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瑜伽的最佳时间时,该如何观察(觉知)身体

& 分享到:練瑜伽時,要帶有覺知,首先關注的是自己的呼吸,其次,要有意識地去觀察身體,才能更好地去調整。
觀察身體不是說讓你對着鏡子看自己身體擺得正不正,而是用內在的覺知和意識,去“掃描”你的身體。
那麼問題來了:
練瑜伽時如何觀察身體呢?
我們先來看看身體的結構,從內到外可以分爲3個部分:
②肩胛帶(肩關節),骨盆帶(髖關節)
③外圍(手肘、膝蓋、手腕、腳踝)
分了這3個部分之後,我們就要看看觀察的順序了。有一點應該很容易理解,那就是從中心開始觀察到外圍,也就是觀察順序是:
①脊柱→②肩胛帶(肩關節)骨盆帶(髖關節)→③外圍(手肘、膝蓋、手腕、腳踝)
在觀察這3個部分的時候,我們都要關注4個元素:骨骼、關節、肌肉和筋膜。我們要對每個元素的做以下3個方面的評估:
①穩定性和靈活性
②與其他部分的聯繫
①穩定性和靈活性
脊柱的形態和靈活性
②與其他部分的聯繫
在做動作時,脊柱的3個生理曲線之間的相互影響
肩關節和脊柱的關係
髖關節和脊柱的關係
脊柱左右兩側對稱性
肩關節左右、前後、上下和旋轉範圍的對稱性
肩關節左右、前後、上下和旋轉範圍的對稱性
①穩定性和靈活性
關節運動的範圍,韌帶的鬆緊
②與其他部分的聯繫
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的正位
關節左右兩邊是否對稱,或左右2個關節是否對稱
①穩定性和靈活性
過度緊張或鬆弛
②與其他部分的聯繫
主動肌和拮抗肌的關係(大部分肌肉是一對一起工作的,比如這塊肌肉收縮時那塊肌肉放鬆)
肌肉的勻稱發展(前後左右)
4.筋膜(姿勢凝聚力):
觀察筋膜時,是把身體練成一個整體來看待。
①穩定性和靈活性
整個身體的靈活性和穩定性
②與其他部分的聯繫
觀察貫穿全身的連續的張力
整體的身體對稱與否(從右到左,從前到後)
練瑜伽時,帶着對身體的覺知很重要,有覺知才能發現問題,發現問題才能調整。比如髖部一邊高一邊低了,比如一邊腰擠壓了,發現之後,才能調整髖部擺正,兩側要均等延展。瑜伽教练班札记7——觉知力到底是啥? - 简书
瑜伽教练班札记7——觉知力到底是啥?
在瑜伽练习过程中,经常会听到老师强调觉知力,要求大家去唤醒身体的觉知力。比如静坐时候要求找到身体的重心在坐骨之上,开髋收髋练习时候感受髋部的打开和收紧……这是最简单的对身体的觉知力,但是有很多人却找不到,做相应的体式时候,除了感觉身体的僵硬拉伸的疼痛,别的什么都感觉不到。
瑜伽体式下犬式练习前后对比
瑜伽(yoga)来源于梵文的词根yuj,她本来的意思有两个,一个是给烈马套上马鞍,引申为驾驭和控制;另一个是指马匹和马车连接的车架,引申为联合、连结。现在很多都知道瑜伽是一种很时尚的健身方式,却忽略了瑜伽最初的含义。在瑜伽的练习中,我们首先学习如何让身体柔软、让肌肉有力、让情绪稳定,这都是我们去驾驭身体、控制情绪的第一步,从这一步出发,我们才可以逐渐控制我们自己的思想和精神,所以瑜伽经中说“瑜伽是止息心灵的波动。” 另外,在瑜伽练习中,我们首先通过练习让自己了解我们的身体,建立身体和大脑的更紧密的连结,很多人在练习瑜伽之前,不知道自己的左右腿平衡不同,左右侧腰部的力量不同,左右肩的伸展程度不同等等,都说明大脑或者意识并没有很好的和身体连结。在体位练习中意识与身体的“联结”,也就是瑜伽中的“觉知力”。通过有意识的让自己动而知道自己的身体在动,让自己停止而知道自己的身体停止。简单来说就是,我想感觉头顶有股力量将我的身体往上拉,就能感觉到自己真的像提线木偶被人从头顶拉着往上,我想让双脚像树根一样扎根到地面,我可以感觉到,我的双脚就像树根一样扎根在地面;甚至右大腿外旋左大腿内旋时候,我可以感觉到相应的变化;“觉知力”可以让你体会到瑜伽时身体与意识的对话。每一个瑜伽体式在集中注意力,在呼吸的导引下去感受身体在当前体式下的反应,需要全神贯注,集中在体式配合上,关注身体的沟通和平衡,一点点接近和突破极限,这个过程是非常享受的,也是瑜伽的乐趣之一。