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隅而泣的有意思吧

向_向的意思_向是什么意思_向什么意思_向的解释_百科全书_911查询
输入词条名称进行查询,例如 向
向 向的意思 向是什么意思 向什么意思 向的解释
向汉语字典基本信息汉字:向  繁体字:向曏拼音:xiàng 注音:ㄒㄧㄤˋ反义词:背字形结构部首:口 部首笔画:3 总笔画:6康熙字典笔画( 向:6;向:19;曏:17; ) 首尾分解查字:丿冋(piejiong)  汉字部件构造:丿冂口编码信息五笔86:TMKD  五笔98:TMKD  仓颉:HBR 四角号码:27220  UniCode:U+5411 规范汉字编号:0480笔顺编号:325251笔顺读写:撇竖折竖折横基本解释向 (①⑤⑥向) xiàng 对着,朝着,与“背”相对:向背(b坕 )。向北。 目标,意志所趋:志向。方向。 偏袒,袒护:偏向。 近,临:向晚。秋天漠漠向昏黑。 从前:向日。向者。 从开始到现在:向例。一向。 姓。音韵参考[ 上古音 ]:阳部晓母,xiang[ 广 韵 ]:式亮切,去41漾,shàng,宕开三去阳书[ 平水韵 ]:上声二十二养·去声二十三漾[ 唐 音 ]:*xiɑ̀ng[ 国 语 ]:xiàng[ 粤 语 ]:hoeng3[ 闽南语 ]:haN3,hiahN4,hiang3,hiong1,hiong2,aN3,ng3英语翻译toward, direction, trend新华字典详解〈名〉1. (象形。从宀( mián),从口。“宀”表示房屋,甲骨文中像屋墙,有窗户之形。本义:朝北开的窗户)2. 同本义 [the window facing north]向,北出牖也。——《说文》。古宫室北墉,无户牖,民间或有之,命之曰向。穹窒熏鼠,塞向墐户。——《诗·豳风·七月》3. 泛指窗户 [window]闭户塞向,密泥,勿使风入漏气。——《齐民要术》刮楹达乡(向)。——《礼记·明堂位》。注:“谓夹户窗也。”启牖乡(向)如初。——《仪礼·士虞礼记》4. 方向;方位 [direction]明利害之向。——《国语·周语上》东向驰去。——明· 魏禧《魏叔子文钞·大铁椎传》5. 又如:风向;反向;去向;山向;向前(犹将来)6. 过去,往昔[before]向也不恕而今也恕,向也虚而今也实。——《庄子·山水》向为身死而不受。——《孟子·告子上》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以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导,引导,渡水。)——《吕氏春秋·察今》寻向所志。——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便扶向路。向吾不为斯役。(假使过去我不当这个差)——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向察众人之议。——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向之噌吰。——宋· 苏轼《石钟山记》7. 又如:向道(原以为);向年(往年)8. 从来,向来 [all along]臣向蒙国恩,刻思图报。——《三国演义》9. 又如:向料(一直认为);向蒙(一贯承蒙)10. 刚才 [just now]向见年少妇人自水边小径去矣。——《金史》向来道边有卖饼家。——《史记·华佗传》比向日不同。——《西厢记》11. 又如:向年(往年);向事(往事);向来(表示时间上过去不久)12. 姓。如:向平(东汉高士,隐居不仕,子婚嫁既毕,遂漫游不知所终。后以“向平”为子女嫁娶既毕者之典)〈动〉1. 面朝、面对。跟“背”相对 [face]见剑向己。——《左传·定公十年》注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诗》眈眈相向。——《聊斋志异·狼三则》夫妻向隅,茅舍无烟。——《聊斋志异·促织》2. 又如:向灯向火(喻看法各一);向暖(晒太阳);向炎乞儿(近火取暖的乞丐。比喻趋炎附势之徒)3. 趋向,亲近 [revere]何故欲向汉?——《史记·班超传》向于时夏。——《书·多士》4. 又如:向化(归顺教化);向服(仰慕佩服)5. 爱;偏爱;偏袒 [side with]不妨事,你你向着俺哩!——《元曲选·武汉臣·老生儿剧三》6. 又如:向顺(偏向;偏袒)7. 往,去 [go]闲向溪边磨巨斧。——《水浒全传》8. 又如:向寓(以往借宿)〈介〉1. 朝着 [toward]。如:向日(明日;第二天);向前(未来);向开(以外;以上);向着(朝着,对着)2. 