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种子,冬眠的冬眠 动物是否否进行代谢?

1.高分子化合物与高级磷酸化合物的区别是什么?
2.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什么?
3.人体内的酶主要存在于细胞内还是消化道内?代谢的主要场所在哪里?
4.干种子、冬眠的动_百度作业帮
1.高分子化合物与高级磷酸化合物的区别是什么?
2.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什么?
3.人体内的酶主要存在于细胞内还是消化道内?代谢的主要场所在哪里?
4.干种子、冬眠的动
1.高分子化合物与高级磷酸化合物的区别是什么?
2.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什么?
3.人体内的酶主要存在于细胞内还是消化道内?代谢的主要场所在哪里?
4.干种子、冬眠的动物是否进行代谢?
5.暗反应、细胞呼吸在光下是否进行?
6.植物的同化作用就是光合作用,异化作用等同于细胞呼吸吗?
7.渗透作用概念中的“浓度”如何理解?动物细胞能否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植物细胞都能发生质壁分离吗?
8.结构蛋白质就是储存形式的蛋白质吗?脱氨基作用直接产生尿素吗?
9.什么叫化能合成作用?
10.血红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吗7.
1.高分子化合物包括高级磷酸化合物2.ATP3.消化道 .细胞4.进行,只不过比较慢5.反应,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反应(除非死了)6.对7.有细胞内浓度细胞外浓度.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所以不发生质壁分离,动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因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所以都能发生质壁分离8..9.利用ATP作能量发生化学反应10......
1.前者包括后者2.ATP,有时是GTP3.细胞,细胞内4.都进行5.反应6.肯定不对,概念有问题,再说植物的同化作用还有氮的代谢7.就是细胞液和外界溶液的浓度,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会质壁分离,只有具有大液泡的活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8.不是,蛋白质不能储存,储存是暂时不用,但结构蛋白时时刻刻都有用,脱完氨基后要经过很多步生...
1.高分子化合物与高级磷酸化合物的区别是什么? 高分子化合物(生物学中)指分子量在10000以上的化合物.例如核酸,蛋白质;高级磷酸化合物指包含多个高能磷酸键的化合物.2.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什么? ATP(三磷酸腺苷).[事实上还有GTP,TTP等]3.人体内的酶主要存在于细胞内还是消化道内?代谢的主要场所在哪里? 酶...
8.细胞内/外液体环境的溶质渗透势之和.
不能发生,因为没有细胞壁.
不是,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可以发生9.直接利用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如:硝化细菌将NH3氧化成HNO2或HNO3,从中取得能量,并利用这些能量将CO2和H2O转化成有机物。还有硫细菌,铁细菌。10.属于。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可以分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高中生物容易弄混淆或忽略的知识点有啥?
高中生物容易弄混淆或忽略的知识点有啥? 100
我今年毕业,以前总结过易混淆的知识点,想要不,想的话,给我点时间,不过分得给我。
1. 原生质,原生质层,原生质体的区别
原生质是指细胞内全部的生命物质,除细胞壁以外,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都属于原生质。原生质体是指真核细胞中除去细胞壁以外,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构成的这一整体。也就是植物细胞除去细胞壁后剩下的部分,就是植物的原生质体。原生质层是指具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不包括细胞核和液泡)共同构成的这部分结构。2. 线粒体与有氧呼吸的关系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二阶段(即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第三阶段(还原态氢和氧气结合生成水)都在线粒体中进行。因此有些学生就误认为没有线粒体的生物就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其实不然,有些好氧型细菌(如硝化细菌)也能进行有氧呼吸,但由于它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其有氧呼吸是在它的细胞膜上进行的。3. 叶绿体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那么没有叶绿体的生物是不是就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呢?