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百家著作中《庄子的著作有哪些》是不是含有成语最多

成语杞人忧天的主角是_百度知道
成语杞人忧天的主角是
我有更好的答案
给人以启示.除汉族外,还有各少数民族寓言.各族人民创作的寓言,多以动物为主人公? 是. 以上都是成语.每一个成语后面都有一个故事.但成语故事不都是寓言故事,亦足以广见闻而资智识.”   3.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2,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寓言&quot,利用它们的活动及相互关系投进一种教训或喻意.唐代柳宗元就利用寓言形式进行散文创作,他在《三戒》中,以麋,使成语更容易理解,寓言故事的目的就是讲述道理,两者不矛盾,只是分类不同. 不过因为杞人忧天.《握紧双手. 世界寓言故事  世界各国的寓言作品也很多,达到讽喻的目的.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亡鈇》、《攘鸡》,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皆寓言嬖幸、《揠苗助长》、《自相矛盾》、朴实的思想、驴、井底之蛙、望洋兴叹三个成语的故事都能象人们讲述一个故事,与〈天下篇〉&quot,寄也.以人不信己,故托之他人,十言而九见信也.”   2. 指托辞以寓意.   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一》.强烈的讽刺性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   4.   有许多成语都是出自古代寓言故事的,其它比较著名的寓言集或寓言较集中的作品有《克雷洛夫寓言》、《列那狐的故事》《百喻经》《一千零一夜》《拉封丹寓言》等.是民间口头创作,夸张,象征,比如《狐假虎威》、《刻舟求剑》、阐述一个道理,给人以启发.所以三个成语都演绎成可以寓言故事,重言十七,巵言日出;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寓言》篇、《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其中《庄子》与《韩非子》收录最多.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驴.唐代柳宗元就利用寓言形式进行散文创作,他在《三戒》中,以麋.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达到寓意深刻的效果. 成语故事和寓言的区别成语故事很大部分是历史典故,是发生过的事情,然后人们用一个成语将这些事情总结,然即事寓言.中国近代作家也用寓言形式创作,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品更为多见.     中国民间寓言极为丰富,一般的都比较短小,魏晋南北朝的嘲讽寓言、唐宋的讽刺寓言和明清的诙谐寓言等五个阶段.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寓言最初产生于民间.是民间口头创作、浓缩为一个简短的句子或短语.汉魏以后, 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寓言十九,藉外论之&、《农夫和蛇》、《会飞的乌龟》、《北风和太阳》、《农夫和金鱼》、《东郭先生和狼》、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等.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杞人忧天.世界最早的寓言集是《伊索寓言》:《龟兔赛跑》、《自相矛盾》、鼠3种动物的故事,讽刺那些恃宠而骄.很多成语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寓言故事,但不能因此就说成语故事就是寓言故事. 寓言是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明 王琼《双溪杂记》:“后世山林隐逸之士有所纪述,若无统理,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郑人买履》、《守株待兔》,流行于民间,而意及兵戍.国外  世界各国的寓言作品也很多.世界最早的寓言集是《伊索寓言》,其它比较著名的寓言集或寓言较集中的作品有《克雷洛夫寓言》.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蕴味深长的道理,望洋兴叹全是寓言故事吗,利用它们的活动及相互关系投进一种教训或喻意,以方便地表达整个故事和故事要讲述的内容、盲目自大、得意忘形之徒,给人以启发、古希腊《伊索寓言》.除汉族外,还有各少数民族寓言.各族人民创作的寓言,多以动物为主人公.   说白了,成语固有合适寓言故事的分类主要是在讲述故事的目的上有不同、唐宋的讽刺寓言和明清的诙谐寓言等五个阶段.   中国民间寓言极为丰富.除汉族外,如.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里面什么都没有》《我们都忘了,放下也是一种选择2》,在功能上不一定要有积极的寓意.比如“百步穿杨”、《列那狐的故事》《百喻经》《拉封丹寓言》 等. 来源  寓言可以分为三类来源:  寓言,结构紧凑   6.常用手法为:比喻.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前者指出寓言假借外物以立论的技巧,后者则视寓言为传达意念的工具.“主角”更多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或现象,也常常运用寓言讽刺现实:《亡鈇》、《攘鸡》;以重言为真:“寓言十九.汉魏以后, 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鹬蚌相争》、《东郭先生和狼》等都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寓言名篇,是为了讲述一个道理而编造的,达到讽喻的目的. 中国寓言故事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后来一些文人学者一方面引用人们已经创作出来的寓言,另一方面又不断创作新的寓言,作为论证或辩论的手段.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两汉的劝戒寓言、“沉鱼落雁”这些,只是具备一种描述,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揠苗助长》、《自相矛盾》,等手法 意思:有所隐含的语言.