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ts版是什么意思思。

家的含义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家庭的含义及特点是什么?家是什么?
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心灵的港湾
一个人只能暂时帮助别人,却不能守候他(她)。家,就是一个人用所有的热情只为一个人全力专一的付出。以前,我认为是2个人为了一个目标共同努力,现在觉得不对。家,是男为女付出,女为男付出(圣经上是这样说的),不顾自己,顾到对方,看重对方比自己重。是双赢,不是事情重要,是对方重要。...
家的含义及特点
扫描下载二维码戏曲家_百度百科
戏曲是中国一种古老的艺术,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专指中国传统戏剧。就是指研究戏曲的人。我国较出名的有“”、汤显祖、等。
戏曲家剧作家
汤显祖(),中国、。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降为,后调任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读书,又受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合称《》,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东方的”。
汤显祖所处的时代,文坛为拟古思潮所左右,继承“前七子”的“后七子”声威机盛。汤显祖21岁时,“后七子”首领李攀龙已去世,但另一首领王世贞继续为文坛盟主,且“独操柄二十年”。汤显祖于青年时期即批评“前七子”的李梦阳、“后七子”的李攀龙、王世贞,指摘他们作品中“增减汉史唐诗字面处”。后更抨击“李梦阳以下”诸人作品“等赝文尔”,并尖锐地说:“赝者名位颇显……其文事关郭体,得以冠玉欺人。”“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根本缺陷是一味摹拟前代作品的永字、造句,乃至改头换面,剽窃前人词句。汤显祖认为“汉宋文章,各极其趣”。他还强调文章之妙在于“自然灵气”,不在步趋形似之间。他的这些主张对后来高揭反拟古旗帜的有一定影响。可以说,在反拟古派过程中,汤显祖是从、到以为首的之间的重要人物。汤显祖诗作,早年受六朝绮丽诗风的影响,为了对抗“诗必盛唐”,后来写诗又曾追求宋诗的艰涩之风,他的这些创作实践并不足以和拟古派相抗衡。汤显祖的古文长于议论,颇有:好辩特色。他的书信写得很富感情,文笔流利,为后人所推崇。他还长于史学,修订过《》,惜未完稿。
戏曲家关汉卿
(约1220年──1300年),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号已斋(一作一斋)、己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关于他的籍贯,还有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县)伍仁村、大都(今北京市)人,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0年前后),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与、、并称为“”,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既有皇亲国戚、豪权势要葛彪、鲁斋郎的凶横残暴,“动不动挑人眼,剔人骨,剥人皮”的血淋淋现实,又有、婢女燕燕的遭遇,反映生活面十分广阔;既有对官场黑暗的无情揭露,又热情讴歌了人民的反抗斗争。慨慷悲歌,乐观奋争,构成剧作的基调。在的笔下,写得最为出色的是一些普通妇女形象,、妓女、杜蕊娘、少女王瑞兰、寡妇谭记儿、婢女燕燕等,各具性格特色。她们大多出身微贱,蒙受封建统治阶级的种种凌辱和迫害。描写了她们的悲惨遭遇,刻画了她们正直、善良、聪明、机智的性格,同时又赞美了她们强烈的反抗意志,歌颂了她们敢于向黑暗势力展开搏斗、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奏出了鼓舞人民斗争的主旋律。是位伟大的,后世称关汉卿为“曲圣”。1958年,曾作为世界文化名人,在中外展开了创作700周年纪念活动。同年6月28日晚,国内至少100种不同的戏剧形式,1500个职业剧团,同时上演的剧本。他的剧作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
