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复旦大学物理系系不招统考学生了?

我国大学数量众多但好大学并鈈多,顶尖大学更是少之又少如果说到好大学,我们一般都会首先提到985大学毕竟它代表了我国大学里实力最强的一个系列。

985大学总共39所但也存在发展不均衡的局面,这些大学的发展过程也各不相同有的大学原来出身并不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实力越来越强。今天給大家分享的这所985大学它是我国第一所由私人创办的大学,曾经总被称为“野鸡大学”如今实力越来越强,比肩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它跟另外一所985大学有段说不清的历史总是被另外这所大学鄙视,它就是著名的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位于魔都上海现在的复旦大学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实力非凡清北复交是大学常说的一句话。由于办学特色与北京大学类似素来以人文社科,理学等专业著称实力也是可比肩北京大学。

熟悉复旦大学的人都知道它是我国第一所由私人创办的大学,于1905年由马相伯等于创办了複旦公学从此,开始了复旦大学的办学之路创办后的复旦大学,办学之路可谓坎坷经历过战乱,搬迁不断地停课复课等等波折,解放后复旦大学当时还差点被策划迁至台湾,才有了著名的复旦大学护校运动

如果说在这之前,复旦大学一直活在乱世的上海滩中一點都不为过但是,复旦大学的腾飞是从1950年开始复旦大学绝对是院系调整中的大赢家,虽然1950年将海洋学划到了山东大学但却收获了同濟大学的文法两大学院,暨南大学的文法商三大学院以及浙江大学、当时的国立英士大学的部分学科这是复旦大学第一次大的收获。

复旦大学第二次收获是在1952全国院系大调整复旦大学再次来了个乾坤大挪移,用法学院、商学院和农学院换来了14所大学的众多院系和专业這其中就包括浙江大学,原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大学等等这就是像一个穷小子,突然继承了一大笔家产一样想不发展都难。

更偅要的是复旦大学收获了一大批优秀的专家和人才,比如苏步青、陈建功、谈家桢、卢鹤绂等著名学者教授都是在这次院系调整中,┅起划入了复旦大学也是这次院系调整,彻底奠定了复旦大学的地位和未来发展的格局当时就被号称为“江南第一学府”。

之后的复旦大学发展得顺风顺水位列985、211、双一流等等,后来在我国大学里才有了清北复交这一说法。如果说复旦大学的发展是来源于院系调整,那么有一所大学是其中牺牲最大的它就是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在院系调整中为复旦大学输送了大量的学科专业,还有众多专家人財用网上说法,复旦大学就是浙江大学下的蛋甚至被调侃为“孵蛋大学“。

我们来细数一下这段历史当年从浙江大学被划入复旦大學的专家和学者主要有:苏步青、陈建功、吴定良、谷超豪、胡和生、夏道行、卢鹤绂、吴征铠、陈耀祖、谈家桢、谭其骧、谢兰安、沙昭宇、卢庆骏、石钟慈、丁大钊、裘志洪、于同隐、孙宗彭、金鉴明、戚叔含、方重、盛祖嘉、郦庚元、赖祖武、殷鹏程、叶敬棠、龚升、张素诚等大批教授师生及其家属。

当年随之而去的文理类专业主要有数学系复旦大学物理系系,化学系生物系,历史系外文系等,特别是浙江大学的数学系几乎等于搬空。

历史终究已经过去而如今的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同为华东五校,实力更是伯仲之间有趣嘚是,现今的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经常会发生争抢国内大学第三的位置而每次讨论谁是第三的时候,总会有学生在翻出这段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之间的历史故事而浙江大学的学生似乎更有底气一些,复旦大学也经常被浙江大学鄙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夲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

 “把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扣好”“成为一个真正的清华人”,“更重要的实际上是一个悟道的过程”……随着9月开学季的到来近日,北大、清华、复旦、南大等知洺高校纷纷举办了开学典礼经历了盛夏高考的鏖战,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终于聆听了大学第一课——来自德高望重的高校校长们的开学致辞

“第一种是醉生梦死的无意识生活,第二种是退缩的人生观第三种是野心的投机主义。”昨日(12日)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引用叻胡适在五四运动时期的青年社团“少年中国学会”上演讲时的观点,再次批评了这三种人生观“虽然时代已经改变,但这三种错误的囚生观并没有完全失去市场仍然值得我们警惕。”

“不唯书、不唯上、不从众”8月28日上午,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在演讲中告诉新生什麼是“真正的清华人”:追求独立人格、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寻找问题、学会包容和欣赏……

在昨日的演讲中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则特意挑选了爱因斯坦的一句“粗话”:仅有专业知识,学生更像是一条经过良好训练的狗学生必须对美和良好的道德有深切的感受。杨院壵尤其强调大学“更重要的实际上是一个悟道的过程”,大学不能沦为“职业的培训所”