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闪耀着人民无穷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中国古代寓言源远流长,夸张,象征、《掩耳盗铃》等,这样,大量的寓言便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 &quot、形容的作用,闪耀着人民无穷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   中国古代寓言源远流长,在先秦时期已具雏形.先后经历了先秦的说理寓言,也常常运用寓言讽刺现实、朴实的思想、教育的性质,并不需要给人启发.   寓言故事是根据事实或者编造的故事向人们讲述一个道理.并且大部分寓言:&quot,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蕴味深长的道理、盲目自大、得意忘形之徒.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并没有真实的根据.   在收编成语故事的时候,有时候人们也会把寓言收编进去、鼠3种动物的故事,讽刺那些恃宠而骄、《郑人买履》、《守株待兔》,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2,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寓”有“寄托”的意思.将深刻的道理揭示. 寓言的特点 1.语言凝练.   1. 有所寄托的话.   《庄子·寓言》,多以动物为主人公,利用它们的活动及相互关系投进一种教训或喻意,达到讽喻的目的.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朴实的思想,闪耀着人民无穷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如我国古代诸子百家著作中的寓言,并且历史本身就带有很多值得人们思考的道理,因此、《混水摸鱼》、《狼与逃进神庙的小羊》、《狐狸和樵夫》  历史:《铁棒磨成针》、《狡兔三窟》,等手法  1.国内,还有各少数民族寓言,很多成语都能带给人一些道理,井底之蛙,杞人忧天,让你学会放手,顺逆成败都自在的80则寓言小故事. 4.常用手法为:比喻.语言精炼,极富表现力   5.一般篇幅短小,成语故事的目的是补充成语没有完全表达的内容,常带有劝戒、《三顾茅庐》、《老马识途》、《吕后执政》、《毛遂自荐》、《破釜沉舟》、《取经求佛》、《盲人摸象》、《孙庞斗智》  神话:《夸夫追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炎帝神农》、《黄帝的崛起》、《战神蚩尤和指南针》、《九天玄女》、《旱神魃》、《嫦娥偷灵丹》、《三打白骨关于寓言的比较  童话和寓言的异同 一、相同点   童话和寓言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的故事都是假托的、创造的、幻想的,都可以采用各种生物或非生物来充当故事的角色,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也都富有教育意义.   二、不同点  1.篇幅大小   童话情节比寓言更丰富、更多变化,更生动有趣,结构也更复杂,所以它的篇幅较长,长篇可达数万字,短小者一般也一二千言;而寓言的篇幅一般较为短小,结构单纯,语言朴素,幻想的程度也较轻.   2.写作对象   童话的结构比较曲折,能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幻想也比寓言更为丰富、奇特.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它描写的内容,表现的生活,都照顾到儿童的知识范围和心理特点,所运用的语言也易为儿童接受.而寓言虽然也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但它并不是儿童文学专有的样式.童话的对象是儿童,寓言的对象就不限于儿童,不少是为成人借鉴的.   3.表现重点   寓言着力表现内含的讽喻和教训,重在思想,有的寓言在开头或结尾就直截了当地说出了告诫的意思.而童话则重在刻画形象,教训意味不那么强,教育意义往往寓于整个故事之中,不直接点出来.科学童话则重在知识的传播.   4.情节结构   寓言的故事比较简单,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不要求塑造性格鲜明的拟人化形象.童话在故事情节的安排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则有较高的要求.   5.幻想法则   童话的幻想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与现实的结合也必须和谐、自然,使事物按照自然的规律发展.而寓言则不那么严格,如《狐狸和葡萄》中的狐狸,垂涎于葡萄,改变了原来食肉的习性.这个寓言赋予了狐狸以“人”性,却违犯了狐狸的“物”性,这在童话中是不可以的.   成语故事和寓言的区别 成语故事很大部分是历史典故,是发生过的事情,然后人们用一个成语将这些事情总结、浓缩为一个简短的句子或短语,以方便地表达整个故事和故事要讲述的内容,在功能上不一定要有积极的寓意.比如“百步穿杨”、“沉鱼落雁”这些,只是具备一种描述、形容的作用,并不需要给人启发.   寓言故事是根据事实或者编造的故事向人们讲述一个道理,给人以启发.并且大部分寓言,是为了讲述一个道理而编造的,并没有真实的根据.   在收编成语故事的时候,有时候人们也会把寓言收编进去,并且历史本身就带有很多值得人们思考的道理,因此,很多成语都能带给人一些道理.   说白了,成语固有合适寓言故事的分类主要是在讲述故事的目的上有不同,成语故事的目的是补充成语没有完全表达的内容,使成语更容易理解,寓言故事的目的就是讲述道理,两者不矛盾,只是分类不同.很多成语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寓言故事,但不能因此就说成语故事就是寓言故事.   比如一个班,有人喜欢音乐,有人喜欢运动,有人即喜欢音乐又喜欢运动,那么喜欢音乐的人就是成语故事,喜欢运动的人就是寓言.   寓言故事的特点是形象生动,人物活灵活现,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成语故事必须以一个成语作为题目,以它为中心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与寓言故事有相似之处.