从;在 [from]向那御屏风背后,转出一大臣。——《水浒传》〈连〉1. 假设;如果 [if]。如:向令(假如);向若(假如);向非(假若不是)〈助〉1. 用于“争”、“怎”、“争奈”、“如何”一类词语后,起加强语气作用怎生向,人间好事到头少。——《法曲第二》〈动〉1. [在乡专称行政区域后,便造“向”字表示]对着,面向 [face to]君子以向晦入宴息。——《易·随》戒六神讣浑向服。——《楚辞·惜诵》。注:“对也。”请席何响。——《礼记·曲礼》。注:“面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史记·项羽本纪》2. 奔向;趋向 [head for]向方略。——《荀子·仲尼》军以向宛洛。——《三国志·诸葛亮传》直下襄阳向 洛阳。—— 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叱牛牵向北。——唐· 白居易《卖炭翁》已向荆州。——《资治通鉴》3. 又如:向清虚(奔向高天。喻得到幸福)4. 接近;临近 [be close to]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东坡种花二首》5. 又如:向中(谓近午。比喻鼎盛时期);向早(凌晨)1. 旧时,以往 [in the past]曏,不久也。从日,乡声。——《说文》曏役之三月。——《春秋传》曏谓往时也。——《桂苑珠丛》曏者,吾子辱使某见。——《仪礼·士相见礼》2. 又如:向日;向之豪气何在?3. [副]∶明,表明 [indicate]证向今故,故遥而不闷。——《庄子·秋水》常用词组1. 向背 xiàngbèi[support or oppose] 赞成和反对;同意和反对这件事的成败取决于人心向背2. 向导 xiàngdǎo[guide] 领路人3. 向火 xiànghuǒ[warm oneself by a fire] 〈方〉∶烤火;取暖当日雪下得越大,周氏在房中向火。——《警世通言》4. 向来 xiànglái(1) [all along]∶一贯如此(2) [before]∶先前向来之烟霞。——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向来不过笼络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5. 向例 xiànglì[custom] 以往的规则;惯例飞云向例的脾气,一看见女人就把什么都忘了。——《彭公案》6. 向慕 xiàngmù[adore] 向往仰慕;倾慕7. 向暮 xiàngmù[almost evening] 傍晚8. 向盘 xiàngpán[compass] 即罗盘。因用以定方向,故名9. 向前 xiàngqián[before] 先前,以前不似向前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10. 向日 xiàngrì(1) [in former days] 往日;从前向日所议非小女,原是舍甥女。——《玉娇梨》(2) [to sun]∶朝着太阳;面对太阳11. 向日葵 xiàngrìkuí[sunflower] 向日葵属( Helianthus )的一种植物。一年生,茎很高,圆盘状头状花序,常朝着太阳。种子叫葵花子12. 向荣 xiàngróng[grow luxuriantly] 滋长茂盛木欣欣以向荣。——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13. 向善 xiàngshàn[do good turns] 指助人为乐,做对他人有益的事一心向善14. 向上 xiàngshàng(1) [upward](2) 朝向较高或最高的位置伸出她的右手,手掌向上(3) 向上攀15. 向时 xiàngshí[previously] 先前非及向时之士也。——汉· 贾谊《过秦论》何时云里诸峰。——《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16. 向使 xiàngshǐ[in the event that] 连词,假使向使无君。——清· 黄宗羲《原君》向使三国。——宋· 苏洵《六国论》17. 向晚 xiàngwǎn[at dusk] 临近晚上的时候向晚的风很凉爽18. 向往 xiàngwǎng[look forward to] 思慕;理想;追求向往幸福的新生活区区向往之至。——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19. 