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德国对英法宣战。决策机构是皇帝。为什么有谁知道道!

德国为什么不在1905年这最好时机挑起战争而拖到了1914年?
1905的德国是欧洲大陆最强大的,英国本指望俄法钳制德国,但此时日本击败俄国并暂时把俄国从欧洲均势圈中驱除出去,德国的对手只有法国。这么好的机会却拖了近10年才开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按投票排序
问题说明中的描述可能不得要领。按一般的说法,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为了追逐某种世界霸权,但应该明白,当时的世界秩序是由英国主导的。英德矛盾和竞争是具有关键意义的环节。这种竞争和矛盾首先表现在海外和殖民地问题上。但就欧洲大陆而言,英国从来不希望看到一个占据压倒优势的势力的出现,坐视德国再次击败法国、让它吞并低地国家,于英国的外交传统和安全政策不符。教科书上曾强调一战前夕英国的衰落,可能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它在海军、贸易、投资等方面的优势仍无法撼动。不过,作为大不列颠帝国根基的海上力量,受到来自德国的竞争。1898年,德国通过了为期20年的造舰计划,1900年又将计划扩大一倍。德皇威廉二世那些大而无当的扩张言论,最感刺耳的听众是英国人:“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我们的同胞要遍布全球。德国的货物、德国的知识、德国的勤奋要漂洋过海。”面对咄咄逼人的德国人,英国需要寻找新的盟友,而且它很担心出现某种反英的“大陆同盟”。它跟法国和俄国在非洲、中东和远东都有很深的矛盾,德国和法国甚至一度联合起来对抗英国在刚果河地区的势力;法俄缔结了军事同盟;俄法德还一起干涉还辽。因此这种反英大同盟并非子虚乌有的假想,毕竟英国人是所有人都想挑战的霸主。英国还一度想缓和同德国的矛盾,但年的谈判没有取得成果,于是孤立中的英国把目光转向了远东,结果是1902年的英日同盟。但日本毕竟太远了。所幸此刻英法关系出现了好转的迹象,因为它们要面对共同的对手。英法在非洲的矛盾较深,它们的接近须以殖民地问题上的谅解为前提。这个谅解就是1904年的英法协约。法国外交家德尔卡塞和保罗-甘本对局势的判断是促成英法协约的重要因素。英法协约还不是军事同盟,但它使得两个大国能腾出手来加强欧洲事务,这对德国是个不小的打击。如果德国在1905年发起战争,它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争取英国的中立;至于俄国,德俄关系从俾斯麦时代起就不断恶化。由于要照顾奥匈帝国,德国无法不卷入奥匈与俄国在巴尔干的矛盾,而这个矛盾无法化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初的起因就在这里——因此德俄关系几乎没有实质性改善的可能。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法俄之间是有军事同盟的。其实1905年发生过一场严重的危机,即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它考验的是英法协约的强度和性质。1904年的英法协定将摩洛哥化为法国的势力范围。1905年3月,威廉二世在丹吉尔港发表演说,“决心捍卫德国在摩洛哥的利益”。欧洲国际关系骤然紧张。但英国当时坚定地支持法国与德国对峙。次年,英国外交大臣对甘本表示,如果德国进攻法国,英国不会中立。两国还正式开始军事合作谈判——这场危机毋宁说加强了英法关系,它们从政治谅解走向了军事同盟。摩洛哥危机的解决颇具象征意义。1906年1月,各国在西班牙南方的阿尔赫西拉斯召开会议,外交官们可以透过窗户看到停泊在直布罗陀海峡的英国舰队。德国在会议上显得十分被动,连很少涉足旧大陆事务的美国都支持法国。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几乎预示着后来德国面临的处境。它本想借此次事端来离间英法,但结果适得其反。俾斯麦一直担心的“噩梦般的联盟”在危机中出现了。一年后,英国与受到日俄战争和国内革命削弱的俄国达成协约。德国被包围了。据说俾斯麦一直对德国搞海外扩张热情不高,德国的地缘政治处境决定它不能像英法那样去大力殖民。当时他认为,只有英国和俄国才算世界帝国,他不想与二者中的任何一方树敌。但由于土耳其危机和经济贸易方面的矛盾,德俄关系从1870年代末就开始走下坡路。当德国疏远了一个世界帝国之后,那位大吹大擂、急躁狂热的皇帝,又让另一个世界帝国对这个势力急剧上升的国家提高了警觉。
