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仿吾子女现状有几个孩子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有一个故事,叫乌镇
日13:20&&来源:
做了一夜的水之梦,古镇在橹声中醒来。
这一觉睡了7000年。这一带属于新石器时期的马家浜文化圈,是先民的家园,文明的摇篮。
这一觉睡了2500多年。这里是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交界处,发生过一些著名的战事,是历史的切片,中国的从前。
这一觉睡了1100多年。这里在唐朝咸通年间建镇,几度起落,几经枯荣,是江南的化石,文化的标本。
几千年的中国,风尘仆仆地走来,在杭嘉湖平原一处小桥流水人家美美地歇了一宿,留下一段美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乌镇――一个牵动全世界鼠标的互联网小镇。
此处忆江南
乌镇美,美在水。一条河从春秋时期流来,南北贯穿乌镇。河的本名叫车溪,今天的名字叫市河,两条支流分别叫西市河、东市河。京杭大运河流近乌镇,分出一支从镇的西北角注入,一直往前走是河,略一分神就成了港,稍一驻脚便成了湖,七拐八弯就织成了水网。乌镇宛在水中央。
乌镇备东南之形胜,具吴越之风韵,依水建街、傍水设市;西栅大街随水而形,汲水而生,家家是临河阁楼,户户有汲水晓窗。碧水清荡,似有鱼儿在游,看得见的是各种绿,软泥上有青荇在招摇,望不见的是水乡的根。鸟瞰乌镇,房屋林林总总、挤挤密密,老街高高低低、曲曲折折,满眼是紧凑与生动,像茂密的藤萝做自然的舒卷。
西市河宽不过20米,鸡犬之声相闻。隔河人家,轻唤一声儿,对岸便探出头来回应。石板路一走到底,像漫长的老胶卷,每一格都是故事。墙根躺三两排木椅,支三两根木柱,下八九级石阶,便有渡船荡着波儿在候着。河埠系舟,水畔勒马,到处有码头,随地是水口,出门便上船,起岸就进店,乌镇人随时可以出发,哪里都能生根。船工或者船娘慈善地坐着或者蹲着,不招徕你,只等你的借问,或者谦和地纠正你,这不叫乌篷船,乌镇不是一切都姓乌。独自坐在平顶的摇橹船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让绿波拍打你的心波,轻轻荡。乌镇是一个可以发呆的地方,直到你呆若木鸡,凝成一幅壁上画、岸边图、水中景。水乡乌镇,是温润的江南玉,任由风雨刻刀精心地雕、细细地磨,在流水时光里淡淡地沁养。
桥是乌镇的书签,乌镇是桥的故乡。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乌镇没有两座一样的桥。乌镇的桥始建于南宋,今天已有70多座。单孔桥、三孔桥、石拱桥,造型不一,各成风景。或庄严持重,结结实实,披一身斑驳的绿苔;或纵身跃然,寥寥几笔,如国画里一勾灵巧的飞白;或朴素平坦,简简单单,像老农民的汗巾,随意搁在河腰上。通安桥,万兴桥,如意桥,迁善桥,咸宁桥,平安桥,延嗣桥……,寓示乌镇人价值观的桥名,读得你慈眉善目,佛心满满。
倚桥顾盼,凭栏张望,一秒钟的邂逅,一百年的守候。中国的爱情多与桥有关,断桥、鹊桥、廊桥……桥乡乌镇该是有故事的地方。桃红李白青石条,斜风细雨青石桥,乌镇是青色的雨巷里行走的江南女子,着一袭蓝印花布旗袍,撑一柄青伞,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把个袅袅娜娜留在空空蒙蒙的画里。软软的风,牵起江南的衣角,分分钟在等。画外音,是人间四月天在轻轻地吟。
驿动的心需要安顿的窝,乌镇的亭台楼阁是最好的去处。 “九寺十三庵,东西两宝塔”,历史上曾有庙、观、塔、寺、庵、堂、殿、祠达50多处,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在这里开坛布道,庙宇教堂廊腰缦回,檐牙高啄,钟磬相闻,乌镇弥漫了几分宗教般的神秘。南朝的风,唐朝的派,南宋的雅,明清的颂,民国的韵,流转在乌镇的屋宇檐角,发出沧桑天籁;幢幢不同景,款款不重样,各色各样的老墙列队走在乌镇长长的T台,展示自己的颜值。
古镇不能没有古塔。建于宋朝,毁于元朝,重修于明朝的白莲塔,如今仙风道骨地肃立在镇西的滟潋水光之中,是乌镇的魂;看过风,观过雨,见证过小镇春秋,是乌镇的眼。
古朴是乌镇的底色,灵动是乌镇的天性。遍地茶馆酒肆,满街客栈商铺,可以接南北客,谈东西事,聊古今天,每一句都那么妥贴。从从容容,低低缓缓,乌镇的日子散淡而恬静。
乌镇的民居大多砖木结构,河中生柱,水上架阁。角角落落的创意,里里外外的匠心,结构密集但有章法,紧凑中常有闲笔。高墙深宅,园林奇石,爬墙虎沿着窗棂苍苍地攀缘。每一户窗ǘ己芙簿浚蟠疤仔〈埃纫段⑵簦魄宸缭谙怠⒖烀旁诿琅摹=庞刑荩ド嫌懈螅淙槐曝迫从型淄椎氖媸矢校换嵊喝挥锌陌怼N莅の荩礁剑磐牛患颐抛霭偌铱汀U硭思遥Ъ乙惶跽恚蚧Р煌危鹘鞯奈氯嵯纭
醒来的乌镇,从曙色里钻出来那么多的船儿,或撑一支长篙,或摇一柄烂桨,聚向水村渔市。夸着自家的瓜果菜蔬、鸡鸭鱼虾,你让我推,讨价还价,从容和气不争吵,吴侬软语像唱歌,句句是水乡晨曲和谐的音符。
不尝乌镇小吃,不算到过乌镇,舌尖上的乌镇让你垂涎三尺。嘉兴粽子蜜糖糕、春卷茶食杭白菊、鲜肉包子姑嫂饼让你口口香甜,梅干菜烧饼、三珍斋酱鸡令你唇齿留香,更有吴妈馄饨、沈记花生糕、茅老太臭豆腐叫你乡愁萦心。点一道乌镇的红烧羊肉,喝一口乌镇产白米、白面、白水制成的“三白酒”,何妨“醉卧春风深巷里,晓寻香旆小桥东”。
乌镇人家逐水草而居,在烟雨中寻梦。青砖青瓦青石板,木门木船木桌椅,虽然有些斑驳,却是岁月留痕,是李杜苏白遗落的稿笺,是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丢失的诗句。河边修竹丛丛,粽叶蓁蓁,芦花依依,乌镇的雨季是水草的天堂。河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一会儿便是细雨湿衣、闲花落地,草在水中舞了。秋雨滴篷牵牵扯,残风打头丝丝凉,乌镇是泊在淡烟疏雨里的一条船。秋色里的乌镇残荷清凄水清泠,凝住了霜桥夜泊风雨楼,冻住了枯树寒鸦半只桨,只有斜阳穿柳,一缕青烟生动地飘向天外。
