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震颤什么症状的症状都有哪些?

您的位置:
肢体震颤不一定是帕金森 帕金森VS特发性震颤如何区分?
龙虎网讯(记者 于倩&通讯员 刘敏)50多岁的老黄,两个胳膊已经颤抖了6年,原本以为患上“帕金森”,不成想却是特发性震颤。由于帕金森病会手抖的知识太过“深入民心”,只要是颤抖,就会首先想到是帕金森病在作怪。帕金森与特发性震颤有什么区别?如何区分呢?
症状:颤得吃饭都困难&这到底是为何
50多岁的老黄,两个胳膊已经颤抖了6年了。起初只是右胳膊的抖动,症状轻微,也没有影响生活,还以为搬重物累得而已,也就没引起重视。然而时间久了,右胳膊的颤抖“传染”了左胳膊,右胳膊自身也日益加重。“有一次,在银行签字,手一直在抖,签的字我自己都不认识,但是就是控制不住我的手啊!”不仅写字变形,而且日常生活如倒水、进食时震颤加重。6年来,胳膊震颤幅度越来越大,而且近2年出现头颈部震颤,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及日常生活,种种异常的反应,让老黄觉得不安,决定要医院去查查。
由于老黄的症状显示双上肢颤抖多年,在当地医院误诊为“帕金森病”,经过治疗后症状无好转。前段时间,经人介绍,找到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陈陆馗教授。经过多方“探查”,发现引发颤抖的不是帕金森,而是特发性震颤。
威力:脑部电流一刺激&特发性震颤被镇住
陈陆馗主任介绍,目前特发性震颤尚无特效药物,病程越长,症状越严重。脑深部电刺激术(俗称脑起搏器),是目前治疗特发性震颤等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唯一有效方法,陈陆馗主任建议老黄试试脑起搏器植入术。
据介绍,在手术前,陈陆馗团队经过上头架、扫描、计划、手术钻孔、安装设备、监测等等百余个精细的手术步骤。然后在微电极记录仪的监测下,通过脑立体定向仪精准定位手术靶点后,将如针一般粗细的脑深部刺激电极植入双侧底丘脑神经核团处,并用导线连接到左锁骨皮下的脑起搏器上。脑起搏器通过电极发放电脉冲至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调控异常的神经电活动,从而达到减轻和控制特发性震颤症状的目的。
神奇:远程操控&消除症状
这脑起搏器还有更神奇的地方!陈陆馗主任解释道,不断更新换代的脑起搏器又有新功能,可以远程操控。陈陆馗介绍道,如果患者出现症状加重等身体不适,可以联系医生。通过视频和语音平台与患者进行沟通,观察患者的身体反应情况。通过远程联网,可以很清楚地知晓自己体内脑起搏器的各项参数是否正常、电池电量是否足够等。
陈陆馗主任介绍,“以往调节参数需要医患面对面完成,帕金森病患者要定期往返医院,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经济成本。现在,医生通过视频询问、观察患者病情,通过远程程控技术对脑起搏器的进行调控,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
脑起搏器植入术由于手术精度要求高,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医院能够开展。中大医院在省内最早、国内较早开展立体定向脑深部神经核团毁损以及脑起搏器植入手术,可治疗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顽固性癫痫、精神疾患等功能神经系统疾病。
区别:帕金森VS特发性震颤 傻傻分不清楚
陈陆馗主任介绍,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多发于40-60岁,约2/3病人有家族遗传史,震颤是其唯一的临床表现,通常先由一侧上肢开始,逐渐发展为双侧,也可以影响头、腿、躯干和面部肌肉,震颤运动时加重,严重影响上肢的精细活动,如持筷夹菜、书写等。饮酒后症状可稍微缓解,次日症状反而加重。
由于帕金森病会手抖的知识太过“深入民心”,只要是颤抖,就会首先想到是帕金森病在作怪。“特发性震颤的抖动和帕金森病的抖动还是有区别的。”陈陆馗解释说,特发性震颤的抖动是姿势性的,比如患者日常生活中倒茶、夹菜时手会不由自主抖动,抖到茶都要泼出来;而帕金森病的震颤往往是静止时出现不自主地有节律的颤抖。其后会发展到同侧下肢和对侧肢体,特发性震颤不仅会双上肢的颤抖,头颈部也会有颤抖的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大家都认为手抖是帕金森病的表现,却容易忽视动作迟缓才是最多见的症状。陈陆馗透露,60%多的帕金森病患者会手抖,但几乎100%的患者都会动作迟缓,但是特发性震颤却很少出现动作迟缓。并且帕金森病会出现僵直,而特发性震颤则很少。
来源:龙虎网  编辑:王缘
南京生活圈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拇指医生找不到问题了&_&!!
