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和鸽子它们的生活环境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身体形...

第三章 幼儿饲养与种植活动
第三章 幼儿饲养与种植活动
&&&&幼儿园的科学活动是发展幼儿智力的重要途径。幼儿学科学的特点主要是具有直观性、活动性和趣味性,所以幼儿园的饲养和种植活动是幼儿科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幼稚园需布置一个科学环境,尽可能地领导儿童栽培植物(花卉、菜蔬),布置园庭从事浇水、除草、收获种子等工作,并饲养动物等……。"
&&&&本章着重讨论如何组织幼儿观察动植物及大自然,如何开展幼儿饲养和种植活动,如何开展环境保护活动。
3.1 让幼儿观察动植物及大自然
&&&&组织幼儿进行观察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基本方法,观察是推动幼儿了解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幼儿进行饲养和种植活动的基础。幼儿观察要在参与被观察的事物有关的活动中进行,比如幼儿认识兔子时,要看看兔子长得什么样子,用手摸摸毛是柔软的,颜色怎么样,喂小兔看它喜欢吃什么东西,怎样吃等等;认识西红柿,首先摸摸西红柿,看看西红柿颜色、样子,尝尝西红柿的味道,这样幼儿才能认识兔子和西红柿。通过一系列观察活动,幼儿将获得越来越多的有关动、植物的知识。
&&&&观察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活动,观察能有效地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尤其是对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得要的意义。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的现象也是变化莫测的,幼儿在观察中,直接与周围的世界接触,获取直接的科学经验,并从中不断发现大自然的奥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不断积累经验,为形成科学概念奠定基础。
&&&&幼儿观察事物粗枝大叶,局限片面,反应也较迟钝,需要教师教会幼儿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来全面和仔细地感知事物,教会他们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略到细节,循序渐进地进行观察。在日常生活中要为幼儿提供观察的机会,幼儿认识世界往往是人观察他们周围的物质开始的,观察的内容主要是在大自然中生活着的生物和与生物密切联系的非生物。引导他们去观察身边的动、植物,启发他们去思考,使幼儿掌握有关动、植物的知识,为他们参加饲养和种植活动打下基础。
&&&&一、 对植物的观察
&&&&在幼儿的生活中到处都可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植物,马路两旁宽阔的林荫道,高大的阔叶树遮蔽着烈日,街头、花园里铺着绿茵茵的草地,盛开着四季花卉,这些景象城市幼儿天天可见,农村幼儿更是随处可见一望无际的庄稼,丰收的果园。幼儿生活的幼儿园也像一座美丽的大花园,春天盛开的鲜花万紫千红,夏天树木繁盛,郁郁葱葱,秋天果实累累,而幼儿却往往视而不见,并没在意它们的变化,或者对这些一扫而过,这主要是幼儿没有学会观察的方法,教师必须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观察植物主要在幼儿园内进行,幼儿园内如果绿化较合理,就为幼儿提供主要在幼儿园内进行,幼儿园内如果绿化较合理,就为幼儿提供了观察的好场所。教师可利用科学活动时间或带领幼儿散步等时间,带领幼儿对幼儿园内的植物进行有计划地观察,对植物的叶、茎、花、果实、种子等器官作较为仔细的观察,了解它们的特点,并根据四季的变化了解植物的生理变化,初步掌握植物生长、开花、结果等规律。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应用自己的情感和语言感染孩子,使他们产生兴趣,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色彩鲜艳或有趣的东西作为观察对象。当孩子感兴趣以后,就会集中注意力,然后再逐步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如小班幼儿年龄较小,主要通过对各种颜色花卉的观察,对高大树木、绿色草地、丰硕果实的观察,形成初步的植物的概念;中班幼儿除观察植物的叶、花、果实和种子外,还可对植物人为分类中的蔬菜、水果、粮食进行观察、辨认;大班幼儿则主要是按植物分类进行观察,并结合自然角、科学角的活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观察,学会更多有关植物的知识。
&&&&由于各地的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的不同,种植的植物种类差异较大。各地区可根据当地常见植物组织幼儿进行观察,观察的方法则是相同的,下面介绍一些有关植物的观察活动。
&&&&1、种子的观察
