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的几大误区千万别犯,打完羽毛球膝盖疼后该怎样放松

保健 -- 小飞杨 -- 好網角網路收藏夾
&|& & 发现 o 收藏 o 分享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TE4MjIxMg==&mid=&idx=1&sn=3d780d4edabf0b0a8b186609&scene=3&srcid=0229KbNNNcKpT318pO0gQQtt#rd收藏家: &&標籤:&&&&&&&&&&&&&&&& 17:53:32.0&&&&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Q3NzI4OA==&mid=&idx=5&sn=bbece4b98de9d&scene=3&srcid=02283fqzV1pOurr6o5LbRdxc#rd收藏家: &&標籤:&&&&&&&&&& 17:49:53.0&&&&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Q3NzI4OA==&mid=&idx=4&sn=c6da4ae17b9f474b677733bdca42ccf1&scene=3&srcid=0222lGWn6xJiKZiuEv0n9PhG#rd收藏家: &&標籤:&&&&&&&&&&&&&&&& 06:40:22.0&&&&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TU2NDk4NA==&mid=&idx=4&sn=2dbb244070ffc&scene=0#wechat_redirect收藏家: &&標籤:&&&&&&&&&&&& 09:34:14.0&&&&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M5Nzg5Nw==&mid=&idx=2&sn=06bcf6a4aaa5b38fd1083cb&scene=0#wechat_redirect收藏家: &&標籤:&&&&&&&&&& 17:01:56.0&&&&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Y2NTk2OA==&mid=&idx=5&sn=d38ce8e07d4b7f40a474dfb4bc198e88&scene=0#rd收藏家: &&標籤:&&&&&&&&&&&& 18:30:45.0&&&&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M4MDIwMw==&mid=&idx=5&sn=eb5cc927c769&scene=0#rd收藏家: &&標籤:&&&&&&&&&&&& 21:49:23.0&&&&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TIwMDgwMw==&mid=&idx=2&sn=a9f0b22db676dc75067f94#rd收藏家: &&標籤:&&&&&&&& 05:37:16.0&&&&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A5NTU3Ng==&mid=&idx=3&sn=0ef079fe0e623d1fec9231e97cbf53b0#rd收藏家: &&標籤:&&&&&&&&&&&& 05:28:12.0&&&&http://bbs.hupu.com/6872279.html收藏家: &&標籤:&&&&&&&&&& 18:50:23.0&&&&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28.shtml收藏家: &&標籤:&&&&&&&& 17:19:35.0&&&&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TIwMDgwMw==&mid=&idx=2&sn=63cdef86c9394#rd收藏家: &&標籤:&&&&&& 05:25:56.0&&&&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85.shtml收藏家: &&標籤:&&&&&&&& 06:51:37.0&&&&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881.shtml收藏家: &&標籤:&&&&&&&& 03:45:24.0&&&&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zQ5MTAzNQ==&mid=&idx=8&sn=e7cfa9fa81bd75ac0a3a7#rd收藏家: &&標籤:&&&&&&&& 09:30:13.0&&&&&&&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52.shtml收藏家: &&標籤:&&&&&&&& 04:52:06.0&&&&当代名医陆广莘先生云:“上医治未病之病,谓之养生;中医治欲病之病,谓之保健;下医治已病之病,谓之医疗...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TA1MDAwNA==&mid=&idx=1&sn=cfdc3bda80bbc3fae181e74cc0bb31fc#rd收藏家: &&標籤:&&&&&&&&&&&&&&&& 14:22:57.0&&&&
不良信息删除举报邮箱:Powered by
Copyright& ICP備案序號:滬ICP備號&&沪公网安备08号打羽毛球新手千万别犯这些错误
来源:互联网
编辑:游丝丝
导 语羽毛球是深受许多人喜爱的运动,打羽毛球对于身体健康更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如果姿势不正确就会影响我们打球的效果。
羽毛球是一项对于身体健康有很大帮助的,除了比赛之外也是很好运动休闲方式,但是由于不是专业人士,因此打羽毛球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下面为大家介绍打羽毛球新手容易犯的错误,供大家了解。打羽毛球双打网前握拍一般,如果在网前能击中球话,大多是由上而下的(除非对方放了个高质量的网前球),所以,拍子一般都是由上而下的击球,如果球拍由下而上来击球,势必耗费一点点时间,这个时间非常宝贵。所以双打网前的人应该保持举拍姿势,而不是垂下拍子等球。等球站姿当球在对方场地时,在等待对方回球的时候,不少人双脚都是左右平行站的。但是因为前后站时,人更容易启动,启动的时间也少了,最明显的接网前球成功率就高了些。双打时非击球者的跑动双打时候,如果伙伴在回球,另一方常常站在那里看着,这是有些人的习惯,事实上,空闲者应该跑动到合理的位置去。击球点击球点高比击球点低好处要大的很,呵呵,可能每位都有体会,但每次都能击中个人的最高点却非常难,因为习惯很难改变,但的确非常有效(地球人似乎都知道,但每个球都做到的人却很少,所以,平时刻意的练练吧)。网前扑球如果一个球可以扑的话,一般是质量并不好的回球,此时对方很容易紧张,而攻击方也常常充满信心和力气地去扑啊,可由于时间短,很难把手腕角度调整好,球也就反而容易出界和下网。如果花的力气小一点,别让球出界或下网的话,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攻击力已经足够得分了(因为对方准备时间很短,高手除外)。
在线养生专家
擅长:增肌、减肥操、拳击
擅长:擅长:增肌,减脂,体能训练,营养配餐,康复,动感单车,武术,足球,健身舞蹈。
很多人应该都还不是很清楚什么是贴墙半蹲,其实它也是一种健身运动,经常练习“贴墙半蹲”可以有效的保护我们在运动时的膝关节损伤。
科室:肾病科
电话:025-
科室:麻醉科
科室:肾病科
科室:针灸科
很多油性皮肤的朋友脸是特别爱出油的,脸出油就会导致别人看上去油光满面很难看,那么脸出油怎么保养呢?
吃些食物的混搭有时候是有很多应用价值的,但是有些可能是致命的,因此选择需要谨慎以及安全。那么什么菜不能搭配食用呢?
老宗医养生在线官网微信你所在的位置: >
打羽毛球小游戏大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打羽毛球小游戏专题】
专题介绍:7399小游戏为您提供最新最全【打羽毛球】小游戏在线免费玩,还有各类打羽毛球小游戏下载,最新的打羽毛球小游戏排行榜,更多好玩的小游戏尽在7399游戏大全!