该问题可能已经失效。
秒以后自动返回特发性震颤的表现有哪些
特发性震颤的表现有哪些
发病时间:不清楚
特发性震颤的表现有哪些了解疾病的症状表现,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那么特发性震颤有什么表现呢?了解疾病的症状表现,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那么特发性震颤有什么表现呢?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医生回答(3)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擅长:全科
特发性震颤一般紧张后震颤易加重,酒后震颤会得到暂时性的缓解,次日加重,并且60%的患者均为家族遗传。这种震颤为锥体外系疾病,属于一种良性震颤,和帕金森病有明显的区别,一般不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加重会出现其他并发症,建议你去三甲医院神经内科在专家评估后进行相应的药物调理,治疗特发性震颤的常见药物有盐酸阿罗洛尔、普萘洛尔和阿尔马尔、心得安等,建议听从医嘱合理治疗。如果症状较为严重的还可考虑外科手术脑起搏器更好的控制症状,缓解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海南省中医院
擅长:全科
1、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震颤,饥饿,疲劳,情绪激动和温度(高热,热水浴)等会加重震颤,与大多数不自主运动一样,特发性震颤在睡眠时缓解,也有个别报道,震颤在浅睡中仍然持续存在。2、特发性震颤可以伴发其他运动障碍的疾病,特发性震颤伴发帕金森病是众所周知的,据报道,在特发性震颤患者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比正常对照人群高得多,即使在大于60岁的特发性震颤患者中,帕金森病的危险度是同年龄组的随机人群的24倍,Lou和Jankovic曾报道过350例特发性震颤,其中20%同时伴有帕金森病,故认为特发性震颤可能是帕金森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3、典型的特发性震颤在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中均可发现,对起病的高峰年龄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起病年龄的分布为双峰特征,即在20~30岁和50~60岁这两个年龄段,另一种观点认为特发性震颤很少在少年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人数增加,平均起病年龄37~47岁。4、特发性震颤的症状之一震颤,偶有报道伴有语调和轻微步态异常,患者通常首先由上肢开始,主要影响上肢,双侧上肢对称起病,也可单侧上肢起病,一旦上肢影响后,常向上发展至头,面,舌,下颌部,累及躯干和双侧下肢者少见,仅在病程的晚期出现,而且程度比上肢轻。5、震颤在发病10~20年后会影响活动,随年龄增长严重程度增加,以致完成精细活动的能力受到损害,至发病后第6个10年达到高峰,86%的患者至60~70岁可影响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包括书写,饮水,进食,穿衣,言语和操作,震颤幅度越大,对活动能力的影响也越大,震颤对性别的影响无差异。
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擅长:全科
1、起病隐袭,缓慢进展。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临床表现以震颤为主,且往往是单一的临床症状。震颤表现为部分躯体和肢体的一个或数个关节不自主的节律性动作。患者通常因偶然发现震颤或由于震颤引起工作或生活上的不便而就诊,通常不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饮酒后震颤减轻是其重要的特点。 2、姿势性震颤和动作性震颤。姿势性震颤是在维持身体某一部位不动以抵抗重力保持一定姿态时出现,而动作性震颤则发生在骨骼肌的随意收缩时。多数患者可同时有姿势性震颤和动作性震颤。病情严重者和老年患者还可出现静止性震颤,但静止性震颤不是特发性震颤的主要表现形式。震颤频率一般为4~12次/秒,每个病人的震颤频率基本固定,多数病人随着病程延长频率有所减慢,而震颤幅度却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大。 3、累及四肢。典型的特发性震颤主要累及上肢(95%)、头部(34%)、面部(5%)、下肢(20%)、言语(12%)和躯干(5%)。手部震颤最常见,通常先出现于一侧,以后逐渐累及对侧。典型表现为手指的内收与外展或伸屈运动,与帕金森病类似的旋前旋后运动在部分患者亦可出现。由于手部肌肉的不自主震颤,可影响患者进食、精细动作及书写功能,但无“小写征”。头面部震颤也较常见。虽然头、舌、软腭等可单独受累,但多数同时合并手部震颤,部分老年患者可有言语障碍。躯干和下肢通常最晚累及。
向医生提问
(家族性震颤,良性特发性震颤,原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又称家族性或良性特发性震颤,是临床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是惟一表现,缓慢进展或长期不进展。目前认为,年龄是ET重要的危险因素,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长。起病缓慢。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起始于成年人,有文献报道男性略多于女性。
多发人群:20~30岁和50~60岁这两个年龄段多发
典型症状:&&&&&&&&&&
临床检查:&&&&&&&&&&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元)以动态为方向,为综合建设神经专科开疆扩土
特发性震颤首选用药有哪些?看看最新 NEJM 综述怎么说
文/幸福的味道