&&&&种子是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包被果皮。秋天是收获植物果实和种子的季节,可利用这一机会组织幼儿收集各类种子,观察它们的颜色、形状以及结构,并比较它们的异同,还可让幼儿结合自然角进行的种子发芽活动观察其过程,了解植物的种子发芽需要足够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懂得植物的种植一般在春天和秋天进行。
&&&&适合幼儿观察的种子一般有大豆、花生、蚕豆、西瓜、向日葵、麦、稻、玉米等。
&&&&2、叶的观察
&&&&植物的叶子是植物的主要营养器官。大多数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叶子有的大有的小,形状各种各样,如松树的针形叶,柳树的披针形叶,冬青的叶是卵形,莲的叶是圆形,杨树的叶则为三角形等等;叶子的边缘有的光滑,有的有锯齿;叶面可见叶脉,可指导幼儿观察叶子的背面,叶脉清晰,并且可看出叶子正面的绿色较背面深。还可引导中、大班的幼儿观察植物的叶子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颜色,如春天为嫩绿色;夏天为深绿色;秋天有的变黄,少数变红;常绿树的叶子冬天不落叶,落叶树的叶子深秋就开始落叶,冬天叶子落光。
&&&&3、根的观察
&&&&植物的根长在土中,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植物的根系是直根系,可让幼儿观察青菜、大豆、向日葵等植物的根;另一类为须根系,如小麦、水稻、葱。可结合自然角种子发芽活动进行观察,如将大豆、小麦、向日葵等种子放在盘子里保持湿润,发芽后观察哪些根是直根系,哪些是须根系;也可将洋葱、蒜头放在盛水的瓶口,观察其长出的根。大班孩子还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根吸水的小实验,了解根有吸水功能。通过观察让幼儿知识植物通过根"喝水"。
&&&&4、花的观察
&&&&绿色开花植物长到一定时期就开花和结果,果实里面有种子。花、果实和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孩子们非常喜欢鲜艳美丽的花卉,在植物开花的季节引导幼儿观察植物花的结构以及开花结果的过程,是非常有趣的。每一种植物都在不同的季节开花,通过观察让幼儿知道植物必须长大才会开花;花的颜色各种各样,有的花还有香味,这些都是为了吸引昆虫为它们传粉。细心的孩子还会发现有的植物的花很小,而且颜色也不鲜艳,如杨树、柳树的花,孩子们一定会提出疑问,教师可给他们做出解释:因为这些植物不是靠昆虫传粉,而是靠风传粉的。花开几天后,花就凋谢了,引导孩子们继续观察,看看有什么变化,他们很快就会发现开始结果了,而且果实一天天长大,果实的种类也很多。可指导大班的幼儿进行分类、比较。
&&&&自然界中可观察的植物非常多,如蔬菜、粮食、水果、花草树木都是幼儿观察的好材料,只要善于引导,对幼儿观察力的培养将是非常有益的。
&&&&二、 对动物的观察
&&&&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动物也是孩子们的好朋友,在与动物的接触中,培养了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同时动物许多有趣的生活习性也使劲产生了一些问题,教师应指导幼儿有条理地进行观察,从而了解动物,解决问题。
&&&&幼儿在喂养和管理小动物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指导他们观察,看看它们长得什么样子,身体表面履盖着什么,用手摸摸它们身上的羽毛或皮毛,观察它们喜欢吃什么食物。再如,通过对蝌蚪的观察,了解它们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观察金鱼是怎样在水中游泳的;观察蚕是怎样吃桑叶的,蚕吃不吃其他植物的叶子等等。经常带幼儿去自己的饲养场观察,看看小鸡长大了没有,母鸡有没有生蛋,看看它吃什么食物,小鸭、小鸡有什么区别。有时也可以让小朋友将自己家中的小动物带到幼儿园来,让大家观察。带幼儿去动物园观察,熟悉更多的动物,使幼儿了解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动物,它们有不同的形态,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吃各种各样的食物,用不同的方式运动,并进一步了解动物之间、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关系等。
&&&&教师指导幼儿观察动物时必须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从他们的兴趣出发,并结合饲养活动,启发他们的思维,以达到科学教育的目的。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外形特点
&&&&幼儿认识事物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即通过对动物外形的观察求认识动物,例如小班孩子认识小鸭子首先是从听到鸭子叫声开始的,观察后发现小鸭子的嘴巴是扁扁的,羽毛的颜色是黄色的,用手摸摸小鸭子身上的羽毛是毛茸茸的;在认识猫的活动中,幼儿主要观察到了猫身上的毛是毛茸茸的,猫有长长的尾巴,有尖利的爪子,发现猫的眼睛很圆很亮,嘴边有胡子等等。通过这些直接的观察,幼儿很容易就记住了这些动物的特征,从而记住了这种动物的名称。
&&&&2、生活环境