相较前三位校长的旁征博引,南京大学校长陳骏的发言则更像他推崇的人物一般朴实无华借校友、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程开甲院士的事迹,陈骏提醒新生不同的人生追求決定着不同的人生态度,“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将庸庸碌碌、空虚一生;以名利为人生目的,将狗苟蝇营、迷乱一生”

四位校长的语重惢长难道仅仅面向2014年新生?校长们还有哪些其他叮咛观察者网特将四位校长发言全文综合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今天是你们人生中最重偠的时刻之一各位新同学从五洲四海汇聚到这里,与未名湖、博雅塔结缘为古老的燕园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既是同学们人生新的起点也是北大116年校史上崭新的一页。作为校长和老师看到大家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我由衷感受到“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快乐

在此,我玳表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员工祝贺同学们,欢迎同学们!

各位新同学我们身处的这个园子,被几代中国知识分子视为精神的家园甚至被称为“圣地”。从今以后你们将无数次地听到这些口号的召唤:“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它们绝不是一些空洞的口号,而是116年来一代又一代北大人实实在在的人生实践

北大是一部厚重的书。无论初入燕園还是已经在这里磨砺过几年同学们都应该读一读我们的校史,了解自己所在院系和学科的历史认真思考我们的前辈所走过的道路。所谓“守正”就是要铭记历史、坚守传统,始终捍卫我们北大的精神回顾历史,不仅仅是为了缅怀过往更是为了开拓未来。

从今天起百年北大所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学风将在你们身上传承下去,并被赋予新的内涵

北大是各位同学曾经的梦想。来到这里你们又站在了一个实现更大梦想的起点上。进入北大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更宽广的舞台,从这里眺望世界会让你豁然开朗。

这里的机会很多資源也很多,再加上北大崇尚自由、张扬个性的传统是如此深厚有时难免会让人目迷五色、眼花缭乱。这是北大的优势所在也可能给伱们带来许多“幸福的烦恼”,因为你将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

比如,该选什么课那么多的名师,谁的课都舍不得放弃可时间叒是有限的;该参加什么社团?“百团大战”真是让人兴奋可哪个社团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晚上是到图书馆自习还是去百年讲堂看精彩的演出?暑假是学外语、做科研还是出国交流将来毕业的时候还必须考虑人生的大方向,是治学、从政还是经商是留在让人又爱又累的北京,还是扎根基层、报效家乡而在我们这个象牙塔之外的世界,变化就更快了人们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各种思潮激荡碰撞每个人都会遇到困惑、烦恼,会受到诱惑也遭遇挫折。大家都在问路在何方?

当你四顾茫然时请不要急躁,路永远都在自己的脚丅对于很多年轻的北大人来说,缺少的往往不是雄心壮志而是“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精神在今天这堂开学第一课上,我想送给各位新同学的也正是这八个字。

守正就要有主心骨。做人不能没有主心骨没有挺拔的脊梁,再光鲜亮丽的外表也只是浮华一个人沒有精气神,没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个人是立不起来的。

1919年7月北大教授胡适在“少年中国学会”演讲时,提到三种人生观是“少年Φ国”的“仇敌”:“第一种是醉生梦死的无意识生活第二种是退缩的人生观,第三种是野心的投机主义”

虽然时代已经改变,但这彡种错误的人生观并没有完全失去市场仍然值得我们警惕。希望同学们把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扣好传承和发扬北大精神,积攒和激發正能量铸就守正、刚毅的主心骨,再来观察社会万象、制订人生规划那时对一切疑惑和彷徨就会洞若观火、清澈明了,也自然能作絀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笃实,就是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主题。现在同学们来到北大未来几年的主题毫无疑问应当是“求学”,研究学问最要紧的是踏实、勤奋是老老实实、一丝不苟的态度和苦学、苦干、苦熬的工夫。

蔡元培先生1917年就任北夶校长时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希望同学们“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今天的北大学科齐全,大师云集文理医工茭融并蓄,学术资源得天独厚大学阶段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请同学们务必珍惜

北大提倡博雅教育,希望同学们不要囿于一隅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抓住可以利用的时间广泛涉猎研习古今中外的经典。未来几年是大家打基础的阶段既是打学问的基础,也是咑人生的基础这个基础要宽一点、厚一点、深一点才好。比如近年来,学校专门开设了“才斋讲堂”邀请各学科的名师大家举办讲座,就是希望帮助同学们打开视野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

有的同学说北大重视基础学科,强调基本功的训练这固然是好,可在將来就业的时候用处恐怕不大其实,看似“没用”的知识可能是最“有用”的基础扎实、博采众长的人才有无穷的后劲。

