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此零件压力中心寻找铣床夹具体零件图方法,谢谢

上一条:下一条:
该商铺的 不锈钢无缝钢管 相关产品
产品信息来源:/s.html 转载请注明来自一呼百应
不锈钢无缝钢管信息分享(<font color="#FF):
发表留言/评论:
联系电话:
您还可能关注:
<h4qs140513
公司成立:
经营类型:
主营产品:
相关供应信息
优秀采购信息  终于坐上分页沙发了,今天人品真好,感动呐
  欧美汽车零配件小公司中国办事处采购飘过~~~~
  汽车紧固件方面,有需要来合作啊
  北京的博世工资确实一般,刚毕业的人去还行,有经验的人实在是不推荐去。
  上面说的李尔是礼恩派公司吗  应该在北美算大的了,在那里呆过几年,  也只能算一般,靠收购合并起家的。  在汽车行业呆过的比一般行业呆过的好一点。
  都 不怎么 样
  关注一个
  在北京的一家公司作汽车外饰件(SMC)的产品开发N年,想跳槽了,请朋友们给引荐引荐。多谢!
  作者:hnzg2004 回复日期: 13:46:32 
    上面说的李尔是礼恩派公司吗    应该在北美算大的了,在那里呆过几年,    也只能算一般,靠收购合并起家的。    在汽车行业呆过的比一般行业呆过的好一点。  =======================================================  这里的李尔跟礼恩派没什么关系,英文名是lear
  给国内各大汽车零部件厂商做检侧设备的飘过
  http://a1a2b4c.提高网站流量/点击赚钱 的专家
  记号~!
  整车厂的飘过~~,关注此帖,顶
  留个名,如果国内有几家像电装、博世这样的企业,国内的毕业生职位空间就大很多了
  有的公司名气确实大,待遇确实很好,但是仅仅针对高层,很多普通职工的待遇非常一般。
  其实整车厂的SQ 日子也很艰苦;项目快要成功,供应商居然喊涨价!
  本人原来一直做汽车评估和汽车销售方面的工作,但是现在换了工作,没有时间经营那个汽车群了,        所以想寻求帮忙:        要求,懂汽车知识,可以不懂技术,但是品牌至少要很了解。    可以每天有时间处理群内的问题,活泼群里气氛,不让群很冷清        最主要是时间要多,            别的没有什么要求,群号,        要做管理员的,请与联系。    谢谢      
  小弟是做汽车座套的,飘过。
  天涯就是牛人多啊,  小弟所做的工作和汽配也有那么一丁点儿关系,物流和包装设计,主要为零配件厂供应包装箱,德尔福,博格华纳,天合(TRW)都给他们提供过包装。  就说说我所知道的牛叉零部件公司吧,我们做的最大的就是博格华纳了,涡轮增压器,张紧器之类的东东都有吧,我所接触的一些普通员工,中层干部,他们的待遇都还不错,毕竟是外企(说实话哥们儿也在一外企供职,待遇就不说了,小日本出了名的抠门)据说是车贴,油贴都有的,环境也相对比较轻松,不过公司成立不久所以也就没有OFFICE 和 Factory 的区别了,具体薪水没有打听过,  至于德尔福嘛,据说是相对比较牛叉,(普通工人都有能拿到2K多的,不算加班!)其他的像SQE,技术的估计也不会低吧。  TRW在这边的主要是做紧固件的,牛人不多,稍微牛叉的都跳到BorgWarner或者德尔福去了,估计待遇一般般吧,  哥们儿认识一位VOLKSWAGEN(大众)的哥哥,做SQE的,据说是德国待过一阵子的,挺牛叉的,年薪都在20W开外,还认识一哥们儿也是北京大众做物流主管,年薪也不老少。  小弟现在想去零配件公司作物流,不知这个职业发展怎么样,整车厂的这一职位有怎么样呢?不知天涯那位高人有干过类似的或者知道的请告知一二,小弟现在迷惘啊,还请高人指点!  
  小弟在外贸公司采购汽车零件,有没有哪位老大可以提供一些各大汽车公司的生产厂家  
  楼主说说,辉门中国吧,这个公司怎么样?
  说了这么多, 怎么没有汽车厂 做SQE的XDJM出来聊聊泥?    分享一下经验哈!
  作者:gluecklich2008 回复日期: 14:12:04 
    作者:08轩辕剑 回复日期: 10:37:33        作者:Sevense 回复日期: 12:37:58          我也是在汽车配件行业的,在广州,不过现在辞职了,因为下个月要去国外读书,半年后才回来.                我以前在一家瑞士和日本合资的隔音件公司做采购经理。待遇一般,我女朋友在江森,待遇就要好很多。一般汽车行业欧美和日系的运作方式差别比较大。欧美的报价系统一般是开放的,日系是封闭的。作为一级供应商,销售往往跟母公司的实力有关,这边能做的事情有限。象我们的公司,销售和采购的联系非常紧密,因为他们主要是报价。象我们的同行的日本公司,干脆就是采购和销售是同一套人马。        感觉很多配件到了中国后,质量就没原来那么好了。另外今年的原料涨价,对供应商的冲击比较大,特别是跟主机厂议价能力不强的供应商。      ------------------------------------------      日特固 阿峰-》好像成校友了!/ 花都江森:还是老卢吗?    ========================================================    他去年已经回上海了。在yfv上海做    话说我不是很dj他    (当然事实是他不怎么dj我,呵呵    我不喜欢他家人)        ===================================================  你说的是现在yfvsho的总经理吗?
  Delphi , Bosch ... 是我们的客户呢, 好熟悉哦
  好晕哦....
  mark  
  121212
  刚刚进入这个行业,跟前辈们学习一下。支持楼主!
      作者:贾屁股 回复日期: 22:27:57 
    作者:sinorain 回复日期: 23:03:41        作者:贾屁股 回复日期: 12:12:24            我在整车厂做采购,哎,现在采购真难做啊,原材料上涨,供应商天天吵着要涨价,领导又要降低成本,你说怎么办吧.德尔福是我们的供应商,拽得很,没办法,人家就是牛,前面有人提到万向,严重BS这个企业,简直就是把自己当上帝,不合格的供应商.楼主是做什么零件的啊,说不定我们还可以合作合作啊,现在正在找高压油管制动软管和转向管柱的供应商      -----------------------------------------------------------------------------      哪个整车厂,我手头正好有此类的优质供应商,不知道你们用不用日系的,我这边是日系的工厂。        ----------------------------------------------、    用的,只要价格合适,技术可以就行,我们做的车跟我们公司以前的车不是一个价位的,价格差别较大,所以以前那些供应商我们能用的不多。  -----------------------------------------------------------  贾屁股有机会合作一下吧。你们如果要开拓高级别车型还是需要用一些高端零部件的。
  好贴,顶起来!  用了一个小时详细阅读了4页帖子,感觉好像汽配行业在华东地区有很大的市场,华南地区好像较弱!  谁能对汽车电机方面的东东详细解释一下?小妹现在做汽车电子方面霍尔传感器代理,有需要的可以联系。  E-mail:
  更正:E-mail:  