&&&&动物的形态结构的特征都是和它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让幼儿在观察中了解到动物所生活的环境,可进一步使他们对动物有更全面地了解。例如中班幼儿在观察乌龟时,启发他们比较乌龟和金鱼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观察中会发现虽然它们同样都生活在水中,但金鱼缸里的水较深,而养乌龟的容器里的水较浅,为什么?再引导幼儿去仔细观察,终于发现乌龟呼吸时必须把头露出水面,所以养乌龟时水不能太深。幼儿观察小鸟时看到小鸟身上都有羽毛,前肢都特化为翼,让幼儿明白鸟类的这些特点是适应空中飞行生活的。
&&&&3、生活习性
&&&&对于小动物喜欢吃什么食物,怎样吃,它们怎样行走的,怎样睡觉等问题是小朋友们最感兴趣的。这些有趣的问题,只需通过仔细观察,就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譬如:鱼睁着眼睛睡觉,小鸟站在树枝上睡觉,小猫趴着睡,刺猬团成一个球睡。有的动物是吃植物的;有的动物是吃小动物的;有的又吃植物又吃动物。至于动物怎样行走,也是各不相同,有的生活在水中以游泳的方式运动;有的用四肢奔跑;有的在空中飞行;还有的动物蠕动前进,如蚯蚓。动物的运动方式是和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三、 对大自然的观察
&&&&大自然中的任何变化都是孩子观察的对象,如四季的变化,风、雪、雨、霜、冰等自然现象始终吸引着幼儿。大自然中有着成千上万的植物和动物,只有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才能接触到更多的动物、植物。参观动物园便是一种活动,在参观中孩子们不但记住了各种动物和植物的形象、名称,在参观的过程中还会提出许多疑问,如"长颈鹿的颈子为什么那么长?""小白兔遇到大灰狼怎么办?""松树的叶子会落吗?"等等,这些问题的解答将使幼儿学到许多的科学知识。秋天带幼儿去参观郊区农田,看看秋收的景象,饲养场的家禽、家畜,这些都是城市幼儿园的孩子不容易见到的。还可组织大班的幼儿参观自然博物馆,了解简单的生命进化的历史,加深对动物、植物的了解。
3.2 幼儿饲养活动
&&&&动物以它们的活泼可爱吸引着幼儿,在幼儿的自然角和饲养角饲养一些易于管理的小动物,让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管理小动物,在长期管理小动物的过程中,幼儿渐渐了解熟悉这些小动物。喜爱小动物是幼儿共同的特点,在与小动物的接触中,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和快乐,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情感,同时还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促进他们积极思维,他们会提出许多问题,如动物是怎么长大的,怎样生小动物的,会不会生病等等,教师可因势利导,让他们去探索、去观察,帮助他们找到答案,通过饲养活动的开展,增长了科学知识。饲养活动是一项既动脑又动手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在饲养劳动中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这些对幼儿今后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 适合幼儿园饲养的动物
&&&&幼儿园因受到场地、人员、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所以选择饲养动物的种类时,应根据各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幼儿的兴趣以及教学的需要。一般选择本地区常见的动物种类,选择那些外形美观、动作灵巧、叫声悦耳、性情温顺而又易于管理的小动物。
&&&&自然角设置在活动室内,一般地方较小,而且大多数物品摆放在桌面上,所以最好饲养一些小型的、适合室内饲养的小动物,牛、蚂蚁、蝴蝶、金鱼、鲤鱼、鲫鱼、泥鳅、黄鳝、河蚌、田螺、螯虾、乌龟、蝌蚪、蚯蚓、小白鼠等。可根据季节选择几种饲养,过一段时间再换另一些种类。
&&&&幼儿园的饲养角大多建在室外,可选择一些适合室外饲养的种类,如兔子、鸡、鸭、娇凤、鸽子、画眉、刺猬、山羊、松鼠等。
&&&&二、 饲养和管理方法
&&&&饲养照料小动物的活动是长期进行的持续的活动,也是一项耐心、细致的工作,活动过程中幼儿是主体,主要工作应由中、大班幼儿担任,教师必须及时给予指导,教会他们一些基本技能,教师千万不能包办代替,而让幼儿只看看,这样孩子会渐渐没兴趣的。小班幼儿年龄小,操作能力较差,大部分饲养管理工作由教师承担,所以小班饲养的动物应少些,而且管理要方便,有些活动可由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如给金鱼喂食等简单的操作。小班的饲养活动以观察成人和大、中班幼儿操作为主。中班幼儿可在自然角饲养较为丰富的种类,管理方法不能太复杂,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活动,并在活动中教会他们一些简单的技能,逐步过渡到让幼儿独立完成管理小动物的工作。大班幼儿在小班、中班的基础上,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掌握了一些技能,所以管理工作主要让幼儿承担,除自然角饲养的小动物外,主要对饲养场内的小动物的管理,教师可安排幼儿轮流担任管理小动物的工作。在教师的帮助下,懂得按动物的生活习性喂养,喂食要定时定量,同时还要学会清洁工作。总之饲养小动物的活动要求幼儿做到耐心,持之以恒,有始有终。
