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到底有多大有多大

佛告诉我们,宇宙到底有多大?
佛告诉我们,宇宙到底有多大?(佛经&)&
佛告诉我们,宇宙到底有多大?&&
在佛教中,宇宙不止一个。在每一个宇宙中,存在着像黄河里的沙子的数目一样多的、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天体。这些天体都在经历着成住毁空的过程,有的天体上有光,有的无光,有的天体上有生物,有的无生物。
佛教以一个太阳系来做划分,1000个太阳系这是一个小千世界;1000个小千世界就变成一个中千世界,1000个中千世界就变成一个大千世界,这又称为三千大千世界。所以说就太阳系而言,一个大千世界有10亿个太阳系(1000的三次方是10亿)。
佛教中称,一个大千世界中会有一位佛,因而称这个大千世界为佛土。
大部分的佛土都有欲、色、无色三界,但是不是每一个佛土都有这样的三界。以我们现在所处的娑婆宇宙而言,是具有这样的三界。
我们生存的这个器世界(承载生命的星球),属于娑婆宇宙(娑婆大千世界)。
这个大千世界中,在《俱舍论》里,如前面计算,共有10亿颗类似地球这样的星球。
三千个(这只是一个大约的数目)这样的大千世界,构成一个更大的宇宙。
在另一部佛教重要的经典《华严经》中,则认为10000亿个三千大千世界宇宙系统组成一个"华藏宇宙系统"。
华藏宇宙系统也只是更大的宇宙系统――大雪海遍照佛(佛教认为有的佛本身就是一个宇宙系统)手心的一个微尘团。
可是,还有无数个像大雪海遍照佛这样的宇宙系统,这样成立的大佛宇宙系统,就是由无数像华藏宇宙系统这样的宇宙天体系统组成,其大小以未成佛的人类的智慧,是永远搞不明白的。
按佛教划分宇宙的说法,我们这个娑婆宇宙中包括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我们人类处在欲界中。欲界的下三道是饿鬼、地狱、畜牲道。善道是人和天,这里的"天"指的范围在四天王天和三十三天以上,共有六界,即欲界天分为六个层次。
欲界、色界、无色界这样一套架构,在有经验的修行者那里,被认为这还不是"法界"的实相(法界的实相宇宙究竟如何?这部分内容我将在后面陈述)。这套架构是依据现存界――以我们地球为中心,以现有宇宙为根本所发生的状况而产生的。佛陀在世的时候,他并没有讲得这么详细,后来是在佛教历史上的一些大菩萨作《俱舍论》等等重要论典时,才把它比较完整地构架出来。
宇宙会出生和毁灭吗
据佛经记载:每一个宇宙都会历经成、住、坏、空四个阶段。物质和生命会被火灾、水灾、风灾毁灭。
在宇宙的成住坏空的过程中,有所谓的大三灾――火灾、水灾、风灾。当一个大劫(一大劫到底等于多少个地球年,就我所接触的材料及修行人而言,意见并不统一,其数值的差异很大。这里估且取一个数值:1,343,840,000年)结束的时候,会有火灾产生。宇宙内供给生命居住的行星以热和能的所有恒星,将先后进入它们的红巨星时期。恒星的星体会可怕地膨胀出许多倍,吞噬掉离他们近一些的所有行星,让更远一些的行星支离破碎,简直可以摧毁一切。
恒星之火甚至可以焚烧到色界的初禅天,整个欲界当然荡然无存。这个时候,初禅以下的人类或天神类生命都会死掉而后再出生到二禅天以上或是娑婆宇宙以外的他方世界。
七个大劫、七次火灾之后,宇宙中会有一次水灾。由于火灾膨胀的能的扰动,宇宙的膨胀使万有引力在整个宇宙内越来越弱,宇宙内基本粒子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最后整个宇宙就像一锅基本粒子的汤,物质稀薄到了极点。这种情况就好像我们将盐洒进水里面被溶化掉一样,所以佛教认为这是宇宙的水灾。
宇宙的水灾会破坏到二禅天,把二禅天以下的物质统统溶化,让所有的生命全部完蛋。此时二禅天的天神也得赶快往上逃难。
七七四十九次的火灾再加上七次的水灾,再加上七次的火灾,也就是第六十四个劫(86,005,760,000年)的时候,宇宙自身已经膨胀到了极限。这时就会有宇宙的风灾产生。宇宙开始收缩,横扫还剩下的所有物质和能,宇宙黑洞以它超乎想像的引力和破坏力卖力地工作着,将三禅天以下的一切扫荡一空,就是我们娑婆宇宙内超出了人们视界的巨大的、无比坚固的须弥天体(须弥山)也像大风吹毫毛似地刮进它的内部。
这场宇宙风灾真是厉害,只刮一次就把三禅天以下的万有全都毁坏。
所以,所有宇宙的毁灭性灾难,最多毁坏到三禅天。四禅天和无色界是无法毁灭的,但佛陀认为,四禅天和无色界的生命依然无法永恒,依然会死亡。
宇宙黑洞在成功地完成它的毁灭工作之后,让整个宇宙只剩下它自身。宇宙于是坍缩成一个无限小的奇点,就是宇宙黑洞本身。
之后,致密的宇宙黑洞再次膨胀开来,来一次巨大的宇宙大爆炸,首先产生空间。宇宙一边继续着它的爆炸过程,一边将空间扩张开来。再然后空间中原来均衡的基本粒子东一团西一团地凝聚,凝聚形成极大的宇宙粒子云,由粒子云中再凝缩成更致密的物质团。
粒子云和它凝缩的团逐渐地遍布整个宇宙。粒子云类似气体,团类似液体,后来经过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力,在粒子云内部的团进一步收缩凝聚,并不断吸附粒子云或粒子云以外的物质,团渐渐地变得类似于固体了。
