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有...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练习2
作者姓名:
文件类型:
文件大小:
更新时间:
所属类别:
化学 山东科技 必修2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2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课时练习
积分类型:
非课件页:
积分数量:
下载次数:
1.只要点击“下载资料”,系统就确认您下载了该资料。因此,在未确定是否下载该资料之前,一定不要点击“下载资料”。
2.本站提供的电子书后缀名为.ceb的资料,需使用方正ceb阅读器阅读。后缀名为.pdf,需使用pdf阅读器阅读。后缀名为.docx或.pptx,需安装兼容包。请点击下面链接下载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练习2
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练习2
平均分:0.00
投票人数:0
您的申请须代表学校或培训机构等
申请人须为学校领导或其委托的老师
确保所填信息均为真实有效的2014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原子半径》导学案+课件(2份)&&鲁科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第2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原子半径【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鲍林近似能级图,知道各能级组分别对应周期以及轨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中周期划分的本质联系。2、通过观察元素周期表中各族元素的价电子排布,掌握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表中族划分的关系,各族各族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3、通过阅读教材P18图1-2-10,了解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并能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主族元素原子半径周期性变化的原因。4、通过阅读教材16页: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的分区,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分区及依据。【课前预习区】一、元素周期表结构:类别周期序数包括元素总数电子层数短周期[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_科_网][来源:]1 [来源:学科网][来源:] 2
不完全周期7
1、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电子层数周期数。2、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原子半径逐渐;同主族从上至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原子半径逐渐。3、鲍林近似能级图是多电子原子中外层能级高低的一般次序总结,图中小方框表示,的原子轨道连在一起,的原子轨道归为一组,属于同一能级组。4、从此图中观察原子轨道的7个能级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s、4d、5p,6s、4f、5d、6p,7s、5f、6d、7p.5、族的划分取决于原子的___________。同族元素的_________相同。(1)主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全部排布在最外层的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轨道上,(2)过渡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ⅢB~ⅦB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数目仍然与_____________相同;ⅠB和ⅡB是根据__________轨道上有___________电子来划分的。价电子排布为(n-1)d6~8ns2的三个纵行统称为。(3)稀有气体元素,除氦外最外层电子排布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全满结构是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具有特殊______________的内在原因。6、原子半径:依据量子力学理论,人们假定原子是一个_____________,并用统计的方法来测定它的半径。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1)同周期:①规律:自左至右逐渐_________________。②原因:增加电子所产生的电子间的____________小于核电荷增加导致的核对外层电子的有效_______________。(2)同主族:①规律:自上而下逐渐____________。②原因:电子层数依次增加,电子间__________的影响大于核对外层电子的________的影响。(3)过渡元素:①规律:同一周期自左至右逐渐___________,但变化幅度____________。②原因:增加的电子都分布在____________轨道上,电子间的___________与核对电子的__________大致相当。【课内探究区】一、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的划分:[交流研讨1]1、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是按什么划分的?总结周期与能级组的对应关系,分析各能级组分别对应周期以及各自涉及了哪些轨道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中周期划分的有什么本质联系?3、周期与主量子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小结】1、①第一能级组对应第__________周期,涉及_________轨道。②第二能级组对应第__________周期,涉及_________轨道。③第三能级组对应第__________周期,涉及_________轨道。④第四能级组对应第__________周期,涉及_________轨道。2、周期的划分与能级组有关,一个能级组对应一个周期。7个周期对应7个能级组。一个能级组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等于对应周期所包含的__________,周期的_______________恰好是对应能级图中_________数目的两倍。3、周期数主量子数。4、每周期起始元素和结束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分别为和(第1周期为)。二、核外电子排布与族的划分:[交流研讨2]1、族的划分与核外电子排布的什么关系?2、阅读教材P15页相关内容,分析各族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写出各族价电子排布式。(如:第ⅠA族ns1)【规律总结】由元素的价电子结构判断在周期表中的位置:1.主族元素:族序数=价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nsX:n周期XA族ns2npX:n周期(2+X)A族2.副族元素:大多数族序数=价电子数=(n-1)d+ns的电子数(n-1)dXnsY:(1)X+Y和为3~7,ⅢB~ⅦB(2)X+Y和为8~10,Ⅷ(3)X+Y和为11~12,ⅠB和ⅡB【练习1】某元素原子价电子构型3d54s2,其应在【】A.第四周期ⅡA族B.第四周期ⅡB族C.第四周期ⅦA族D.