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退了酷骑单车押金无法退还的押金了么

押金“秒退”变难退 洛阳酷骑用户很窝火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洛阳晚报
停在新区路边的酷骑单车
  酷骑单车官微对退押金问题进行了解释
  核心提示
  “我提交退押金申请20多天了,直到现在也没收到退款,酷骑单车不会‘跑路’吧?”近日,包括付先生在内的不少酷骑单车用户称,他们在申请退押金时遇到问题,对方承诺的“7个工作日内退押金”变为泡影,客服电话也打不通。
  记者调查发现,除洛阳外,外地也有酷骑单车用户反映押金难退的问题。对此,酷骑公司回应,该问题是系统不稳定所致,预计本月将恢复正常。
  反映:
  从“秒退”变难退 用户担心押金打水漂
  “我平时不怎么骑车,上月18日就申请了退押金,没想到竟然出现问题。”市民马先生说,今年4月,他图新鲜注册成为酷骑单车用户,通过酷骑单车APP交了298元押金,体验过几次后就没再骑过。
  8月18日,马先生在线提交了退押金申请,但一周过去了,钱一直没到账,他拨打酷骑单车客服电话转人工服务,也始终无人接听。
  魏女士也遇到同样的问题。今年3月,酷骑单车进入洛阳后,她成为首批“尝鲜者”,随着ofo、摩拜等共享单车品牌的出现,她使用酷骑单车的次数越来越少,不久前就申请了退押金。
  “当初注册时,酷骑单车承诺7个工作日内退押金,但十几天过去了,我一直没收到钱。”魏女士说,联想到之前外地一些共享单车品牌因资金问题退市,出现了押金难退的问题,她不禁担心自己的押金会打水漂。
  接到市民求助后,记者上网查到,从上月中旬开始,沈阳、长沙、兰州、合肥等地相继出现酷骑单车押金难退问题。
  今年3月,酷骑单车进入洛阳时,本报记者曾进行体验,当时提交退押金申请后,298元很快就返还了。押金从“秒退”变难退,问题出在哪儿?
  声音:
  进入洛阳5个多月 用户吐槽骑行体验变差
  今年3月12日,酷骑单车在洛阳首批投放了5000辆共享单车,成为第一个进入洛阳的共享单车品牌,其醒目的绿色车身和“免费骑10次”的广告曾一度成为焦点。
  如今5个多月过去了,酷骑单车在洛阳运行如何?记者多次拨打对方客服电话,但始终无人接听,在洛阳的负责人也联系不上。
  “刚进入洛阳那会儿还行,但现在大街上的酷骑单车越来越少,有时好不容易遇到一辆,还是坏的。”市民张女士说,摩拜和ofo小黄车有专人维护,成排、整齐地摆在路边,反观酷骑单车,数量少、维护差,骑行体验远不如以前。
  冯先生也有同样的体会,发现酷骑单车的骑行体验变差,他现在出行更多地选择摩拜单车和ofo小黄车。
  调查:
  未在工商部门备案 市消协已介入此事
  记者将问题反映给市工商局后,该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工作人员说,近期他们也接到了关于酷骑单车押金难退的投诉,但酷骑单车进入洛阳后,一直未到工商部门登记备案,目前他们没办法联系酷骑单车设在洛阳的机构或负责人。
  “建议用户向北京工商部门投诉,由他们和酷骑单车北京总部交涉。”该工作人员说。
  随后,记者又联系到市消协。听完情况后,市消协负责人高度重视,当即和此前负责酷骑单车河南区域的一名宁姓负责人联系,但对方称已离职,最新情况他也不清楚。
  接着,市消协负责人又电话联系到酷骑单车北京总部的工作人员,对方称稍后会有专人和我们沟通。但截至昨日下午,市消协尚未接到酷骑总部的任何回应。
  “我们会继续关注这件事,帮助洛阳的酷骑单车用户维权,敦促对方解决退款难问题。”市消协负责人说。
  回应:
  系统升级出现不稳定 预计本月恢复正常
  虽然未能联系到酷骑总部,但记者查到,8月26日和30日,酷骑单车在其新浪官方微博上两次发布公告,对退押金问题进行了解释。
  他们称,为了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酷骑单车近期集中上线了一批新功能,包括红包车、红包商城、月卡等,由于时间短,功能更新频繁,系统出现不稳定,导致部分用户充值及退押金迟缓。9月预计全部问题将得到解决,一切恢复正常。对于超过7个工作日仍未收到押金的用户,可拨打客服电话反馈。
  但这一解释并未得到网友们的理解,不少人在微博上吐槽:
  @新心521:发声明的所有沟通方式均无效,打不通所有电话,联系客服根本没人理,押金到底什么时候能退?
