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是不是一种什么是唯心主义义?

唯心主义、实证主义及现象学的崩溃――从自颠倒色觉、实指定义和虚拟实在看论文,哲学论文论文,免费论文
| 我站长期免费提供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各类活动策划方案、晚会主持词等参考材料。
您现在的位置:&&>>&&>>&&>>&论文正文 >>
归档: 推荐度:
日期: 6:04:30唯心主义、实证主义及现象学的崩溃――从自颠倒色觉、实指定义和虚拟实在看
唯心主义、实证主义及现象学的崩溃――从自颠倒色觉、实指定义和虚拟实在看
摘 要: 通过对颠倒色觉和实指定义的分析,文中得出结论:语言一致而感觉不同是可能的,“红”、“绿”等词是按外物反射光的性质而不是按感觉定义的;日常语言所描述的是外物自身而不是感觉构成的事物。虚拟实在假设支持而不是否定了上述结论。由此可以证明唯心主义、实证主义DD包括逻辑实证主义,以及现象学彻底错了。
abstract:analyzing inverted color sensations and ostensive definitions,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it is possible that people use the same language when they perceive
“red”, “green” and so on are defined by properties of objects reflecting light i what daily language describes are actually outside objects themselves instead of objects formed by sensations. virtual reality assumption supports rather than denies the above conclusions. from the above conclusions, it is easy to prove that idealism, positivism including logical positivism, and phenomenology are thoroughly wrong.&
1.序言&&& 我写了本书叫《色觉奥妙和哲学基本问题》【1】,其中一方面通过“红”、“绿”等词的实指定义证明了语言所指不是感觉,而是某种客观存在;另一方面,又通过颜色和色觉的自然科学分析,证明了色觉是符号,符号的选择是任意的。所以我提出要将反映论改进为模拟符号论DD它肯定感觉中的客观内容是信息而不是和物性相似的性质,要用感官感觉的相对论代替相似论。可以说,我继承和发展了赫尔姆霍茨的符号论,从康德往左走。当我面对实在论和反实在论论战时,我觉得我基本上是站在实在论而且是唯物论一边的,但是我也赞同许多反实在论者的一些观点,比如工具论主张,因为感觉符号论面临认识论问题时很自然地就变为语言工具论。&  不久,中山大学翟振明教授给了我一篇他写的文章叫《实在论的最后崩溃DD从虚拟实在谈起》【2】,其中声称,要将常识实在论和科学实在论一锅端。在我看来,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及与之兼容的实在论在这篇文章面前是招架不住的;但是这篇文章中的虚拟实在假设非但不能动摇我所得到的结论,反而支持那些结论。我认为唯物论和唯心论之争更加重要,所以这里我重点讨论这一问题。&  我很早就发现,通过对颠倒色觉和实指定义的分析【3,4】,我们可以通过严格的逻辑推理证明唯心主义和实证主义是错的。不久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我说语言一致同时感觉不一致是可能的, 感觉及其构成的现象是不能用语言描述的,可描述的只能是客观的物质对象本身。自从康德以来,大多数哲学家都以为:可描述的是现象,现象背后的物自体不可知。我因此遭到许多人的反对,特别是喜欢现象学学者的反对。这促使我去了解现象学。我发现,基于对颠倒色觉和实指定义的分析,现象学和唯心主义、实证主义及逻辑实证主义一样,可以一起被一锅端掉。于是我写了本文。可能我的看法是错的,欢迎批评指正。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争―从原子论哲学谈起  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认为:世界由原子构成,原子在空间的组合和运动造就不同事物;而颜色、声音、气味等只是原子作用于感官产生的感觉,和引起它们产生的那些原子完全不相似。