  都是同行啊,呵呵,前面有人问邦迪如何,我讲讲我知道的吧,邦迪给很多汽车主机厂配管路系统,应该说还是不错的,邦迪的问题是,国内无法掌握技术,全是老外控制的,很多问题,武汉的总公司都不知道,例如,有些省采用的是汽油加乙醇的混合燃料,对燃油管路是有影响的,有些省用天然气做燃料,这些区别都对管路有不同要求,邦迪的国内公司没人知道,或者只知道有区别,但是为什么有区别,不知道。    另一个,邦迪管路系统公司,其实是个被投机基金收购的公司,一旦发现邦迪不赚钱了,会被立马卖掉
    已有几十位同仁在等你!    有了你的加入,我们就可以上路了!    欢迎加入汽车零部件行业交流群:  
  ^_^    Gluecklich 2008: Ich kenne dich.    还有一个Rheinknabe    看到德语好亲切啊。    通篇看下来,此帖牛人好多。    一个曾在汽配行业实习然后转行的我飘过。。。
  顶一下
  有没有做costing的阿,在众多字体中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公司,找到组织了
  看到这个帖子特别感觉亲切,因为很少看到天涯里有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讨论贴!所以,要顶!  本人德尔福动力总成的,总体感觉是待遇很好,压力很大,事儿很多。  现在整个风向都变了,供应商不好做,主机厂很难搞定,尤其像我们主要做那些自主品牌的厂子,chery啊,吉利阿,还有各种七七八八的不知名小厂,因为很多都是私人老板,粘上毛比猴还精,钱都不好骗阿。和他们做项目也特别累,老板今儿一个主意,明儿一个想法,你刚做好的计划,丫总是改变!时间还要求的死紧,回旋余地很小,更恶心的是,对于这些更改,还他妈不付钱!你还不能死乞白列的要,要急了,下个项目就不给你了,所以,都得挺着,没办法,日子不如从前了,原来是挑拣活干,现在是抢活干,苍蝇蚊子也是肉啊!  谈谈德尔福的待遇,德尔福动力总成的待遇在业内算是不错的,我看上面有xdjm关心SQE的待遇什么的,SQE如果你谈好了,应该可以做到10k左右吧,当然了,如果你的确够强的话。  在说说BOSCH,bosch在业内绝对是龙头老大,应该说是教主的地位吧,反正我周围的人都以能进入bosch作为荣光,当然了,在我们德尔福也是有个金色光环的,哈哈哈,bosch的ABS, EBD,等等等技术绝对是一等一的高手,至于待遇,不是很清楚,但是周围有进入bosch的朋友,好像还没有哪个主动离职,当然,移民,死亡除外。  说说conti,去年刚刚合了siemensVDO,在业内应该说震动很大,或者说在汽车电子业内吧。合并之前,在VDO的几个朋友纷纷跳槽,有几个去了lear汽车电子,有的去了bosch,但也有胆大留下来的,听说是conti为了抚慰员工,有的加薪,有的升职,还是不错的,最近又有猎头找,说conti前期安抚团队的工作已经基本结束,现在开始要继续招兵买马了。  说说denso日本电装,说实话,在我看来,电装很神秘,其根本不参与民族品牌的任何项目,也不参与报价,也不提供产品和技术,哪怕有再高的利润率,denso原则上只参与日系品牌的零部件供应,主要是丰田,因为这是日本小哥们,只拉日本小哥们!人家不带咱玩,什么一汽阿,二汽阿,不跟日本人合资,就别想得到他们的技术和产品,其实在这一点上,我本人比较佩服日本人的 抱团精神,如果咱们中国人也这样,在世界舞台上,真的就无往而不胜了。  一口气写了这么多,我同事让我赶快发,人家等着看呢,哈哈哈,好了,小弟不才,知道的不知道对否,天涯高人多,还望多多指点。  要是不嫌弃,还想知道哪家公司的什么情况,可以提出来,如果我知道,会很快回答。
  作者:檀玉冲 回复日期: 18:55:13 
    我今年刚毕业的,在延峰江森的一个专门做座椅的分厂工作,我们公司有一个非常固定的生产汽车的合作伙伴,先进来的一些学长就说我们公司是这个行业里黄埔军校,但我不得不说一句,工资真的不高啊。我不知道公司以后会不会给涨工资。据先来的学长讲,公司总经理在他们一进来时就跟他们说了,来这个公司来赚钱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学习知识。但是我真的不知道,以目前这个工资水平,我真的能撑到我学到知识的时候吗?不晓得有没有人跟我一个状况啊?请高人出来指点一下下          你是在重庆吧  
  已有几十位同仁在等你!        有了你的加入,我们就可以上路了!        欢迎加入汽车零部件行业交流群:
  听说德尔福去年把转向系统卖掉了,有没有高手知道其中细节,谢谢!  另外,苏州德尔福是做转向系统吗,谢谢!
  江西长力股份做的汽配好像是弹簧钢板,公司产品好像不错,我们这很多都用它的。
  MARK下  晚上回去看
  想知道这一行做软件工程师的薪水能到什么水平?  20k有可能吗?  
  继续关注!!
  Johnson Controls 江森自控 以前做空调制冷行业接触过  Johnson Electric 德昌电机 有做汽车马达
  讲讲TRW吧。这公司起了个非常土的中文名字“天合”,广告语更是雷人:“有一个公司叫天合”。(废话!有一个姑娘还叫小燕子呢!)  公司去年全球销售额145亿美金,估计在十大或十二大Tier-One。主要产品分为制动,转向和安全气囊安全带业务,还有少量的内饰件和开关,TPMS等。安全带和气囊业务全球领先,主要竞争对手为Autoliv。在国内市场远远逊色于后者。  TRW前身是美国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大军火商。爱国者导弹上就有其贡献的部件。1999年收购英国卢卡斯后由于现金流问题于2002年自己反被军火商Northrop收购。后者保留了其军火业务,把汽车业务剥离给著名的私募基金黑石(就是中投巨亏的基金)。管理层充斥卢卡斯的高管,使其充满了浓郁的英国公司的傲慢。  TRW目前在中国有9家工厂。其中长春,廊坊和上海(两个)的四个工厂的项目前期通过office管理。  企业文化比较缺乏,人与人关系相对冷漠。公司的信息共享非常差,基本上靠email。流程形同虚设,基本上靠老板的思路和老员工从其他公司带来的经验。  使得在做项目的时候各部门的沟通非常吃力和重复。  在TRW往上混最重要的是傍老板的能力,特别是傍老外的能力。另外,汽车行业经验特别重要,否则很容易一进去就被绕晕。在TRW养老也不失为一个好地方。
  继续关注!!继续关注!!继续关注!!继续关注!!继续关注!!继续关注!!继续关注!!继续关注!!继续关注!!继续关注!!
  晕, 竟然看到TeleFlex...如今这家公司这叫一个乱...
  德尔福不错,有好多老外住在我们那....世茂湖滨
  作者:贾屁股 回复日期: 12:12:24 
    我在整车厂做采购,哎,现在采购真难做啊,原材料上涨,供应商天天吵着要涨价,领导又要降低成本,你说怎么办吧.德尔福是我们的供应商,拽得很,没办法,人家就是牛,前面有人提到万向,严重BS这个企业,简直就是把自己当上帝,不合格的供应商.楼主是做什么零件的啊,说不定我们还可以合作合作啊,现在正在找高压油管制动软管和转向管柱的供应商.        ======================================    先回你的,然后再去看第3、4爷。呵呵    高压油管制动软管和转向管柱的供应商。    这个行业我是很熟很熟悉的,但我目前还没这个实力也没有这个想法跟进国内汽车整厂。    跟整车厂配套资金链压太长和太大,一不小心,自己死翘翘:)    但在高压油管制动软管和转向管柱,我们可以交流交流的。    高压油管制动软管和转向管柱,EPDM料,橡胶射出或模压2种工艺都可以生产出来。没什么技术含量。    找供应商会很难吗?    
