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地缘政治阅兵的政治意义

台媒盘点大陆14次阅兵:从小米加步枪到战略导弹
  参考消息网1月30日报道  台湾中时电子报1月29日报道称,大陆今年将“破例阅兵”引发国际瞩目,回顾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14次大阅兵,首次是在1949年,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最近一次是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是解放军展示装备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  其余的12次分别在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1958年、1959年、1984年、1999年。  报道说,1950年时,时任解放军总司令的朱德,曾在阅兵式上就朝鲜战争爆发和台湾局势要求军队做好战斗准备。  1951年的阅兵是解放军由骡马化向摩托化发展的关键,防空部队首次亮相。1952年较为引人注意是武警部队首次参阅。1953年则是火箭炮部队首次出现。1954年开始出现伞兵部队,也是骑兵部队最后一次接受检阅。1955年部队官兵穿着新式军服,首次佩戴军衔、领章。1956年是14次阅兵中,唯一一次在雨中进行。  1957年解放军国产喷气式轰炸机、歼击机首次接受检阅。1958年的民兵方队规模空前。1959年参加典礼人数达70万人。1984年是改革开放后首次恢复阅兵,压轴的是海军导弹部队、空军防空导弹部队和战略导弹部队。其中,战略导弹部队是首次亮相。1999年的阅兵包括陆、海、空、二炮、武警和地方武装,代表了全国武装力量构成的所有成分。资料图片: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阅兵。(图片源于网络)  延伸阅读盘点建国以来14次阅兵仪式珍贵照(组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根据全国政协决定,把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2009年,共举行了14次国庆阅兵。(策划人:北京师范大学 吴h)  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受阅部队以海军两大排为前导;接着是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共一万六千四百人,由东向西行进。空军十七架飞机从天安门上空飞行受阅,其中有四架是携弹飞行。  1950年第二次国庆大阅兵,朱德总司令在阅兵式上发布命令,就朝鲜战争爆发、台湾的局势,要求人民解放军做好战斗准备。此次阅兵最壮观的景象是骑兵部队的一千九百匹白马以六路纵队  1951年第三次国庆阅兵,受阅部队最前列的方队是正在军事学院受训的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高级军官。本次阅兵还首次出现民兵大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1952年第四次国庆阅兵,公安部队首次参阅。本次阅兵民兵大队的成员来自汉族和多个少数民族,他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民族服装,手里拿着新式的武器。还有乘坐一百六十辆摩托车的摩托化步兵方阵。  1953年第五次国庆阅兵,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出现在天安门观礼台上。火箭炮兵方队第一次出现在受阅队伍中。  1954年第六次国庆阅兵,出现了伞兵部队的方队,但并没有跳伞。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部队则是最后一次接受检阅。  1955年第七次国庆阅兵,为解放军实行军衔制的第一次阅兵,部队官兵穿着新制式军服,佩戴军衔、领章,军容焕然一新。  1956年第八次国庆阅兵,是十三次国庆阅兵中唯一一次在大雨中进行的。应邀参加中共八大的五十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工人党代表参加了观礼。阅兵部队乘坐的汽车是第一批出厂的国产解放牌汽车。  1957年第九次国庆阅兵,国产喷气式轰炸机、歼击机第一次接受检阅。  1958年第十次国庆阅兵,最引人注目的是解放军在开国后创建的军事学院和步兵、炮兵、坦克兵、工程兵、空军、海军等军事学校的将校学员们。  1959年第十一次国庆阅兵,参加典礼的各界群众是前十一次国庆阅兵中人数最多的一次,达七十万人。受阅部队的装备中最新式的自动步枪、大炮、坦克、高速喷气歼击机,都由我国自行制造。  1984年第十二次国庆阅兵,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装备最新、机械化程度最高的一次大阅兵。受阅部队的武器装备全部是国产现代化兵器,压轴的海军导弹部队方队、空军地空导弹部队方队和战略导弹部队方队尤为引人注目。其中战略导弹部队是首次向全世界亮相。  1999年十月一日第十三次国庆阅兵。参阅军种全,兵种多。这次参阅的陆、海、空、二炮、武警和地方武装,代表了我国武装力量构成的所有成分。这次国庆大阅兵规模宏大,场面壮观。参阅部队都是精锐之师,这样的规模和阵容,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日上午10:00国庆大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国军队装备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全景展示。参阅部队既有红军时期创建的老部队,也有组建不久的新兵种;既有战争年代浴血奋战的英雄团队,也有站在军事变革潮头的典型部队。受阅展示装备数量规模、质量水平和信息化程度都达到崭新水平,有的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这次阅兵装备方队中没有一件是引进装备,将展示中国军队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的成果。 无论是陆、海、空、二炮、武警等军种部队,还是装甲兵、空降兵、防空兵等兵种专业部队,无论是坦克、火炮、导弹等战斗装备,还是雷达、通信、后勤等保障装备,都将在这次阅兵中进行全景式展示,参阅要素更加齐全,装备类型更加多样,兵种专业更加全面,具有很强的联合性。