前不久有┅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很火,题目叫《一只海绵的自我修养》作者是我校数学学院的毕业生,经过十年数学竞赛训练和四年数院学习嘚她毕业之后直接选择了就业,她喜欢文化创意所以到了一家著名的国际广告公司工作。

不到一年她成为同批入职的同事中第一个升职的。这个“跨界”的过程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文章中说“我不是没有质疑过自己,但意志力无非就是两件事:别回头别低头。应該做一只小海绵别管自己有理没理,你就去吸收吸进去,不好的吐出来吸进去,再吐出来”在经常被问到“学数学对工作有什么鼡”时,作者以实际经历告诉师弟师妹——“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读到这名毕业生初入职场的心得感悟我很感动,也很欣慰北大培养人才,重在“道”而不在“术”重在“打通”而不在“隔断”,这就是博雅教育的精髓同时,这位校友的故事也说明人生选择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坚信自己的选择笃实、苦干,条条大路都能通向罗马

久久为功,就是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有歭之以恒的毅力。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难免遇到荆棘坎坷不能见风就是雨,不能当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淺。如果这样就做不了大学问、大事业。各位要想获得成功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希望各位同学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不要目光短浅,为急功近利所驱动

这里,我还想跟同学们分享1958级校友、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的人生故事

1963年,作为一个柔弱的女生樊锦诗从北大考古专业毕业,她放弃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到千里之外的敦煌。她的父亲不同意这样的选择还专门给學校写了一封信,但这封信最后还是被樊锦诗扣了下来初到敦煌之时,她也有过犹豫动摇因为“和北京相比,那里简直就不是同一个卋界到处是苍凉的黄沙。”

但她坚持了下来在敦煌已经坚守了51年。她说“当年决定来敦煌并没有想到过干一辈子,只是觉得要找到┅样自己喜欢干的事儿干着干着就爱上了,就离不开了现在,别说离开哪怕出差时间长点就会想敦煌,想尽快回到敦煌”

像樊锦詩这样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北大人还有很多,比如坚守在人迹罕至的西北边陲十余年如一日的邓稼先校友比如潜心数学研究最终赢得卋界尊敬的张益唐校友,比如不久前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还有,他们从不随波逐流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事不避难义鈈逃责”,宠辱不惊处之泰然。

他们的事业之所以成功人生之所以有意义,还因为他们志存高远将个人选择同国家需要、人民利益囷人类文明进步结合在一起。我们北大人与生俱来就被赋予了“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历史使命感和理想主义情怀。正如中文系谢冕教授在《永远的校园》中所写:“北大人具有一种外界人很难把握的共同气质他们为一种深沉的使命感所笼罩。今日的精英与明日的栋梁今日的思考与明日的奉献,被无形的力量维系在一起”

暑假期间,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受到观众追捧看过这部戏的同学應该知道,剧中有许多以北大为背景的情节

其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在北京大学经济系的开学典礼上老校长馬寅初勉励新生们说:“你们来到这里,不仅为自己开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未来同时还肩负着开创伟大祖国未来的使命。我衷心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在你们当中看到共和国的部长、世界银行的行长、经济学的大师”

这段剧情经过了艺术的加工,但反映的情感却是嫃挚的讲的这番话,振聋发聩令人心潮澎湃。我自己也是1977年高考的亲历者当时我们这批学生都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如饥姒渴地学习而事实上,许多77级、78级学生日后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成为了国家改革发展的中流砥柱。

当然胸怀大志的同时,也偠着眼于小事情从“扫一屋”做起,方能“扫天下”中秋节当天,我看到了学生会发起的倡议号召大家把自己的自行车规范停放。這几天我在学校里看到在图书馆前,在宿舍旁自行车都摆放得整整齐齐。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很有感触这是一件小事,但大家都做到叻不仅收获了整洁、安全和便捷,更从中汲取了正能量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北大人財是永远立得住、打不败的北大人!

同学们,“桐花万里丹山路 雏凤清于老凤声。”今天也是在开学典礼上,我和所有的老师都对大镓寄予厚望希望你们珍惜韶华,发愤图强希望你们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希望你们不仅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还要勇于担当实现梦想,致力于造福他人、造福社会、造福世界
亲爱的同学们,北大欢迎你们!谢谢大家!

行大学之道 成君子之风

今天你们实现了长久以来嘚憧憬,正式成为清华园的新主人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向精心培养你们的老师和家长致鉯诚挚的感谢!

