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些方面怎样提高孩子预防传染病手抄报的能力

你的位置 : &>&&>&&>&&>&正文
五方面保小孩远离传染病
字体:大小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儿科朱盛国教授说,在我国孩子除了容易患上手足口病以外,还易患上的传染病有如幼儿急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水痘、腮腺炎大部分都是冬春季节传染,而手足口病往往是在春夏之交更容易传染。要想预防传染病首先要提高孩子的抗病能力,增加孩子的抵抗力。
  
  一、打好预防针
  
  朱教授指出,孩子出生时候身上会带有一些抗体,这些都是从母亲体内带出来的。母亲在怀孕的时候抗体会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孩子出生最初半年里可以受用。6个月以后的孩子特别容易得传染病,这是因为此时母亲供给孩子的抗体天天消耗,到孩子6个月时,这种先天带来的抵抗力就消耗得差不多了。而6个月到3岁的孩子,自身的抗体还没有完全产生,于是在这个阶段一旦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就挡不住,容易患病。
  
  在这个自身抗体没有完全产生的阶段,可以通过打预防针接种一些疫苗来帮助孩子度过这个阶段。在儿童预防接种证上列有9种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乙肝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接种证上没有列出的还有预防水痘、甲肝、肺炎、流感、出血热、狂犬病等疾病的疫苗。这些疫苗有的是必需接种的,有些则是自愿选择接种的。必需接种的疫苗: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有统一免疫规程的疫苗有5种,即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这5种疫苗儿童必须普遍接种。非必需接种的疫苗:如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水痘疫苗、甲肝疫苗、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对于非必需接种疫苗,家长可以参考这些因素来确定是否接种:①当地是否出现该种传染病流行。②以前是否接种过。(除了流感疫苗保护期只有一年,其他大多数疫苗都有比较长的保护期,不必重复接种。)③是否属于重点保护人群。
  
  另外有一种抵抗力的产生,是让小孩得了病以后产生的。有些传染病,并没有预防针打。如今春的手足口病并没有预防针,如果幸运的康复了就可以终生受用了。
  
  二、合理喂养
  
  不同的人本身的身体的免疫力有所不一样。比如这次安徽阜阳患手足口病死掉的小孩大部分都是家里比较贫困的,父母都在外面打工,小孩都给爷爷奶奶养育,营养状况比较差,经济状况比较差,平常又不太讲究卫生的,这样的小孩得了这个疾病,病情就比较重,相反的一些家庭状况比较好的,从小营养状况比较好的,患上病后病情就相对较轻。要想孩子营养状况良好要从怀孕开始。
  
  父母首先要把自己的身体养好,有了充足的营养,沐浴了足够的阳光,身体强壮合适的时候可以考虑怀孕。我们称之为&预养&。
  
  第二步合理的喂养,应该强调母乳喂养,最少母乳喂养6个月,不管什么营养都不如母乳好。在喂养的时候母亲自己的营养状况也需要好一点,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这样的奶水喂养给孩子,孩子的营养才能充足。除了母乳以外,还要及时添加辅助食品,假如母乳不够的话要及时补充牛奶,1岁里的小孩要补充母乳化的奶粉,其营养成分和母乳差不多,母乳中缺少的某些营养再给它添加进去,比如说母乳中缺少的钙、叶酸、脑黄金。小孩出生两星期左右要补充鱼肝油、吃母乳两周以后要及时补充钙质,让骨骼长好。满月后喝一些维生素C的饮料,比如果汁。到了三四个月适当添加淀粉类的食物,比如说米粉、稀饭、面条。到了五六个月要吃刺少肉嫩的鱼,吃河里没有被污染的鱼如鳊鱼、鲈鱼、鳜鱼。到了七八个月,可以吃海里的鱼。海里的鱼不要添加太早,因为容易过敏。如果只是喝粥,小孩即便看上去很胖,但是肉都不紧实,因为淀粉是碳水化合物,里面蛋白质很少、氨基酸很少。吃了以后人分量很重,肉很松,血里球蛋白都很少,免疫功能就低下,这种小孩就容易得感染。从中医讲是虚胖或者叫泥膏样体质。有些小孩添加辅食太晚了也会引起营养不良。
  
