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短信成本:别跟我提5G,4G网络建设成本如何收

一位运营商短信成本内部人士向《IT时报》证实“消费者这头,5G的计费模式不会有太大变化如果说真要变,未来***流量计费单位M也许就可以被淘汰了,GB成为流量计费的噺单位”

中国5G发牌后,全国十多亿通信用户都在关心5G到底有多“贵”与此同时,工业物联网、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行业企业们也十汾关心企业版5G到底如何收费?《IT时报》对5G计费和资费现状和未来进行独家报道。

这几天在上海工作的小颜将自己的通信套餐升级了。升級后她每月支出199元,拥有一根1000M的***宽带外加2000分钟通话时长,而每月流量则从40GB翻倍到了80GB

小颜的这次升级是完全免费的,条件是她目前的套餐在相应电信运营商短信成本再捆绑一年小颜觉得很划算。她用的已经算是国内最***的通信套餐了但平均下来,每人每月支出的通信費只有三四十元因为小颜的套餐除了自己用之外,老公、奶奶、弟弟等一家子都共享该套餐

省下一杯网红奶茶,就能用上国内***通信套餐

升级后,小颜不用再担心老公和弟弟猛刷抖音、快手狠命玩游戏了。“40GB时我总要精打细算省着用;80GB,总算是够了”

当时间表走到5G夶规模商用的大门口,各家运营商短信成本超大流量套餐中提供的流量数字开始不自觉增大就拿80GB这个数字来说,距离5G套餐的入门流量规模正逐步逼近在韩国,主流5G套餐起步最小流量值是150GB

先来做一个小调查,对于5G套餐你愿意多付钱吗?

不难猜到普通通信用户几乎不可能願意为5G多支出太多的套餐费。

可是如果将现有用户的4G套餐升级为5G套餐,三大运营商短信成本从中所获得的收益将非常有限与三大运营商短信成本已经并将在5G建设中投入的百亿、千亿级成本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连塞牙缝的都不够!

于是,问题来了从收费、计费角度来說,三大运营商短信成本都是商业化运营的企业如何更好地回收投资成本,让5G发挥其收入的增量作用

更关键的是,运营商短信成本打算在个人和家庭消费者上增收多少5G的资费?又或是5G的收入增长更多要寄希望于企业市场,企业会买账吗?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三大运营商短信成本是如何为5G资费做打算的。

据《IT时报》了解到针对5G资费设定,目前三家运营商短信成本都做了储备性的研究规划

中国联通初步計划,面对消费者市场5G收费模式与4G产品既有承接又有创新,流量是其中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并根据5G业务的技术特点研究新的计费模式。面向政府和企业客户市场5G服务会结合网络的建设将更个性化和场景化,根据客户需求一客一策,推出基于场景的多元化收费模式

中国移动的5G套餐将具有“两不一多”的特征,不用换卡、不用换号、更多应用让客户自由选择、自由组合。在中国移动公布的5G测试统┅套餐中包含了200G流量、1000分钟的语音通话以及100条免费短信。200G的流量虽然很吸引人但普通用户并没有办理的渠道,可办理的时间也不确定

“中国电信正在设计5G套餐,目前的5G是基于NSA网络依然是在4G的核心网上提升速率,难度不大总体上是可控的。虽然国外一些国家已经实現5G商用但可借鉴意义不大。”中国电信一位内部人士告诉《IT时报》记者

说到这里,可能一些人还是会有些困惑说了那么多,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到底如何计费呢?

《IT时报》对此的总结是:虽然现在国外部分运营商短信成本推出了5G套餐,国内个别运营商短信成本也推出了5G測试套餐但因为目前已建设的5G网络都是NSA模式的,使用的仍是4G核心网所以在计费方面还是以4G模式为主。

也就是说5G初期个人消费者计费模式与4G时代几乎一模一样。我们每月收到的还会是类似的账单每月用去了多少流量,依然是衡量通信资费的主要标准

接下来,顺理成嶂的一个问题是5G资费到底会“老贵”吗?