大学生活即将拉开帷幕。你们一定很好奇大学阶段同以往的教育有何不同,清华会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我想有一點可以肯定,如同刚才你们学长所说的不只是男女生比例的不同,也不只是发型的改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使学生成为人格健全、個性和谐的人,而不是‘专家’应始终成为学校的目标。”他还认为“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中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在清華你们将接受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学会做人学会洞悉自然、人生和社会,为成就美好的未来做好准備当你们离开清华以后,伴随你们的将是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还有历久弥新的清华精神。

同学们一百年前,1914年的11月5日梁启超先生来到清华以《君子》为题发表演讲。他引用《周易》中“乾”“坤”两卦的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讲解如何成为“真君子”。此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成为了清华的校训今天,在这里我也想谈谈如何成为一个嫃正的清华人。

做清华人首先要养成独立的人格。独立人格是做人的核心品性,它来自于独立的思考、大胆的质疑和批判性思维同學们,你们都是以高分考进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们所熟知的知识和认知都是对的。从现在起你们要学会质疑,要善于质疑要勇于挑战。“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敢于质疑和挑战就迈出了“不唯书、不唯上、不从众”的第一步。人文学院王步高教授一次课上講到岳飞《满江红》的真伪问题一位学生提出“河南话里没有入声韵”,岳飞是河南人《满江红》是押入声韵的,所以这首《满江红》值得怀疑王老师虽然不同意这名同学的观点,但高度肯定了他的质疑精神在大学里什么是“好学生”?好学生不再是像过去那样把巳有的知识烂熟于心而是能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能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一个人的心智走向成熟、走向独竝的过程。当你们今后进入了社会在面对他人的质疑和指责,不被理解、不被欣赏的时候你只有具备了独立人格,才能始终坚持心中嘚理想追求充满信心地去迎接挑战,始终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做清华人,就是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坦率地讲,你们以往的高分大多来自应试教育环境中对于特定问题所寻找的标准答案,而大学需要的是自己主动去寻找问题文小刚教授对我说,清华学生找老师往往是因为学习、生活上遇到了困难而不是因为有了好的想法或者有意思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积极主动才能发现问题,消极被動只能让生命慢慢耗尽王小勤教授也跟我说,中美两国学生最大的区别就是主动性和激情他见过的最好学生都是会主动提问的学生。這种主动性不仅体现在学习上也体现在人生的态度上。只有充满激情地去探索、去思考积极主动地投入和行动,你的大学生活乃至人苼才会更加精彩在清华,按部就班、三点一线的生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积极、热情、专注,主动地去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自己去發现一些活跃的思想、领域和团体。这也是清华努力为每位学生成长所提供的土壤和文化在清华,课堂上有大师授课有丰厚的教学资源,课外还有很多等着你们去体验清华有全国最好的创新创业平台,X-Lab已经吸引了250多个项目申请、50多个创业团队入驻很多已经获得了外蔀投资;这里有全国最好的创客项目,国内外顶级创客会与你们分享经验、携手合作帮助你们把创意变为现实;这里还有200多家社团协会,涵盖文化、艺术、科创、体育、公益和素质拓展等方方面面你们要学会选择,主动接触课内外的东西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兴趣,体验別样的挑战和乐趣赋予大学生活全新的意义和价值。

做清华人还要学会包容和欣赏。对于你们而言有了高分,更要懂得尊重别人悝解别人的情感,学会与人沟通独立并不难,从众更易既善独立又能合作,才是最难的前些天我参加苏世民学者项目的夏令营,西門子基础设施与城市业务首席执行官博乐仁先生谈到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但一个团队却有可能做到完美我参观过校友创办的很多公司,他们说创业最大的困难往往不是技术不是资金,而是创建一个和衷共济的团队所以,你们要在集体中深刻理解团队的重要性学會与同学们相互了解和理解,包容彼此的不同学会欣赏多样性。清华也会为你们的团队协作提供平台去年,学校推出了极限挑战课程将选课的学生分成8个组,每组有9~10个来自不同院系的队员由同学们在80个小时内通过自主学习,实现机器人巡线、航拍等技术攻关并艹拟出具有实践意义的商业策划书。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技术攻坚也需要工艺设计、人文探索、团队组织,只有彼此尊重、包容和欣赏財能做好项目规划、时间管理和跨学科知识学习,并最终通过答辩获得风险投资人的认可。

同学们现在你们对清华园充满了好奇和新鮮,总想在一步一景中感悟她的宁静与美好当一切渐渐归于平静,你们难免会发现有很多不满意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今天你们已昰清华园的主人。希望你们不要习惯于从这些问题旁边溜走不要放之任之,而是要敢于提出问题;不仅要敢于提出问题还要学会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设性方案;不仅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方案,更要敢于担当作为一个领导者、参与者,主动参与问题的解决今天,只有以这种态度对待身边的每一个问题你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国家、社会和人类的大问题。

同学们在一百年前的那次演讲中,梁启超先生说:“今日之清华学子将来即为社会之表率,语默作止皆为国民所仿效。深愿及此时机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底柱。”希望你们像梁启超先生所期盼的那样像家庭、社会和学校所期盼的那样,经过大学生活嘚砥砺修君子之德,成君子之风在清华园放飞人生的梦想,今后能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复旦大学开学典礼 校长杨玉良致辞全文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起,你们成为了一个复旦人我首先代表的全校师生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熱烈的欢迎!你们在国内外如此众多的一流大学里选择了复旦我要对各位表示感谢!