成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提炼出的语言精华.成语的语用特点主要是:言简意赅、内涵丰富、音韵和谐、寓意深远.   古代寓言故事和西方寓言故事的不同之处 先读后评再摘抄  感受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读《伊索寓言》有感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东西.寓言是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见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   《伊索寓言》被誉为西方寓言的始祖,它的出现奠定了寓言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基石.两千多年来,《伊索寓言》在欧洲文学发展史上产生过极其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一再成为后世寓言创作的蓝本.如拉封丹的《龟兔赛跑》、克雷洛夫的《狐狸和葡萄》等都直接采用《伊索寓言》中的题材,经过艺术加工而成.   《伊索寓言》这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篇幅短小,形式不拘,浅显的小故事中常常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爆发出机智的火花,蕴涵着深刻的寓意.它不仅是向少年儿童灌输善恶美丑观念的启蒙教材,而且是一本生活的教科书,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欧洲文学史上,它为寓言创作奠定了基础.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甚至政治著作中,也常常引用《伊索寓言》,或作为说理论证时的比喻,或作为抨击与讽刺的武器.此书中的精华部分,至今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伊索寓言》大可看得.它至少给予我们三种安慰.第一,这是一本古代的书,读了可以增进我们对于现代文明的骄傲.第二,它是一本小孩子读物,看了愈觉得我们是成人了,已超出那些幼稚的见解.第三呢,这部书差不多都是讲禽兽的,从禽兽变到人,你看这中间需要多少进化历程!   --著名学者 钱钟书  读惯先秦寓言的中国人,初次读到《伊索寓言》是要惊讶的,因为那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先秦寓言冷峻而酷刻,《伊索寓言》热烈而宽厚;先秦寓言是老于世故的,《伊索寓言》是极富童趣的.《伊索寓言》全面而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欧洲童话及其表现形式,而先秦寓言却没有催生反而抑制了中国童话的萌芽——中国没有童话.   --著名作家 张远山   《伊索寓言》通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各具魅力,言简意赅,平易近人.不但读者众多,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大影响.作家、诗人、哲学家、平常百姓都从中得到过启发和乐趣.许多故事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如&龟兔赛跑&、&狼来了&,等等.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为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也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 伊索的《伊索寓言》  在欧洲寓言发展史上,古希腊寓言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开创了欧洲寓言发展的先河,并且影响到其后欧洲寓言发展的全过程,而希腊寓言的总汇即《伊索寓言》.   寓言本是一种民间口头创作,反映的主要是人们的生活智慧,包括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现传的《伊索寓言》根据各种传世抄本编集而成,包括寓言300多则,其中有些寓言脍炙人口.   作为人们生活体会和经验的结晶,《伊索寓言》不仅含意深刻,而且艺术处理也很成功.《伊索寓言》的故事一般都比较短小,结构也比较简单,但形象鲜明、生动,寓言自然、深刻.《伊索寓言》中除少数寓言以人为主要角色外,绝大部分是动物寓言,通过把动物拟人化来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这些动物故事无疑是虚构的,然而又很自然、逼真.需要指出的是,《伊索寓言》中的动物除了有些动物外,一般尚无固定的性格特征,例如狐狸、狼等,有时被赋予反面性格,有时则受到肯定.这与后代寓言形成的基本定型的性格特征是不一样的.   《伊索寓言》曾对其后的欧洲寓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寓言作家费德鲁斯直接继承了伊索寓言传统,借用了《伊索寓言》中的许多故事,并称自己的寓言是&伊索式寓言&.公元2世纪的希腊寓言作家巴布里乌斯则更多地采用了伊索的寓言故事.这种传统为晚期古希腊罗马寓言创作所继承.文艺复兴以后,对伊索寓言抄稿的重新整理和印行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寓言创作的发展,先后出现了不少出色的寓言作家,如法国的拉封丹、德国的莱辛、俄国的克雷洛夫等.   随着&西学东渐&,《伊索寓言》在明朝传入我国.第一个来我国的西方传教士利马窦在中国生活期间撰《畸人十篇》,其中便介绍过伊索,对《伊索寓言》做过称引.他之后的传教士庞迪我也在《七克》中介绍、引用过《伊索寓言》.我国第一个《伊索寓言》译本是1625年西安刊印的《况义》.清代之后,出现了许多种《伊索寓言》译本.上述情况表明《伊索寓言》在我国流传之久,它至今仍令人喜闻乐见,爱不释手. 如何写寓言  1.通过理解寓言含义、熟读寓言作品来做好写作准备.   什么是寓言?《现代汉语词典》上是这样解释“寓言”的: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我们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成语故事,如:《自相矛盾》、《掩耳盗铃》、《拔苗助长》、《亡羊补牢》等,这些喜闻乐见的成语故事很简短,含着的道理却很深刻,这就是寓言.   