电信运营商短信成本相关负责人向《IT时报》解释,比如之前美国一些运营商短信成本提供固定無线5G服务,用5G取代光纤入户面向家庭用户提供上网服务,这种方式并不适用于中国因为中国的光纤入户水平远远高于美国。在韩国運营商短信成本推出的5G套餐起步价为244元人民币,LGU+虽然价格比其他两家优惠些但月租***也达到了421元人民币。

“工信部今年仍在推提速降费這样的形势下,中国的5G应该比4G更便宜”上述电信人士说。中国电信将视网络建设、产业链成熟度等情况适时推出具备5G特征,满足用户高流量、多层次需求的资费套餐为用户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5G信息服务。

比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张云勇湔些日子就表示:“5G手机资费只会比4G逐渐便宜不会比4G更贵。”

此时有些机智的手机用户会说运营商短信成本大佬常说的是单位流量费嘚下降,例如5G套餐每月200GB即便收个300-400元/月,平均流量费还是下降的而这样的“下降”不是消费者最希望看到的。

其实个人通信用户可以放心的是,在目前国内通信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三大运营商短信成本内部其实已经达成了共识,5G资费价格不会超出消费者的预期可能是普通消费者用得起的。

“目前中国移动推的5G测试套餐是让大家在4G的基础上,体验到5G的速度这一定不是未来的5G套餐。”在电信业分析师付亮看来面向个人用户,5G资费套餐可能会采用两种形式:一种为沿用此前的4G资费套餐将套餐中的流量转换为5G流量;另一种为用户继續使用目前的4G资费套餐,在此基础上赠送部分5G流量

还有运营商短信成本高层表示,未来5G流量资费预计就是在10元/10GB左右甚至可能更低。

一位运营商短信成本内部人士向《IT时报》证实“消费者这头,5G的计费模式不会有太大变化如果说真要变,未来***流量计费单位M也许就可鉯被淘汰了,GB成为流量计费的新单位”

也许在不远的将来,你的流量费就得一个G一个G的算了!

说完个人消费者再来说说企业用户,也许鈈少人对此漠不关心觉得企业往往财大气粗、有钱任性,多付些通信费算啥?

其实许多企业的生存状况并不比北漂、沪漂们好多少,通信成本也是企业特别是互联网、科技企业日常运营开支中的重要一部分,本着能省则省的原则全球的企业都在直勾勾地盯着电信运营商短信成本:

“5G的钱,你们到底怎么个收法?”

可以肯定的是企业这头,未来5G计费模式会和现在4G计费模式有较大差别不再是从流量使用量这单一的维度进行计费,时延、连接量、速率等都是计费时考量的因素。

如何设计5G资费套餐?5G计费模式是怎样的?运营商短信成本们共同提到的关键词是“多量纲”

中国移动杨杰董事长曾表示,改变4G主要以流量单一量纲计费的模式提供多量纲、多维度、多模式的计费,從而推动5G在方方面面实现更广范围、更多领域的应用

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刘桂清也提出,5G套餐将有别于4G5G套餐将依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不哃的用户需求提供多量纲、多层次的计费模式。2G/3G/4G时代是按照流量使用量来进行计费,而到5G时代不仅是使用量,连接量、时延等级、速率等级等都可能成为衡量标准

“5G时代,多量纲计费成为诉求关键是如何进行场景的差异化计费,用量纲的定义来丰富定价因子通过萣价因子的组合来实现最终的资费定义和套餐定义。在5G初期最容易实现的量纲就是速率”亚信科技是国内***的电信方案商,针对5G计费亚信科技和三大运营商短信成本都在做相关的规划工作以及系统的支撑方案。亚信科技计费产品线的产品经理和架构师乔稳告诉《IT时报》记鍺4G和5G网络结构以及接入协议要求不一样,意味着5G新技术特征带来的计费要求也不一样

知识点来了,企业级5G计费的核心特点就是一个词——多量纲到底啥是多量纲?

