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下任意一则材料联系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再联系一下材料,自己找问题自己联系,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主要考查你对  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改革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 国内战争胜利后,苏维埃亟需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但是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会上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由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1)在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粮食税的数额大大低于余粮征集制。
    (2)在工业方面,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外国和本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3)在流通方面,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它的实施,表明俄共布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这是列宁对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他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这就是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 (1)从原因看,其出现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主要从两方面分析。
    首先,直接原因是为了克服由直接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造成的消极后果,摆脱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其次,从深层次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
    (2)从本质特征看,新经济政策是坚定的无产阶级政策,目的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其本质特征是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治、经济领导权的前提下:
    第一,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建设社会主义;
    第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
    第三,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利用物质利益,调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一直持续到战后,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没有提高,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这制约了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出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1)农业方面: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等。
    (2)工业方面: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通过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
    (1)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1964年随着赫鲁晓夫的下台,改革失败。
    (1)根本原因: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苏共提出的“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的实际。
    (2)改革缺乏全面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3)赫鲁晓夫本人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 以上内容为魔方格学习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最新公告:主要产品:原水处理设备、实验室离子交换设备、反渗透设备、离子交换设备、饮用水净化...

    •   锦州市新科水处理设备厂成立于2001年,主要产品:原水处理设备、反渗透设备、离子交换设备、饮用水净化设备、纯净水生产设备、杀菌设备、家用系列水...

    地址: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北山里95号

    地址: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北山里95号  电话:,,  版权所有:锦州市新科水处理设备厂

    }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一):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政治的目的:巩固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二、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注释: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重点、难点)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影响:(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 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加强对人民的压榨,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阶级矛盾激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

    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车同轨,书同文”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注释: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1)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3、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八、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三冗(官兵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概况: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十、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十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太祖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①废丞相(宰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废除宰相,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使得君主专制强化②内阁的创立。实质:为减轻皇帝工作压力而设立,是君主专制强化的

    【了解: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牢固。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

    明朝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内阁制的本质不同: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西方近代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2、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总结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1)积极: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

    2)消极: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注释: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 “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 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6、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加强皇权有新发展

    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

    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

    7、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元朝时的行省制度;

    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

    郡县制(秦朝)——郡国并行制与州郡县三级制(汉)——州县两级制(隋——宋)——行省制度

    8、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

    (2)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3)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中央。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一、希腊的政治制度(人类早期主要文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古希腊文明的发源和兴盛却以海洋为依托) 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① 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② 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 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前6c初,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前6c末,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前5c,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1)积极 ①实行民主政治,社会相对公正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③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2)消极 ①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力,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人,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②过于泛滥的民主,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1、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万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民法大全》

    注释:1)罗马法从形式上可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

    2)罗马法从整体结构上可分为:公民法、万民法等。

    1)积极方面: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②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2)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背景: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实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1640—1688):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期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但斯

    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革命的完成。

    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特点:①保留国王,实际上 “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②国家的最高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18世纪责任制内阁逐步形成。

    注释:1、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哪三位一体的混合物: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2、英国君主立宪制主要特点是:保留君主,议会掌权;

    1775年,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

    四、美国1787年宪法: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

    评价: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②加强了国家权力,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分权与制衡”),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 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注释:1)美国1787年宪法的理论基础源于:18世纪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思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2)美国联邦政府机构与权力分别为: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联邦法院掌握司法权;

    3)美国政体特点是:总统共和制,简称总统制;

    五、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二):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精简,重点归纳)

    高中历史必修ⅰ复习纲要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了解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③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分封制的作用(影响):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2、 西周的宗法制:【必修一历史知识点】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 。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 作用(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必修一历史知识点】

    1、 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建立。

    2、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的创立:①皇帝独尊 ②皇权至上(核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③皇位世袭

    (2)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 ●中央: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下达诏令、监察事务)、太尉(全国军务)

    (3)郡县制的推行: 郡: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郡守;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县令或县长,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3、 ●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

    (1)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3)秦朝的国力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4)强化皇帝的专制权威,激化阶级矛盾,秦朝短命而亡。

    1、 了解汉朝郡国并行制

    汉初:在地方这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并行制(汉景帝、汉武帝逐步削弱王国势力)。郡设守,后称太守,王国设丞相,分别作为郡和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读14页地图)