参阅部队还凸显优良传统多、历史荣誉多、完成大项任务多的“三多”特点。  ( 09:21:00)  延伸阅读外媒称中国抗战阅兵有双重意义:震美日 聚人心  参考消息网1月29日报道  外媒称,按照惯例,中国应在2019年国庆70周年庆典时进行大阅兵,但现在看来,今年的9月3日,即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将举行大阅兵。  据外交学者网站1月28日报道,今年是二战结束70周年。世界各国都将举行庆祝活动进行纪念―其中,将于5月举行仪式。本周,中国也宣布了本国纪念二战结束的计划,包括举行大阅兵。  报道说,在1月27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在被问到2015年的阅兵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中国同有关国家一道举办相关纪念活动,正是为了……表明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报道称,然而,一家中国媒体提供了一种不同的阐释。《人民日报》微信号刊发的一篇文章试图揭示中国首次举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周年无关的阅兵的政治意义。第一个理由是,“展示中国军事实力”。文章称,军事实力是现代国家竞争的最后的硬实力,所有的国家博弈、经济竞争,终归需要军事实力作为支撑。  文章给出的第二个理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震慑日本”。文章解释道:“近些年,在重返亚太遏制中国战略的支撑下,日本对华越来越猖狂。”文章声称,遏制这些“疯狂企图”的唯一办法是,中国“展示自己的军事能力,来向日本表明中国的态度和决心,让日本知道事关中国的战后秩序绝不容许改变”。  报道称,尽管中国的阅兵在很大程度上是向日本传达信息,但针对美国的意味更甚。上述文章也通过重复中国人普遍持有的一种观点―日本在制造问题,正是因为美国试图利用它“遏制”中国―承认了这一点。阅兵意在传达如下信息:中国已经登上世界军事舞台。  据《泰晤士报》网站1月28日报道,中国将举行大阅兵,纪念日本在1945年投降,此举将对东京政府加强军国化发出明确无误的警告。  据中国国有媒体报道,阅兵时军事装备的场景可让中国表明,它跻身世界主要军事大国之列是实至名归。  报道称,至关重要的是,此次阅兵是精心策划之举,目的是要回击日本。中日两国因东中国海岛屿主权问题发生了旷日持久的争端。日本首相打算修改该国二战后实行的和平宪法,中国对此表示担忧。  据《联合早报》1月28日报道,1959年天安门阅兵后,中国官方出于“勤俭建国”的考虑,决定国庆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1984年建国35周年,虽然不是“大庆”年,但在邓小平的建议下,中国举行了文革后首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报道认为,今年打破常规的大阅兵首先针对的是日本的“右翼化”。作为二战时日本的敌人,中国和俄去年就商定要在今年共同举办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活动。在俄罗斯因乌克兰问题而饱受西方压力、中国因历史和领土争端与日本僵持不下的情况下,共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显然是中俄相互靠近、相互取暖的最佳理由。  除了展示解放军肌肉、警告日本右翼势力外,中国这次打破常规的大阅兵还将起到1984年阅兵的政治作用。经过两年多的反腐倡廉和锐意改革,习近平主导的中共高层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执政党的形象,恢复了很多人对改革的信心。  1984年邓小平打破常规的大阅兵,以及阅兵后游行队伍中打出的“小平您好”标语,显示邓小平的个人威望因改革开放的成功达到了,让邓小平能够将中国推向市场经济。  报道称,无论是反腐还是内政外交,习近平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并未减少,相反,这些挑战和风险还可能随着反腐和改革的深入而加大。习近平需要进一步凝聚党心、军心和民心,而今年打破常规的大阅兵,将成为习近平时代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首都阅兵式上,多机编队的领队梯队飞过天安门广场。  ( 10:58:00)  延伸阅读BBC盘点中国历次阅兵:9月3日阅兵备受各界关注  参考消息网1月28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官媒《人民日报》旗下网站(,)的官方微信号1月27日刊发文章,间接证实中国将于今年9月3日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阅兵式,据悉俄罗斯总统或将受邀出席。  据BBC中文网1月27日报道,这将是中国在“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的惯例之外举行的阅兵式,规模将会略小于国庆阅兵式。这也是习近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兼中国国家主席以来的首次阅兵,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邀请外国首脑参加的阅兵式。  历史回顾  中国举行阅兵式的传统由来已久,据历史记载,早在春秋时代,就有“观兵以威诸侯”的记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日的开国大典至2009年60周年庆典,一共举行了14次大型的国庆阅兵。其中这十年,每年均举行阅兵仪式。  根据中国军方机关报《解放军报》的记载,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中国成立后每年国庆大庆、阅兵改为“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  不过,自1960年到1983年这24年间,中国并没有举行过任何国庆阅兵。  阅兵背后  日,中共领导人邓小平出席了自1960年中断后的首次阅兵仪式,这一天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的日子。