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ph和为14的强酸强碱盐混合,ph=7?

强酸强碱等体积混合时pH计算_百度知道
强酸强碱等体积混合时pH计算
=5.1mol/L氢氧化钠滴定20.1mol/(20+19;溶液的总体积
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19;L
PH=-logc〔H+〕 (2) 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溶液的酸度取决于剩余盐酸的浓度.02&#47.00ml。达到化学计量点时溶液呈中性.02ml)时
c〔H+〕=0.3 (3)当达到化学计量点时 两者完全中和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20现以0;L盐酸为例:
c1V1=c2V2(1)滴定前溶液的酸度等于盐酸的原始浓度
c〔H+〕=0。即
c〔H+〕=0;L
PH=4.1×0。反应产物是氯化钠和水.0×10-5mol&#47.98ml(剩余盐酸的体积为0,溶液呈中性,整个滴定过程溶液的酸度计算的根据是.1×剩余盐酸的体积&#47.00ml 0.1mol&#47,此时的PH值决定于水的电离。c〔H+〕=c〔OH-〕=10-7悦梯厕荷丿沽恩朴mol&#47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A+强葡冠鞠攉角襟寿BOH=H2O+BA
X&Y;Y;2V } X&lt,
PH=-Log{(X-Y)&#47,
PH=14-Log{(Y-X)&#47
强酸碱等v中性
其他类似问题
强酸强碱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常温下,ph=13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7,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之比
常温下,ph=13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7,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之比
常温下,ph=13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7,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之比是
解:PH=13的强碱溶液中C(H^+)=10^-13mol,则该溶液中C(OH^-)=Kw/C(H^+)=10^-1mol/LPH=2的强酸溶液中C(H^+)=10^-2mol/L因为两种溶液混合后,所得混合液的PH=7,则C(酸)*V(酸)=C(碱)*V(碱)V(碱):V(酸)=C(酸):C(碱)=C(H^+):C(OH^-)=10^-2mol/L:10^-1mol/L=1:10答:强碱与强酸的体积之比是1:10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的学习有帮助!
等待您来回答
理工学科领域专家a+b=n型强酸强碱混合pH的判断规律
当前位置:>>>>>>>>
&&& 我们在解题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a+b=n型强酸强碱混合的情况,如果能掌握其中的规律,做题即可简捷流畅、事半功倍!因为温度不同,水的离子积不同,所以根据温度的不同分为两种情况:
一、常温(Kw=1.0×10-14)
1、n=14 &&a、b的可能取值如下
相当于强酸强碱H+与OH-浓度相等
例n=13&a、b的可能取值如下
相当于强酸H+ 浓度是强碱OH-浓度的10倍
推广:相当于强酸H+ 浓度是强碱OH-浓度的1014-n倍
例n=15&a、b的可能取值如下
相当于强碱OH-浓度是强酸H+浓度的10倍
推广:相当于强碱OH-浓度是强酸H+ 浓度的10n- 14倍
二、特殊温度
只需将常温情况中的n的取值换成n= -log(-Kw)即可。
例100℃ Kw=1.0×10-12 讨论时以n=12分界点。
相当于强酸强碱H+与OH-浓度相等
2、n12&例如n=11
相当于强酸H+ 浓度是强碱OH-浓度的10倍
推广:相当于强酸H+ 浓度是强碱OH-浓度的1012-n倍
3、n12&例如n=13
相当于强碱OH-浓度是强酸H+浓度的10倍
推广:相当于强碱OH-浓度是强酸H+ 浓度的10n- 12倍
实战演练:
1、(08北京海淀模拟)100℃(Kw=1.0×10-12)时,若10体积的某强酸与1体积的某种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现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的pH与强碱的pH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
解析:首先我们要注意题干的温度是100℃
(1)、常规方法
设强酸的pH=a 体积为10V,强碱的pH=b 体积为V
由题意可得 10-a×10V=10 b -12×V
&&&&&&&&&& &&&&&&&&101-a=10 b -12
&& &&&&&&&&1-a=b-12即 a+b=13
(2)、运用规律解题