其实并非如此,像蓝藻,光合细菌这些生物其细胞内无叶绿体,但在它的细胞膜上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酶以及电子传递系统,因此在它们的细胞膜上也能进行光合作用。4. 生长素和生长激素的区别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的成分是吲哚乙酸,是由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合成的(无专门的内分泌腺细胞),如茎尖,根尖,发育着的种子及叶原基等。生长激素则是人和动物体内的一种激素,它的成分是蛋白质,是有动物专门的内分泌腺------垂体分泌的。5. DNA酶和DNA连接酶的区别DNA酶是水解DNA的酶,能将DNA水解为脱氧核苷酸,是切断两个核苷酸之间磷酸二酯键的酶。DNA聚合酶是连接DNA片断与单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主要在DNA复制中起作用。DNA聚合酶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将单个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形成一条与模板互补的DNA链,而DNA连接酶是将DNA双链的两个切口连接起来,因次不需要模板。6. 植物的组织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区别植物组织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完整的植物,因此其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而动物培养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动物细胞,因此它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增殖。植物组织培养通常选用的材料是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动物细胞培养,顾名思义培养的是动物细胞,因此将动物的胚胎,或幼龄动物的组织或器官取出后,要用胰蛋白酶将其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进行培养。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培养基的成分除了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外,还要加入植物激素,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动物细胞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简称培养液。培养液中不加激素,但要加入动物血清,动物血清主要是给培养的动物细胞提供生长因子。7. 脱氨基作用和转氨基作用的区别
脱氨基作用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将氨基酸中的氨基脱去,在肝脏中转变成尿素,同时生成一种酮酸。脱氨基作用使细胞内的氨基酸数目减少。氨基转换作用是指在转氨酶的催化作用下,一种氨基酸将氨基转移给另一种酮酸,从而生成一种新的氨基酸,因此氨基转换作用使氨基酸的种类发生改变,但数目没有发生增减。8. 在基因工程中用鸟枪法提取的目的基因与用反转录法合成的目的基因的区别用鸟枪法从供体细胞中提取的目的基因是完整的,既有非编码区,又有编码区,(如果是真核细胞的基因,则编码区中既含外显子又含内含子。用反转录法合成目的基因的过程是:先从有关细胞中提取出一条由目的基因转录而来的mRNA,然后以该mRNA为模板,反转录成互补的单链DNA,再在酶的作用下合成双链DNA,即目的基因。由于mRNA是由基因的编码区中的外显子部分转录而来,因此通过反转录法合成的目的基因既无非编码区,又不含内含子,所以基因不完整。9. 选择培养基与鉴别培养基的区别选择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但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从而把所需要的微生物从其它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如用无氮培养基就可以把土壤中的圆核固氮菌从中分离出来。鉴别培养基是指在培养基中加入一些指示剂,由于不同的微生物会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而不同的代谢产物遇指示剂会显示不同的颜色,根据颜色的不同我们就可以判断培养基中是否含有某种特定的微生物。鉴别培养基只是鉴别是否存在某种微生物,并不需要将其分离出来。10. 细胞株和细胞系的区别(1)概念:细胞株:原代培养的细胞传至10代左右就不容易传下去。细胞的生长就会停滞,大部分细胞衰老死亡,但有极少数细胞能够度过危机而继续传下去,这些存活的细胞一般能传40---50代,这种传代细胞叫做细胞株。细胞系:细胞株传至50代以后又出现危机,不能再传下去,但有少部分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在可能的培养条件下,无限制的传代下去,这种传代细胞称为细胞系。(2)遗传物质:细胞株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细胞系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并且带有癌变的特点,能无限传下去
上面是以混淆的知识点,现在是易错的知识点!!我在网上找的,基本是这些了,这些要考自己积累,你是高一的话就更要慢慢积累,都给你没什么用。要慢慢学,相信我的话!