哪一块是唐宋的砖,哪一片是明清的瓦,哪一片青叶是南梁太子心碎的诗词在低吟,哪一滴水珠是吴越弟子心酸的泪滴流到今?江南是中国的乡愁,乌镇是江南的愁乡。那一缕缕风、一丝丝雨,是满天的诗词在飞r、满天的泪滴在找眼窝;那一爿爿粉墙黛瓦,一湾湾河港水巷,走进明信片,把心事寄给远方。寻亲乌镇,倚桥而立、枕河而眠,立起的是思念,躺下的是愁肠。乌镇是天界馈赠的一幅水墨画,飘落在江南的一隅,让你流连忘返,直想卷起带走。
带走是奢念,冥想却是长长的巷子,探不到底,钻不出去。古镇是该有巷子的,斑斓故事,锦绣文章,全藏在这百转柔肠里了。拾掇起记忆的残片,四通八达地走向幽深或者遥远,让你牵肠挂肚却又看不尽、想不清、思无期。没有巷子的老街没有历史,没有巷子的人生没有风景。
小巷深深,一定要有路灯来照亮,但乌镇的街灯常常被人忽略。铁皮白罩,简洁、端庄,秀美、素朴,挂在街角,不夸张,不挡道,不遮视线,却是青砖粉墙上不能或缺的一笔,是乌镇的缩影。曙色初上就隐退,只装点你的风景;夜幕一降便上岗,在该亮处发光。月读天,风读地,灯读人。巷口处遥遥对对的,是一只陈年的灯笼,轻轻地晃,敲着岁月的更。
历史是最好的美容师,时间是最好的泥瓦匠,窘迫的步履焦躁的心,紧巴巴的念想皱巴巴的情,来乌镇一憩,这里能修复一切。
但是,我们还能修复被撕碎的乡愁么?当一堆堆奇形怪状的建筑垃圾、富丽堂皇的文化败笔充斥我们眼帘的时候,乌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乡愁样本。
没有乌镇,怎能忆江南?
没有江南,何处寄乡愁?
往事越千年
绵绵的风雨长廊悄悄地走,从春秋的月夜走进明清的秋雨;长长的车溪河水静静地流,河道刻痕深深,是乌镇的历史数轴。
春秋无义战,诸侯竞交兵,乌镇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鼓角铮鸣,刀光剑影,吴、越两国隔车溪河对峙,河西“吴驻军以备越”,叫乌墩;东岸则属越国,称青墩。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起兵伐越,越王勾践率兵拼死抵抗。在交界处两军对峙,按剑不动。突然间,越兵前三排的敢死队员齐刷刷拔剑自刎!这一悲壮之举看得吴兵口瞪目呆,越兵乘机发起猛攻,吴王阖闾脚受重伤不治而死。司马迁在《史记》里讲述的这个故事,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李之战”。“李”,离乌镇不远。
乌镇还见证过不同时期的战争。五代十国时吴国的创立者杨行密在这里驻兵,北宋方腊的起义军在这里驰骋,元代蒙古铁骑的战刀在这里横扫,明太祖朱元璋派徐达在这里鏖战,清朝时太平军与清军在这里激战,民国时江浙两省军阀在这里混战,国共两党两军的英雄们在这里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白露轻霜,在水一方,静悄悄的乌镇水,满是历史的波光;蒹葭泽国,温柔水乡,乌镇让男人接受检阅。
车溪河流淌到南朝的南梁,驻足在一处幽静的书院。它的名字叫“昭明书院”,是为纪念梁武帝的长子昭明太子读书而设的。太子曾寄宿白莲寺,筑馆读书,成年后主持编纂《文选》,选录了先秦至南梁八九百年间100多个作者、700余篇经典作品,是现存编选最早的汉族诗文总集。今天的书院,静谧如昨,书架上的典籍发出沉香,给古朴的乌镇增添了几分文气。
乌镇有一处水码头,叫乌将军庙码头。乌将军叫乌赞,甘肃张掖人,唐朝时为湖州镇将,驻守乌墩。公元807年镇海节度使李反叛,兵犯乌墩,乌赞与副将吴起奉命阻击,因寡不敌众,乌赞阵亡。副将吴起将乌赞就地安葬。由于乌赞也姓乌,所以乌镇人对他多了几分暖爱,特地建庙来供奉。他们宁愿相信,乌镇得名于乌将军。一棵象征乌将军忠勇智德的古银杏树苍然挺拔于西市河畔,护佑乌镇1200多年。
乌镇的兴盛始于赵宋南渡之后。这个离南宋首都临安仅一箭之遥的重镇成了后花园。这里土地肥沃、雨水丰沛、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手工制造业发达、商贸活跃,酒坊勃兴,染坊红火,家家会养蚕、户户善缫丝,成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舟车之都、通商之埠,富甲浙北一方。但随着南宋的覆灭,乌镇日趋衰败;元末时屡遭兵燹,使乌镇走向沉寂。
明代的乌镇,一度生机重现,商贸辐辏苏杭闽粤,“富商大贾数千里辇万金而来,摩肩接袂如一都会”,但又深受倭寇侵扰、宗教冲突之害。清初之际的乌镇再陷战乱之苦,康熙年间才出现“市肆商贾汇集,蚕桑编织甲他县”的盛景,但清末时战火又起,好景不长。
民国时期的乌镇饱受军阀混战之苦、屡遭水匪洗劫之难。1937年11月日军进攻嘉兴地区,乌镇沦陷,日寇狂轰滥炸、烧杀抢掠, 杀我同胞200人,血流入河,乌镇一片殷红呜咽。
千年乌镇,起起落落,是斑斓历史的一道景,多难民族的一个痛,风雨江南的一个愁。
风在念经,月在读史,乌镇让人读了一遍想重来。
但好在可以网上读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让乌镇吸引了全世界的鼠标,小镇成了互联网战场、互联网市场。年轻的创客们在这里品咖啡,资深的CEO在这里论剑,前沿技术在这里合纵,神奇资本在这里连横。世界那么小,乌镇那么大。在这里,无须带一分现金,手机支付功能开通,可以帮你搞定一切。
钱鑫明师傅是西栅大街上钱氏竹器店的老板,钱氏家族第五代手艺传人,祖上给宫廷制作贡品。他亲手编织直径5米的大蚕扁,挂在自家外墙,成了中央电视台画面里的乌镇地标。儿子通过互联网与国内外艺术家交流竹编文化,儿媳在镇上开了英语学校。古老的乌镇网罗天下,满街流行时尚风。
看江南的昨天,到乌镇来,这里是江南的根。
看中国的明天,到乌镇来,这里是中国的梦。
小镇故事多
幽深说往事,斑驳写古色,乌镇是中国文化的一枚脚印。
据统计,自宋至清,乌镇古老的石街上走出过贡生160人、举人161人、进士64人,136人荫功袭封;行走过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南朝史学家沈约,中唐诗人李绅,晚唐宰相、书法家裴休,南宋翰林学士、爱国诗人陈与义,南宋资政殿大学士、田园诗人范成大,明末清初理学家张杨园,清朝学者鲍廷博,主办上海《新闻报》副刊达三十多年报人严独鹤,民国时期爱国实业家卢学溥,当代文化人木心,当代国画家徐昌酩,等等。水乡乌镇,因人而文,因文而兴。