我自己也经历了从对身体没有任何觉知到能感到相应部位变化的过程,目前虽然还达不到精准的觉知力,但是这种对身体的觉知力被唤醒,我更懂得聆听身体。对于爱吃又是大胃王的我,之前一旦是面临自己喜欢吃的美食,就像恶鬼投身,吃得胃撑到难受都觉得还可以吃,但是现在即使是喜欢吃的东西,吃到合适就不会再吃了,更懂得节制,更知道身体的需要,不会强迫。在体式练习时候,也不会为了做到某个程度而强迫自己一定要做到,知道身体的极限,反倒这种对身体的尊重,在日益的瑜伽练习中让获得惊喜,之前完成不了的体式,居然可以做到,之前做得不好的体式,居然可以做得更完美。觉知是在当下发生的,因为是当下发生的,所以这一次不同于上一次,也有别于下一次。当从任何觉知力都没有到第一次能感受到某些部位启动的时候,会欣喜若狂,但是这种感受能否持久呢?或是刚刚吸气的时候感受到脊柱在吸气的带动下纵向伸展开,但是下一个呼吸就感觉不到了,这就是觉知力不持久的表现。通过瑜伽的日益练习去完全觉察,觉知自己的身体,在干什么,想动的时候知道在动,想停下来的时候知道停住。这其实就是瑜伽追求的,让身体,意识,呼吸保持在同一个当下。我们为什么要去唤醒觉知力呢?通过体式练习,清醒明晰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思想。可以清楚的感觉到身体在做些什么,清楚的感受到内心发出来的信号。可以告诉自己”我知道现在正在发生着什么,而我在想些什么。“当自己的情绪出现时,可以控制情绪,知道情绪。遇到了一些不如意的时候,第一步不是生气,不是沮丧,更不会冲动做出一个有可能让自己后悔的决定,而是能保持冷静的去看待这个问题,或者至少能让自己静静的保持几分钟的安静,去思考这件事情。很多人看不清自己,看不清自己身处的困境。那是因为我们站在灯光下,一处最黑暗的地方,觉知力能让自己保持中立,用旁观者的心态去看内心的各种变化,可以试着跳出这个圈,更加清晰的看问题和自己。既然觉知力如此重要,那我们如何在瑜伽,在生活中提高觉知力?我的个人经验是在瑜伽课程中,跟着老师的引导去找觉知力。好的瑜伽老师,在引导学生完成体式练习时候,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感知体位,以及体位带给身体的变化,而不是去鼓励大家拼命完成什么体式,以及一再强调加强及突破自己。上课时候,不要看老师,也不要看别的会员,用心聆听老师的引导,用身体去感受。集中意识在呼吸上,呼吸会引导身体更快觉知哪儿是最合适身体停留的位置。如果呼吸急促,紊乱,甚至屏息,那就不适合强迫自己,可以停下休息或者降低难度。在老师的口令说保持呼吸时候,不要去想七想八的,将全部意识放在自己的身体上,内观自己的身体,去感觉身体哪里在打开,哪里在收紧,哪里在酸痛,哪里在紧张,将意识放在那里,调整呼吸,去放松。老师如果来协助调整时候,跟着老师的引导,不要抗拒僵硬,尽量放松,跟着老师引导的力量走。初学者和练习了一段时间也没有觉知的伙伴们,瑜伽的路每一步都要自己去走,去摸索,选择好的老师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自己谦卑,臣服的心,愿意认真,踏实地去践行瑜伽之路。感恩大家的阅读!Namaste!
上解剖学讲骨骼正位,老师说到不良生活习惯对骨骼的影响,进而对身体的影响,发现自己无一处幸免。耸肩驼背,跟随我十几年了,以前还不以为然,最多是每次走路时候,老被家长念叨,工作以后特别是最近几年,这个问题让我不得不重视。我的脖颈这块儿我随便摇晃一下就能听到咯吱嘎嘣的声音,肩膀这...
自己偷懒写了三天的日记就中断,每天早晚功课,理论学习,回到家就不想动。我今天就说说瑜伽的呼吸吧,就是上瑜伽课时候,老师经常说的吸气呼气吧~ 身边有朋友不喜欢瑜伽,说:“”哎,我不喜欢瑜伽,最讨厌那个吸气呼气,一边做动作一边去调呼吸,搞到我都憋气了……”我自己开始练习瑜伽时候...
莲藕,它原产地是印度,后移植到中国。是药用价值较高的植物,可生吃也可熟食,可凉拌可煲汤可爆炒,可谓做法多种多样。 莲藕,对于我来讲,既熟悉又陌生。说其熟悉,其貌不扬,市面上屡见不鲜;说其陌生,敬而远之,常常是熟视无睹。说其熟悉,饭店里的莲藕菜品琳琅满目;说其陌生,家常做法望...
