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流水切割作用的堆积作用??

2012年岩土师考试科目综合知识:流水地貌及其堆积物2
发表时间:日15:42:35
点击关注微信:
公共基础(数理化)
公共基础(力学)
公共基础(电气与信息技术)
公共基础(工程经济与法律)
课程说明:
精品套餐含“全程强化班+串讲点题班+应试模考班+高频真题班”;本课程依据最新版教材录制,适用于2015年勘察设计公共基础部分的考试。
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的相关知识,本文将主要针对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并在此预祝您金榜题名!
溶蚀洼地与坡立谷
与峰丛、峰林、孤峰及溶丘相反,溶蚀洼地及坡立谷是岩溶地区的负地形。溶蚀洼地在峰丛或峰林之间呈封闭或半封闭状。平面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长轴常沿构造线而发育,面积约数至数十平方公里。
坡立谷又称&溶蚀平原&。它是由溶蚀洼地进一步发育而成的。坡立谷的出现往往标志着该地区岩溶发育已经进入后期阶段。坡立谷往往具有面积较大,底部平坦,周围时常发育有峰林地形,以及其延长方向多与构造线一致等特征。
溶洞为地下岩溶地貌的主要形态。是地下水流沿可溶性岩层的各种构造面(如层面、断裂面、节理裂隙面)进行溶蚀及侵蚀作用所形成的地下洞穴。在形成初期,岩溶作用以溶蚀为主,随着孔洞的扩大,水流作用的加强。机械侵蚀作用也起很大作用,沿溶洞壁时常可见石窝、水痕等侵蚀痕迹,在构造裂隙交叉点,溶蚀及侵蚀作用更易于进行,并时常产生崩塌作用,因此在这里往往形成高大的厅堂。洞穴中存在着溶蚀残余堆积,石钟乳、石笋冲积物及崩塌物等多种类型沉积是上述各种作用,存在的证据。洞穴形成后,由于地壳上升运动,可以被抬至不同的高度,而脱离地下水面。
溶洞的大小形态多种多样,在地下水垂直循环带上可形成裂隙状溶洞。但大部分溶洞形成于地下水流的季节变化带及全饱和带,尤其在地下水潜水面上下十分发育,形态又受岩性构造控制,有袋状、扁平状、弯状、锥状、倾斜状及阶梯状等。
伏流、暗河和岩溶泉
伏流与暗河通称为:地下河系,是岩溶地区的重要水源。
地面河潜入地下之后称伏流。它常常形成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河床纵向坡降较大的地方,在深切峡谷两岸及深切河谷的上源部分伏流经常发生。
暗河是由地下水汇集而成的地下河道,它具有一定范围的地下汇水流域,因此,暗河虽有出口,而无入口。高温多雨的热带及亚热带气候最有利于暗河的形成。
岩溶湖分地表岩溶湖及地下岩溶湖两种类型。地表岩溶湖又有长期性湖泊及暂时性湖泊两种。前者形成于岩溶发育晚期,在溶蚀平原上处于经常性稳定水位以下的湖泊,这种湖泊终年积水;后者形成于溶蚀洼地上,由于粘土质淤塞而成的湖泊,或者是岩溶泉水充溢于漏斗凹地中而形成。地下岩溶湖见于较大的溶洞中,这种溶洞主要是处于经常性稳定水位以下的。
相关文章:
更多关注:
(责任编辑:中大编辑)