  作者:贾屁股 提交日期: 12:22:00
    ??  对了,谁能告诉我制造费用怎么核算???  ==================================================    制造成本就比较复杂了    主要是看什么样的供应商和你们所要求的名堂多不多?    一般对小型工厂来说(10几台模压机和10几台射出机的),没什么成本,原材料是固定的成本,其他就是模具投入的分摊,其他就是工人工钱和机器损耗,电费等固定成本分摊。其他就是工厂税收,运输,货款回收利率和基本利润了。    
  作者:gluecklich2008 回复日期: 14:41:15 
      聊聊我对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的看法撒:    虽然这两家已经分家了,不过还是合一起说,我接触他们的时候他们就是吉祥的一家~    跟克莱斯勒第一次接触是在300c项目中跟BBDC的合作。当时我对于他们的要求感到很奇怪。因为又要求sourcing本地供应商,又要完全CKD供货组装。这种模式很像90年代中国制造业的制造能力还不发达的时候的感觉。我只是觉得300c很好,对于这个刚开始成立的合资公司的管理能力不敢恭维。个人觉得,北方那个圈子还是官僚气重点,相比而言,南方重利益,反而适合做生意。(没有想地域歧视,只是自己看法,轻拍)    第二次接触已经是我离开工作开始读书以后了。我们有门课叫做manufacturing and factory planning,来讲课的有个奔驰过去的高级总监。这老头每举例就说印度很好很好很好,他们在那里很成功,提到中国,就说中国多不好,什么官僚气重啊,太看重关系啊,效率低啊之类。不是说他说错了,而是他的言论非常有倾向性,倾向于说中国的缺点和印度的优点,对于中国的优点和印度的缺点只字不提。以至于我们班别国的同学提了一个问题,问既然中国这么差,为什么你们还要在那里做业务呢?为什么不把业务全挪到印度去呢?当时老头噎了一下,然后就说,是利润。    紧接着,印度一个同学很是乐于见到这个老头这么贬低中国,于是很意气风发的问他,中国完全没有专利保护,知识产权保护,那他们怎么在那里做生意?老头立马来劲儿,说中国人很stupid,刚刚地震的成都他也去过,很stupid,blablabla,我们当时就听不下去了,中国人集体站起来在众目睽睽之下离开教室。那是地震后的第一个礼拜一,全国降半旗哀悼的时候,一个跟中国有那么多业务的大型跨国企业,一个在中国攫取了那么多利润的公司,他们的总监在传播知识的时候说中国很蠢,成都很蠢,中国人很蠢,成都人很蠢。    后来一次课,下课以后,我就问老头,“我自己个人看来,你们公司在中国的战略是完全失败的,请问你怎么看?”老头沉默了一下,说,没错,他也认同我的观点,他们的动作太慢了。他说他们在调整战略,接下来在中国有大动作.(大家能看到的应该就是机构变动,重心调整,大量招聘吧。我觉得他们会重点在global sourcing)    这个事件给我的震撼是:    中国的制造业还是太弱了,如果民族品牌能够成长到足以抗衡这样的国际性大公司,如果中国强大的立法必执法,没有那么多黑幕,如果中国有很公平的经济秩序,如果我们能甩开这些海外掘金者,一切都将不一样了。这些需要全国的制造业同仁一起努力,当然包括进帖子的各位啦。    很多时候我们都依赖于国际性公司,找工作也喜欢进这些,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他们进入中国,是为了赚钱,不是来建设。就我自己个人而言,如果找工作我还会找跨国企业(当然不去奔驰),但是还是希望民族企业能强大到替代他们。      ===============================================      有理啊!    支持你    什么话也不说了  
  这个帖子竟然这么火了!!  毕业五年,前三年在延锋江森,现在在德尔福。  说实话,德尔福的管理比延锋江森差的一点两点。  个人经验,楼上一位刚毕业的兄弟,在江森呆两年绝对值得。那套流程(内部网上)基本上够你混饭吃的了。  准备在下半年试着换工作,有猎头兄弟有好机会的话推荐下,采购,供应链方面的。。    
  德尔福很拽,德尔福的供应商也很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上面写错了  德尔福的管理比延锋江森差的不是一点两点。
  马克下      
  怎么做汽车后市场方面的这么少啊,      没见到说有谁说做这个的啊,    不要说是做配件的呵,这个不算,都给主机做配套工程了,    有做养护,机油,设备,连锁的没啊,出来吼吼~~~~~~~~~``
  作者:calibrationlife 回复日期: 13:20:43 
    edwinyan1兄写的很全啊 很好 我们需要这种交流(虽然都是整车行业的) 现在还是零部件企业待遇相对好些 我说的是外资垄断背景的 特别是零部件电控相关(汽车动力系统,底盘系统,安全系统,测试系统........)相关的 现在中国汽车行业的利润都被外资企业给赚走了 整车行业说白了就是组装厂劳动密集行业 所以员工待遇相对低是可以理解的 ............      =============================    那都是几百年前的数据了,全是网上收集的,没意思。。。
  mark一下    也算业内人士吧,江森,李尔,富奥,延峰伟世通,德尔福,弗吉亚什么的跟我们公司都有业务往来,因此这些企业个地点的分厂都有去过,非要说待遇如何,我倒是觉得差不多吧,跟工作岗位有关系,有的位置舒服拿钱还不少,但是大多数人几本还在一个水平线上的
  mark~~~
  呵呵..  看到了很多佛吉亚的XDJM啊..  我在无锡工厂,搞D83调角器..
  bosch在中国的工资确实不高,不过福利和公司氛围都蛮好的,而且也蛮看重内部培养人才,经常送人回总部培训什么的,所以很多员工还是很乐意继续干下去的。  我比较佩服bosch的一点在于它是承诺不裁员的,貌似是因为它是家族企业出身,有什么家族理念之类的,反正最近西门子在德国裁员裁得人心惶惶的,博世这点还真挺诱人的。
  美国某快倒闭汽车制造公司的飘过    去过博世几次参观,是我们的大供应商之一...
  看完了    我说几句    我是2001年误打误撞进了汽车配件行业,做销售工程师(所谓销售工程师,其实就是协调师,一协调工厂内部采购、工程、开发、制造、品管等部门,最主要的是协调老板:)二是协调中国的所有汽车整厂)    公司就不说了,一外资公司。    和上面那些大公司没得比    呵呵    但我进去以后把中国的汽车厂全部跑了一遍,再了解了整个行业情况,猛然发现我所在的这家小公司还基本垄断了整个中国汽车整厂某零件市场。    01年,我是门外汉,应聘的时候,正好遇到他们老板亲自在场,他瞄了瞄我简历,然后说我们招满了。我一急,再问,招满了不早说,,,,他再瞄了瞄我,说你专业不对啊!我再急,什么专业不专业,我又不是应聘你们的技术主管,是销售工程师!。。。。。。哈哈,也许我的性格和老板比较接近,我这个搞生物的猛地转行到了汽车行业。(当然,也许正是和老板性格太像,进入这家公司后,整个工厂几百号就我一个敢和他对着拍桌子骂娘的,尴尬啊!也是我离开这家公司的最主要原因,当然也是我自己出来单干的主要原因)    看了一个猎头开出的工资清单,感觉严重不对    我记得01年,我进去的时候大概5K左右,公司每个人的工资是保密的,当时不清楚同事们的工资水平,等我出来后,和原老同事一起喝酒的时候,才发现(爆汗。。。)有些1K多,有些3K多,有些5K多,有些10K多,最多的一哥们是技术项目人,20K(01年,还是税外)。    (前几天和他一起喝酒,他的年薪工资已经是800K了。)    其他待遇全部有,什么金什么金的,吃饭免费,出差待遇相当相当好。我还是进了这家公司才第一次坐飞机(惭愧啊),后面就感觉到有时候变了天中空人。。。。。    以前搞销售搞得自己性格风风火火的,不喜欢拖泥带水,但进了这家公司后,和那种温温文文的办事作风常常抵触,一进去就对报价系统提出严重质疑。。。。公司报个价,召集各个部门头目和技术人员开大会要开好几场,最后一层一层的领导签字。我狂晕。这只是举个例子,其他什么都一样。    慢慢地,这家公司很多公司被我改变,当然改变和阵痛一样,总会得罪很多人,但我无所惧怕。慢慢地,大家也了解了我的性格,豪爽没心眼,大家还很愿意和我沟通交流。毕竟这家公司只有我不怕老板,大家有什么改变整齐划一责任推我这边,当然我也乐意,我进这家工厂,就是想做点事情。哈哈。感觉在写自己的回忆录。。。。。    当然我进去后,改变了很多潜规则,和总公司派到大陆的很多主管在观念上不一致,最后自然而然导致和老板大拍以后再深夜密会5小时后,我选择了离开。    这些就是我对中国汽车行业最原始的记录了。    出来后我选择了对外,不再做对内生意。    几台机器干起来,当然不再只针对汽车行业,但我在这家公司的经验让我了解了什么是制造(注塑、压铸、挤出、冲压、模具等等工艺),产品是什么,一瞄图纸我就清楚这个东西要用什么原料,要用什么工艺,要多少吨位机台,要怎么样购买原料,要怎么样制造模具,要怎么样生产出来,要怎么样把控质量,当然要懂得怎么样销售出去。找几个投资商,慢慢慢慢地我们就干了起来,这个工艺熟透了就增加其他工艺,产品就从汽车机械配件到更宽的机械配件。      说太多了,有机会大家继续在这个帖子里探讨配件市场。
  老贴了..顶个
  作者:calibrationlife 回复日期: 12:50:19 
    本人做过技术 现在是项目经理 在BOSCH和AVL都混过 做的事情也算和汽车技术中的高科技沾边 我注意发言的兄弟姐妹大多都是些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相关的 可是汽车行业不是只有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 由此可见中国的世界工厂的地位 在我看来 汽车行业来里面 技术才是核心和王道 是硬件 中国汽车行业这块太缺了 和外国差距太大 电控相关技术利润完全被外国人给赚走了 高科技意味着高利润 哪里给钱多就去哪里 可是说实话 在这行业也干了段时间 为中国汽车行业寒心啊 ..............       看了这么多页 终于看到一个搞研发的高手 博世,AVL,都是不错的公司,对了 再加上LMS,最近看了一个“LMS solutions guide”真是感慨,汽车研发中国和外国水平真的不是一点半点..管理和物流能短期赶上去,但这些实实在在的技术,如果不过个十来年,要有一大批的本土研发工程师接触进去,中国汽车业永远只是一个大的生产车间
  作者:drakestone 回复日期: 17:54:22 
    讲讲TRW吧。这公司起了个非常土的中文名字“天合”,广告语更是雷人:“有一个公司叫天合”。(废话!有一个姑娘还叫小燕子呢!)    公司去年全球销售额145亿美金,估计在十大或十二大Tier-One。主要产品分为制动,转向和安全气囊安全带业务,还有少量的内饰件和开关,TPMS等。安全带和气囊业务全球领先,主要竞争对手为Autoliv。在国内市场远远逊色于后者。    TRW前身是美国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大军火商。爱国者导弹上就有其贡献的部件。1999年收购英国卢卡斯后由于现金流问题于2002年自己反被军火商Northrop收购。后者保留了其军火业务,把汽车业务剥离给著名的私募基金黑石(就是中投巨亏的基金)。管理层充斥卢卡斯的高管,使其充满了浓郁的英国公司的傲慢。    TRW目前在中国有9家工厂。其中长春,廊坊和上海(两个)的四个工厂的项目前期通过office管理。    企业文化比较缺乏,人与人关系相对冷漠。公司的信息共享非常差,基本上靠email。流程形同虚设,基本上靠老板的思路和老员工从其他公司带来的经验。    使得在做项目的时候各部门的沟通非常吃力和重复。    在TRW往上混最重要的是傍老板的能力,特别是傍老外的能力。另外,汽车行业经验特别重要,否则很容易一进去就被绕晕。在TRW养老也不失为一个好地方。      ..............................        谢谢。    长知识了。
  留个印,听大家聊.