此后,固体的形态越来越厚、越来越实,就成为粒子云之中的大天体。在这个大天体之上,物质继续附着累积,于是形成了须弥天体。须弥天体在运转时,也甩出来不少微小的块,这些块的凝缩,又形成星系。星系在类似于宇宙粒子云的进化过程中,再形成星球。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十天内免登录
一张图告诉你宇宙到底有多大
宇宙究竟有多大?慢慢来看这张图吧!(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NN079
关键词阅读: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尚缘 SWOOP 好文章,永远不应该消失
©2014&&&想要了解宇宙究竟有多大,请你试着将一枚硬币放在你的面前。假设这枚小小的硬币就是我们的太阳,那么另一颗代表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的硬币就应当放在大约563公里之外。对于生活在中国的读者而言,比如上海的读者,这第二枚硬币几乎要摆放到山东或安徽省境内,而对于一些小国的居民而言,这颗硬币可能都已经放到外国去了。  关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漫游指南》一书的作者,英国著名剧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Douglas Adams)曾经写道:它很大。的确。想要了解宇宙究竟有多大,请你试着将一枚硬币放在你的面前。假设这枚小小的硬币就是我们的太阳,那么另一颗代表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的硬币就应当放在大约563公里之外。对于生活在中国的读者而言,比如上海的读者,这第二枚硬币几乎要摆放到山东或安徽省境内,而对于一些小国的居民而言,这颗硬币可能都已经放到外国去了。而这仅仅是太阳和距离它最近的一颗恒星而已。当你试图模拟更大范围内的宇宙空间时,就会麻烦的多了。比方说,相对于你的那颗硬币太阳,银河系的直径将是大约1200万公里,这相当于地月距离的30倍。正如你所看到的,宇宙的尺度是惊人的,几乎没有办法用我们生活中所熟知的距离尺度加以衡量。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丈量宇宙的梦想是遥不可及的。家在长期的工作研究中已经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去测量宇宙的尺度。以下我们将向你呈现有关的内容:  1 宇宙的尺度
我们并非居于宇宙的中心,但是我们确实居于可观测宇宙的中心,这是一个直径约为930亿光年的球体  这个星球上没有人知道宇宙究竟有多大。它或许是无限的,也或许它确实拥有某种边界,也就是说如果你旅行的时间足够长,你最终将回到你出发的地方,就像在地球上那样,类似在一个球体的表面旅行。科学家们对于宇宙具体的形状和大小数据存在分歧,但是至少对于一点他们可以进行非常精确的计算,那就是我们可以看得多远。真空中的光速是一个定值,那么由于宇宙自诞生以来大约为137亿年,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最远只能看到137亿光年远的地方呢?答案是错误的。有关这个宇宙的最奇特性质之一便是:它是不断膨胀的。并且这种膨胀几乎可以以任何速度进行——甚至超过光速。这就意味着我们所能观测到的最远的事实上远比它们实际来的近。随着时间流逝,由于宇宙的整体膨胀,所有的将离我们越来越远,直到最终留给我们一个一片空寂的空间。奇异的是,这样的结果是我们的观测能力事实上被“强化”了,事实上我们所能观察到最遥远的星系距离我们的距离达到了460亿光年。我们并非居于宇宙的中心,但是我们确实居于可观测宇宙的中心,这是一个直径约为930亿光年的球体。  2 充斥着星系
这是美国宇航局哈勃空间望远镜获得的最深邃的影像之一
  这张照片是美国宇航局哈勃空间望远镜获得的最深邃的影像之一。科学家们让哈勃望远镜对准天空中的一小块区域进行长时间的曝光——长达数月,尽可能地捕获每一个暗弱的光点。文中上图是局部的放大,完整的图像是下面这幅图,其中包含有1万个星系,从局部放大图中,你可以看到一些星系的细节。完整的图像  当你看着这些遥远的星系,你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遥望遥远的过去,你所看到的这些星系都是它们在130亿年前的样子,那几乎是时间的尽头。如果你更喜欢空间的描述,那么这些星系离开我们的距离是300亿光年。宇宙处于不断的膨胀之中,但与此同时科学家们对于宇宙尺度的测量精度也在不断提高。他们很快找到了一种绝佳的描述宇宙中遥远天体距离的方法。由于宇宙在膨胀,在宇宙中传播的光线的波长将被拉伸,就像橡皮筋被拉长一样。光是一种电磁波,对于它而言,波长变长意味着向波谱中的红光波段靠近。于是天文学家们使用“红移”一词来描述天体的距离,简单的说,就是描述光束从天体发出之后在空间中经历了多大程度的膨胀拉伸。一个天体的距离越远,当然它在传播的过程中光波波长被拉伸的幅度越大,光线也就越红。如果使用这种描述方法,那么你可以说这些遥远的星系的距离大约是红移值Z=7.9,天文学家们立刻就会明白你所说的距离尺度。  3 最遥远的天体