向午 xiàngwǔ[almost noon] 将近中午到了向午时候,方才回来一同吃饭。——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20. 向下 xiàngxià(1) [downward]∶从高处走向或延伸到低处(2) [later on]∶往后;往下面。表示动作继续下去21. 向心 xiàngxīn[centripetal] 犹归心。谓内心归服22. 向心力 xiàngxīnlì[centripetal force] 把物质粒子约束在一弯曲路径上的力,这力朝内向路径的曲率中心作用而产生向心加速度(例如利用外铁轨在外车轮凸缘上作用的力来防止铁道列车离开弯曲的轨道)23. 向阳 xiàngyáng[exposed to the sun] 面对太阳;朝着太阳;比喻蒙受恩遇24. 向隅 xiàngyú[stand in a corner——be disappointed for lack of opportunity] 面对着角落,比喻孤立、孤独或得不到机会而失望25. 向隅而泣 xiàngyú’érqì[grweep all alone in a corner] 对着屋角哭泣。形容感到孤独,绝望,十分悲伤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汉· 刘向《说苑·贵德》26. 向者 xiàngzhě[in the past] 副词。以往,从前向者辰发灵虚。——唐· 李朝威《柳毅传》向者视渡老人之芋之香。——清· 周容《芋老人传》向者之香而甘27.向量 xiangliang 数学中,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亦称矢量)。汉语大字典解释[①][xiàng][《广韵》许亮切,去漾,晓。]“乡2”的被通假字。(1)朝北的窗。(2)泛指窗户。(3)面对;朝着。(4)去;前往。(5)面临;将近。(6)仰慕;归向。(7)指迎合。(8)爱;偏爱;偏袒。(9)方向;方位。(10)从前;原先。(11)指旧。(12)刚才。(13)向来;一向。(14)大约,大约有。(15)连词。假设;如果。(16)介词。表示动作的方向。(17)介词。表示动作的起点。犹从,由。(18)介词。表示动作的地点。犹在。(19)介词。对;与。表示动作的对象。(20)介词。以。与“前”、“後”等组合,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21)介词。表示动作的时间。犹至。(22)“向”的简化字。[②][xiàng][《广韵》式亮切,去漾,书。](1)古国名。姜姓。在今山东莒县西南,春秋初为莒所并。(2)姓。春秋宋国有向戌。见《左传·襄公八年》。康熙字典解释【丑集上】【口字部】 向; 康熙笔画:6;【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许亮切,音蠁。【说文】北出牖也。从宀从口。【注】牖所以通人气,故从口。【玉篇】窻也。【诗·豳风】塞向墐戸。【传】北出牖也。【疏】士虞礼注云:向、牖一名也。北为寒之备,不塞南窻,故云北出牖也。【广韵】向与向通用。【集韵】亦作𤖽。【正韵】亦作鄕。【礼·明堂位】刮楹达鄕。◎按明堂位注,鄕谓夹戸窻也。每室八窻,为四达,则凡牖皆名鄕,不独北出牖矣。 又【广韵】对也。【战国策】西向事秦。【庄子·秋水篇】望洋向若而叹。 又或作向。【易·说卦】向明而治。 亦作鄕。【礼·明堂位】南鄕而立。 又【集韵】趣也。 又【韵会】救也。 又昔也。【庄子·寓言篇】若向也俯,而今也仰。 亦通作鄕。【论语】鄕也,吾见於夫子而问知。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式亮切,音饷。【广韵】姓也。【左传·成五年】诸侯谋复会宋公,使向为人辞以子灵之难。【释文】向,舒亮反。 又【玉篇】地名。【诗·小雅】皇父孔圣,作都于向。【注】向在东都畿内,今孟州河阳县。【左传·隐十一年】王与郑人向。【注】轵县西有地,名向上。【襄十一年】诸侯会于北林师于向。【注】在𩒛川长社县东北。【後汉·郡国志】𩒛川郡有向鄕。 又【集韵】国名。【春秋·隐二年】莒人入向。【注】向,小国也,谯国龙亢县东南有向城。【史记·褚少孙补三皇纪】怡向申莒,皆姜姓之後,汉为县。【前汉·地理志】沛郡向县。【注】向,故国,姜姓,炎帝後。 又【集韵】【正韵】𠀤许两切,音向。【集韵】人字。【左传·襄十一年】晋侯使叔肸告于诸侯。【注】叔肸,叔向也。【释文】向,许文反。【前汉·𠛬法志】作叔向,颜师古:音许两反。 又【正韵】古文向字。注详十六画。考证:〔【左传·襄十一年】晋侯使叔肹告于诸侯。【注】叔肹,叔向也。