嘉兴南湖的那艘红船,纤绳的一头也在乌镇。1921年的这艘画舫里,一群非凡的人物在讨论着一个伟大的话题,而船头却端坐着一位戴眼镜的知识女性。她看似优雅赏景,却是异常警觉,一有异常情况,她便哼起嘉兴小调报警,舱内便响起麻将声一片。这位文静貌美的女子,正是中共创始人之一李达的夫人王会悟。
当时,一大代表们在上海石库门秘密开会,被法国巡捕觉察,正是负责会务和安保工作的王会悟提出转移到嘉兴船上开会的。她的家乡就在离南湖不远的乌镇。
王会悟的父亲是乌镇的私塾先生,小会悟6岁启蒙,12岁时考入嘉兴女子师范学校。一年后父亲病故,她便回到乌镇,1918年20岁的王会悟到湖州读英语,接触到《新青年》杂志的新思想新文化,用白话文给陈独秀、李达、恽代英等写过信。五四运动爆发后,王会悟到上海从事妇女工作,与李达相识相恋,二人于1920年在陈独秀的家中举行了婚礼,王会悟也因此成为中共一大的见证人和服务者。
1993年10月,这位对党的创建有功而无名的乌镇女儿,在北京走完了96年的人生。乌镇没有忘记自己的女儿,在放生桥旁的灵水居辟出了王会悟纪念馆。洁净雅致的庭院里,那一幅眼含笑意、娴淑秀丽的美女照,定格在王会悟20岁离开家乡时的青葱花容,让你感受到有一种力量,叫温柔。
王会悟父亲的私塾里,还走出过一位了不起的学生。当年这个乌镇小顽童,从私塾走向北平、上海,一直走上新中国第一任文化部长的岗位。他便是沈雁冰,笔名茅盾。王会悟小他两岁,却是他的表姑。
茅盾不但自己走上革命道路,还从乌镇带出了一批有志者,其中就有他的胞弟沈泽民。他在哥哥影响下积极追求进步,一起组织“桐乡青年社”的活动。1919年与同窗好友张闻天一同创办进步刊物。1920年7月,他俩东渡扶桑求学,回到上海后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1921年沈泽民成为建党前的第一批党员,与蒋光慈、恽代英、肖楚女一道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战士。1925年,他与张闻天、伍修权、王稼祥等一起,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1年1月,沈泽民被推选为中央宣传部部长,同年3月被任命为鄂豫皖省委书记。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沈泽民不幸染上重疾。1933年11月,沈泽民把到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并能够治病的唯一机会,让给了同样身患疾病的成仿吾,自己却病逝于湖北黄冈的工作岗位上,年仅34岁。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把给中央的报告写在一条白色裤衩上,请成仿吾穿上躲过了敌人的搜查。捐躯革命,身死他乡,乌镇却永远记住她优秀的儿子。
乌镇还有一位文化人,名叫孔另境,孔子第七十六代孙。他青年时就追随茅盾、沈泽民,参加了桐乡青年社。1922年考入上海大学,1925年入党,在五卅运动中被拘捕。后来赴广州参加国民革命,随军北伐。再次被捕后经鲁迅等人营救出狱。解放后他在上海文化出版社工作,后受到冲击。那年,他悄悄地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乌镇,却不料椅子没坐热就被抓走,后来含冤病逝。但愿故乡乌镇的最后一瞥,多少能给他一丝慰藉。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不仅故乡保护不了自己的游子,连亲人也保护不了他。孔另境的胞姐孔德b正是茅盾的夫人,但此时的茅盾身处逆境,而孔德b也因急恼交加一病不起。一声长长的叹息,被湍湍流淌的车溪水咽进了自己的肚里。1979年,孔另境被平反昭雪,他的《现代作家书简》《中国小说史料》《我的记忆》相继出版。乌镇为这位现当代著名的革命者、文学和出版工作者设馆以祭。
乌镇一家人的故事,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标点。
历史被江南的水淘洗,又被江南的风翻篇。千年的车溪水,浸泡了一段不老的故事,涵养着一丛文化的根。人在乌镇,梦在水乡,何处不江南!
(作者系中宣部《党建》杂志社社长)
(责编:汤诗瑶、黄维)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两周年
两年来,文艺战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乘势前进、变化喜人,涌现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我们收集刊登习近平讲述过的他熟读文学经典、心系文艺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飨读者。从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体会到那份深深的文学情缘。
国家南海博物馆首批文物捐赠入藏仪式
首批捐赠文物入藏,标志着国家南海博物馆藏品征集工作迈出了扎实有效的一步。截至目前,已有多位个人收藏者捐赠了70000多件藏品,有5家机构捐赠或意向捐赠1000多件藏品”您现在的位置是: &
有感于成仿吾校长的求真务实
摘 要:成仿吾先生()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革命家、文艺理论家,也是现代著名教育家。他1924年至1927年任广州大学教授,兼黄浦军官学校教官。大革命失败后.他被迫出国,于1928年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末,他奉党的命令从法国回到上海,后进入鄂豫皖苏区,历任苏维埃政府文化委员会主席,中央党校政治教员。1934年参加了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任干部团政治教员。1935年红军到达延安后,他一直从事党的教育工作,先后任陕北公学校长、华北联合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华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特别说明:本文献摘要信息,由维普资讯网提供,本站只提供索引,不对该文献的全文内容负责,不提供免费的全文下载服务。