&&&&三、 实例
&&&&1、饲养家兔
&&&&家兔是由野兔经过长期培养、驯化而来的,所以保留了大量野兔的生活习性,比较明显的如昼伏夜出、胆小怕惊、爱干燥、喜清洁、耐寒怕热、性喜穴居和同性好斗等特征。
&&&&饲养前的准备工作主要由教师完成,大班的幼儿可参加部分活动。首先要选择冬暖夏凉而又僻静的地方建造兔笼,周围要干燥、通风和清洁。兔笼(幼儿园场地较大可建兔舍)由老师带领大班孩子一起建造,收集一些木料或竹片,在木工师傅的帮助下制作,笼门最好用铅丝做,笼底用竹条钉成或用水泥砌成斜面,便于冲洗粪便。大班孩子可轮流值班给兔子喂食,定期打扫兔笼,喂食时要掌握兔子的食性,以青粗料为主,精料为辅,即主要喂食青草、树叶、蔬菜、萝卜、马铃薯等;喂饲要定时定量,每天喂3~4次,还要注意给兔子喂水,特别是盛夏,更显得重要,高温季节要保持兔笼通风、周围可洒水降温。大班幼儿可在每周内将兔子放出兔笼活动1~2次,因为运动可促进家兔的新陈代谢。中班和小班的幼儿主要是喂兔子,小班幼儿可让他们从自己家中带来菜叶、萝卜等蔬菜或瓜果,在老师的带领下喂兔子,并观察它如何吃食。中班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拔草或割草喂给兔子吃,有时也可和大班的幼儿一起放兔子出来运动,跟大班孩子一起打扫兔笼的卫生,使他们通过喂养兔子而认识兔子。另外要教育幼儿,不要经常骚扰小动物,保持环境安静。
&&&&在选择饲养品种时一般选择普通家兔,如中国大白兔,不宜饲养长毛兔。
&&&&2、饲养金鱼
&&&&金鱼由于长期人工饲养,不断进行人工选择,产生了许多美丽的品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幼儿园理想的饲养品种。金鱼一般可饲养于自然角,选择各种颜色的金鱼加以搭配,放入圆形或方形玻璃缸内,密度不能太大,以金鱼可自由流动为宜。
&&&&金鱼饲养容易,管理方便。小班幼儿就可参加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定时给金鱼食,主要喂鱼虫、孑孓,面包屑和馒头、米饭,其中以鱼虫最为理想,捕捞不到可去商店买干鱼虫。喂食时要告诉小班幼儿不可一次喂得太多。中班幼儿除了定时喂食外,不可收集水草、假山放入鱼缸内,定时清理鱼缸内的粪便。大班幼儿喂食时应了解鱼以食的特征与温度有关,最适宜温度为15℃~25℃,高于30℃或低于10℃则活动迟缓,5℃以下停止摄食,处于冬眠状态,此时就不必喂食了。大班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学会给金鱼换水,换水时应用吸管抽去底部的污物,缓慢地注入新水,不要一下子全部换光,冬天鱼冬眠就不宜经常换。大班幼儿在经常观察金鱼时要及时发现病鱼,加以治疗和隔离。养金鱼最好用河水、池塘水,一般城市较难取到,可在换水前让大班的幼和将自来水放在阳光下晒几小时,或放置几天再用,也可在下雨时接雨水。
&&&&3、饲养娇凤(又名虎皮鹦鹉)
&&&&娇凤是常见的观赏鸟,它的羽色艳丽,雌雄羽色相同,有黄、绿、天蓝、深蓝、白等色,体长约20厘米左右,小巧玲珑,深受幼儿的喜爱。娇凤性情温和、姿态静逸,饲养简单,适合幼儿园饲养。
&&&&幼儿园饲养娇凤一般采用笼养。笼子可以直接购买,也可以自己动手编制,还可以让小朋友从家中带来。因娇凤的喙坚硬喜啃咬,所以需用金属材料制作。笼子的大小可根据各幼儿园地的大小而定,如果幼儿园空地较少,就在自然角或活动室附近设置一个鸟笼,最好能大一点,约1米高,将笼分成二层,上面约四分之一处为鸟巢,供鸟休息及孵卵,下面则供鸟飞翔活动;鸟笼和挂在自然角可小点,长宽高比例为40×25×30厘米,内放一个20×10×10厘米的巢箱,供繁殖用,再放一个食槽和盛水的容器。一般一笼饲养雌雄两只鸟。
&&&&饲养娇凤的工作主要由幼儿担任,小班幼儿被娇凤美丽的羽色深吸引,所以对喂鸟很感兴趣,教师可为幼儿准备好饲料,教他们喂鸟的方法,并安排好喂的次数和数量。饲料一般是稻谷和粟以1
:2的比例混合喂饲,一对娇凤每天喂料30克左右,此外,再喂一些菜叶、苹果皮,以增加维生素,这些可让小班幼儿从家中带。
&&&&中班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可独立完成喂饲工作,教师指导幼儿在喂的饲料中需加少量沙粒,他们在喂的时候看见鸟把沙粒啄食吞下去,一定感到很奇怪,教师可解释这是鸟类消化的特点。如果在室内饲养娇凤,每天要放在外面阳光下活动(夏天应放在阴凉通风处)。中班幼儿还可在教师的帮助下定期清洁鸟笼。
&&&&大班幼儿已基本掌握了喂饲饲鸟的方法,教师可安排他们轮流进行。教师可指导他们进行娇凤的繁殖活动,使他们对鸟类的生活习性有更多的了解。当雌雄鸟相互追逐嬉戏时,说明要配对产卵了,这时让幼儿在巢箱内垫上2厘米厚的木屑或柔软的纤维,让雌鸟产卵,并注意观察,当雌鸟产第二个卵时就边产卵边孵化,一般每次产4~6枚卵,16天左右出雏。当小鸟出壳时孩子们会感到无比惊喜,他们看到的小鸟浑身裸露无羽毛,双眼紧闭,由双亲共同哺育喂养,一星期左右小鸟才张开眼,逐渐长出羽毛,30天后羽毛丰满,独立生活。在繁殖期间,告诉幼儿喂食时应加喂含钙丰富的食物,不要将鸟笼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
&&&&4、饲养乌龟
&&&&乌龟属于爬行类动物,它生命力强,管理方便,不受季节限制,适合长期饲养,是幼儿园自然角较为理想的饲养动物。