戏曲家马致远
马致远(),号“东篱”,元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所做杂剧今知有15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江浙行省官吏,后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死后葬于祖茔。  从他的散曲作品中,约略可以知道,他年轻时热衷功名,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一直没能实现,在经过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后,他看透了人生的耻辱,遂有退隐林泉的念头,晚年过着“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是“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与文士、李时中,艺人花李郎、都有交往,也是当时最著名的“四大家”之一。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有“曲状元”之誉。他的作品见于着录的有16种,今存《》、《》、《》、《》、《》、《》6种,另有《》,是他与几位艺人合作的。其中以《汉宫秋》最著名。散曲有《》。小令《》脍炙人口,匠心独运,自然天成,丝毫不见雕琢痕迹,被誉为“秋思之祖”,已被载入苏教版语文初二课本。有名家评语:“一切景语皆情语。”
戏曲家白朴
(122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晚岁寓居(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曲作家、杂剧家,与、、合称为。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戏曲家郑光祖
,生卒年不详,字德辉,汉族,襄陵(今襄汾县)人。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所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与关汉卿、、齐名,后人合称为“”。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现存《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无塩破连环》、《伊尹扶汤》、《老君堂》、《三战吕布》等八种;其中,《倩女离魂》最著名,后三种被质疑并非作品。除杂剧外,写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数二套流传。
戏曲家王实甫
,名德信,大都(今)人。著有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戏曲家樊粹庭
樊粹庭()[1]
,原名樊郁。河南遂平人。著名豫剧作家、改革家和教育家,被称为“现代豫剧之父”。曾任陕西分会副主席、西安市文联副主席、西安市委员会常委、西安市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等职务。
1929年毕业于文科学位。因酷爱,在校期间组建国剧(京剧)队,自任队长,并粉墨登场[2]。
1934年创办豫声剧院,自任院长、编剧和导演,并与大师共同改革豫剧的表演、音乐、服装及化妆。
1935年开始编写剧本,在20余年中创作、改编剧本58部,他的多数剧作结构严谨、情节曲折、手法新颖,思想内容比较健康、进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樊粹庭的原创剧目《》、《》、《》、《柳绿云》、《》、《》、《》、《花媚娘》、《歼毒记》、《》、《为国纾难》、《》、《孟香屏》、《伉俪箭》、《》。
戏曲家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
表演艺术家——剧照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许多称呼戏剧表演者的称呼,例如、、、、等,而因为在中国过去戏剧的表演者身份并不高,这些称呼许多也有着刻意贬损的意味,而以“娼”称呼戏剧表演者,固然是因为表演者是歌者,但是在历史上有长的时期戏剧表演与娼妓之间的确关系密切。