〕 谨照原文两肹字𠀤改肸。说文解字详解【卷七】【宀部】 编号:4537向,[许谅切 ],北出牖也。从宀从口。《诗》曰:“塞向墐户。”相关词语·爱向 ·拔刀相向 ·北向 ·北向户 ·背公向私 ·背向 ·鞭辟向里 ·鞭擗向里 ·丙向 ·朝向 ·承向 ·词向 ·大方向 ·担水向河里 ·担水向河头 ·导向 ·定向 ·定向能武器相关成语·拔刀相向 ·背公向私 ·鞭辟向里 ·鞭擗向里 ·不可向迩 ·不知去向 ·东奔西向 ·东向而望, ·反戈相向 ·斐然向风 ·锋芒所向 ·改恶向善 ·昏头转向 ·蒙头转向 ·靡然向风 ·怒从心上起 ·怒从心头起 ·偏三向四向姓简介向是中国百家姓的第129个姓氏,主要分布湖北,湖南,四川,广东,贵州一代。人口排在百家姓中排第99位(2007年)姓氏起源姓氏起源1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之后。神农氏有裔孙名向,被封为诸侯,其后代子孙以向为姓,遂成向姓。姓氏起源2出自祁姓,为帝尧的后裔,以国为姓。周代有向国,故址在今山东莒县南部。后来国灭,向国国君的后代就以原国名为姓,成为向姓的一支。姓氏起源3出自子姓,为汤王的后代。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桓公有子名肸(音b),字向夫,世代为宋国卿士,其后亦姓向,成为向氏。姓氏起源4出自司马复姓。起因:因诸葛亮借地不还(现为湘西地区),囤兵赶跑当地的土家族。其首领将军姓司马,诸葛亮赐其向姓(向:意思为向着太阳的窗户),并长期居住。此首领后生九子,分别行成现在的九支向姓。湘西地区现存住要为其中的四支,四川重庆现在其中的一支。还有一支在贵州。其他几支现存已很少,无法考证。历史名人向宠:襄阳宜城人,三国时蜀国将领。初为牙门将,公元223年封都亭侯,后迁中领军。诸葛亮说他:“性行淑均,晓畅军事”。后率兵征讨汉嘉“蛮夷”,遇害。向海明(?-613):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他原为扶风(今陕西凤翔)僧人,自称"弥勒"出世。大业九年(613年)率众起义,追随者数万。后转战于扶风、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之间,自称皇帝,年号白乌。后为隋将杨义臣所败。向子韶:宋朝开封人,字和卿,元符年间进士。建炎初年任淮宁知府。金人犯境,子韶亲率兵丁和家族子弟守城。城陷落后,子韶不屈而死,谥号忠毅。向士壁(?-1261):南宋名将,字君玉,常州(今江苏常州)人,绍定进士,官至大理卿直龙图阁。元兵南下,合州告急,制置使马光祖命士壁率兵赴援。士壁数立战功,升任湖南安抚使兼知潭州。元兵围城,士壁聚力固守,力战退之。不久又升任兵部侍郎兼转运使,后因奸相贾似道妒忌其功,被诬告杀害。向侃:字希颜,明朝巢县人,永乐年间中举,宣德中任靖宁州判官,后升任监察御史,一度又出为知府。他洁己爱民,不避艰苦,办事公正,清约如寒士,名节很好。他和兄弟五人到老也住在一起,十分友爱。向岩(1870——1958)民国官员,原名寿荫,字少蒨,汉川人。1905年留学日本,肄业东斌学校;次年加入同盟会。著有《新中华民国》(1913年)、《忧危论》(1931年后)等!向海潜 辛亥革命参加者、会党领袖,字松坡。大冶人。清末入湖北新军等三十二标当兵。常与会党结往。曾在武昌组织“群英会”,仿梁山泊博士,基本会员为向淇沅陵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任广西参议,转云南兵备道,所至颂声载道;黔阳人向文焕,明末清初举人,著《孤云亭集》;溆浦人向岚,清乾隆三年(1738)进士,太谷知县,善书法;沅陵人向宗陶,清乾隆武进士,清书法家;平江人向阮贤、向闵贤,清中叶诗人;桑植人向开先,清道光举人,历任武邑、肥乡等县知县;溆浦人向柏龄,道光举人,以政绩升松江知府向绍洪辰溪人,衡山人向囗,反清反袁志士;宁乡人向瑞琨,1912年任农工商部次长、代理总长;溆浦人向警予,女,土家族,中国妇女运动领袖;平江人向钧,革命先烈;宁乡人向构父,报人,中国民主社会党湖南党部主委,1949年去台;向瑞琮,袁世凯总统府陆军中将军事顾问向贤德,1947年任中央标准局局长,1949年去台湾;永顺人向乃祺,土家族,民革湖南省委筹委会副主任;向敏思,土家族,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1949年率部起义;平江人向恺然,作家、武术家;澧县人向郁阶,法学家向凤武龙山人,土家族,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溆浦人向达,土家族,历史学家向仲华,原名向崇如,又名向镇华,湖南省溆浦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日因病在广州逝世,终年70岁。