&&&&饲养乌龟的容器可用玻璃缸,也可以用其他盆类,容器内放浅水,乌龟就养在水里。小班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观察乌龟怎样吃食物;看它是怎样爬行的;用一根小棒去触它,看看乌龟是如何将四肢和头都缩进龟壳里去的。这些有趣的事情给小朋友带来了乐趣,使他们更加热爱小动物。中班幼儿用各种食物去喂乌龟,发现乌龟什么都吃,是杂食性的动物,吃植物的茎叶,也吃米饭,更喜欢吃昆虫、小鱼、螺蚌等肉食性食物。中班幼儿在观察乌龟爬行时,教师引导幼儿去思考"为什么乌龟爬得那么慢?"引导他们观察乌龟和金鱼在呼吸时有什么不同,幼儿会发现乌龟是将头露出水面呼吸。大班幼儿在饲养乌龟活动中教师应引导他们做一些比较,比如将乌龟养在鱼缸的深水中会如何,如果在深水中放一石块呢?幼儿会发现乌龟爬在石块上呼吸。说明乌龟不能像金鱼那样在水中呼吸。另外,在给乌龟喂食时,发现它和其他动物不一样,冬天就不吃食了,因为乌龟食量与温度有关,夏秋季是主要进食季节,需每天或隔天喂一次,10月份食欲开始下降,最后不吃不喝――冬眠,5月份开始喂少量食物。
&&&&5、饲养蝌蚪
&&&&4月份天气转暖,教师带领小、中、大班幼儿去池塘、沟渠边,用自制的小网捞取蝌蚪或青蛙卵,用大口瓶盛上水带回幼儿园倒入玻璃缸或小盆内饲养,放在自然角让幼儿自己管理,在管理中了解青蛙变态的过程。
&&&&小中班不需从受精卵开始饲养,可直接采集青蛙的受精卵已孵化出的蝌蚪,采集时间可稍迟点,约在4月份下旬。当教师发现蝌蚪长出四肢时,当尾巴开始萎缩时,组织幼儿观看,当变成青蛙后,教师应带幼儿将青蛙送回池塘,让幼儿形成保护青蛙的环保意识。在给小蝌蚪喂金鱼藻和熟蛋黄粉时,观察小蝌蚪吃食物很有趣:蝌蚪的小嘴巴靠近食物,然后很快吞下去。
&&&&大班幼儿在教师带领下采集青蛙的受精卵进行饲养。当孵化出小蝌蚪时,应提醒幼儿注意观察小蝌蚪长出外鳃,过几天外鳃消失,然后长出四肢,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尾巴渐渐萎缩,这些过程也可以让幼儿每天记录,然后再总结出来。当蝌蚪长出四肢时,教师告诉幼儿在水中旋转能露出水面的小石块,让幼儿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变成青蛙后,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应该怎么做,以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知道为什么要保护青蛙。
3.3 幼儿种植活动
&&&&一、 幼儿种植活动的特点
&&&&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简单的种植活动,使他们能亲自看到植物从一颗种子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不仅能培养幼儿对植物的兴趣,还能学到许多有关植物的科学知识,掌握简单的种植技能,从而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
&&&&幼儿园的种植活动可根据各地的气候等自然条件,考虑到各幼儿园场地、人员等方面的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幼儿开展种植活动。
&&&&幼儿园的种植活动要考虑到幼儿的特点,让幼儿积极参与,所以幼儿园的种植活动应该做到持之以恒,有始有终。最好能使幼儿在一学期内完成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所以在种植的品种上应加以选择,一般可种植蔬菜、瓜果和花卉。
&&&&二、 种植活动的准备
&&&&因幼儿年龄较小,所以在种植活动开展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当然也可以请幼儿园的花工配合,大班的孩子也可以参与。特别是种植活动与季节变化关系较大,教师必须掌握好季节,不失时机地进行。
&&&&1、园地
&&&&幼儿园应尽可能为幼儿准备一块种植园地,一般城市幼儿园空地较少,难以安排大面积的种植园地,所以幼儿园的种植园地不一定要集中在一起,可以分散在各班周围,充分利用边角地。如果园内实在没有种植的地方,也可以用砖砌成50厘米高的花坛或用旧木箱装上泥种植,也可以在室内用花盆种植。
&&&&2、工具
&&&&教师需为幼儿准备一些必备的劳动工具,如小铲、小耙、小筐、水桶、水勺、喷水壶等,这些工具必须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制作应小巧、轻便、安全,最好能做到人手一套。
&&&&3、种植内容
&&&&适合幼儿园种植的品种很多,选择时主要应考虑各地区的特点及各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以经常食用的蔬菜和一年生草本花卉为主。蔬菜宜选择生长周期短,管理方便,幼儿熟悉的品种;花卉应选择无毒、无刺、无刺激性气味、花朵艳丽或芳香的种类。开展种植活动还得考虑各年龄班级幼儿的特点,如小班孩子年龄小,各方面能力较差,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才能进行,应该选择几种种子较大,生长快的植物,而且种类不宜太多,二三种就可以了,如大豆;大蒜、向日葵等。中班孩子还不能完全独立管理所种植物,所以种植的品种仍应选择容易栽培的品种,但种类可比小班丰富点,如辣椒、茄子、青菜、萝卜等。大班幼儿已具备较强的活动能力,种植品种可全面些,如有叶菜类,有瓜果类,有根茎类,除蔬菜外还可种些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像玉米、小麦、黄瓜、花生、棉花等等。
&&&&三、 种植方法
&&&&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关键在教师。植物生长有其各自的规律,教师必须了解植物的特点,掌握植物生长的规律,并学会种植的基本方法,才能正确指导幼儿开展种植活动。