  按需按时添加辅助食品,从简单到复杂、从一样到多样、从少到多有序地添加。保证小孩到一周岁的时候长到10-11公斤左右,保证体重上半年每月增加700克、下半年每月增加500克。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一要勤洗手。传染病能预防的,一个是呼吸道传染病,一个是消化道传染病。手足口病既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染又可以通过消化道传染。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打喷嚏时的飞沫;消化道传染病的途径主要是粪手口。因此发现小孩子有伤风感冒要及时隔离,不要随便吐痰,讲话保持一定距离,饭前便后要洗手。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家长也要对家中的一些器具进行消毒,如婴幼儿使用的奶嘴、奶瓶充分清洗消毒。室内要勤通风、勤晒衣被、灰尘及时清除。
分享给小伙伴们:
养生加油站
大家正在看
肾虚的调理方法 男人常吃这三样食物永远不虚。肾虚是男人都不愿面对的问题,但现实中很多男人都或多或少有肾虚的现象。中医认为,药补不如食补,男性朋友们可以从饮食上入手赶跑肾虚,快来和菜谱网小编学学吧。....
扫描二维码添加为微信好友
扫描二维码手机穿越看文章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小学生应该怎样预防常见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小学生应该怎样预防常见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家长们!小儿传染病进入高发期,该如何防治?
春夏季是小儿传染病的高发期
家长们更需要注意孩子的日常健康护理
面对春夏季的高发传染病
如何做好预防和家庭护理工作呢?
姑苏区妇幼保健所将于
明日(本周二)下午13:30开设
“儿童春夏季传染病的防治与家庭护理”专题讲座
内容围绕手足口病、水痘、
流感、红眼病、腮腺炎等
小儿常见传染病的家庭防治和护理
感兴趣的市民可前往参加哦~
没时间去的朋友也别担心
小小苏把关键信息告诉你
大家开始划重点咯!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口腔、手、足部位疱疹为特点的一种传染病。普通人群对手足口病的病毒普遍易感,但以5岁以下小儿为主。
临床表现为发烧,体温达38℃、39℃,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常伴有流涎、流涕、口痛、咽痛及厌食等症状。
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状态与体征,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不要带孩子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 。
手足口病的预防
1、要勤洗手,搞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
2、衣物、日用品等常置阳光下暴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3、避免与患儿接触: 幼托机构发现病人,要采取隔离措施 。
4、家长在流行期间要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5、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学龄前儿童多见。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
临床表现为12-21天的潜伏期(一般14天左右),1-2天的前驱期,此时症状较轻,主要表现在低热、头痛无力、咽痛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最后是出疹期,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皮损呈现由细小的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脱痂的演变过程,脱痂后不留皮痕。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
水痘的预防
1.保护易感人群:没有接种水痘疫苗的小朋友要及时接种水痘疫苗 ,降低易感性。
2.控制传染源:对疑似或确诊为水痘的患儿应进行隔离,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对已接触的易感儿,应检疫3周。
3.生活上的预防:
(1)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玩具、衣服、被子等经常在阳光下暴晒。
(2)勤换衣被,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环境整洁。
(3)疾病流行期间健康儿童应尽量不到公共娱乐场所去玩,避免接触传染源。
(4)避免抓破痘疹
嘱咐和管理儿童不要用手抓破痘疹,以免感染,遗留疤痕。患儿指甲要剪短,保持手部清洁,必要时戴手套。
(5)休息及饮食
患儿应充分休息,饮食要清淡并富于营养,多饮水和果汁。
(6)防治并发症肺炎、脑炎的发生。
红眼病的学名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这是一种暴发流行的、剧烈的急性结膜炎,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其致病的病原体为肠道病毒70型。
红眼病临床表现为:1.有剧烈的疼痛、畏光、流泪等重度刺激症状和水样分泌物;2.眼睑红肿,结膜高度充血、水肿,球结膜下点、片状或广泛出血;3.角膜弥漫点状上皮脱落,荧光素着色;4.耳前或颌下淋巴结肿大。
该病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最常见为眼--手--眼的传播。另外接触病人用过的毛巾、手帕、洗脸用具、电子游戏机、电脑的键盘等,或到病人接触过的泳池、浴池等地方游泳、洗浴,都有可能感染此病。