戏曲家梅兰芳
,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江苏泰州人,1894年生于北京,他出生于京剧世家。擅长反串,8岁就开始学戏,10岁登台在北京演出《》,工花旦,1908年搭喜连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张贴菊榜,梅兰芳名列第三名探花。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四马路路口丹桂第一台演出了《》、《》、《》等戏,初来上海就风靡了整个江南,当时里巷间有句俗话:“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他吸收了上海文明戏、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设计等改良成分,返京后创演时装新戏《孽海波澜》,第二年再次来沪,演了《》、《真假潘金莲》、《》等拿手好戏,一连唱了34天。
回京后,梅兰芳继续排演新戏《》、《》、《黛玉葬花》等。1916年第三次来沪,连唱45天,1918年后,移居上海,这是他戏剧艺术炉火纯青的顶峰时代,多次在天蟾舞台演出。综合了、、的表演方式,创造了醇厚流丽的唱腔,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1915年,梅兰芳大量排演新剧目,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
戏曲家陈素真
,(日-日),原名王若瑜,女,祖籍:陕西,出生于:河南省,晚年定居于:天津市。她8岁拜师,10岁登台,13岁收徒,是豫剧界第一个女演员、豫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被观众和戏剧大师及戏曲大师们誉为:豫剧一代宗师、豫剧舞台上的一尊美神”、“豫剧”、“豫剧皇后”、“豫剧之首”、“中国”、中国之首。
1925年八岁的拜豫剧名旦为师学戏,1928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开封永乐舞台贴演《日月图》,饰女主角,成为豫剧界第一个女演员。1934年农历八月十六日,由返回开封,在永乐舞台演出《反长安》饰,一炮走红。后又演出《》、《》、《》、《》(四大征)等等剧目,赢得“河南梅兰芳”美誉。1935年10月初,首演“樊戏”《》,饰蒋琴心,三出樊戏为其赢得“豫剧皇后”桂冠。1938年春,在开封,被观众誉为:豫剧三鼎甲之首。
日,在洛阳,参加狮吼剧团募捐义演《》、《》。 秋天,随狮吼旅行剧团抵达古都西安,在戏院演出《》《克敌荣归》《女贞花》三场开炮戏,大获成功,观众多达6000人,一场戏演下来,收入就可挣得六両黄金,轰动整个长安城,并被誉为“”称号。
清朝遗老在《豫剧考略》中称赞:“豫剧向无坤伶,近十年来始有之。就中陈素真者,为坤伶之翘楚。珠喉玉貌,举止娴雅,能造新音,尤工表演,一时以豫剧中之视之。京剧大师梅兰芳对陈素真的评价是:不愧是豫剧界的群龙之首豫剧大王啊。戏剧大师生前有名句赠陈素真:中州云起几歌仙,苦练勤修数汝先。几度弓腰明月下,何妨碎步铁窗前。袖舞辛酸艳容女,辫飞情焰叶含嫣。人民要汝添光彩,珍重金喉昔盛年。京剧大师先生看了她的《义烈风》后,亲笔题词:“清萍白壁原无价,海马自不群。戏剧大师为陈素真题词:“不要人夸颜色好,长留清气满乾坤。”这是对陈素真一生最经典、最准确的评价。
豫剧自陈素真起,格局一新。开创了豫剧雅致化一个新时代。唱念做打影响其后行当。 陈素真从艺66年,积一身绝技,旦不挡,唱念做打俱佳。唱腔古朴典雅,含蓄俏丽,表演细腻传神,规范讲究,身段优美、行动如飘。她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开创了豫剧舞蹈化、技巧化、形式美之先河,创造了独具一格、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艺术,成为豫剧卓有影响的代表。对于豫剧的改革做出了转折性的巨大贡献。
戏曲家新凤霞
评剧青衣、花旦。原名。籍贯江苏,约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生于苏州。由人贩卖到天津。后由先生设计于阴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为生日。