洛克结合牛顿时代的自然科学成就和原子论哲学,提出两种物性理论,认为颜色、声音、气味等是第二物性在人心中引起的感觉,而和那些物性本身并不相似。贝克莱抓住洛克的弱点DD肯定颜色、声音、气味只是第二物性引起的感觉DD进而肯定第一物性(广延、运动、数量等)也是主观的,世界上的各种事物都无非是感觉或感觉的复合。休谟则持怀疑论态度,不光怀疑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还怀疑普遍必然规律的客观存在。&  为了解决原子论留下的问题和怀疑论提出的难题,康德提出主观改造客观理论:人通过感官直觉把外物(物自体)提供的材料表现成感觉对象――红绿软硬等,通过先验的时空观念由感觉对象构成事物的表象――比如一颗树的表象,通过先验理性把许多表象放在一起构成现象界。据此,我们所了解的自然界实际上就是现象界或表象构成的世界。自然界中有因果关系,有普遍必然规律,它们无需归纳证明,因为自然界是先验理性按照这些法则构成的。 所以我们知道的自然界都是现象界中的东西,而物自体是什么样子,这是不可知的。康德强调感官的主观作用,否定原子论认为的感觉和物性有一一对应关系,赫尔姆霍茨继承了这种观点,提出感觉符号论。许多人、特别是实证主义者,认为符号论会引起相对论和怀疑论,从而加以反对。&  为了回答没有人观察时,院子里那棵树是否存在,贝克莱用上帝的感觉代替个人感觉,说那时这棵树也存在,它是由上帝的感觉复合成的。随着科学进步,贝克莱的唯心主义逐渐被实证主义所取代。实证主义把贝克莱的上帝的感觉换成经验,而不问经验背后的原因。这种观点被马赫发展为要素论。马赫认为世界由红、绿、酸、咸、软、硬……等要素构成,当我们联系心理事件考虑这些要素的时候,它们就是人心中的感觉;当我们联系物理事件考虑这些要素的时候,它们就是物性。&  实证主义因为其缺陷【5】,后来被逻辑实证主义或逻辑经验主义所取代。逻辑经验主义确实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我们是通过语言来陈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假如语言或者构成语句的词比如“红”、“颜色”、“物质”等自身含义不清甚至混乱,那么我们怎么能期望得到有意义结论?所以搞清语言或词的公认定义是非常重要的。&  逻辑经验主义代表人物石里克(m.schlick)在《意义和证实》一文中写到:“没有一种理解意义的办法不需要最终涉及实指定义,这就是说,显然全部都要涉及‘经验’或‘证实的可能性’。”“ 通过实指定义,可证实性就同第一种意义的经验(指感觉材料即sense datum, 是感觉的不同说法――笔者注)联系起来了”【6】。&  什么是实指定义?实指定义就是用指明某些词的实际用法的行动解释这些词。最简单的实指定义是手指某物说这是什么。比如,我们手指一个红的物体 告诉小孩说“这是红的”,这便是传达人类对“红”这个词的实指定义。&  可以说,逻辑经验主义的根基就在于它对实指定义的看法: 实指定义依照感觉材料下定义,由此建立起一个词和一种感觉材料之间的确定对应关系。然而,这种对于实指定义的肯定需要有一个重要前提:相应“红”“绿”“酸”“咸”等词,由感觉材料获得的感觉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一致的才行。恰恰是在这个重要问题上,逻辑经验主义者在逻辑上弄错了。如石里克肯定:感觉材料是中立的,是没有所有者的,从而对所有的人是一致的;马赫、维特根斯坦等人“看到原始经验不是第一人称的经验,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步骤,采取这个步骤,才能使哲学上的许多最深奥的问题得到澄清”【6】。而在我看来,逻辑经验主义的谬误正在这里!&  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者虽然不满于逻辑经验主义的结论,但是对于逻辑经验主义对实指定义的看法却没有什么异议,因为他们相信一种感觉反映一种物性,感觉和物性之间有确定的一一对应关系【5】,至于实指定义是依照感觉下定义还是依照物性下定义,这是无关紧要的。对于不同的人的感觉一致的肯定,他们更是毫无异议。所以朴素的唯物主义无法驳倒唯心主义及其变种。&&&& 下面我们将证明:上述关于语言、感觉和物性三者之间关系的看法是不对的。&  现象学和实证主义异曲同工[1]。《美国传统双解辞典》是这样解释“现象学”的:“the study of all possible appearances in human experience, during which considerations of objective reality and of purely subjective response are left out of account”[2](它研究人类经验中所有可能的表象而不考虑客观实在和纯主观响应)。