人气:55811人气:17586人气:1341业余羽毛球爱好者的训练误区
****业余羽毛球爱好者的训练误区
一、个人自身条件与追求羽毛球专业技术能力的判断误区
  许多羽毛球爱好者不考虑涉入羽毛球运动初始阶段的个人运动机能条件,全身心地投入(专业)羽球技术训练中,用业余的身体,体验专业羽球的技术。我曾看到一位40余岁的初学者卖力地练步伐和上肢力量,一个月后再看见他时,一个人原地挥臂训练扣杀,有好心人提醒他练扣杀应该结合步伐练,他说:“我患了膝关节老损伤,不能移动和跳跃”。又过了一个月,见到他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看着别人打球,别人说他又患了肩周炎。此时,他仍不知道,大部分40岁人的零件已进入耗材期。
  每个爱好者都应该以智者和学者的心态了解羽毛球的运动技能要求和技术要求,同时,也应结合自己的能力,恰当的应该努力的运动技能目标。一些爱好者羡慕别的人球技能力,并努力训练,以求超越,但他忘记考察别人的运动条件与自己的差距,过度的训练和超能力的体验,导致弓断箭落。
二、训练方法的误区
  大家可以在爱好者中观察:越是球技高超、好胜心强的人,在大型比赛中最容易受伤。他们始终追求专业球员的技术(虽然知道,永远赶不上)。追求的过程中忘记了专业球员一周7天、每天8小时不断地训练,而我们有多少时间呢?我们的关节、韧带、肌肉等运动零件饱受一天的工作后,仍然要超负荷地运动着。专业运动员涉入羽球的年龄是儿童时代,而大多数爱好者最小也得二十岁以后,羽毛球运动所用的各个部位的关节、韧带、肌肉的性能相距较大,即使是早期从事另项运动爱好者的运动机能也有所不同,训练的方法和目标肯定不能一样。
  大家还可以观察:大多数爱好者,想提高需要力量的技术动作时如反手后场球和扣球时,大都是先力尽全力的拼打无果后,才考虑是否动作或力量不够造成的。此时,对力量的提高经常采取:打中练,练中打的策略,多打、多打、多多打,力争在咬牙切齿中提高。此时,伤病在等着他。
  可喜的是,现在已有许多爱好者采取了先专门练习上肢、腰部、腕部等全身各部位的力量后,再正确落实和实践各技术要领,先造渠后引水。
三、错误的热身动作和走形式的热身运动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许多爱好者运动之前的热身动作是十分错误的。大都采取了其他运动前的踢踢腿、弯弯腰、挥挥臂而已。另外一些人到达场地后,憋了一周的冲动,直接迫不及待地挥拍打球。羽毛球运动是一个发动和利用全身各部位关节、韧带和肌肉的运动,上网和后撤步伐的迅速和幅度要求,大于许多运动。关节、韧带和肌肉的是否预热关系重大,哪个部位预热活动不到位,哪个部位就可能受伤(不信的话,大家可自我检查)。例如:有的业余选手抱怨手腕的关节和肌肉痛,你观察他的手腕肯定没有预热或预热动作不对。正确的手腕的预热动作重点要将(右手持拍)右手臂向前水平伸直,手心冲外,用左手用力往回搬动右手五指,达到拉伸手腕关节和韧带的效果(向内的手腕预热可免,因为日常生活中手腕向内活动占总活动的99%)。另外,腰部、腿部各个关节、脚踝、跟腱、肩、肘关节的预热动作要与打球的动作相符,只是动作要缓慢,幅度由小到大,韧带、关节和肌肉达到微热时,预热活动可完成。
四、训练之后放松运动的空白
  大多数爱好者不知道运动后的放松运动有何益处,打完球穿起衣服就走,最多休息几分钟再走,忽视了运动后的放松运动对恢复肌体及各部位关节、韧带的积极作用,这也是专业运动员与业余的区别。近几年,这个理念也由专业人员带入业余队伍,但基本上无人执行。
  1、充分发挥俱乐部的人力和技术资源,给予会员在伤病防治上规范的指导和优良习惯的推广。同时,俱乐部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尽可能的给每个会员提供详细的训练菜单,避免伤病的发生。
  2、俱乐部在进行技术培训的同时应加入伤病防治内容。比如:关节、韧带损伤前兆症状的知识,网球肘、肩周炎的前兆症状和防治知识。
  3、每个爱好者根据自身运动机能的综合情况,从新定位训练指标和时间表。测试的方法:每次充分运动后(筋疲力尽),测试多少时间才能恢复。
  A级:4小时B级:8小时
  C级:12小时D级:24小时
  E级:48小时F级:72小时
  A、B两级的人在做好正确力量等基础机能训练后,可学习掌握任何专业羽球技术。
  C、D两级的人应在教练的指导和控制运动量的情况下,有选择做好力量等基础机能训练后,可学习与之相符地专业掌握羽球技术。
  E、F两级的人已不适应大运动量的力量等基础机能训练,可在羽球的球性上、手法上学习与之相符地专业掌握羽球技术。步伐和扣杀、反手后场等力量型技术的掌握上应在专业教练或运动保健医生(可利用俱乐部内的医生资源)的建议下慎重、逐步进行学习。
  曾听朋友提起,亲眼见过一位50多岁的常年在一个球馆一起打球的球友,技术相当的不错,但是也就是有一次,在激烈的比赛结束后坐在场边休息,坐着坐着人就这么去了,当时所有场内的打球的人吓的轰然散去,过后一段时间,球友们聊起这件事情,都说以前都会热身的,那次就是没有充分热身,到了场地就上场,结果就发生这事情,很遗憾!哪怕花10分钟热身后打2小时球,也是非常合算的!
  所以最后的最后:提醒广大的球友,打球之前一定一定要充分热身,切切,特别是天气冷的时候更要重视热身活动!!!
****业余选手打羽毛球可以这样进行身体素质训练
&  在羽毛球的专业赛场上,运动员在场上灵活自如,这些是考专业的身体素质训练得来的。对于业余打球的人来说,进行专门的身体素质训练好像不太实际,但是随着打球时间的增长,特别是每周都会打3次以上的业余打球人来说,进行身体训练是很必须额,这样是为了更好的不出现伤病问题。
  对业余打球的朋友来说,没有器械也可以进行身体训练,如加强肩肘部的力量,可采用俯卧撑,锻炼踝关节,可采用原地来回垫脚尖的方法,锻炼腰腹肌可采用仰卧起坐,练腕力可以采用挥动矿泉水瓶的办法。
  跳绳是最简单方便也最符合羽毛球项目特点的身体训练方式,跳绳是全身的运动,既可以练腕力又可练挥臂的速率,更能增强身体的协调性。
  可以根据自己的弱点有选择地练,如小臂大臂力量差,就练腕力,可以通过小臂挥网球拍、回力羽毛球拍甚至矿泉水瓶来训练。大臂力量差练肩,练肩部力量的最好办法是练双杠,采用双手撑杠起的方式。此外,训练时尤其要注意多拉韧带。
****羽毛球技术-手腕发力的方法
其实就手腕发力而言, 反手与正手是很象的, 不过反手更强调手腕暴发力击球. 很多业余球友抡胳膊发力打正手球还能对付, 但到反手就行不通了. 可以说反手高远打得好不好是检验是否会正确用腕力的标准. 与正手相同的是:
手腕暴发力完全由小臂挥动中肘关节锁定小臂突然止动而把放松的手腕依惯性猛然甩出而产生. 与正手不同的是: 反手击球后手臂没有再向球网方向挥动的动作, 因为手腕发力已经完成. 曾见很多球友对练反手的一种方法不以为然. 即:
背对墙而站立, 身体离墙10-15 公分, 作反手击高远球动作. 这些球友问道:
离墙这么近, 怎么发力呀? 可见他们打反手也是主要是抡胳膊发力, 所以打不远.大家不妨空手体会一下手腕发力的动作. 1) 胳膊曲肘台起, 手在胸前停住,
象作扩胸运动的起始动作, 手腕放松避免殭硬
(击球前的准备). 2) 小臂向身侧快速挥动直到手臂完全伸直,
此时小臂的运动会由于肘关节锁定而突然停止但放松的手腕仍会继续自然向前甩动. 小臂挥动越快则停得越突然, 手腕的甩动越剧烈. 这就是手腕暴发力的来源. 要注意两点:
一是小臂挥动不要过猛,
否则易受伤;
二是手腕不要刻意用力以免手腕殭硬,
反而减低暴发力.作完空手动作后再拿起拍子, 作同样动作.