童年时期随“姐”杨金香学习京剧,十三岁拜王仙舫、邓砚臣、等学习评剧,十五岁即开始担任主演。这一时期新凤霞主演了《》、《女侠红蝴蝶》、《可怜的秋香》、《双婚配》、《三笑点秋香》等剧目,在天津、上海、济南、等地获评剧观众的好评。
戏曲家袁雪芬
,中国越剧演员,工。浙江省杜山村人。1933年开始学艺。先后在杭州、上海等地演出。她认真唱戏,洁身自励,持斋茹素,不唱堂会,不屈服于社会上恶势力的威逼利诱,保持了作为艺人的尊严。她主张戏曲应当对社会起有益的作用,因而在不同历史时期,积极演出的剧目。她积极倡导越剧改革,不仅在唱腔和表演方面,博采众长,真实细腻地刻画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而且在逐步健全排演制度,运用灯光、布景以及在服装等方面的改革,也是一位先驱。她的改革,为越剧演员和其他剧种争先仿效,并为后学者所师承。代表剧目有《》、《红粉金戈》、《》、《山河恋》、《》、《西厢袁雪芬(右)与合演《》剧照记》、《》等。《梁山伯与祝英台》于1953年摄制成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大型彩色戏曲片。
戏曲家严凤英
,表演艺术家,生于1930年,卒于1968年,她本名黛峰,艺名凤英,祖籍安徽桐城罗家岭。原名鸿元,又名黛峰。1930年生于,3岁时回到原籍桐城罗家岭,幼时因喜唱山歌和,触犯族规,被迫离家。她12岁拜严云高学唱黄梅戏,为族人、家庭所不容,后离家出走正式搭班,改艺名为凤英。1946年在群乐剧场演出,以《小辞店》、《游春》轰动安庆,因此盛名招致灾祸。严凤英离安庆去南京,脱离黄梅戏。之后,又得著名老艺人指点,辗转演出于、青阳农村和安庆、皖南等地区。1947年曾随胡金涛、云学唱京戏。1949年后又拜北昆名演员为师,不断汲取兄弟剧种之长,以丰富自己的表演技艺。1953年参加安徽省黄梅戏剧团。1951年重返安庆。1953年调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历任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演员、副团长,中国剧协第二届理事,中国文联第三届委员,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60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60年,严凤英加入中国共产党。她曾任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副团长,当选为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她于1954年参加戏曲观摩会演获演员一等奖。
文革中,她被指为文艺黑线人物、宣传封资修的美女蛇,并被诬蔑为国民党潜伏特务,屡遭批斗,日夜自杀身亡。日,安徽省委为严凤英平反昭雪,8月21日省文化局举行了严凤英骨灰安放仪式。
.河南省人民政府网.日[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清词三大家_百度百科
清词三大家
清词三大家指:与、。
清词三大家简介
与、并称清词三大家,或被称为“康熙词坛三鼎足”,由于后代学者多认为康熙词坛为清代词坛最盛期,因此也常将“康熙词坛三鼎足”称为“清词三大家”。纳兰性德词还与、二人的词被并称为“清代三大词人之词”。(谭献《复堂词话》)
清词三大家纳兰性德
清词三大家人物简介
,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明珠长子,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日)出生于满州。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讳,改名性德。因生于腊月,小时称冬郎。纳兰性德自幼天资聪颖,读书二次过目即不忘,数岁时即习骑射,17岁入读书,为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其兄,礼部侍郎。纳兰性德18岁参加乡试,考中举人,19岁参加会试,中式,但因病没能参加,因此未能成为进士。尔后数年中他更发奋研读,并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的指导下,他在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1792卷编的儒学汇编—《》,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也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基础。