每课课文的生词数量不得超过核级大纲规定的百分之三,即以500词的课文为例,生词量不得超过15个。至于现象,因为高中阶段学生实际上已将语法学完了一遍,故对各课中的语法现象不作太大限制,但其句式长短、结构的复杂性都有严格控制。
本丛书的每个分册编有课文50篇,长度由第一分册的300-400词左右到第五、六分册的600到700词左右。每10篇课文划为一个单元,每单元后附有后课的练习答案。
为使本书的读者学用方便,对所阅读的课文有较深刻的理解,每课后均编有10个阅读理解和5个词汇用法多项选择题目。每课课文均附有与课文内容尽量贴切的。这些练习设置的目的,一是供读者检查自己阅读理解的实际程序和答对率,二是检查自己对该篇课文中重点词语用法的理解水平。如果感觉没有把握或答错了,可及时翻阅单元后面所附的解释,并适当重读或查阅工具书以求得到明晰透彻的理解。
本丛书每课课文后的注释部分,根据繁简适度的原则,对文章作者的意图以及有关的语言现象(语法难点和词汇用法)所作的解释,都尽量做得适合读者的具体水平,以其为读者提高阅读能力、顺利通过相应的等级考试铺平道路。
二、阅读速度的控制和阅读理解的深度。
三、要善于发掘和利用本教程的潜力,促进自己多种阅读技能的形成。
四、使用本教程的约法三章。
五、大纲对阅读理解的要求与本级对阅读速度的要求。
六、利用本册书进行计时阅读训练时,如何把握训练速度。
本书是第三分册,与普通高校大学本科生二年级第一学期的英语水平相当。其目标是通过四六级考试的三级考试。为了适应这一水平学生的快速阅读训练要求,本册所选课文内容都比大学英语正式教材的难度略低一些。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basis在on a/an...basis中的特殊意义--《大学英语》1993年02期
basis在on a/an...basis中的特殊意义
【摘要】:正 大多数英汉辞典给“basis”一词的中文释义是“基础”、“根据”、”原则”等。这些释义为学英文的人所熟知。然而,当读到《大学英语》第一册第6单元中的“Mr.Hobbs worried that his plant was getting too big and ineffecient,so beasked me to come in on a short-term basis as a consultant,”的句子时,如再套用前述释义来解释“basis”时,理解上就会发生困难。其实,“basis”一词除了“基础”、“根据”和“原则”等常用释义外,它还有一种特殊的含义。英国新近出版的有
【关键词】:
【正文快照】:
大多数英汉辞典给“basis”一词的中文释义是“基础”、“根据”、‘原则”等。这些释义为学英文的人所熟知。然而,当读到《大学英语》第一册第6单元中的“Mr.Hobbs worried that his plant was getting too big and ineffeeient,soh。asked me to eome in on a short一term b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丕炎;[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0年01期
;[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0年06期
黄嘉德;;[J];山东外语教学;1980年01期
邵铁生;[J];外国文学;1981年06期
;[J];辞书研究;1981年01期
刘育熙;[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黄国文;[J];现代外语;1982年04期
,志文;[J];译林;1982年03期
爱德华·盖茨;伟尚;;[J];辞书研究;1982年02期
张学泗;;[J];四川教育;198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龚彦如;李竹;冯志伟;;[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杜再玲;;[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林敦川;;[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第十二届科学论文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俞石明;;[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第十二届科学论文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崔建粤;;[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崔建粤;;[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徐伟成;;[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吴蕾;;[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梁红梅;尹晓霞;李宇庄;;[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张殿玉;;[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宗炎;[N];光明日报;2000年
中国人民大学外语系副教授
田育英;[N];光明日报;2000年
中国人民大学外语系副教授
田育英;[N];中华读书报;2000年
陈国利;[N];光明日报;2001年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王守仁;[N];光明日报;2001年
小李;[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余慧明;[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黄松飞;[N];中华读书报;2001年
红娟;[N];中华读书报;2001年
郑丽英;[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冯长甫;[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尤春芝;[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曾晖;[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谭燕保;[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方芳;[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李冰冰;[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蒋业梅;[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赵浩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沈姝;[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杨倩;[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分级教学与民族高校大学英语教学
下载积分:1099
内容提示:分级教学与民族高校大学英语教学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1:13:3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分级教学与民族高校大学英语教学.PDF
官方公共微信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ESP教学在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的构建
为您推荐的文章标签:,,,,(原作者:陈芳)摘要:ESP教学是指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比较了大学英语ESP教学和双语教学的区别,提出了构建ESP教学的依据和意义。
关键词:ESP教学;专门用途英语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文化的国际化,中国与国际市场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企业越来越青睐既有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能熟练地运用英语与外商进行专业方面的技术交流、谈判与合作。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打到所开课程的5%-10%”。为顺应社会对人才素质需求的变化及教育部关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文件精神,各高校积极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目前在高校试点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主要是分级教学,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以及双语教学。