向宝璜,土家族,采煤专家;衡东人向德,实业家,政协湖南省第四、五届副主席;向警予(原名向俊贤,湖南溆浦人,土家族。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妇女运动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者。向培良黔阳人,戏剧家;长沙人向隅,作曲家;湘乡(今双峰)人向熹,汉语史学家;汉寿人向显德,电加工专家;等。 向忠发男,湖北汉川人,又名仲发,中国共产党第三任最高领导人,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孝书山东省荣成县(今市)和镇南卧龙村人。1940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被授予校官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日因病在大连逝世,终年79岁。向华强向华胜兄弟是香港黑社会老大,香港众多大腕明星都与向氏兄弟有关系,女明星就更不用说了,从刘嘉玲到关之琳等等。向氏兄弟祖籍广东,他们的父亲是国民党少将。向氏族谱宁乡大沩向氏始祖敏中公,六世士璧公,任湖南安抚使兼潭州知府,葬平江。夫人吴氏,携子避居北直宛平县韩家堡。九世大佐公,元季携子元音、侄元章迁居宁乡三都一区好婆塘。清乾隆53年(1788)始修族谱,咸丰8年(1858)续修,光绪33年(1907)三修,1937年四修,2004年五修。派语:传系宗子许,士公之大元,友能成孝道,至立可祚孔,尊世文源发,祥瑞贤哲隆,家声本楚宦,勋业肇开封,礼法修明定,熙朝正佐清,英才承诏锡,华国启云孙。 宁乡罗家山向氏始祖文皋公,南宋由江西迁湖南邵阳县。始迁祖大德公于清康熙初年转迁宁乡罗家山。1926年与同邑七都大济支合修支谱。明铺名臣堂向氏始祖敏中公派下图系向敏中 字常之,生于后汉乾佑二年(949)己酉岁十月十六日亥时。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累官谏议大夫拜吏部尚书右丞相进左仆射玉清宫昭应官使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 北宋真宗天禧四年(1021)庚申岁二月望七日薨,享年七十二岁,赠太尉中书令,谥文简,追封燕王,史赞云:性端厚恺悌多智知人善处剧繁时以重德目之。初娶梁氏,生于后周广顺元年(951)辛亥岁,卒宋咸平6年(1003)癸卯岁,封郑越国大夫人;再娶张氏,生于后周显德2年(955)乙卯岁,卒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戊申岁三月初三日,封秦国大夫人;三娶宋氏,生于宋建隆3年(962)壬戌岁,卒乾兴元年(1022)壬戌岁二月初六,封荆夏国国大夫人;四娶王氏,生于后周显德2年(955)乙卯岁,卒康定元年(1040)庚辰岁三月十六日。封周唐国大夫人。子五,传正,传亮,传式,传师,传范。第1世:敏中三男 传亮 生于北宋开宝八年(974)甲戌岁,任驾部员外郎,卒于北宋景佑四年(1037)丁丑岁,享年63岁,追封周王。娶周氏,赠郑国夫人,俱葬开封府。生二子:向综、向经。向絟。第2世:传亮次男 向经 字审礼,生于北宋天禧五年(1021)辛酉岁,任明州观察使,进定国军留守,赠侍中,卒于北宋熙宁七年(1074)甲寅岁,终年53岁,敕葬开封府。谥康懿,封吴王,娶王氏,赠安国夫人。生二子:宗回、宗良。生女妙英,册立钦圣皇后第3世:向经次男 宗良 字景弼,号寿山,生于宋庆历七年(1047)丁亥岁,官秀州刺使,宁海军节度使,封永嘉郡王。卒于政和二年(1112)壬辰岁,终年65岁,赠太保,娶吕氏,赠封赵国太夫人。生三子:子韶、子志、子率。再娶鲁氏,赠封越国太夫人。俱葬开封府。生二子:子沅、子锭。第4世:宗良长男 子韶 字和卿,号景峰。生于宋熙宁五年(1072)壬子岁。任东京转运副使,知淮宁府,南宋建炎二年(1128)戊申岁,时年56岁,金兵陷城,举家遇难尽节,立庙淮宁,赠通议大夫,谥忠毅。娶李氏俱旌议太君,再娶戴氏,携幼子避难。第5世:子韶子 向鸿 字宇仪,赐通议大夫,生于宣和4年(1123)癸卯岁二月十五日亥时,南宋建炎二年(1128)戊申岁,父守淮宁,城陷不屈,举家尽节,惟公六岁逃难,历吉水、豫章、茶岭,迁居湖广兴国州棋盘大原,以天年终,葬大柘园坐北向南。