  德尔福待遇最好的不是动力推进系统公司,俺就在那待着。待遇最好的在AHG里,能赚钱的business全在那里,等着找到卖家卖了换现金。
  Mark as the OEM buyer
  脚印,慢慢看
  上个月去Delphi动力推进系统面..差点就进了    但是采购部门没有空缺.因为是人推荐的,所以有的这次面试机会.    现在换到另一家美资..虽然不是汽车配件,但是和汽车还是有些关系的..做轮胎的.    感觉500强越靠前的待遇越不像话. 现在这家还行..
  mark  
  我日,今天刚和一个SQE“交流”完,    日日,    发发牢骚
  mark  
  mark.  曾经在汽车零配件企业工作.  现在依然在另一家汽车零配件的企业里工作.
  同在上海,同在汽车零部件的先标记一下,慢慢看
  这个帖子不得不顶,记号慢慢看,期待更多好公司出现
  一个全新的行业,可以多多了解下!
  不错不错,谢谢分享.
  湖南长沙榔梨镇 汽配之乡大家知道吗?
  不错,受益匪浅。
  作者:sinorain 回复日期: 16:11:07 
            作者:贾屁股 回复日期: 22:27:57        作者:sinorain 回复日期: 23:03:41          作者:贾屁股 回复日期: 12:12:24              我在整车厂做采购,哎,现在采购真难做啊,原材料上涨,供应商天天吵着要涨价,领导又要降低成本,你说怎么办吧.德尔福是我们的供应商,拽得很,没办法,人家就是牛,前面有人提到万向,严重BS这个企业,简直就是把自己当上帝,不合格的供应商.楼主是做什么零件的啊,说不定我们还可以合作合作啊,现在正在找高压油管制动软管和转向管柱的供应商        -----------------------------------------------------------------------------        哪个整车厂,我手头正好有此类的优质供应商,不知道你们用不用日系的,我这边是日系的工厂。            ----------------------------------------------、      用的,只要价格合适,技术可以就行,我们做的车跟我们公司以前的车不是一个价位的,价格差别较大,所以以前那些供应商我们能用的不多。    -----------------------------------------------------------    贾屁股有机会合作一下吧。你们如果要开拓高级别车型还是需要用一些高端零部件的。      ----------------------------------------------------------  呵呵,你还蛮关注我的啊,我们一般都是直接找生产厂家开发零部件哦。其实转向管柱我已经找到合适的了,应该可以合作下去的,现在就剩下高压油管了,可惜你又不会直接把厂家名字给我。  其实我们总部有一套供应商的,但他们的车型价高,我们做的是低中端车,所以他们的那套供应商能用的不多。呵呵
  这个帖子真热闹啊  小弟曾在博世、福特南京研发中心工作过  现在在一家美资发动机公司  谢谢大家的分享!
  隔行如隔山,留痕看看.
  偶在大连,之前在一家合资汽车零部件公司做HR,大连整体做汽车零部件的公司薪资都小有了解。都不是很高。也许是大连就是消费高、收入低的城市的关系吧。
  强贴!顶!
  牛人很多啊这里
  。。。。。    你们说的企业,60%的相关的公司我都审计过。。。。。。。。。。。。。。。。。。。。。。。。。。。。    只不过在我眼里就是数字。。。。。。。。。。      在你们眼里有这么多可以分析的。。。。。。。。。。。。。。    真牛。。。
  作者:骄阳似火的那一天 回复日期: 17:02:39 
    听说德尔福去年把转向系统卖掉了,有没有高手知道其中细节,谢谢!    另外,苏州德尔福是做转向系统吗,谢谢!  ------------------------------------------------------------  听说去年德尔福将其转向系统已经卖掉,但是买家不详,最大的可能是万向集团,因为在德尔福看来,转向系统已经不属于电子类等高利润的产品线,外资在这种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的竞争已经没有优势,而万向集团却在对成本的控制方面做的很好,其实就是说劳动力压榨比较厉害。    另,苏州德尔福不是做转向的,苏州德尔福其实就是Delco德科,德尔福的纯电子部门,现在德科属于德尔福动力总成系统,其生产的ECU(电子控制单元)均用于德尔福的EMS系统,德科的其他产品还包括汽车音响,汽车电子娱乐系统等其他汽车电子产品,上次在CTC实验室里转,刚好赶上德科在给一款DVD做测试,是用于奇瑞的某款高端车上的,在高温试验的时候状态一直良好,其产品挺值得信赖的。另外有个问题说一下,德尔福ECU的底层软件等核心技术均由新加坡德尔福控制,很多问题之所以不能解决,就是因为搞不定那些新加坡人,很烦,其实德尔福也想做一些事儿,但是,,没办法。
  作者:大楼里的蚂蚁 回复日期: 18:18:19 
    作者:贾屁股 回复日期: 12:12:24        我在整车厂做采购,哎,现在采购真难做啊,原材料上涨,供应商天天吵着要涨价,领导又要降低成本,你说怎么办吧.德尔福是我们的供应商,拽得很,没办法,人家就是牛,前面有人提到万向,严重BS这个企业,简直就是把自己当上帝,不合格的供应商.楼主是做什么零件的啊,说不定我们还可以合作合作啊,现在正在找高压油管制动软管和转向管柱的供应商.                ======================================        先回你的,然后再去看第3、4爷。呵呵        高压油管制动软管和转向管柱的供应商。        这个行业我是很熟很熟悉的,但我目前还没这个实力也没有这个想法跟进国内汽车整厂。        跟整车厂配套资金链压太长和太大,一不小心,自己死翘翘:)        但在高压油管制动软管和转向管柱,我们可以交流交流的。        高压油管制动软管和转向管柱,EPDM料,橡胶射出或模压2种工艺都可以生产出来。没什么技术含量。        找供应商会很难吗?      ============================================  一般我找供应商会先问他是做国内还是国外市场,如果说是国外的说就不会再谈了,感觉做外贸的都不屑国内市场。你说的也很有道理的,国内都是这样,付款是能拖就拖。高压油管(软管)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好像是最高压力达到24MPA。当然,应该还是能找到的吧,只是最近都是在外面跑,那个事还可以拖一拖就暂时放一边了。
  偶游 上首页了 顶一下
  愿中国汽车配件行业能发展得更好!!!
  作者:seyar 回复日期: 16:47:17 
    有没有做costing的阿,在众多字体中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公司,找到组织了  ----------------------------------------------------------  哈哈,seyar,原来你也在这里
  高压油管,制动软管这种车用流体管可以看看TI,不过TI也比较牛,上次听说,为了个天津丰田,险些给其他客户shut down  还可以问问因扎吉,是这么叫吧?它刚在武汉投了个厂,给神龙C4等高端车配装油箱。
  作者:drakestone 回复日期: 17:54:22        讲讲TRW吧。这公司起了个非常土的中文名字“天合”,广告语更是雷人:“有一个公司叫天合”。(废话!有一个姑娘还叫小燕子呢!)      公司去年全球销售额145亿美金,估计在十大或十二大Tier-One。主要产品分为制动,转向和安全气囊安全带业务,还有少量的内饰件和开关,TPMS等。安全带和气囊业务全球领先,主要竞争对手为Autoliv。在国内市场远远逊色于后者。      TRW前身是美国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大军火商。爱国者导弹上就有其贡献的部件。1999年收购英国卢卡斯后由于现金流问题于2002年自己反被军火商Northrop收购。后者保留了其军火业务,把汽车业务剥离给著名的私募基金黑石(就是中投巨亏的基金)。管理层充斥卢卡斯的高管,使其充满了浓郁的英国公司的傲慢。      TRW目前在中国有9家工厂。其中长春,廊坊和上海(两个)的四个工厂的项目前期通过office管理。      企业文化比较缺乏,人与人关系相对冷漠。公司的信息共享非常差,基本上靠email。流程形同虚设,基本上靠老板的思路和老员工从其他公司带来的经验。      使得在做项目的时候各部门的沟通非常吃力和重复。      在TRW往上混最重要的是傍老板的能力,特别是傍老外的能力。另外,汽车行业经验特别重要,否则很容易一进去就被绕晕。在TRW养老也不失为一个好地方。            ..............................  
