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道初三物理密度计算题题

在甲乙两地之间架设有两根输电线,在一次狂风暴雨之后,这两根输电线在某出发生了短路,为了确定短路的具体位置,电力工人这样操作:他在甲地把这两根输电线头分别接到电压为3V的电池正负极上,并且测出了这时_百度作业帮
在甲乙两地之间架设有两根输电线,在一次狂风暴雨之后,这两根输电线在某出发生了短路,为了确定短路的具体位置,电力工人这样操作:他在甲地把这两根输电线头分别接到电压为3V的电池正负极上,并且测出了这时输电线中的电流为30mA,已知输电线每米的电阻是0.01欧,那么发生短路处离甲地多少米?
3V/30mA=100Ω(环阻) 100/0.01=10000米(双线的长度) 0米(与甲地的距离)
这真的是初三物理题吗?!这题似乎无解!!
3v/30ma=100Ω100Ω/0.01(Ω/m)=10000m因此距离短路距离为5km
答案见附图: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问一道初中物理压轴题,(我纠结了3个小时还没搞懂什么意思).22.在图11(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22伏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Ω2A”字样.闭合电键S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4安,电压表V的示数为6伏,求:_百度作业帮
问一道初中物理压轴题,(我纠结了3个小时还没搞懂什么意思).22.在图11(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22伏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Ω2A”字样.闭合电键S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4安,电压表V的示数为6伏,求:③请用定值电阻R0来替换电阻Rl.要求:选择不同的电表量程,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都能使电压表V的指针处于图11(b)所示位置,且电路能正常工作.第一,符合上述条件的定值电阻R0最小阻值为________欧,最大阻值为________欧.第二,满足上述要求时,若定值电阻R0分别取最小和最大阻值连入电路,在两种情况下各自电流表示数的最小值.(写明必要理由)我去,这第三个问的第一小问怎么做的啊,思路是什么啊·~·我所来算去是6欧10欧.我想问(1)串联电路不是有分压原理吗?那么Ro的阻值最小不是分担的电压最小吗,那R2不是分担的多吗.(2)定值电阻R1的阻值到底和滑动变阻器有什么关系呢?然后这题到底是怎么想的啊?....是最小10欧,最大60欧。
第一:R0最小值为6欧 最大值为300欧;这道题考察点并不难,楼主想的太复杂了.信息点:第一、回路电流最大为2A;第二、电压表读数要能切换到10V或2V.本题切入点是先从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时和最大电流时入手:最大电阻时R2=50 此时要满足电压表读数为V=10,那么此时电流I=V/R2=0.2A 此时R0=(22-10)/0.2=60欧,;同理计算出V=2V时,R0=300欧;这也是R0允许的最大电阻,如果R0大于300欧,那么滑动变阻器上的电压就不可能达到2V最大电流时:I=2A 此时若互动变阻器电压为10V 那么R0=(22-10)/2=6欧;此时若互动变阻器电压为2V 那么R0=(22-2)/2=10欧;即R0最小值为6,若小于6,那么电流当电压表为10V时,滑动变阻器将烧坏!得出:R0最大值为300最小值为6
这题关键是电压表示数,但没给量程,可以读两个数,读0-3V时求出的R值是最大,读0-15V时求处的R值是最小 ,当R取定值时,变阻器还有范围得 变化,所以电路中电流会变化,同时注意电流不能超过变阻器的最大电流
答案能不能 先给一下 我算出来 答案是 11
我估计我对了答案错了
如果是10的话 也能达到 题目效果但是滑动变阻器不能滑到最左端 否则22除以10大于2
滑动变阻器就烧了 所以 我觉得 答案错了 需要我的过程的话 我可以发给你 不过 最好先 确定答案是否正确...