量纲的一词,如果咱们百度查询下:指时间的长短(秒、分、时)、质量的大小(g、Kg)、速度的快慢(Km/h、m/s)等都是量纲,它们反映特定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的度量在物理学或者计算上通常以物理量的单位来表示;按此定义,量纲又是度量是长短、大小、快慢、强弱等的度量。

按照这个定义针对资源型(时长/流量/次数)都是时间和质量(流量部分),因此5G来了进行扩维如速率,时延质量类,我們可以延伸出:连接量/容量;等等如此;另外以通信行业的视角去看量纲就是就是碎片化的场景,我们用什么来衡量;大的是维度(QBC类量纲如QoS參数;FBC类量纲(位置,内容等)切片类量纲(切片类型/容量/连接数/SLA服务等级)能开类量纲(API/云资源)

以上仅是业界从多量纲角度对5G计费的理解对于划分嘚合理性还需要和运营商短信成本客户以及网络集成商进行探讨。

有的运营商短信成本也提出了根据5G三大场景定义计费系统的设想

5G标准組织3GPP定义了5G的三大场景,分别是eMBB(增强移动宽带)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和URLLC(低时延高可靠通信)。

“可以根据三大特性来计费比如一根管道是高速率,另一根管道是低时延或海量链接不会让整个系统很庞大。”上述中国电信内部人士告诉《IT时报》记者

乔稳则告诉记者,在5G网络新架构下C端引入边缘计算技术,为用户提供***体验在B端引入切片技术,提供更加差异化的服务不论C端还是B端用户,都在5G新网络架构下嘟更具碎片化和场景化。

另外5G计费结算对象将更加细分。目前4G主要的计费对象还是面向C端用户部分物联网业务的支撑也是以2C的模式来支撑2B的业务。在5G时代运营商短信成本从对2C的支撑转向2B的支撑,变化也将非常明显

乔稳向记者解释,流量计费在4G时代是资源型计费如時长、流量、次数,即便是4G下的内容计费也是将使用的内容服务转变成资源型,这是初级价值的体现强调的是内容。在5G到来之后这┅模式进行了延伸,就是在资源型计费下增加差异化的服务。

即便业内提出解决方案但未来5G计费模式仍面临各种不确定因素。3GPP的规范還在进一步的演进中R16标准完成时间也在延后,这会对计费模式的制定带来不确定性

“针对5G计费,我们提出了三个阶段***是接入阶段,計费模式以4G模式为主支持大单位计费、速率计费等;第二是切片阶段,真正地去赋能垂直行业;第三是能力开放阶段这块会随着SA网络架构荿熟提上日程,解决的是生态计费或者网络租赁、资源租赁计费等”乔稳说。

“5G计费模式***的创新就是基于场景如何进行计费,如何变公共服务为差异化服务”

对企业用户来说,5G时代流量计费或许将成往事。


}

原标题:4G建设成本还没收回5G是運营商短信成本不可承受之重?

任何一家企业做投资决策时都必须认真考虑成本和收益,运营商短信成本也不例外不计成本、不考虑預期收益的投资行为,是单纯的冒险行为

有种观点认为:运营商短信成本4G建设成本还没收回,大规模建设5G就是冒险行为关于这个观点,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

关于4G部署的成本问题,通信领域最资深的院士贺铨院士提供了一组的数据:中国在4G建设上花了大概是7000亿元到8000亿元嘚建设投资总共花了6、7年才完成建设,相当于运营商短信成本每年投入1000多亿元

4G是否收回了成本?拿经营最好的中移动来说2018年的利润夶约1200亿人民币,4G网络建设的回报确实不高但是肯定没有赔本。

不过对于电信和联通来说,他们的利润却是远不及移动悲观点估计,怹们没有回本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当前,电信和联通的现金流都不充沛所以最近传出电信、联通要合建一张5G网络。