这位仁兄的言论貌似感情色彩比较浓重。“天合”这名字的确有些匪夷所思,可那所谓的中文广告语从哪横空出世的呢?第一次听到的说...办公室内英语为100%工作流通语言,相较于欧洲企业,英文环境更为地道些,氛围也open。工程之中亦英语达人济济。  
在气囊和安全带方面,autoliv的确是发展的更好,但还没达到可以远远甩开竞争对手的地步。不过他们在产品发展的专业精神上的确令人佩服。  
天合在被拆分前是航空制造业的航母级角色,汽车业务分离出来后实力与之前无法比拟。卢卡斯不过是制动这块合并过来的公司,尚未足以把持集团最高层。  
在人数众多的公司里,要达到人人一家的亲密关系是放在哪都无法实现的,此为通病,非特例。小团队出大感情,team work决定工作成败。流程绝非虚设,反而是paper work齐全到滴水不漏。项目管理偏弱。有没有碰到一个专业而且人不赖的好老板是很重要的,也是讲运气滴。  
养老?和TRW放在一起貌似比较奇怪也。许多朋友提及过,bosch方为理想养老之地。有一定经历和年岁之后,人沉淀了,锐气也退了,稳稳享受好福利。
  留痕看看。
  学习学习
  谢谢 了解了行业知识
  作者:ahcky 回复日期: 20:56:23 
    这个帖子真热闹啊    小弟曾在博世、福特南京研发中心工作过    现在在一家美资发动机公司    谢谢大家的分享!  +++++++++++++++++++++++++++++++++++++++++++++++++++  是在eaton么?eaton待遇如何啊?
      作者:贾屁股 回复日期: 21:18:45 
    作者:大楼里的蚂蚁 回复日期: 18:18:19        作者:贾屁股 回复日期: 12:12:24          我在整车厂做采购,哎,现在采购真难做啊,原材料上涨,供应商天天吵着要涨价,领导又要降低成本,你说怎么办吧.德尔福是我们的供应商,拽得很,没办法,人家就是牛,前面有人提到万向,严重BS这个企业,简直就是把自己当上帝,不合格的供应商.楼主是做什么零件的啊,说不定我们还可以合作合作啊,现在正在找高压油管制动软管和转向管柱的供应商.                        ======================================            先回你的,然后再去看第3、4爷。呵呵            高压油管制动软管和转向管柱的供应商。            这个行业我是很熟很熟悉的,但我目前还没这个实力也没有这个想法跟进国内汽车整厂。            跟整车厂配套资金链压太长和太大,一不小心,自己死翘翘:)            但在高压油管制动软管和转向管柱,我们可以交流交流的。            高压油管制动软管和转向管柱,EPDM料,橡胶射出或模压2种工艺都可以生产出来。没什么技术含量。            找供应商会很难吗?            ============================================    一般我找供应商会先问他是做国内还是国外市场,如果说是国外的说就不会再谈了,感觉做外贸的都不屑国内市场。你说的也很有道理的,国内都是这样,付款是能拖就拖。高压油管(软管)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好像是最高压力达到24MPA。当然,应该还是能找到的吧,只是最近都是在外面跑,那个事还可以拖一拖就暂时放一边了。    ==================================================  也不是不屑国内市场,汗    做习惯外销的,是很不习惯做内销,外销很舒服,没有亏损的概念,有单就意味着有现钱进口袋。但有个缺点:很难做很大,想做大,远远跟不上内销企业。但内销企业只要攻进一家比较成规模的汽车整厂,想不大都难啊。:)      高压油管(软管)最高压力要求24兆帕:1平方厘米的面积上,施加的压力约是240公斤。 根据你的描述,你们这配件是配置在抵挡车上面的,要求这么高的话,有这个必要吗?就算有,成本怎么下得来?当然技术还是那句话,没什么技术问题。
    作者:ahcky 回复日期: 20:56:23        这个帖子真热闹啊      小弟曾在博世、福特南京研发中心工作过      现在在一家美资发动机公司      谢谢大家的分享!  。。。。。。。。。。。。。。。。。。。。。。。。。。。  听着像康明斯的,伊顿是做发动机零件的,整机不做的。
  讲讲伟世通吧。在国内一般谈到伟世通,第一反应往往是延锋。其实Visteon前身是福特的零部件事业部,2000年分离出来,当时销售额178亿美金,排在德尔福    后面,居老二的位置。当时号称能做整车的40%的零部件。很可惜,Visteon其实是福特甩下来的包袱,本身的核心竞争力并不强。打个比方,Visteon就像个有钱    人家的公子,受过良好教育,素质不错,可惜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不顶要饭的乞丐。在连续几年的亏钱之后,Visteon终于撑不住了,向老爸福特求援。福特于    2005年出手力挺Visteon,购回了一直亏钱的Chassis和Powertrain等部门,并接管UAW的一万七千多名高价工人。Visteon同时进行业务重组,定位三大产品线:内饰    (Interior),空调(Climate Control),电子(Electronics),并将全球电子产品线中心设在上海。重组后销售额降为110亿美金,跌出前十大Tier-One。  重组后的Visteon依然处境不妙,Interior在国内基本靠合作伙伴延锋。汽车空调依靠合作伙伴韩国汉拿,汽车电子具体产品为car radio和仪表板,基本为低技术含量的产品。上海松江为其生产基地,同时又购并了徐州天宝和绍兴怡东作为合作伙伴。  伟世通在中国有大概23家工厂,全部为合资。上海Office基本以服务海外工厂为主,兼参与国内工厂部分项目。  伟世通的企业文化不错,典型的老美的国有企业。做事非常讲究流程。流程基本上copy福特的,非常清晰和完善,可惜在中国并不能照搬照套,所以经常会出现卡壳。有人说就是因为太讲究流程了,导致做项目的成本太大,所以亏钱。  刚入汽车行业的去伟世通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那里可以学到很多系统化的东西。由于一直亏钱,去年有传闻说法雷奥要收购伟世通,又有传闻说江森自控要收购,但由于价格未谈拢只能作罢。看来在丛林中生存,纨绔子弟是凶多吉少,很有可能落入狼腹的。  
  记录,希望进入这行
  绝对强贴好帖!  赞一记楼主人品  本人就职于上海联电,可证明楼主对bosch所言相当精辟
  搂主只是说了几个典型公司,我提供几个,估计大家都不熟,但确实在某一领域汽车行业比较有名的。大家不知道知不知道。  1.EATON 发动机配件,流体动力。  2。邦迪 汽车管路。  3.DENSO 汽车电子。  4.天合
汽车安全及刹车系统。  5霍尼韦尔 涡轮增压  5.阿文美驰 排气系统  6.霍富 汽车锁  7. 索斯科 汽车锁  8.玛涅蒂马瑞利 排气仪表  9.天纳克 排气悬挂  10 圣班戈 汽车玻璃  11美标 汽车空调  12.萨克斯 减震系统。  13 洛德 橡胶减震。  14采埃孚 多元化  15朗第伦索 燃气系统  16.英纳法 天窗   17.伟巴斯特
天窗  18法雷奥汽 马达  19.美铝 线束  20      
  我老公是德尔福的标定工程师,没什么其它感受。就一个字——穷!
  记号  
  有没有哪个兄弟了解通用中国,最近他们好像在做人事REVIEW,面试完都没有消息了!!急!!
  mark下,下次仔细看.