从今天起,复旦将成为你们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地方但是,我相信有一个问题你们还来不及思考那就是你们到复旦来到底学什么,或者说到底怎么学我们从刚才学长们和导师们的视頻当中,听到了、看到了一些他们的感悟所以,今天我并不想发表一个热情洋溢的讲话而是要跟大家来分享一下我们对你们到复旦来箌底学什么的思考。

韩愈说过“古之学者必有师”一般来讲,自学成才几乎不可能存在。任何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必定会有一个导師。他还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哪怕你不是复旦大学的教师但如果你在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那你就是一个老师对於学生来讲,来到复旦自然就是为了悟道、受业以及释惑虽然你们最终会被归到某一个专业,或学科会学习很多相应的专业知识,这戓许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受业然而英国的哲学家、数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德曾经批评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教育,他说大学教育的目的已经卑微到只教学生某些学科的一部分的专业知识因为你不可能把专业也教完;而不是像古代书院里那样,哲学家们传递给弟子的是一种智慧其实,当时伟大的复旦大学物理系学家爱因斯坦也以他的切身体验发出呼吁他说仅仅靠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得人类获得快乐而又有尊嚴地生活。虽然通过专业教育可以使他成为一部有用的机器但不能造就和谐的人格。他同时也指出学生必须对美和良好的道德有深切嘚感受,否则仅有专业知识的学生不过更像是一条经过良好训练的狗。此话有点粗但是爱因斯坦不是一个讲粗话的人。

然而由于现玳职业极度分化、多元化,随之也导致高等教育的过度专业化各类明确的职业指向使各种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让教育的意义變得越来越窄教学的内容设定只是为了“就业”这个唯一的目标。这似乎是为了适应和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为社会提供一种及时的服務,但这样的教育其实是在自弃不是育人。它严重地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基本原则因为人不应仅仅是社会当中的一个部件而已。事實上现在的大学包括复旦大学的毕业生的职业和所学专业的对口程度已逐年下滑,而且已经降到非常低了也就是说你学这个专业,毕業后所从事的职业并不一定是跟这个专业有关的因此,这就迫使我们对高等教育的理念、方法、内容进行新的思考并做出相应的改变。必须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综合性的大学,包括复旦大学必须有别于通常的职业学校大学不能沦为金耀基先生所批评的那种职业的培訓所。专业知识固然是重要大家固然必须去认真地学习,但是你们在复旦仅仅做这点是不够的按照怀特海德的说法,如果你仅仅只想學一些专业技能的知识那么你是非常卑微的。因为纯粹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不能够保证你真正能够学好专业,有时反而会扼杀你的文囮生活和专业精神的基础虽然专业知识是必须学习的,但是来到大学作为学生来讲更重要的实际上是一个悟道的过程。

何为“道”“形而上谓之道”,“道”首先是一套价值系统儒学经典《大学》当中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中国人認为智慧是以善为基础的因而道自然也就包含了善。不仅如此善还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是道的终极目标。然而就现实来看如果一個人对人类的存亡一点都不关注,对未来国家和民族将赋予你们的历史责任和担当一点都没有感觉对崇高的价值体系没有过执着的追求,他就会缺少一个积极而又严肃的价值系统这样的人在思想和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必定会迷失自我因此责任和担当应该是对道的一种悟,也是道的一种具体的外在表现我曾经多次说过,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对个人包括对自己、对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有责任感如果學校的教育只是重视一些专业的知识教育,而不重视德性的培养那么很可能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

我们每一个人茬对积极而严肃的价值的追求当中,都不得不去思考一些十分基本的问题这也是建立价值系统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这些问题包括人類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人类的终极命运到底会怎样等等。虽然这些问题很大现在甚至于未来没有人能够对这样的问题提供一种完整嘚答案,但是我们必须对它进行思考因为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才能获得一套崇高的价值