    2、 了解唐朝三省六部制 (13页图示)

    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 尚书省(执行政令)。三省的长官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尚书省下设六部: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户部(户籍、土地和赋税)、礼部(礼仪、科举)、兵部(军政)、刑部(刑狱)、工部(国家工程建设)。

    3、 了解元朝的中书省和行中书省

    行省制度(中国省制的开端):元朝为改变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中央机构)直接管理;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明太祖朱元璋诛杀丞相胡惟庸。

    (1)废丞相,权归六部(明太祖时期),中国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制度达到新高度。

    (2)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成了内阁的下属机构。

    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权,地位十分巩固; 内阁,只是皇帝的咨询机构,无决策权,升降由皇帝决定,对皇权起不到制约作用

    2、了解清朝设置军机处 雍正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特点:简、速、密

    3、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相权不断被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4、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积极、消极):

    (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2)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阻碍社会进步。

    (3)明清之际,西方许多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或民主共和制,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而清朝统治者却继承明制,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高峰,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 第二单元 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第一课 )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 了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

    ● 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1、鸦片战争(1840——1842):●三元里人民抗英: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1)割让 香港岛 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2)赔款 2100万 银元 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3)开放 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 五处为通商口岸,打开了中国沿海门户;(4)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国商定 (协定关税)。

    影响: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联军发动,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战役:丰岛海战、辽东之战、平壤战役(回族将领左宝贵)、黄海大战(管带邓世昌)、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定〈〈马关条约〉〉(1895) (1)、清政府割 辽东半岛 、 台湾极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款2亿两白银。

    (3)、开放 沙市 ,重庆, 苏州 ,杭州 为通商口岸,日本轮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岸。

    (4)、允许日本在华通商口岸 投资设厂 ,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反映帝国主义时代侵略特点)

    影响:①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此后帝国主义争相在中国划分“划分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②巨额赔款迫使清政府向列强进行“政治大借款”,使得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③在华投资办厂(资本输出),使得西方列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劳动力和市场,沉重打击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清军刘永福、秀才姜绍祖、义军首领徐骧英勇抗敌

    4、 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必修一历史知识点】

    爆发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结果:清政府与侵略者签定了《辛丑条约》。

    内容:(1)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 4.5 亿两,分 39 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赔款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作抵押,中国的税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 (2)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 使馆界 ”,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这样的使馆界就成为列强在中国都城的占领地。 (3)拆毁 北京 至 大沽 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这样,京津到山海关一线的广大地域,就被置于列强的武

    装控制之下。 (4)惩办义和团运动中曾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从此,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5)改总理衙门为 外务部 ,位居六部之上。

    影响:①赔款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作抵押,中国的税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 ②使馆界成为列强在中国都城的占领城。 ③京津到山海关一线的广大地域,被置于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 ④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⑤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接受《辛丑条约》并受列强“保全”的清政府,完全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⑥《辛丑条约》的签定,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1、 了解南京大屠杀和“七三一”部队的罪行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杀害人数超过30万;

    日本在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七三一”部队,用中国活人做实验。

    2、 了解中国军民抗战的重要战役

    (1)凇沪会战:1937年8-10月。坚守宝山县城的姚子青营长率500官兵全部牺牲,谢晋元副团长坚守四行仓库

    (2)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战役(中共八路军)---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3)徐州会战中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4)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100多个团。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一次大规模的战役

    3、 了解洛川会议:中共1937年8月。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3、 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作用: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是胜利的根本保证。

    4、 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抗战胜利的意义:①国内: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②国际: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胜利的原因:全民族抗战是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一课 ) 太平天国运动()

    1、标志:1851年金田起义 2、发展:1853年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与清王朝

    3、失败:1864夏,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4、《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颁布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土地分配方法: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产品分配 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革命性: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空想性: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幻想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无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只是空想。

    5、《资政新篇》(1859年干王洪仁玕提出):目的:振兴太平天国

    内容:政治、经济、文教三方面。进步意义: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局限性:不是农民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迫于形势,并未实行。

    ●1、同盟会:1905年孙中山、日本东京。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创办机关报《民报》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民族)

    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 三民主义

    平均地权:资本主义土地纲领(民生)

    三民主义的评价:积极: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消极: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没有触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同盟会成立的意义: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爆发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新军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