你会感到由于拍子的重量,
手腕向前甩动的力量大大增强.
一:准备动作, 拍柄底部对着来球, 曲肘准备发力.一个完整的击球动作需要腿, 腰,
肩, 大臂, 小臂, 手腕,
手指的协调发力.
本文只是着重于论述产生手腕暴发力的一些关键.
几点细节:一: 问:
"如果手臂的制动完全是肘关节,
那么是否很容易受伤?
竟手持拍挥出,
惯性还是挺大的. 希望指点,
同时请回答正手杀球时的制动是否也同样由肘关节来完成的?"这是个很好的问题, 回答如下.
反手小臂发力至手臂伸直的过程切忌以肘关节为轴用力, 这样很易受伤. 正确的发力动作应类似推铅球或拳击中的直拳. 这与正手大力扣杀或打高远球的动作不同. 若定要模拟的话, 反手的发力动作与正手的点杀类似. (正手点杀的范例可看1999年世锦赛决赛孙俊对陈峰那一场. 陈峰善用点杀,
尤其第一局4:1孙俊领先时, 陈峰后场起跳一个点杀, 干净利落. 使孙俊防守失误, 虽球在孙俊伸拍可及的范围 )正手杀球时的制动也是由手臂完全伸直的瞬间肘关节的锁定而将腰, 肩, 大臂,
小臂的动量最有效地传到拍子上.
注意手腕一定要放松.
就象甩鞭子时的鞭稍,
僵硬的话是甩不响的.
二: 打羽球用腕应是"甩腕子" 而不是"掰腕子"。业余羽球友的难点就在于手腕正确的用法. 而恰恰是这一难点很少在教材及录像中详细论述. 往往是一带而过, 使读者不得要领. 我发前两帖的目的就是希望对球友在这一
点上有点帮助. 简单地说, 打羽球用腕是"甩腕子"
而不是"掰腕子". 只
有这样才能把臂力(及身体其它部份的用力) 有效地传到拍上而不是抵消掉. 实现说谓的"鞭击".
就这个意义上而言,
是个很大的误导.
实际应说成"善用腕". 大家都知道臂力比腕力要强很多. 很多人打球时用力蹬腿扭腰, 耸肩抡臂,
倒也能打出正手底线到底线的高远来.
但尽管体力不错,
过一阵就不行了.
关键就在不会"甩腕子". 尤其遇上高手, 人家打高远连腰都不用动. 则还没开打就心虚腿软了.
三: 练习方法步骤
"甩腕子"人人都会, 但如何用在打羽球上则需解释一番. 这对打过几年球, 有了习惯错误动作的人尤其重要. 我在前两帖中提出"用力伸直手臂,
锁定肘关节制动小臂"的途径便于大家体会甩腕的要领. 因为此动作能产生最大的甩腕效果. 最容易体会此动作效果的是打正手头顶高远球. 你应能体会到腰腿不用怎么用力, 只要甩腕正确,
球就象得到额外加速一样高高飞向对方底线,
伴随熟悉你的对手极力掩饰的吃惊表情,
那种感觉真的很奇妙.
反复练习这一动作,
体会并熟悉甩腕要领.下一步是练习如何在不同击球方位时用伸直手臂的甩腕动作. 包括正手及反手. 注意改变习惯动作及心态. 比如说正手跨步接下手身后球. 这时的体位很难*抡臂发力. 以
往因不会伸直手臂甩腕,
习惯动作及心态都是肘略弯曲回一个网前球,
现在应极力挥臂锁肘甩腕,
力争回高远球到对方后场,
便被动为主动.
四: 腕力不是一定要是肘关节锁定才能发挥的.等到甩腕动作足够熟悉, 并成了习惯, 你会自然运用到击球点无法让手臂完全伸直的情况. 当然效果会不如手臂完全伸直的情况. 这就是为什么双打时高手们往往握拍很靠上的原因
****新手提升羽毛球技术的方法
活握死抠(非击球状态下,球拍不能握死,拍柄要能灵活转动以便不同的击球动作;击球状态下,手指抠紧球拍,尤其是食指和拇指,保证击球动作干脆、线路明确)
长挥短抖(击球时,尤其是长球和杀球时,肩膀和胳膊要完全放开,击球有力量保证并且大动作可以迷惑对方;在最后击球的瞬间,线路的变化以及落点控制全靠手腕的抖动)
高压低抬(打后场球手腕要有前压的感觉,不然球速慢落点近容易受攻击;防守时手臂上抬要充分速度要快,避免被动挨打)
远打近搓(后场球要先跑到位,胳膊带动手腕,幅度大用力猛;前场球小球,小臂伸出稳固,手腕和手指转动,幅度小用力巧)
对拐平举(中前场放斜线短球,手腕要反拐上挑的动作;中前场平抽快球,球拍不放下,用小臂发力手腕紧绷)
正侧反背(打正手球身体向后侧方转动,作为弥补,手腕控制拍面也要有相应角度的内侧转动;打反手球,身体完全展开背对敌手,手臂挥动距离长,手腕发力要及时到点)
强追缓挡(在进攻有利时,要不断加快进攻节奏,手臂手腕动作连贯而急促;在对方连续进攻时,主动通过轻挡放小改变对方连续进攻的节奏,手臂手腕发力舒缓)
柔舞脆击(羽毛球的所有动作都应该是很协调连惯的,甚至是轻柔的;但击球瞬间必须是干脆利落的,从腰部到手腕,击球发力应该有一个猛烈的停顿,接着又是协调连贯的身体动作)
A、发球战术
发球不受对方干扰,只要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发球者可以随心所欲地以任何方式发到对方接球区的任何一点。采用变化多端的发球战术,常常能起到先发制人、取得主动的作用。因此,发球在比赛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采用发球战术时,眼睛不要只看自己的球和球拍,应用余光注视对方的情况,找出薄弱环节。发各种球的准备姿势和动作要注意一致性,给对方的判断带来困难,处于消极等待的状态。发球后应立即把球拍举至胸前,根据情况调整自己的位置,两脚开立,身体重心居中,但一定注意重心不要站死。眼睛紧盯对方,观察对方的任何变化,积极准备还击。
(1)发后场高远球
这是单打中常用的发球,要求把球发到对方端线处,迫使对方后退还击,给对方进攻制造难度。发高远球虽然弧线高,飞行时间长,但由于离网距离远,球从高处垂直下落,后场进攻技术差的对手较难下压进攻。把球发到对方左、右发球区的底线外角处,能调动对方至底线边角,便于下一拍打对方对角网前,拉开对方的站位。特别是左场区的底线外角位是对方反手区,更是主要攻击的目标。但发右场区的底线外角时要提防对方以直线平高球攻击自己的后场反手区。如把球发到对方接发球区底线的左、右半区的内角位,能避免对方以快速的直线攻击自己的两边。
(2)发平高球
发平高球,球的飞行弧线较低,但对方仍然必须退到后场才能还击。由于球的飞行速度快,对方没有充裕的时间考虑对策,回球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对于球队飞行弧线的控制,应看对方站位的前后和人的高矮及弹跳能力而定,以恰好不给对方半途拦截机会为宜。落点的选择基本与发高远球相同。