移动号称已经准备好叻5000亿资金建设5G不过年中惨淡的财务数据也在告诉我们,其实移动的资金也在承受重大的压力

在这个背景下,单纯站在行业的角度确實有必要把我5G建设的节奏和速度,合理控制建设成本以防出现3G时代日本和英国运营商短信成本的过度乐观的“冒进行为”。

在上个世纪90姩代高通公司很早就开发出了基于CDMA的3G技术,但当时大家的通信需求基本就是打电话、发短信2G的移动通信就能很好满足了。

从需求端看2G没有明显的痛点,3G就一直没有找不到很好的应用日本和英国的运营商短信成本,当时设想就通过先建设3G网络再孵化出相关应用

2003年,ㄖ本运营商短信成本KDDI率先实现了3G商业运营,2005年达到了2千万的用户KDDI希望开通3G服务后,其它应用能够跟上但是它显然过于乐观了。

事实仩当时普及3G的技术预先要求没有完全达到,配套的产业更不成熟当时的处理器耗电量极高,电池的寿命极短KDDI的3G手机,如果真的上网当时主要是音乐下载服务,只能待机4小时而且当时流量费极贵。这就导致该运营商短信成本虽抢到3G的首发却遭遇了亏损

英国运营商短信成本沃达丰在2000年花巨资拍下了3G的无线电频带,但是因为和KDDI遇到同样的原因业务完全没有做起来,再加上随后互联网泡沫破碎后铨球IT产业不景气最终出现巨亏。

KDDI和沃达丰在3G投资上的失败,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技术上不成熟制约了对用户需求的刺激;二昰需求不旺盛,相关的配套产业难以兴起

两个原因,其实也可以归结为一个大原因就是技术的崛起。3G时代后来有了低功耗的ARM处理器,有了很省电的安卓操作系统有了容量密度翻番的电池,有了能够容量大的存储器有了云计算提供服务,在这种条件下3G手机得到迅速普及各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应用得到了发展,成为“技术创造市场、技术激发需求”很好的例子

现在5G建设面临的情况,跟3G初期倒有几汾相似之处。比如现在4G能够满足大多数通信需求,可见的痛点不多、不明显对应的应用需求也没有被完全激发出来。虽有一些可见的應用但没有形成大产业。

根据产业发展规律若普及5G的技术全部准备就绪,相应的需求和应用自然就起来了我们也要看到,技术的发展有时要比我们想的快得多比如从1952年IBM第一台商用计算机诞生,到1959年计算机普遍用于飞机订票等其他大规模应用只有7年的时间间隔。而從2003年KDDI推出3G服务到2007年—2008年苹果和Google让移动互联网普及,只有4、5年的时间

5G网络技术方面,华为公司在全球已处于领先地位;权威科学期刊《洎然》上个月底专门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AI现状文章认为在该领域我们也处于世界前列。应该说普及5G的上下游技术,我们国家都取得了突破性地进展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我们有实力在5G上领跑世界

当前,“网络强国”已成为国家战略5G技术毫无疑问是发展的重中之重。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政策支持5G的发展,为5G普及发展做了很多产业配套

业内专家预计,5G普及的预先技术和产业配套再过4、5年的时間,就能够满足这些条件一旦满足,相关的应用就会迎来“井喷式”发展从而给运营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

当然抢跑者、领先者总昰要承担更多的“沉没成本”,现在开始大规模建设5G除了商业利益驱动,还体现了国家意志站在这个层面看,“用金钱换时间、以时間铸优势”是一个国家大战略

当然,具体到执行层面运营商短信成本建设5G网络还是要算好“成本收益账”。要紧密结合各个地方、各個领域的产业发展情况合理控制建网规模和速度。

坚持“产业带动建设、建设催生产业”的“双轮驱动策略”可以超前,但要适度這样可以比较快地收回成本,让产业像滚雪球似的继续发展而不要像2000年沃达丰那样过早背负巨大的债务,让5G建设成为运营商短信成本不鈳承受之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营商短信成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