    3、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元旦、定都南京、五色旗、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民国纪元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体制、责任内阁制。 意义: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5、认识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意义:①推翻清王朝,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④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⑤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

    (3)辛亥革命成功的依据是: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辛亥革命失败的依据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第三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胜利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三):2015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概况: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十、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十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太祖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①废丞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②内阁的创立。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①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②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

    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积极方面:①实行民主政治,社会相对公正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③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消极方面:①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力,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人,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②过于泛滥的民主,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1、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万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积极方面: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②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背景: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期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革命的完成。

    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特点:①保留国王,实际上"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②国家的最高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志。18世纪责任制内阁逐步形成。

    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

    四、美国1787年宪法:

    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

    评价: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②加强了国家权力,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五、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1871年,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八、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特点:皇帝不是虚位,而是握有实权。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大权。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鸦片走私与虎门销烟: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1839年6月,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和大量掠夺原料

    两次鸦片战争的起止年代:年,1856年-1860年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时间及其内容:1842年。《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和焚毁圆明园

    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十口通商、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1860年《北京条约》规定了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等

    沙俄侵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英国侵占我国领土香港地区(条约及地图)经过: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强行租借新界。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通过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1856年发生天京内讧。1864年曾国藩指挥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洪仁玕著《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及其评价

    内容: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②关于产品的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目的: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①它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②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③但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主要战役有平壤战役、黄海战役(邓世昌牺牲)、辽东战役、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在《马关条约》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1901年签订。内容之一是赔款4、5亿两白银。

    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国同盟会的成立(时间、地点、性质、纲领):1905年在东京成立。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其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把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时间、性质:1912年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分析其体现的民主精神:主权在民;确立公民的基本权利;三权分立;建立责任内阁,确立议会共和制政体)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

    辛亥革命的功绩:①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③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

    侵略势力。④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口号、中心、主力:1919和5月4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第一阶段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第二阶段的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①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

    动(性质)。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①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指导作用。③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①领导阶级不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指导思想不同:(三民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前途不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走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条件: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及其登上政治舞台--阶级基础;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同工人运动相结合--思想基础;③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条件;④陈独秀、李大钊开展早期建党活动--组织基础

    标志: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

    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同国民党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形成。

    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开始时间、主要对象:1926年;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②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③陈独秀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南昌起义:时间:1927年8月1日;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qiāng,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1927年"八七会议"结束陈独秀右倾错误领导

    1927年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遵义会议:1935年召开,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日战争开始。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日寇在南京屠杀中国军民30多万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战取得胜利。

    抗战胜利原因:(1)日本发动的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2)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3)中共及领导的人民军队起了中流砥柱作用;(4)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支持。

    重庆谈判:1945年8月底,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但人民军队、解放区的合法地位未达成协议。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与国民党的战略决战: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促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1825年开始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工人阶级开始独立的政治斗争,登上政治舞台。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1871年3月18日,巴黎革命爆发。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在列宁的领导下,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①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②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③大会决定以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根两基":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民主法制受到严重践踏。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从此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隔绝状态。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香港回到了伟大祖国的怀抱。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953年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1954年,中国以五大国之一地位出席了日内瓦会议。

    1955年,中国参加了亚非国家万隆会议。

    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样,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遏制共产主义"主张,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冷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称为"冷战"。

    (1)"杜鲁门主义"--标志美苏"冷战"的开始。

    (2)"马歇尔计划"是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的重要政策。

    (3)1949年,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1955年,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组成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1949年,在美苏的主宰下,德国被分裂为东德、西德两个国家。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1973年美军从越南撤军。

    苏共党领袖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使苏联改革走入了误区。

    1989年,东欧国家发生剧变。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四):2015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方案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方案

    一、以三个指导思想为依据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综合》、四种版本的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根本大法);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考试说明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需特别注意:不同版本的教材要注意比较,相互借鉴使用,在使用时要求同存异。

    新一轮课程进行了第二年,教育部有关领导就明确地提出了要以高考的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可见高考命题思路也要紧跟课程改革,努力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这使得新课标下的高考呈以下特点:

    第一,要掌握基础。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它不追求非结构类知识的广度,更加重视对结构类知识的把握,就是要求掌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山东省的文综试题的考查表现在知识考查的基础性,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理解水平和思维深度,要求学生通过新材料或关键词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楼阁,它离不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承载作用。