最遥远的天体  这张图像中间部位那个不太显眼的红色模糊光点事实上是一个星系,这是人类迄今所观测到的最遥远天体。美国宇航局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了这张照片,这一星系存在的时期距离宇宙仅有4.8亿年。这一星系的红移值约为10,这相当于距离地球315亿光年。看起来这一星系似乎非常孤单,在它的周围没有发现与它同时期的星系存在。这和大爆炸之后大约6.5亿年时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在那一时期,天文学家们已经找到大约60个星系。这说明尽管这短短2亿年对于宇宙而言仅仅是一眨眼的功夫,但是正是在这一短暂的时期内,小型星系大量聚合形成了大型的星系。但是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天文学家们目前尚未能完全确认这一天体的距离数值,这也就意味着其实际距离可能要比现在所认为的更近。在美国宇航局的下一代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发射升空以替代哈勃望远镜之前,科学家们都将不得不在数据不足的情况下进行估算。  4 最遥远的距离
最遥远的距离  天文学家能够观测到的最遥远的光线名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这是抵达地球的最古老的光子,它们几乎诞生于宇宙大爆炸发生的时刻。在大爆炸发生后的短时间内,宇宙非常小,因此相当拥挤,物质太过稠密,以至于光线无法长距离传播。但在宇宙诞生之后大约38万年之后,宇宙已经变得足够大,光线第一次可以自由地传播。这时发出的光是我们今天所能观测到的最古老的光线,是宇宙的第一缕曙光;它存在于宇宙的每一个方向,无论你把望远镜指向哪个方向,都可以观测到它的存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就像一堵墙,我们最远也只能看到墙这一侧的风景,但是却绝无办法穿墙而过。那么这些最初的宇宙之光怎么变成微波了呢?这还是因为宇宙的膨胀。随着宇宙的膨胀,当时发出的光波波长被逐渐拉长,经历如此久远的时间(137亿年),它们的波长已经被拉伸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随着宇宙膨胀冷却,现在这一辐射的剩余温度大约仅有-270摄氏度,也就是著名的3K背景辐射。这种辐射的分布显示出惊人地各向同性,各处的差异小于10万分之一。而如果有朝一日人类终于能够制造出高灵敏度的中微子探测器,那么我们将终于可以突破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设置的那堵墙,而看到其背后中微子出现时的情景,即所谓的“宇宙中微子背景”。和光子不同,对中微子而言,一般意义上的物质几乎是透明的,它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穿过地球,穿过太阳,甚至穿过整个宇宙。正是因为这一特征,一旦我们能够解码中微子中携带的信息,我们将能回溯到宇宙大爆炸之后仅数秒时的情景。 5 星系蝴蝶图
星系蝴蝶图  文学家们向宇宙张望,他们注意到宇宙中的星系分布并非呈现随机状态,由于引力的作用,星系倾向于相互接近,从而形成规模巨大的聚合体,如星系团,超星系团,大尺度片状结构乃至所谓的巨壁。天文学家们开始着手纪录这些星系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他们很快成功地制作出较近距离范围内星系的三维分布图,这是一项令人惊叹的成就。大部分此类巡天观察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距离地球70亿光年之内的范围,但他们在此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类星体,这是宇宙中亮度惊人的奇特天体,来自早期宇宙,其距离可能是70亿光年范围的4倍以上。
  在全部这些努力中,斯隆数字巡天(SDSS)可能算是规模最大的一个。参与这一项目的天文学家们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对1/3天空的巡天观察,并在此过程中记录下超过5亿个天体的精确位置信息。而本文中这里所配得图则来自另一项巡天计划:6dF星系巡天,这是目前规模位居第三的巡天项目。这张图像中之所以会缺失很多地方,是因为银河系的阻挡,很多天区我们都无法进行观测。  6 邻近的超星系团