在编校《经解》过程中,得到了徐乾学、、严绳孙、、的悉心指导和大量帮助。他写的《经解序》有许多是在师友们讲授指点下完成的。纳兰成德也不否认这一点,他在《经解总序》已经说明这部书是“与同志雕版行世”而成的。也就在这个时候,成德将其藏书室“花间草堂”改葺为“通志堂”,又冠为《经解》之名。所谓“通志”者, “志趣相通”也。即有在《经解序》中所说的“同志群相助成”和纳兰成德在《经解序》中所说的“与同志雕版行世”之义。他又把搜读经史过程中的见闻和学友传述记录整理成文,用三四年时间,编成四卷集《渌水亭杂织》, 其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方面知识。表现出他相当广博的学识基础和各方面的意趣爱好。
22岁时,再次参加进士考试,以优异成绩考中二甲第七名。康熙皇帝授他的官职,以后升为二等,再升为一等。作为皇帝身边的,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参与风流斯文的诗文之事。随皇帝南巡,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的,随皇帝唱和诗词,译制著述,因称圣意,多次受到,是人们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前途无量的达官显贵。
纳兰性德十七岁时娶妻卢氏。少年夫妻无限恩爱,新婚美满生活激发他的诗词创作。卢氏于婚后三年去世。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后又续娶关氏,并有侧室颜氏。
词人落拓无羁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脱俗的秉赋,加之才华出众,功名轻取的潇洒,出身豪门,钟鸣鼎食,入值宫禁,金阶玉堂,平步宦海,前程无量。但是官场的尔虞我诈与词人的真性情构成一种常人难以体察的矛盾,“伴君如伴虎”的忧虑感更是使词人产生无形的心理压抑。加之爱妻早亡,后续难圆旧时梦,以及文学挚友的聚散,使他无法摆脱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悲观。对职业的厌倦,对富贵的轻看,对仕途的不屑,使他对凡能轻取的身外之物无心一顾,但对求之却不能长久的爱情,对心与境合的自然合谐状态,他却流连向往。他于康熙二十四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然后便一病不起,七日后于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
病时,康熙曾派员探望并送御药,闻亡故之讯,为之挽惜。纳兰性德的业师为其撰写墓志铭、。纳兰性德葬于京西皂甲屯纳兰祖茔,带着无限的爱与永远十九岁的娇妻卢氏于山明水秀之境冥合永远。他的《》在他去世之后受到了持续至今的欢迎,代表了清代的最高水平,并可与宋代婉约名家相媲美。
清词三大家填词成就及后代评价
作为词坛奇才,他在内心深处厌倦官场庸俗和侍从生活,无心功名利禄。虽“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他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24岁时,他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后更名为 《》,再后有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一处,名为《纳兰词》。传世的《纳兰词》在当时社会上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等高度评价,成为康熙时代乃至清代词坛的杰出代表之一。评价的《》四首深得、欧阳修、之妙:“势纵语咽,凄澹无聊,延巳(冯延巳)、六一(欧阳修)而后,仅见湘真(陈子龙)。”曾在《花间词新编》中辑录宋代和清代“花间”风格,人中以纳兰性德入选最多,词后附按语曰:“容若情真性厚,小词声色窈丽,哀乐无端,非晏欧所能限,况方回乎?篇什既富,珠玉火昆耀,亦不当屈居下。谓为唐五代来一大家,可以无忝。云间词派,方当消歇之时,忽有满清华胄,远绍弓裘,地下有知,亦当蹙额。”亦将(容若)与(李重光)、贺铸(方回)、(陈卧子)等婉约名家相提并论。