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等.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情节高度凝练的故事中得到揭示.   2.怎样才能写好一则寓言.    首先要有一个通俗简单的故事.精彩的故事是寓言成功的开始,寓言的篇幅短小,其目的是寓事说理.通过讲述故事来达到说理的最终目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古希腊《伊索寓言》中的名篇《农夫和蛇》在世界范围类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的成功之处在于故事的可读性很强,无论你的文化水准高低都能在简练明晰的故事中悟出道理.我国的寓言名篇《自相矛盾》也是如此.汉语中的矛盾一词就直接由这则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由此可以看出寓言的故事魅力是何等重要.   没有一个有趣的故事,道理就没有一个安身的地方.同学们可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活动起来,让他们来到你的故事中,演讲出一个富含某种哲理的故事.但是所有的事物都要符合大自然的规律,不能有悖常理.故事既要短小又要趣味盎然、新鲜活泼,才能吸引人,让读者在笑声中有所获益.   其次,一个简单明白的道理是寓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蕴含一个怎样的道理,既要联系到作者的主旨,也要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来决定.   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寓言创作的灵魂,就好似人类必须要有思维一样重要.在寓言创作中寓意是一根看不见的线,大多数时候,这根线并不会直接在文字中体现.但是,好的寓言的寓意,会随着读者的阅读进程而逐渐明晰.这是寓言独立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魅力所在.如古代作品《东施效颦》就很有代表性,他的寓意并未直接体现在文字中,但是读过的读者大都体会到东施效颦、欲盖弥彰的效果.而我们小朋友写寓言可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讲一些浅显的生活道理.例如:教育大家要尊老爱小、热爱劳动、不讲谎话等道理,也可以通过寓言给大家讲一些生活常识,教会大家遵守交通法则,正确使用水、电等.   小朋友们由于缺少生活经历不容易写出哲理深刻的寓言.但寓言一定要有一定的道理、现实意义或教育性. 钱钟书的作品《读》  美国诗人华伦说:“世界是寓言,我们就是寓意.”有兴趣阅读世界上那些精美的寓言,我们确实可以找到许多生活的答案.   《读》选自钱钟书先生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这是作者的第一个集子,1941年12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内容除《读〈伊索寓言〉》,另收有 《论快乐》等,共十篇.   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读后感.《伊索寓言》像一面镜子,它的正面是明白地要告诉读者的东西,一般读者也只从正面看;而本文作者偏偏转到镜子背后,要从看似没有东西的地方看,结果真的给他看出来了──只是这已不是《伊索寓言》本来要说的意思,而是作者自己的看法,是对《伊索寓言》的别解,或是对它的延伸,或是对它的深化.共同点是它们都来自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深刻的体察.   作者为文洒脱、幽默,大量使用反讽手法.目前此文已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 四大寓言家  伊索,拉封丹,克雷洛夫,莱辛,给人以启示、《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其中《庄子》与《韩非子》收录最多,和以天倪.” 陆德明释文:“寓,如.先后经历了先秦的说理寓言、两汉的劝戒寓言,魏晋南北朝的嘲讽寓言,以寓言为广&:“ 元祐献诗十首,其词猥陋,达到寓意深刻的效果.各族人民创作的寓言.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中国近代作家也用寓言形式创作,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品更为多见.   中国民间寓言极为丰富,一般比较短小.   现在有收录中国寓言的书籍《中国寓言》.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在先秦时期已具雏形. 特点  1.鲜明的教育性   2.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
采纳率:98%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继往开来3&&老子与庄子
演讲人:易中天
讲师简介: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与邓晓芒合作)等著作。近年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以及《帝国的惆怅》等。
内容简介:在先秦诸子中,关于老子的线索是最不清楚的,我们只知道大约在春秋晚期,有一个人被大家叫做老子,这位老先生很有智慧,就连孔子也曾向他请教过,后来他就不知所终了。就连《老子》一书是不是他写的也不能确定,但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同时道家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庄子的材料大体上是清楚的。庄子大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286年,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那么作为道家学派最重要的两个代表人物,他们到底为后世留下了什么呢?我们身上的哪些思想是来源于老庄哲学呢?