依考试说明及近几年高考试卷分析可知,高考试卷的选题会越来越体现以能力立意为主这一点。但任何能力的体现都要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临近考前,教与学都应回归到基础。经过多年的高考指导过程发现,学生在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上的易混、易错之处有着共同的地方。现以问题形式小结如下: 1.植物、动物都有应激性和反射吗? 2.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3.植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吗? 4.真核生物细胞中一定有细胞核、线粒体吗? 5.原核细胞中无任何细胞器吗? 6.真核细胞不能完成无相应细胞器的功能,但原核细胞则不一样。例:蓝藻无线粒体、叶绿体,为何还能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 7.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何种结构? 8.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形成赤道板吗? 9.“病毒、硝化细菌的细胞分裂方式为哪种?”的提法对吗? 10.蛋白质的合成只是在间期吗? 11.高分子化合物与高级磷酸化合物的区别是什么? 12.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什么? 13.人体内的酶主要存在于细胞内还是消化道内?代谢的主要场所在哪里? 14.干种子、冬眠的动物是否进行代谢? 15.暗反应、细胞呼吸在光下是否进行? 16.植物的同化作用就是光合作用,异化作用等同于细胞呼吸吗? 17.渗透作用概念中的“浓度”如何理解?动物细胞能否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植物细胞都能发生质壁分离吗? 18.结构蛋白质就是储存形式的蛋白质吗?脱氨基作用直接产生尿素吗? 19.什么叫化能合成作用? 20.血红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吗7. 21.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哪里产生的?生长素过程是否需光?单侧光作用于胚芽鞘的何结构?生长素作用于胚芽鞘的何结构? 22.兴奋能由细胞体传向轴突吗? 23.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后天性行为有哪些? 24.一种生物的生殖方式只有一种吗? 25.利用克隆、试管婴儿技术来繁殖后代属于无性生殖,还是有性生殖? 26.胚的发育、幼苗的形式(即,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所需的有机营养来自何处? 27.由马铃薯的“芽眼”长成苗的过程属于出芽生殖吗?以水稻、小麦种子进行的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28.极核、核体有何区别? 29.常见的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有哪些? 30.囊胚与胚囊有何区别? 31.胚孔与珠孔有何区别? 32.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氨基酸数:DNA中的碱基数,为何是l:6,而不是l:3? 33.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基因、DNA单链的关系如何? 34.基因组成为AaBb的一个精原细胞所产生的精子有几种? 35.同一胚珠内极核与卵细胞基因组成关系如何?与它们结合的两个精子的基因组成关系如何?该胚珠所形成的种子中,胚与胚乳基因组成关系如何?一果实中可否形成不同的种子? 36.F2中的新类型(重组型)个体指的是什么?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是指什么? 37.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有何区别? 38.生长素能让染色体加倍吗?秋水仙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吗?它们的变异能否遗传(变异都可遗传?)?秋水仙素是植物激素吗?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与生长激素一样吗? 39.白化病遗传中,基因型为Aa的双亲产生一正常个体,其中携带者的几率是2/4,还是2/3? 40.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有何区别? 41.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吗?一种密码子只(都)对应一种氨基酸吗?一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特定的tRNA转动吗?一种氨基酸只有一种密码子吗? 42.如何判断显、隐性? 43.如何证明等位基因的分离? 44.人的体细胞中有性染色体吗?精子中有x染色体吗?精子形成过程中出现过有两条x染色体的细胞吗? 45.三种可遗传变异来源发生的条件如何?有丝分裂过程发生基因重组吗? 46.由基因型、细胞染色体图如何判断染色体组数? 47.单倍体就是一倍体吗? 48.自然选择过程中,生物的不同变异个体被环境所选择。其中的“环境”指的只是非生物因素? 49.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是寄生关系吗?两虎相争为竞争关系吗? 50.一条河里的全部鱼组成群落吗?森林的群落包括落叶吗? 51.乳酸菌是消费者吗? 52.物种A构成了第一营养级,物种B、C、D构成了第二营养级。若A的能量增加1000个单位,则B、C、D都分别增加10~20个单位吗? 53.皮肤对水的排出量就是排汗量吗? 54.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一样吗? 56.固氮就是自养吗? 57.一条DNA链上有多少非编码区? 58.植物体细胞杂交与植物杂交一样吗? 59.各种呈色过程(还原糖、脂肪、蛋白质、DNA、淀粉的鉴定)有何区别? 60.0.14moL/L的NaCl溶液中DNA的溶解度最高,还是最低
的感言:十分感谢.生物资料我有一大堆,惟独缺的就是里面人性化点的经验. 满意答案
高中生物知识列表绪论 生物的基本特性 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新陈代谢作用应激性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和变异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和影响环境
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中都有蛋白质和核酸。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新陈代谢是活细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生物学发展 三阶段:描述性生物学、实验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细胞学说》——为研究生物的结构、生理、生殖和发育奠定了基础;《物种起源》——推动现代生物学的发展方面起了巨大作用;孟德尔;DNA双螺旋结构;
生物科学发展 生物工程、医药、农业、能源开发与环保 疫苗制造——核心:基因工程抗虫棉;石油草;超级菌
生命的物质基础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
化学元素 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分类: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化合物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化学元素能够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
化合物 水、无机盐、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水——自由水、结合水无机盐的离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糖类——单糖、二糖、多糖。脂质——脂肪、类脂、固醇 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可以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细胞。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细胞形态、功能。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也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减少身体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减少内脏摩擦,缓冲外界压力。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固醇——胆固醇、维生素D、性激素;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和生殖过程。
