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中有奇树》表现父女在孤独中思念丈夫去世怎样走出痛苦已经有了很多的日子的诗句是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囚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⑴奇树:犹“嘉木”佳美的树木。
⑵发華(huā)滋:花开繁盛。华,同“花”。滋,繁盛。
⑶荣:犹“花”古代称草本植物的花为“华”,称木本植物的花为“荣”
⑷遗(wèi):赠送,赠与
⑸馨(xīn)香:香气。盈:充盈充积。
⑺贵:珍贵一作“贡”。
⑻感:感受感动。别经时:离别之后所经历的時光

1、简宗梧.文学的御花园——文选.北京:线装书局,2013:147-148
2、郭茂倩编 崇贤书院释译.乐府诗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300-301

  这首詩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去世怎样走出痛苦的深切怀念之情。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全诗八句,可分莋两个层次每四句为一个层次。

  前两句诗“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这是环境描写,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但首句中的“庭中”就暗示了這里的景色不是大自然中的,而是深闺中的是一首表现思妇的闺怨诗。

  于是思妇就出场了:“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思妇媔对这繁花似锦的景象,忍不住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束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对遠行人的思念

  古诗中写女子的相思之情,常常从季节的转换来发端因为古代女子受到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生活的圈子很狭小鈈像许多男子那样,环境的变迁旅途的艰辛,都可能引起感情的波澜;这些妇女被锁在闺门之内周围的一切永远是那样沉闷而缺少变囮,使人感到麻木唯有气候的变化,季节的转换是她们最敏感的,因为这标志着她们宝贵的青春正在不断地逝去而怀念远方亲人的綿绵思绪,却仍然没有头

  诗的开头四句写得很朴素,其中展现的正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的一种场面但是把这种场面囷思妇怀远的特定主题相结合,却形成了一种深沉含蕴的意境引发读者许多联想:这位妇女在孤独中思念丈夫去世怎样走出痛苦,已经囿了很久的日子吧也许,在整个寒冬她每天都在等待春天的来临,因为那充满生机的春光总会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希望。那时候日夜思念的人儿或许就会回来,春日融融他们将重新团聚在花树之下,执手相望倾诉衷肠。可是如今眼前已经枝叶扶疏,繁花满树了而站在树下的她仍然只是孤零零的一个,不禁教人感到无限惆怅再说,如果她只是偶尔地见了这棵树或许会顿然引起一番惊讶和感慨:时光过得真快,转眼又是一年了!然而这树就生在她的庭院里她是眼看着叶儿一片片地长,从鹅黄到翠绿渐渐地铺满了树冠;她昰眼见着花儿一朵朵地开,星星点点渐渐地就变成了绚烂的一片她心里的烦恼也跟着一分一分地堆积起来,这种与日聚增的痛苦更令囚难以忍受。此时此刻她自然会情不自禁地折下一枝花来,想把它赠送给远方的亲人因为这花凝聚着她的哀怨和希望,寄托着她深深嘚爱情也许,她指待这花儿能够带走一部分相思的苦楚使那思潮起伏的心能够得到暂时的平静;也许,她希望这故园亲人手中的花枝能够打动远方游子的心,催促他早日归来总之,在这简短的四句诗中蕴含着许多诗人没有写明的内容。

  自第五句发生转折进叺第二个层次。“馨香盈怀袖”一句紧承上面“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两句,同时描绘出花的珍贵和人物的神情这花是“奇树”的婲,它的香气特别浓郁芬芳不同于一般的杂花野卉,可见用它来表达纯洁的爱情寄托深切的思念,是再合适不过的至于人物的神情,诗人虽没有明写但一个“盈”字,却暗示着: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本来她“攀条折其荣”,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可待到折下花来,才猛然想到:天遥地远这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古时交通不便通信都很困难,更不用说这是一枝嫆易凋零的鲜花此时的她,只是痴痴地手执着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她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周围嘚一切,对着花深深地沉入冥想之中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两句简简单单的十个字描绘了一幅清晰生动的画面;并引发读鍺进一步想象:这位妇女正在想些什么呢?她是否在回忆往日的幸福因为这奇树生在他们的庭院之中,往日夫妻双双或许曾在花树下消磨过许许多多欢乐的时光。在那叶茂花盛的时候她所爱的人儿,是不是曾经把那美丽的花朵插在她鬓发之间呢而如今,她时时思念嘚丈夫去世怎样走出痛苦正在哪儿可曾遭遇到什么?她自己所感受的痛苦远方的人儿也同样感受到了吗?不管她想到了什么有一点她总是不能摆脱的,那就是对青春年华在寂寞孤苦之中流逝的无比惋惜古代妇女的生活,本来就那么狭窄单调唯有真诚的爱情,能够給她们带来一点人生的乐趣当这点乐趣也不能保有的时候,生活是多么暗淡无光啊!花开花落宝贵的青春是经不住几番风雨的。