所谓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是指在大学新生进人学校后,以水平测试的方式,将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而进行分层次教学,即按学生不同的英语水平分班,将水平相当的学生集中教学,有针对的教学。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内容可在教学大纲基础上适当调整,以适应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
ESP教学,即专门用途英语,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开设的英语课程。ESP教学的特征:一是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二是内容上与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三是词汇、句法和语篇上放在与特定专业、职业相关的活动的语言运用上;四是与普通英语形成对照。
双语教学就是将母语以外的另一种语言应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各种学科的教学,使第二语言的学习与各学科知识的获取同步进行(王本华,2003)。双语教学主要是由专业课的老师用英语进行教学。
从这三者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ESP教学是介于分级教学与双语教学中的一种教学形式。ESP教学是由单纯的学习英语到应用英语的过度,是一种纽带,是将英语知识和学生的专业知识有机的结合。
一 构建ESP教学的依据
1.ESP教学设置是教学环节的必要
大学英语教学重点强调的是英语语言的共性,传授的是普通英语语言知识。学生很少接触专业性的文体,对专业性的文章特点,构词规律,句法,篇章结构及风格和修辞不甚了解。一旦进入双语教学阶段,接踵而来的专业词汇和文体结果使学生无所适从,即使是英文基础好的学生也不知所措。
双语教学强调的是专业知识的传授。师资主要来源于专业课教师,他们的教学重点在于对专业知识的解释上,而且他们对于用英语教学,还存在信心不足的现象。教师更多的倾向于用中文来翻译专业文章,教学目的也只局限于通读,泛读。
而ESP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之后和双语教学之前的一种衔接教学,既能够兼顾普通语言现象,又能体现专业性的特点。能够以英语这种语言,向学生介绍专业性文章的格式,了解专业性文章的文体和层次,从而使学生能较顺利地进入专业英语学习阶段,开始专业文献的阅读,为今后的双语教学打下扎实基础。
2.分级教学实践成果是实施ESP教学的基础
随着高等学校学生人数的扩大,在校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班与班之间存在着差异,班级内部学生间的英语水平也相当大。部分学生基础薄弱,课堂效率低,无法用英语进行交流,甚至连教师上课的所表达的英文也无法听懂。而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得不耐着性子与其他不同水平的学生一起听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解重复的语法、单词,做枯燥的四级试卷,分析解题技巧。整个局面最终就是学生抱怨英语课没意思,枯燥乏味,上课打瞌睡、做不相关事情的不乏其人,经常逃课、旷课的现象更是履禁不止;同时教师也抱怨学生不爱学习,不好好配合,教学效果不显著。这一方面既挫伤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助长了部分学生一味追逐于过四、六级的功利心态,而体会不到英语学习的真正价值及乐趣所在。另一方面也严重打击了教师的授课激情。
针对这种情况,我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目标定位,对大学英语实习分级教学。在06级新生中,最先展开试点,并逐步扩大。
在新生进行摸底考试之后,根据文科,理科,工科学生成绩,分别将学生分成A.B.C三个等级班,其中C班为成绩最好班。对这三个等级班进行动态教学和管理。
(1)动态教学任务。针对学生水平,在使用同一教材情况下,A.B.C三个等级班,所要求完成的课程内容不同。A班只要求达到基本单元量,B班在A班基础上多一个单元量,而C班则要多二个单元量。C班学生要求的课后阅读量要多于其他班级。
(2)全面考核。对于学生学习的考核,学校从考核英语学习能力为目的,制订了一系列全面的考核方式,包括学生平时表现,课堂表现及完成作业情况;听力成绩;口语成绩以及期终考试卷面成绩。
(3)动态管理。根据学生考核成绩,实行淘汰制。每学期按5%的末端淘汰制,学期成绩排名后5%的同学降级到下一个等级班,同时也鼓励排名前5%的学生升级到上一个等级班。在这种动态淘汰管理体制下,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四级通过率明显提高,而且英语能力有所提升。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学生掌握了《大纲》要求的基本词汇,听,说,读,写能力显著提高,特别是C班同学,班级一次性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同学达到87%,这就为构建ESP教学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为ESP班的开设提供了优质生源。
二 构建ESP教学的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ESP教学将英语语言知识与专业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大学英语分级基础上的ESP教学,让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较早的接触专门的听、说、读、写、译课程,更加全面的进行英语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进入高年级学习专业英语之前可以先阅读到与专业相关的英文语篇,有针对性地将学生的英语基础运用到专业知识中,不断吸收时代的新信息。
2.促进了教师教学模式和策略的改进
我国的英语教学长期以来重视语言形式的学习, 注重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掌握, 忽略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ESP课堂教学不再是以老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老师只是起组织者的作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大胆地用英语交流,能够初步运用英语语言与同学探讨水利土木专业知识。通过教学改革实践活动,教师为了更好地服务课堂,能够主动地到其他系学习除语言知识之外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生的专业水平,教学时能将学生的语言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结合起来考虑课堂设计。同时,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中,教师改变角色,变化教学策略,服务于课堂。
三、结束语
当然,我国目前的ESP教学由于实施时间短,经验不足,还存在着各种问题,正如著名学者邓动元所指出的那样,目前高校面临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思想认识模糊、大纲提出要求不具体、教材建设不完善、缺乏相应的ESP考试,ESP教学在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教师发展方面还很不成熟。这些都需要高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探索一条适应各学科的英语ESP教学,以达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现实要求。
(作者简介:陈 芳(1981-),讲师,南昌工程学院外语系。)欢迎您转载分享并保留本文链接:
推荐阅读:
内容/版权举报请联系bianji#niubb.net
||苏ICP备号-1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