&&&&一般种植活动在春秋季节进行,主要是春季。春季于清明前后播种,秋季一般在9~10月进行。种植前必须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以后才能开始种植,并进行管理,最后收获。
&&&&1、整地、作畦
&&&&任何植物种植前必须整地、松土,主要由教师完成,教师可组织幼儿观看,用铁锹将地翻松。中班、大班的幼儿可以与教师一起用铁铲将土块敲碎,并拣去石块、碎砖瓦,然后耙细,将地分做成几小块,地的宽度以幼儿在两侧能够操作为宜,地边应留出让小朋友行走站立的田埂。
&&&&2、播种
&&&&播种前幼儿在教师带领下选出颗粒饱满、无虫害的种子。播种方法有撒播、条播和点播几种方法。
&&&&撒播适用于种籽较小、播种量大而较粗放的种类,如青菜、苋菜、萝卜,方法是将细小的种子混以细砂或干泥土均匀地撒于土中。
&&&&条播用于一般稍大的种子,如大豆、瓜类、辣椒,方法是在整好的地上每隔6~10厘米用竹签划深1.5厘米左右的沟(间距、行距根据植株的大小而定),然后将种子均匀地播于沟内,轻轻地盖上一层薄薄的土,浇点水,出苗后及时间苗。
&&&&点播一般用于较大的种子或植株较大的植物,如蚕豆、向日葵、茄子等,方法是按一定的株距、行距用小锹或竹签在土面上开小穴,每穴播种2~4粒种子,出苗后再间苗,每穴留下一株健壮的幼苗。
&&&&播种时小班幼儿由教师带领将种子放入土中,然后教师将种子盖上土,浇点水;中班、大班的幼儿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进行,先听教师讲播种的方法,然后看教师示范,再由幼儿分组进行,播种过程中教师要全面巡视,及时帮助幼儿种好。
&&&&3、管理
&&&&植物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较长时间而且经常性的工作,教师应教育幼儿做到持之以恒。
&&&&(1)浇水。种子播下后就需要浇水,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足够的水。出苗后应视天气情况浇水,一般春、秋季每天浇一次,夏天需早晚各浇一次,高温季节应避免正午浇水,浇水量应根据植物的种类、生长期、气候条件决定,浇水应掌握"干透浇透"的原则,即土呈灰色发硬时需浇水,浇时必须使水渗透土层。浇水可由中、大班幼儿轮流进行。
&&&&(2)除草。自出苗后,植物周围会不断长出杂草,必须及进拔除,否则将影响植物生长。除草工作可随时进行,小、中、大班幼儿均可在教师的带领下用手拔除杂草。大班幼儿还可以结合除草给植物松土,使植物能更好地生长。
&&&&(3)施肥。幼儿园种植的植物施肥一般由成人进行。如在种植前下足底肥,在生长过程中可以不施或少施。幼儿园所需肥料来源可用厨房的下脚料如鱼骨、烂菜叶等沤制成或做堆肥,但这些东西不经腐熟不能施用,否则会烧坏根系,还会生虫,散发出臭气,影响环境卫生。有时也可请花工在管理花卉时顺便施肥或施少量的化肥。
&&&&(4)其他。如种植藤本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需搭架子,如种植黄瓜、番茄、菜豆、茑萝、牵牛花等。这些工作一般由大班的幼儿和老师一起进行。
&&&&4、收获
&&&&收获劳动成果应让幼儿自己进行,使幼儿体会到丰收的喜悦、劳动的愉快,并感受到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中、大班幼儿将收获下来的果实进行分类,每一种类选择粒大饱满的种子将其晒干、贮藏。可食用的果实可给幼儿分享。
&&&&四、 种植实例
&&&&1、小班种植实例
&&&&4月,教师组织幼儿在种植园地和自然角内种植几种蔬菜和几种花卉,一般园地种植蔬菜,用花盆种植花卉,下面介绍几例。
&&&&(1)种大豆。大豆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50~150厘米,种子黄色、绿色、黑色,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各地均可栽种,东北最多。
&&&&4月,教师将地整好,和幼儿一起选粒大饱满的种子,用条播或点播的方法播下大豆种子,上面的土不要覆盖得太厚。带领幼儿经常浇水,保持湿润。发芽后及时除草、松土,因豆科植物的根部有根瘤,具有固氮作用,所以不需施肥。生长过程带领幼儿观察,让他们发现什么时候开花结果。6月可采收鲜嫩豆粒送厨房做蔬菜煮给小朋友吃。7~8月收种子,教师告诉幼儿,种子可食用或榨油,还可制成各种豆制品。
&&&&(2)种大蒜。秋天(9~10月)让幼儿在园地里种植大蒜,或每个幼儿用容器种一棵大蒜,最好是每人种一棵。可选用废旧塑料冰淇淋盒或其他小型的容器,教师将每个盒底剪一个洞,然后带领幼儿将土装进盒里,教师可帮助装好,不要太满,然后发给每个小朋友一瓣蒜头。在教师的帮助下种下蒜头,放在窗台或自然角有阳光的地方,每天浇水。教师应提醒幼儿阴天、雨天不要浇水,而且平时水不必浇得过多,否则会引起烂根。由于泥土较少,营养不够,过一段时间,蒜叶就发黄了。这一种植活动很适合小班,因为大家都可以参加,培养了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2、中班种植实例
&&&&(1)种青菜。春秋季均可种植,除夏季高温天气外,在这一段时间内可以随时种植。教师带领中班孩子整好地,让孩子们把土中的碎石块、瓦片拣干净。因菜籽较小,可拌上细土或沙,然后由教师均匀地撒播在地里,保持土面湿润,待出苗后,每天安排幼儿浇水,长成菜秧加密度过大可拔除一部分,送到厨房煮熟食用。如秋天种植,幼儿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菜秧移栽,长成大青菜,成为冬季的主要蔬菜之一。