金月芽期刊网 2018从王永江到成仿吾:两所“东北大学”的历史变迁_突袭网
当前位置&:&&&&从王永江到成仿吾:两所“东北大学”的历史变迁
热门标签:&
从王永江到成仿吾:两所“东北大学”的历史变迁
编辑:张俊
文/鲍盛华从王永江到张学良1921年,东北三省是张作霖的天下。然而,“东三省巡阅使、奉天督军”的官衔,让这个胆大过人、智慧超群、野心勃勃的小个子,并没有止步于此的想法。终于在这一年,他迎来了机会,进京组织梁士诒内阁,开始染指全中国。而就在这一年的年初,颇有知识分子情怀的奉天省代省长王永江和奉天省教育厅厅长谢荫昌相约,踩着咯吱作响的冬雪,来到张作霖的帅府,难掩激情地滔滔陈词:要想让东北不受外人欺负,又可为下一步的雄韬伟略助力,还可使东北富强,必须创办自己的大学教育,培养各方面的急需人才,以增添力量。张作霖欣然应允。当年10月25日,奉天省议会讨论决定,联合吉林、黑龙江两省创办东北大学。转年春,东北大学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大约一年的时间,各方面准备基本完结。日,一枚刻着“东北大学之印”的印章由奉天省公署颁发,并于7日后正式启用,东北大学宣告成立。王永江为首任校长。王永江是闯关东者的后裔,1871年出生于辽宁大连,从小即绝顶聪明。又因博览群书,才思过人,眼光独到,1917年被张作霖赏识,任奉天省财政厅厅长兼东三省官银号督办。事实证明,王永江是一位少见的理财高手,时间不长,就让东三省的银号买卖兴隆,奉天省的财政收入更是年年飘红,国库十分充盈。由于其出色的才能,张作霖任他作奉天省代省长、省长。兼任东北大学校长后,他着手聘请名师、购置设备、招收学生,并敦促相关部门把沈阳昭陵前白桩外陵地以及毗邻的民用土地共500多亩作为新的校址。1925年9月,新校址竣工。在王永江的带领下,东北大学按现代大学的标准,设立理、工、文、法、教育等学科。同时,想方设法丰富学校的学术氛围,邀请国内名师、大家以及来自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学者、专家,就教育的历史、东北三省经济发展与中国民生的关系、列强对中国的联合政策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学术讲座。这不仅让学生们得到了巨大的收获,也让学校在短时期内声名鹊起。可惜的是,随着时局的发展,王永江淡出了政治。更可惜的是,他因病于1927年11月去世,只有56岁。临终前,他向亲朋好友低低叹息,以未见东北大学毕业生为憾事。著名史学家傅斯年在生前曾经准备撰写一部民国史,并认认真真地列好了大纲。在大纲中,有一个章节叫《循良传》,里面收录的人极少,只有三个,王永江列第一。王永江去世后,大学委员会公推时任奉天省长的刘尚清继任。但时间不长,皇姑屯事件爆发。日,张学良亲任东北大学校长。“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应社会之需要,谋求文化之发展”,是张学良任校长期间提出的东北大学办学宗旨。为使学校的条件更趋完善,张学良先后给学校捐献180万现洋,建成了文法学院教学楼各一座、可容数百人的凹字型学生宿舍一座、教授住宅38栋、化学馆、纺织馆、图书馆、实验室及马蹄形体育场。曾有人这样评价当时的东北大学建筑:那建筑之宏伟,那工料之精美,那样式之新异,每当斜阳夕照,辉煌美丽,眩目夺神!更令人“眩目夺神”的在建筑之外,张学良重金礼聘,请来了著名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章士钊,请来了思想家、哲学家、国学大师梁漱溟,请来了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人称官场“侠客”的罗文干……这一批名师执教东北大学,让学校英才荟萃,如虎添翼。让东北大学门楣光耀的是,1928年9月,中国建筑史的一代宗师梁思成携新婚妻子林徽因来校任教,他们要在这里创办全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建筑学系。同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一个去耶鲁大学戏剧专业学习舞台美术设计,一个去哈佛大学攻读建筑学硕士学位,作为中国向西方学习舞台美术的第一位留学生的林徽因,与哈佛建筑学专业毕业的丈夫梁思成,联手创造一个建筑系,好像并不是什么难题。张学良给夫妻二人开出了高价:作为教授兼系主任的梁思成,每月薪水800元,作为教授的林徽因,每月薪水400元。短短几年,梁思成与林徽因就为东北大学培养了诸如刘致平、莫宗江、陈明达等建筑学领域的健将。接受东北大学的邀请,同意来东北大学任职,也是出于梁思成父亲梁启超的极力推动。本来,从国外归来的这对小夫妻有机会到清华大学工作。(梁从诫:《倏忽人间四月天》,载《不重合的圈――梁从诫文化随笔》,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梁启超当时对梁思成和林徽因说:“(东北)那边建筑事业将来有大发展的机会,比温柔乡的清华园强多了。但现在总比不上在北京舒服……我想有志气的孩子,总应该往吃苦路上走。”日,王永江的遗憾在张学良这里得到了弥补,东北大学第一届大学生毕业了。张学良亲手把学士学位证书颁到120名学生手中。为了让学生精英得到进一步的深造,张学良还决定,各系毕业成绩获得第一名的学生,由学校选送,赴英国、美国、德国等各国大学留学深造。到1930年秋,东北大学已经有6个学院24个系8个专修科,学校校园壮丽,设施设备充足,办学经费充裕,良师云集,盛极一时。可是不久,“九一八”事件爆发了。东北大学被迫迁往北平,后又迁往开封及西安,成为流亡大学。但即便在流亡期间,东北大学仍然展现着顽强的生命力。1932年7月,学校仍然筹资8000现洋,资助该校一位名叫刘长春的学生参加了第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是中国首次派运动员参加这一世界级的赛事。