由题意可以得到,10体积的酸与1体积的碱混合呈现中性,说明碱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酸的10倍,由上述规律可知10n-12=10 ,即n-12=1 即n=13。
2、(06广东理综)室温时,将x m L pH=a的稀NaOH溶液与y m L pH=b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下列关于反应后溶液p H的判断,正确的是(&)。
A.若x=y,且a+b=14,则pH>7&&&&&&&&& B.若10x=y,且a+b=13,则pH =7&
C.若ax=by,且a+b=13,则pH =7&&&&&&&& D.若x=10y,且a+b=14,则pH>7&
解析:常规方法不再赘述,由上述规律来分析此题。
首先我们看到主题干中的是室温,此时的n=14是讨论的分界点。
A选项中,由a+b=14可知酸中H+和碱中的OH-浓度相同,再由x=y可知pH=7;
B选项中,由a+b=13 可知酸中H+是碱中的OH-浓度的10倍,若要使得混合后pH=7则需要碱的体积是酸体积的10倍,即x=10y,很明显B项错误;
C选项中,讨论过程与B项相同,也很明显是错误的;
D选项中,由a+b=14可知酸中H+和碱中的OH-浓度相同,再由x=10y,可知碱的体积是酸的体积的10倍,混合后肯定显碱性。
总结:这个小规律很有实际应用价值,熟练掌握后可以省去繁琐的列式计算过程,直接逻辑推导,很是方便快捷。
【上一篇】
【下一篇】Na2O2(或NaH).(2)若C是一种有色气体,D是一种强酸,则:①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②有人认为“浓H2SO4可以干燥气体C”.某同学为了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浓H2SO4中未发现有气体逸出,且变为红棕色,则你得出的结论是NO2能溶于浓H2SO4,因而不能用浓H2SO4干燥NO2.③已知常温下物质A与物质B生成1mol气体C的△H为-57.07kJ?mol-1,1mol气体C与H2O反应生成D溶液和E气体的△H为-46kJ?mol-1,写出物质A与物质B及水生成D溶液的热化学方程式4NO(g)+3O2(g)+2H2O(1)=4HNO3(aq)△H=-618.42kJ?mol-1.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水溶液是中学化学的重点研究对象.(1)水是极弱的电解质,也是最重要的溶剂.常温下某电解质溶解在水中后,溶液中的c(H+)=10-9mol?L-1,则该电解质可能是CD(填序号).A.&CuSO4&&&&&&B.&HCl&&&&&&&&C.&Na2S&&&&&&D.NaOH&&&E.K2SO4(2)已知次氯酸是比碳酸还弱的酸,要使新制稀氯水中的c(HClO)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为(至少回答两种)再通入氯气、加入碳酸盐、加入次氯酸钠.(3)常温下,将pH=3的盐酸a&L分别与下列三种溶液混合,结果溶液均呈中性.①浓度为1.0×10-3mol?L-1的氨水b&L;②c(OH-)=1.0×10-3mol?L-1的氨水c&&L;③c(OH-)=1.0×10-3mol?L-1的氢氧化钡溶液d&L.则a、b、c、d之间的关系是:b>a=d>c.(4)强酸制弱酸是水溶液中的重要经验规律.①已知HA、H2B是两种弱酸,存在以下关系:H2B(少量)+2A-=B2-+2HA,则A-、B2-、HB-三种阴离子结合H+的难易顺序为A->B2->HB-.②某同学将H2S通入CuSO4溶液中发现生成黑色沉淀,查阅资料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出了化学方程式:H2S+CuSO4=CuS↓+H2SO4,但这位同学陷入了困惑:这不成了弱酸制取强酸了吗?请你帮助解释铜离子和硫化氢只所以能生成硫化铜沉淀,是因为硫化铜既难溶于水又难溶于酸.(5)已知:H2A═H++HA-、HA-?H++A2-,常温下,0.1mol?L-1的NaH&A溶液其pH=2,则0.1mol?L-1的H2A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大小范围是:0.1mol/L<c(H+)<0.11mol/L;NaHA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HA-)>c(H+)>c(A2-)>c(OH-).(6)己知:Ksp(AgCl)=1.8×10-10mol?L-1,向50mL&0.018mol?L-1的AgNO3溶液中加入相同体积0.020mol?L-1的盐酸,则c(Ag+)=1.8×10-7mol/L,此时所得混合溶液的pH=2.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研究非金属元素性质变化规律.(1)已知硅酸(H2SiO3)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弱酸,呈白色.在化学反应中,一般地,强酸能制弱酸,如NaHCO3+HCl═NaCl+CO2↑+H2O,得出:HCl酸性强于H2CO3的酸性.现有硝酸溶液、碳酸钙、澄清石灰水、硅酸钠溶液,选择试剂用如图装置证明:酸性:HNO3>H2CO3>H2SiO3.A中装试剂硝酸溶液,B中装试剂碳酸钙,C中装试剂硅酸钙.C中实验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2+SiO32-+H2O=H2SiO3↓+CO32-.