蛋白质与核酸 蛋白质和核酸都是高分子物质。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蛋白质结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和肽链的空间结构。蛋白质功能:催化、运输、调节、免疫、识别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结构与功能 细胞分类: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细胞具有非常精细的结构和复杂的自控功能。 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细胞膜 结构:流动镶嵌模型——磷脂、蛋白质。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糖被的结构:蛋白质+多糖。细胞壁:纤维素、果胶 功能:流动性、选择透过性选择透过性:自由扩散(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能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除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有害物质。糖被功能:保护和润滑、识别
细胞质 基质——营养物质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各种细胞器是完成其功能的结构基础和单位。 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内质网——光面:脂类、糖类合成与运输
粗面:糖蛋白的加工合成核糖体高尔基体液泡对细胞的内环境起着调节作用,可以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和膨胀状态。
细胞核 结构:核膜、核仁、染色质核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但不是半透膜染色质——DNA+蛋白质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和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功能:核孔——核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孔道。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起着决定作用。
原核细胞 主要特点是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细胞核。其细胞壁不含纤维素,而主要是糖类和蛋白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但有分散的核糖体。 拟核
裸露DNA细胞相对较小
细胞增殖 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有丝分裂细胞周期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是有周期性的,也就有细胞周期动物与植物有丝分裂区别:前期、末期 不同种类的细胞,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不同。分裂间期最大特点:完成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意义: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细胞分化 仅有细胞的增殖,而没有细胞分化,生物体不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胚胎时期达最大限度。细胞稳定性变异是不可逆转的。细胞全能性: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全能性表现最强的细胞是已启动分裂的干细胞;受精卵具有最高全能性。
细胞癌变 细胞畸形分化。致癌因子:物理、化学、病毒。癌细胞由于原癌基因从抑制变成激活状态,使细胞发生转化而引起的。
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变化;细胞膜变化。
细胞衰老 是细胞生理和生化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反映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了变化。 特征:水分减少,新陈代谢减弱;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积累,阻碍了细胞内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呼吸速度减慢,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第三章 生物新陈代谢
在新陈代谢基础上,生物体才能表现(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生命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酶 酶是活细胞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蛋白质、核酸) 特征:高效性、专一性。需要的适宜条件:适宜温度和PH
ATP 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形成途径:动物——呼吸作用
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形成方式:ADP+Pi
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转化十分迅速,总是处于动态平衡。
光合作用 意义:除了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并贮存在光合作用制造的糖类等有机物中,以及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外,还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 蓝藻在地球上出现以后,地球大气中才逐渐含有氧。
水分代谢 渗透作用必备条件:具有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蒸腾作用是水分吸收和矿质元素运输的动力。
矿质代谢 矿质元素以离子形式被根尖吸收。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是相对独立的过程。 矿质元素的利用形式:N、P、Mg
营养物质代谢 三大营养物质的基本来源是食物。糖类:食物中的糖类绝大部分是淀粉。脂类:食物中的脂类绝大部分是脂肪。蛋白质:合成;氨基转换;脱氨基关注:血糖调节、肥胖问题、饮食搭配。只有合理选择和搭配食物,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才能维持健康,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甘油&脂肪酸大部分再度合成为脂肪。动物性食物所含氨基酸种类比植物性食物齐全。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他们之间可以转化,但是有条件,而且转化程度有明显差异。
内环境与稳态 内环境相关系统:循环、呼吸、消化、泌尿。包括: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内环境理化性质包括:温度、PH、渗透压等稳态: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稳态意义:机体新陈代谢是由细胞内很多复杂的酶促反应组成的,而酶促反应的进行需要温和的外界条件,必须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酶促反应才能正常进行。
呼吸作用 分类: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有氧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生物体生命活动都需要呼吸作用供能 意义:呼吸作用能为生物体生命活动供能;呼吸过程能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新陈代谢类型 同化作用异化作用 自养型:光能自养、化能自养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
第四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基本形式激素调节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基本形式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
植物 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引起定向运动。植物的向性运动是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其他激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单一激素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 生长素是最早发现的一种植物激素。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这与生长素浓度和植物器官种类等有关。生长素的运输是从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应用:促扦插枝条生根;促果实发育;防落花果。