现象学好象可以回避许多矛盾,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解决这些矛盾,后面将说明其基本原则就包含严重的自相矛盾。3.由颠倒色觉的逻辑可能性看实指定义的本质  实指定义,比如手指红花说“花是红的”,是依照感觉或经验下定义吗?我的回答是:不是!20年前,通过对色盲的思考,我发现:假如一个人生来感觉和别人不同,比如相应红色和绿色产生两种和别人相反的感觉,假设正常人的红绿感觉是a和b,而他的红绿感觉颠倒了,是b和a, 则他长大后会和正常人一样说:“花是红的,草是绿的”。其实证明很简单:该小孩一生下来并不知道自己的感觉和别人的不同,而大人教小孩识别颜色时,只能手指红花或红旗说:“这是红的。” 而小孩只会无条件接受。这样一来,他长大后就会旁人一样说“花是红的,草是绿的”,虽然其感觉和别人的不同。参看图1。
图 1 实指定义本质DD不是依照感觉定义,而是依照外物定义
后来我由此得到结论:&  1) 虽然大家同说“花红草绿”,但是,从语言逻辑来看,每个人的感觉都可能和别人的不同;一个人只要能等同地分辨不同颜色的色光,其色觉差异就不可察觉。&  2) 按原样反映颜色或其他物性的标准感官就象绝对静止的空间一样,不可察觉,肯定它存在没有意义DD我把物理学中的相对性原理推广到哲学了【3】。&  3) 色觉中的客观内容不是一种色觉中和色光相似的性质,而是一系列色觉中的差异;色觉差异反映了色光差异,从而含有关于色光的信息【7,8,9】。&&&& 1987年我才知道,颠倒色觉问题在美国已经讨论好几年了【10】,而最初发现这一问题的人竟然是洛克。但是洛克和美国哲学家考虑问题方式不同,结果没有把哲学问题搞简单,反而搞得更复杂。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一直坚持认为颜色是主观感觉。他们不说颠倒色觉,而说颠倒光谱(inverted spectrum)。其实光谱并没有颠倒,颠倒的只是人的感觉。美国哲学家们依据颠倒色觉的逻辑可能性,争论心理感觉如何定义,是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 行为主义的一个改进版本)正确还是生理主义正确?在我看来两者都不正确,因为心理感觉根本无法用日常语言定义。颠倒色觉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揭示了实指定义的本质。我与其说发现了颠倒色觉或感觉的相对性原理,还不如说是发现了实指定义的本质。&  因为感觉不同不妨碍大家一致地说“花是红的,草是绿的”,所以“红”、“绿”、“酸”、“咸”、“冷”、“热”……等词不是按照感觉定义的,而是按照人手指的外物性质来定义的。&  我研究色觉问题不久就发现了一个对称的色觉机制数学模型DD译码模型【11,12】。该模型把人眼色觉机制看作模拟量3-8译码器,可以直观地解释色盲和色觉进化。它支持这样一种观点:色觉因为服从辨别外物的需要而产生,和人类使用的文字一样,是符号,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主观任意的,和色光本身完全不相似。但是和文字不同的是,色觉是连续变化的符号。&  关于颜色的客观性,这里要我特别说明:红绿等颜色是根据色觉分类的,分类是主观的。可能有人因此认为红绿等颜色本身是主观的。这是不对的。颜色红、绿是被分类对象,分类是主管的,但是被分类对象是客观的。我们用“亚洲人”、“白人”、“印地安人”给人类分类,分类方法是主观的,但是那些人是客观的。颜色分类道理同样。4.唯心主义、实证主义和现象学如何自相矛盾  唯心主义者贝克莱批驳洛克说:离开颜色,一切广延、形状都不可想象。既然颜色、声音、气味是人脑产生的观念,同样,具有广延、形状的事物也是人脑中形成的观念(指印象或表象),洛克和原子论者假定的客观存在的物质是多余的假设,事实上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心灵感知的观念和观念的复合。&  由于洛克误认为“红”、“绿”等词指的是人心中的感觉,这就让贝克莱抓到了把柄。现在我们看到,日常语言所指的事物都不是人心中的感觉,而是感觉背后的客观事物。所以贝克莱的一切努力全都白费。我们现在可以仿照贝克莱说,既然颜色、声音、气味都是客观的,由它们构成的广延和形状也都是客观的。所以整个世界――或者说日常语言描述的世界就是客观的物质世界。&  实证主义者马赫否定客观物质世界存在,说实际存在的只是要素――比如红、绿、软、硬等,它们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而是中性的。现在我们看到:并不存在这样的要素――“红”,它是指谁的感觉。因为大家都面对物理世界中的红花时,不同的人感觉可能不一样――色盲的感觉就显然如此。所以中性的要素假设完全不能成立!逻辑经验主义到日常语言定义中去寻找语言最终所指,这是本人所继承的。