德国向老牌殖民帝国发起挑战是必然的,但是点燃战争的导火索却带有很大的偶然性。1905年摩洛哥危机最终以德国让步而暂告段落,当然1911年的第二次摩洛哥危机,‘豹的跳跃’为威廉二世挽回一些利益。这两次危机都有可能导致全面战争的爆发,只不过最终双方都做出了一些让步。而且1905年后,英德之间的矛盾已经公开化,战争只是时间问题。萨拉热窝事件本身带有极大的偶然性,在一连串的巧合,疏忽之下,最终倒霉王储死在枪下,这一次,双方都不愿意做出更多的让步。外交官用嘴皮子拿不到的东西,自然由士兵用刀枪去夺取。ps:英德之间的关系不是俾斯麦这些人想当然的可以挽回的,根本原因还是德国要求阳光下的地盘。只不过威廉二世自认为有能力挑战旧秩序而已。应该说俾斯麦这位梅特涅级别的外交高手很清楚德国的未来的困境,所以他不愿意激怒英国;提尔皮茨更是天真的认为主动限制战舰主炮口径和吨位,就能让英国佬放松警惕。(实际上俾斯麦对自由党的打击直接导致俄国人不得不从法国人那里需求急需的资金,这几乎是间接逼迫尼古拉只能站在法国人一边。还是那句话,个人很反感把俾斯麦或者其他人捧上天的二分法。)威廉二世其实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威廉二世时代放弃俾斯麦的大陆政策是有深刻原因的。第一,高速发展的工业,需要更多,更多,更多的原料和市场。1840年,英德的铁路里程分别是1348km和468km,这个数据到1900年是34921km和49878km;1910年是3km。1911年德国出口的化工品总价值超过3550万英镑,同期英国为2000万英镑;仅电机设备一项,德国(1000万英镑)几乎就是英国(570万英镑)的两倍。1876年碱性转炉炼钢法(由英国人发明,哈)不仅扭转了德国的钢铁业,也极大的促进了德国的农业(洛林的高磷铁矿可以炼制全德国一半的优质钢铁,而且还能得到满足农业四分之三需求的磷)。1810年德国出口总额为1.4480亿英镑,1910年为3.67亿英镑,表明了德国正在走向工业化国家,并且越来越依赖于国外市场。而与此同时,德国国内既不能满足资源也不能满足市场。19世纪最后五年,德国平均原油年产量仅为2.9万吨,1911年进口石油92.5万吨,国内产量仅为14.3万吨。德国人均煤炭消耗量从1879年的0.89吨飙升至1909年的2.153吨,铁的人均消耗从48.94kg提升至191kg;1910年棉花人均消耗量为6.64kg,而年,这个数字只有2.84.俾斯麦执政的最后一段时间,特别是1873年为经济危机后,逐步建立一套保护本国工业的关税壁垒(最妙的是自由关税政策在德意志的统一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套政策实施,让德国的经济比他的陆军提前二十多年和旧秩序撕破脸。俾斯麦与奥地利谈判,试图建立一个由德国领导的中欧关税同盟的时候,德国就已经转变了欧洲政策,放弃了‘温和的中立’。高速发展的经济使得德国不可能独立于世界之外。最终铁血宰相也无法压制快速发展的资本对利益的无休止的追求,最终黯然离职。那个时代的贸易保护主义是堂而皇之的,你没有殖民地,没有类似美国那样广袤的国土,丰富的资源,就意味着没有廉价而充足的原料,没有倾销的市场。所以,德国走向战争是必然的。1905年威廉在摩洛哥的演讲说出的不仅仅是皇帝个人的野望。第二,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兴起三次王朝战争让德国人的民族意识大为高涨。特别是击败法国之后,一部分民族主义者视自己的祖国为欧洲大陆的领导者。和其他国家,其他时代的所有民族主义者一样,从路的,歌德,康德,李比希再到俾斯麦,毛奇,甚至包括克虏伯,西门子,德国通用,德意志银行都被视为其民族优越论的有力证据(小胡子的那一套是有历史基础滴。。)。这些民主主义者也得出了一个烂俗的结论——不管是文化,智慧还是其他什么方面,德国都是世界上最好最强的。而德国海军的急剧扩张,实际上成为了这种民族主义的宣泄口。布尔战争爆发后,威廉二世政府一反常态,理智地选择站在英国人一边。但是德国民众确实毫不吝啬的奉献其廉价的道德正义,整个民间对于德兰士瓦几乎是一边倒的支持。这种英国人的敌人就是俺们的朋友的风潮更是成为1900年海军法案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推动因素。第三,老牌帝国的情况布尔战争让唐宁街意识到对其广大殖民地的最大威胁来自于欧洲,特别是一个不稳定的欧洲。而众所周知,德国人自统一之后,蹦达的越来越欢快。而且英国人非常懂得取舍,在埃及和阿富汗上向法国和俄国做出了妥协。也就在这个时候,提尔皮茨主导的海军军备扩张无异于向英国发出了加入俄法同盟的邀请函。骄傲的高卢雄鸡一心一意在等着复仇,犹如若干年后签署凡尔赛条约的德国人。阿尔萨斯-洛林成为两国无解的死结。俄国人原本应该是德国人争取的对象,至少应该让其保持中立(个人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历史上第二帝国政府长期试图让英国保持中立,这完全不可能。约翰牛不会允许出现第二个法兰西第一帝国。)。但是俾斯麦亲自把俄国人从柏林债券市场扫地出门,无奈之下,俄国人不得不从巴黎获得帮助。所谓拿人手短,尼古拉还指望金法郎过日子,其选择就不言而喻。于是三国结盟的基础在俾斯麦时代就已经确立。英德竞赛再到一战这种洗牌在人类历史上已经上演了N次。无数国家民族,文明文化兴亡更替。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肯定也会如此。只不过洗牌的方式会有所变化,从大刀长矛,到大舰巨炮,从强迫信教到流行时尚;看得见硝烟和看不见硝烟,流血和不流血的洗牌从来不可能停止。