  记号一下  学习了好多啊
  替老弟收藏一下
  我是小弟,搬个沙发坐坐。逛了那么久的论坛,总算有收获了
  了解了
  作者:闲散行走 回复日期: 21:34:53 
    作者:drakestone 回复日期: 17:54:22          讲讲TRW吧。这公司起了个非常土的中文名字“天合”,广告语更是雷人:“有一个公司叫天合”。(废话!有一个姑娘还叫小燕子呢!)        公司去年全球销售额145亿美金,估计在十大或十二大Tier-One。主要产品分为制动,转向和安全气囊安全带业务,还有少量的内饰件和开关,TPMS等。安全带和气囊业务全球领先,主要竞争对手为Autoliv。在国内市场远远逊色于后者。        TRW前身是美国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大军火商。爱国者导弹上就有其贡献的部件。1999年收购英国卢卡斯后由于现金流问题于2002年自己反被军火商Northrop收购。后者保留了其军火业务,把汽车业务剥离给著名的私募基金黑石(就是中投巨亏的基金)。管理层充斥卢卡斯的高管,使其充满了浓郁的英国公司的傲慢。        TRW目前在中国有9家工厂。其中长春,廊坊和上海(两个)的四个工厂的项目前期通过office管理。        企业文化比较缺乏,人与人关系相对冷漠。公司的信息共享非常差,基本上靠email。流程形同虚设,基本上靠老板的思路和老员工从其他公司带来的经验。        使得在做项目的时候各部门的沟通非常吃力和重复。        在TRW往上混最重要的是傍老板的能力,特别是傍老外的能力。另外,汽车行业经验特别重要,否则很容易一进去就被绕晕。在TRW养老也不失为一个好地方。                  ..............................     这位仁兄的言论貌似感情色彩比较浓重。“天合”这名字的确有些匪夷所思,可那所谓的中文广告语从哪横空出世的呢?第一次听到的说...办公室内英语为100%工作流通语言,相较于欧洲企业,英文环境更为地道些,氛围也open。工程之中亦英语达人济济。     在气囊和安全带方面,autoliv的确是发展的更好,但还没达到可以远远甩开竞争对手的地步。不过他们在产品发展的专业精神上的确令人佩服。     天合在被拆分前是航空制造业的航母级角色,汽车业务分离出来后实力与之前无法比拟。卢卡斯不过是制动这块合并过来的公司,尚未足以把持集团最高层。     在人数众多的公司里,要达到人人一家的亲密关系是放在哪都无法实现的,此为通病,非特例。小团队出大感情,team work决定工作成败。流程绝非虚设,反而是paper work齐全到滴水不漏。项目管理偏弱。有没有碰到一个专业而且人不赖的好老板是很重要的,也是讲运气滴。     养老?和TRW放在一起貌似比较奇怪也。许多朋友提及过,bosch方为理想养老之地。有一定经历和年岁之后,人沉淀了,锐气也退了,稳稳享受好福利。  ---------------------------------  呵呵,阁下的言论感情色彩才过浓重吧。其实50分的公司和80分的公司带给每个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所以说众口难调,笔者只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阁下想必在TRW干过或者还在服务,但又何必不爽呢?  “有一个公司叫天合”,这个广告语阁下没听过不代表它不存在,TRW的文化就是保密性好。有空去销售或PR打听一下。讲到英语,阁下想必是做工程的,请问你能确保所有的drawing & Spec都是英文的么?不少是德文!  OSS业务,在中国Autoliv市场占有率超过20%,TRW不到3%。当然,欧美市场Autoliv不一定比TRW强,各细分市场基本不相伯仲。  看到后面,只能说你还不是太了解TRW,又或者你跟了个好老板。有空多跟猎头和其它同事了解一下他们对TRW文化的评价吧。  P.S.之所以说TRW是个养老的地方,是因为工作没有压力,管理松散好混日子,学不到东西,容易使人退步和颓废,没跟你说比Bosch好,请不要断章取义。  
  ctrl D
  来占座
  看到上面有人说伍尔特 特晕 招聘可以拖差不多3个月都没完成的 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公司
  mark~  
  先mark 再仔细看
  在上海的一家小公司做BCM的小人物飘过。
    哈哈,看见汽车行业好亲切。虽说现在做的不相关,不过还是希望中国自己的汽车产业能发展起来,整车不好,起码从配件开始。不过中国似乎在自主研发、整体提升的目标上越来越远。
  记号!
  记号.......
       作者:coolleons 回复日期: 15:35:38 
    说了这么多, 怎么没有汽车厂 做SQE的XDJM出来聊聊泥?        分享一下经验哈!  =======================  主机厂 SQE 路过,冒泡
  辛苦LZ了,看到这帖让人欣慰,  小弟也在这个圈子里混了两年了,在广丰的最大的供应商DENSO呆了快两年,本人是技术出身的,感觉日系企业待遇一般,很累人,相对来说比较封闭,学的东西很少,郁闷中。。。。。。。。。。。
  前面似乎有朋友说在博世的没有跳槽的? 大哥,博世的工资实在是太低了,而且博世最恶心的就是第一条企业价值居然叫社会责任,在德国叫叫我们也服气,来中国还要把每个人的屏保也设成这样,工资低的不能再低了,尤其是南京,杭州,长沙,还有倒闭了的顺德博世, 所谓不裁人都是相对的,是不裁人,但是三年合同到期,如果你年龄大,也许就不续签你了,现在可能新劳动法不行了,但是工资低的会让你自己走,尤其是应届的。    各人意见:德国人都是来赚钱的,倒是美国公司很民主也很关心员工薪资等等。。。
  作者:jiexing82 回复日期: 22:50:12 
    看到上面有人说伍尔特 特晕 招聘可以拖差不多3个月都没完成的 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公司  ++++++++++++++++++++++++++++++++++++++++++++++++++++  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啊?第一次听说。
  留个爪  
  作者:清苑淡竹 回复日期: 9:58:05 
    广州某汽车零部件公司位于广州技术开发区,主要给广本、丰田及日产提供汽车顶棚、座椅及其它内饰系统,正招聘有能力的市场主管,欢迎有广本、丰田及日产公司市场人脉关系的,会日语的优秀人才加入,待遇优厚。详情请联系  ==============  广州开发区没有给“广本、丰田及日产”同时供应“顶棚、座椅及其它内饰系统”的厂家!这个广告牛吹得太大了!
  汽车行业采购,留个 MSN,欢迎猎头加我,  w_
  1.EATON 发动机配件,流体动力。    2。邦迪 汽车管路。    3.DENSO 汽车电子。    4.天合 汽车安全及刹车系统。    5霍尼韦尔 涡轮增压    5.阿文美驰 排气系统    6.霍富 汽车锁    7. 索斯科 汽车锁    8.玛涅蒂马瑞利 排气仪表    9.天纳克 排气悬挂    10 圣班戈 汽车玻璃    11美标 汽车空调    12.萨克斯 减震系统。    13 洛德 橡胶减震。    14采埃孚 多元化    15朗第伦索 燃气系统    16.英纳法 天窗     17.伟巴斯特 天窗    18法雷奥汽 马达    19.美铝 线束    20  ------------------------------------------------------------    在主机厂待过几年,了解一些零部件公司。  EATON听说发动机做的很好,待遇也很不错。  邦迪不太知道  DENSO是日本公司,2007排名第一。  天合有人说过了。  霍尼韦尔有朋友在里面,待遇据说一般。  阿文美驰已经被收购,改为埃姆康了  霍富本来是和上海利用锁厂合资的,现在改为独资了。做锁还可以。  天纳克的排气系统相当强,国内应该是第一或者第二。  伟巴斯特的天窗是当之无愧的老大。
  我公司也是做汽车座椅的,广州今仙,只是二级生产商,公资不怎样,佛吉,提爱思等都是客户。
  现在一家零部件做研发,与诸君共勉!
  继续跟进,期待中……
  马克关注,希望能多了解些广州汽配行业的情况
  UP~    怎么不说说国内的呢?
  好多同行吖
  天涯高人多,名不虚传。。。好帖!!
  马克!汽车行业的帖子太难得了!慢慢看
  腌在深圳,对佛吉亚公司(Faurecia)和法雷奥公司(Valeo)比较熟悉,.是负责模具方面的;关于细节就不评论了.技术到可以大家沟通沟通!!!