假如我们贯彻逻辑经验主义的意义准则,则结论正好和逻辑经验主义认为的相反――一种感觉、感觉材料、以及经验自身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语言所指只能是客观的物质对象或其性质。&  根据上面结论,康德的现象界理论是一大谬误。因为按照康德的说法,现象界是主观改造客观的结果,因而它对于不同的人是不同的。所以日常语言描述的不能是某个人的现象界,也不会是大家共同面对的现象界,而只能是我们用来定义语言的外物本身。结论应该是:不是外物本身不可知,而恰恰是他人的感觉经验及其构成的现象无法用日常语言描述。黑格尔哲学继承了康德现象界理论中错误,谬误同样。&  现象学主张悬搁客观对象和认识主体,而只研究现象。这就像虚拟现实中戴头盔的人只研究头盔所显示的东西,而不问数据源和自己的现实存在。要知道:语言描述的现象(日常生活用法)和感官直观到的现象(现象学用法)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直观不到的,只有通过语言交流才能认识到。我请问:现象学研究的现象究竟是个人直观到的现象还是大家共同直观到的现象?如果说是个人直观到的,那么我要说,日常语言无法描述个人直观到的现象,既然如此,谈何研究?如果说现象是大家共同直观到的,这就必须假设不同的人直观到的现象是一致的,而这个一致性是得不到证明的DD因为色觉一致性就得不到证明。&  日常生活中,我们以为我们用语言描述的是直观到的感性世界,而实际上我们的语言透过了感觉经验或外物的表象,直指外物本身。即使是“红的色觉”这样的词,它也是通过对象(反射光波的性质)来定义的,和人的一种感觉是怎样的无关。我在专著《美感奥妙和需求进化》中阐明过,美感最终也不是通过感觉定义的,而是通过视听活动和接近的行为来定义的【13】。所以,一个人一开口和别人交流,他谈论的就是现象学要悬搁的东西。因而,现象学的基本原则就是矛盾的。5.由虚拟实在假设进一步证明唯心主义、实证主义和现象学荒谬  翟振明教授做了这样一个假设:我们通过电脑动画软件在电脑里建立一个虚拟环境,身在异地的许多人通过电子头盔感觉到自己就生活在这个虚拟环境中。而事实上,这个虚拟环境并不是实在的。如果小孩一生下来就戴上这样的头盔,那么他就会误以为虚拟的环境是实在的。于是他得到结论:大家相信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实在的,这和那个从小戴头盔的人相信虚拟环境是实在的,是一样的。他说:“当我们能毫不含糊地看到,在原则上我们可以创造出一个与我们熟知的物理世界在经验层面不可区分的新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们也在日常生活和自然科学中使用实体性词汇并给语句赋予真值、但作为创造者我们完全知道这些日常生活和自然科学中的实体性词汇没有感觉经验之外的对应所指时,实在论者的最后堡垒能不坍塌吗?”&  我们应该先弄清楚,虚拟的实在究竟指的是电子头盔上显示的东西,还是网络中某个器上给所有头盔提供信息的数据源?假如许多人在网络上能像现实生活中那样作语言交流,比如大家都能看到并描述某棵树存在还是不存在,树的外表是怎样的,树的过去和今天是怎样的,那么大家一定面对同样的并且持续存在数据源DD它应该是客观的并且是实在的。&  头盔只是人延伸的感官。如果把现实世界和虚拟环境作类比,那么,头盔上显示的东西就相当于人的感觉经验,而数据源就相当于客观事物,参见下表:&表1. 虚拟环境和现实世界类比
感觉,表象,现象
头盔显示的东西
不是语言所指对象,不是实在的
是语言所指对象,是实在的
 头盔显示的东西和感觉经验一样是不能被人际间语言所描述的,因为大家所用的电子头盔型号不同,得到的显示就不同。比如一种头盔把图象上所有点的颜色替换为它的互补色,这种头盔显示的颜色就和别的头盔不同。但是,如果一小孩生来就一直戴着这种反色头盔,那么他在虚拟环境中会和别人一样说“花是红的,草是绿的”,虽然头盔显示不同,人的感觉经验不同。这说明语言所指不是头盔显示的东西,而是数据源的某种性质。&  肯定头盔上显示的东西是实在的,或者是和实在相似的,这就像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观点,这是不对的,但是肯定数据源是实在的,这就是和信息论兼容的符号论观点【1,8】,这没有什么不对。&  把感觉、表现或现象当作世界的最终存在,这和把头盔显示的东西当作最终存在,而否定数据源的存在,是一样的。这更加错误!唯心主义、实证主义和现象学就犯有这样的错误。&  有人会说,既然虚拟现实表明实在的东西可能是某种数据源,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假设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上帝虚拟的数据源,或者假设世界是像毕达哥拉斯派肯定的那样:世界的本原是数?