稍作补充,题目中其实有隐含“德国是一战实际的策划和发动者,所以德国在把握这个时间”。其实学界对一战是否擦枪走火、亦或者不可避免仍有争议,更何谈是德国主动这场战争?个人认为当时虽然已经形成剑拔弩张的国际形势,如同几个人相互拿枪指着,但别忘了德国脑袋上也有几把枪的(俾斯麦所担心的联盟),萨拉热窝事件如同一个触动,有一两个冒失鬼先开了枪,然后大家开始火拼。如果不是这个触动,德国未必会主动发动这场明显很凶险的战争,还要等待其他的机遇,所以可能会继续拖下去。
同意前面回答中所说,这道题目暗含“德国蓄意挑起战争”的意思。其实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历史学界也有不同看法,很多历史学家是不同意这一观点的。所以这道题我就当回答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好了。作为在国外学习的学生,提供一个和国内主流不一样的角度。国内教科书上说,一战是帝国主义强国为了瓜分世界而挑起的战争,实际上这是非常大而化之的。一战背后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可以说是帝国主义、扩张主义等长期的因素造成了矛盾的激化,为各种危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而同盟系统(Alliance System)将所有国家拉入战争,使得本是一个小危机的萨拉热窝事件演变成了世界性的大战。同盟系统(Alliance System)制造了紧张的气氛,激化了两边的矛盾,同时让身处系统之内的每个国家都身不由己的参与到战争中来。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军备竞赛让战争气氛升级。德国的实力上升让老牌军事强国英国感到地位被威胁,从而拉近了英国和法国,也破坏了英德之间的关系。而同盟系统造成的紧张气氛也引起了很多危机,比如Agardir Crisis, Bosnian Crisis等,虽然最后都和平解决,但都极大激化了各国之间的矛盾。一战的直接爆发是因为萨拉热窝事件,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刺杀了奥匈帝国大公斐迪南。长久以来,塞尔维亚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就让奥匈帝国极为警惕。塞尔维亚追求让所有塞尔维亚人都纳入自己的版图,让多民族的奥匈帝国感到了威胁,而奥匈帝国取得波斯尼亚也造成了塞尔维亚的不满。巴尔干问题中,塞尔维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萨拉热窝事件之后,奥匈帝国认为这是对自己的羞辱,必须要有力的回击以及惩罚塞尔维亚以保持自己一流强国的地位。奥匈帝国送出了言辞激烈,要求强硬的最后通牒,在时限过后对塞尔维亚宣战。而塞尔维亚寻求了沙皇俄国的支持,沙俄开始调集军队。因为同盟关系,德皇威廉二世开具了空白支票,保证无条件支持奥匈帝国,于是德国也开始了调兵进程。僵化的军事计划 (Rigid Military Plan) 让调兵进程几乎无法停止,各国的将军们都寻求在战争开始之后最快的调集军队、发动进攻以抢得先手。德国本不想和英法、沙俄两线作战,但是施利芬计划和小毛奇
(Moltke) 的坚持让德皇最终还是进攻了比利时,从而让英法也参与到战争中来。我们可以看到,帝国主义、旧霸主英国的衰落和挑战者德国的崛起、同盟系统是一战爆发的长期原因;由此带来的紧张气氛和列强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各种危机,巴尔干问题激化,塞尔维亚民族主义盛行。而短期原因是奥匈帝国对德国“空白支票”的信心和对塞尔维亚的宣战,德国和沙俄的卷入和僵化的军事计划导致的英法参战。