来源:丁香园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上需要与其他伴有震颤症状的疾病进行相鉴别。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上需要与其他伴有震颤症状的疾病进行相鉴别。近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由 Dietrich 教授等撰写的综述,通过一例典型患者的诊治回顾了特发性震颤目前的诊断和治疗策略。病例描述:女性患者,62 岁,主因双手震颤十余年来诊。患者 50 多岁时开始出现双手震颤,症状缓慢进展,影响到患者肢体运动,并且导致患者写字、喝汤、戴项链等行为。症状在紧张时加重。患者的母亲也有类似的震颤症状。患者既往有抑郁病史,已使用氟西汀和安非他酮治疗,控制较好。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显示双手姿势性和动作性震颤(4~8 Hz),姿势性震颤的幅度大概为 1~3 cm。其他体格检查未见异常。对于该患者应该如何评估和治疗?特发性震颤特发性震颤(ET)的全人群患病率约为 1%,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20 岁和 60 岁左右是两个发病高峰年龄。近期,国际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疾病协会更新了 ET 的定义,包括特发性震颤和特发性震颤叠加综合征:特发性震颤的定义:1)以双侧上肢动作性震颤为特征的孤立性震颤综合征2)症状至少持续 3 年3)伴或不伴其他部位震颤(如头部、声音或下肢震颤)4)无其他神经系统体征,如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或帕金森综合征的表现特发性震颤叠加综合征的定义:1)震颤的表现同特发性震颤,且伴有其他神经系统体征,比如串联步态受损、可疑肌张力障碍性姿势、记忆力障碍或其他轻微神经系统体征。且不足以明确归为其他综合征分类或其他诊断。2)也包括伴有静止性震颤的特发性震颤特发性震颤通常是家族性的,典型的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 ET 的病理生理学特征目前尚未明确,但一些证据提示与小脑功能障碍相关。磁共振光谱成像研究显示小脑部位 N- 天门冬氨酸水平降低,提示小脑神经元丢失或功能障碍。此外,研究显示,ET 的病理生理学涉及皮层 - 脑桥 - 小脑 - 丘脑 - 皮层环路节律性活动。(特发性震颤病理生理学涉及的通路示意图以及治疗靶点。与特发性震颤相关的解剖学结构示意图。有两条通路与震颤的产生相关:皮层 - 脑桥 - 小脑 - 丘脑 - 皮层环路(深蓝色)以及 Guillain–Mollaret 三角区,齿状核 - 红核 - 下橄榄核 - 齿状核通路(浅蓝色)。两条通路在小脑皮层内有相互作用。治疗的靶点包括丘脑腹中间核(VIM)、未定带和丘系前放射等。)诊断和评估&患者的病史采集应包括发病年龄、家族史、症状演变过程,以及相关药物或毒物接触史等。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应包括震颤的分布、震颤出现时的状态以及震颤频率的视觉评估和可能提示导致震颤的全身性疾病的体征。特发性震颤评估量表(TETRAS)有助于对震颤的严重程度进行详细的评估。 不伴有其他神经系统体征的孤立性震颤综合征的鉴别诊断包括:生理性震颤增强,孤立性局灶性震颤以及姿势性震颤等。表 1. 特发性震颤及鉴别治疗一、药物治疗:普萘洛尔和扑米酮是证据级别最高的可用于特发性震颤治疗的药物。1. 普萘洛尔:常用剂量为 120~240 mg/d,研究显示其可显著减少患者 55% 的震颤幅度。其不良反应包括心动过缓和支气管痉挛。2. 扑米酮:常用剂量为 250~750 mg/ 天,研究显示其可显著减少患者 60% 的震颤幅度。其早期不良反应包括眩晕、疲劳以及心神不宁等。3. 其他治疗药物:托吡酯、阿普唑仑、加巴喷丁和其他除普萘洛尔之外的β- 阻断剂(如阿替洛尔,纳多洛尔,和索他洛尔)用于特发性震颤治疗的研究证据有限。而左乙拉西坦、氨吡啶、氟桂利嗪、曲唑酮、吲哚洛尔、乙酰唑胺、米氮平、硝苯地平和维拉帕米等药物治疗无明显获益。二、神经刺激术和消融治疗以丘脑腹中间核为治疗靶点的脑深部电刺激(单侧和双侧)和丘脑切开术(仅单侧)可用于治疗药物难治性上肢特发性震颤。且研究显示,与丘脑切开术治疗相比,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对患者功能改善更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此外,2016 年,美国 FDA 还批准了一款聚焦超声设备用于药物难治性特发性震颤的治疗。结论和推荐对于文首提到的这例患者,基于病史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结果,诊断为特发性震颤的可能性大。推荐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肝肾功能、电解质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测定。推荐采用普萘洛尔或扑米酮治疗,小剂量起始,逐步调整至目标治疗剂量。可使用 TETRAS 量表对患者的症状进行随访评估。
付费查看全文(0元)
登录查看全文
付费查看全文(0元)
登录查看全文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
相关附件下载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扫描二维码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手机版更便捷
特发性震颤的症状有哪些?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请升级。
特发性震颤的症状包括:
1、姿势性震颤:主要表现为手部保持某种姿势时出现的明显颤动;
2、动作性震颤:是特发性震颤最具有特征性的一种表现,主要表现为手部完成某一个动作时出现的明显颤动,如临床指鼻试验时,方向发生偏移。与帕金森病的静止性震颤可进行鉴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播放(44366)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播放(24969)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有来医生工作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航天中心医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阅读(5628)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沪)-经营性-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1748号
沪ICP备号-4 Copyright (C)2018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特发性震颤怎么锻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