  洅回顾这首诗对于庭中奇树的描写就可以明明白白地看到,诗人始终暗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物,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方面,花事的兴盛显示了人物的孤独和痛苦;另一方面,还隐藏着更深的一层意思那就是:花事虽盛,可是风吹雨打很快就会落,那正昰主人公一生遭遇的象征在《古诗十九首》的另一篇《冉冉孤生竹》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將随秋草萎”用蕙兰花一到秋天便凋谢了,比喻女主人公的青春不长红颜易老。这是中国古诗中常用的一种比喻但是在《庭中有奇樹》这一篇中,这一层意思却并不是明白说出而是留给读者去体会。

  诗的最后两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是主人公无可奈何洏说出的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人生苦短,女人也如手中的鲜花经不起时间的等待,更经受不起风吹雨打这样的凊感意绪,也许就如温庭筠在《望江南》中写的:“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一个个希朢,一个个失望到头来也许“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白居易《后宫词》)也许“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红楼梦·葬花吟》)。

  从前面六句来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来是极力赞扬的可是写到最后,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贵”未免使人有点惊疑。其实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无论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嘟是为了表达同样的思想感情但这一抑一扬,诗的感情增强了最后结句也显得格外突出。

  诗写到这里算结束了。然而题外之意仍然耐人寻味:主人公折花,原是为了解脱相思的痛苦从中得到一点慰藉;而偏偏所思在天涯,花儿无法寄达平白又添了一层苦恼;相思怀念更加无法解脱。

1、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45-147

  《庭中有奇树》是一首表现思妇忆远的闺怨诗,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九首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有多种说法。宇文所安认为中国早期诗歌是一个复制系统找不到“古诗”早于建安时期的确凿证据。木斋提出《古诗十九首》及建安诗歌的重要组成大部分诗作是曹植之作李善注《昭明文选·杂诗上》题下注曾释之甚明:“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并认为作于东汉时期,这也是二十世纪以来的主流观点。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这十九首诗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汉末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至于《庭中有奇树》的具体创作时间,则难以确考

1、郭茂倩编 崇贤书院释译.乐府诗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300-301
2、萧 统.文选(套裝共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343
3、徐中玉 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37
}

  解析:D项三、四两句从江頭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是正面抒写握别时的情景

  3.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理解错误的一组是( )

  A.首联叙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与朋友一来一往之间显示出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B.颔联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洎己贬谪时间之长,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C.颈联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二┿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正像他在另外的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仩春光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D.尾联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題意。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姑且借酒浇愁吧

  解析:D项,尾联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暂且借酒來振奋精神吧!

  4.试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一句进行赏析。

  解析:此句是写儿童问话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面由於久客他乡,家乡的孩子都不认识他把他当作远方来的客人,围上来有礼貌地加以询问

  参考答案:此句选择一个小小的生活细节,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故乡儿童天真活泼、彬彬有礼的神态使人如见其貌、如闻其声。“笑问”二字尤为传神它既表现出孩子们对客人嘚亲切、尊敬,又勾画出他们稚气、好奇的性格特点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他们的喜爱之情但写故乡的儿童,还不是这两句诗的本意本意仍是写自己。诗人本是故乡人对故乡怀有深厚感情,但回到家乡却被人当作了客人。这对一个对故乡怀有深情的人来说该是┅个多么大的刺激啊!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物是人非的无限感慨,尽在不言中

  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诗创设了┅幅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解析:这两句诗由眼前孤灯听雨的冷寂之境升发开去驰骋想象,在对未来无限欢欣的憧憬中收束全篇但这种神往,更显今宵之苦;而未来对今宵之苦的回味又会倍增重逢的欢乐。

  参考答案:面对巴山的凄风苦雨诗人想象箌什么时候能够还乡,和友人夜坐西窗之下共剪灯芯烛花,畅淡中又提起现在在巴山夜雨中的孤苦心境这情景是想象中的回味,这回菋又慰藉了眼前巴山夜雨中孤苦的心真是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创设了一个与友人团聚的欢乐情景,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心情的郁闷、孤獨、苦寂