 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外交政策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是德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19世纪中叶以前,德国的经济发展同英、法等国相比,仍然比较落后。但从19世纪中叶以后,德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年,德国的国民生产以平均每年2.6%的速度增长。1913年, 德国的国民生产比1850年增长5倍,德国的国民收入达到435亿马克, 按人口平均为645马克,已居当时世界的富裕国家之列。德国的人口在1850年为3170万,1914年已达到6770万。〔1〕1871年,当德意志帝国建立之时, 德国只有约36%的人口居住在城镇中,而从1891年起,德国城市人口已超过农村人口,到1910年,已有约60%的人口居住在城镇中。  19世纪上半叶,德国完成了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新的耕作制度和新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德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尽管德国农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不及工业,德国的农产品仍不能达到完全自给,但与英国相比,德国农业取得了明显的成就。1900年,德国生产谷物2350万吨,自给率达到83%;同年,英国的谷物自给率不到40%。20世纪初,德国的肉产品自给率为95%,而英国只有55%。据统计,德国每年用于进口食物的费用比英国约少1亿英镑。 德国农业的发展为工业提供了必要的粮食和原料,而且也减少了用于购买国外农产品的资金。  德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的发展。1837年,德国只有公路12888公里,到1895年已达到83000公里。1850 年, 德国有铁路6000多公里,到1910年已达59031公里,雄居欧洲之首。〔2〕德国的航运业在19世纪中叶以前发展缓慢,1987年,德国商船只有147艘, 总登记吨位8994吨,航行领域几乎都限于在波罗的海。到1913年,德国已拥有商船2098艘,总登记吨位438万吨,航线遍及世界各大港口, 德国商船队成为世界第二大船队。  德国的工业出现了飞跃发展。煤产量从1871 年的2940 万吨猛增到1913年的19150万吨。生铁产量由1871年的140万吨增加到1913年的1900万吨。钢的生产年增加了1435%。钢铁生产增长超过了国内需求增长,1905年德国甚至能够出口约一半它所生产的钢铁。德国的新兴工业尤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1885年,德国电气工业有雇员2.6 万人,1906年达到了10.7万人。1913年,德国生产的电气产品占全世界的34%,而美国只占29%。德国化学工业的技术水准和生产水平皆位居当时世界各国之首。1885年,德国化学工业有雇员7.8万人。1913 年则达到28.2万人。  19世纪后半期德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仅使一个农业占统治地位的落后国家转变为一个有着现代高效率的工业国家,而且对德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秩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德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生产规模的扩大和资本的迅速集中创造了条件。垄断经营成为19世纪末20 世纪初德国社会经济生活的一大特征。 1865年,德国约有4个卡特尔,到1905年已有385个,其中至少有132 家地方性的砖瓦生产卡特尔,19家煤业卡特尔,73家制铁业卡特尔,46家化学工业卡特尔,31家纺织业卡特尔,2家电气工业卡特尔,〔3〕等等。这些垄断组织以其雄厚的资本和强大的组织在德国经济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莱茵—威斯特伐利亚煤炭辛迪加在1893年刚成立时,就已控制了鲁尔地区全部产煤量的86.7%,1903年达98.7%。它操纵了煤的生产和销售,甚至也能对其他基础工业施加重要的影响。在电气工业中,电气公司在1911年已控制了175~200家公司,雇佣工人达6万多人。该公司在1908年同西门子公司联合后,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瓜分了世界市场。  与生产领域的集中和垄断趋势相一致,在德国银行业也出现了迅速集中和兼并现象。在1901年危机中,德意志银行兼并了49家中小银行,德雷斯顿银行兼并了46家,贴现银行兼并了28家。这些德国大银行不仅扩大了对工商企业的信贷业务,甚至自己也直接参预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弗雷德里克·莫罗指出:在德国“每家银行都是一个公司的金融中心。