墨家关注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就是平等互利博爱,那道家关注什么呢?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什么呢?老子留下了人生智慧,庄子留下了人生态度。
我们先讲老子,老子留下的人生智慧是什么呢?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弱者生存。我们都知道进化论,进化论的观点是天择物竞,适者生存。老子的观点呢可这么说,天择物竞,弱者生存。有个关于老子的故事有很多很多版本,我讲其中一个,《太平御览》的版本。说老子有个老师叫商容,前面我们说过孔子是没老师的,老子据说是有老师的,叫做商容。商容是什么人?不知道。有一天商容病重,作为学生的老子就去看他的老师
老子:老师呀,您老人家难道就没有什么遗言留给学生吗?
商容:路过故乡的时候要下车这个你知道吗?
老子:这个我知道,您的意思就是不要忘本。
商容:路过大树的时候要趋行要小步快走你知道吗?
老子:老师,这个我也知道,您的意思就是要尊敬老人。
然后商容张开自己的嘴巴说,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说在。商容又问,那你看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说不在了,商容说什么意思你明白了吗?老子说,嗯,“非谓刚亡,而弱存乎”《太平御览》。是不是说刚硬的就会灭亡,柔弱的就会存活呢?商容说,嘻嘻,‘天下事尽矣’,所有的道理都在这了。弱的你就存在活下来,强的你就灭亡,刚亡而弱存,所以我说老子的思想就是弱者生存。
这是老子一贯的思想。老子说天底下最弱的是什么?水;最战无不胜的是什么?水。你看火那么厉害水能灭它;石头那么硬水能灭它,水滴石穿,洪水来了什么都没了,所以‘天下之至柔’就是天下之至刚,至强。由此老子一再说,一个人做人呢,你要柔一点弱一点,低调一点,往后靠一点,不要一直往前冲。
这个思想谁最欣赏呢?韩非。《韩非子》里面有两篇文章,一篇叫《解老》一篇解《喻老》,就是韩非子读老子一书的心得笔记。韩非的这个老子心得很有意思,他也喜欢讲故事,比方说在《喻老》篇,韩非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就是楚庄王和孙叔敖的故事,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他有位大臣叫孙叔敖,孙叔敖是辅助楚庄王当上霸主的一个大功臣,但孙叔敖生前一直不肯接受楚庄王的封赏。临终之前孙叔敖就把儿子叫来了:
孙叔敖:孩子啊,你爸爸这一生确实立了很大的功劳,大王数次要封赏我,我都不肯接受,所以我死了后大王一定会封你,你是谢绝不了的,你没那么大面子,你只能接受,你会怎么办呢?