第四周期ⅦB族【练习2】写出下列价电子结构所对应的周期表的位置A.4s24p5B.3d54s1C.4d105s2D.5s1E.3d74s2F3d104s1【练习3】指出下列元素是主族元素还是副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几周期?第几族?⑴1s22s22p63s23p4(2)32号元素(3)[Ar]3d34s2(4)1s22s22p63s23p63d24s2三、核外电子排布与原子半径:[交流研讨3]1、人们如何来描述原子半径?2、分析教材P18图1-2-10,总结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及其原因。【小结】1、同周期规律:自左至右逐渐2、同主族规律:自上而下逐渐3、电子层结构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4、同种元素形成的粒子:阳离子原子原子阴离子5、价态越高,半径越小,例如:Fe3+<Fe2+<Fe【练习4】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半径最大的是()Als22s22p63s23p1B1s22s22p3C1s22s22p2D1s22s22p63s23p4【练习5】下列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的是()A、C、N、O、FB、S、Si、Al、MgC、B、Be、Mg、NaD、Mg、Na、K、Ca【练习6】已知元素周期表短周期元素的基态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式,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元素A、B、C、D中有两种同一主族B.元素A、B、C、D都不在同一周期C.aA2+、bB+、cC3-、dD-的电子所占用的原子轨道的类型和数目都相同D.离子半径C<D<B<A【交流讨论4】阅读教材16页[拓展视野]: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的分区,分析划分区的依据是什么?s区、d区、ds区、p区分别有几个纵列?【小结】各区元素特点: 包括元素价电子排布元素分类s区
【练习7】按电子的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以下元素属于p区的【】A.FeB.MgC.PD.La【课堂小结】主族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原子核外价电子排布
化合价变化规律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 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课堂检测区】见限时训练
亲!请或新用户?
按教材搜资料
本站声明:书利华教育网资料为本站收集、购买整理或网友上传,不能保证版权问题,如有侵犯,请发邮件联系无条件删除,谢谢。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
联系: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第一中学 侯剑东
欢迎合作与交流!&&&&&&&&&&&&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第一章之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课件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律。2.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3.元素周期表结构。4.元素性质、结构及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5.微粒半径大小的判断。(1)定义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
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周期性(2)内容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最外层电子数:从1→8的周期性变化。②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稀有气体原子除外)。③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正价:+1→+7 负价:-4→-1(3)实质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呈现出周期性变化,是元素的原子
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逐渐减小核外电子排布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D>C,离子半径C>D>B>AB.原子序数d>c>b>a,单质还原性B>A>C>DC.C元素最高正价为+5,D元素最高正价为+7D.氧化性:A2+>B+,还原性C3->D-【解析】 由离子结构和元素原子序数可直接确定A为Mg、B为Na、C为N、D为F,代入选项判断D项正确。【答案】 D(1)结构(2)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①
=周期数②
=主族序数=最高正价数=价电子数③负价=主族序数-8(限ⅣA~ⅦA)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3)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依次增大逐渐增大相同增多增多相同减小增大渐弱渐强渐强渐弱(2009年山东理综)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解析】 Al元素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故A项错误;氢元素失去1个电子为H+,最外层没有电子,得到1个电子为H-,为2电子稳定结构,故C项错误;ⅠΑ族中氢元素与钠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答案】 B(1)根据原子结构如金属性:K>Na>Li,Na>Mg>Al;非金属性:F>Cl>Br,O>N>C。(2)根据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3)根据实验(1)判断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的实质是看其对应的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没有直接关系,并不是得失电子的数目越多越活泼,如Na和Al。(2)凡能直接或间接地比较变化过程中元素得失电子难易的,即可比较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如2Fe+3Cl2
2FeCl3,Fe+S