而且为了分担风险,几家银行联合向同一个公司贷款。”〔4 〕正是这种“德国信贷银行与工业本身积极力量相结合,促成了德国的工业化。”  垄断组织利用其“统一的经济力量”,对内相互排挤竞争,维持垄断价格,对外要求争夺在世界市场上的更大份额,甚至称霸世界。1911年9月,工业巨子斯廷纳斯对泛德意志联盟主席克拉斯说:“你看, 只要我能把持意大利的煤炭供应,能悄悄地在瑞典和西班牙掌握必要的铁砂,并且能在诺曼底站稳脚跟——一言以蔽之,让它平静无事地再发展三、四年,德国就会成为欧洲经济上不容争辩的霸主。再有三、四年的和平时期,我保证德国称霸欧洲。”〔5 〕垄断组织的上述愿望和要求直接体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外交政策之中。  德国的迅速崛起打破了长期以来的英国为霸主的国际经济秩序。英国和法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放慢,而德国等新兴工业国后来居上,在许多领域已名列前茅。德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已从19世纪70年代的第3位,上升到20世纪初的第2位。英国则由1870年的第1位,下降到1913年的第3位。  德国重商主义思想家冯·霍尼格在17世纪曾提出了一种衡量国家富强的相互效应理论。他认为:“今日一个国家是否富强并不取决于其力量和财富是否丰富或牢靠,而是取决于其邻国所拥有的力量和财富是超过还是不如这个国家。”〔6〕巴尼特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 他并且把各国社会和政治制度结构的差异、民族特点差异、外交政策风格差异等也纳入了应考察的范围。  根据这种理论我们可以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虽然在某些领域里其实力仍不如英国等国家,但是,其发展速度却超过他国,这从某种意义上也奠定了德国外交政策急不可待的特点。  综上所述,伴随着德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德国的工业和金融寡头在德国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德国的外交政策越来越多地代表了垄断集团的利益和要求。面对新的国际经济形势,德国资产阶级力图建立起自己的霸权体系,这就构成了这一时期德国外交政策的实质。
德皇威廉二世于日在一次演说中说:“我希望将来我们的德意志帝国能象罗马世界帝国那样紧密统一、强大和有权威。如同罗马人当时骄傲地宣称,我是一个罗马公民一样,我们将来也许只需说:我是一个德国公民。”日, 他在不来梅说:“上帝召唤着我们使世界文明化:我们是人类进步的传教士。”
经济力量的变化决定了德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反对阴谋论,要用史实和逻辑说话。执掌皇帝手下重权的,可以是疯子,但绝不可能是傻子。各国对一战的态度1.英国平衡欧洲各国势力,调停各国争端,维持庞大海外殖民地拥有庞大的海军和几乎很小规模的陆军,在海外殖民地和海战中占主导地位,并经常用巨舰大炮欺负人。不希望卷入任何形式的陆战。对法国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对德国,皇室的血缘关系,家长式的威严,德国更像叛逆青春期在英国看来俄国人就是疯子2.法国期待一场对德国彻底的胜利,为普法战争报仇,夺回阿尔萨斯洛林。陆军打不过德国,需要拖其他国家下水对英国,通过各种 盟约拉英国下水对俄国,通过各种盟约拉俄国人下水对德国,孤立德国人3. 德国普鲁士传统,拥有国家的军队,本身普鲁士的来源就是一群军队通过战争争夺土地建立国家,国家贵族和民间势力传统都是军方。在皇权之下军政完全分开,双方对当时的世界格局各有各的解决办法,当然自诩文明社会的欧洲政府一方在道德上占有优势,但是当外交努力失败的时候,军队就会获得国家的领导权。英法两国军队受到政府指挥,德国军队完全独立,在政府失败之后取而代之。对英国,希望用实力让英国退出家长式调停人的身份对法国,明确表明你不要找事,要是找事,我也不怕事对俄国,俄国实力过于弱小,希望通过战争让俄国退出欧洲的舞台,从而拥有一个相对安全的东线4.俄国有机可乘在土耳其退出巴尔干之后夺取巴尔干的控制权5.奥匈帝国在德国的强烈命令下夺取巴尔干的控制权这个问题本身假设的前提默认观点就是,一战是德国挑起来的,如果你一直有这个观点,就会从德国的角度考虑一战爆发的最佳时期。而实际上现在看到的当时的历史档案明确指出,一战并不是德国策划的,一战是德国在面对全面威胁的时候,也就是在面对法国和俄国全军总动员压到边境线上的时候,选择主动出击的最佳防御策略罢了。所以,一战其实是法国联合英国和俄国,策划的针对德国的一场复仇。