根据中共党媒人民网的记载,1984年,邓小平指出,这次国庆阅兵的一大缺陷就是“八十岁以上的人来检阅部队”,当时有很多国内以及国外的媒体评论,认为邓小平阅兵的举动,旨在彰显其领导人的地位。  1999年,江泽民以中共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党政军最高领导人身份,出席了中国50周年国庆的阅兵仪式。  胡锦涛自2003年接任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后曾先后出席过两次阅兵仪式。第一次是2007年十周年,胡锦涛于日在香港昂船洲海军基地,检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  而两年后的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60华诞,胡锦涛再以党政军最高领导人的身份检阅了三军部队,这也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举行的首次大规模阅兵。  按惯例,4年后的2019年(国庆70周年)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十五次阅兵。所以此次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属于破例。  今年意义  即将在今年9月3日举行的阅兵,是习近平上任来的首次阅兵,因此备受各界关注。  香港资深中国事务评论员,原《南华早报》总编辑林和立对BBC中文网表示,北京方面选择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之际举行盛大阅兵式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向日本显示中国在历史问题上的看法。他说:“中国和日本在历史问题上一直纠缠不清。这次中国和俄国,也可能和其它国家一起举行大阅兵,肯定会给日本增加比较大的压力。”  ( 11:29:56)
(责任编辑:HN666)
01/28 16:0901/28 14:5701/28 08:5801/27 19:1101/27 18:28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国防军工行业动态跟踪:从南海大阅兵看好海军装备建设与升级_ 研究报告正文 _ 数据中心 _ 东方财富网
||||||||||||||
国防军工行业动态跟踪:从南海大阅兵看好海军装备建设与升级
7.91% 5.85% 5.64% 5.52%
净流入(万)
368.57 1371.37 924.45 800.17
此次阅兵的主要看点在大规模与体系化――包括海军 48 艘战舰、 76 架战机及 10000 余名官兵,其中,受阅舰艇按作战编组组成战略打击、水下攻击、远海作战、航母打击、两栖登陆、近海防御、综合保障等 7 个作战群,受阅飞机组成舰载直升机、反潜巡逻作战、预警指挥、远海作战、对海突击、远距支援掩护、制空作战等 10 个空中梯队。这次阅兵出动的装备抵得上一个中型国家全部的海军力量,庞大的规模与体系化的作战编组,体现了我国海军在训练、指挥、控制、通讯等与战斗力相关的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远洋作战能力大大提升。海军是一个战略性综合性军种,其价值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多样化的作战能力。以前在海军整体力量弱的情况下,我们优先发展了潜艇、飞机、导弹快艇等“反介入”力量,如今随着信息化程度提升、水面舰艇完善,我海军战力已日臻“立体” 。从此次 7 个作战群看,我国海军不仅具备美国海军的反潜、防空、对岸突击、反水面舰艇、两栖和水雷战等 6 种基本作战能力,还具备二次核打击能力――海基核力量就是二次核打击能力的主要存在方式,弹道导弹核潜艇便是海基核力量的主要载体与平台,这是维持大国战略平衡的基石。航母将使中国海军几乎能补齐几乎所有的军事短板:远程兵力投射、远洋防空反潜、可靠的二次核打击力量、甚至是海上反导作战等, 这将使中国获得维持海上和平的能力,具有非常深远的政治意义。我们认为,我国海军装备与能力建设有着自身的节奏,此次阅兵是对军改成果的一次大检验,有利于促进军队不断提升实战能力。 军改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打破之前军兵种之间的界限,提高各军兵种间的融合程度。此次多元立体、海空一体的阅兵,正是凸显了军改程度和力度的有效性。 此外,作为中国海军成立以来在南海举行的最大规模阅兵,此次地点和时机选择有一定特殊性,从某种意义上也可看作美国近来对华一系列动作――以“中国制造 2025”为目标的贸易争端、日前航母在南海的军演与访问、通过“台湾旅行法”和批准向台湾出售潜艇技术营销许可证等――的一次军事角度的综合性回应。注意到党的十八大后列装舰艇占受阅舰艇一半以上,联系 2017 年建军 90 周年阅兵时 40%的新型装备是第一次公开亮相,我们有理由判断,随着中国整体实力的提升、科技的发展和军工企业改革,军队的装备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期。考虑到中国的 GDP 已稳居世界第二,但中国的军事实力和国外发达国家还有显著差距,即便以发展迅速、成就斐然的航天产业为例,我国和世界发达国家仍有几十年差距,长期看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和平需要保卫,和平的世界需要强大的中国。在国际形势和国家利益的需求驱动下,军工行业的发展有望维持确定性的高增速。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从海军相关装备建设的角度, 建议关注航天发展(000547,买入)、中直股份(600038,增持)、航天电子(600879,增持)、中航沈飞(600760,未评级)、中国动力(600482,未评级)、中国海防(600764,未评级)、湘电股份(600416,未评级)、瑞特股份(300600,未评级)、全信股份(300447,未评级)、金信诺(300252,未评级)等标的。风险提示 民船行业持续低迷影响相关企业整体业绩
文中涉及到的个股
航天航空最新研究报告
航天航空热门个股评级一览
机构投资评级(近六个月)
航天航空个股未来3年盈利预测
1.4302.0242.812 0.7730.9681.198 0.6420.7670.941 0.5590.0000.000 0.5340.6670.798 0.5060.5330.639 0.4730.8761.250 0.4270.5910.715 0.3460.4080.467 0.3080.3380.387 0.2780.5430.704 0.2410.3440.417 0.2110.2920.346 0.1930.2340.279 0.1920.0000.000