FeS,则元素的非金属性Cl>S。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根据同浓度的两元素含氧酸钠盐(正盐)溶液的碱性强弱,可判断该两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B.根据同主族两非金属元素氢化物沸点高低,可判断该两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C.根据相同条件下两主族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可判断两元素金属性的强弱D.根据两主族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可判断两元素金属性的强弱【解析】 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与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对应,A错。氢化物沸点高低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没有必然联系,B错。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才可以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判断金属性的强弱,D错。【答案】 C1.(2008年山东理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H4比CH4稳定B.O2-半径比F-的小C.Na和Cs属于第ⅠA族元素,Cs失电子能力比Na的强D.P和As属于第ⅤA族元素,H3PO4酸性比H3AsO4的弱【解析】 A项,C的非金属性比Si强,CH4比SiH4稳定;B项,O2-与F-核外电子排布相同,F原子序数大,F-半径小;D项,P的非金属性比As强,H3PO4酸性比H3AsO4的强。【答案】 C(1)元素“位、构、性”之间的关系(2)由原子序数确定元素位置的规律只要记住了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He 2、Ne 10、Ar 18、Kr 36、Xe 54、Rn 86),就可确定主族元素的位置。①若比相应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大1或2,则应处在下周期的ⅠA族或ⅡA族,如88号元素88-86=2,则应在第7周期第ⅡA族。②若比相应的稀有气体元素少1~5时,则应处在同周期的ⅦA族~ⅢA族,如84号元素,应在第6周期ⅥA族。(3)常见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特性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C。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N。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气态氢化物沸点最高的元素或氢化物在通常情况下呈液态的元素:O。④最轻的单质的元素:H;最轻的金属单质的元素:Li。⑤单质在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Br;单质在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元素:Hg。⑥最高价氧化物及其对应水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元素:Al。⑦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起化合反应的元素:N;能起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S。⑧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Li、Na、F。熟练掌握常见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特性,有助于迅速找到元素推断题的切入点,但同时应注意掌握解答元素推断题的基本方法:(1)已知元素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2)已知元素单质或化合物的性质(特性)(2009年福建理综)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2)元素的非金属性(原子的得电子能力):Q________W(填“强于”或“弱于”)。(3)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原子序数比R多1的元素的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 L的甲气体与0.5 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R的含氧酸盐只有一种,则该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298 K下,Q、T的单质各1 mol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热量a kJ和b kJ。又知一定条件下,T的单质能将Q从它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此置换反应生成3 mol Q的单质,则该反应在298 K下的ΔH=________(注:题中所涉单质均为最稳定单质)。【解析】 由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T在第三周期,由于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则T在ⅢA族为Al,则可推Q是C,R是N,W是S。(1)Al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由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可知硫元素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即Q弱于W。(3)S单质与浓硫酸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2气体,因为产物只有两种,产物中一定含H2O,则另一种为SO2,则反应化学方程式为:S+2H2SO4(浓)
3SO2↑+2H2O。(4)比氮原子序数多1的元素是氧元素,其一种氢化物H2O2可分解生成它的另一种氢化物H2O,方程式为:2H2O2
2H2O+O2↑。(5)N的氧化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NO,由反应方程式:2NO+O2===2NO2可知2 L NO与0.5 L O2混合后生成1 L NO2及余1 L NO,再由反应:NO+NO2+2NaOH===2NaNO2+H2O,混合气体被完全吸收后生成一种N的含氧酸盐为NaNO2。(6)由题目信息可知:4Al(s)+3O2(g)===2Al2O3(s);ΔH=-4b kJ/mol ①,C(s)+O2(g)===CO2(g);ΔH=-a kJ/mol ②,①-②×3可得:4Al(s)+3CO2(g)===2Al2O3(s)+3C(s);ΔH=(3a-4b)kJ/mol。2.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周期元素,W、X是金属元素,Y、Z是非金属元素。(1)W、X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2)W与Y可形成化合物W2Y,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3)Y的低价氧化物通入Z单质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比较Y、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用分子式表示)。(5)W、X、Y、Z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以元素周期律为依托考查几种常见元素的性质。解题的突破口在(1)中W、X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说明W是钠,X是铝。在(2)中W与Y可形成W2Y,说明Y为-2价,应为硫元素,原子序数Y<Z,说明Z为氯元素,元素推出后,其相关的问题就不难解答。问题:如何利用实验室常见的药品试剂探究11~17号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已知实验室有你想用到的仪器和药品、试纸等一切用品。猜想与假设:1.用______________三种金属分别与水反应,通过观察生成气泡的速率便会得出从________到________金属性减弱。2.因实验室不可能有硅单质,但可以测0.1 mol/L的______溶液和________溶液及Na2SO4溶液的pH,推断三种盐溶液的水解情况,得出________、________、硫酸三种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得出从________到________非金属性增强。3.制取饱和的氯水和饱和的氢硫酸溶液,用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通过________________现象便直接得出非金属性S比Cl弱。