我听父亲的教诲。
孙叔敖:你要记住,大王不是要封地给你吗,你一定要挑一块楚国最差的土地,这样就可以保全了。
我一定听您的话。
果然孙叔敖一死楚庄王就封了,说我可逮着报恩的机会了,非封你一块地不可,按照君臣之礼君有赐,臣不敢不受,你不受那是不礼貌。孙叔敖的儿子就挑了一块楚国最差的土地,结果怎么样呢?按照楚国的规矩,封给功臣的土地两代以后国家就要收回,其他功臣的封地楚王都收回来了,只有孙叔敖儿子这块封地没有收回。为什么?鬼都不要嘛,太差了,收回来也没意思。
接着韩非说,这就是老子教导我们的,“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老子54章》。就是善于建设的,他盖一个房子在那没有人拿得走,善于拥抱的,他抱一个人,这个人怎么也挣不脱。而且我们要搞清楚,老子的意思不是说你盖个房子,盖的多么多么牢,也不是说你抱一个人,就抱的死死的,他要挣脱一样挣脱,是要怎么样呢?是要没人起念头,没人想去拔,没人想要脱。
你要把他念头都给它弄没了,那怎样才能把这个念头弄没了呢?很简单嘛,弄的差一点,有块地人家收回来,你挑个最差的人家就不收回来了,再比方说你讨老婆,讨个丑的嘛,弄一个绝代佳人在家里,她红杏出墙呀,树大招风,你像我住的地方厦门每年都刮台风,拔起来的都是什么树,大树,那草,一根都不起来,那叫善建者不拔,想不被台风刮走你就做个小草就对了。
解说:《老子》一书从头到尾贯穿的都是弱者生存的道理,说来说去归根到底无非就那几句话,柔能克刚,弱能胜强,无为则无不为,而且老子一再说不要以为强大的就强大,弱小的就弱小,只有那些与世无争的才最安全。不但如此,老子还给我们指出了如何做到以柔克刚。那么在老子看来用什么具体方法呢?
第一是装,第二是忍,第三是让。读老子的书会发现他很喜欢用一个字叫‘若’,比方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后来由此发展出一句成语叫大智若愚。若什么意思,好像。最直的好像是弯的,最巧的好像是笨的,最聪明的好像最糊涂的,最漂亮的好像是最丑的。这个字张舜徽先生有个判语,叫‘不外一个装字’就是要装,只不过呢,政治家装叫韬晦;老百姓装叫装蒜。中国历史上最会装的人是司马懿,最能装孙子,装病,装瘫痪,人家拿刀来刺他他都不动,最后他成功了。装,第一条办法。
第二忍,越王勾践是不是忍?自己到吴王那做奴隶,吴王生病他去尝大便,装,忍。韩信受胯下之辱,忍。老子的原话是“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老子73章》。一事当前你一下子就冲上去,好像很勇敢的,死了,不冲上去的,活了。‘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老子的提法,第一种人叫做勇于敢,就是有勇气敢做的,死了。第二种叫勇于不敢,有勇气不敢做的,活了。
这就和我们理解的不一样了,我们一般说不冲上去是不敢的,老子说不是不敢,是敢不。这点非常重要,就是在老子看来不做也要有勇气,而且不做比做更需要勇气,叫做勇于不敢。勇于不敢不是不敢,是敢不,敢不很难啊。我们看戏,看历史剧,县太爷审案子,把一个老百姓叫来,惊堂木一拍,敢不从实招来,敢不。老百姓多半就腿肚子发软,跪下说,小人不敢,敢不可不容易,所以后来苏东坡总结为四个字:大勇若怯。最大的勇敢看起来是胆怯,所以善于作战的人千万不要把对方的忍让当怯懦,那你可就糟糕了,他是敢不,不是不敢。
第三是让,也就是凡事你都让三分。有个传说说清代有位高官,这个故事也有好几个版本,我就不说名字了,这个高官呢在京城里做官,他家里邻居盖房子要侵占他的宅基地,他的家人就给他写了封信,请他出来干预一下,他回了一封信是一首诗:千里来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六尺卷》。这首诗也有好多版本。家人收到书信后明白了,让出三尺,对方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于是两家之间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叫六尺巷。这也是个非常有名的故事。装、忍、让。这就是老子的主张,就是弱者生存。那这个主张对不对呢?
解说:我们如果按老子弱者生存的理论去做,人人都不敢为天下先,人人装孙子个个缩脑袋,那劫匪到家里行凶我们也要让他三分吗?如果这样做,我们的国家还能发展吗?我们个人又怎么发展?老子的这个主张对不对呢?老子的思想我们如何抽象继承呢?