  @ToHyun_L:你们辜负了消费者的信任,这种问题本就不应该发生……作为消费者我们有的是更好的选择,为什么选择你们?(洛阳晚报首席记者 牛鹏远 文/图)
[ 责任编辑:史戎戎]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 诚聘英才 |  
       
网络服务:(6
业务咨询:(8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河南中冶律师事务所 张彦立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酷骑单车回应后续使用及退押金问题 你的押金退了吗_新浪广西_新浪网
  今年以来,新闻夜班持续关注“小绿车”酷骑单车,用户无法退押金的问题,在上月酷骑单车通过其微信公众号向用户发出了通知,就后续使用以及退押金的事情做出了解释。直到现在,仍有酷奇用户没有取回押金,记者了解到,酷骑事件又有了新的进展,另一家共享单车企业已经接手托管酷骑单车。
  11月20日,酷骑单车通过其微信公众号向用户发布了《酷骑单车后续使用及退押金事宜的通知》,公布了退押金的两个途径,其一是用户本人持身份证或驾照,护照等有效证件,到四川某地点办理退押金;二是通过三个专线电话取得联系。
  在酷骑单车发布退押金的方式及电话以后,仍有不少南宁市民拨打新闻夜班栏目的报料电话,反映押金仍然无法退回。
  今天夜班记者再次尝试拨打了酷骑单车全国客服热线,电话一直处于忙音状态。而在公告中公布的三个专线电话也不能正常接通。
  酷骑单车在公告中称,目前酷骑单车由拜客公司代运营。而有用户和媒体从四川拜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到,即使去到该公司所在地成都也无法退款。
  截止目前酷骑单车app已经无法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拜客出行中的代运营使用方法。不过采访中,曾经的酷骑用户也表示对酷骑单车已经没有信任,即使出现了代运营方,也不愿意继续使用了。
  夜班记者观察发现,在南宁街头仍然有不少酷骑的车辆停放。而除酷骑单车外,其他企业的共享单车数量也非常庞大。对于这些共享单车,有市民认为投放量已经超出了需求。
  据南宁市城市管理局介绍,酷骑单车在南宁的运营团队已经解散,主要负责人已经返回北京,而考虑到原有用户可能仍在使用,对酷骑在本地投放的一万五千辆车采取城区属地管理原则进行维护。
  王建介绍,目前接手酷骑单车的公司还没有与市城管部门联系,未来城管部门可能会对接管公司提出本地的管理要求。据了解,目前南宁的共享单车数量超过20万辆,为了规范共享单车市场,南宁市城市管理局及“大行动”办曾多次约谈共享单车企业,要求企业不得投放新车辆,同时加强共享单车的日常管理。
  目前酷骑单车押金难退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而自6月以来,还有悟空、盯盯、小蓝、小鸣等共享单车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等类似现象。针对共享单车押金和预付金存管、车辆投放与运维等问题,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约谈了摩拜、ofo、永安行等7家市场规模较大的共享单车企业,建议尽可能采取免收押金的方式提供自行车租赁服务。
  编辑:小王
新浪地方站
就爱广西心系广西,为你而来!
南宁最潮人
南宁最潮人不追随潮流,总引领潮流。我们专注本地生活,挖掘口碑潮店,推荐时尚潮人,好玩的、独特的、时尚的、新奇的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南宁热跑团
南宁热跑团集结南宁跑步圈跑友,推广南宁跑步文化!
丰收公社广西农特优产品宣传推广平台、广西电商企业展示平台、广西电商培训平台
私游家小众精品旅游推荐,时尚好玩的深度自助游指南。
鲜城南宁【有态度的城市生活指南】鲜城南宁,每一天一个吃喝玩乐精选,带你发现不一样的南宁。做最靠谱的本地吃喝玩乐精选推荐!酷骑单车退押金或遭员工敛财 交120元就能成功退款|押金|骑单车|退款_新浪财经_新浪网
  退酷骑单车押金有猫腻?