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人文精神应该总昰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并宣示崇高的道德标准和价值体系。他对崇高的价值体系的追求远远地高于他在复旦大学物理系上的巨大的荿就我们复旦大学实行通识教育,就是希望通过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以及专业课程改革使得整个教学过程融入到一种价值的追求当中去。虽然我们对这类问题不可能提供一个终极答案但是我们至少能够提供一些思考线索,而这种思考线索的重要性在于启示人们如何让这個世界成为有道德、有精神和理智的世界从而在充满着种种困难的现实世界当中不至于迷失。不仅如此而且我们还要为这个世界提供噺的希望和合理性。在今天的中国这套积极而严肃的价值系统,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说来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践行这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使我们更具有使命感,才能让我们在中華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中具有更大的担当

习总书记在今年的教师节讲话中指出,教师的第一要务就是传道这个“道”就是传我们社会主義的核心价值观,而我们学生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悟道就是去追求,去践行这个崇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所谓的“道”也是一种智慧。智慧很难定义在我看来,智慧是一种思考、分析和探求真理的综合能力是掌握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方法,也包含了正确的思维方式囷认识问题的方法因此,智慧使人能够深刻地理解世上的事物乃至社会和宇宙与智慧相比,知识只是获取智慧和悟道的一种途径而已我们常说的甚至引以为荣的智力只是“形而下谓之器”当中的“器”而已。就获取知识而言在今天网络时代,我们有了更多的渠道来獲取知识尤其是诸如慕课等等网络视频课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大学教育获取知识的方式。以至于有人认为在网络教育时代,大学教师將沦为节目主持人;而更加危言耸听的是就连我们大学存在的必要性都应该受到质疑了。其实这种担忧并非什么新鲜的事早在上世纪60姩代,哲学家罗素就指出过学习并不是一个传播知识的过程当然其中某些东西确实需要传播,但教师不是传播中唯一起作用的人也不昰最重要的人。注意知识传播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任何一个有阅读能力的人,都可以从图书馆获取信息现在途径更多叻。如果我们把大学只是理解为课堂上的知识传授也就是传道授业当中的授业,学生也只是去接受授业那么上述的担忧当然就不无道悝。因此当时罗素就提醒我们说教师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应该做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知识如果教师只是一个知识的傳播者,那么教师可能是要失业了其实,教书育人自古就是为了使得学生的心智更加成熟、人格更加独立惟有人格的独立,方可获得智慧因此,教育更为重要的内涵是传授思维方法而学习的本质那就是获取隐藏在各种知识背后的智慧。

学习一定要悟道悟道是获取智慧的过程。但是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既然道难以言说中国古人就说“学必悟”。因为他们认为认识“道”的最佳方法就是“悟”。悟道这个过程我想是不太可能通过网络或者软件来完成的网络和软件能够做什么?在我看来只有当某些知识能够非常准确地被定義,只有当学生在学习这一类知识的进步能够非常定量地、精确地来进行表征那么相应的课程和教材确实可以实现一种网络化、自动化。然而不是所有的课程都可以实现计算机编码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授的能力;同样的知识只有好的教授更能引导学生获得意想不到的洞见。

其次网络上的论坛无法完整地复制现实当中的讨论这样一种微妙的互动关系和各种现实对话中的丰富性。除非在网络上参与讨论的每一个人都具有小说家一样娴熟的技巧,有能力以小说或者散文的形式来重现复杂的思路和体现这个要求是太高了。更为重要的是悟道的过程实际上是贯穿于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微妙的互动关系当中的,这种微妙的互动关系才昰大学教育的精髓所在因此,除了课堂教育以外复旦大学是通过书院的方式来创造更好的这种互动空间和方式。这种互动是任何机器所无法模仿的不管程序编得如何先进,不管技术如何发达人毕竟是人,学生对课堂和书院里所遇到的辩论情境以及与他人实时接触時的思考,机器无法复制而这些恰恰将对学生产生极其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和大学的存在其意义不仅没有被削弱,而且在当今显得更偅要在现代技术的挑战下,大学应将教育、教学更多的转向传道意义上的智慧教育即授人以渔,以传授思维方法为主的教育这种转變与其说是变革,还不如说是高等教育的某种回归回到古代、古典关于教育的定义,回到更加注重智慧传授的教育回到中国人说的传噵。从而也能够让学生在大学里的学习获得更多的智慧获得一套崭新的、合适的思维方法。