在此期间,一批在国内很有影响力的名师仍然跟随学校,在艰难的情况下坚持为学生上课,他们有陆侃如、冯沅君、金毓黻、高亨、杨荣国、姚雪垠等。日本投降后,东北大学自1946年开始陆续返回沈阳,1947年2月恢复上课。1949年,新中国成立,东北大学揭开了新的篇章。1949年3月,以东北大学工学院为基础的沈阳工学院成立了。1950年4月,沈阳工学院与抚顺矿专、鞍山工专合并成立东北工学院,并于当年8月设校址于今天的沈阳南湖。1960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东北工学院被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日,东北工学院复名为东北大学。从张学思到张如心1945年10月,目光如炬的毛泽东在延安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把中国共产党的战备重点转向华北和东北,进驻东北建立稳定的根据地。对应这一战略转移,首先行动的是教育、科学和文化艺术在内的部分中央机构。10月25日,时任延安大学校长周扬、副校长张如心接到了毛泽东亲自签发的命令:把延安大学一分为二,一部分继续留着不动,另一部分转往东北,筹建东北解放区大学。不久,由周扬任队长、张如心任副队长的筹建队伍从延安启程,奔赴东北。此时的周扬,刚刚37岁,但已经是著名的现代文艺理论家、文学翻译家和文艺活动家了。自日本留学回国,他1930年在上海投身了左翼运动。1937年9月,他同艾思奇、周立波等12人一起来到延安,历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长、鲁迅艺术文学院副院长、延安大学校长。他曾亲自指导鲁艺的师生们创作和演出歌剧《白毛女》,振动四方。与周扬同岁的张如心,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从1937年8月起,仅仅29岁的他便已任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政治教育科科长,后历任军政学院教育长,中央研究院中国政治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党校三部副主任,延安大学副校长等职。1941年3月,一篇名为《论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家》一文刊发在《共产党人》杂志上。文中一个首次提出的概念吸引了众人的注意:“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他在文章中对毛泽东的理论和策略进行了比较科学的概括,认为毛泽东的言论和著作“是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典型的结晶体”。这篇文章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正式确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启程的周扬和张如心由于一路上国民党军队的封锁以及相关工作尚需接洽和处理,行进的速度并不快。因为周扬还有其他任务要完成,后来这支队伍就由张如心率领。此时的东北,也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1945年11月,为了团结东北各地的青年,为了推进青年的各方面工作,东北局决定建立一所大学。根据当时制定的“让开大路,开辟南北满根据地”的战略,他们选择了当时各方面条件比较好的南满根据地政治中心辽宁本溪作为学校的所在地。1946年1月,学校的名字确定为东北公学。并决定,指派从鲁艺调到本溪任市委宣传部长的张松如以教育长的身份主持筹建工作。张松如即公木。在公木等人的努力下,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拟于1946年2月正式开学。恰在此时,东北局有关负责人认为东北公学的名字不太好,经慎重考虑后决定,干脆就叫东北大学,中长期的目标是建立一所包括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短期的任务则是进行干部培训。那么,谁来任东北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呢?本来,东北局准备请时任沈阳市副市长的白希清做校长,但后来觉得有一个人更合适,那就是抗战胜利后转回东北,任辽宁省政府主席、辽宁军区司令员,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的张学思。张学思非是别人,乃张作霖的第四个儿子,张学良的弟弟。1946年2月,张学思正式兼任校长一职。学校首届预科、研究室和行政训练班共招收了200余名学员。几乎与开学的时间同步,国民党军队开始向本溪进犯,东北大学随即迁到丹东。但没过几天,又要迁徙。在此后的一年左右时间内,东北大学师生七次迁校,即,迁通化,迁长春,迁哈尔滨,迁佳木斯,迁吉林市,迁长春,迁佳木斯。最后到达佳木斯已经是1946年6月了。这也让新成立的东北大学成为了典型的炮火中的大学。两个月之后,张如心率领的一百多名教师终于来到这里,加入了东北大学。学校也可以称得上“越打越强”,到1946年10月,全校已经有教职学工1620人,延安大学、华北联大的一大批教授以及东北本地的一批知名教授均汇集于此。萧军、马可、吕骥、王曼硕、杨公骥、吴莲溪、丁克全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教授和专家成为学校的顶梁柱。在佳木斯整整两年时间,炮火声终于渐渐远去。1948年7月,根据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东北大学迁至吉林市,与这里的另一所由中国共产党在两年前创立的吉林大学合并。合并后,仍定名东北大学,张学思不再兼任,张如心成为校长。1949年2月,东北大学进一步充实力量,位于沈阳的东北大学的文、理、法三个学院并入吉林市的东北大学,国民党时期在吉林建立的长春大学、长白师范学院并入吉林市的东北大学,这一下使学校成为当时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1949年7月,学校迁入基础条件更好的长春,校址定在今人民大街与自由大路交汇处。