  自己申请退款一直未成功 微信群交120元下午就退了
  从今年8月起,华商报连续报道了酷骑单车退押金难的问题,截至目前仍有大量用户的押金无法到账,可近日网上却有人收取120元代办退酷骑单车的押金,记者体验发现,确实能成功退款。
  用户怀疑:
  是酷骑公司员工敛财
  或公司为少退押金所为
  高先生是酷骑单车的用户,最近一直在寻找退298元押金的办法,他听说除了本人去酷骑北京总部排队退款,再没有其他的办法。近日,一个朋友拉他进入一个“退款群”,这个群里有人收取120元费用代办退押金,并且听说不少人都成功退款。
  高先生说,自己抱着能挽回点损失的想法,交了120元让他们代办退押金。他表示,怀疑有酷骑公司的员工利用这种办法敛财,或者这是酷骑公司为了给用户少退押金采取的办法。
  10月31日,高先生将华商报记者拉进该微信群,该群有280多人,每隔一段时间群主就会发布交钱退押金的广告。广告称,需要退押金的用户必须加为好友,并报姓名、电话,再给其转账120元,凑够20人便可以办理退款。对方承诺,一般情况下会立即到账,通过微信交费时间稍长,但不会超过一天。另外,如有人介绍朋友退款,对方会给5元介绍费。仅10月31日下午,就有十余人表示押金已退。
  昨日上午,华商报记者添加该群群主后,给其付了120元,并按要求提供了姓名、电话等信息,下午4时20分,记者收到了酷骑单车的押金退款。而在这之前,华商报记者曾向酷骑单车西安分公司、酷骑单车全国客服申请退押金,一直都未能成功。
  代办人透露:
  他只赚20元,
  要给办退款的人100元
  代办退款的群主向华商报记者透露,虽然他收了120元,但他只赚20元,其中100元要给办理退款的人,他就是帮人拉用户的。他同时表示,不希望成功退款的用户在网络上宣传他可以退押金的事情,不过如果身边有同事或朋友想退款,可以直接拉进群找他。
  记者观察微信群里的信息发现,群主每次凑够20人后按组办理退押金事宜,从他与群里成员沟通的言语上看,每天会组织4到5个组,仅其朋友圈里晒出办理成功的名单就有数百人。
  酷骑原员工:
  西安分公司员工已全部离职
  昨日,华商报记者联系到一位曾在酷骑单车西安分公司任职的员工。他表示,目前西安分公司员工已全部离职,他听说用户可以到北京总部现场排队退押金,但他也不知道是否一定能退。
  据一位曾到酷骑单车北京总部退款的用户称,起初北京那边可以代别人退押金,但很快又变成只能本人及家属带着相关证件才能退押金。根据该用户提供的现场“酷骑退款须知”的照片显示,从10月9起,办理退款仅限本人及家人账号,并且必须持身份证、户口本等证件以及App验证。
  昨日下午,华商报记者多次拨打酷骑单车全国客服电话落实此事,但一直无法接通。 华商报记者 佘晖
责任编辑:陈永乐酷骑单车还能骑多远:押金难退 员工被告知不用来了|共享单车|酷骑单车|押金_新浪科技_新浪网
酷骑单车还能骑多远:押金难退 员工被告知不用来了
酷骑单车还能骑多远:押金难退 员工被告知不用来了
  酷骑单车还能“骑”多远
  傅晓羚
  坐在酷骑单车位于北京通州总部办公室临时拼接成的工位上,王志勇的内心百感交集。从9月底开始,这个程序员每天的工作,已经变成了全职为用户退押金。那几天他发现,楼下的退款队伍在广场上绕成了长长的“蛇形”。
  伴随着今年夏天悟空单车、3Vbike相继宣布退出市场,“激战正酣”的共享单车领域迎来了“洗牌期”。令酷骑员工没想到的是,这一次的危机竟也波及自身。就在4个月前,携带着“土豪金”和“黑科技”的3.0版黄金单车引发刷屏,让他们所在的公司几乎“杀进”了共享单车企业排名的前三强。
  从行业第三的“‘黄金’时代”,到月底听到“被收购”的讯息,就隔了3个月。
  难以退还的押金
  “留给大家退押金的时间不多了。”
  今年8月,在社交网络中,伴随着押金问题,酷骑、小鸣、小蓝单车等共享单车企业相继成了热议的焦点。9月的最后几天,前来北京市通州区酷骑单车总部退款的人数,逐渐从零散的几十人发展至几百人,在楼下排成“长龙”,除了单人、组团代退押金,还冒出了“有偿退款”等生意。
  对于“退押金迟缓”的问题,酷骑单车曾在8月26日通过官方解释称,这是短时间内集中上线红包车、红包商城、月卡、年卡、电子围栏等一批新功能导致的“系统出现不稳定”,并调集了技术、客服部门进行处理。
  然而,事情继续朝着不好的方向演化。酷骑App中“押金原路全额退回”的时限从1~7天,延迟到半个月、一个月,不少用户多次拨打客服电话都未能接通。9月前后,有关押金的抱怨和投诉增多,引发更多网友退款的诉求。有部分网友质疑,自己的押金被公司挪用于造车。