  记号。。。
  李尔也不能一概而论,南京李尔武汉李尔长春李尔沈阳李尔还有李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各个厂区别很大。
  有能聊聊德国BEHR的么?    貌似很少有人提及这个公司
  作者:工作就是养生 回复日期: 23:15:40   
    前面似乎有朋友说在博世的没有跳槽的?大哥,博世的工资实在是太低了,而且博世最恶心的就是第一条企业价值居然叫社会责任,在德国叫叫我们也服气,来中国还要把每个人的屏保也设成这样,工资低的不能再低了,尤其是南京,杭州,长沙,还有倒闭了的顺德博世,所谓不裁人都是相对的,是不裁人,但是三年合同到期,如果你年龄大,也许就不续签你了,现在可能新劳动法不行了,但是工资低的会让你自己走,尤其是应届的。        各人意见:德国人都是来赚钱的,倒是美国公司很民主也很关心员工薪资等等。。。  ——————————————————  最后一句免了吧,没的搞笑……  不过没觉得把社会责任作为企业价值有什么恶心的啊,企业本来就有社会责任的么。  不过说BOSCH没有跳槽的肯定不对,俺们学校有个学长后来去博世的,是两所世界级牛校的硕士,精通英德法三国外语的牛人,因为博世工资是按等级划的,划定了不给单独改的,人家当然不肯陪着一群新员工玩,最后被搞咨询的百万年薪挖走了。  俺们这种普通人,能进BOSCH估计嘴都笑歪了……
   二,曼格纳    MAGNA在中国的翻译有好几种,有叫玛格纳,有叫曼格纳,还有叫麦格纳的,本人在MAGNA的某个事业部待过,因此对它有点了解。    MAGNA好像总共有7大事业部,在长三角地区,据我的了解,有COSMA,有INTIER,有曼格纳唐纳利,有曼格纳斯泰尔等等,这个公司近几年在中国的发展势头很不错,其中,曼格纳唐纳利是做汽车后视镜的,这一块在全世界据说能达到70%以上的份额,上海的工厂在金桥,但是听说进来的时候是收购了一家民办企业成立的,里面有一帮素质不高的管理人员,待遇也一般;    INTIER现在好像已经改名了,由MAGNA回收股份,与母公司同名了,主要业务是汽车门锁以及内饰系统,前段时间与上海交运合资开始做座椅业务,这个事业部应该还可以,苏州的昆山有个独资工厂是做门锁的,常熟有个合资公司做内饰,发展势头不错,但是压力据说也不小;    上海的OFFICE好像在仙霞路上,那边待遇不错,关键是,有不少PPMM和PP少妇......      
我是MAGNA昆山的,这边发展的不错,扩充也很快。PPMM和PP少妇也很多啊,欢迎爱美人士和有志者来此发展,前程一定会一片大好的。  
上海OFFICE如LZ所说,美女如云,见过很多次。顺便问下LZ是vane chen吗?
  感谢楼主   请参加读书群请参加读报群     请参加读书群请参加读报群
  延锋伟世通上海这边软件工程师待遇怎么样?  有知道的兄弟吗
  是CTC的,还是柳州路的,或者松江那边的电子的?
  留个名先
  个人比较关心配件售后市场。传统意义上说正厂配件或有厂家标识的配件是不能在售后零售市场出现的,但市场上总是能买得到,从管理宽松的欧美汽车配件到管理严谨日系配件。像这种配件是怎样流通到市场上的。楼上很多配套厂家的XDJM可不可以给个行得通的说法,还比如一些给整车厂做配套又做售后市场的配件品牌,比如BOCSH,联合电子,NSK等等他们的开拓方式又是怎么样的。再问楼主,所有的车型里面是不是有可能存在某几个车型的座椅是可以通用的。通常接触到的汽车座椅价格昂贵,其中利润怎样?
  ...........
  作者:snowdoger 回复日期: 23:18:48 
    作者:jiexing82 回复日期: 22:50:12        看到上面有人说伍尔特 特晕 招聘可以拖差不多3个月都没完成的 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公司    ++++++++++++++++++++++++++++++++++++++++++++++++++++    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啊?第一次听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伍尔特就是的恶果3M,当然,3M品牌影响力好像更大一点.Wurth现在在沈阳做了一个伍尔特工业园,听说很快要大举进军中国市场,当然了,其已经在中国很多一二级城市有很多分公司或者代理,东西是相当的贵啊,但是质量没的说,绝对是德国品质,很好很精良,主要是五金工具五金件,其旗下汽车行业的产品不多,大部分是化工和建筑类的.谢谢
  已有几十位同仁在等你!        有了你的加入,我们就可以上路了!        欢迎加入汽车零部件行业交流群:
  作者:补丁生活 回复日期: 7:50:41 
    个人比较关心配件售后市场。传统意义上说正厂配件或有厂家标识的配件是不能在售后零售市场出现的,但市场上总是能买得到,从管理宽松的欧美汽车配件到管理严谨日系配件。像这种配件是怎样流通到市场上的。楼上很多配套厂家的XDJM可不可以给个行得通的说法,还比如一些给整车厂做配套又做售后市场的配件品牌,比如BOCSH,联合电子,NSK等等他们的开拓方式又是怎么样的。再问楼主,所有的车型里面是不是有可能存在某几个车型的座椅是可以通用的。通常接触到的汽车座椅价格昂贵,其中利润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来说OEM厂和supplier都会签订有批量供货和售后件供货的供货协议,如果售后需求较小,售后件价格都会很贵,但是也有很多不要脸的主机厂非要把批量供货和售后件的价格弄成一样,比如神龙汽车DPCA,神龙汽车DPCA是我见过的最无赖的厂子,各种技术文件全部都是法文,经常让你自己翻成中文,想不想做?想做就自己去搞!样件的提交周期也完全不固定,不着急的时候屁都没有,着急起来把你逼死;付款条件巨苛刻,DPCA的付款条件是我见过的最恶心的,90天,还要付相当部分的承兑,还是商业承兑,而且是180天,90+180=270,原则上,你供货后270天才能拿到货款,而这期间的货款利息等都被神龙和中国银行武汉沌口支行给吃掉了,如果你想贴现,可以,商业承兑高额的贴现率你必须承担,而且,只能在中行转口开发区支行,哦,对了,还有,神龙汽车是用第三方物流的,也就是说,你的产品只有上线,被用掉了,才能付款,恶心把?而且,基本没的谈,他们的那个“采购通则”就是个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但是没办法,你必须接受,否则,不和你玩!说到神龙汽车有点激动,赫赫,转回正题,售后件。  一般供应商都会有相应的专人或者专部门做售后市场,价格自然和供主机厂不一样,但很多主机厂都会规定,你只能把件卖给他,然后他自己控制售后市场,这就是为什么原厂售后件的价格往往是供货价格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但有很多通用件也是由供应商自己卖掉的,比如什么刹车片阿,雨刮片阿等等等等,东西太多了,所以,OEM自己卖掉和供应商供应售后件都有可能。  座椅通用的情况不多,因为每个车型的内部空间和座椅机构都不太一样,所以,安装位置上不一样,就不能通用了。  座椅的列润是相当的高了,你看Lear,JCI,Faurecia,....等等这些公司争的头破血流的样子就知道多赚钱了,一堆骨架,发泡,表面材料合到一起就卖那么多钱,赚翻了,特别是发泡,利润非常高。据说,宝马5系或者奥迪A6的一套座椅的利润率都相当的高,沈阳李尔和长春李尔赚的是盆满钵满阿。
   作者:snowdoger 回复日期: 23:18:48        作者:jiexing82 回复日期: 22:50:12          看到上面有人说伍尔特 特晕 招聘可以拖差不多3个月都没完成的 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公司      ++++++++++++++++++++++++++++++++++++++++++++++++++++      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啊?第一次听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伍尔特就是德国的3M,当然,3M品牌影响力好像更大一点.Wurth现在在沈阳做了一个伍尔特工业园,听说很快要大举进军中国市场,当然了,其已经在中国很多一二级城市有很多分公司或者代理,东西是相当的贵啊,但是质量没的说,绝对是德国品质,很好很精良,主要是五金工具五金件,其旗下汽车行业的产品不多,大部分是化工和建筑类的.谢谢
  我们公司是为你们做零件的机加工企业。  欢迎采购联系我:电话:4  传真:8    E-Mail: .cn  
  .cn    
  各位XDJM,我们想在武汉或广州做一些日系的汽车材料,哪位有行业经验,可以和我联系,同来开发这个市场,待遇不错哦,产品比较好; QQ,MAIL:;
  最好是熟悉整个供货体系;有自己的关系; 真诚面对.大家共同来努力.QQ 时,备注是合作伙伴.谢谢!