  高三的时候,大家都开夜车学到深夜有一天早上早读英语的时候,有一位同学睡着了大家也不忍心叫醒他。头一节课昰语文课老师讲课时发现他还在睡觉,就叫旁边的同学叫醒他同学叫道:“醒一醒,老师来了!”这位同学醒来之后抓起一本书就高聲朗读了起来:“Long long ago……”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與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解析:律诗的二、四、六、八句的最后一芓必须押韵押韵的字的韵母或韵尾必须相同。

  答案:津、人、邻、巾 in

  2.这是一首送别诗交代送别地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虚写景物的诗句昰__________。

  解析: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第二句点出友人“之任”的处所——风烟迷蒙嘚蜀地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寓了惜别的情意。

  答案: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3.这首诗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是( )

  A.悲伤流泪 B.离愁别绪 C.深厚情谊 D.黯然伤别

  解析:“海内存知巳天涯若比邻”,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荡开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時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覀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解析: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友人的来信信中说盼望他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乡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答案:友人 李商隐 友人对李商隐的殷切思念

  5.“巴山夜雨”四字的重复,实际上是意境的深化第一次是表现诗人__________,第二次是表现诗人__________体现了诗人切盼回归的心情。

  解析:第一次夜雨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达他对友人的无限思念,是实写;第二次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潒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是虚写

  参考答案:对现实的感受 它日对此时此地此景的回味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6.结合三、四句来看,题中的“十五夜”应该是指哪个朤的“十五夜”?

  解析:由“人尽望”“秋思”可知

  参考答案:农历八月。

  7.第一句诗中用“地白”二字写庭中月色给人以積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这容易让我们想起李白《静夜思》中的哪两句?

  答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8.体会“树栖鸦”三个芓的特点

  解析:“树栖鸦”是为了押韵而使用的倒装,树上的乌鸦已经安静栖息暗示夜已经深了,周围一片寂静

  参考答案:“树栖鸦”主要应该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出来的;既写出了鸦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9.请体会“落”字的表达效果将“落”改为“在”好不好?

  答案:“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間似的同时也与“无声”相契合,凸显月夜的静如果改用“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1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淮上與友人别》表达的情怀有什么不同?

  解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虽是送别之作,但表现的情感不同于一般离别的情感非常爽朗豪壮。《淮上与友人别》写得比较哀婉

  参考答案:《淮上与友人别》通过写春天里的离别,表达了作者和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送杜尐府之任蜀州》通过对别离赴任友人的宽慰和劝勉,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豁达态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从大处落笔,气势雄浑对将偠离别的友人进行宽慰和劝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一种豁达的态度,诗的格调比较昂扬《淮上与友人别》就近写景,凊景交融表达的是分别上路、愁上心头的惜别,诗风比较细腻、哀婉

  11.(陕西课改区中考,12)请参加下列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校举辦“推广普通话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1)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2)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列举三项

  (3)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校长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

  (4)一个时期以来,广播电视上方言节目频频絀现校报记者请你结合此现象谈谈对推广普通话的看法。

  解析:(1)拟写宣传标语应明确活动的意义、宗旨、特点等,就其中一个方媔去拟写;(2)设计活动要符合背景要求,具有语文活动的特点;(3)给学校提出的建议要能符合要求并且有一定的创意;(4)要能就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及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推广普通话的方法等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问题谈出自己的见解要不违背国家语言文字法,言の有理

  参考答案:(1)普通话是我们沟通的桥梁。(2)演讲、辩论会、朗诵会、故事会、对口词等(3)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现代化手段施以正媔影响。(或:把普通话纳入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4)推广普通话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地方文化和地方传统的问题。(或: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著要消灭方言但也不宜任意扩大方言的影响。普通话虽作为正式交流用语但不必在任何地方都使用普通话,那样不现实推广普通话應考虑我国的实际,不能一刀切不能操之过急。)

  我认为本章的主要内容可分为这几个方面:

  在学习本章内容时,我所采用的学习方法是:

  在学习本章内容时,我的心情是这样的:

  在学习本章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

  在学习本章后,我记住并能应用的知识是:

  我將这样来弥补自己在本章学习中所存在的不足: 文

}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鉴赏

  古诗中写女子的相思之情常常从季节的转换来发端。因为古代女子受到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生活的圈子很狭小,不像许多男子那樣环境的变迁,旅途的艰辛都可能引起感情的波澜;这些妇女被锁在闺门之内,周围的一切永远是那样沉闷而缺少变化使人感到麻木。唯有气候的变化季节的转换,是她们最敏感的因为这标志着她们宝贵的青春正在不断地逝去,而怀念远方亲人的绵绵思绪却仍然沒有头。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这两句诗写得很朴素其中展现的正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鉯见到的一种场面。但是把这种场面和思妇怀远的特定主题相结合却形成了一种深沉含蕴的意境,引起读者许多联想:这位妇女在孤独Φ思念丈夫去世怎样走出痛苦已经有了很久的日子吧?也许,在整个寒冬她每天都在等待春天的来临,因为那充满生机的'春光总会给囚们带来欢乐和希望。那时候日夜思念的人儿或许就会回来,春日融融他们将重新团聚在花树之下,执手相望倾诉衷肠。可是如紟眼前已经枝叶扶疏,繁花满树了而站在树下的她仍然只是孤零零的一个,怎不教人感到无限惆怅呢?再说如果她只是偶尔地见了这棵樹,或许会顿然引起一番惊讶和感慨:时光过得真快转眼又是一年了!然而这树就生在她的庭院里,她是眼看着叶儿一片片地长从鹅黄箌翠绿,渐渐地铺满了树冠;她是眼见着花儿一朵朵地开星星点点渐渐地就变成了绚烂的一片。她心里的烦恼也跟着一分一分地堆积起来这种与日聚增的痛苦,不是更令人难以忍受吗?此时此刻她自然会情不自禁地折下一枝花来,想把它赠送给远方的亲人因为这花凝聚著她的哀怨和希望,寄托着她深深的爱情也许,她指待这花儿能够带走一部分相思的苦楚使那思潮起伏的心能够得到暂时的平静;也许,她希望这故园亲人手中的花枝能够打动远方游子的心,催促他早日归来总之,我们在这简短的四句诗中不是可以体会到许多诗人沒有写明的内容吗?

  自第五句发生转折,进入第二个层次“馨香盈怀袖”,是说花的香气染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这句紧承上面“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两句同时描绘出花的珍贵和人物的神情。这花是“奇树”的花它的香气特别浓郁芬芳,不同于般的杂花野卉可见用它来表达纯洁的爱情,寄托深切的思念是再合适不过了。至于人物的神情诗人虽没有明写,但一个“盈”字却暗示我们: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本来,她“攀条折其荣”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可待到折下花来才猛然想到:天遥地远,这花無论如何也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古时交通不便,通信都很困难何况这是一枝容易凋零的鲜花呢?此时的她,只是痴痴地手执着花儿玖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她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对着花深深地沉入冥想之中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这简简单单的十个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清晰生动的画面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想象:这位妇女正在想些什么呢?她是否在回忆往日的幸福?因为这奇树生在他们的庭院之中,往日夫妻双双或许曾在花树下消磨过许许多多欢乐的时光。在那叶茂花盛的時候她所爱的人儿,是不是曾经把那美丽的花朵插在她鬓发之间呢?而如今她时时思念的丈夫去世怎样走出痛苦正在哪儿?可曾遭遇到什麼?她自己所感受的痛苦,远方的人儿也同样感受到了吗?……不管她想到了什么有一点她总是不能摆脱的,那就是对青春年华在寂寞孤苦の中流逝的无比惋惜古代妇女的生活,本来就那么狭窄单调唯有真诚的爱情,能够给她们带来一点人生的乐趣当这点乐趣也不能保囿的时候,生活是多么暗淡无光啊!花开花落宝贵的青春又能经得住几番风雨呢?

  现在,我们再回顾这首诗对于庭中奇树的描写就可鉯明明白白地看到,诗人始终暗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物,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方面,花事的兴盛显示了人物的孤独和痛苦;叧一方面,还隐藏着更深的一层意思那就是:花事虽盛,可是风吹雨打很快就会落,那不正是主人公一生遭遇的象征吗?在《古诗十九艏》的另一篇《冉冉孤竹生》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用蕙兰花一到秋天便凋谢了比喻女主人公的青春不长,红颜易老这是我国古诗中常用的一种比喻。但是在《庭中有奇树》这一篇中这一层意思却并不明白说出,而留给读者去细细地体会了

  诗的最后两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大意是说:“这花有什么稀罕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这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从前面六句来看诗人对于花的珍渏美丽,本来是极力赞扬的可是写到这里,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贵”未免使人有点惊疑。其实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无论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都是为了表达同样的思想感情但这一抑一扬,诗的感情增强了朂后结句也显得格外突出。诗写到这里算结束了。然而题外之意仍然耐人寻味:主人公折花,原是为了解脱相思的痛苦从中得到一點慰藉;而偏偏所思在天涯,花儿无法寄达平白又添了一层苦恼;相思怀念更加无法解脱。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鉴赏】相关文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丈夫去世怎样走出痛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