我的回答是:把世界还原为数还不如还原为原子或物质。因为用数字来虚拟世界时,很难虚拟出世界发展变化及各事物间复杂的相互联系,比如虚拟人DD特别是观察者DD的生老病死、吃喝拉撒就非常困难;就算能虚拟出来,也很难说明数据后面的原因。而用原子或物质来解释日常语言描述的世界就简单多了。&  可见,虚拟实在假设进一步肯定了我们前面分析实指定义得出的结论:感觉、直接给予的经验、现象就想头盔显示的东西一样,是私有的,是不可用人际间语言描述的(如果大家生来就带有这样的头盔)。日常语言透过了感觉、直接给予的经验、现象,直指外物本身。唯心主义、实证主义、现象学一方面说尊重日常语言,一方面把不能用日常语言描述的感觉经验或表象当作最终存在,并且否定(或反对别人说)日常语言描述的外物存在;它们的崩溃在我看来是显然的。[3]&  参考文献  1.鲁晨光, 《色觉奥妙和哲学基本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2.翟振明,《实在论的最后崩溃DD从虚拟实在谈起》,中山大学哲学文库的网站, 2003年  3. 鲁晨光,是否存在标准色觉,《潜科学》(署名:齐修远),6,2(1985),39  4. 鲁晨光, 逻辑经验主义谬误的逻辑证明,《知识分子》, 1987年秋季号, 93~94  5. [俄]列宁,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人民出版社,1964年4月第四版  6. 洪谦主编,《逻辑经验主义》上卷,商务印书馆,1982,40, 2,57  7. 鲁晨光,色觉所反映的客观内容究竟是什么? 长沙大学学报, 1,1(1987),57~61  8. 鲁晨光,《广义信息论》,中国科大出版社,1993年10月  9. 鲁晨光, a generalization of shannon's information theory,int.j.of general systems, 28:6,1999),& 453~490  10. 鲁晨光,美国颠倒光谱哲学论争,《哲学动态》, no.8(1989), 7~10  11. 鲁晨光. 色觉新说及机制模拟, 《心理学动态》, no.2(  12. 鲁晨光,色觉的译码模型及其验证,《光学学报》,9,2(1989),158~16  13.鲁晨光,《美感奥妙和需求进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1] 参看中国现象学网/index.htm[2] 参看金山词霸2003[3] 翟振明教授看了本文初稿,并指出了其中明显错误,在此致谢。
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
我得网服务大全: |
| 关于我们 | 版权与隐私 | 爱心救助 | 加入会员 | 网站地图 | !报告错误 | 联系方式公文易爱心文秘网,我得网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精神现象学》[德]黑格尔
下载积分:688
内容提示:《精神现象学》[德]黑格尔
文档格式:TXT|
浏览次数:6|
上传日期: 13:28:33|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精神现象学》[德]黑格尔.TXT
官方公共微信中华精神现象学的自我维度
——访著名哲学家张世英
&&&&张世英先生近影&&&&杨晓华&摄
&&&&本报记者&&杨晓华&&&&张世英,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1921年生于湖北武汉,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哲学系。曾在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任教,1952年迄今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主要著作有:《论黑格尔的逻辑学》、《解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黑格尔〈小逻辑&〉译注》、《论黑格尔的精神哲学》、《天人之际》、《进入澄明之境》、《哲学导论》、《境界与文化》、《中西文化与自我》、《美在自由》等。张世英先生是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黑格尔研究专家,他在丰富积累的基础上对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独立的批判精神,向为学界推重。耄耋之年,先生依然笔耕不辍,独创性地提出了“中华精神现象学”的宏大哲学命题,并进行了体系化的初步尝试,近日,本报记者就此问题在其北京家中采访了张先生。