搞定了。。完全手打,然后截图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一道初中物理竞赛题,求详解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放一直角杆,杆的水平部分粗糙,竖直部分光滑,两部分各套有质量分别为mA=2.0kg和mB=1.0kg的小球A和B,A球与水平杆间动摩擦因数μ=0.20,A,B间用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图示位_百度作业帮
一道初中物理竞赛题,求详解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放一直角杆,杆的水平部分粗糙,竖直部分光滑,两部分各套有质量分别为mA=2.0kg和mB=1.0kg的小球A和B,A球与水平杆间动摩擦因数μ=0.20,A,B间用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图示位置处OA=1.5m,OB=2.0m,g取10m/s2. (1)若用水平力F1沿杆向右拉A,使A由图示位置向右极缓慢地移动0.5m,则该过程中拉力F1作了多少功?(2)若用水平力F2沿杆向右拉A,使B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在B经过图示位置上升0.5m的过程中,拉力F2做了多少功?求具体过程,答案是& (1)8J&&& &(2)6.8J
思路点拨:由于A和B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在向右缓慢拉动的过程中,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可求出A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结合几何关系和能量关系可求出拉力F1所做的功;当B匀速上升时,由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和几何知识可求出两次A点的速度,由动能定理即可求出F2所做的功.解析:(1)A、B小球和细绳整体竖直方向处于平衡,A受到水平杆的弹力为:N=(mA+mB)g则A受到的摩擦力为:f=μ(mA+mB)g由几何关系:sb=0.5 m由能量关系,拉力F1做功为:W1=fsA+mBgsB得W1=8.0 J.(2)设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因绳不可伸长,所以vBcosθ=vAsinθ则vA1=vBcotθ1= m/s同理得:vA2=vBcotθ2= m/s设拉力F2做功为W2,对系统由能量关系得:W2-fsA-mBgsB=mAvA22-mAvA12代入数据解得W2=6.8 J.答案:(1)8.0 J (2)6.8 J百度作业帮
若 秤盘下粘了一块泥,则称量结果比实际大,A 不正确砝码磨损,称量结果 比实际大,B 不正确案秤倾斜放置,结果不准确 C 不正确若调零螺母向右多旋进一些,则未称量时,砝码盘一侧会下沉,所以在称量物体时,结果比实际小一些D 正确
杠杆原理,螺母向右边旋进,会把重心向砝码一侧偏移,因此称量结果比实际的小。
A 称的多了 结果大B 砝码小了 放多点 结果大D 杠杆原理 力*力臂
左右相等 左边力臂减小 力就要大 右边砝码不变
C、若案秤倾斜放置,称量的结果仍是准确因为重力是竖直向下的,倾斜了力臂的比例不变的。
A 不正确 : 假设粘的物品质量为B,称量的物品质量为A,砝码质量为C, 则有A+B=C; 读到的数据为C,实际质量为B,故称量结果比实际大B 不正确 : 称量的物品质量为A,砝码质量为C,磨损质量为D,则有 A=C,读数为C+D(1千克的砝码磨损了100克,我们所看到的还是1千克的砝码),故称量结果比实际大C 不正确 : 案秤倾斜放置,会导致杠杆平衡的变化...
A答案秤盘下粘了泥,那么如果你称1KG的物体的时候,称的质量就是1KG+泥的质量
总体应该比实际的打,A错误。B答案砝码磨损,那么1KG的砝码就小于1KG,称1KG的物体的时候,1KG砝码就不够,所以称的数值要比实际的打,B错误。C天平是利用了平衡的原理,如果倾斜放置肯定不准确,C错误。D螺母向右,就是间接的增加了砝码盘的质量,那么称1KG的物品,就不需要1KG的砝...
由杠杆平衡条件mL1+m0L1'=(M+m')L2
(M+m')变大L1' 变大
称量结果变大
mL1+m0L1'=(M)L2
称量结果变大
mL1+m0L1'=(M)L2
mL1减小 M减小
能否再详细的解释一下C?
力臂的问题 物体受重力 重力*这一点到杠杆平衡点长度与重力垂直方向上的分量
能否再详细的解释一下C?
案秤可以允许有一点的倾斜,因为即使底座有一点倾斜,上面还是平衡的。但是如果倾斜角度太大,上面的平衡杆有一端就会触底,这样就每法称量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一道初三物理题(第三小题求解析)_百度作业帮
一道初三物理题(第三小题求解析)
电流表示数为0.34A,通过L1 电流为0.2A,并联分流,I=I1+I2,I2=0.14A
图中电流测的是总电流,i=0.34Ai1=0.2A则i2=0.14A
是因为灯泡并联 所以干路减去支路等于另一个之路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三物理密度计算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