动物——体液 体液调节:某些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反馈调节:协同作用、拮抗作用。通过反馈调节作用,血液中的激素经常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水平。 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激素调节是通过改变细胞代谢而发挥作用。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血糖调节。
动物——神经 生命活动调节主要是由神经调节来完成。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反射活动结构基础——反射弧兴奋传导形式——神经冲动。兴奋传导:神经纤维上传导;细胞间传递神经调节以反射方式实现;体液调节是激素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来调节。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反射活动——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大大地提高了动物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神经中枢功能——分析和综合神经纤维上传导——电位变化、双向细胞间传递——突触、单向
动物——行为 动物行为是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器官共同调节作用下形成的。行为受激素、神经调节控制。先天性行为:趋性、本能、非条件反射后天性行为:印随、模仿、条件反射动物建立后天性行为主要方式:条件反射动物后天性行为最高级形式:判断、推理高等动物的复杂行为主要通过学习形成。 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处主导地位。性激素与性行为之间有直接联系。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性腺发育和性激素分泌,进而影响动物性行为。大多数本能行为比反射行为复杂。(迁徙、织网、哺乳)生活体验和学习对行为的形成起决定作用。判断、推理是通过学习获得。学习主要是与大脑皮层有关。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生殖 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有性生殖使产生的后代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单子叶:玉米、小麦、水稻双子叶:豆类(花生、大豆)、黄瓜、荠菜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具有遗传和变异作用。
个体发育 从受精卵开始发育到性成熟个体的过程。
植物个体发育 花芽形成标志生殖生长的开始。 受精卵经过短暂休眠;受精极核不经休眠。胚柄产生激素类物质,促进胚体发育。
动物个体发育 胚胎发育、胚后发育含色素的动物极总是朝上,保证胚胎发育所需的温度条件。生物的个体发育是系统发育短暂而迅速的重演。 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的胚胎发育早期具有羊膜结构,保证了胚胎发育所需的水环境,具有防震和保护作用,增强了对陆地环境的适应能力。
遗传和变异 遗传物质基础 DNA的探索:转化因子的发现→转化因子是DNA→DNA是遗传物质→DNA是主要遗传物质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基因的本质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基因对性状的控制:1 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2 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影响 脱氧核苷酸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DNA分子结构:DNA双螺旋结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不同排列构成了DNA的多样性,也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DNA双螺旋结构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能够精确、准确地进行,保持了遗传的连续性。各种生物都公用同一套遗传密码。中心法则的书写。一个性状可由多个基因控制。
生物变异 不可遗传:不引起体内遗传物质变化可遗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多倍体产生原因,是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完成了复制,但受外界影响,使纺锤体形成受破坏,从而染色体加倍。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 重要原因之一。多倍体育种营养物质增加,但发育延迟、结实少。单倍体育种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一个稳定的纯系品种,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优生措施 禁止近亲结婚;遗传咨询;适龄生育;产前诊断。
进化基本单位&&&——种群进化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只是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生物进化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不同种群之间一旦产生生殖隔离,就不会有基因交流。 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必要条件。
生物与环境 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光对动物的影响很明显。(繁殖活动)温度:温度对生物分布、生长、发育的影响水:决定陆地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生物因素种内关系: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种间关系: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
种群 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数量变化:“J”曲线、“S”曲线。研究数量变化意义:在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害虫防治方面。 影响种群变化因素:气候、食物、被捕食、传染病。人类活动对自然界中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
生物群落 垂直结构、水平结构
生态系统 结构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成分间联系——食物链、食物网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是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能量流动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沿着食物链、网进行的。据此实现对能量的多极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利用效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生态系统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一个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相反的关系。 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越低,抵抗力稳定性越低。
这里只是一部分 最好去“学林生物网”看看很不错的 是一位生物老师办的
的感言:知识点总结``我有参考资料了`` 相关知识
其他回答 (2)
它分的好细哦,有些知识好陌生,根本就记不住哦,那应该怎么办啊。
一、相关概念、 细 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1665 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2、1680 荷兰人列文虎克(A. van 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3、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Matthias Jacob Schleiden) 、施旺(Theodar Schwann)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Cell Theory)”,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学习帮助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冬眠 动物是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