(2)已知高锰酸钾在常温下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利用如图装置证明氯气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氧化性.则A中装浓盐酸,B中装入高锰酸钾粉末,C中装试剂淀粉-KI溶液,C中现象溶液变蓝色,写出离子方程式2I-+Cl2═I2+2Cl-.该实验装置有明显不足,请指出改进方法:增加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尾气吸收装置.(3)如果C中装饱和氢硫酸溶液,A中装浓盐酸,B中装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开始后观察现象是C中产生淡黄色沉淀,写出化学方程式Cl2+H2S═S↓+2HCl;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的非金属性强(填“强”或“弱”或“无法判断”).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已知由短周期常见元素形成的纯净物A、B、C、D、E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物质A与物质B之间的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E可能与A、B两种物质中的某种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为金属单质,C是淡黄色固体,D是一元强碱.①写出A的离子结构示意图;②C的电子式为;③D与等物质的量醋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7(填>,<,=);若在常温下,向pH=a的醋酸溶液中加入等体积pH=b的D溶液,且a+b=14,则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CH3COO-)>c(Na+)>c(H+)>c(OH-).(2)若A为非金属单质,C是有色气体,D是一元强酸.①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O+O2=2NO2.②有人认为“浓H2SO4可以干燥气体C”.某同学为了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用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浓H2SO4中未发现有气体逸出,且浓H2SO4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由此你得出的结论是:NO2能溶于浓硫酸中,浓硫酸不能干燥NO2.③已知常温下1mol气体C与H2O反应生成D溶液和E气体放出46kJ热量,写出气体C与H2O反应生成D溶液和E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3NO2(g)+H2O(l)=2HNO3(aq)+NO(g);△H=-138kJ/mol.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Ⅰ)为了用实验的方法验证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学生甲和学生乙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方案一:学生甲用水作试剂,比较镁和铝与水反应的情况方案二:学生乙用稀盐酸作试剂,比较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两实验方案实验现象较为明显的是方案.(2)学生乙在实验中取了一段黑色的镁带,投入稀盐酸中,现象不十分明显,请分析原因.(3)学生丙另辟蹊径,不用镁、铝的单质,而用镁、铝的可溶盐及一些其它化学试剂,进行实验也得出正确的结论,简述学生丙用的是什么方法?(Ⅱ)学生丁设计了如图装置以验证氮、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他设计的实验可直接证明三种酸的酸性强弱,已知A是强酸,常温下可与铜反应;B是块状固体;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C中可观察到白色胶状沉淀生成.(4)丁同学设计实验的依据是(5)写出选用物质的名称:A:,B:,C:(6)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点击展开完整题目pH及强酸强碱有关的pH计算教案(马佩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3页1下载券5页免费6页1下载券2页7下载券4页4下载券 4页免费9页免费1页1下载券1页免费2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5页免费7页免费5页免费11页免费3页免费
pH及强酸强碱有关的pH计算教案(马佩强)|化​学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h 强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