此时的东北大学已经有3个院、10个系、2个预科,全校学生已经达到2200人。日,东北大学又一次更名,这也是由于办学目标的改变造成的,即,要把这所学校由培养各方面干部转而建成新型的正规化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从此开始了在东北长春的青春绽放。成仿吾:长征路上唯一的大学教授来到东北1952年10月,张如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调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党委委员、中共党史教研室主任。另一个重量级人物因为东北师范大学的机缘在东北的大地上亮相了――著名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成仿吾先生在全国院系大调整中,来东北师范大学任校长兼党委书记。成仿吾1897年出生于湖南娄底的一个书香门第。祖父成明郁是大清光绪三年的进士,做过知县。成仿吾受家庭熏陶,从小勤勉好学。13岁那年,他随长兄成劭吾赴日本求学。比成仿吾年长5岁的郭沫若此时正在日本学医,不久,他们就成了朋友。1913年,他考入东京高等学校预科,1917年,入读东京帝国大学造兵科,攻读枪炮制造专业。在此期间,成仿吾又自学了法语。至此,他已经掌握了日、英、德、法四国的语言。郭沫若评价他说,仿吾的过人处是在他的记忆力强,在他们几个人中,他要算是头脑最清晰的一个。1920年,23岁的成仿吾开始用他喜欢的文学方式表达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当年初,他的处女作小说《一个流浪人的新年》创作完成,并交给他的朋友们传阅。同年2月底,他的《新诗》和《狂飙时代》两篇文章在上海的《时事新报》副刊上发表。第二年,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郭沫若的第一本新诗集《女神》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郁达夫的首部短篇小说集《沉沦》出版。这些鼓舞人心的文学事件让成仿吾等几个人有了一种冲动,他们想以文学为根基,联合起来,寻找中国新发展的文学力量。日,日本东京郁达夫的寓所喜气洋洋,由田汉、成仿吾、郁达夫、郭沫若、张资平、郑伯奇、穆木天等人发起的“创造社”在这里成立,打出了“创造社同人奋然兴起打破社会因袭,主张艺术独立,愿与天下之无名作家,共兴起而造成中国未来之国民文学”的旗帜。第二年5月,“创造社”的《创造》季刊开始出刊。成仿吾在其中以发表评论性文章为重,并剑指胡适、鲁迅、徐志摩、冰心等众多名家、大家,文风干脆,文思犀利,一时为世人所瞩目。1921年,成仿吾回到中国,继续从事文学创作。1925年,由于长兄成劭吾在湘军第一军第一师任军需处长,经他协调,代军长方鼎英出面介绍,成仿吾被聘为广东大学理学院物理和德语教授,来到广州。后来,因黄埔军校初创,缺少师资,成仿吾又兼任了黄埔军校入伍生部政治教官。正是在此期间,成仿吾结识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人。1927年后,成仿吾对马克思主义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赴法国深入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1928年,他在法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9年,成仿吾又来到德国,在柏林大学学习政治理论课程。1931年,成仿吾回国,并参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活动。1934年,成仿吾到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央马克思主义学校(中央党校前身)工作,还曾代表时任中宣部部长的潘汉年为宋任穷等高级班的学员讲授《共产党宣言》等课程。这一年的10月,因为革命斗争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他随中央红军参加了长征。他也因此成为长征途中唯一的一位教授。当时,成仿吾与谢觉哉、董必武、徐特立、蔡畅等人,随中央纵队一起行动。他们每个人带的东西基本都一样,那就是“五个一”:一条毯子、一袋干粮、一个挂包、一支红缨枪和一个搪瓷缸。但成仿吾与别人略有不同,他是“六个一”,组织上给他安排了一个挑夫。挑夫的担子里全都是从中央马克思主义学校带出来的书籍和资料。其中有一本成仿吾极为看重的《资本论》,翻雪山,过草地,一路风风雨雨,随着他走完了长征。让成仿吾感到欣慰的是,这本书被带到延安后,毛泽东撰写《矛盾论》和《实践论》等文章时,听说成仿吾手里有一本厚厚的《资本论》,特意借去参考使用。如今,这本书已经进入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博物馆。从1937年开始,成仿吾的生命轨迹与大学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就在这一年,中共中央决定成立陕北公学,以满足从大江南北赶到延安的青年学生的求学愿望,任成仿吾为校长。毛泽东为学校的成立写了题词。当年11月1日,陕北公学正式举行了开学典礼。成仿吾邀请毛泽东为师生们发表了演讲。“你们要求我讲时局问题,趁着你们开学的机会,我就来讲一讲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与你们有密切联系的,因为学习的人、教育的人都是为着一个目的,这就是挽救民族与社会危机。”“我们要造就大批的民族革命干部,他们是有革命理论的,他们是富于牺牲精神的,他们是革命的先锋队。只有依靠成千上万的好干部,革命的方针与办法才能执行,全面的全民族的革命战争才能出现于中国,才能最后战胜敌人。”