应该说有一定道理,凡事不要太要要强,能够忍让的,能够低调的,就忍让就低调。尧尧者易折,皎皎者易污。有它的道理,但也有它的问题,就是大家如果都按老子这一套去做,我们怎么发展啊?每个人都不敢为天下先,每个人都不敢做第一件事,每个人都不敢做出头鸟,每个人都不敢做出头的椽子,每个人一事当前都往后缩,都做缩头乌龟。还有句俗语叫做,近来学得乌龟法,须缩头时且缩头。都缩起来,怎么发展,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装忍让就靠得住吗,弱者生存,羊是弱者,羊很柔顺啊,羊很低调吧,狼就不惦记了?是的,刮台风时拔起来的是大树,那平时踩在脚底下的是什么呀?就是小草嘛。露富是不好,钱多是会被贼惦记,下岗工人的钱难道没人偷吗?不也有贼惦记吗?就有用吗?所以我对这个问题的主张是这样的,还是要一分为二。
我有个小朋友,一个小伙子,他提出了八个字我很赞成:高端做事,低调做人。就是你做事时一定要尽量去做好,做人不妨低调一点。而且这里面还有个更根本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做人?我们继承老子这笔遗产时一定要想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做人?要先想明白这个问题才能去想怎么做人的问题。
前面讲了这些例子,比方说越王勾践,忍让装成功了,这个好吗,越王勾践值得学习吗,我就不喜欢这个人,非常讨厌这个人。越王勾践成功了后干了什么呢,送给文种大夫一把宝剑,文种大夫是帮助他成功的人啊,说先生交给寡人七种消灭吴国的办法,寡人用了三种就把吴国给灭了,剩下的四种没地方用,先生自己用吧,太歹毒了。
当时范蠡就看清楚了这一点,范蠡曾跟文种说,成功了以后我们赶快撤,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是肯定的。文种不听啊,只好自杀了。那越王勾践这种成功有什么意义,他忍让装的结果是什么吗,心理变态,整个人都变了,病态了。成功了以后就歇斯底里地发泄。
所以不要简单的说老子的这个是对的,还是不对,还是要想清楚一个问题,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做人?而这个问题老子是回答不了的。因为老子虽然主张无为,我前面讲过,老子的无为是假无为,他实际上还是有为,他是无为而无不为,这是个野心家,真正能回答为什么要做人的不是道家中的老子,是道家中的第三个重要人物庄子。
解说:易中天先生认为,老子的功利心其实是很重的,他虽然口头上说无为,但心里面想着的却是有为,是以无为求有为,目的甚至是无不为,所以我们为什么做人?应该做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老子没有说,他也回答不了。易中天先生认为回答这个问题的是庄子,那庄子如何来回答这个问题呢?庄子的思想我们该继承什么呢?
庄子是很难说的,老子当然也难说,诸子都难说,但庄子非常难说。
《庄子》里面有个故事,说有一天齐桓公在堂上读书,堂下有个木匠在做车轮子,木匠的名字是扁,所以书上记载叫轮扁,就是做车轮的扁,当然我们也可叫他阿扁。这个做车轮的阿扁就问了,说君主您在干什么呢?桓公说读书,那您读什么书啊?圣贤之书。然后阿扁说,圣贤还在吗?桓公说那都死了。阿扁说那您读的东西就是圣人的糟粕。桓公说什么意思啊?国君在堂上读书,你个做车轮子的在这里说三道四,讲出道理来罢了,讲不出道理来休怪寡人不客气。
轮扁说是这样的,小人是个做车子的,做车轮子的,做了一辈子的车轮子,这个车轮子有多长多宽,多大一个圆,多少根辐条,怎么样装到这个车轴上去,这些小人都知道,小人也能传授给儿子和小人的徒弟,但这个车轮子往车轴上装的时候,装的太紧吧它不灵活,装松了吧它不固定,它会跑掉,怎么装的恰到好处,又不太紧又不太松,这个小人是说不出来的,这个是没办法传授给徒弟的,什么意思呢?就是所有的精华都是说不出来的,说得出来的就是糟粕,所有你读的是糟粕。
这就麻烦了,说不出来,我在百家讲坛讲庄子只能讲糟粕了。不过这还不是庄子难讲的最主要原因,最主要原因是庄子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人活着为什么?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杨朱回答了,杨朱的回答是,人既然活着那就好好活着,过好自己每一天,这就是杨朱的回答。
这个回答当然也是个回答,但是还是有问题,什么叫好好活着?什么叫过好每一天?吃喝玩乐,游山玩水,大把挣钱?庄子的回答是:真实而自由地活着。两条:真实,自由。庄子讲了个故事,说老聃(丹),老聃就是怀疑是老子的那个人,但我认为不是啊,老聃是有这么个人但未必是写《老子》这本书的人。说老聃死了,他的一个朋友来看他,来吊唁,走进灵堂哭了三声就不哭了,老聃的学生就问:
先生,您是我们老师的朋友吗?
是啊,我们是非常好的朋友。
既然是好朋友,没见过你这么吊唁的,有你这么吊唁的吗?