共2页,当前第1页&&&&&&  溶隙、溶孔  溶隙及溶孔主要发育在虹吸管式循环亚带及深循环带,形态呈细缝状及蜂窝状,其直径从数毫米到数厘米,也有较大的,似小溶洞。其形成受岩性、构造裂隙影响很大。溶隙及溶孔常为次生方解石所充填。  (2)岩溶堆积物  岩溶堆积物包括洞穴沉积和泉华沉积。它是一种成因极其复杂的混合体,有化学沉积,也有机械沉积。  1)溶蚀残余堆积物  在岩溶作用下,碳酸盐类岩石被水溶解后所残留下来的富含Fe203及A1203的红色粘土物质,称为&赭土&或&红色石灰土&。根据溶蚀程度不同,有时是均质的粘性土,有时则含尚未被溶蚀的灰岩角砾,有时尚见灰岩原始层理结构。溶蚀残余堆积物常覆盖于溶蚀洼地、坡立谷及溶洞的底部,或充填于岩溶裂隙及通道之中。赭土常构成隔水物质,阻碍岩溶的发展。此外,在古岩溶的起伏面上的一些矿产,都是灰岩长期风化溶滤的岩溶堆积物。  2)洞穴堆积物  洞穴是岩溶地区的重要堆积场所。除包括上述的溶蚀残余堆积外,还有石钟乳等化学沉积、重力堆积、地下河湖堆积及生物和文化堆积。  3)泉华堆积物  泉华堆积除包括洞穴堆积中的石钟乳、石笋等外,在泉水出口附近沉淀的称石灰华。石灰华常具波状层理、多孔,有时因含铁、镁、锰等杂质而颜色不均一。石灰华堆积常形成高大的台地。  冰川地貌及其堆积物  (1)冰川侵蚀地貌  冰蚀地形是由冰川的侵蚀作用所塑造的地形。如:角峰、刃脊、冰斗、冰窖、冰川槽谷和悬谷。  1)冰斗  冰斗是在冰川发展初期阶段,冰雪利用自然洼地,塑造的斗状地面形态。由于冰斗冰川位于雪线以上,冰蚀作用以冰冻风化作用为主,冰斗围壁的基岩在冰劈作用下不断地后退,冰斗被不断地拓宽,而在冰斗的底部,则由于巨厚冰层的冰体运动所产生的磨蚀作用,把冰斗的底部不断地磨探,同时在冰斗的出口处形成陡峻的冰坎。因此,冰斗的形态有三个明显部分:冰斗壁、盆底和冰坎。  2)刃脊、角峰  在相邻两个冰斗或冰川谷的发育过程中,斗(谷)壁不断后退,结果使相邻两个冰斗或冰川谷之间的分水岭愈来愈窄,最后形成象鱼鳍一样的尖背山脊,称为刃脊。由三个以上的冰斗发展所构成的尖锐山峰称为角峰。  3)冰川谷  冰川谷,又称冰川槽谷、U谷、幽谷等。冰川谷一般起源于冰期前河流切割谷地或线性构造负地形。  4)悬谷  在支冰川汇入主冰川人口处,有一明显的陡坎称为谷口台阶。这是因为支冰川的侵蚀能力远远小于主冰川,因而支冰川谷底常高于主冰川谷底,当冰川退却后,支冰川谷悬挂在主冰川谷之上,称为悬谷。  5)冰川三角面、羊背石  在冰川运动过程中,由于冰川所携带的岩石碎块不断地对槽谷两侧的岩壁进行锉磨、刨蚀、使两壁小山脊形成一系列的冰川三角面或冰溜面。在这些面上则留下了冰川作用的痕迹&冰川擦痕。  在槽谷的底部,由于冰川的磨蚀和挖掘,则使一些比较坚硬均一的岩石形成微微突起的一系列基岩小丘,称为羊背石。羊背石平面形状为椭圆形,长轴方向与冰川运动方向平行,两边坡度不对称,朝向冰川上源面坡度平缓,表面光滑,另一面则呈陡坎,陡坎处岩石有压裂破碎的现象,因此羊背石可以指示冰川运动的方向。
延伸阅读:
收藏分享:
&&&&&&&&&&
一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
造价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
房地产估价师
咨询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超值优惠套餐,适合基础好、时间充裕、自学能力强的学员
报名、考试不过,下一期免费学,适合提前备考的学员
高清智能交互课件,适合基础薄弱、希望高效备考的学员
签署协议保障通关,适合零基础、时间紧的学员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豆丁精品文档: 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侵蚀作用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侵蚀作用