  为了规范、加强共享单车企业押金的监管,今年9月出台的《北京市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试行)》提出,企业应在注册地开立用户押金、预付资金专用账户,实施专款专用,接受监管,防控用户资金风险,积极推行“即租即押、即还即退”等模式,同时鼓励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采用免押金方式提供租赁服务。但据了解,目前市场上仍有不少共享单车企业并未实现押金的“专款专用”。
  押金到底去哪了?曾与酷骑单车达成战略合作的民生银行北京分行答复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称,酷骑单车于6月13日在民生银行开立了一般存款账户,“但从未有资金往来记录,也未与我行开展押金存管业务,无保证金存款在我行存放”,而两家单位之间所签署的合作协议“并非以押金存管为目的的监管协议”,民生银行“并未与该公司开展任何实质业务合作”。
  对此,酷马单车创始人高唯伟并未否认,“用户押金有一部分用于公司运营和购买车辆”。他同时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透露,在8月底到9月底期间,“微信接到用户投诉,曾将酷骑单车支付通道关闭,冻结资金近4000万”,也影响了押金的退还。
  9月28日,微信方面回应媒体称,“暂时限制酷骑商户资金的流出”,是为保障用户利益和资金安全,经协调,微信已开通酷骑的安全结算通道。则公开声明,并未关闭酷骑面向用户的退还押金功能,但为了保障用户权益,限制了酷骑的企业支付宝账户提现功能。
  扎堆的退款需求让酷骑措手不及。“退一笔押金得交一块多的渠道手续费,每个月会产生100~200万元的支付通道费用”,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酷骑单车创始人高唯伟坦言,目前公司账上只有5000万元左右,而欠用户的押金退款和欠供应商的款项加起来共计五六个亿,这对公司是“无法长时间承担的重负”。
  9月22日,员工们收到来自公司的一封内部信,称由于资金紧张可能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去留。信中提到,离职者仅能结算9月除去绩效和其他补助之外的基本工资,而选择留下来的代价是,“可能要面临工资无法按时发放等问题”。
  员工被告知“不用来了”
  公司的“退押金”风波直接引发了员工的流动。在王志勇的印象中,8月底,“离职的人变多了起来”。同期,酷骑单车在安徽合肥的市场经理鲍刘伟接到分公司的通知,称办公地点将退租,改租价格更便宜的办公室,到了9月底,合肥的办公室基本关闭,员工都被告知“不用来了”。
  与此同时,酷骑单车武汉、西安、杭州等分公司的办公室同样人去楼空。不少城市运维人员被解聘,仅留下几名行政人员处理退款等善后问题。有内部员工透露,分公司陆续减员,是公司为了缩减收购前的财务开支。
  高唯伟则将这一安排称为“人员优化”。据他介绍,此前曾有企业提出收购酷骑单车的意向,考虑到公司在地区人员配置方面有所重叠,故“提前对人员进行优化和精简”,无奈引发了用户“企业拿了押金跑路”的质疑。酷骑单车沈阳分公司的前运维助理孟倩告诉记者,沈阳地区的运维人员“一直坚守在岗位,积极解决问题”。
  为了尽早修复系统升级带来的退押金迟缓问题,酷骑还另外聘请了首席技术官,并宣称会在9月推出更好骑的新车投放全国各地,车间生产线正“加紧赶工”,包括“配置共享雨伞”的共享单车在内的酷骑单车4.0版产品,也将面世。
  但到了9月底,酷骑单车的情况并没有好转,员工们等到的是资金不足、车间停产等负面消息,本已到岗的CTO(首席技术官)也因舆论压力离开。据高唯伟透露,公司员工数量“优化精简”了60%~70%。截至10月初,公司留下的100多人主要忙着处理押金问题,及维护市场上的单车。
  9月28日,公司官方发出消息,鉴于管理能力不足,高唯伟的CEO职务被董事会罢免,“新的管理层也在紧急筹备组建”。接到这个通知,高唯伟并没有十分意外,他表示相比于股东们,自己只是一个“执行人”,虽然在产品研发和资源整合能力上有所长,“但在公关和资本方面的经验不是很足。酷骑单车发生的问题总要有人出来担责,作为CEO难辞其咎。”