故乡“三岔村&准备搞一个文化广场,广场上将建一座长20多米的纪念墙,把三岔村原貌的主要景点浓缩在这面墙上,墙的另一面将配上文字,以此来纪念那古老、神奇、美丽的三岔村。他还说这个浓缩画交由他来完成。我听后,似一股暖流在身上涌动,太好了!这实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且功德无量的...
偶然的机遇,领回家两盆绿植。漂亮的花盆配了小巧的植物,加上亲手种下,看着确是欣喜。放在阳台,鉴于以往失败的养花经验,心里本不奢望能养多久的。 偶尔看到叶子有点蔫了,浇水,回家后再看,叶子重新立起来了,欣喜,真是好养。不知不觉间,几个月过去,有一天忽然发现,它已经抽出好多新枝...
爱写故事的姑娘不是因为会编故事,是因为有故事。
我不算是位有故事的姑娘,我顶多算的上一位还算努力的姑娘。努力不努力如何去界定哪?我想是有没有用尽全力去做你想做的事情。用尽全力去做了就是努力,就算结果可能不尽人意,但是起码当多年后你开始后悔的时候不会说都怪我当初没有怎样怎...
调整好心态,做真实的自己!羡慕嫉妒恨都让他滚开吧!
做好自己,不要羡慕别人的东西,谁都是靠努力得到的,要想争&气&是靠自己的努力,不是怨恨别人所得,而是努力做好自己的,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阁子:心胸开阔才能容下别人,才能成大器!阿弥托佛!!!练习瑜伽时,如何观察(觉知)身体?练习瑜伽时,如何观察(觉知)身体?爱眼小萌娃百家号练习瑜伽时,对身体的觉知是一种内观能力,这种内观能力的培养过程,首先不是关注体式达到一个什么程度,而是籍由体式来观察自己的呼吸,没有呼吸的瑜伽是没有灵魂的瑜伽,如果瑜伽体式没有呼吸,那就是体操了,因为呼吸是连接身体与意识的桥梁,顺畅自然的呼吸才可以改善气血的质量,净化身心。当对身体的觉知力加强了,你才有能力更精确地观察身体,感受身体所要强化锻炼的部位,观察身体不是说让你对着镜子看自己身体摆得正不正,而是通过专注,提起了内在的觉知力和意念力,去向内“扫描”你的身体。比如:脊柱、肩胛带(肩关节)、骨盆带(髋关节)、外围(手肘、膝盖、手腕、脚踝),以及骨骼、关节、肌肉和筋膜,观察其稳定性和灵活性如何?并与其他部位所发展的联系及对称性,这样才能更好地随时去调整,不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那么问题来了:练瑜伽时如何观察身体呢?我们先来看看身体的结构,从内到外可以分为3个部分:①脊柱②肩胛带(肩关节),骨盆带(髋关节)③外围(手肘、膝盖、手腕、脚踝)分了这3个部分之后,我们就要看看观察的顺序了。有一点应该很容易理解,那就是从中心开始观察到外围,也就是观察顺序是:①脊柱→②肩胛带(肩关节)骨盆带(髋关节)→③外围(手肘、膝盖、手腕、脚踝)在观察这3个部分的时候,我们都要关注4个元素:骨骼、关节、肌肉和筋膜。我们要对每个元素的做以下3个方面的评估:①稳定性和灵活性②与其他部分的联系③对称性1.骨骼:脊柱的形态和灵活性在做动作时,脊柱的3个生理曲线之间的相互影响肩关节和脊柱的关系髋关节和脊柱的关系脊柱左右两侧对称性肩关节左右、前后、上下和旋转范围的对称性2.关节:关节运动的范围,韧带的松紧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正位关节左右两边是否对称,或左右2个关节是否对称3.肌肉:过度紧张或松弛主动肌和拮抗肌的关系(大部分肌肉是一对一起工作的,比如这块肌肉收缩时那块肌肉放松)肌肉的匀称发展(前后左右)4.筋膜(姿势凝聚力):观察筋膜时,是把身体练成一个整体来看待。整个身体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观察贯穿全身的连续的张力整体的身体对称与否(从右到左,从前到后)练瑜伽时,带着对身体的觉知很重要,有觉知才能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才能调整。比如髋部一边高一边低了,比如一边腰挤压了,发现之后,才能调整髋部摆正,两侧要均等延展。通过不断的练习,随着内心的回收,意念的专注,你会发现内在的真力在悄悄地提升,柔软度与力量在慢慢的相结合,对身体的觉知力也越来越深。因此,瑜伽的修练靠的是内功的提升,是对外在放下后的一种内在的启动。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爱眼小萌娃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我们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和善于爱的表情。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练瑜伽的最佳时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