对纳兰词真切自然的特点极为赞赏,赞曰:“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但是这句话常被后人有意无意地断章取义为“纳兰词成就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实际上王国维所称誉的是纳兰词的清新自然风格是词人中少见的,而非认为其词成就为“北宋以来第一”,事实上王国维认为自己的词是欧阳修以来最好的(实际上当然完全不是);另外纳兰性德出生于北京,并无“初入中原”这一事实,纳兰性德出生后就接受纯正的汉文化教育,这为他之后轻松中进士以及填词打下了至关重要的基础,所谓“未染汉人风气”也只是的片面之词。王国维的评价影响很大,必须加以辨别,避免断章取义,更勿挟此偏见以自重,以免贻笑方家。
清词三大家作品精选
纳兰性德作品
蝶恋花 肆首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
眼底风光留不住,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
欲倩烟丝遮别路,垂杨那是相思树!
惆怅玉颜成间阻,何事东风,不作繁华主?
断带依然留乞句,一系无寻处。
--------------------------------------------------------------------------------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
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明日客程还几许?
沾衣况是新寒雨。
--------------------------------------------------------------------------------
萧瑟兰成看老去,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
阁泪倚花愁不语,暗香飘尽知何处!
重到旧时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
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
--------------------------------------------------------------------------------
【《》一】曰:“势纵语咽,凄澹无聊,延巳、六一而后,仅见湘真。”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隔花才歇帘纤雨,一声弹指浑无语。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
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清词三大家朱彝尊
清词三大家个人简介
清朝文学家(),诗人、词人、学者。字锡鬯,号,晚称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今浙江嘉兴市)人。明崇祯二年(1629)八月二十一日(10月7日)生。“少而聪慧绝人”,“书过眼复诵,不遗一字”。少年时肆力于古文,博览群书。虽家境贫寒,常常断炊,但他依然安坐书房读书。每每他客游南北时,一见到废墟冢墓之文、祠堂佛刹之记,无不搜剔考证。由于他治学严谨,根底扎实,终成一代大学者。康熙十八年(1679),五十岁时,以布衣身份参加考试,入选,任,入直,参与修撰《明史》。曾出典试。后因疾未及毕其事而罢归。朱彝尊博通经史,能诗词古文,词推崇姜蘷,为的创始人。与山东人同为诗坛领袖,合称为“”。著述甚丰,著有《》、《》、《》等,编有《》、《词综》等。(参考《》卷三十九《文苑》)
其医著有《食宪鸿秘》三卷,系食物本草之类,现有刊本行世。 先世江苏吴江人,明景泰四年迁于浙江县,遂为秀水人。清顺治六年,彝尊挈家移居嘉兴梅会里(今浙江),其故宅今为王店公园。
彝尊选辑唐、五代、宋以来下逮元词为《词综》,以开浙西词派,而其渊源所自,盖出于(嘉兴人)。尝称:“余壮日从先生(谓曹溶)南游岭表,西北至云中,酒阑登池,往往以、,更迭唱和。有井水处,辄为银筝、檀板所歌。念虽小道,当其为之,必崇尔雅,斥淫哇,极其能事,则亦以宣昭六义,鼓吹元音。往者明三百禩,词学失传,先生搜辑遗集,余曾表而出之。数十年来,浙西填词者,家白石而户玉田,舂容大雅,风气之变,实由于此。”(《静志居诗话》)于此,亦足略窥其宗旨,及其影响所及。其《曝书亭词》,自定为《江湖载酒集》、《静志居琴趣》、《茶烟阁体物集》、《蕃锦集》等四种,有李富孙注本。题云:“江湖老,载酒一年年。体素微妨耽绮语,贪多宁独是诗篇?宗派先。”(《强村语业》卷三)以醇雅为宗,其流弊每致意旨枯寂,视湖海楼一派之叫嚣犷悍,厥失维均,而创始者不任其咎也。