(毛泽东:《目前的时局和方针》,《毛泽东文选》第二卷)1939年,陕北公学与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工人学校、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合并,成立华北联合大学,成仿吾仍然出任校长。就是在这一年,刚刚18岁的宋振庭引起了成仿吾的注意,认为其才情俱佳,出类拔萃,于是,遂邀请他担任该校教育科长。1945年,胜利的钟声即将敲响了。毛泽东见到在延安参加党的七大的成仿吾,特意问他,抗战胜利后,是想做行政工作还是继续做教育工作。“教育!”成仿吾丝毫没有犹豫。在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其深刻的现象就是,不论多么硝烟滚滚,炮声隆隆,总是能看到大学在战火中的影子,总是能看到知识分子冒着生命危险执着地穿梭,无论是国民党一方,还是共产党一方,都是如此。也许这与晚清时期,知识分子的首先觉醒,并投入到改造社会的实践有关。他们对读书,对知识,有着不同于其他人的热爱和考量。在决定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历史命运的解放战争期间,按照中共中央的安排,华北联合大学与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党中央任命吴玉章和成仿吾分别担任正、副校长。在历经枪林弹雨之后,1949年3月,华北大学随毛泽东迁入北平。新中国的建立,让大学的教育迎来了不一样的春天。日,天气微寒的北京,在一系列好消息之后,天空中又增添了一丝新的色彩,《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通过。新中国的领导者们决定,以华北大学为基础,组建这所被寄予厚望的人民的大学。1950年国庆节刚过,筹建完成的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开学典礼,刘少奇、朱德专程赶来祝贺,并发表讲话。吴玉章和成仿吾仍任正、副校长。1952年,举国上下各方面事业均呈现出勃勃生机,做好新中国高等教育的雄心壮志,极大地触动了广大知识分子,他们甘愿接受祖国的召唤,去到任何一个地方,无论多么偏远,多么艰苦,因为他们看到了未来,他们在燃烧着内心抑制不住的激情和希望。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成仿吾于当年10月调任长春任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开始了事业发展的“闯关东”之旅。来到东北师范大学后的成仿吾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的问题。在当时一边倒学苏联的背景下,成仿吾要求全校师生绝不能照抄照搬苏联的教育模式,而是提倡结合中国实际的教育实践。在此过程中,成仿吾反复强调,东北师范大学教学的侧重点是基础教育,是培养一大批合格的中学教育工作者,让教学包含露水珠和泥土味。在他的推动下,1953年2月,校务会议明确提出了学校建设的基本方针,其核心就是面向中学,为基础教育服务。也是从成仿吾的时代开始,东北师范大学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教学特色,把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内置到课程的设置当中。在他的安排下,学校开设了马列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中国革命史四门政治理论课。重视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成仿吾教育思想的特点。(孙小军:《成仿吾在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实践钩沉》)而这一特点,一直坚持到60多年后的今天。1953年,由于各方面条件已经具备,东北师范大学成为我国最早培养研究生的高校之一。同年,学校教育、中国语文、俄语、历史、数学、化学、生物、体育8个系和中国革命史直属研究室的34个专业招收研究生104名。这是该校培养的第一届研究生。还是在1953年,东北师范大学在国内首开高师函授教育先河。到1958年调任山东大学任校长兼党委书记,在东北师范大学的六年间,成仿吾身上的知识分子气度,以及严谨务实的延安精神, 使学校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当时我国最有影响和最具发展实力的师范大学之一。“斯大林大街”两侧的“大学之花”110多年前的1907年,以火车站为核心的长春市城市建设刚刚起步。在这一年,以长春火车站为起点,向正南方铺设了一条马路,长约900米,到达今天的胜利公园附近,命名为长春大街。后来,又将名称改为中央通,意即这条大街为整个城市的中央地带。伪满洲国成立后,长春做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城市规划。1933年,这条路从胜利公园附近继续向南延伸至兴隆沟,即今天的工农大路与人民大街交汇处,新延伸的部分被命名为大同大街。1945年,苏联军队吓跑了日本人和溥仪的小朝廷,遂将中央通和大同大街以他们至高无上的领袖的名字命名,称为斯大林大街。一年后,国民党接收了长春,又把这条路的名字恢复成两个,胜利公园以北叫中山大街,以南叫中正大街,以此纪念孙文,并表达对当下领导者的膜拜。1948年,经过150多天的军事围困和经济封锁,国民党败退,中山大街和中正大街再一次合并,复称斯大林大街。这个称谓一直沿用至日以人民大街之名替代为止。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长春斯大林大街南段及其附近,是大学的天下。而这些大学,往往最初都是以“东北”冠名,而后才划归地方管理更改了自家的姓名。吉林大学坐落在斯大林大街与解放大路交汇,东北师范大学坐落在斯大林大街与自由大路交汇。而挨着东北师范大学的南侧,则是一所以工科著称的学府。