娶丁氏 生绍兴2年(1132)壬子岁八月十三日,葬合夫莹,子五,善一、善二、善三、善四、善五。世系详后。赞曰:嗟嗟我祖名藏天府避乱隐居吴来楚垂裕后昆克神祖武万亿及秭受天之佑。第6世:鸿公后裔--长子善一--长子庚三--长子荣四--长子德六--长子庆四--次子千七--长子国宝--次子世章--之子儒一--长子隆一--次子相二--次子通六--次子才伟--长子永生--长子(言+布)第21世:(言+布)公长子秉嘉 字天申 号北峰,生于嘉靖辛卯年(1531)第22世派下 :良--甫--日--应-- 正--太--光--明--贤 --先--志--能--恢--守 --前--功--可--建--成 --长--期--临--典--礼--定--克--振--家--声 湘乡琥珀向氏始迁祖庚八公,原兄弟八人,元明鼎革之际由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圳上分徙长沙、宁乡、湘潭、衡山、溆浦等处。庚八卜居湘乡琥珀大屋冲。一传为友华,再传分通肃、礼、义、贤、谅,肃房无传,衍为四房。清乾隆60年(1795)、嘉庆21年(1816)纂修族谱未果,道光间各房分修,光绪3年(1877)合修,年续修。旧班:友通文子允,彦伯再朝廷,仁正定元良,福嘉世代昌。续班:立纪承先远,敦伦裕后长,尊亲隆孝让,树德显明扬。 湘潭大屋湾向氏始祖北宋敏中公,传至十二世祖元贤公,于明永乐4年(1406)携次子有铭由善化迁此。清光绪34年(1908)五修族谱。 湘潭白沙洲向氏始迁祖永春公,字长青,号荣发,原籍江西吉安府安福县,因壬申岁兵灾,明永乐2年(1404)迁居湘潭白沙洲。三派衍为富、禄二房,六派衍为材、炳、高、虎四房。明万历间始修族谱,清雍正4年(1726)续修,乾隆、嘉庆、咸丰间纂有草谱,同治3年(1864)五修,光绪34年(1908)六修,乾隆50年(1785)建宗祠于白沙洲。至1948年,男女丁口约2500人,分布于醴陵、长沙、浏阳等处。名派:(自十二派始)正应新昭盛,宗泽世熙隆,德茂功修建,家声裕后丰。茶陵白沙江向氏始祖敏中公为宋左仆射,五世孙尧庆公,于靖康之乱后自金陵隐迹茶陵叶坪,又五传至寿卿公生四子:文祥居攸县白茅洲;文荣徙湖北潜江白莲塘;文信徙衡山白莲寺;文贵,字富新,号凌云,文林郎,明洪武2年(1369)徙居茶陵白沙江海堂。清乾隆60年(1795)建宗祠于罗堂。清初始修族谱,乾隆4年(1739)、嘉庆12年(1807)、咸丰4年(1854)、光绪17年(1891)、2000年续修。至1948年,有人口800人。派语:尧盛让君秀,卿文法以道,永玺处体能,汝学高鸣远,承宗必显荣,继业恒昌泰,孝友思前绪,诗书裕后人,钦遵忠厚训,谨守圣贤箴,甲第连开日,家声大有亨。 衡东白莲向氏始祖敏中公,宋真宗时官太尉,谥文简。五代孙尧卿,宋南渡时自金陵迁居江西永新,后徙湖南茶陵叶坪,后越五代至受卿,生四子:文祥迁攸县白茅洲;文荣迁湖北潜江白莲塘;文贵迁茶陵白沙江;第三子文信,明洪武时迁衡山白莲坊。清康熙25年(1686)始修族谱,雍正4年(1726)、乾隆44年(1779)、嘉庆20年(1815)、道光26年(1846)、光绪4年(1878)、宣统2年(1910)、1940年、2002年续修。1940年八修时有男丁7810人,女口6328人。2003年九修时,有男丁12400人,女口12184人。班行:(自十一世始)嗣世鸿文显,纶恩大典荣,贤才修德业,诗礼振声名。本族名人向燊,字乐谷,民国初官陇南观察使、湖南省财政厅长。向德,民国间发明煤气车,解放后曾任长沙市副市长、省政协副主席。 平江、湘阴向氏始祖敏中公,字常之,宋太平兴国5年(980)进士,赠太尉,谥文简。五世孙许虔,字诚一,号笃轩,守洪州,有惠政,卒于官,其从子士衡、士龙、士雄、士渊由洪州洗马市扶梓迁居平江,葬公于邑西下东山铁门槛。士衡,字开云,居石轧头黄金坪;士龙,字见田,居张古塘;士雄,字飞仙,居湖源西山;士渊,字学海,居湘阴白果洞。宗祠设在平江伍市,建于清乾隆51年(1786)。族人分布于平江长江源、石洞、大头岭、桥墩,湘阴向家洞、三合庙,长沙霞凝、麻林桥、源头洞等地。至1948年,男女共12400余人。族谱始修于乾隆54年(1789),道光5年(1825)续修,咸丰7年(1857)三修,光绪10年(1884)四修,1914年五修。旧派:朝廷重贤贵,国泰振兴良,家富青云至,永载显名扬。续派:贻裕源先德,文光曜楚云,增修逢万寿,福泽庆长延。 桃源青云向氏明初自江西南昌徙桃源县北青云乡向家坪。至1948年,全族人口约1000余人,分布于莫溪、莫林、浯溪、漆河等地。宗祠在向家坪。族谱创修于1941年。 桃源大里坪向氏始迁祖五郎公,元末自江西吉安泰和迁湖南桃源县西大里坪。