  “公司一直在努力解决资金问题,包括与投资人洽谈、寻求全面收购,但进展比不上挤兑的发展形势,导致事态进一步恶化。”酷骑方面称,截至9月28日,“(公司)累计投入9亿多元,尚有近150万用户没有选择退押金,市面上还有近140万辆单车在运营。”最新发布的消息显示,酷骑单车已被四川某集团同意以10亿收购,对方有望接手140万辆单车及后续退押金事宜。
  这个消息让留下来的员工们觉得,公司“重新站起来”还是有希望的。但他们没有想到,“工资发不出”的可能性预测在一个月内就得到了应验,随之而来的还有“减员”、“员工被遣散”的现实。4日之后,高唯伟在北京酷骑公司的微信群中坦言“现在公司账户上面没有资金”,只能暂时通过借款、抵偿电脑等方式尽力解决余留员工的社保和工资问题,称“出现这种情况完全超出了我的掌控范围”。
  难以为继的资金
  尽管身为一家进入共享单车领域的后来者,高唯伟始终看好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他觉得,“如果没有此次风波,酷骑单车平均造价成本在六七百元,原则上基本6个月就能回本。”但快速的市场扩张和产品迭代,首先暴露出资金的难以为继。这让他感到措手不及。
  高唯伟透露,酷骑单车主要的资金来源于股东出资以及自己前期创业累积的财产,“单车98%的花销投入在车和锁的购买上。”据了解,酷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实际由张夫芝、毕言等股东控制。工商资料显示,张夫芝对公司的认缴出资占据了10亿总注册资本的80%,实际出资4420万元,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大股东,而高唯伟本人在其中拥有期权,并未注资。
  为了用更低的成本快速布局市场,一方面,酷骑单车一直采用自营与合伙加盟的运营模式,与地方企业合作,利润与合伙方五五分成。高唯伟告诉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取合作加盟的酷骑单车投放城市从一线不断往二三线、乃至县城扩展,在酷骑单车进入的55座城市中占了2/3,符合业务拓展预期。另一方面,酷骑单车同样以“全国免费骑行”“红包车”“免费月卡”等优惠吸引用户,包括与旅游平台合作为用户赠送全国景区的旅游年卡,这些做法一定程度延缓了用户流失的速度。
  “用户选择共享单车,首先看数量,其次注重骑行体验。”为了持续保证酷骑单车的生产投放,7月,高唯伟曾多次寻求融资,但资本市场的“头部效应”,总是让他以失败告终,只能眼看着资本一轮轮往“头部企业”集中。
  单车数量的增长意味着更多的运维投入,而分公司的运营能力愈加令人“力不从心”。负责酷骑单车合肥地区市场运营业务的鲍刘伟发现,自己所在团队的30多位运维人员,难以满足维护合肥地区5万辆酷骑单车的需要,“平均一个人负责1500辆车,这一水平大大低于重点投放城市,后期没有货车协助管理,导致车辆损坏、扩散到城郊偏远地带,缺乏人力和设备将其拉回来。”而酷骑单车杭州地区的前运维主管孟淑泉告诉记者,分公司运营资金十分有限,“主动耗损和被动花销浪费了很多资源。”
  运营能力的减弱直接影响着用户的去留。据鲍刘伟统计,“6月之后酷骑单车的骑行率一直走低,合肥单城的日活跃用户数由6万降至1万。”
  重点城市的运营效果也不乐观。据酷骑单车一位负责招商的员工对媒体透露,在投放了约12万辆单车的沈阳,平均每个运维人员负责500辆车,运营效率低于行业水平,损毁与被盗率居高不下,为8月增长的投诉量埋下伏笔。
  进入景区、企业园区等封闭式场景,是酷骑的另一个尝试。但在鲍刘伟看来,以景区为例,这种“将定制单车放在景区供游客骑,收费3元/半小时”的推广模式并“不好进”,对景区的面积、人流量都有较高要求。7月份以来,他发现在“5000亩以上,封闭式管理,人流量1000以上”的场景进行推广最理想。但事实是,“包括合肥在内的很多二线城市景区基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加上不少公园已配备公共游览自行车,安徽没有合适的”,他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透露,“全国谈的也不多”,运营效果有限。早期有报道显示,在武汉东湖景区,酷骑单车还因“占道乱停,管理不及时”被景区运营方列入“黑榜”。
  “感觉做运营的人都很不专业”,这成了公司给鲍刘伟留下的主要印象。