邻近的超星系团  在距离地球比较近的空间内,天文学家们的了解相对而言就会多一些。我们现在知道在距离地球约10亿光年的距离内存在一个超星系团的海洋。这些是被引力作用聚集在一起的大量成员星系。我们的银河系本身是室女座超星系团的成员,这个超星系团正位于这张图像中中央位置。在这个巨大的超星系团结构中,我们的银河系毫无特别之处,它只是位于一隅之地的普通成员星系而已。在这一宏伟结构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是室女座星系团,这是一个由超过1300个成员星系组成的庞大集团,其直径超过5400万光年。另一个超星系团很值得关注,那就是后发座超星系团,因为它的位置恰好位于北方巨壁(Northern Great Wall)的中心位置。北方巨壁是一个大到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型结构,其直径约有5亿光年,宽度约3亿光年。我们星系“附近”最大的超星系团是时钟座超星系团,其直径超过5亿光年。  7 和
暗物质和暗能量  这个宇宙另外一件令人吃惊的事实是:占据宇宙大部分的成分我们却完全看不到。暗物质是一种神秘的存在,科学家们认为它们遍布宇宙各处,但是我们却看不到也摸不着。它们和光以及任何种类的电磁波都不发生作用,而这正是人类赖以探测宇宙的基础工具。不过它会产生引力,通过它对周遭空间施加的引力效应,科学家们能够感受到它们的存在。是的,我们能够感觉到暗物质确实存在。比如我们所在的室女座超星系团大约拥有10的15次方倍太阳质量,但是整个超星系团的光度却仅有太阳的3万亿倍太阳光度。这就意味着室女座超星系团的光度相比其质量所应当拥有的光度小了约300倍。这样的事实是难以解释的,但是如果考虑到这其中遍布大量拥有质量但却不发光的暗物质,一切也就不奇怪了。事实上,根据计算结果,宇宙中的暗物质含量是我们平常所见的普通物质的5倍。但是暗物质尽管强大,却仍然不足以统治宇宙。真正支配着我们这个宇宙的力量来自另一种神秘物质:暗能量。普通物质和暗物质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拥有质量,并向周围空间施加引力影响,换句话说,它们的作用是让物质聚拢,让宇宙减速膨胀甚至最终收缩。然而,当科学家们观测宇宙,试图分辨出宇宙究竟是在减速膨胀还是在收缩时,他们惊骇地发现事实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宇宙根本没有收缩或减速,它正在加速膨胀!毫无疑问,存在一种未知的强大到异乎寻常的力量,它不但独力抵抗了整个宇宙中所有普通物质和暗物质产生的引力作用,甚至还推动整个宇宙加速膨胀。对于暗能量的发现最近刚刚被授予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尽管有了这样的巨大进展,科学家们对于究竟什么是暗能量却依旧毫无头绪,一无所知。现在有关这一课题的理论几乎就相当于“虚位以待”,等待着未来出现一个更加完美的理论能摘取成功解释暗能量本质的桂冠。  8 宇宙之网
宇宙之网  星系巡天的结果显示我们的宇宙似乎显示一种“泡沫网状”结构。几乎所有的星系都分布在狭窄的“纤维带”上,而在它们的中间则是巨大的空洞,天文学上称为“巨洞”。这些巨洞的体积巨大,有些直径可达3亿光年,其中几乎空无一物。但是这样说并不正确,因为尽管我们看上去那里确实是什么也没有,但实际上这里充斥着暗物质。这里这张图是一份计算机模拟结果,它显示我们的宇宙呈现一种纤维网状结构,其中分布着节点,纤维带和层。这种复杂结果的起源来自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微小的涟漪,这是其中密度微小变化的体现。随着宇宙膨胀,这些微小的高密度去逐渐吸引更多的物质向其聚集,这种效应持续上百亿年,其结果是惊人的——它造就了我们今天所见的宇宙。  9 检验宇宙模型
检验宇宙模型  2005年,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试图检验现有的宇宙学理论是否正确。他们进行了一项名为“千年运行”的模拟计划,在计算机中他们模拟100亿个粒子在一个边长为20亿光年的立方体空间中,按照我们现有的理论去作用于它们,是否能得到某种我们所预期的结果。这项模拟实验中考虑了普通物质,暗物质和暗能量因素,成功地再现出宇宙从混沌逐渐显现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观察到的宇宙大尺度结构。在模拟运行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们目睹了宇宙中大质量的出现,强大的类星体发出剧烈的辐射,模拟的结果中还出现了大约2000万个星系。正如文中此处展示的那样,研究人员们发现模拟的结果产生出一个和我们所观察到的现实宇宙非常相似的状态。