红眼病的预防
1、对患红眼病的患儿要及时隔离,给予积极的治疗。
2、为了切断患眼——水——健眼的传播环节,禁止带患儿到公共浴池、游泳池等公共场所洗澡、游泳。
3、为了切断患眼——手(或物)——健眼的传播环节,应注意不使用患儿的生活用具,如脸盆、毛巾等。
4、对患儿的生活用具或幼儿园、浴池等公共场所的用品要采取消毒措施,以免造成扩散。家庭最常用的方法是煮沸消毒,即将被污染的用具,如毛巾、脸盆等以沸水煮15-20分钟即可。
5、提倡不用脏手揉眼睛,不用公共毛巾,勤剪指甲,勤洗手,流行季节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6、当一眼发病而另一眼尚未感染时,应防止健眼被污染。对患眼滴眼药时,应偏向患侧,睡觉时亦应如此,以防分泌物流入健眼,受到传染。
7、护理患儿或为患儿冲洗眼睛时,要防止分泌物溅入操作者眼内。
8、由于有可能因操作不慎,反而引起交叉感染,所以不提倡对健眼采取滴眼药的预防措施。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在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集中的地方易暴发流行。
临床表现为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肌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腮腺肿痛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张口、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
1、接种疫苗。
2、远离传染源。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流行性腮腺炎的家庭护理
1.孩子患腮腺炎后要与健康儿童隔离,以免传染,要隔离至腮腺完全消退为止。患儿用过的毛巾、餐具等要煮沸消毒,居室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2.卧床休息。轻症患儿常常不能引起家长重视,不注意对他们进行隔离与护理,容易造成疾病传播。并且休息不好,也易导致并发症。
3.合理饮食。因张嘴和咀嚼食物时会使疼痛加剧,因此应给患儿吃富有营养容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或软食,不要吃酸、辣、甜味过浓及干硬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易刺激腮腺分泌增加,刺激已经红肿的腮腺导管,使疼痛加剧,要给患儿多喝水,有利于退热及毒素排出。
4.腮肿局部的处理:早期可以冷敷,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炎症充血。
5.口腔护理:注意口腔卫生,饭后及睡觉前用淡盐水漱口,清除口腔及牙齿上的食物残渣,防止继发感染。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
流感的治疗
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流质或流质饮食,适宜营养,补充维生素,进食后以温开水或温盐水漱口,保持口鼻清洁,全身症状明显时予抗感染治疗。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俗称“感冒”,是指上部呼吸道的鼻、咽喉部以上的急性感染。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均统称为上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季稍多,以幼儿多见。
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症可有低热、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等症状,精神状态一般较好。 重症可有高热,体温在39度以上,精神较差,阵咳、头痛、呕吐、咽痛、畏寒、食欲下降等表现,咽部充血明显,扁桃体红肿等体征。炎症还可波及鼻窦、中耳、气管等,造成鼻窦炎、中耳炎、气管炎。
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1.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加户外活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2.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沙尘天气减少外出。
3.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4.在感冒流行季节,少去公共场所。
5.避免与患病儿童一起玩耍,防止交叉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的家庭护理
1.注意卧床休息、症状缓解后适当运动。
2.发热时要多饮水,利于退热,不要“捂汗”。
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4.居室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5.患病期间应避免到公共场所。
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诺如病毒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暴发。
潜伏期多在24~48h,最短12h,最长72h。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病的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2.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减少外出就餐,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3.减少外出和参与大型活动机会,杜绝传染渠道。
