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过原点的动直线到直线的距离: |0+0-√2|/...

阅读下列材料: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1(x1,y1)、P2(x2,y2),则P1、P2两点间的距离为1-x2)2+(y1-y2)2
.例如:若
P1(3,4)、P2(0,0),则P1、P2两点间的距离为2+(4-0)2
设⊙O是以原点O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如果点P(x,y)在⊙O上,那么有等式2+y2
=1,即x2+y2=1成立;反过来,如果点P(x,y)的坐标满足等式x2+y2=1,那么点P必在⊙O上,这时,我们就把等式x2+y2=1称为⊙O的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0(x0,yw),则P0到直线y=kx+b的距离为0-y0+b|
请解答下列问题:
(I)写出以原点O为圆心,以r(r>0)为半径的圆的方程.
(II)求出原点O到直线2)x
(III)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2)x
x2+y2=m…(2)
,其中n≠0,m>0.
①若n取任意值时,方程组都有两组不相同的实数解,求m的取值范围.
②当m=2时,记两组不相同的实数解分别为(x1,y1)、(x2,y2),
求证:1-y1)2+(x2-y2)2是与n无关的常数,并求出这个常数.
(I)仿照题意,可列出以原点O为圆心,以r(r>0)为半径的圆的方程,表示到原点(0,0)距离是r的点;
(II)由点P0(x0,y0)到直线y=kx+b的距离公式为0-y0+b|
,代入公式即可求解;
(III)①x2+y2=m,表示以原点为圆心,半径是的圆,2)x
表示直线,当直线与y轴的交点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圆的半径时,方程组都有两组不相同的实数解,由此求m的取值范围;
②1-y1)2+(x2-y2)2表示: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两交点之间的线段就是圆的直径,据此即可判断.
解:(I)以原点O为圆心,以r(r>4)为半径的圆的方程是:x2+y2=r2;
则求出原点O到直线2)x
的距离是:0
(III)①∵1+n2≥qn,则2
即直线y=2)x
与y轴的交点的纵坐标一定在(0,w)和(0,-w)之间.
x2+y2=m,表示以原点为圆心,半径是的圆.
∵方程组都有两组不相同的实数解,
②证明:∵1-51)2+(x2-y2)2表示: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两交点之间的线段就是圆的直径.
∴1-y1)2+(x2-y2)2=2,则与n的值无关.> 【答案带解析】已知抛物线C的顶点为原点,其焦点F(0,c)(c>0)到直线l:x-y-2=0的...
已知抛物线C的顶点为原点,其焦点F(0,c)(c>0)到直线l:x-y-2=0的距离为,设P为直线l上的点,过点P作抛物线C的两条切线PA,PB,其中A,B为切点.(1)求抛物线C的方程;(2)当点P(x,y)为直线l上的定点时,求直线AB的方程;(3)当点P在直线l上移动时,求|AF|o|BF|的最小值.
(1)利用焦点到直线l:x-y-2=0的距离建立关于变量c的方程,即可解得c,从而得出抛物线C的方程;
(2)先设,,由(1)得到抛物线C的方程求导数,得到切线PA,PB的斜率,最后利用直线AB的斜率的不同表示形式,即可得出直线AB的方程;
(3)根据抛物线的定义,有,,从而表示出|AF|o|BF|,再由(2)得x1+x2=2x,x1x2=4y,x=y+2,将它表示成关于y的二次函数的形式,从...
考点分析:
考点1: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考点2: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考点3: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
相关试题推荐
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a1=1,,n∈N*.(1)求a2的值;(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3)证明:对一切正整数n,有.
如图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90&,BC=6,D,E分别是AC,AB上的点,,O为BC的中点.将△ADE沿DE折起,得到如图2所示的四棱椎A′-BCDE,其中A′O=.(1)证明:A′O⊥平面BCDE;(2)求二面角A′-CD-B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某车间共有12名工人,随机抽取6名,他们某日加工零件个数的茎叶图如图所示,其中茎为十位数,叶为个位数.(1)根据茎叶图计算样本均值;(2)日加工零件个数大于样本均值的工人为优秀工人.根据茎叶图推断该车间12名工人中有几名优秀工人?(3)从该车间12名工人中,任取2人,求恰有1名优秀工人的概率.
已知函数,x∈R.(1)求的值;(2)若,,求.
(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AB是圆O的直径,点C在圆O上,延长BC到D使BC=CD,过C作圆O的切线交AD于E.若AB=6,ED=2,则BC=&&& .
题型:解答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1)已知点A(a,6)到直线3x-4y=2的距离d=4,求a的值.(2)在直线x+3y=0求一点P,使它到原点的距离与到直线x+3y-2=0的距离相等.【考点】;.【专题】计算题;待定系数法.【分析】(1)把点A(a,6)直接代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到一个方程,解方程求得a的值.(2)设点P的坐标为(-3t,t),则由题意得 2+t2=|-3t+3t-2|12+32,解之可得t值.【解答】解:(1)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 2+(-4)2=4,解得a=2,或a=.(2)设点P的坐标为(-3t,t),则2+t2=|-3t+3t-2|12+32,解之得.∴点P的坐标为.【点评】本题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应用,以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应用.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caoqz老师 难度:0.74真题:2组卷:28
解析质量好中差
&&&&,V2.26024点到直线距离公式d=|Aa+Bb+C|/√(A^2+B^2)这个公式为什么当A=0 ,B=0时也成立
根据你的表达应该是这个意思:点(a,b)到直线Ax+By+C=0的距离为d=|Aa+Bb+C|/√(A^2+B^2)而A=0 ,B=0时,直线Ax+By+C=0没有意义啊.这样的话,你问的就有问题 正确的应该是这样的吧:点(a,b)到直线Ax+By+C=0的距离为d=|Aa+Bb+C|/√(A^2+B^2)而a=0,b=0吧,这样就是原点到直线的距离啊,当然也满足上面的公式啊d=|C|/√(A^2+B^2)
就是这个人教版数学必修2& & p107说的,人教版官网电子课本我看不懂
你看清楚了书上写的是A=0或者B=0时,公式成立,中间是“或者”
(1)A=0,直线方程为By+C=0即y=-C/B
此时(a,b)到直线y=-C/B的距离为|b-(-C/B)|=|Bb+C|/|B|
由公式我们可求得,当A=0时,
d=|Aa+Bb+C|/√(A^2+B^2)=|Bb+C|/|B|
所以当A=0时,公式成立
(2)同理可得,当B=0时,公式也是成立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与原点距离最大的直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