→在1572年发现的Ia型。它们就是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观测对象供图/CFP
2010年10月,NASA太空望远镜拍摄到一颗巨大的超新星,它的光芒被数百年前自身爆炸产生的灰尘和气体遮掩  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委员会发布会上,大屏幕上显示着三位获得物理学奖的科学家的照片,他们通过对超新星的观测而得出结论:膨胀不断加速,而且逐渐变冷。上个世纪很长一段时间,科学家们认为,宇宙始于一场140亿年前的,此后就不断膨胀,而根据广义,物质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宇宙的膨胀不会一直持续,将不断减速。然而,三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十几年前公布的观测结论,“震动了宇宙学的基础”(评价出自瑞典皇家科学院)。这意味着什么?有科学家说,随着宇宙的持续加速膨胀,远离速度不断加速,遥远的宇宙将会变得越来黑暗、越来越冷,最终将变成无比寒冷的世界,“毁灭于冰”。但没人知道,这一天会在何时。甚至,也没人知道现在的加速膨胀会不会一直持续。所以也有人认为,未来某天宇宙会减慢膨胀直至重新收缩,恢复到最初的状态,新一轮大爆炸又会来临。那么宇宙的命运将截然不同,“毁灭于火”。是冰还是火?科学家们还在探索……  1 “超亮”的超新星  此次获奖的三位科学家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索尔·佩尔马特,出生于美国而拥有美、澳双重国籍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布莱恩·施密特,以及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教授亚当·里斯,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研究小组,但都把目光锁定Ia型超新星。要理解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三位获得者的研究,首先得明白他们共同的研究对象。国家天文台宇宙与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陈学雷研究员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超新星的概念是1934年由茨维基和巴德提出的,他们猜测当一些恒星寿命结束时将会塌缩然后发生爆炸,其亮度可达到十亿甚至百亿个太阳的亮度。后来的研究发现,还有另一种爆炸机理不同的超新星,现在一般认为是白矮星(质量比较低的恒星,比如太阳在燃尽核燃料后就会变成白矮星)从其伴星中吸积物质,到一定程度后发生核爆炸,被称为Ia型超新星。“超新星很亮,可以在宇宙中很远的地方看到。”陈学雷说,由于白矮星的质量都差不多,科学家便假定其爆炸时的亮度也差不多,既然所有的Ia型超新星光度相等,那么根据一颗Ia超新星的视亮度,就可以推测它到我们的距离。就好比一支蜡烛,离我们近看上去亮,离我们远看上去暗,观测它的亮度就可计算蜡烛距我们的距离。科学家们还发现,当光源离我们而去时,光频率变低,光谱线向红端偏移,并且离去速度越大红移量越大,这就是天文物理中的“红移”现象。科学家可以通过观测超新星的光谱,从中测出超新星的“红移”,就可知超新星离开我们的速度如何。就像佩尔马特接受采访时所说:“这些光线看起来有多红就告诉了你,自这个超新星爆炸以来宇宙究竟膨胀了多少。观测不同的超新星,你就能够确定出50亿年、30亿年或者10亿年前宇宙有多大,由此就能确定出宇宙是如何随着时间而膨胀的。”2 完全相反的事实  1929年,美国家哈勃首先发现了星体间距离不断变大的现象,证实了宇宙膨胀理论。主流学界认为,宇宙诞生于约14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大爆炸之后宇宙开始不断膨胀。根据广义相对论,物质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宇宙的膨胀不会一直持续,将不断减速。起初,佩尔马特和施密特各自领导的研究小组也以为会发现宇宙膨胀正在减速的迹象。但到了1997年下半年,他们开始发现,高红移的超新星比他们原来预期的要暗。如果宇宙膨胀越来越慢的话,超新星应该显得更亮才对。发现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连他们自己一开始都怀疑自己收集的数据。这是一个完全相反的事实:宇宙膨胀正在加速。两个小组经过反复检查,于1998年1月几乎同时公布了自己的观测结果。这一结果轰动了世界。宇宙的膨胀正在加速,意味着在蕴藏于空间结构中的某种未知能量的推动下,宇宙正在分崩离析。