康熙四十八年(1709)十月十三日(11月14日)卒,年八十一。
清词三大家雅赚与美贬
好书成癖,酷爱藏书。康熙二十年(1681),他任江南乡试副考官时,曾遍访街巷坊肆、藏书名家。他听说江苏常熟县人、著名藏书家(的族孙)刚刚写完《》,其中著录有不少钱家深藏的孤本秘籍,许多学者、藏书家都想一睹为快,朱彝尊不禁为之心动。但钱曾在家则把书锁在书箧中,出则随身携带,秘不示人。朱彝尊在耐心地等待着机会。有一天晚上,江南布政使龚某遍召当地诸名士,在南京上游玩,钱曾也应邀出席了。席间,朱彝尊偷偷地以黄金翠裘贿赂钱曾的书童,让他取出《读书敏求记》,然后叫待命于秘室的十多个抄书生连夜抄写该书,再把原书偷偷放回钱曾的书箧。当时所抄录的,还有一本《》。等到《绝妙好词》刻印完后,才把这事告诉,钱曾气得个半死。考虑到《》幸好还没有刻录,钱曾要朱彝尊保证不将此书外传,朱彝尊答应了。当时人们觉得朱彝尊爱书之情深切,于是把这事谑称为“”。以后几经曲折,世间始有该书传本。
康熙二十二年,朱彝尊在京师入直,借编辑《瀛洲录古道》之机,他带着一个善于楷书的小史王纶为他抄书,遇到四方进经史馆之书,随时抄录。史馆上疏奏劾他泄漏史馆秘密,朱彝尊被降了一级,但他并不因此后悔。时人把这事叫做“美贬”。
朱彝尊六十四岁时辞职归家,专事著述。家无恒产,只有藏书三十椟共八万卷,自感已经老了,不能遍读了,而作书椟铭:“夺侬七品官,写我万卷书。或默或语,孰智孰愚?”且在每本书的首页上印上一枚印章,一面刻他头戴斗笠的小像(朱文),一面镌十二字,曰“购此书,颇不易,愿子孙,勿轻弃。”(白文)
清词三大家无核枇杷与蒸猪脚
与某道士交往较多,道观中有二株,等到枇杷成熟时,道士都要送一点给朱彝尊吃。可这些枇杷都无核,朱问道士这是什么缘故。道士谎称这是仙种,朱彝尊不相信。这名道士素来善吃,尤其喜爱蒸猪脚。有一天,朱彝尊把道士邀请到家里,叫仆人去买一只猪脚回来,故意叫道士看到此事。可没过多久,蒸猪脚就端出来了,融熟甘美,道士饱餐了一顿。道士边吃边问朱彝尊蒸猪脚速化之法。朱彝尊说:“这里面的确有小术,但我想换你的枇杷仙种。”道士立即说:“这没有别的,就是在枇杷树刚开花时摘去花心的一根须。”朱彝尊这才说:“其实我的蒸猪脚,是昨夜烹制好的。”两人相与拍掌大笑。
清词三大家与妻妹产生过感情
的《》中有《风怀》诗二首韵,是他在走上仕途之前为其妻妹所作的,他曾经与妻妹产生过感情。他的妻妹,姓冯,名寿常,字静志,这在《风怀》诗体现为“巧笑原名寿,妍娥合号嫦”,分嵌其名,极为明显。妻妹世居碧漪坊,与朱家相近,正如他的《风怀》诗中所说的“居连朱雀巷,里是碧鸡坊”。朱彝尊小时候曾在冯某家里读私塾,十七岁时做了冯某家的上门女婿,他与比自己岁的妻妹感情更加深厚。而冯某家人时时提防,他们终究没有干出什么事来。直到妻妹嫁人后,两人始通殷勤。虽然海陵夫人知道了这事,但也他们俩也没有收敛。这见之于他的《风怀》诗:“乍执纤纤手,深回寸寸肠。背人来冉冉,广坐走佯佯。啮臂盟言履,摇情漏刻长。梅阴虽结子,瓜字尚含瓤。”及《记事》词:“枕上闻商略,记全家看灯元夜,小楼帘幕,暗里横梯听点屐,知是潜回香阁,险把个玉清追着。径仄春衣风渐逼,惹钗横翠凤都惊落。三里雾,旋迷却,星桥路返填河鹊。算天孙经年已嫁,夜情难度,走近合欢床上坐。谁料香含红萼,又两暑三霜分索。绿叶清阴看总好,也不须频悔当时错。且莫负,晓云约。”
平日常常矫传夫人之命而把妻妹请去。有一天他们又约会了,想等夫人睡着后才作深谈。朱彝尊夫人虽然听到了一点,但还是先睡下了。第二天早上刚起床,她就叫家里的老女仆送走了妻妹。朱彝尊有词云:“仲冬二七,算良期须果,若再沉吟甚时可?况熏炉渐冷,牕烛都灰,难道又各自抱衾闲坐?银湾桥已就,冉冉行云,明月怀中半宵堕。归去忒匆匆,软语丁宁,第一怕袜罗尘涴,料消息青鸾定应知。也莫说今番,不曾真个。”数年后,妻妹终因朱彝尊而死,《风怀》中所谓“定苦遭谣诼,凭谁解迭逿。榽先为檀斫,李果代桃僵”,即指此事。
清词三大家主要作品
朱彝尊《静志居琴趣词》一卷,都是为《风怀》诗作的注脚。再细心推求《风怀》全诗,不难看出他俩的关系来。清朝时,江苏太仓县某姓家藏有一枝,上刻“寿常”二字,的《》词中说:“金簪三寸短,留结殷勤,铸就偏名有谁认”,也可旁证上面所说的应该是事实,而不胡乱猜疑。
思往事,渡江干,青娥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吴江叶元礼,少日过流虹桥,有女子在楼上,见而慕之,竟至病死。气方绝,适元礼复过其门,女之母以女临终之言告叶,叶入哭,女目始瞑。友人为作传,余记以词。