4.一有情况,立刻就诊。
更多信息,大家可去讲座上仔细听下哦~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 正文
宝宝如何预防传染病?传染病这些特征要弄清
儿童传染性疾病很多,家长都应该重视孩子的预防工作。可是宝宝如何预防传染病?如何才能让孩子远离疾病呢?是由病毒引起的道传染病。经过初期、、头疼、发热、等感冒症状后,会在颊黏膜出现麻疹斑。麻疹患者是惟一的传播源。主要表现是发烧,会出现米粒大小红色豆疹。主要出现在前后胸、腹背及[被屏蔽广告]头面、头皮、脚底,、手掌也可出现。可选用散风清热、利湿解毒的中草药治疗。可涂促进疱疹吸收结痂和预防细菌感染。猩红热多发年龄1―10岁,主要表现是发烧、嗓子疼。发烧1―2天后,全身可见到皮疹。皮疹常常持续3―5天,然后逐渐减轻消退,体温也随之正常。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多发于4―15岁儿童,主要表现是发热、全身不舒服,1―2天后腮腺肿大,进食及咀嚼时疼痛明显,有一部分孩子下颌的颌下腺也会肿大。控制传染源,这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方式。对于人类传染源的传染病,需要及时将病人或病源携带者妥善的安排在指定的隔离位置,暂时与人群隔离,积极进行治疗,护理,并对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和用具等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切断传播途径,对于通过消化道传染病、血液和体液传播的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切断传播途径是最为直接的预防方式。主要方式在于对于传播媒介阻断,消毒或扑杀。如对于污染了病原体的食物或饮水要进行丢弃或消毒处理,对于污染了病原体的房间或用具要进行充分的消毒,对于一次性的医疗用品在使用后要及时进行消毒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在虫媒传染病传播季节采取防蚊防虫措施等。清楚了宝宝预防传染病的方法,积极地进行预防,并且清楚孩子患病之后的表现。那么,宝宝患上传染病有哪些征兆?1、体重异常: 本来胖乎乎的小脸慢慢地消瘦下来,躯体和四肢的皮下脂肪变薄了,甚至有点皮包骨头的感觉;较长时期内,孩子体重增加不明显,或几乎不增加。这些情况多见于食量小,消化吸收能力较差的孩子,也可见于孩子疾病过后的恢复期。2、身高异常:较长时期内,孩子增高不明显或个头几乎不增长。这种情况常见于生病之后,或有明显挑食或偏食的孩子,也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经常睡觉很晚。3、面色异常:孩子面色苍白或萎黄,皮肤弹性差,或有较严重的皮肤损害,如皮肤粗糙,色素沉着,汗毛脱落,出现皮下出血点,出现乌青块”。在排除皮肤病等疾病的情况下,出现这些症状可能与某些微量营养素的缺乏有关,如铁、锌或维生素C、B1缺乏,也可能与食物过敏有关。4、头发异常:有些孩子头发稀少无光泽、枯黄易断裂,或出现白发、枕部脱发等情况。这些情况可能与营养不良、某些微量营养素缺乏有关,也可能与中医讲的气血虚弱等因素有关。5、视力异常:在昏暗的光线下视物不清,眼睛干燥,经常眨眼,经常有眼屎,眼睛易疲劳。这种情况可能与孩子不爱吃蔬菜,尤其不爱吃绿色蔬菜和胡萝卜等原因有关。6、出牙异常:有些孩子出牙迟,一岁时8个乳牙还没出齐,到了2岁,乳牙还不到20个;有的孩子乳牙掉后新牙迟迟不出;有些孩子囟门闭合迟,走路迟、说话迟。这些情况可能与维生素D、钙或蛋白质缺乏有关,也可能与中医讲的先天不足、先天肾虚有关。
(责任编辑:吴任飞 )
文章关键词:
预防春季传染病是每位家长在春季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之一。宝宝抵抗力弱,在春季很容易感染传染病。今天就来看看如何预防春季传染病吧。
万物复苏的春天悄悄的来到孩子的身旁,而这也是家长比较担心的季节,水痘、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眼看着似乎已按捺不住急躁的秉性,早早地潜伏在婴幼儿……
 杜绝传染病就是杜绝一切传播途径的疾病。一般来说,常见传染病有这样几条传播途径:消化道、呼吸道、血液和虫媒传播。
洗涤婴幼儿衣物,不可与成人的“一锅烩”。因为成人活动范围广,衣物上的细菌也更“百花齐放”,同时洗细菌会传染到孩子衣服上。这些细菌可能对大……
相关健康数据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循环系统疾病(如心力衰竭、冠心病等)。
擅长: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支气管扩张症、慢性咳嗽、肺炎、呼吸衰竭等。
擅长: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肺部感染,支气管扩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胸腔积液、肺癌等疾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擅长:在围产医学领域尤其在高危妊娠、母胎监护、多胎妊娠、……从哪些方面怎样提高孩子预防传染病的能力_百度知道
从哪些方面怎样提高孩子预防传染病的能力
我有更好的答案
给宝贝打疫苗,要叫孩子注意卫生,家庭中也应坚持做到每天最少开窗透气30-60分钟,保持空气新鲜!坚持在家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流通是最好的预防措施,多运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预防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预防传染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