(3)发平快球
发平快球(或者平高球)和网前球配合,争取创造第三拍的主动进攻机会,著称了发球抢攻的战术。发平快球属于进攻发球,球速很快,著称了发球抢攻的战术。发平快球属于进攻性发球,球速很快,作为突袭手段如运用得当,往往能取得主动。但当接球方有所准备时,也能半途拦截,以快制快,发球方反会处于被动。发平快球时球的落点一般应在对方反手区,或直接对准接发球的身体,使对手措手不及。
(4)发网前球
发网前球能减少对方把球往下压的机会,发球后立即进入互相抢攻。把球发到前发球内角,球飞行的路线较短,容易封住对方攻击自己后场的角度。发球到前发球线外角位能起到调离对方中心为止的作用。特别是在右场区发前发球线外角位,能使对方反手区出现大片空档。但对方也能以直线推平球攻击发球者的后场反手。如果预先提防,可用头顶球还击。发网前球也可以发对方的追身球,造成对方被动。最好发网前球时配合发底线球才能有较好的效果。
B、接发球战术
接发球虽然处于被动、等待的状态,但由于发球时受到规则诸多的限制,使发球不能给接发球者带来太大的威胁。发球者发球只能发到对角线的接发球区内,而接发球者只需防守半个不到区域,却可还击到对方整个场区。所以,接发球者若能处理好这一拍,也可取得主动。
(1)接发高远球、平高球
一般可用平高球、吊球或杀球还击。但如对方发球后站位适中,进攻时要注意落点的准确性。若用杀球、吊球还击,自己的速度要跟上;如果对方发球质量很好就不要盲目重杀,可用高远球、平高球还击,伺机再攻,或者用点杀、劈杀、劈吊下压先抑制对方。
(2)接发网前球
可用平推球、放网前或挑高球还击。当对方发球过网较高时,要抢先上网扑杀。接发网前球的击球点应尽量抢高。
(3)接发平快球
要观察对方的发球意图,随时要做好准备。借用对方的发球力量快杀空档或追身都能奏效,也可借助反弹力拦吊对角网前
就所有的运动员而言,后场的反手击球总是或多或少地弱于正手击球,相对进攻性不强,球路也较简单(由于生理解剖结构的限制),有的运动员还不能在后场用反手把球打到对方端线,所以对于对方的反手要毫不放松地加以攻击。
(1)调开对方位置
使对方反手区露出空档,然后把球打到反手区,迫使对方使用反拍击球。
(2)对反手较差的对手
后场反手较差的人,经常使用头顶击球、侧身击球、侧身弓击球来弥补反手的不足。由于头顶、侧身击反手区时,身体重心、身体位置要偏向左场区的边线,因而可以重复攻击对方的反手区,使其身体为止远离中心。这样本来是对方优点的正手区就出现大片的空档,成了被攻击的目标。当对方打来半场高球的时,扣杀落点的选择应是∶如对方移动慢,扣杀落点应在他刚离开的为止。因为在快速移动中要马上停住再回转身来接杀球是很困难的。迫使对方在后场用反拍击球时,要主动向前移动位置,封住网前,当对方在后场用反手吊直线或对角网前球时,就可以很快上前扑杀或搓、勾,为下一拍创造主动的机会。
D、平高球压底线
用快速、准确的平高球打到对方后场两角,在对方不能拦截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球的飞行弧线,把对方紧压在底线,当对方回击半场高球时,就可以扣杀进攻。使用平高球压底线时,如配合劈吊和劈杀可增加平高球的战术效果。一般情况下,平高球的落点和杀、吊的落点拉得越开效果越好。
E、拉、吊结合杀球
此战术是把球准确地打到对方场区的四个角上,使对方每次击球都要在场上来回奔跑。使用这种战术时,对不同特点的对手要采用不同的拉、吊方法。对后退步法慢的可以多打前、后场;对盲目跑动满场飞的可使用重复球和假动作;对灵活性差的应多打对角线,尽量使对方多转身;对后场反手差的仍通过拉开后攻反手;对体力不好的可用多拍拉、吊来消耗其体力,然后战胜之。
如能熟练地使用平高球、劈吊和网前搓、推、勾技术,快速拉开对方,伺机突击扣杀,则这一战术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F、吊、杀上网
先在后场以轻杀、点杀、劈杀配合吊球把球下压,落点要选择在场地两边,使对方被动回球。对方还击网前球时,迅速上网以贴网的搓球,或勾对角,或快速平推创造半场扣杀机会;若对方在网前挑高球,可在其向后退的过程中把球直接杀向他的身上。
首先要明确过渡球是为了摆脱被动,为下一拍的反攻积极创造条件。怎样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是比赛中的重要一环。被动时要做到∶首先争取时间调整好自己的为止和控制住身体的重心。从网前或后场底线击出高远球是被动时常用的手段。当处于不停地跑动追球的状态时,或身体重心失去控制时,都可以打出高远球,以赢得时间,恢复身体重心,调整自己的处境。其次,利用球路变化打乱对方的进攻步骤。在接杀球或接吊球时要把球还击到远离对方的地方,以破坏对方吊、杀上网的连续快速进攻。如果对方吊、杀球后盲目上网,而自己的为止较好时,则可把球还击到对方底线。
H、防守反攻
这一战术是对付那种盲目进攻而体力又差的对手。比赛开始,先以高球诱使对方进攻,在对方只顾进攻而疏于了自己的防守时,即可突击进攻。或者在对方体力下降、速度减慢时再发动进攻。这种开始固守、乘虚而入、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战术有时效果也较好。
****羽毛球速成秘籍——手腕发力
当你学习了羽毛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会发现,击球动作跟高手差不多的情况下,击球的力量却比高手差很多,甚至自己的手臂力量不比高手差。
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你在练习的过程中忽略了一个细节动作——手腕发力。
羽毛球几乎所有的击球动作最终都是靠手腕发力控制线路和力量。所有挥臂击球的最后一个动作都是抖腕,只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忽略这个细节,更多的是关注步伐和挥臂的整体动作是否准确,结果在击球力量不大的情况下总是归咎为“动作还不熟练”。实际上,即使动作再熟练,不会手腕发力,击球力量仍然不会有大的进步。