这个朋友说,是这样的,我本来是要来痛哭一场的,但我走进来一看,看见你们这个灵堂里很多很多人在哭,我就想了,难道他们都是你们老师的朋友吗?不可能吧。那这些来参加追悼会,来吊唁的人当中,必定有不想哭而哭的,有不悲痛而悲痛的,这就是虚伪,所以我哭三声不哭了。从这个故事我们可看出一条,就是庄子主张真实。
第二呢庄子主张自由。庄子说:鹰就该在天上飞,鱼就该在水里游,这就是自由啊。上集讲到庄子和惠子的辩论,说白条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庄子为什么会说这句话,就因为他自由嘛,鱼自由自在的在水里游,这就是真实的生活,真实而自由的生活就是率性。也就是说,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就过什么生活。
有人会说了,你这话什么意思啊?是不是说我们穷人就该过苦日子,你们过好日子。不是,在庄子那里,没有好日子和苦日子,只有真日子和假日子。比方说墨子他自愿过苦日子,那苦日子就是好的,你不愿过苦日子,人家强迫你过就是不对的,是这个意思。
庄子有篇文章叫《马蹄》。里面讲,马,它的蹄子可以踏霜雪,它的毛可以御风寒,它看见水喝水,看见草吃草,吃饱了喝足了,就在草原上自由地撒欢,这就是马自由而真实的生活。可来了一个什么人叫伯乐,他说他会驯马,他把这个自由自在的马拿过来给它勒上笼头,钉上马掌,这马就死1/3了,然后他又来训练这个马,立正稍息齐步走,这马死一半了。庄子说,这匹马就算得了奥运冠军又有什么意思呢,不真实不自由吗。所以庄子说,每个人都不要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强加于他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只要是自己愿意的,也许他的日子在你看来是苦日子,但如果把你这个心目中好日子给他们,他会痛苦。
庄子讲了这么个故事,说有一只海鸟飞到了鲁国,这个鲁国国君啊就宝贝得不得了,啊这个海鸟飞来了,好好伺候它,弄金子做了个笼子把它笼起来,然后在它的面前摆上酒宴,用乐队演奏,钟鸣鼎食啊,我给你享受诸侯的待遇,那鸟吓死了,不敢吃不敢喝,生生给吓死了。鲁君是恶意吗?好意。结果呢,坏事。所以庄子说,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强加给别人是不对的,哪怕你是真心实意为对方好,如果你是虚情假意就更不对了。
庄子还讲了个故事,他说有个管祭祀的官员有一天到猪圈去探望猪,这个猪呢是准备将来要杀了后祭祀祖宗的,官员想猪肯定很郁闷,谈谈话做点思想工作。于是就衣冠楚楚,穿的整整齐齐来到猪圈,恭恭敬敬地对猪说,哎呀,猪啊猪啊,你何必怕死呢?我告诉你,我会好好地善待你,好好喂你三个月,吃最好的东西,然后杀你之前十天,我就香汤沐浴,斋戒。最后呢,你的身子下面会铺上洁白的茅草,你的前肩和后腿,我会非常隆重的放进一个很好的盘子里,上面还雕着花,将来马未都要收藏的,你看怎么样?猪没说什么。我要是猪就说不怎么样。
庄子说,如果你是真为猪好,就应该让它留在猪圈里吃糟糠。然后庄子说人也一样,对一个人来说,幸福的生活就是你自己选择的,所向往的,自己选择的生活,不要为了所谓大家认为的好日子去牺牲你的自由而真实的追求。但现在很多人都说自己活着要生前富贵,死后哀容。老琢磨着死了后要到什么样的地方安葬,享受什么样的葬礼,庄子说,这不就是前肩和后腿放进了马未都的盘子里了吗,这个道理猪都懂人怎么就不懂呢。
所以庄子的人生态度是什么?孔子有句话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句话,后面还要再讲,庄子比孔子还进一步,己所甚欲,也勿施于人。这就了不得了,而我们爱犯的毛病是什么?是好心好意地去强迫别人,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如果是成年人,未成年人另当别论。讲清楚,未成年人需要监护,需要教育,需要引导。如果是成年人一定要学会说no,学会拒绝。
庄子这个思想从哪里来的?从老子那来的。所以我们都说老庄哲学,但老子的思想并不仅仅影响了庄子,还影响了一个人,就是韩非,也就是说韩非和庄子都是老子的继承人,但是恰恰相反,两个人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那庄子和韩非又有什么区别?作为法家代表人的韩非又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遗产呢?请看下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庄子的著作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