    第二,把握历史规律。指的是历史课程的育人目标通过“历史事实”来实现,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灌输,历史不同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历史性”,这体现在贴近现实、不避热点。注重试题的现实性不是简单地考“热点”,简单地图解历史,而是通过考点的选择体现当今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和整体走向,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并以此来考查考生学习过程与方法。如试题中的所涉及的“人民币”“中美关系”“社会保障”等问题。

    第三,要以“人文性”为主。就是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指向现实,具有现实性;指向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指向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文综历史试题取材生动、亲切,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对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考查也屡屡出现,如对“服饰”“民族关系”等问题的考查。

    第四,要创新。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有机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程标准所倡导的。

    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

    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等

    2015年8月上旬-9月下旬(45课时):复习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

    2015年9月下旬-11月上旬(50课时):复习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2015年11月中-12月下旬(49课时):复习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2015年元月-2015年3月中旬(45课时):复习选修ⅰ、ⅲ。

    同时,结合学校周考练进行单元、综合模拟试题,检验、巩固一轮复习效果。

    2015年3月-4月 二轮复习。

    2015年5月 三轮复习。

    二、第一轮复习时间安排和要求

    (1)时间安排:2015年8月2日-2015年3月中旬。(如上)

    第一轮复习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为全面而准确地记忆打下可靠的基础。从新的高考改革趋势来看,基本是考查能力,但这种能力是建立在对知识基础更高要求的基础上的,因此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必须更加扎实全面。一轮复习是在新课学习基础上,对历史知识点、历史线索、历史技能进行提高和升华。其主要目的是理清历史线索,在此基础上把握阶段特征,扎实基础知识,提高解题技能。不论平时多么熟悉课本,都不能省略全面阅读教材这一环节,因为:①以前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全盘的通读有助于整体掌握知识。②全盘的通读可以找出一些以前被忽视的环节或死角。③懂得的东西未必理解得深刻,带着疑问去通读,有助于深刻领会课本内容。

    以课时为主要学习方式,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

    第一轮复习方式采用读、讲(听)、练、评、考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读书:利用正课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按照学案,由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读书,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知识结构,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第二环节——讲(听):在熟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基本史实,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历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知识并逐步形成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同时,要针对考点进行知识扩展,教师最好做到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突破每个考点的核心问题

    第三环节——训练:在课时复习结束后,要选取典型试题及时进行测试、反馈,可采取一课一小练(当堂训练)的形式,以便及时巩固落实,练习后,必须核对答案,分析总结。通过典型题目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

    第四环节——讲评:包括教师的讲评与学生的自评。每一单元测试及模块测试后教师要重点讲评,教师在讲评练习和试卷过程中,要特别留心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减少解题错误,提高应试能力。

    第五环节——周考练:结合学校周考练安培,特别训练学生做选择题的能力,如最佳选择题 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辩证思维能力。特点是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的类型。

    解题方法: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住“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一轮复习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高中历史新课程学习中的知识内容主要由具体的历史史实和抽象的历史认识两部分构成,它包括三方面的主要内容:

    第一,具体的历史史实。具体、真实的历史史实是构成历史的基本材料,它是由一定的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进行的具体活动组成的,因此,这类知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就构成了具体历史史实的基本元素,如《权利法案》、孙中山、《临时约法》、君主立宪制、《相对论》等,掌握这些基本元素,是历史学习过程中要完成的基本任务。

    第二,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是通过抽象的概括而形成的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的本质属性的反映。它是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概念形成的一般过程是通过历史现象,分析其各种本质特征,把握其整体和内在的联系。理解历史概念:①必须清楚其含义,并要把握它的外延,包括历史概念形成的背景或原因、发展和演变过程及影响。②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不能孤立地进行,要同历史事实、历史特征、历史过程、历史结论结合起来,明确其因与果、现象与本质等的联系。如认识近代英国的政治结构就可以通过转移概念形成近代美国、近代法国、近代日本、近代德国和近代俄国等不同类型的政治结构,进而形成代议制的完整概念。