手腕发力不是简单的手腕绝对力量大小,而是短促的爆发力,就是手腕外展最后击球前瞬间向前一顶的力量。
练习手腕发力的一个很简单的办法:挥酒瓶。就是拿个灌满水的酒瓶或者水瓶,模仿挥拍击球前的抖腕,连续快速多次挥动。
反手击球的手腕发力还有一个重要的细节:确保反手握拍姿势。只有反手握拍,反手击球才能发上力量。如果仍然用正手握拍强行发力击打反手球,长期下来很容易使手腕受伤。
当你慢慢学会手腕发力后,你会发现自己的击球力量有很大提高。
****羽毛球训练--身体素质练习对羽毛球技术非常重要
&  羽毛球既需要足够的耐力,也需要良好的爆发力。专业选手在基础力量练习时,通常采用推杠铃、哑铃,负重深蹲以及跳绳、挥网球拍等方式锻炼肩、肘、手腕、膝关节、腿等部位的力量,这些部位是长期从事羽毛球运动的人最易出现伤病的地方。
  至于专项素质练习,主要包括步法和多球练习,为了加大运动量,在练习步法时往往会穿上沙衣,绑上沙带。
  对业余选手而言,没有器械也可以进行身体练习,如加强肩肘部的力量,可采用俯卧撑,锻炼踝关节,可采用原地往返垫脚尖的方法,锻炼腰腹肌可采用仰卧起坐,练腕力可以采用挥动矿泉水瓶的办法。
  对业余选手来说,每周至少要抽出一到两次固定时间进行身体练习,每次练习30到40分钟。练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弱点有选择地练,如小臂大臂力量差,就练腕力,可以通过小臂挥网球拍、回力球拍甚至矿泉水瓶来练习。
  大臂力量差练肩,练肩部力量的最好办法是练双杠,采用双手撑杠起的方式。此外,练习时尤其要注重多拉韧带。
  跳绳尤其是双摇跳是最符合羽毛球项目特点的身体练习方式,因为跳绳是全身的运动,既可以练腕力又可练挥臂的速率,更能增强身体的协调性。
  下面列出的一周身体练习计划可供年龄在25岁左右,有一至两年球龄的男青年选用。
  第一、一至二次长跑,3000米到5000米,时间控制在20到30分钟;
  第二、一至二次步法练习,每次10到15分钟;
  第三、一至二次跳绳,单跳每次10分钟左右,可分三组完成,每组5分钟,双摇跳2分钟为一组。其他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上述计划进行增减。
****羽毛球语录
00:口袋装一部手机的是正常人,装两部手机的是精英,装三部手机以上的基本傻-B;球袋里球拍数量的判断以此类推;
01:买好一点的球,其实算起来成本跟差球差不了多少,但你得到的却是另一个级别的享受;
02:最好不要在场内吸烟,如果确实要吸,也请别把烟灰弹得满地都是;
03:个人经验,喝点小酒去打球会有特别的体验,但程度达到醉驾的除外;
04:打完球后,越快换底裤和鞋袜越好,否则容易湿疹和脚气;
05:有空慢跑半小时,你会发现第二天体力超好;通过拉力器哑铃等练练力量,你会发现球速超快;
06:如果你经常判断失误,要么你打得太少,要么你经常换场地;
07:不要不屑于跟比你水平差的人对练,很可能有一天你就打不过TA;就算TA永远打不过你,你也可以趁机多练练高难度的动作,比如反手跳杀;
08:如果你的另一半反对你从事羽毛球运动,要么换运动项目,要么换伴侣,这是很难调和的矛盾;
09:多在橡胶场上打球,到了木板场你会发现你的移动快30%以上;
10:跟女选手搭档,请多鼓励少责怪,女孩子通常心理比较脆弱,你越给她压力她会越木,这跟床-上完全是两码事;
11:你可能赢一些对手,但你不可能赢所有对手,所谓天外有天,山外有山;
12:经过别人的场地时,请你远离白线,否则,从法律上,TA打死你也是免责的!
13:遇到差不多的对手时,请别卖弄你的假动作,你想找死的除外;
14:训练结束后,用5分钟做做放松,第二天你又是一条好汉,别小看这5分钟;
15:中午好好睡一觉再去打球,会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16:想到香港买又便宜又正的球拍,这基本是缘木求鱼,通俗点说就是:省省吧;
17:不要所有的羽毛球比赛都看,容易审美疲劳的,选经典的看看就好;
18:跟领导打球,放水的艺术跟球技的提高同样是门学问;
19:如果你的脚底经常脱皮,试着打球时在那个点贴块医用胶布,有奇效的;
20:要拉高磅的话,请提醒拉线员一定要拉足,否则TA会怕拉断拍而减你一些磅数;
21:其实胜利也有一些好的球线,不要光盯着YY;
22: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对于99.99%的业余单打选手而言,职业女单的比赛才是最现实的教材;
23:看视频学东西时,要充分利用播放器的功能,片段反复播放、播放速度调整等都会让你事半功倍;
24:低画质的录相少看点吧,高清中的经典战役都已汗牛充栋;盯大眼睛还很费劲才能看清球在哪里的录相都被我删除了;
25:如果你对风向有感觉,恭喜你,你已经是百里挑一;
26:如何知道自己在进步?很简单,你不断提升的时候会觉得场地越变越小;
27:吃了对方一个假动作失分后,不要想着要在下一分骗回对方,硬要这样的话,你的成功率至少会比平时下降70%,因为你此时太刻意,而勉强是没幸福的;
28:对方发球老过腰说不说TA好呢?孺子可教的你就说说看吧,牛B轰轰的就让TA在错误中继续沉沦吧;
29:全能型的业余选手更能赢得我的尊重:这种人会打单打也会打双打;
30:一个人的时候怎么练网前小球呢?如果谁能告诉我,我愿意支付100元;(实球的,非模拟动作;)
31:吃饱了撑着打球,饿得发慌打球,都是很痛苦的经历;但非要二选一的话,我会选后者;
32:(听人说)鞋底老化,放进微波炉转半分钟,可恢复一些弹性;但要延缓衰老,更行得通的做法还是每次去球馆才换鞋,打球回来用湿布擦擦鞋底;
33:实力已足以打败某个以前比我厉害的人,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不忍心将真相揭破,我好几次都在20分那里等他,让他慢慢追上来,最后让他赢……
34:搓球有四种基本搓法,知道吗?网前扑球有四种基本扑法,知道吗?发球有四种基本发法,知道吗?(孔乙己: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知道吗?)