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 一寸横波,断肠人在楼阴。 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最难禁,倚遍雕阑,梦遍罗衾。 重来已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沉。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清词三大家陈维崧
清词三大家个人简介
()清代词人、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授,54岁时参与《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陈维崧出生于讲究气节的文学世家,祖父是明末的中坚人物,父亲是当时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反对“阉党”,曾受迫害,明亡后出家为僧。陈维崧少时作文敏捷,词采瑰玮,曾誉之为“”之一(吴伟业言:“江左三凤凰,阳羡有陈生,云间有彭郎,松陵,才若云锦翔。”)。明亡(1644)时,陈维崧才20岁。入清后虽补为诸生,但长期无法中举人,因此无法得到官职,身世飘零,游食四方,接触社会面较广。又因早有文名,一时名流如吴伟业、、、、王士禛、、等,都与他交往,其中与尤其接近,两人在京师时切磋词学,并合刊过《》。清初词坛,陈、朱并列,陈为“”词领袖。
清词三大家个人作品
的词,数量很多。现存《》尚有1600多首,补遗200多首,总集1800首以上。风格豪迈奔放,接近宋代的苏、辛派。《陈检讨词钞序》说:“读先生之词者,以为苏、辛可,以为周、秦可,以为温、韦可,以为《左》、《国》、《史》、《汉》、唐、宋之文亦可。……取裁非一体,造就非一诣,豪情艳趍,纷起,而要皆含咀酝酿而后出。”虽嫌夸张,但陈维崧以豪放为主,兼有清真娴雅之作,是为事实。更难得的是陈维崧各体词都写得很出色。《》说:“国初词家,断以迦陵为巨擘。”“迦陵词气魄绝大,骨力绝遒,填词之富,古今无两”,《湖海楼词》最为可贵的,是能注意反映社会现实,如〔贺新郎〕《纤夫词》,写清兵征发10万民夫替战船拉纤,“风驰雨骤“,使得“骚然鸡狗“,还写到一民夫与“草间病妇“的“临歧诀绝“,情状凄惨。〔南乡子〕《》揭露官府对劳苦人民敲骨吸髓的罪恶:“户派门摊”,使卖屋纳税的农民“独宿牛车滴”,而官吏的凶恶却“如鬼”。此外多写自己的怀才不遇及国家兴亡之感,如〔点绛唇〕《夜宿临洺驿》、〔醉落魄〕《咏鹰》、〔夜游宫〕《》、〔夏初临〕《本意》、〔沁园春〕《赠别芝麓先生,即用其题〈乌丝词〉韵》等,伤时感物,豪放苍凉。〔沁园春〕《题徐渭文〈钟山梅花图〉同云臣、南耕、京少赋》词,则把历史故实、眼前新事、画面景色,作者胸臆全都摄纳词中,《》评为:“情词兼胜,骨韵都高,几合苏、辛、周、姜为一手。”这说明能将不同风格冶于一炉,而能抒写自如。此外,〔念奴娇〕《读屈翁山诗有作》,雄奇壮阔,兼富情趣,〔唐多令〕《》信手拈来,口语入词;也显示出他能运用多种艺术手法的特点。〔望江南〕、〔南乡子〕等组词,以清新笔调,写江南、河南的风光和社会生活;〔蝶恋花〕《六月词》写农民入城的情态;〔贺新郎〕《赠苏昆生》写艺人的遭遇,这些词又显示出陈维崧词题材广阔的特点。陈维崧词的缺点是有时倾泻过甚,一发无余,便缺余蕴。稍嫌轻率。
清词三大家诗文评价
亦能诗,其诗早年学习,入清之后陈子龙殉国,转而学习,也有一定成就,但成就不如其词与。他的骈体文,在清初亦是一大家,代表作品有《》等。为其赋作序,评为:“具龙跳虎卧之奇”,“得歌行顿挫之致”;作序,评为“言情则歌泣忽生,叙事则本末皆见。至于路穷,忽开一境,如凿山,如坠壑……”。《与芝麓先生书》、《余鸿客金陵咏古诗序》、《苍梧词序》等,都写得跌宕悱恻,有很强的感染力。
著作有《》54卷,其中词占30卷。
清词三大家陈维崧词选
虞美人 无聊
无聊笑捻花枝说,处处鹃啼血。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
倚楼极目添愁绪,更对东风语:好风休簸战旗红,早送如雪过江东!
醉落魄 咏鹰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
【《》卷三】曰:“声色俱厉,较杜陵‘安得尔辈开其群,驱出六合枭鸾分’之句,更为激烈。”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ts版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