陈学雷说:“它撼动了整个宇宙学的基石。这就像是你往上扔一个皮球,结果发现皮球并未逐渐减速,却加速向上飞去了!”“虽然少数学者怀疑超新星的观测或数据分析有错误,宇宙并未加速膨胀。但13年来科学家又观测了许多超新星,目前总数有几百颗,对其分析也更加深入,虽然还存在很多疑点,比如Ia型超新星爆炸的机理到底是什么,但数据本身经过许多不同的天文学家用不同方法的分析,迄今并未发现大问题。”陈学雷说。3 暗能量的“斥力”,让宇宙加速膨胀  那么,是什么让宇宙膨胀加速的呢?按照广义相对论理论,如果宇宙由一般的“物质”(包括所谓的不发光的“暗物质”)组成,其膨胀会逐渐减速,这是万有引力的作用,因为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如何解释观测到的宇宙膨胀加速呢?“目前主流的解释是引入'暗能量’的概念。”陈学雷表示,暗能量(dark energy)实际上也是物质的一种形式,但具有很奇特的性质。比如,它的有效“压强”小于0,这些压强项使的弯曲与一般物质造成的时空弯曲相反,因此可以理解成是与万有引力相对的“斥力”,可以导致宇宙加速膨胀。据陈学雷介绍,科学家引入暗能量概念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有一些证据证明它的存在。例如早在观测结果公布之前,就有一些科学家根据宇宙年龄、物质密度和功率谱等因素考虑,认为宇宙可能含有暗能量。此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重子声波振荡等其他观测也支持宇宙中存在暗能量的理论。“根据现在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超新星等实验数据的拟合表明,宇宙中大约75%是暗能量,21%左右是不发光的暗物质,我们熟悉的普通物质仅占4%多一点。”陈学雷表示,暗能量是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模型,但它的本质仍然是谜。4 命运之谜仍未知宇宙加速膨胀又意味着什么?陈学雷解释,意味着那些遥远的将加速远离,如果不断加速下去,它们的光将无法再传到地球,完全消失于视野之外,最后银河系就成了宇宙中真正的孤家寡人了。  不过,目前没人知道现在的这次加速膨胀会不会一直持续。诚如佩尔马特接受采访时说:“应该记住,我们并不知道是什么导致了当前的加速……谁知道我们现在看到的加速是不是也会停止,然后宇宙开始坍缩。所以,我要说的是,除非我们搞清楚了宇宙加速膨胀的原因,否则宇宙的命运将始终是个未知的谜。”5 国内学者的探索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发现,向科学界揭露了一个近96%的成分仍然未知的宇宙,这些都是科学家正在不断探索的奥秘。陈学雷说:“像国内一些天文学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一些未来的暗能量实验观测计划,例如,在南极冰穹A(那里的观测条件好)建造大型光学望远镜等。我也正在推动开展'天籁计划’研究,研制专用射电望远镜阵列进行巡天观测,借此研究暗能量的性质。希望未来我国在此领域也能有重大发现。”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播放列表加载中...
正在载入...
分享视频:
嵌入代码:
拍下二维码,随时随地看视频
宇宙有多大(中文字幕)
上 传 者:
内容介绍:
宇宙有多大(中文字幕)
Channel Me 精选
我来说点啥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京网文[0号 |
| 京公网安备: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京)-非经营性-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403号
<img src="" width="34" height="34"/>
<img src=""/>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img width="132" height="99" src=""/>
在线人数: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http://"/>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没有数据!
{upload_level_name}
粉丝 {fans_count}
{video_count}
{descriptio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宇宙到底有多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