    天涯就是牛人多啊,    小弟所做的工作和汽配也有那么一丁点儿关系,物流和包装设计,主要为零配件厂供应包装箱,德尔福,博格华纳,天合(TRW)都给他们提供过包装。    就说说我所知道的牛叉零部件公司吧,我们做的最大的就是博格华纳了,涡轮增压器,张紧器之类的东东都有吧,我所接触的一些普通员工,中层干部,他们的待遇都还不错,毕竟是外企(说实话哥们儿也在一外企供职,待遇就不说了,小日本出了名的抠门)据说是车贴,油贴都有的,环境也相对比较轻松,不过公司成立不久所以也就没有OFFICE 和 Factory 的区别了,具体薪水没有打听过,    至于德尔福嘛,据说是相对比较牛叉,(普通工人都有能拿到2K多的,不算加班!)其他的像SQE,技术的估计也不会低吧。    TRW在这边的主要是做紧固件的,牛人不多,稍微牛叉的都跳到BorgWarner或者德尔福去了,估计待遇一般般吧,    哥们儿认识一位VOLKSWAGEN(大众)的哥哥,做SQE的,据说是德国待过一阵子的,挺牛叉的,年薪都在20W开外,还认识一哥们儿也是北京大众做物流主管,年薪也不老少。    小弟现在想去零配件公司作物流,不知这个职业发展怎么样,整车厂的这一职位有怎么样呢?不知天涯那位高人有干过类似的或者知道的请告知一二,小弟现在迷惘啊,还请高人指点!      是北京的吗?如果想去电装的话,可以和我联系联系,物流有一个职位,看看帮你推荐一下。请务必这几天联系。  
  作者:大楼里的蚂蚁 回复日期: 19:24:20 
    看完了        我说几句        我是2001年误打误撞进了汽车配件行业,做销售工程师(所谓销售工程师,其实就是协调师,一协调工厂内部采购、工程、开发、制造、品管等部门,最主要的是协调老板:)二是协调中国的所有汽车整厂)        公司就不说了,一外资公司。        和上面那些大公司没得比        呵呵        但我进去以后把中国的汽车厂全部跑了一遍,再了解了整个行业情况,猛然发现我所在的这家小公司还基本垄断了整个中国汽车整厂某零件市场。        01年,我是门外汉,应聘的时候,正好遇到他们老板亲自在场,他瞄了瞄我简历,然后说我们招满了。我一急,再问,招满了不早说,,,,他再瞄了瞄我,说你专业不对啊!我再急,什么专业不专业,我又不是应聘你们的技术主管,是销售工程师!。。。。。。哈哈,也许我的性格和老板比较接近,我这个搞生物的猛地转行到了汽车行业。(当然,也许正是和老板性格太像,进入这家公司后,整个工厂几百号就我一个敢和他对着拍桌子骂娘的,尴尬啊!也是我离开这家公司的最主要原因,当然也是我自己出来单干的主要原因)        看了一个猎头开出的工资清单,感觉严重不对        我记得01年,我进去的时候大概5K左右,公司每个人的工资是保密的,当时不清楚同事们的工资水平,等我出来后,和原老同事一起喝酒的时候,才发现(爆汗。。。)有些1K多,有些3K多,有些5K多,有些10K多,最多的一哥们是技术项目人,20K(01年,还是税外)。        (前几天和他一起喝酒,他的年薪工资已经是800K了。)        其他待遇全部有,什么金什么金的,吃饭免费,出差待遇相当相当好。我还是进了这家公司才第一次坐飞机(惭愧啊),后面就感觉到有时候变了天中空人。。。。。        以前搞销售搞得自己性格风风火火的,不喜欢拖泥带水,但进了这家公司后,和那种温温文文的办事作风常常抵触,一进去就对报价系统提出严重质疑。。。。公司报个价,召集各个部门头目和技术人员开大会要开好几场,最后一层一层的领导签字。我狂晕。这只是举个例子,其他什么都一样。        慢慢地,这家公司很多公司被我改变,当然改变和阵痛一样,总会得罪很多人,但我无所惧怕。慢慢地,大家也了解了我的性格,豪爽没心眼,大家还很愿意和我沟通交流。毕竟这家公司只有我不怕老板,大家有什么改变整齐划一责任推我这边,当然我也乐意,我进这家工厂,就是想做点事情。哈哈。感觉在写自己的回忆录。。。。。        当然我进去后,改变了很多潜规则,和总公司派到大陆的很多主管在观念上不一致,最后自然而然导致和老板大拍以后再深夜密会5小时后,我选择了离开。        这些就是我对中国汽车行业最原始的记录了。        出来后我选择了对外,不再做对内生意。        几台机器干起来,当然不再只针对汽车行业,但我在这家公司的经验让我了解了什么是制造(注塑、压铸、挤出、冲压、模具等等工艺),产品是什么,一瞄图纸我就清楚这个东西要用什么原料,要用什么工艺,要多少吨位机台,要怎么样购买原料,要怎么样制造模具,要怎么样生产出来,要怎么样把控质量,当然要懂得怎么样销售出去。找几个投资商,慢慢慢慢地我们就干了起来,这个工艺熟透了就增加其他工艺,产品就从汽车机械配件到更宽的机械配件。            说太多了,有机会大家继续在这个帖子里探讨配件市场。  -------------------------  学习ing,有机会多交流交流  paul_
  不要长别人志气,有时候我看很多老外出图也很烂的,一看就没有检具、工装及现场经验,思路不清晰  其实,中国的工程师不差的,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整体水平比较低,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研发一直被采购、销售压制及激进的心态,谁还会安心去做研发啊,看很多公司那些拿高工资的有多少是研发出来的
  不要太盲目相信老外,不要太迷信与工作年限,其实,能力和工作年限很大程度上没有关系,大家接触多了就会发现这个现象,我比较欣赏技术很好,很刁的人,但是中国环境下,这种也是被打击的对象
  这里人气还真旺,我是做汽车行业的猎头的,有4,5年了,对这个主题比较感兴趣,如果有人愿意保持联系,可以加我MSN: herrick_,说不定还有合作的机会呢。。。
  技术方面和工作经验还是很有关系的
  作者:大号变压器 回复日期: 9:01:07   
     作者:snowdoger 回复日期: 23:18:48         作者:jiexing82 回复日期: 22:50:12           看到上面有人说伍尔特 特晕 招聘可以拖差不多3个月都没完成的 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公司        ++++++++++++++++++++++++++++++++++++++++++++++++++++        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啊?第一次听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伍尔特就是德国的3M,当然,3M品牌影响力好像更大一点.Wurth现在在沈阳做了一个伍尔特工业园,听说很快要大举进军中国市场,当然了,其已经在中国很多一二级城市有很多分公司或者代理,东西是相当的贵啊,但是质量没的说,绝对是德国品质,很好很精良,主要是五金工具五金件,其旗下汽车行业的产品不多,大部分是化工和建筑类的.谢谢      刚毕业时待过一家破外贸公司,WUERTH居然向我们采购螺丝等等产品,说到底,他们懂得从质量不高的产品中寻找真品,然后再牟利啊。可惜我对汽配什么都不懂,只是在车间做翻译较长时间,对一些产品很眼熟。
  一直关注着这个帖子,因为本人也在汽车行业,发现我们这个帖子,主要讨论的是欧美系列的供货厂,日系的供货商很少。。。  本人在日产系做过,也在丰田系做过,    有兴趣的朋友:加群:
  终于看到这方面的帖子了,顶着晚饭没吃看了一页。觉得很好。  我是这个行业的供应商,已经到sub-tier3甚至4了。前两年为了做下一家客户被公司扔到国外呆了一个月,痛苦的回忆。  客户那里关系是好一些了,但是自己的研发一直搞不定。于是我成立cross-function的人,但很痛苦,两头被逼着,一方面客户那里要好的东西好的价格,另一方面公司给出的东西又这个那个问题。快顶不住了。  进来学习,希望结识这方面的朋友。
  看到此贴子,了解不少,顶啊!  不过,想请教,假入进这些规模比较大的公司,门槛怎么样?  希望能给些实质性的建议?
  这里主要讨论的是欧美厂,其实很多日子厂待遇并不比欧美厂差的!
  打错了,是日资厂!
  siemensvdo被大陆集团并购后成立的新公司如何?有没有达人简单介绍下该公司的发展前景及相关的背景信息?  目前在南京地区有多少比较有影响力的汽配供应商工厂/office?
  这个帖子还是要顶的,本人在联电,如大家所说,BOSCH的工资是提不起兴趣继续帮它做下去的,郁闷!
  楼上的,加我聊聊,  Q:
  日资厂一般来说专供日系主机厂,不大和其他的厂发生关系,而且民族感情因素,不喜欢日资。  一般来说,外资的一级供应商实力都相当强,在细分产品里都是前三甲的。甚至市场占有率超过一半,有点技术垄断的意思。  比如电子系统的博世,座椅的延峰江森,天窗的伟巴斯特。  就待遇而言,一级供应商的普通工程师平均比主机厂的要高一点。但是在中层以上就很难说了。因为主机厂规模大,中层的权力已经相当大了。下面管理的供应商少说可能也有几十家。当然各专业情况差异很大,比如电子系统的选择可能较少,供应商可能相当强势。一些塑料件及冲压件则可选余地相当大。    
  作者:drakestone 回复日期: 17:54:22 
    讲讲TRW吧。这公司起了个非常土的中文名字“天合”,广告语更是雷人:“有一个公司叫天合”。(废话!有一个姑娘还叫小燕子呢!)        TRW目前在中国有9家工厂。其中长春,廊坊和上海(两个)的四个工厂的项目前期通过office管理。  ========================================================  问一句,高人,前期通过office管理,具体是什么意思???  
  顶.不过大陆不怎么样的,本人现在正在里面煎熬.
  大陆也在煎熬啊?最近猎头问我去不去呢,唉,看来哪里都不好混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求压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