设计和实施方案:1.用列表的方式(从实验方案、实验现象、有关化学方程式)完成你的实验报告中的实验内容。2.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你用物质结构理论知识解释结论。【解析】 [问题]变换一个角度就是实验目的,也应是要得出的结论。根据[猜想与假设]可以设计实验方案,关键细节要注意到,如镁条、铝条都要用砂纸擦后放入沸水中。设计的方案尽量具有可操作性和简单性。【答案】 猜想与假设:1.钠、镁、铝 钠 铝2.Na2SiO3 Na3PO4 H2SiO3 H3PO4 H2SiO3<H3PO4<H2SO4 Si S3.饱和氯水滴加到饱和氢硫酸溶液中的 溶液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设计和实施方案:1.2.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Si<P<S<ClNa、Mg、Al、S、Cl原子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但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1、2、3、6、7,原子半径随电子数增多而减小,所以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依次增强,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1.(2009年广东单科)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6,X、Y在同一周期,X+与Z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  )A.同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B.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Z2-C.同族元素中Z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D.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解析】 分析题给条件可推知:X是钠(Na)、Y是氯(Cl)、Z是氧(O)。原子半径X>Y,但X+(Na+)与Z2-(O2-)电子层结构相同,离子半径X+<Z2-。故选B。【答案】 B2.(2009年海南单科)门捷列夫在描述元素周期表时,许多元素尚未发现,但他为第四周期的三种元素留下了空位,并对它们的一些性质做了预测,X是其中的一种“类硅”元素,后来被德国化学家文克勒发现,并证实门捷列夫当时的预测相当准确。根据元素周期律,下列有关X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X单质不易与水反应B.XO2可被碳或氢还原为XC.XCl4的沸点比SiCl4的高D.XH4的稳定性比SiH4的高【解析】 在第ⅣA族的递变规律中,自上而下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答案】 D3.(2008年广东理基)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②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③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 15号元素为P,其最高化合价为+5价;ⅦA是同周期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第二周期ⅣA元素为C,核电荷数为6,但因同位素的存在,中子数有6,7,8三种情况;12号元素应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ⅡA族。【答案】 C4.(2008年四川非延考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B.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个元素C.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D.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元素【解析】 A项中F的最高化合价为0价,与族序数不等;B项中六、七周期所含元素数均不是18种;D项中H不属于碱金属。【答案】 C5.(2007年山东理综)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能形成共价化合物B.只有在原子中,质子数才与核外电子数相等C.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36种元素D.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2或8【解析】 A项正确,AlCl3就是共价化合物。B项,在分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也相等。C项,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32种元素。D项,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的也不是2或8,例如BF3中的B是6个电子。【答案】 A6.(2008年海南)根据元素周期表1~20号元素的性质和递变规律,回答下列问题。(1)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___种,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与氧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2)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3)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是________;(4)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稀有气体除外)________;(5)推测Si、N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大于________(填化学式)。【解析】 本题考查1~20号元素的基本性质。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ⅠA,为K,它能与O2反应生成多种氧化物,如K2O、K2O2、KO2等。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应是有机物和无机物都含有的,故为C、H。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分子结构决定(或与化学键的强弱有关)。【答案】 (1)7 在K2O、K2O2、KO2、KO3中任选2个(2)He、Ne、Ar (3)C、H (4)Na (5)NH3 SiH4高中化学二元素周期律规律、元素周期表总结必修2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165;1.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高中化学二元素周期律规律、元素周期表总结必修2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65.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1.2 第3课时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1.2 第3课时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29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化学必修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