外营力对地表冲刷、磨蚀和溶蚀等作用的总称。外营力包括流水、冰川、、潮流、、风等。产生碎屑,为外营力提供了侵蚀地面的条件;继侵蚀作用之后,相继出现和,使地貌改观。狭义的侵蚀作用指流水、和潮流、冰川和风等外营力的侵蚀作用;广义的侵蚀作用还包括坡地上岩屑、土粒受重力影响顺坡下移的。剥蚀作用与侵蚀作用概念一样,有上述含义的狭义和广义之分。有人认为剥蚀作用等同侵蚀作用,一些人认为剥蚀作用概念广于侵蚀作用,也有人认为窄于侵蚀作用。可分为机械剥蚀作用和作用。外文名Erosion总&&&&称外营力对地表冲刷、磨蚀和溶蚀等二大作用机械剥蚀作用和化学剥蚀作用分&&&&类海洋侵蚀,河流侵蚀等
侵蚀作用指风力、流水、、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的过程。侵蚀作用可分为机械剥蚀作用和化学剥蚀作用。在干旱的沙漠区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奇形怪状的岩石。它们有的像古代城堡,有的像擎天立柱,有的像大石蘑菇,这并非雕塑家们的精工巧作,而是风挟带岩石碎屑,磨蚀岩石的结果,人们称之为风蚀地貌。[1]
侵蚀作用(erosion)包括岩石和矿物经由媒介如水、冰、风及重力等引起其移动与瓦解。 侵蚀作用可分为机械剥蚀作用和化学剥蚀作用。在干旱的区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奇形怪状的岩石。它们有的像古代城堡,侵蚀作用有的像擎天立柱,有的像大石蘑菇,这并非们的精工巧作,而是风挟带岩石碎屑,磨蚀岩石的结果,人们称之为。
流水的侵蚀作用更是强大而普遍,大陆面积约90%的地方都处于流水的侵蚀作用控制之下,降水冲蚀地表,沟谷和河流的流水,使谷底和加宽加深,坡面上的流水冲刷着整个坡面,使之趋于破碎。例如我国的由于植被多遭破坏,流水侵蚀严重,造成千沟万壑的。在高寒地区,巨大的冰川,可以刨蚀地面,形成、、等冰川地貌。
。此外,流水对岩石还有溶蚀作用。地表水、地下水能溶解岩石中的可性盐类,如、氯化钠等,形成天然溶液而随水流失。我国的桂林山水、等岩溶地貌就是可溶性石灰岩受到含有流水的长期溶解和而形成的。地表的岩石尽管坚硬,却会因为某些产生于地球外部的自然力量,而逐渐被破坏净尽。例如雨水冲洗山坡地、河流掘挖河床、风力吹刮沙堆、波浪淘洗海崖、冰河刻磨岩壁等现象,都是很好的明证。上述流动中的水、冰、大气等削移地表物质的作用,谓之侵蚀作用。因侵蚀必生搬运乃至堆积,故广义的侵蚀,不仅指搬运,甚至还包括堆积作用。侵蚀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体,全球陆地上的年平均降水量计有十万立方公里以上,其中四分之三蒸发,返回大气或渗入地下,其余皆流经陆地注入海洋,故产生的侵蚀力量至为庞大;如果地壳不发生变动,而降水情形又保持不变,估计在一千二百万年后,整个地球的陆地将夷为平地。河流的侵蚀,可产生峡谷、瀑布等壮观地景。海水的侵蚀力量也狠大,但仅限于海岸地带,海水进退所影响的滨海区平均宽约二百公尺,占全球总面积不过百分之零点二而已;然而,海水侵蚀所造成的地形十分独特,像、海蚀崖、海蚀洞、波蚀棚等,均为优良的观光资源。冰河力量虽然惊人,而且雕刻出U形谷、冰斗、刃岭等奇特景观,但由于时下全球冰河仅占陆表面积百分之十不到,并非主要的造地营力。过去地质时代曾经有过多次的冰期,所遗留下的地形遍布全球各地。至于风的侵蚀力量较小,但是却比河流侵蚀更见普及,尤其在乾燥的沙漠地带,风的作用特别显著,其雕塑出的地形,造形奇特美观,新疆的白龙堆和台湾的风稜石,都是狠好的例子。
地表的侵蚀,主要以一、冲蚀,二、溶蚀,三、磨蚀,四、吹蚀四种方式进行。冲蚀为纯水力之冲击及搬移作用,为一般流水侵蚀的基本方式。溶蚀为含碳酸或的水与岩石起化学反应所生的侵蚀,乃地下水侵蚀的基本方式。磨蚀为流水、冰河及风等挟带砂砾对地面的侵蚀。吹蚀则为风将地表物质吹扬他移的作用,盛行于干燥地区,为风蚀特有之方式。[2]海洋侵蚀作用