    第三,基本的历史线索和规律。它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历史现象内部本质性联系的反映,它包含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发展阶段的内在联系,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预测。历史线索和规律是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思维形式,通过对历史史实和历史概念的判断、推理而形成的一种认识上的升华,如“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民主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等。掌握历史规律一般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归纳法,即先了解若干史实或例子,然后运用归纳的认识方法,从具体的史实或例子中提炼,概括出某种历史规律。例如通过对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国情下,改革也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途径”的规律。第二种是演绎法,即先了解某种规律的内涵,然后通过史实或例子对其进行论证或说明,从而使学习者认同或证明某种历史规律的存在。但在运用演绎法进行规律的学习时,要特别注意历史规律表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总之,基础知识既包括具体史实,也包括规律性的认识,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范畴。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贯彻“全、准、新、细”的原则。“全”即复习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大纲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认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和巩固;“细”即注重细节,近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必须抓好细节,很多问题并不难,但考察很细致,于细微处方显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必修一历史知识点(五):2015高三历史教学计划

    第1篇:高三历史教学计划范文

    根据湖北省2015年高考方向及新课改省份(特别是宁夏、海南)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特制订高三历史复习计划如下。

    以新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求真务实,探究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法与学法,落实好新课程的理念,突破以基础夯实与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争取在2015年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湖北卷)文科综合》考纲、人教版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主要素材;考试大纲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新课改下的高考是正确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与理念,反映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特点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

    2015年是湖北省新课改后的第一年高考,因此应认真研究其他新课改地区的高考试题(特别是宁夏、海南等地),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引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从而在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达到有机的统一。

    1、时间安排: 2015年暑期-2015年2月底(一轮复习)

    2、复习思路: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培养基本技能。

    3、主要任务:以教材为主,进行单元内小专题复习,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在此基础上向深、广度扩展,结合现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搞好单元过关,精选习题,精讲精练,及时讲评,并且每节课力争留出时间让学生记忆一些重点知识,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巩固。

    4、方法:以课时为主要学习方式,单元内小专题式进行,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

    采用读、讲(听)、练、评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读书:利用正课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按照学案,由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读书,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知识结构,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第二环节--讲(析):在熟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基本史实,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历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知识并逐步形成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同时,要针对考点进行知识扩展,教师最好做到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突破每个考点的核心问题

    第三环节--训练:在课时复习结束后,要选取典型试题及时进行测试、反馈,可采取一课一小练(当堂训练)的形式,以便及时巩固落实,练习后,必须核对答案,分析总结。通过典型题目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

    第四环节--讲评:包括教师的讲评与学生的自评。每一单元测试及模块测试后教师要重点讲评,教师在讲评练习和试卷过程中,要特别留心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减少解题错误,提高应试能力。

    一轮复习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既包括具体史实,也包括规律性的认识,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范畴。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贯彻"全、准、新、细"的原则。"全"即复习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大纲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认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和巩固;"细"即注重细节,近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必须抓好细节,很多问题并不难,但考察很细致,于细微处方显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一)瞄准高考,落实课程新理念,转变课堂模式。

    1、改一讲到底,不训练学生能力。

    调动学生参与,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老师重在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层次和指导思维方法;边讲边练,这样才能做到训练及时、训练充分

    2、改只有知识教学,没有材料教学。

    高考无题不材料,如果课堂不进行材料教学,学生就不能形成材料处理能力。

    3、改只有纯知识的梳理、分析,没有解读高考考点及其要求。

    每堂课都应有高考的考点解读、考题回顾、考情预测和模拟训练。以高考的感觉和要求去指导教与学。否则这是严重的教学不到位,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高考考的许多是老师讲不到的,需要学生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单凭老师讲授是培养不出来的,需要在训练中参与和培养)

    认真编写教学案,优化整合,既有专详,又有高考链接、材料教学与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

    知识的深浅是有层次的,思维的发展是按层递进的,学生的素质也是有层次差异的,因此实行分层教学,梯度推进,中下等生能接受,上等生能发展,全体学生皆都能得到提高。

    3、作业检查。每天应布置一定量的作业,并进行批改或检查,关键在于督促学生在课后练,巩固和深化知识,这是落实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

    4、周考月考。知识巩固和思维深化,除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外,还须通过周考、月考去强化。周考、月考也是我们教学时段要检查的内容。要强调的是,周考有的改为周练,练不如考,考对学生的压力感、速度训练和答题规范养成远远超过练。其次,不管练习、周考、月考,有练有考就必须讲评。只有讲评,学生才能明确自己的错误,思路才能得到升华。