&&&&杨晓华:在最近发表的文章中,先生提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未经自我主体性的洗礼,因此应该吸纳西方主体性哲学的精神,伸张自我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先生这一主张是基于怎样的哲学架构?&&&&张世英:2007年,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朱滢教授出版了他的佳作《文化与自我》。他在书中说,美国哲学家Searle代表西方对自我的看法,我的“新的万物一体”的哲学观代表中国对自我的看法。西方人的自我观是“独立型的自我”,强调自我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中国人的自我观是“互倚型的自我”,强调自我与他人的相互依赖。&&&&朱滢教授对我略有误解。我所主张的“新的万物一体”观,是在继承中国传统的“万物一体”“天人合一”思想基础上,吸纳西方“主客二分”、彼此分明、重自我独创的思想因素,而建立的一种“万物不同而相通”的,既肯定每一个体的独立自由,又肯定人与之间互相支持、隶属的新的精神境界。我的自我观并不代表中国传统哲学的自我观。但是朱教授确实对我有所启示,那就是我上世纪80年代以来提出的“新的万物一体”“新天人合一”观,太强调“超越”“主客二分”,容易让人误认为我主张“新的万物一体”观不需要“主客二分”的环节。所以我自己在反思,我说“超越”,说得太早了,我们必须弥补“主客二分”这样一个弘扬自我独立性和创造性的阶段,激发人们的理性自觉,争取进一步的个性解放,也像西方文字那样,“我”字大写,做一个大写的人,实现中国人精神历程的新的觉醒。2010年9月到2011年7月,《北京大学学报》连载了6期我写的《“东方睡狮”自我觉醒的历程——中华精神现象学大纲》,对这一观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论证,很快要结集成书了。&&&&杨晓华:您最早的学术焦点集中在黑格尔哲学,为何后来会转到中西哲学比较,特别是转到对中西哲学中主客体关系的研究上?&&&&张世英:我的哲学研究以上世纪80年代初为界,大体上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80年代改革开放之前,我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西方哲学史和黑格尔哲学,主要是按照当时左的教条主义模式,批判西方哲学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当时的论著大多打上左的烙印。&&&&改革开放之初,学术界关于“主体性”问题的讨论中,有对“主体性”概念的误解之处。为了探讨这一概念在西方近代和现当代哲学中的不同评价,我的学术兴趣逐渐转向现当代西方哲学,特别是德国现当代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意欲在中西比较的视野中探索一条哲学的新路子、新方向。努力的结果就是,我提出了&“新的万物一体”的哲学观,即“万有相通的哲学”。&&&&从柏拉图肇始到黑格尔作为集大成者,西方哲学一直在发展和深化“主客二分”的哲学思想,这种思维方式的要旨是,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外部世界是一种彼此外在的关系,因此主体要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认识和征服客体,达到主体和客体的对立统一,这反映到政治、文化领域就是强调自我,突出个性解放。在这种思想的激励下,西方冲破了中世纪的宗教蒙昧,冲破了专制桎梏,迎来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新时代和自然科学的大发展,实现了历史的飞跃。但是西方的现当代哲学家如尼采、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认为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不单纯是“主客二分”的对立统一,而是知、情、意(包括下意识和本能)相结合的人与物交融合一的活生生的整体。单纯的“主客二分”导致了极端的自我膨胀和极端利己主义,应该予以扬弃。&&&&中国的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观念长期占主导地位,这种思维方式比较缺乏主体与客体的区分,也就缺乏认识和征服客体的兴趣,导致中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难以在科学上特别是自然科学上取得根本性突破。