  不期而至的“洗牌期”
  在许多有关共享单车的访谈中,“黑科技”、智能创新、跨界整合资源、骑行体验等关键词,时常被高唯伟挂在嘴边。6月8日,酷骑单车推出3.0版号称配备GPS+北斗双定位、无线充电和智能升降座椅等“黑科技”的新一代黄金单车。发布会上,这个踏入出行领域半年多的连续创业者自信地表示,“酷骑用上吃奶的劲,只为实现你对梦想单车的一切期望与想象。”
  如他所愿,伴随着“土豪金”、“可充电”又一波推广营销,新版单车在城市亮相后“刷爆了朋友圈”。依据酷骑单车官方和互联网大数据监测机构Trustdata等平台关于共享单车行业的数据,在6月的单车总投放量、用户规模、App新增活跃用户数榜单中,酷骑均以行业第三的身份出现,仅次于ofo小黄车与摩拜。
  过去的辉煌始终让高唯伟感到自豪,“我们用了相对于同行更短的时间、更少的资本和人力,便成为了行业前三。”
  对于一些共享单车企业来讲,今年6月~7月的确是个好时候——摩拜单车、ofo小黄车分别宣布完成6亿多美元和7亿多美元的E轮融资,持续通过“红包车”、增送免费月卡等补贴展开“优惠大战”,共抢占了约80%~90%的市场。
  与此同期,诞生在重庆的悟空单车于6月13日发布公告称因公司战略调整,退出共享单车市场;一周以后,号称以“共享单车+智能硬件”为产品核心的3Vbike也宣布停运,理由是大量单车被盗,缺乏资本加持,败下阵来。位列共享单车领域末位企业的死亡钟声在二线城市首先敲响,而先后在今年获得融资的小蓝单车、小鸣单车在下半年同样陷入押金难退的局面,10月底,公共自行车运营商永安行宣称与哈罗单车所属的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共享单车业务合并,更被认为是共享单车行业第二梯队整合的信号。行业“洗牌期”不期而至。
  事实上,据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的报告,到了6月,共享单车在二线城市的新增用户占比逾四成,已成为最重要的共享单车增量市场。但5月开始,以酷骑、小蓝、哈罗单车为代表的第二梯队企业共享单车MAU(月活跃用户量)增速已经开始放缓,用户规模和市场份额仍然远低于ofo小黄车和摩拜单车。
  企业间的差距不断拉大,这对酷骑单车并不是个好消息。高唯伟同时发现,酷骑单车的月活跃用户数增速在5月已经开始有所下降。即便如此,出于扩张市场需要,酷骑单车仍继续加快在二三线城市“跑马圈地”的步伐,投放超过120万辆单车,加上一次次的优惠补贴,日活跃用户数一度达到了1800万左右。而如今,只有200万~300万。
  对于这次创业,高唯伟用“野心太大、步子太急”的教训作为总结。他遗憾自己终究还是低估了资本对创业公司的巨大影响力——缺乏资金,企业在高速拓展期间发生的任何错误都会被放大,以致失去反应时间,而充分的资本积累与精耕细作的业务聚焦,才是共享单车活下去的关键。这次的危机也改变了他的创业观:原来,做一家“小而美”的企业,比做一个“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伟大公司”更现实。
  王志勇等员工们还没有心思考虑共享单车的未来,他们也没有再回去了。通州总部30层楼内唯一一个对外开放的房间,曾经是公司的会议室,近两月已成了办理退款的地方,坐在这里为一拨拨用户办理退款手续的人也换了又换。但不变的是,那条酷骑单车创立之初便挂在墙上的红底黄字横幅:“热烈欢迎合伙人到总部参观学习”。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傅晓羚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日 09 版)
新闻排行榜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酷骑单车倒闭了吗 酷骑单车押金还能退还吗
时间:17-09-28 来源:证券日报 浏览:
友情提示:点此进入下载
&  酷骑单车倒闭了吗?酷骑单车押金还能退还吗?酷骑单车押金无法退还问题一直存在,很多网友都一直在反映这个现象,目前又有传闻说酷骑单车总部空无一人,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酷骑单车倒闭了吗 酷骑单车押金还能退还吗
  近日(9月27日),有微博网友爆料,一批酷骑单车用户来到位于北京通州的酷骑总部退押金,而之所以要现场退押金,是因为APP上已经无法完成退款了。