    5、自习辅导。晚自习读历史是历史学习巩固一个重要的时间保证,但要学生读历史,就必需历史老师能下班辅导。历史老师晚自习下班辅导,有利于学生释疑解难和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还会对学生学习历史产生感情压力和督促作用,这自然有利于历史知识的巩固。

    五、复习内容与进度(略)

    第2篇:高三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

    新高中课程计划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确保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改革探索。所以教学中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确保高考的顺利推进,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教学中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1、教师视野不够开阔,业务钻研不是特别到位。

    2、有时知识点落实不是很到位,学案没有做到及时、全面地检查。个别同学存在不完成作业现象。

    3、做题很多,但学生没有完全消化掌握,做过的题继续出错。以后,要强化纠错本的使用,多考查易错题。

    4、学生初中时历史课没学好,通史掌握很不理想,特别是时间概念很模糊,今后应适时穿插、讲解有关通史知识。

    系、归纳能力有待加强,答案写得过多,要点提炼不出来。

    6、对材料题的变化研究不够,定势思维倾向有待克服。

    7、读题、审题能力有待加强。(审题时间太短,审题不清便匆忙下笔)

    全学年总体安排三轮复习。

    第一轮按专题模块加通史复习,侧重专题模块。(从20xx年7月--20xx年2月),主要目的是夯实基础。意思是说紧扣课标和考纲,按教材进行单元复习,适度关注通史。我们制定的目标是"全面、细致、系统,扎实,注意基础知识落实",我们把它称为"地毯式"扫描。时间比较长。第一轮复习是基础,是学生高考成功的关键。

    第二轮主要根据考试说明的顺序,通史加专题复习,侧重通史。(20xx年2月--5月上旬),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突破。第二轮复习时,以通史体例辅之以热点问题进行,学生只有对某一阶段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特征有了全面地认识,才能"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三轮搞强化训练,侧重练、讲、评和回归教材。(20xx年5月上旬--6月6号),目的是提高解题能力,查缺补漏。我们提出了"调整(心态)、巩固(基础)、充实(薄漏)、提高(能力)"的八字方针。要求学生抓好两条复习主线,一方面是对照《考试说明》看教材和教材的标题,注重基础知识,把握阶段特征;另一方面是对照试卷看题目,查漏补缺,以适度紧张的平常心、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强烈的自信心。例如我们要求学生结合《考试说明》,最后落实每一个考点,个个过关。

    1、强化训练。坚持天天练(每天1--2题)、周练(30个选择,四个大题)。有做必看,有看必评。多进行面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规范化问题、审题不细问题、基础知识不牢固等问题。

    2、多与学生沟通,增加感情投资,让学生喜欢学历史。

    3、多多向兄弟学校学习,取长补短。学习兄弟学校好的复习方法,落实措施等。

    4、研究考试说明,做到分头研究,成果共享。注意扩大课程资源,提高对热点问题的敏感性。

    5、多钻研业务,多关注史学动态,多研究高考,及时了解高考信息的变化。

    6、加强对应试技巧的研究与落实,向规范化审题、答题要分数。

    第3篇:高三历史教学计划

    根据实验区省份文综历史试题的特点及高考阅卷中所反映的问题,结合新课标下高三历史教学的现状,整合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及复习策略,特制订高三历史复习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三个"明确"

    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综合》、四种版本的教材为依据。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历史新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根本大法);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考试说明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三个依据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需特别注意:不同版本的教材要注意比较,相互借鉴使用,在使用时要求同存异。

    新一轮课程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教育部有关领导就明确地提出了要以高考的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可见高考命题思路也要紧跟课程改革,努力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这使得新课标下的高考呈以下特点:

    第一,基础性。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它不追求非结构类知识的广度,更加重视对结构类知识的把握,就是要求掌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山东省的文综试题的考查表现在知识考查的基础性,绝大多数的题目都是基于主干知识的考查,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理解水平和思维深度,要求学生通过新材料或关键词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楼阁,它离不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承载作用。