35:就算多么心急打球,开车也不要闯红灯,少打几分钟算不了什么,违反交通规则足以致命;
36:球网的高度偏离标准值两三公分,也浑然不觉的话,说明球感还不够精确;
37:如果十个擦网球能救起三个以上的话,说明应激和二次启动能力非比寻常;
38:瑜伽练习是羽毛球运动的绝配;前者能带来后者所必须的柔韧度,修复后者的损伤,更重要的时,还让人们有一个平和的心态;
39:男人球袋里的球拍,跟女人衣柜里的衣服一样,永远都少一件;对于心仪之物的狂热,其实男女并无差别;所以就算被定为SB又有何妨呢? SB还可以理解为Shining Badminton嘛--绚烂的羽毛球,陪伴2012每一天!
****教你如何击打羽毛球反手球
&  对于业余选手来说,反手真是个难题!有些球友打了好几年的球,各个技术都能熟练运用,唯独反手迟迟不见提高,真是愁煞人了!
举例来说,无论水平高低,大家最头疼的都是反手后场这个点,反应快了还能侧身后退正手回击,反应慢了就只有用反手草草地撩一拍的份儿,想撩后场,没那个劲儿,而挡个网前球,往往就会陷入被动。还有,反手发球力臂短、一致性强、隐蔽性强、突然性好,可大多数人都不会发或发不好,所以也就失去了用多变的发球线路来抢攻的机会。
其实,诸如此类的例子不少,如果能攻克反手击球的技术难点,那无疑会使你的技术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战术运用也会更灵活。
攻克难点一:反手不会握拍
对于任何一个站到羽毛球场上的人来说,球拍就是武器。尽管可选择的武器多种多样,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玩转手中的武器。学会如何握拍是最基础的要求了,但通过这几年的教学与观察,我发现有一些爱好者并没有学会如何握拍,而其中最大难点毫无疑问就是正、反手的转换。
在反手击球时,还是用正手握拍的手法,这种错误在初学者中比较常见,而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还没有掌握反手握拍的方法,二是从正手握拍转换为反手握拍不熟练。
针对这种情况,我重点向大家介绍一下反手握拍的正确方法。反手握拍主要有两种方法,其基础都是掌握正确的正手握拍方法,正手握拍方法在很多地方都有介绍,我在这里就不再专门讲了。
第一种反手握拍的方法:在正手握拍基础上,把拍柄捻动稍外旋,大拇指上靠贴在拍柄的宽面上,食指回收下靠四指并拢,四个手指的第二指关节位于另一宽面上。手心空出可放下一羽毛球球头为最佳;
第二种反手握拍的方法:在正手握拍基础上,拍面稍微左转一点点,大拇指定在第一棱线与第二棱线间的窄面上,此时反手打斜线球更方便顺手,被动时回反手直线高远球也不易出边线。
反手握拍的两种方法,是因处理来球的方法不同而有所差别。有些球友,即便会反手握拍,但手和球拍绝对是“亲密接触”,手死死攥着球拍。事实上,反手握拍要求要松,手心是空的,就是拿着拍子的时候,手中还能放一个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发力的空间。
另外,除了握拍要松,变化还要快,要求拍子在手上可以随时动起来。平常不打球的时候,可以经常做正反手捻动的动作,通过长时间的耐心练习才会有很好的收效,这方面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
攻克难点二:反手不会发力
反手发力并不是简单的用蛮力,而是一个用多少力的问题。朱熹在解析《论语》时说到:“适可而止,无贪心也。”这句话用到打反手球上再合适不过的了。
打反手球时,发力错误往往会导致浑身都在用劲,或不能从正确的点开始发力。以反手高远球为例,许多球友发力时不是大臂带着小臂走,而是错误的“囫囵吞枣”地发力。
以右手持拍者为例,初学打反手高远球时,可以先不拿拍子,右手掌心向下,从身体左下方向右上方随意挥出,想象身后站着一位2米多高的大个子,做出反手打耳光的动作。做这个模拟练习时,要求练习者先抬高大臂,后用小臂挥动。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最放松、最随意的感觉。熟练掌握此动作后,就可以拿起球拍做反手挥击动作了。注意,此时屈臂发力要让球拍挥出“呼呼”的风声来。如果你能坚持每天放松挥空拍两百次,一段时间后一定能够打好反手高远球。
与反手高远球动作要舒展相比,反手的网前球动作幅度就要小很多。
其实,网前无论做什么动作幅度都不要过大。在过了反手发力关之后,就要考虑如何熟练掌握大小力转换了。我有时候就和我的学员们说,网前到后场只有七米远,你在网前是要减三分劲去打,这样才不容易出界。
攻克难点三:反手步法难到位
一般说来,正手打左后场球时,要退三步才能到位,而使用反手击球只需要两步,所以打好反手球既可以省力又易于抢得主动。
在中场两脚45度前后开立,右脚在前,做好准备。当判断来球为左后场后,右脚蹬地向左转体启动,同时左脚向后迈出一小步,右脚前交叉向来球落点方向跨出一大步,背对球网,含胸收腹,内旋回环引拍,快速抬高肘部,使得大臂与小臂夹角小于60度,小臂快速向左上方外旋用腕,击球时以拇指为支点,后三指屈指发力,球在最高点时用反拍将其击出。右脚随即蹬地右转回中,做回击下一拍的准备。
判断、快速启动、步法到位之后再打球,练习时可以采用网前扔一个,后场再打一个的方式。这样可以在模拟实战中练习正确的步法。
TIPS 反手练习小总结
早上跑步时按照上面所介绍的方式挥空拍;
用反手把球向高处打,并且球打得越高越好;
反手握拍对墙发平快球,随即反拍抽击,回合数越多越好;
用线把一个旧球吊在反拍所能打到的高处,结合步伐去打固定的高球。
****羽毛球力量训练--上肢力量的练习方法
&  拉斯姆森是当前女单力量最大的选手,是中国女单最强劲的对手。而在实际打球时你会发现,那些经过专业训练的女运动员杀球力量都很大,超过多数业余选手。
  这其中,除了动作本身的规范性以及发力的充分之外,上肢绝对力量也是很重要的部分。对于动作掌握相差不大的两个人来说,上肢绝对力量的差别会导致击球力量的重大差别。
  这里的上肢力量包括前臂的力量、手腕的力量和手指的力量,在羽毛球的正确动作中,发力主要还是依靠这三者的力量,所以大臂的力量不需要特别练习,因为基本用不到。如果你经常需要大臂的力量,那说明动作不对,需要改正。
  手腕力量的练习:
  比较容易实现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挥重拍,一个是利用器械。挥重拍就是在平时挥动比羽毛球拍重很多的其他球拍,比如网球拍和壁球拍,或者很老的那种铁质的羽毛球拍,总之就是比常用的球拍重一些。
  也可以在常用球拍的拍头包上几层报纸,或者是半截拍套,这样改造之后的球拍头非常重,经常挥舞会有助于腕力。
  在练球时候也可以练习腕力,就是用网球拍或者壁球拍练球,这样坚持下来,手腕力量会有明显增长。注意这个方法练习的重点是手腕的力量,在挥动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使用腕力来控制,尽量不要使用胳膊的力量。注意保护手腕,带上护腕是很好的保护措施。
  利用器械就是用杠铃或者哑铃来练习,即手握杠铃或哑铃,手腕反复屈伸。使用哑铃练习的好处是你可以只练习打球的手腕,但这一般都会造成两个手腕粗细的差异。
  如果对此很在意,就要同时锻炼两个手腕。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动作快速是锻炼手腕的爆发力,而动作较慢就起不到锻炼爆发力的作用,但可以锻炼手腕的肌肉,对于腕伤的治疗很有帮助。
  前臂力量的练习:
  器械练习是最好的办法,利用哑铃和杠铃,即手握杠铃或哑铃,以肘关节为支点,放下和举起手中重物。在动作上要注意,保持手腕与前臂成一条直线,不用力,这样才可以锻炼到前臂而非手腕。同样的,动作速度快是锻炼爆发力,放慢动作就是恢复训练而不是力量练习了。
  手指力量的练习:
  初级水平的选手一般很难使用到手指的力量,这需要在很放松的状态下,只是在击球的瞬间才紧握球拍,才可以发挥手指的力量。而网前球尤其需要手指的力量,因为越是精细的动作,就越需要极小的动作和细微的发力。