海水的运动方式主要有波浪、潮汐、洋流和浊流四种,其中洋流和浊流主要作用于大陆坡和深海盆地,对陆地海岸造成侵蚀的主要是波浪和潮汐。与地表一样,波浪和的侵蚀作用也分为机械侵蚀和化学溶蚀两种类型。由于波浪和潮汐的机械冲击力远远大于陆上的地表径流,所以较短时间内就能对海岸地貌造成巨大破坏。许多沿岸地区都建有防波堤以保护海岸。防波堤是一种有很多孔洞的人造堤坝,通常建立在离海岸一定距离的地方,它既保证了海水的自由出入,又能有效地分散波浪能量。此外,与陆上淡水相比,海水中矿物质含量较高,对沿岸岩石具有更强的溶解作用,时常能够塑造出一些千奇百怪的海蚀地貌景观。[3]
河流侵蚀作用
河流又称地表径流,通常都具有一定的流速。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原因较多,既有流水的机械冲击力,也有水的溶解作用,以及水中所携带砂石的磨蚀作用。通常,河流的上游或中游都从山区通过,这里水流湍急,河道断面较窄,河流的侵蚀作用主要导致河床下蚀。正因为如此,河流的中上游经常会出现瀑布和峡谷。河流的下游通常位于平原,地势平缓,流速较慢。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科里奥利力,河道外侧的水流流速较快,久而久之,对河道外侧形成强烈的侧蚀。侧蚀的结果使河道呈现出迷人的弯曲状,称为河曲。[4]
河流侵蚀作用包括作用、磨蚀作用和溶蚀作用等。侵蚀作用作用是指水流的冲蚀使河岸崩塌,带走。
是指被搬运的粗粒碎屑以滚动或跃移方式前进,沿途磨蚀河床和岸壁,砂砾之间也发生相互碰撞和研磨,使其粒径变小,增大(、潮流、海流和风的作用亦出现这种情况);细粒的粉砂、则被下输。
溶蚀作用指水对可溶性岩石的化学侵蚀过程。当水中含有CO2时,则具有较强的溶蚀能力,在易溶岩区(如石灰岩区)溶蚀作用尤其明显。
河流侵蚀作用按作用方向可分为下蚀、侧蚀和。加深河床,在上游山区刻蚀出宏伟峡谷。拓宽河谷,在中下游区形成蜿蜒和宽坦的谷底。使河流向源头延长。
地下侵蚀作用
地下水和作用多发生在岩石和孔隙中。地下水与地表水结合,溶解可溶性岩石,形成,称为作用。
地下水沿岩(土)层的裂隙流动,溶解并冲带岩(土)层中可溶性,对岩(土)层起淘空作用,引起上覆岩(土)层发生坍陷,称为作用。
冰蚀作用 指缓慢运动中发生的拔蚀作用和(见)。
由、潮流、等引起。包括冲蚀、磨蚀和等作用,主要发生在(见)。
风蚀作用包括风地面的,和挟带的碎屑物磨蚀地面的。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第四章 2-地面流水地貌与堆积物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85页免费77页免费67页免费109页免费76页免费 19页免费192页2下载券69页1下载券93页1下载券89页2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89页免费19页免费76页免费88页免费93页1下载券
第四章 2-地面流水地貌与堆积物|流​水​地​貌​(​水​蚀​、​水​积​)​与​堆​积​物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7.71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流水切割作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