明清之际,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天人合一”不断遭到批评,五四运动提倡“科学”与“民主”可视为是对西方“主-客”式的“主体性哲学”的召唤,一部中国近代史可以看做是向西方近代学习和召唤“主体性”的历史。&&&&我由此得出结论,要在中囯“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的基础上,吸取西方“主-客”思想的精髓,而又超越旧的“主客二分”的阶段,进入“后主-客的哲学”或者说“后主体性哲学”的阶段。&&&&杨晓华:先生的这一哲学结论从理论上是符合辩证法的,从实践上看,过份张扬个性主义的西方式现代化,也的确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这一判断也是准确的。为什么会觉得这样的观点讲得太早呢?&&&&张世英:我说的“太早”,是指中国当前讲“超越主客二分”还言之过早。朱滢教授做了一个“文化与自我”的调查实验,结果说明,中国文化,甚至包括当前年轻人的思想,还是依赖他人的习性太强,缺乏西方文化强调的个人独立。这使我大为震惊。看来,中国人要从“互倚型自我”中走出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主客二分”的阶段不能跨越。过去我强调不必亦步亦趋紧跟西方人,现在看来,我们还是要补点课,尽管还是不要亦步亦趋。西方已经进入了后现代超越“主客二分”的阶段,中国则还要通过“主客二分”的思想激发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孔子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主要在于“仁”德的学说。“为仁由己”“仁者爱人”“三军可多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思想包含着个体精神的闪光,但是从根本上讲,他的思想是要个体服从专制统治秩序。“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观点明显地是扼杀个体自由自主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是一个思想的黄金时代。可惜到了秦汉大一统以后,思想禁锢越来越成为执政者的统治手段。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是把原来孔子思想中那点有主体意识的东西都抹杀掉了。&&&&杨晓华:但是自我的存在毕竟是一个物质的事实。纵观中国历史,还是有不少“硬骨头的人”,先生列举过的屈原、司马迁、嵇康、李贽等等都是,他们在那样的晦暗年代,仍然以自己微薄的血肉之躯树立起了主体性自我的尊严。&&&&张世英:中国人不是没有对自我的伸张,只是稍一有点自我觉醒,就被压制。每一个时代都有人强调个性解放:先秦的屈原,“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对人格独立的追求灼灼可见,最后自投汨罗江;汉代司马迁,为李陵寡不敌众投降做了辩护,汉武帝认为其意在诬陷其宠妃李夫人,处之以宫刑;“竹林七贤”之一嵇康,提倡“越名教任自然”,结果被绑到刑场,太学生3000人请愿,也没能挽救,临死还弹琴而歌;明代李贽反对独尊孔儒,最后被诬陷入狱,在湖北麻城自杀身亡。&&&&除少数精英外,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人的自我都处于湮没或半湮没状态:或湮没于贵贱等级森严的社会群体,或湮没于自然的浑沌整体。&&&&所以我认为,中国人的主体精神、自我意识在历史上一直是匍匐前行,追求自我解放的启蒙过程漫长而艰辛。&&&&杨晓华:中国历史上的专制制度十分坚固和残酷,因此士人表达独立思想的空间十分逼仄,另外一方面,在文学、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中国官僚士大夫阶层几乎全部参与进来,蔚为壮观,世界罕见。&&&&张世英:西方近现代的美学思想,大多强调通过艺术把人的自我从世俗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表现自我。你看梵高的名画《向日葵》,那个向日葵像火焰一样,变成了光芒四射的太阳。为什么这样?表现主体的力量,自我的力量。&&&&中国的美学思想讲“隐秀”,所谓“情在词外,意在言外”。中国的绘画讲求“天人合一”,人湮没在自然中。越是“天人合一”就越美。中国人强调“美在意象”“意在象外”,形象的背后是意,让你进入一种与自然合一的高远境界,美不美?确实美,但过分湮没了自我。&&&&西方的观点是美在自由,中国的观点是美在意象,这两种美学价值观很不一样,各有优缺点,我主张中西互补。