  练习手指力量一般是使用握力计,平时自己空手频繁做手指快速抓握的动作也可以达到目的,关键在于坚持练习。
****打羽毛球体会--高远球终于有感觉啦!
& 打球半年多,基本上是从零开始,虽然感觉自己进步缓慢,但是喜欢上这项运动。我想对任何打羽毛球的人来说,喜欢打羽毛球才是最重要的,用心去练,技术肯定会上去。
  平时只是与几个同事打,也有两个女中学生,因为大家水平都差不多,身边既没高手,也没受过专业训练,加上一般一星期打一两次只是双打没有练基本功,所以技术进步的难度可想而知,高远球一直是瓶颈。
自己在中羽翻过贴子,也看过视频,但就是没感觉,回球质量不高到不了底线,有时甜区都打不中。&
  但慢慢的,我开始逐步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通过练习找到了改善方法:
  1、对球落点把握不好,球经常过头顶,导致我头顶甚至身后击球,回球质量可想而知。
改善方法:调整步伐,合理的步伐能使你轻松提前到达舒服的击球位置(话说回来,步伐在羽毛球中的作用不用我多言,练好步伐事半功倍,我步伐超差)。
  2、击球点偏低
改善方法:尽量在身前、头顶前方击球(看资料好像是10到15公分),而且击球点尽量高一些,伸直手臂,这样击球会很舒服省力。
  3、击球时没有撤步侧身,右手(我左手持拍)太木不会动。
改善方法:这个简单,找个视频照着做就行。
  4、击球瞬间,手腕转动,导致力量分散。
改善方法:保持动作一致性。
(说到这里我有个疑问:击球时手腕应该是内旋还是应该向前下压,或者是二者结合)
  5、抓拍时手握得太紧,击球前手腕及手指没有尽量放松,无法达到闪腕或者甩臂的效果。
改善方法:引拍的时候,放松手指及手腕,击球瞬间再收紧。
  6、引拍过慢,常导致仓促挥拍,拍子没有放到背后,引拍距离不足直接影响到击球力量。
改善方法:紧盯来球,提前做准备引拍,将拍子放到肩后再引前挥拍。
  7、击球时盲目使力,以为越大力就打得越远,但效果并不理想,还容易伤痛。
改善方法:先注意动作的标准性,不要用太大力,不求打远,只求准确先找到击球的感觉。
  终于,前两天打球时我突然找有点高远球的感觉,虽然不很成熟不是很远,但大部分球都比较舒服,击球的时候声音也清脆了很多,感觉力都用对了地方相对集中,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分散。
  简单总结一个:高远球无非是调整好步伐,按标准做好动作,然后在练习中慢慢去体会就行了。
  希望对新手有用,也欢迎高手修正。
  补充:虽然我开始找到感觉,但并未找到最合理的发力方法。前晚打球时一位前辈帮我纠正动作的时候说我整个手臂肌肉太紧太死了,他让我放松,彻底放松,只做动作不用力。当时我做不到,然后他让我对着镜子慢慢练,但我始终未能很好地放松发力。
  我知道打高远球击完球那一刹之后,手臂只是顺势往下摆,已经没有用力(详见专家问诊第二集老赵的解说),但我通常是整个摆臂过程始终在使力。
  今晚我再次对着镜子练习,刚开始还是找不对感觉,我告诉自己放松下来,然后去做挥拍,也试着找甩毛巾的感觉。效果不明显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一个动作:就是我们以前扔石头比赛的那个动作(看谁扔得远)——扔完石头后力量已经发尽,手臂正是不用力只是顺势往下摆。我对自己这一领悟很是欣喜,并按此种感觉去挥拍,觉得感觉好多了,比甩毛巾更好理解。也可以先空手去感觉,然后再握拍练习。
  练完之后忍不住第一时间上来补充,不知各位球友是否认同我这说法。希望能对苦练高远球的你们有帮助。
  再次说明一句:练习练习再练习,从练习中体会。
****羽毛球技术-手腕发力的方法
其实就手腕发力而言, 反手与正手是很象的, 不过反手更强调手腕暴发力击球. 很多业余球友抡胳膊发力打正手球还能对付, 但到反手就行不通了. 可以说反手高远打得好不好是检验是否会正确用腕力的标准. 与正手相同的是:
手腕暴发力完全由小臂挥动中肘关节锁定小臂突然止动而把放松的手腕依惯性猛然甩出而产生. 与正手不同的是: 反手击球后手臂没有再向球网方向挥动的动作, 因为手腕发力已经完成. 曾见很多球友对练反手的一种方法不以为然. 即:
背对墙而站立, 身体离墙10-15 公分, 作反手击高远球动作. 这些球友问道:
离墙这么近, 怎么发力呀? 可见他们打反手也是主要是抡胳膊发力, 所以打不远.大家不妨空手体会一下手腕发力的动作. 1) 胳膊曲肘台起, 手在胸前停住,
象作扩胸运动的起始动作, 手腕放松避免殭硬
(击球前的准备). 2) 小臂向身侧快速挥动直到手臂完全伸直,
此时小臂的运动会由于肘关节锁定而突然停止但放松的手腕仍会继续自然向前甩动. 小臂挥动越快则停得越突然, 手腕的甩动越剧烈. 这就是手腕暴发力的来源. 要注意两点:
一是小臂挥动不要过猛,
否则易受伤;
二是手腕不要刻意用力以免手腕殭硬,
反而减低暴发力.作完空手动作后再拿起拍子, 作同样动作.
你会感到由于拍子的重量,
手腕向前甩动的力量大大增强.
一:准备动作, 拍柄底部对着来球, 曲肘准备发力.一个完整的击球动作需要腿, 腰,
肩, 大臂, 小臂, 手腕,
手指的协调发力.