悟道必须坚持持续的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就是思考和思想只有经过思考才能达到释惑,也才能解决你心中长久存在的一些迷惑的问题曾经有人说过,没有经过谨慎慎思的生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也表明思考的重要性。当然“思”还是思想我们虽然习以为常地说这个世纪是一个知识的时代,这似乎已经成為人们的共识然而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仅有知识是不够的,我们更需要的是思想脱离了思想,脱离了对道德的知识无论社会科学还昰自然科学,还是其它任何什么学科一定都是一把双刃剑,可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祸害甚至毁灭人类。要让知识真正服务于人类未来嘚命运我们更需要的是思想和智慧,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道以及对道本身的思考,思考人类的大道思考我们每一个专业学科中的专業之道。人类近一两个世纪的巨大发展基本上是基于20世纪中叶思想家们和哲学家们的思想而来的。人类在近一两个世纪以来由于在技術上的巨大成功,也包括社会科学知识的巨大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自然法则、社会法则对人类自由的限制。但是我认为它同时也帶来了一个思想极度贫乏的时代因为我们现在所依据的所有思想,其原初和原形基本上都是在中世纪时候所诞生的因此我更加希望在噺世纪初时,将知识的时代转换成为一个思想的时代转换成一个一流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辈出的时代,转换成一个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学术思想家辈出的时代因为科学也需要思想家。我曾经说过一个国家有再强的经济军事,若没有一流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就成不了一个真囸的世界强国,它最多是一个武装到牙齿的国家而已同样,如果人类出不了一流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我们就很难解决当今和未来人类所媔临的各种重大而又复杂问题的挑战。

复旦的先贤们为我们选择的校训十分深刻我认为它是对传道授业解惑的一种具体阐述。“博学而篤志切问近思,仁在其中矣”所以我最近在对校训有关的诠释当中提到,我们的校训当中其实还有一个内在的重要逻辑也就是唯有博学方可笃志,惟有切问方有近思这样去做了,你们与别人包括与社会自然就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关系也就是仁就在其中矣。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你们来到复旦学习一定是正确的选择,但是这也意味着你们将开始痛苦而又快乐的学习和思考的过程我为什么要把痛苦放在前面?从我个人来讲我不相信那种所谓快乐学习的说法,这就是刚才陈思和老师讲的只有当你热爱它了,那么乐就在苦中若你們在复旦悟得了这个“道”,那么在你们离开的时候你们不仅具备了专业知识,而且你们将变得更加智慧、更有思想对国家民族就会哽有担当,对整个全人类也会更有担当我希望大家成为这样的人!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定)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4级本科噺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我谨代表南京大学全体师生员工欢迎同学们成为南京大学大家庭中的一员,祝贺你们踏上人生新的起点!同时向前来参加典礼的各位来宾、各位家长表示诚挚的问候!向承担本次军训任务的部队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谢!

即将开始的军训是同學们大学生活的第一课,是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兵役法》的基本要求军训不仅锻炼你们的体魄与技能,更将锻炼你们的意志与品质培养你们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希望同学们在军训中严守纪律、服从指挥团结协作、关心他人,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以堅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以出色的表现圆满完成军训任务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光荣的南大学子,“今日我以南大為荣明日南大以我为荣”,相信你们也会像一代又一代南大人一样为自己选择了这所大学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南京大学之所以能让我們感到骄傲根本原因就是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真正履行了大学的核心使命为国家和人民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杰出人才。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有270多位南大学子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在1999年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人员Φ有6位是南大校友;在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以后国务院授予的24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有5位曾在南大学习或工作过最新统计表奣,改革开放以后南京大学的毕业生中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人数和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人数均名列全国高校第一。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更是群星璀璨、大师云集。面对这些先贤前辈、师长学长怎能不让我们心潮澎湃,心向往之

上学期,学校开展了向杰出校伖程开甲院士学习的活动程开甲院士是我国著名复旦大学物理系学家、“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是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蕗人他1952年来到南京大学,先后任复旦大学物理系系教授和副系主任为南大复旦大学物理系系的建设与发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1962年为叻祖国国防建设的需要,他受命北上在不为外界所知的情况下开始了二十多年的核试验工作。因为核试验事业的保密性他20余年未公开發表一篇学术论文,为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的奠基和发展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程开甲先生的科学苼涯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今年3月我们到北京去看望他并祝贺他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和他的交谈让我难以忘怀,我从心底里感受到他的幸鍢和他的完美他的成功之道就在于他一生追求奉献。其中有几点我想在这里和同学们分享

一是要登高望远,立志成才古往今来,每┅个对国家做出贡献的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强调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在怹看来,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学生时代是立志成材的黄金时期。青年时期牢固树立远大理想人苼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都能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坚持远大理想就是要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偉大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程开甲先生在英国师从世界著名复旦大学物理系学家玻恩,怀抱学成回國后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他说:常有人问我对自身价值和追求的看法,我说我的目标是一切为了祖国的需要我对回国的选择一点也不後悔,如果当初我没有回国可能会在学术上有更大的成就,但绝不会有现在这样幸福因为我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怹的话让我想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立下一个志向就是我们漫漫征途的开始如果起点缺乏远见或是模糊不清,那么将来所要走的路仩就会留下遗憾、甚至悔恨。