但这里不能详谈。&&&&杨晓华:先生所认定的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除了思想本身的逻辑之外,是不是还应该有一个生产方式上的根据?&&&&张世英:这是与生产方式有关。一般认为古希腊存在发达的商品经济,而中国长期以来是小农经济居于统治地位,这是导致东西方思维差异的生产方式的根源。但是,我们需要更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希腊那时会有发达的商品经济?而中国的商品经济就难以达到那种程度?我认为,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就是地理环境。过去这话不能讲,会被扣帽子,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希腊面临的爱琴海,有一群星罗棋布的小岛,小岛之间,人们你来我往,商品交换自然比较频繁,商品经济也就比较发达。商品经济发达,人就不封闭,跟外部世界不断交流,不断面对差异化的外部世界,使得他们的自我观念较强。希腊戴尔斐神庙入口处刻着一句铭文:“认识你自己!”。&&&&中国是个大帝国,西北、西南都是山,基本上隔绝了和西方的交通。东边大海,面对广阔的太平洋,一片汪洋,不像爱琴海那样,小岛、港湾密布,便于频繁交流。所以,这样一个大的封闭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封建集权的大帝国,也造成了地域分割的普遍的自给自足的农业小生产。所以,在中国,皇帝的观念、家族的观念,自然就比较发达,而自我观念难以舒展。&&&&杨晓华:按照先生的思想逻辑去推论,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就会非常深刻。因为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意味着几千年来中国人第一次较为彻底地投入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张世英:我们讨论主体性自我的发展状况、东西方差异,背后就有经济问题、生产方式问题。中国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制约着中国人自我观念的成长和壮大,而主体观念的进步和提升,看来不仅仅是人的精神、文化的需要,也是经济权利的诉求和表达。&&&&五四运动输入西方近代建立在“主-客”思维方式基础上的“主体性”精神,以“民主”和“科学”精神,突破双重罗网,一是封建社会群体的三纲五常的罗网,一是作为自然整体的“天”的罗网,闪现了一点主体的解放,可视为是“东方睡狮”的如梦初醒,“中国式的文艺复兴”。但是中国的“五四运动”晚于西方文艺复兴数百年,步履缓慢,频遭阻断。几千年来缺乏独立自我,盲从外在权威的意识太根深蒂固了,五四精神有待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改革开放,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人的主体性,得到越来越强劲的生产力手段(如网络技术)和生产方式(如市场体制)的支撑和充实,其独立性和创造性将不断增强,最终实现中华精神在更高境界上的觉醒和成熟,这将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杨晓华:如此看来,先生对中华文化的复兴是充满信心的。可否简略描述您心中的中华文明的气象和格局?&&&&张世英:我对中华文化的前途是乐观的。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中国已经和世界不可分割地连为一体。中西文明在本质上是互通的,无非是步伐上,速度上不一样。中西文明的终极价值提炼到最后,是可以互相映辉、互相补充的。&&&&我强调中西互补。西方人过分强调自我,变成犹太裔法国籍学者莱维纳斯所说的“自我专制主义”,后现代哲学对这种自我膨胀的个人主义、“主客二分”思想给与了深刻批判,因此西方人应该学学中国的万物一体观。中国在长期历史中过于压制自我,需要向西方学习,强调自我,张扬自我,但不只是尊重我的自我——这就走上了“主客二分”的老路,还应该尊重他人的自我,这样是新的“天人合一”。&&&&中国的前途是光明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必然是文化的复兴和创造性人格的复兴,必然伴随着“东方睡狮”主体性自我的伟大觉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唯心主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