本文只是着重于论述产生手腕暴发力的一些关键.
几点细节:一: 问:
"如果手臂的制动完全是肘关节,
那么是否很容易受伤?
竟手持拍挥出,
惯性还是挺大的. 希望指点,
同时请回答正手杀球时的制动是否也同样由肘关节来完成的?"这是个很好的问题, 回答如下.
反手小臂发力至手臂伸直的过程切忌以肘关节为轴用力, 这样很易受伤. 正确的发力动作应类似推铅球或拳击中的直拳. 这与正手大力扣杀或打高远球的动作不同. 若定要模拟的话, 反手的发力动作与正手的点杀类似. (正手点杀的范例可看1999年世锦赛决赛孙俊对陈峰那一场. 陈峰善用点杀,
尤其第一局4:1孙俊领先时, 陈峰后场起跳一个点杀, 干净利落. 使孙俊防守失误, 虽球在孙俊伸拍可及的范围 )正手杀球时的制动也是由手臂完全伸直的瞬间肘关节的锁定而将腰, 肩, 大臂,
小臂的动量最有效地传到拍子上.
注意手腕一定要放松.
就象甩鞭子时的鞭稍,
僵硬的话是甩不响的.
二: 打羽球用腕应是"甩腕子" 而不是"掰腕子"。业余羽球友的难点就在于手腕正确的用法. 而恰恰是这一难点很少在教材及录像中详细论述. 往往是一带而过, 使读者不得要领. 我发前两帖的目的就是希望对球友在这一
点上有点帮助. 简单地说, 打羽球用腕是"甩腕子"
而不是"掰腕子". 只
有这样才能把臂力(及身体其它部份的用力) 有效地传到拍上而不是抵消掉. 实现说谓的"鞭击".
就这个意义上而言,
是个很大的误导.
实际应说成"善用腕". 大家都知道臂力比腕力要强很多. 很多人打球时用力蹬腿扭腰, 耸肩抡臂,
倒也能打出正手底线到底线的高远来.
但尽管体力不错,
过一阵就不行了.
关键就在不会"甩腕子". 尤其遇上高手, 人家打高远连腰都不用动. 则还没开打就心虚腿软了.
三: 练习方法步骤
"甩腕子"人人都会, 但如何用在打羽球上则需解释一番. 这对打过几年球, 有了习惯错误动作的人尤其重要. 我在前两帖中提出"用力伸直手臂,
锁定肘关节制动小臂"的途径便于大家体会甩腕的要领. 因为此动作能产生最大的甩腕效果. 最容易体会此动作效果的是打正手头顶高远球. 你应能体会到腰腿不用怎么用力, 只要甩腕正确,
球就象得到额外加速一样高高飞向对方底线,
伴随熟悉你的对手极力掩饰的吃惊表情,
那种感觉真的很奇妙.
反复练习这一动作,
体会并熟悉甩腕要领.下一步是练习如何在不同击球方位时用伸直手臂的甩腕动作. 包括正手及反手. 注意改变习惯动作及心态. 比如说正手跨步接下手身后球. 这时的体位很难*抡臂发力. 以
往因不会伸直手臂甩腕,
习惯动作及心态都是肘略弯曲回一个网前球,
现在应极力挥臂锁肘甩腕,
力争回高远球到对方后场,
便被动为主动.
四: 腕力不是一定要是肘关节锁定才能发挥的.等到甩腕动作足够熟悉, 并成了习惯, 你会自然运用到击球点无法让手臂完全伸直的情况. 当然效果会不如手臂完全伸直的情况. 这就是为什么双打时高手们往往握拍很靠上的原因.
****羽毛球四点练习,让你像林丹一样杀球
&  羽毛球是一项对身体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一项运动,如体能、脚步、柔韧性、协调性、力量等等。而且技术也是多样化,其中最受大家喜欢的一个技术环节就是扣杀,那么我们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提高我们的扣杀技术呢?
  现如今,羽毛球已经渐渐成为一种社交手段;如果你的球技好,不但能得到好的人缘,也一样可以在球场上找到自信,当然最主要的是能够强身健体。今天小编就和朋友聊一聊如何能够让自己在羽毛球场上更加出众耀眼。
  羽毛球是一项对身体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一项运动,如体能、脚步、柔韧性、协调性、力量等等。而且技术也是多样化,其中最受大家喜欢的一个技术环节就是扣杀,那么我们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提高我们的扣杀技术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扣杀技术动作分解。
  技术动作分解:
  引拍准备,侧身,右手大小臂成45度或稍大,左手在前保持平衡,眼睛盯住来球,判断高度速度落点.身体转动,后弓,如箭在弦上,球拍充分向后倒。
手臂内旋,迅速挥拍,下压(杀球),全身协调用力,加上转腰的力量
,收拍;如果是头顶击球,就是这个动作:身体后仰,右脚前摆,左脚在后支撑保持平衡,击球点在头顶偏中,头顶击球在落地时,注意先用左脚内侧整体着地,然后过渡到全脚掌,不要用脚尖先着地,因为落地时冲击力量相当大,用脚尖着地会受伤。
  从以上技术分解来看,我们要想提高扣杀技术,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步伐:
  通过判断球的落点,积极的移动;看似简单,实则最难,因为这是羽毛球最基础的训练动作,所以,对于脚步训练基本上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要你多付出汗水和努力,你就能得到多一份回报。所以,多练习羽毛球基本步法才是王道,如小碎步、两侧蹬跨步、并步右侧移动步法、左侧前交叉移动步法等。
  2、起跳:
  通过步伐的调整和移动,及时跳起;这个过程虽然极为短暂,但却极为关键,关系到你击球的质量,所以羽毛球的弹跳力训练非常关键。由于运动项目的特点不同,羽毛球项目对弹跳力的要求与篮球、排球项目又有一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较少有明显的助跑过程,蹬地起跳的动作幅度较小;在高度上比后者要求低,但在完成动作的速度上比后者要求高。这就形成羽毛球的下肢弹跳的动作结构特点为:膝关节用力的幅度相对要小,而对踝关节的快速爆发力要求要高。可采用负荷提踵、轻负荷的快速半蹲跳、双摇和三摇跳绳等方法。当然,最好是能结合步法和技术动作进行训练,效果应更佳。
  3、腰腹力量:
  和大多数运动一样,羽毛球技术动作动作的转腰也非常重要。这个动作关系到击球时的速度和力量,决定着这次扣杀球的威胁性。通常采用罗马尼亚硬拉、仰卧起坐、倒挂扭腰起等一些锻炼腰腹的力量性训练。
  4、扣杀:
  这个环节要求挥拍速度快,击球要准确。严格来说,对于前臂和手腕的力量要求极高,可采用挥网球拍、小哑铃,轻负荷的手腕屈伸、快速颈后举,握力器等方法,来发展前臂、手腕和手指的爆发力。
  山西羽毛球网编者语: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别看运动员在场上风光无限,他们却在场下不知留下了多少血与泪,向他们致敬。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完羽毛球膝盖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