&&&&(2)种辣椒。4月份,教师可在市场上购买辣椒苗,选择阴天带领幼儿移栽到园地,株距、行距各留出一定空间(约50厘米左右)让其生长,栽下后应立即浇水,为防止移栽的苗不能成活,最好每穴栽两棵,成活后只留一株。教师安排幼儿值班管理,除每天浇水外,要及时拔除杂草,松土,生长过程中需施几次肥,开花前要施足肥料。约一个多月就结果了,开花后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结果时的变化,以及果实如何长大,长大的果实可采摘作蔬菜食用。辣椒果期较长,一直能延续到夏末。
&&&&(3)种牵牛花。牵牛花又名喇叭花,是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我国各地均可栽种。牵牛花花大色艳,深受小朋友的喜爱,是幼儿园理想的绿化用花。 让中班孩子找到较为合适的地方,如小型花架、长廊等垂直绿化的地方,也可种在墙脚下、篱笆下、铁栅栏等处,还可种在窗台下,只要有地方攀援就行。牵牛花适应性强,对气候、土壤要求不高,管理粗放。夏秋季开花,花期较长,花朵一般早晨开放,中午前后逐渐凋萎。
&&&&(4)种三色堇。三色堇也称蝴蝶花、猫儿脸。为春季主要花卉之一,由于花形奇特,色彩鲜艳,小朋友都喜欢。春天教师可组织中班幼儿每人种一盆三色堇,直接将花苗移栽土中,经常浇水,很快就可开花(因花种是前一年的秋天播下的),花的颜色有黄、紫、黑等多种,非常漂亮,点缀了活动室。当然也可种石竹、金盏菊等,方法一样,花期也差不多。
&&&&3、大班种植实例
&&&&大班幼儿已掌握了一定的种植技能,除可种植小、中班种植的品种外,还可使园地更丰富点,小、中、大班种植的品种最好不要重复。
&&&&(1)种苋菜。种植方法与青菜差不多。叶菜类蔬菜生长快,周期短。4月,将细小的种子与细干土拌后撒在地上,必须每天浇水,经常保持湿润。可安排幼儿轮流值班,独立完成浇水、除草工作,天气暖和,20多天就能食用,由于菜叶是红色,烧出的汤是红色的,幼儿感到新奇、爱吃,孩子们可定期采集,由厨房加工后食用。
&&&&(2)种黄瓜。黄瓜是蔓性植物,我国各地均可种植,嫩果可作蔬菜,也可当水果食用。
&&&&清明前后,教师带领幼儿整好地,开二条浅沟,相距30厘米左右,让幼儿用条播法将黄瓜种子播下,盖薄土,轮流浇水,保持湿润,10天左右出苗,进行第一次间苗,让幼儿将挤在一起的苗拔掉一些,等苗长大些,再间第二次苗,按株距15~20厘米留下健壮的苗。当长出茎卷须时须搭架子,教师和幼儿一起用竹竿或树枝在瓜苗间搭人字形架子,中间可用绳子网,以利于瓜藤攀援。为了使黄瓜结得大,可在播种前下在肥,也可在生长过程中施几次氮肥,特别是开花结果前要施足肥料。当黄瓜开花时引导幼儿观察黄瓜的雌雄花的不同。黄瓜长大即可摘下品尝。
&&&&(3)种番茄。番茄俗称西红柿,含丰富的维生素,可作蔬菜吃,也可作水果食用。番茄有矮性和蔓性两种,幼儿园最好种植矮性的,种蔓性的需搭架子。种植方法与辣椒相同,4月种植,播种和移栽都行,只是定植后间距应大些,因番茄茎柔软,易倒伏,开花结果时最好用竹竿或棍子支撑一下。果实由绿渐渐变红就可采摘下来当水果吃。
&&&&(4)种玉米。玉米秆较高,占地较大,所以幼儿园只能在墙边种植几株。
&&&&春天让幼儿用点播法播种,出苗后间苗,每穴只留一株苗,生长过程需肥料较多。玉米是单性花,为了使玉米粒不空缺,需人工授粉。教师先将方法讲给幼儿听,然后与他们一起操作,将顶端的雄花花粉用容器收集,然后撒在雌花上。种植时应选用早熟品种,种植季节可早一些,这样放暑假时会结果,否则收获时正好在暑假中,不够理想。
&&&&(5)种葫芦。葫芦可以地栽也可以盆栽,种植时间、方法同黄瓜。长到2~3片真叶时留下一株苗,搭好棚架,任其攀援而上。秋末果实成熟,如不摘下可去除枯叶,给金黄的葫芦粘上眼睛、嘴巴,变成葫芦娃,非常有趣;也可摘下做成玩具布置自然角或送给小、中班的弟弟、妹妹作礼物。
&&&&(6)种茑萝。茑萝又名五角星花,是幼儿所喜爱的花卉。茑萝为一年生柔弱缠绕草本花卉,茎细长,长达数米,柔软翠绿,花鲜红色,宛如一个个小五角星在绿叶中闪烁,是幼儿园垂直绿化的好材料。如幼儿园有篱笆、栅栏,种植茑萝最为合适,大班幼儿也可在活动室窗台下种植,茎爬满窗框,开花期异常漂亮,别有一番情趣。也可用稍大点的花盆种植,搭架攀援,整理成各种形状,装饰室内环境。
3.4 幼儿环境保护活动
&&&&当前,人口剧增、环境污染和资源衰竭已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面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所以保护环境已成为人所皆知的任务。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孩子热爱大自然,热爱动、植物的心理特点,对他们进行科学环境观的教育。人类居住在地球上,地球属于人类,也属于40多万种植物和200多万种动物,它们构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保护环境、保护动植物,保护大自然,目的在于唤起人类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责任心,这种意识和责任心必须从小进行培养。