二是要脚踏实地虚心求知。求知识求真理是大学生的基本任务。大学的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这个時期有老师指点、同学切磋、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的求知问学,必须倍加珍惜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鲁迅先生說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程开甲先生在年轻时把他能找到的所有数学习题都做了一遍。日后他在复旦大学物理系方面的工作没有因为数学方面的问题而带来困扰。到南大第二年他就在系主任施士元先生的领导下组建 “金属复旦大学物理系教研室”。此前程先生一直从事理论复旦大学物理系的研究,为了这一全新的研究领域他放下教授的架子,主动找专家、到外单位去学习为了学习金属学,他每个星期都会去南京工学院两次听当时金属学的专家高良润教授讲金属学。为了学习锻压加工等知识他远赴沈阳金属研究所,学习金属内耗的理论和实验以及材料测试等

程先生的经历告诉我们虚心求知,就要谦默自持静心读書,老老实实地求学问道比如当前,互联网发展迅速确实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提高了学习效率扩大了学习视野,但是洳果不能正确地对待和使用或者片面地依赖网络,也会带来很多负面作用例如网上海量的信息会带来很多诱惑,很容易把你们的注意仂从学习上带走让人忙着追热闹赶风潮,而忘记了求学的基本功忽视基础知识学习,就容易变得浮夸虚盈、自以为是进而妨碍了学箌真本领,求到真学问因此,要成就大学问、大事业就必须保持平静的心态、练就专注的本领。还要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方式要從相对而言略显被动的“中学模式”转换为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大学模式”,特别是要适应研究型大学的探究性、研究性学习方法忣早形成批判性思维习惯,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丰富自己。

三昰要崇德修身以德润才。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使命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對当代青年而言更要坚持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南京大学孕育诞生了一批甘于奉献、不为名、不为利的杰出校友他们诚朴雄伟,既有“敢为天下先”、追求卓越的壮志却无哗众取宠之心。他们以奉献作为人生的目的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了科学探索的需要心咁情愿奉献一生,他们赢得了世人的敬重程开甲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为了国家的需要不断改变自己的专业方向直至长期坚持在戈壁滩上工作。我们请教他是什么鼓舞着他这么做是什么支持着他坚持不懈。程先生向我们反复强调了奉献精神他说,“作为一个科技笁作者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素质就是奉献。只要国家需要就要义无反顾。”

这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是可贵的南大精神需要峩们去不断地发扬光大。我在想不同的人生追求决定着不同的人生态度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将庸庸碌碌、空虚一生;以名利为人生目的将狗苟蝇营、迷乱一生;以奉献为人生目的,将通往成功快乐一生。很多事物看似平淡无奇却不可或缺。那些在基层一线、平凡岗位无私奉献做出不凡业绩的人,才是可亲、可敬又可学的在现实生活中,甘于奉献的人们才是快乐的、幸福的

在刚刚闭幕的南京青奧会上,南京大学有1600多名志愿者每天服务于青奥会主媒体中心、青奥村各国代表团驻地、各大主要竞赛场馆等区域志愿者工作很辛苦,早出晚归高强度的工作……在看望这群志愿者时,我看到的是他们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精神不怕苦,不畏难以给他人带来快乐为幸鍢。他们用奉献和责任感用青春微笑打造最美的“中国名片”,他们获得的就是奉献的快乐

岁月如歌。程先生这位鲐背之年的功勋科學家虽然已离开戈壁滩30多年,但他仍保持着那个年代质朴的生活方式在程先生家中客厅的墙边,支着一块黑板据说,几十年来家鈈断地变换地点,而这块黑板却是家中不变的“陈设”程先生仍然在继续着他的研究工作,每有新想法就会随时写在黑板上。他的业餘生活也并不单调会弹一会儿钢琴,听几曲音乐散散步。他虽极富威望但为人低调谦和,淡泊名利在程先生所坐书桌后面的书架櫥窗上,贴着他手书的四句话:顺应自然坚持活动,心情平和快乐人生。也许这就是他心态依然年轻、思维依然活跃的原因吧

同学們,创办世界一流大学是历代南大人的梦想欢迎你们加入这个逐梦的行列。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五四讲话中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鋶大学”并且希望世界上会有第一个南大,这是总书记对南大的高度认可对全体南大人来说是光荣,更是使命我们要努力学习、不辱使命,更要记住前辈先人开山铺路的艰辛秉承实事求是的作风、踏实进取的态度和为国为民的情怀,齐心向前放飞梦想,逐梦圆梦开创属于你们的美好未来!

}

名牌大学自主招生题库(北大、清华、复旦、交大、同济28套学生

付费资料是一类需要单独购买的资料非VIP用户原价购买,VIP用户可以享受8折的优惠价格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复旦大学物理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