  &到了现场,就直接登记个手机号,然后支付宝充值的就直接给退款了,不过微信充值的还要等,就剩下几位工作人员登记,还有警察,领导早就跑了,公司里一个人都没有。&去现场退完款的张先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酷骑单车与P2P诚信贷为同一CEO,曾有酷骑离职员工向媒体爆料,两家公司共用同一个财务。
  酷骑单车押金难退
  总部、分部人去楼空
  酷骑单车押金难退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了。今年8月中旬起,全国各地,有不少酷骑单车用户反映,酷骑单车无法在它承诺的7天内进行押金退款。有的用户甚至表示,押金退款申请了一个月,押金仍然没有退回,一直提示耐心等待,客服电话也打不通。
  对于押金的问题,酷骑单车曾经于8月26日在其官方微博上作出过回应,当时酷骑回应称,用户退押金迟缓是由于酷骑集中上线的新功能,更新频繁,系统不稳定。
  随后的8月30日,酷骑单车发布了名为&酷骑单车新CTO即将上岗,9月份技术系统将很快稳定完善&微博,微博中再次强调了酷骑的押金退回迟缓是由于系统不稳定。微博中酷骑也提到,新的CTO上任后,预计9月份全部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一切恢复正常。
  然而,现在已经9月底了,酷骑单车官方微博的更新停留在了8月30日。一切不但没有得到解决,恢复正常,酷骑单车的问题却越来越严重。
  除了北京的酷骑用户找上门去退押金,《证券日报》记者还在百度贴吧、微博等公共平台发现,有许多外地的网友留言,请北京的用户有偿跑腿代为申请退押金。
  近日,据杭州媒体爆料,维护杭州的酷骑公司已经人去楼空,办公场所已经租给了一家新的公司。值得注意的是,酷骑的公司今年5月入驻,9月便结清租金后搬走。
  除了杭州,西安、合肥、长沙等地的酷骑单车分部也已人去楼空。《证券日报》记者多次致电酷骑单车客服电话和公司电话,均无法接通。
  据媒体报道,酷骑公司于近日发布了内部信,称公司目前资金非常紧张,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运营、员工工资的正常发放,为了不影响员工的正常生活,公司给大家一次自愿选择的机会。
  互联网分析师于斌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酷骑单车的倒闭已成定局。他的运维成本要增加,而且没有资本进入,更何况共享单车市场格局已成型,他只有迅速撤出才能减损。
  酷骑前员工爆料
  公司与P2P共用财务
  9月中旬,有酷骑的前员工向媒体透露,酷骑单车的退款问题并不是官方所回应的&技术问题&那么简单。
  该前员工还爆料称,酷骑单车的CEO还有一家P2P贷款公司诚信贷。经《证券日报》记者查证,诚信贷和酷骑单车的CEO的却是同一人&&高唯伟。
  该前员工表示,这两家公司都在万达30层,实际上就是一家公司。酷骑所有的财务技术人员、财务人员都在诚信贷。
  《证券日报》记者致电诚信贷客服电话,电话很快就接通了。诚信贷客服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否认了两家公司是一家公司的说法,称只是CEO同一个人,两家公司由不同的人来管理。
  不过,该爆料人却指出,虽然说是两套系统,但工资确实一个人发,酷骑和诚信贷是共用一个财务的,肯定是一家。一家共享单车的企业,却和一个P2P公司不分家,很明显会出问题。
  于斌认为酷骑和诚信贷共用财务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两家公司,减少运营成本是关键。独立互联网专家张旭也表示这样的可能性是存在,不过真实性还需要调查。
翻页快捷键:←|→
*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及描述。
近期游戏更新
下载排行榜
Copyright © PK.COM 版权所有 52PK游戏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酷骑单车押金还能退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