    第二,历史性。指的是历史课程的育人目标通过"历史事实"来实现,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灌输,历史不同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历史性",这体现在贴近现实、不避热点。注重试题的现实性不是简单地考"热点",简单地图解历史,而是通过考点的选择体现当今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和整体走向,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并以此来考查考生学习过程与方法。如试题中的所涉及的"人民币""中美关系""社会保障"等问题。

    第三,人文性。就是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指向现实,具有现实性;指向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指向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历史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15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取材生动、亲切,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对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考查也屡屡出现,如对"服饰""民族关系"等问题的考查。

    第四,研究性。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利用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有机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标程标准所倡导的。2015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试题突出体现了这一点,如第12题对根据地示意图的判断等题。

    第五,地域性。各省单独命题,体现地方特色是近年高考试题的重要特征。各省自主命题注意以地方相关的历史知识为背景创设情境,为考生营造了一种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2015年各省试题中有明显的体现,山东卷第29题以山东在中国、世界的地位为主题。

    必修内容: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选修内容: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等。

    20xx年7月21日-9月7日(45课时)复习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

    20xx年9月9日-10月25日(50课时)复习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20xx年10月27日-12月14日(49课时)复习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20xx年12月16日-2015年1月底(45课时) 复习选修ⅰ、ⅲ。

    20xx年2月作单元、综合模拟试题,检验、巩固一轮复习效果。

    20xx年3月-4月 二轮复习。

    20xx年5月 三轮复习。

    二、复习进程--三轮要求

    (1)时间安排:2015年7月21日-2015年2月。

    (2)复习思路: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培养基本技能。

    第一轮复习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为全面而准确地记忆打下可靠的基础。从新的高考改革趋势来看,基本是考查能力,但这种能力是建立在对知识基础更高要求的基础上的,因此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必须更加扎实全面。一轮复习是在新课学习基础上,对历史知识点、历史线索、历史技能进行提高和升华。其主要目的是理清历史线索,在此基础上把握阶段特征,扎实基础知识,提高解题技能。不论平时多么熟悉课本,都不能省略全面阅读教材这一环节,因为:①以前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全盘的通读有助于整体掌握知识。②全盘的通读可以找出一些以前被忽视的环节或死角。③懂得的东西未必理解得深刻,带着疑问去通读,有助于深刻领会课本内容。

    以课时为主要学习方式,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

    第一轮复习方式采用读、讲(听)、练、评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读书:利用正课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按照学案,由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读书,在此基础之上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知识结构,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第二环节--讲(听):在熟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基本史实,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历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知识并逐步形成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同时,要针对考点进行知识扩展,教师最好做到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突破每个考点的核心问题

    第三环节--训练:在课时复习结束后,要选取典型试题及时进行测试、反馈,可采取一课一小练(当堂训练)的形式,以便及时巩固落实,练习后,必须核对答案,分析总结。通过典型题目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

    第四环节--讲评:包括教师的讲评与学生的自评。每一单元测试及模块测试后教师要重点讲评,教师在讲评练习和试卷过程中,要特别留心解题方法的讲评,从而减少解题错误,提高应试能力。

    一轮复习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高中历史新课程学习中的知识内容主要由具体的历史史实和抽象的历史认识两部分构成,它包括三方面的主要内容:

    第一,具体的历史史实。具体、真实的历史史实是构成历史的基本材料,它是由一定的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进行的具体活动组成的,因此,这类知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就构成了具体历史史实的基本元素,如《权利法案》、孙中山、《临时约法》、君主立宪制、《相对论》等,掌握这些基本元素,是历史学习过程中要完成的基本任务。

    第二,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是通过抽象的概括而形成的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的本质属性的反映。它是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概念形成的一般过程是通过历史现象,分析其各种本质特征,把握其整体和内在的联系。理解历史概念:①必须清楚其含义,并要把握它的外延,包括历史概念形成的背景或原因、发展和演变过程及影响。②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不能孤立地进行,要同历史事实、历史特征、历史过程、历史结论结合起来,明确其因与果、现象与本质等的联系。如认识近代英国的政治结构就可以通过转移概念形成近代美国、近代法国、近代日本、近代德国和近代俄国等不同类型的政治结构,进而形成代议制的完整概念。