航天航空个股财务指标排行榜
每股净资产
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增长率
每股未分配利润
销售毛利率
营业收入同比
热门行业追踪您现在的位置:
南海大阅兵,意义不寻常
www.taihainet.com
用手持设备访问
图为航母打击作战群等接受检阅。(图源:新华社)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的任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4月12日上午,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检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海军将士们,努力锻造听党指挥、政治过硬的海上劲旅。
这是中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后的首次海上阅兵,也是首次在南海海域举行海上阅兵式。这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有航母参阅的海上阅兵式,规模最大,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水平最高。那么,这场集多个&首次&和&最&于一身的南海大阅兵释放了哪些信号?
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国际问题专家对中国南海新闻网指出,首先,南海大阅兵展示了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中所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其次,也是中国对美国挑起贸易争端、签署所谓的&与台湾交往法案&、对南海&自由航行&等进行的一种反应。近来,美国诸如此类一系列举动对中国沿海及台海安全带来了挑战,也愈加坚定了中国促进军事现代化的信心和决心。这也让美国清晰地看到,对中国打&台湾牌&和&南海牌&,得不偿失。
责任编辑:张薇
航母打击作战群等接受检阅。新华社发(莫小亮 摄) 人民网北京4月13日电 (记者 黄子娟)4月12日上午,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展示人民海军崭新面貌,激发强国强军坚定信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检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 人民海军48艘战舰...
解放军18日将在台湾海峡进行实弹演习,消息传至岛内,震动台湾政坛和台湾社会。台&总统府&急忙贴出&安民告示&称:&国军对于情势均能严密掌握与应处,请国人安心,勿自乱阵脚&。为安抚人心,制造&一切尽在掌握中&的表象,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13日上演了一个小时的&海上阅兵&声光秀。但是岛内舆论认为当天的气象条件并不适合搞&海上阅兵&,实际上,出海一...
登战舰下基层阅兵沙场 习近平强军思想锻造精兵劲旅   央视网消息:4月12日上午,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人民海军48艘战舰,76架战机,10000余名官兵编成7个战斗群、10个空中梯队接受检阅。这是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阅兵,是新时代人民海军的豪迈亮相。   4...
习近平在南海海域检阅了哪些海军装备?   央视网消息:4月12日上午,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阅兵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检阅部队。有哪些海军装备一同接受检阅?央视网特进行梳理,以飨读者。
4月12日上午,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展示人民海军崭新面貌,激发强国强军坚定信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检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航母打击作战群等接受检阅。图片来源:新华网  
华夏经纬综合报道, 针对中国(大陆)海军在在南海海...
- 广告服务 - 台海网广告价 -
台海网(厦门海峡在线传媒有限公司)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
免责声明:台海网转载自网络的文章和图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内容仅供参考。如我们使用了您的作品(包括文章和图片),请作者与本网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网,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www.thepaper.cn
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哦!可以选择
赶紧当第一个评论者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闻:
24小时42区 TOP 10
|||隐私政策|||意见与反馈||公告
版权所有:北京格致璞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号登录|用户名登录
中国香港(+852)
中国澳门(+853)
中国台湾(+886)
加拿大(+1)
马来西亚(+60)
新加坡(+65)
俄罗斯(+7)
一个月内自动登录
1 填写手机号 > 2 填写基本资料
中国香港(+852)
中国澳门(+853)
中国台湾(+886)
加拿大(+1)
马来西亚(+60)
新加坡(+65)
俄罗斯(+7)
获取验证码收不到短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海地缘政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