至1948年,已传23代,全族人口2000余人,分布于善溪、绿萝坪、向家坪等地及武陵龙湾渡、龙阳五路湖、辰溪羽溪泊等处。宗祠一在八公桥,一在白麟洲。清雍正13年(1735)创修墨谱,光绪8年(1882)、光绪32年(1906)、宣统元年(1909)、1936年续修。 桃源太平庵向氏始迁祖万春公,明初自江西丰城徙居桃源县北莫林村向家冈。至1948年,全族人口700余人,分布于大田、九溪、漆河、温泉、三阳等处。清咸丰12年(1862)建宗祠于太平庵。族谱创修于道光12年(1832),1914年续修。 石门二都乡花小坪村靖安隘土百户向氏 始祖祥公,明洪武2年(1369)封为武德将军、土官正百户。 石门竹溪向氏清康熙时自沅陵迁石门。 桑植向氏元末蛮酋向仲山,以讨鹅梯有功,授宣慰司职,拥有上下桑植之地。后嗣分布在凉水口、廖家村、上洞街、新街、官地坪等地。 桑植竹叶坪向氏始迁祖元友、元凤二公,清康熙中叶自湖北鹤峰红土坪岸门泉迁桑植竹叶坪康三峪。民国年间与旧土司裔合谱。 益阳向氏远祖世居河南怀庆府河内县,及智公迁居荆州,数传至洪德公,原居荆州府当阳县石马头,生天圣,字燕容,明长沙潭王太傅,见言事见忏,谢职隐居益阳七里向家堤,为迁益始祖。又一支贤暹公,明时自溆浦迁益阳舒塘。清道光16年(1836)二支始合修宗谱,称三修,光绪4年(1878)四修,1917年五修。贤暹公房派语:述延以序德,志士克承先,建基舒国步,大启本家传。洪德公房派语:名贤以序德,志士克承先,建基舒国步,大启本家传。益阳宋家村向氏始迁祖大发公,元泰定帝时自四川成都避乱迁此。后裔居岳家桥向家湾。 新化河思乡西陂溪向氏始祖宗彦公,南宋绍兴年间自江西南昌丰城县铁树观栗村向家巷迁居湖南沅陵莲花池。传十一代至文皋公迁居溆浦栗村麻阳水,其孙必才公于元末随父希庸公由溆浦麻阳水迁居新化石马二都大陂塘(今河思乡西陂溪)。必才生宗宪,宗宪生文质、文彬、文贵。质、彬居大陂塘,文贵居安化城北小石桥。谱一修于明嘉靖45年(1566),清康熙51年(1712)二修,嘉庆18年(1813)三修,道光26年(1846)四修,同治13年(1874)五修,1930年六修,1990年七修。旧班:文纯恭如,震贤子仁,希必宗质。质房续班:景秉元显,廷胜大国,立兴加富贵。彬房续班:景秉元承,一世经大国,立兴加富贵。贵房续班:景崇琼守,承维大日国,安凝忠生治。1930年六修班次:惟品修宜笃,仪容在克庄,平康咸迪吉,开济业其昌。溆浦麻阳水向氏班次:维善乃为宝,行义由立身,孝友施家政,济美蔚云礽。 邵阳向氏始迁祖梅桓公,清朝时自江西迁邵南红石梅溪村。 邵阳新建乡向氏 传为当地土籍,约150人,居铁甲塘村,源流无考。 洞口向氏谱称始祖文皋公,南宋时由江西南昌新建任辰阳太守,以治蛮夷。子纯公,字居仁,迁居溆浦胡铛溪,生七子,浚、哲、文、英居莲花池,敏、明、行仍居胡铛溪。明公生如松、如梧。如梧卜居寨头岩,生通江。通江居安江阳坡坳蒋家坪,生子思。子思生银仲,银仲生庆荣,元季明初迁居武冈会龙山,今属洞口。清嘉庆19年(1814)创修族谱,道光24年(1844)续修,光绪元年(1875)三修,宣统元年(1909)四修,1948年五修。班次:庆行子德思,文汝通光日,兆朝廷用云,礽迪传书章,乾垣生瑞彩,坤运启祯祥,祖赐勋名大,家承绪业长,银台隆仕籍,绅宦守辰阳,恪绍伦音训,贻谋定炽昌。 黔阳秀州向氏始祖文皋公,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由江西吉安府宦游辰州,任太守,退居沅陵莲花池,生纯公,纯公生恭浚、哲、文、明、焕、敏、礼,恭敏由溆浦迁居黔阳滩头岩山脚,生二子,长子如梓由滩头迁居安江斗字街,又生五子,湖、海、汉、江、济,第五子通济居秀州,今属洪阳。清光绪是9年(1893)创建宗祠。道光16年(1836)一修族谱,光绪21年(1895)二修,1936年三修,1994年四修。字派:纯恭如通列基勤德通光仕思汝文万必方子正朝邦永世嘉泰昌宏贤克维先泽宗。 黔阳沙湾向氏始迁祖通海公,字明甫,因兄弟分居而自沅陵迁居黔阳县沙湾乡在头。族人多分布在黔阳县各乡及龙山县镇南坝以及湖北来凤县黄茅坪等地。至1948年,男女丁口万余人。宗祠在沙湾乡在头。 永顺下榔保腊葱洞向氏元时向孛烁为洞民总管,子世贵,明洪武3年(1370)为长官。 永顺驴迟洞向氏元时向达迪,为洞民总管。 溆浦向氏始祖文皋公,原籍江西新建县,南宋孝宗隆兴年间任辰阳太守,因蒙古兵祸,不得归,遂卜筑沅陵狗子潭。子纯公,宋端平中登科甲,为大理寺评事,自沅陵徙溆浦湖铛溪,子孙蕃衍,远则徙居川、黔、粤,近则散居武冈、新化、安化、邵阳等地。自六世始分为浚、清、伯、礼四房。清光绪间建总祠于溆浦。1938年四房合修通谱。各房班次不一,自二十一代起改订新班:派衍从中宪,厚荫延祚长,积德绳乃绪,作善发其祥。孝弟垂彝训,礼义合伦常,同敦亲睦念,左师泽流芳。 