那么你需要关注的是,什么时候是对法国最有利的开战时期。只要土耳其还控制着巴尔干和黑海,那么法国就没有办法和俄国结盟,法国在俄土战争中一向是站在土耳其这边的。所以法国联合俄国的最佳可能的时期,就是土耳其正式退出巴尔干和黑海的时期,也就是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结束之后。如果你总是站在德国的角度,认为一战是德国策划发动的,那么当然会得出十年前才是最佳时期,但是执掌皇帝手下重权的,可以是疯子,绝不可能是傻子。所以就像所有史料指明的,一战是法国策划发动的,你要找到什么才是对于法国人来说最佳的一战爆发日期,当然就会得出1914年的结论了。37 Days 大量参考引用了当年英国外交部的历史档案资料,德国本来就不想和英国开战,并且要通过英国确保法国中立,法国明确拒绝了当德国和俄国处于战争状态时保持中立,那么与其被动防御,不如先发制人。1. 德国并不想开战,更不想双线作战,这是在外交政策失灵的情况下最坏的打算。苏联公开的沙俄外交档案也明文显示,萨拉热窝事件是法国在得到俄国作为盟友向德国宣战的保证后,秘密策划的。法国希望得到的是像普法战争一样的彻底的胜利,而不是任何的调停合约,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强迫德国割地赔款,重新拿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克里米亚战争,日俄战争,等等,有调停的战争战胜国得到的利益都大大变小了。2. 法国在寻找一个时机,在拉盟友下水后,再点燃和德国的战火。如果单方面和德国作战,几乎没有胜算。如果没有把列强拉下水,那么列强就会中间调停。两次摩洛哥危机,法国已经拉英国下水了。两次巴尔干战争,法国已经把俄国拉下水了。为什么说巴尔干战争把俄国拖下水了呢?因为经历过两次巴尔干战争,奥斯曼土耳其失去了对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这个地区的保护国变成了俄国。而这个地区直接和奥匈帝国接壤。之前是奥匈帝国和沙俄联合起来对付土耳其,都想一步一步占领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之前都是两国联合起来对付土耳其开战。现在土耳其失去了对巴尔干地区的控制权,所以就是俄国和奥匈帝国直接接壤,争夺控制权,必然要开战。德国和奥匈的同盟当然比德国和俄国的同盟更重要。别看 柏林条约 之后法国就和俄国同盟对付德奥,但是真正要土耳其退出巴尔干,奥匈和俄国的争夺正式接壤,无可避免要发动战争才能解决的时候,才算正式拉下水。否则的话俄罗斯更关心和土耳其之间争夺巴尔干的控制权而不是对德奥宣战。黑海的控制权,周围的领土,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插手欧洲事务,无论从哪个角度,俄国人都更愿意和土耳其开战争夺巴尔干半岛,而不是直接在德奥边境上陈兵百万。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是1913年才结束的,也就是1913年下半年开始,法国才有机会策划萨拉热窝刺杀事件,最早可能的开战的时间,也就是理所应当的1914年了。当然少不了的是德国的自大,他甚至相信和英国的皇室上的亲缘和英国的地缘政治能够让英国保持中立,并且自己实力已经强大到可以同时和法国和俄国作战。俾斯麦的时代能够正确认识普鲁士的实力,总是孤立一个国家,明确得到其他国家保持中立的保证后,才会开战,绝对不会同时于多个国家开战。上次普鲁士多线作战,最后也是因为勃兰登堡王室的奇迹,才得以最终没有战败。虽然同样一战中列宁的十月革命不亚于勃兰登堡王室的奇迹,但一战最后的结束,已经不再受到这些皇权和国家机构的左右了,因为历史已经走到了20世纪。。
1905年,没有发生萨拉热窝事件~!
即使到了1914年,德国包括欧洲各国也没能做好完全的战争准备。1905年德俄关系没那么坏,甚至可以说比较近,具体可以参考当时威廉和尼古拉的见面。英国方面皇家海军完爆德国海军,根本没机会打大战。1905年后的很多事件都对一战爆发有影响,。但是在1905年,没有借口发动战争
发动一场战争不仅仅考虑的的是国家的实力对比,影响决策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意识形态、文化差异、宗教信仰等等,另外还需要一个好的借口。1905年总体环境相对稳定是个积累过程,而1914年,新老列强矛盾激化,萨拉热窝事件又给以同盟国借口,一战爆发
俾斯麦之后德国宰相好像是洛比克,他有一个演讲,阳光下的底盘其实只是却一个理由而已没想到等了十年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谁知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