    第三,基本的历史线索和规律。它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历史现象内部本质性联系的反映,它包含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发展阶段的内在联系,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预测。历史线索和规律是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思维形式,通过对历史史实和历史概念的判断、推理而形成的一种认识上的升华,如"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民主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等。掌握历史规律一般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归纳法,即先了解若干史实或例子,然后运用归纳的认识方法,从具体的史实或例子中提炼,概括出某种历史规律。例如通过对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国情下,改革也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途径"的规律。第二种是演绎法,即先了解某种规律的内涵,然后通过史实或例子对其进行论证或说明,从而使学习者认同或证明某种历史规律的存在。但在运用演绎法进行规律的学习时,要特别注意历史规律表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总之,基础知识既包括具体史实,也包括规律性的认识,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也属于这一范畴。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贯彻"全、准、新、细"的原则。"全"即复习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大纲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历史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认识要深刻;"新"即对历史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和巩固;"细"即注重细节,近几年文科综合试题启发我们必须抓好细节,很多问题并不难,但考察很细致,于细微处方显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1)时间安排:2015年3月-4月。

    (2)复习思路:以专题知识为主,整合必修、选修模块,贯穿中外、联通古今。加大对知识点与线的相关材料的阅读理解,包括对各版本教材之间知识点的衔接,包括对历史概念的把握、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观点等。

    ①专题的设计:专题设计形式要灵活,要服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可采取四种类型:即线性专题(纵向专题)、时段专题(某一特定时期,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等)、问题专题(以某一问题为中心,包括热点专题)、地域专题(如环渤海地区等),专题的设计既要突出历史主干知识,又要注意重点、热点问题,可纵可横,可大可小。

    ②二轮复习可采取四步复习法

    第一、"知识归类":把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归类到专题中。这种归类决不是所有相关知识的简单罗列,关键在要捕捉那些能有承前启后作用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组成知识网,以体现专题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第二、"分析比较":在专题史实的归类完成之后,着力分析专题的特点,要选择与本专题相关、相近的问题(包括本专题与地理、政治之间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加深理论认识,从微观上升到宏观,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单科上升到综合,以准确、完整地把握专题的特征。除此之外,还应该选择一些相关的高考试题或典型的模拟试题,尤其是近几年的跨学科试题,分析其只是要求和能力要求,以加深对专题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复习巩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计划地复习专题内容,包括完成二轮复习资料、复习专题相关的教材,准备专题考试。这一过程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必须有明确的要求,例如记忆二轮复习资料的有关史实,阅读教材的规定章节,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思考题等。

    第四、"测试和讲评":每次考试的时间根据需要确定,一般以一节课为宜,也可两个专题合在一起进行考试。"讲评试卷"的前提是教师要认真批改试卷,通过批改试卷发现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据此决定讲评的内容和方式。学生失分一般有四种情况:(1)知识欠缺;(2)能力欠缺;(3)审题失误;(4)技术失误(如图错选项、写错年代,错别字等):教师应对症下药,结合有代表性的典型错题深入分析,使学生从深层上弄清楚失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纠正错误,以免重犯。

    讲评时尤其要注意总结解题方法,培养解题能力,同时要强调答题的步骤、技巧和格式。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能力,教师应该经常进行审题训练,可设计一些问题,只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方法和答案要点。这种训练费时少,效果好,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值得提倡。

    (1)时间安排:2015年5月

    (2)第三轮重点放在热点复习,安排四次模拟训练。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而且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第4篇:高三历史教学计划

    一、关于高考复习的整体构想

    本届高三历史班共有学生76人,其中应届学生70人,复读生6人,应届学生中有艺术类学生15人,班级的人数和艺术生的人数超乎正常,教学和管理难度很大。复读生中只有2人是历史类的复读生,另4人由物理科转为历史科。就高考成绩看,600分以上者2人,600分以下者4人,最低分为501分,整体势力较差。

    本届专业班人数多,底子差,落后面较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和高考指标的完成都有相当难度。针对以上情况,2015届教学工作的主体构想是认真领会和贯彻执行学校和级组关于2015届高考的目标和任务,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和高考变化的新特点,认真研究教学和备考工作,力争在高考中有新的突破。

    二、高三历史教学工作的主要设想:

    1、认真领会《考试说明》精神实质,明确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

    2015年高考历史《考试说明》着重强调考查学生对各学科知识整体把握,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突出学科知识结构中基本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内容;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对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考查,倡导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此,我对本届高三历史专业班的教学工作做如下设计和构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