对幼儿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完全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1990年12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要求"中小学及幼儿教育应结合有关教学内容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因此在幼儿园组织开展一系列环境保护活动,使他们从小就受到良好的环境保护的启蒙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对幼儿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应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在幼儿园日常生活和幼儿周围和环境中进行。可以从幼儿园环境开始,幼儿园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幼儿在各个丰富多彩的活动角尽情地享受,使他们懂得自己生活、学习离不开整洁、优美的环境。结合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活动,让幼儿在种植、饲养活动中,熟悉热爱常见的植物和可爱的小动物,并引导幼儿开展一系列有关动植物与环境关系的小实验,如种子发芽实验、茎吸水实验、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鱼缸里水弄脏了对鱼的影响等,使他们懂得动植物的生长离不开空气、阳光、水、土壤、食物等环境因素,教育幼儿要爱护树木、不乱摘花草,爱护小动物,不要破坏它们生活的环境。
&&&&环境保护包括保护大气、保护水资源、保护森林、保护土地资源及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对幼儿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必须教给幼儿一些粗浅的环境保护知识,可以在幼儿的日常教育活动中进行。幼儿园现有教材中有许多与动植物有关的内容,如大班的诗歌《花果山》,中班看图讲述《窗外的垃圾堆》等等,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增加一些环境保护的内容,如植树造林、保护益鸟、爱护花草树木等,有意识地向幼儿灌输生态平衡的知识。在幼儿的绘画、音乐、体育教学中也都可渗透进环保知识,如画可爱的小鸟可启发幼儿添上蓝天、树木、花草,唱歌曲《爱护小树苗》和做体育游戏"小青蛙捉害虫"时教育幼儿要爱护小树苗,保护青蛙。还可通过讲故事教给幼儿环保知识。幼儿特别爱听童话、寓言,可在故事情节中加上环保的内容,如"小鲤鱼真难受"、"小白鸽变黑了"、"小蝌蚪找妈妈"、"不爱鸟王国",使孩子们懂得环境污染的危害。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尘土飞扬的工地、工厂里吞云吐雾的烟囱和"隆隆"作响的机器声,看看黑黑的排水沟,如无法参观的,教师可制作幻灯片放给幼儿看。使幼儿亲自感受到空气和水的污染给周围的生物和人类带来多么严重的危害。人人都生活在环境中,人人都离不开环境,但却有许多人缺乏环境意识,造成环境污染。再用对比的方法带领幼儿参观游览一些风景秀丽、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公园、学校,让幼儿进行比较,懂得保护环境是为了我们每个人,为了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丽。
&&&&在加强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基础上,教师积极鼓励幼儿参加各项保护环境的活动,争做环境保护的小卫士。如养成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等卫生习惯,在游戏中增加环境卫生等活动,组织幼儿打扫卫生,让幼儿体会到环卫工人的工作很重要,自觉保持环境卫生,并向人们积极宣传环保的重要。特别是教师应抓紧每年有关保护活动日这一大好时机,组织幼儿开展活动,如3月12日的植树节,4月的爱鸟周,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的国际环境日等等。让幼儿参加表演、宣传,使环境保护思想深入人心,自觉地在生活中注意做到。大班的幼儿可在教师的带领下参加植树,到树林中挂鸟巢,以促进益鸟大量繁殖。有的孩子还懂得了要保护青蛙,不允许家长买青蛙吃。
&&&&幼儿园除对幼儿进行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教育外,还可开展一些生态小实验。如向鱼缸里倒入污水,观察金鱼在污水中的反应,以了解环境污染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捕捉一些害虫和益虫,用杀虫剂喷撒,发现害虫杀死了,益虫也被杀死了,让幼儿认识到杀虫剂危害。在种植园地选一小块地,掺入碎玻璃等杂物,然后种上植物,观察其生长情况,从而懂得土壤质量不同对植物的生长影响很大。如果有条件,幼儿园不可建生态园,可设池塘,在朝阳地、背阴地、干旱地、潮湿地、小土坡等区域,分别种上植物,观察、记录各自生长情况,加以比较,以了解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之,环境保护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对幼儿进行的环境保护教育必须贯穿于幼儿的日常教育中、生活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灰鸽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