日,东北师范大学南侧红旗招展,人们兴高采烈地参加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的开学典礼。这是随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立应运而生的高等学府,由华中工学院的汽车及内燃机专业、交通大学和山东工学院的汽车专业合并而成,一汽厂长饶斌兼任院长。三年后,本来由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和国家高等教育部共同管理的学院下放吉林省领导,始称吉林工业大学。吉林工业大学再往南,是斯大林大街与南湖大路交汇处,这里则坐落着承载中国人民解放军飞天梦想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1946年,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在吉林通化诞生。日,更名为东北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归东北军区建制。因为战事,学校先后辗转移至黑龙江牡丹江及密山等地,1949年3月来到长春。当年5月,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1949年年底,学校因有新的安排,正式停办,所属人员调往新组建的航空第七学校等单位。1950年,东北军区正式创建航空学校(混合大队),成为后来空军长春飞行学院的前身。1952年,解放军第九航空学校创建,又成为后来空军第二航空学院的前身。以这些学校及第七飞行学院为主,2004年重新组建了今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从斯大林大街与解放大路交汇处,沿解放大路向西,大概经过两个公交车站,就能看到位于新民大街2号的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这里就是昔日的白求恩医科大学基础教学楼。日,在河北省唐县牛眼沟村,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成立了。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诺尔曼?白求恩直接参与了学校的创建工作,不仅编写了多种战地医疗教材,还为卫校培养了一大批医务干部。学校的首任校长名叫江一真。令人悲痛的是,仅仅在卫校成立一个月后,白求恩在河北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感染,不久转为败血症,于日不幸逝世,年仅49岁。为了学习和纪念这位伟大的医生,1940年1月,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改为白求恩学校。抗战胜利后,白求恩学校与张家口医学院合并,成立白求恩医科大学。1948年,又与北方大学医学院合并,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医科大学。1949年又迁至天津,与天津陆军总医院合组为天津军医大学。1951年,再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1954年2月,学校由天津迁至长春。与其他院校一样,1958年学校移交地方管理,最初定名为长春医学院,后改为吉林医科大学。直至1978年,才恢复了白求恩医科大学的校名。就在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北侧马路对面,曾经有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松林,名叫地质宫广场。在松林的掩盖下,则是长春历史上第一座采用高台基、大屋顶、古典彩饰手法设计的仿古建筑――地质宫大楼。这里是溥仪没有来得及建完的正式的皇宫遗址。1949年末,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李四光,冲破重重阻力,从英国来到法国又转到意大利,终于秘密坐进开往香港的船舱,于1950年回到中国。日,李四光的名字写在了这座地质宫大楼里,他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身份兼任刚刚成立的东北地质专科学校校长。1952年,为加强学校建设,山东大学地质矿物学系、东北工学院长春分院地质系和物理系的一部分合入东北地质专科学校,组建东北地质学院。1957年1月,东北地质学院更名为长春地质勘探学院。第二年12月,又更名为长春地质学院。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开始,沿着南湖大路向西,穿过波光旖旎的南湖公园,在接近前进大街的地方,就是邮电学院的旧址。日,春风刚起,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一所被命名为东北邮电学校的大学宣告成立,首任校长是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局长陈先舟。当年入冬的时候,学校迁往哈尔滨。1948年10月,长春解放后,学校接到命令,迁往长春。来到这里之后,他们找到了一处偏僻的场所建立学校,那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郊野岭。1953年,东北邮电学校更名为长春邮电学校。1955年又称邮电部长春电信学校。1960年4月,在长春电信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长春邮电学院。这也是我国东北地区唯一一所信息通信类工科高等学校。时光荏苒,岁月沧桑。唯有那当年大学开出的花朵,仍然芳香四溢,令人久久沉醉。(选自《先生向北》第四章:大学之道。未完待续)
更多精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仿吾 子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