麻阳向氏先祖属江西赵州府乌雅县(瑞金)大田坪左右池塘,明建文2年(1400),自伏波开辟辰河一带,移居辰州府莲花池四方井居住。明永乐元年(1403)大房官正二子君保、君佑移居麻阳三家村;二房官员三子移居黔阳;三房官清二子移居芷江、泸溪;四房官义留居老屋。移居麻阳向姓祖公第五代裔孙分别迁往本县各地和云南、贵州、四川等处。清乾隆34年(1769)修谱议定三家村老字派:官君亚(单)有宋朝祖大正胜可春。嘉庆5年(1800)续议:聪明俊秀,宽裕宏昌,尧舜性德,商周忠良,姬公福善,宣盛祯祥,金枝时茂,玉叶添香,仁义绍述,礼智清纲。 新晃向氏该族为侗族。自称先祖文皋公,原籍江西泰和,继徙丰城县。南宋乾道2年(1166)官辰州太守,后迁溆浦马底坪,因蒙古出兵而返迁江西,至纯公又迁溆浦,生七子,分居沅陵、黔阳、永顺等地。传六世至元亨公,徙居贵州铜仁,继迁晃州百姓寨。子孙分布于洞坡、伞寨、岑朗、丈溪、步头降等地。 会同向氏始迁祖德世公,宋时自江西吉安徙居会同。 龙山向氏该族为苗族,由辰州莲花池经若修、老寨、四川斑竹柯迁龙山,族人分布于蹬上、捞田、庆口.向氏家规余寡闻藐见安敢妄事臆说然于前言往行凡可为子孙诵法者不惟口述之而必手录之无非于垂戒于后人云尔 训为父母 父严母慈天性为然然严所以保子之心若太严子反畏惧不前智识颠倒母所以保子之身若太姑息之害甚于不爱总之以得中为贵为父者须身先之善养之故人乐有贤父也 训教子弟 少年子弟不可令浮闲无业以至身无所关心无所束必流入淫酒赌博之中荡其家产坏其品行惟于贤者教之读愚者命之耕或贸易或习艺各有一业方可不然虽遗千金有何益哉 训事父母 父母俱存乃天伦乐若好货私妻嗜酒纵色不顾所生凡此子孙不如无嗣盖人子于亲在之日当服劳奉养菽水承欢若欲养而亲不在虽椎牛以祭何如鸡豚之逮亲存也 训友兄弟 父母而下惟有兄弟孩提之时自相亲相爱及长各有室或因财利或听妇言多致参商亦独何殊不知患难相顾虽有友生莫如兄弟惟一友一恭各尽其道期善矣语曰兄弟同居忿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情儿孙作样看念之哉 训和夫妇 语云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和之非言戏也若言戏语动生大盖妇虽贤惟频繁中馈司服酒食之而外事不得与焉礼云外言不入内言不出言有别也至于鸡司晨非家之幸白头相守道莫如敬 训睦家族 语云一代亲万代族即帝王之胄尚同姓之欢况士庶乎一族之中我若出人头地乃祖宗积德所致凡族中失所之人失所之事不可视如陌路当以富济贫以贵提贱以贤诲愚在我未必常处于顺在彼未必终处于逆恐我转眼如彼亦以陌路视我矣此日远日疏骨肉之所以离间也 训和乡党 乡党邻里居址甚近凡牲畜之浸害童仆之争言语之相角行事之错误势不能免惟在以心体心彼此相容但求反己不可责人方是良策若不忍小忿遽生嗔怒自恃财势智谋必欲求胜万彼此不服必至仇怨相寻终无了时矣 训友朋友 朋友即甚相得未必事事如意一言一事之不合且宜舍忿不得轻相嗤骂亦不必逢人说恐怒过意回无再对又恐他友闻之各有自心所以交友之道惟贵惟敬 训居家 居家以勤俭为本谚云大富由命小富由勤勤诚善矣然美德而太俭又近乎悭自度多处之地稍留不尽可也若悭吝太甚未免有俗恶之态岂不为人所鄙 训置田宅 人于田宅必求方圆俗说买尽天下有田何必日久营营为儿孙作马牛哉要知无田宅则无根基多田宅反累子孙田止求毂种宅止要安身昔茅季伟之诗云多置田庄广修宅四买尽犹嫌窄雕墙峻宇无歇时几日能为宅中客闻此不可戒哉 训联婚姻 凡婚姻者有女当则婿有子亦当择妇若娶妇先问妆之厚而不论女子之贤否鲜不败德家间离骨肉盖良妇为起家之本务在配德苟得勤慎贞贤之妇必能孝亲和家若嫁女止求富家巨户不察儿郎邪正及于妇之后凌虐相加父母闻之已晚矣 训输国赋 钱粮输纳自有定期供应自有大例惟预先设办依期急公庶免公差催扰若手中空乏亦当出息称贷若迁延时日催者受比较之若我亦终不免则何益哉
声明: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到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其中所述的内容或立场!百科全书为您提供向,向的意思,向是什么意思,向什么意思,向的解释
别人正在查
911查询 全部查询 网址:
(共20个)占卜求签
(共17个)民俗文化
(共16个)交通出行
(共10个)学习应用
(共26个)休闲娱乐
(共10个)站长工具
(共8个)身体健康
&2016  京ICP备号-6 京公网安备30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吊丝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